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心得体会
2023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心得体会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新时代的画卷正在打开,新时代的使命已经到来,每个年轻人都要做持笔人,绘就乡村振兴时代画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心得体会,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心得体会【篇1】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20个中央一号文件。党中央认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无论是强国还是强农,干部是决定性因素。“高山总会馈赠攀登者最秀美的最色,时光也总给予奋斗者最甜美的果实。”年轻干部应对乡村振兴的新挑战,应即日起行、分秒必争,以奋进为墨,以坚毅为笔,给党和人民、给自己都交上一份成功的完美“答卷”。
敢于“效法羲和驭天马”,红心向党立大志。
船的力量在于帆,人的力量在于心。具备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我们的事业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坚定的自信和不竭的动力。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做好2023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年轻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赶考”者,要在立志跟党走的路上,提振“一日不学、三日不安”的责任心,激发“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朝着梦想冲锋,砥砺梦想前行,怀揣一颗红心积极投身到广袤农村,与农民为伴,与农业共舞,与农村互促,立振兴之大志,既接地气又接天线,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敢于“且将梦想附新日”,扬帆奋进趁年华。
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多到基层、多接地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全面小康到全面现代化,船至中流、登至山腰,我们来到了一个“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关键阶段,必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广大年轻干部要认真对待每一个任务、抓实每一个细节,拿出精益求精的“干事风”,使出爬坡过坎的“大力气”,下定功必有我的“狠决心”,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上,趁着青春年少,趁着风华正茂,到乡村去、到基层去,“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一路记”,于泥泞处成长,于林深处进步,高扬“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坚定信念,用朝气蓬勃的笔墨在基层大地书写振兴华章。
敢于“突破重围向前进”,善于斗争创不凡。
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平凡既可以造就不平凡,更能成就人生的伟大。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常常伴随着荆棘丛生、曲折坎坷甚至惊涛骇浪。年轻干部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决心,涉“险滩”、啃“硬骨”,在复杂斗争面前敢于亮剑,敢于同基层难事、杂事、烦心事作斗争,保持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锐意进取、拼搏实干,紧扣实际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奋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大业振兴酬壮志,千帆竞发显豪情。年轻干部身逢盛世当不负盛世,身逢其时应奋斗其时。时代大有可为,乡村满是机遇,要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以“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的苦干实干奔赴充满梦想的“远征”。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心得体会【篇2】
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全文共9038字,采用词频分析,“乡村、建设、农产品、现代化”为高频词汇。深刻解读中央一号文件,把“土特产”装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礼包”,给“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备好“干粮”。
“土”——立足国土农情,赓续农耕文明,“满满”的“粮食稳产保供”。仓廪实,天下安。到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确保2023年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供给保障强,这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建设农业强国“五强”目标之一。粮食生产根本在“土地”,在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基础上,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是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部署。“三农”基本盘守好尽力,“米袋子”保障有力,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稳步推进。
“特”——体现特点特色,强化技术支撑,“别样”的“乡村宜居宜业”。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和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用好一方水土,依托各地特色资源,开发农村附加功能,挖掘农村多元价值,完善村庄规划建设,防止大拆大建、盲目建牌楼亭廊“堆盆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再生稻、实施好优质粮食工程、稳步开发利用盐碱地种植大豆、大力开发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加快补上大型智能农机装备,走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产”——聚焦产业振兴,拓宽致富渠道,“可观”的“农村和美富裕”。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实施“一县一业”强县富民工程、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实践证明,只有产业旺起来,资金、技术、人力资本才能“流进来”,活力、人气才能“留下来”,农民才能富起来。着力完善产业发展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把产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农民种粮有钱可挣、有利可得,国家粮食才安全,农村发展才高质,农业发展才高效。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心得体会【篇3】
这是一个幸福的约定。每年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成了广大三农工作者的共同期盼。近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如约而至,这是__以来第11个中央一号文件,释放出强农重农的鲜明信号。回顾11个“一号文件”,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主题一以贯之,连缀起来,就是中国农业走过的非凡特色之路;铺展开来,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的深厚情怀。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如何做好、做优、做新乡村振兴这项系统性工作,重点要在“土”“特”“产”上做文章。
在一方水土中激活乡土人才,做好“土”字文章。
