教学学习心得3篇

发布者:地理人小智 时间:2022-11-15 20:44

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其主要表现为二者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又相互影响和和谐统一。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教学学习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教学学习心得范文1:

一个寒假,我与《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为伴,从雷玲编著的刘可钦《追寻常态下的生命课堂》到田立莉的《为学生所需而教》。在其论文中,我深切的感悟到作为数学教师,要有高尚的气质以及吸引孩子们的人格魅力,要敢于追求课堂教学艺术快乐与幸福。在细心的阅读中,我体会到个人的教学方式方法与刘可钦等名师的做法相距甚远。过去,我认为在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品质“我不行”的教育要转变为“我能行”的教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教学品行。反思自己,几年来,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体现过程,本人成功作法有几何呢?

作为数学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我的风格。《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面对两个班100多人的教学,牢牢把握课堂主体,坚持以人为本,依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大胆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求知识。在“粉笔+黑板+书本+多媒体”的手段作用下,让我的课上得有滋有味,生动有效。现举一例片段与大家分享——一次,执教“有余数的除法”时,我为学生提供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小组4人分梨。同时为学生准备了开放性的问题,让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这样自然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便交给了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出现了“正好分完”和“不能正好分完”两种情况,从而引发讨论,将学生引入到余数与除数之间关系的探讨中。

师:如果梨的数量是13、14、15、16、17、18、19、20,再继续分下去,看每次余下的梨数呢?

生:结果只有1个、2个、3个或是没有余数。

师:为什么余数总是1、2、3呢?

生:如果余数是4,就又可以每人平均分1个了,所以余数只能比除数小。

师:余数真的一定要比除数小吗?请同学们再验证一下。如果我们小组是5个人,你又可以想出哪些算式?〔学 生在本上写出自己想的算式,然后电脑提示算式:□÷5=□(个)……□(个)

生:12÷5=2(个)……2(个)

13÷5=2(个)……3(个)

14÷5=2(个)……4(个)

15÷5=3(个)

……(师随机打出课件算式)

师:现在,老师调查一下:谁的算式正好除完,没有余数的向老师挥挥手。谁的算式得到的余数是1,请站起来。余数是2的、3的、4的,请举手。你的余数是5,请到前面和老师握握手。(学生纷纷议论:余数是5就不是余数,那就是没有余数。)

生:余数不能是5,要是5个的话就又可以每人平分1个梨,这就没有余数了。

师:师问生答:除数是6时,余数可能是多少?(1、2、3、4、5)除数是3时,余数可能是多少?(1、2)除数是7时,余数可能是多少?(1、2、3、4、5、6)……

师:看来“余数比除数小”的说法是正确的。

此节课,学生在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中,学生完全投入到了知识的探求中,经过讨论、验证,让学生明白了余数的来历、为什么有时分东西会有余数的现象,最终揭示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规律。此举足以证明,我是把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

目前,虽然没有名师刘可欣教艺高超,但我达到了她的四点做法:⑴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语言(最重要的是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感受)。⑵正面的导向性给孩子们启发思考,关注孩子的真实想法,在质疑与对话中解决一个个知识点。⑶课堂上要及时抓住学生的问题,给予肯定并加以放大,从而引起师生之间的真实对话与交流。⑷坚持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贯穿课堂始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要把他们的教学观点融入其中。

教学学习心得范文2: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2)、(4)班语文教学工作。由于学校对教学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心得。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一方面,农村的学生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授课采用较深的普通话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适应。而用宜都方言教学,又削弱语文语感教学的功能。另一方面,这三个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变色龙》的时候,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到一半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投影片,让学生观摩学习,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因为只有语文水平提高,他们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

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

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语文是语言。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心得。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教学学习心得范文3:

一年级数学课本从形式上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更广泛的发挥空间,应该注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能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也要兼顾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

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让本来枯燥的数学变得更有趣,只有对数学产生兴趣,才是学好数学的根本。对于刚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大部分已经接受到了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数一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能看到的数,例如数人数、桌子等,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都有哪些数。还让学生说出那些和自己有关的数字,看谁说得多、说得好,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生永远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增强学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是学好数学的保障。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即使是孩子在玩儿,也能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新鲜的事物,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儿中获得知识呢?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我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例如,在上《认识钟表》一课时,我给孩子拿来钟表,以游戏的形式演示:1号起床的时间是7:00,2号将时针和分针拨到该时位置,让学生变换着来演示。这样,学生既能准确认识了时间,又能学会思考,还能亲自动手。动起手的孩子们显得格外积极,也逐步地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现在的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练习题具有不唯一性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养成多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刚开始,当我提到还有不同的答案,谁能回答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此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我慢慢提示着,鼓励大家,积极思考的学生立刻举起手,有的能答对,有的有点偏离,但明显看出大家都想积极表现自己,都在努力去思考。我认为表扬大家的效果比不上表扬个人的效果好,尤其表扬成绩差的学生时,大家的积极性会更高。这样会使孩子以后敢于发言,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问题对于不同分析者来说,都会存在不同的结论,培养学生表达自己分析问题结果的能力,当然说错的教师也要给予纠正。从而让学生学会以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充分让学生意识到解决同一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