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从江南水乡到黄土高原,从点赞的柳州螺蛳粉到在陕西延安南沟村果园摘下的大苹果,形形色色的“土”产品凭借“独此一家”的特点,火热“出圈”,享负盛名。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一方特色成就一方人才。做好农业强国“土”字文章,要着重在乡土人才上下功夫。所谓“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土人才作为田间地头和创新创造的“连接体”,有着熟悉村情地情人情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实现农业强国的“新引擎”。要注重“盘活”当地具有一技之长、思想进步、有群众基础、能起带头作用的乡土人才进行业务培训和示范教学,对其“精准把脉”,量身打造适合自身发展的“土味”路线,不断引导乡土人才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让乡土人才“破土飘香”,为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提供“智力保障”。
在因地制宜中放大文化优势,做好“特”字文章。
去年夏天,贵州省黔东南州台盘乡的一项篮球赛事火了,网友们参照“NBA”“CBA”的命名规则,戏称之为“村BA”,网络直播累计观看人数更是达到1亿余人次。同专业化、高水平赛事不同,参赛的球队均为村里组建的业余球队,甚至将农特产品的特卖会也推到了赛事现场,与经济发展沾上了边,逐步成为乡村特色文旅胜景。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村BA”的星火燎原,彰显乡村文化在深厚内涵中释放出的独特魅力和深厚价值。要充分挖掘蕴含其中的人文历史、乡贤事迹,聚焦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等地方特色,激活传统文化基因,加快培育特色产业,把优秀乡土文化嵌入产业发展的价值链和创新链中,与产业发展形成联动,真正让乡村藏得住乡愁,让产业留得住文化,让农民看得见发展,在文化赋能热潮中讲好农业强国故事。
在科技赋能中拓展发展路径,做好“产”字文章。
富民兴村,产业先行。在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方面,中央一号文件给出了“路线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如何找准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的“最优解”,需要科技与农民的“双向奔赴”。一方面,科技要先行。围绕农村发展实际、农业发展特色、农民发展需求,精准化、针对性开展科技下乡,组织农业科技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服务,为农业强国保驾护航。一方面,农民要跟走。利用好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加大对农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引导与教育,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做,培育新主体,打造新农人,真正让农民“慧”耕“慧”种“慧”用,将科技成果切切实实地转化为农业强国的“春耕图”。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心得体会【篇4】
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当前,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乡村振兴战略正向纵深推进,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心读懂文件背后的“浓浓情”,甘当乡村振兴的“竹扁担”“老黄牛”“铁锄头”,奋力开创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读懂“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浓浓真情,责任在肩、担当作为,甘当乡村振兴的“竹扁担”。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和最大的潜力仍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仅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更是关乎亿万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要事。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必然性和决定性,知责于心、担责于身,肩负起乡村振兴的时代之责。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知责担责,更要勤学善做、真抓实干、积累经验,练就担当作为的“铁肩膀”“真功夫”,全力以赴当好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竹扁担”。
读懂“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浓浓热情,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甘当乡村振兴的“老黄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板块,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赛道上没有“捷径”,只有紧紧跟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脚踏实地、苦干实干,方能取得乡村振兴伟大胜利。广大党员干部要在乡村振兴中主动作为、埋头苦干,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当中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全力以赴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农民增收致富、乡村产业发展等职责任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上挥洒汗水、贡献智慧。
读懂“不辞辛苦出深林”的浓浓深情,迎难而上、向难而行,甘当乡村振兴的“铁锄头”。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的步伐不可阻挡,但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要迎难而上、向难而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搏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意志,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当中去。面对乡村振兴的重难工作、关键任务,敢于挑大梁、当主力,不怕当“热锅蚂蚁”、敢接“烫手山芋”,绝不踟蹰不前、畏首畏尾,用实际行动推动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心得体会【篇5】
2月13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既立足当前,部署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也着眼长远,提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
2004年至2023年中共中央连续二十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明确了全年工作重点的“任务清单”,提供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操作手册”,字字话农,句句点精。
话现代农业腾飞,点“果熟秋风稚子忙”之精。
农业是农民之根,农业是农村之源。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要注重粮食安全,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振兴的工作依然艰巨。中国式农业要在第一产业的基础上生根发芽,继续衍生出下游加工业以及相关配套产业,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广大农村年轻干部要知农事识农时,一心扑到乡村去,让血脉与泥土相连,让心灵与群众相交,在乡村振兴的基础上搞好“亩均论英雄”,推广种植技术,科技兴农,装备助农,既抓产量,又抓质量,打造中国农业“金招牌”。
话美丽农村建设,点“青山绿水共为邻”之精。
生态宜居是提高广大农村居民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不仅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还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在农村,共同富裕的重点在农村。进入新时代,人们对于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的整洁美丽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党员干部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抓好村庄规划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绘就“山青水绿碧波漾,黄发垂髫尽怡然”的美好蓝图。
话基层农民自治,点“一枝一叶总关情”之精。
中央一号文件讲到,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对村干部的招录、培养、监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而乡村振兴的“突破点”,就是农民致富增收,以腰包“鼓起来”推动伟大事业“干起来”。“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党员干部要俯身扑入第一线,与农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愚公移山的魄力、精卫填海的劲头,为农民就业创业牵线搭桥,为农民增产增收出谋划策,当好农民群众的知情人、知心人、办事人。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心得体会【篇6】
近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为“三农”发展指明方向。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做好“三农”工作的“先锋部队”,要迈好春程“起始步”,稳操“基本盘”,谱好“三农曲”,“唱响”种业振兴、宜居宜业、裕民强国的“田园牧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好头”“起好步”。
谱好“农业曲”,唱响“瓜果飘香谷仓满”之歌。“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民以食为本,国以粮为安,粮食是国计民生的基石、是国家安全的底线、是民族复兴的砝码。各地要主动挑起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重任,紧紧围绕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目标,持续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与进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策,“全环节”升级、“全价值”提升、“全产业”融合,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走稳中国特色粮食安全路。
谱好“农村曲”,唱响“山红涧碧纷烂漫”之歌。“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中国70多年乡村建设发展经验启示我们,只有不断夯实乡村治理根基,乡村振兴才能行稳致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寄托着亿万农民对美好家园、美好生活的期盼。各地要首先“塑形”当先,常念“山水经”、坚持“治理仗”,探索“新模式”,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共服务普惠力度,保留原生态乡土特点,建宜居宜业乡村;其次“铸魂”为要,使“和”的理念浸润着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地制宜“和而不同”开展乡村建设规划,强化“人心和善”乡风文明建设,开发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得时之和”农村产业,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百业”,多点发力让新时代乡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使人民幸福指数节节攀高。
谱好“农民曲”,唱响“家家门巷尽成春”之歌。“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对于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好日子等不来、要不来、靠不来,唯有凝聚起全社会推进共同富裕的磅礴伟力,才能激活农民富裕的“一池春水”。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巩固基本兜底保障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因地制宜创新方式方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农民种植收益保障机制,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充分调动农民“两个积极性”,让农民有钱赚、得实惠、富起来。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心得体会【篇7】
近日,中央一号文件在大众视野“亮相”,带着对“三农”工作的最新部署,如一场温润绵延的春雨,浸润着广袤乡村的每一寸土地。其中,首次提出的“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更是为广大农民擘画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和美蓝图。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广大乡村振兴工作者更要挺身执“笔”,以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擘画“农业强国”新蓝图。
执“稳产保供”之妙笔,在“稻花香里说丰年”中擘画农民“丰收图”。文件指出,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作为在战略层面的深度考量,稳产保供既是“农业强国”的基本特征,更是国家的基本安全保障。要“主动作为”扛稳“藏粮于地”政治责任,坚持“党政抓粮”将“粮食安全”作为乡村振兴主要任务。锚定“全国粮食产量保持1.3万亿斤以上”的“硬任务”,以“长牙齿”的耕地保护制度,科学合理使用耕地资源。坚持重“量”也重“质”,加强对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强化底线约束,既要坚持农田姓“农”,也要确保农田性“良”,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要促进“补偿机制”落实落地。保证种粮补贴到位、正向激励到位,让农民“种粮热情”日益高涨、“种粮面积”只增不减,让“大国粮仓”载满“大国底气”。
执“现代农业”之神笔,在“天工人巧日争新”中擘画农业“科技图”。文件指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努力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新台阶。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产能提升行动”绝不是一句单薄的口号,它藏在种业振兴的期许中,亦藏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行动里。要推动“藏粮于技”科技创新,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敢于“攻坚克难”,向科技要产量、要效力、要竞争力,统筹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下沉,支持龙头企业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结对共赢”,集中力量解决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促进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低成本”生产,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质量安全水平,让更多“基本农田”摇身变为“高标准农田”,让“科技兴农”的美好愿景成为民生实景。
执“农村改革”之巧笔,在“芝麻开花节节高”中擘画农村“富民图”。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__以来,一系列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措施陆续落地,其中“如何处理好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问题贯穿始终,这个“关系”分量极重,一面连接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面连接着“7亿最广大农民的共同富裕”。必须审慎把握好这对“关系”,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宅基地、农村集体产权等制度改革,完善一批农业社会化服务,培育一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人,让农村实现“征地有保障”“闲房能盘活”“土地好承包”“集体收益保分配”,以更多人性化政策措施,让农民在“希望的田野”中享受收入“盆满钵满”的快乐,从而尽情释放“乡村磁力”,将更多高校毕业生、企业家、农民工等优秀人才“吸”进乡村,以人才振兴“内生动力”反哺乡村振兴,让农村成为“聚宝金地”,让农民成为“风光体面”的职业,让“农业强国”成为中国一张亮丽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