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国的“生命答卷”学习心得感悟

发布者:庆中机械 时间:2023-1-6 19:29

朱志国的“生命答卷”学习心得感悟7篇

参加工作20多年,朱治国的足迹遍布青海各地。从广袤的柴达木盆地到荒凉的青南高原,从壮阔的大湖之滨到富饶的河湟谷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朱志国的“生命答卷”学习心得感悟,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朱志国的“生命答卷”学习心得感悟【篇1】

【品味“生命答卷”的“酸甜苦辣”】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一进组工门,一生组工人,22年工龄,25年党龄,他以“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的至死不渝,交上了宝贵的“生命答卷”,让我们共同品味这答卷里的“酸甜苦辣”。

多少次“错过”多少次“缺席”,“生命答卷”中有愧对家人的“酸”。怀孕的妻子挺着大肚子去面试时,没有陪伴;哺乳期的妻子为了与他团聚考入西宁市人社局办理手续时,没有陪伴……母亲、妻子、姐姐都习惯了朱治国太忙不接电话、不回信息,除非是急事大事,一般不打扰他工作。这是一名组工干部对事业的“忠诚”,是“舍小家为大家”的责任和担当,而作为“组工干部家属”更多的是理解和包容。然而,即使再忙再累,面对重病的妻子,只要凌晨四点前能忙完,朱治国也要往家赶,看一眼才能安心。这“安心”里有对家人“缺席”的“愧疚”,也有对事业无悔的追求。

多少次“攻坚”多少次“惊喜”,“生命答卷”中有追逐梦想的“甜”。“不同专班成员轮换,只有‘铁打’的老朱一直在,他在,上下都放心。”时刻令人“放心”的难能可贵源于脚踏实地、上下求索、追求卓越的攻坚与积累。扎根基层时,他不厌其烦地入户填表、农田调研、写简报、接待群众;遇到问题时,他多走多听、深入调研,本着“再难也要把事情办好”的劲头,破除“拦路虎”开辟“新路径”;培养干部时,他把知人识人的点滴随时记录,他推荐干部,除了现实评价,还会以“如果”开头将优缺点放在岗位需求中做客观长期的考量。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坚持不懈的执着,解决难题的智慧,令人放心的踏实和追逐梦想的坚守。

多少次“挑灯”多少次“夜战”,“生命答卷”中有日夜兼程的“苦”。从刚入职时的“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直到生命的尽头,扶墙跌倒,正在通话中的手机滑出手心,腋下的公文包也掉下来,文件材料散落一地,朱治国在日夜兼程的忙碌中,匆忙地走完了他的一生。这一生的长度虽然短暂,但厚度与深度却实实在在,他用22年的工作时长,创造了几倍于22年的价值和财富,其工作量和工作时长早已在挑灯夜战中超越了常人的几倍之多。习惯于亲力亲为的他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半夜甚至通宵,思辨性的报告、系统性的规划、综合性强的文稿,他是“兜底保障”的最后“关卡”。

多少次“照镜”多少次“盘点”,“生命答卷”中有严格要求的“辣”。廉洁如他,从未因异地调动开过一次口,从未因重病治疗借过一分钱;铁面如他,从未在公家事上多说一个字,从未对朋友家人个人发展给一丁点“帮助”;严格如他,从未因工作复杂而轻言放弃,从未因工作紧急而草率了事。朱志国在无数次一丝不苟,不容有差中练就了头脑清晰的超强本领;在无数次倾听民声,解决民困中确保了立场坚定的政治素养;在无数次自我约束,警惕敬畏中守住了清正廉洁的红线底线,直到材料洒落,干干净净,一地雪白。

忠诚、干净、担当,朱志国用宝贵的生命,“叫醒”我们的“味觉”,点亮我们的“心灯”,作为年轻一代的组工干部,我们要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实干担当,紧握前行路上的接力棒。

朱志国的“生命答卷”学习心得感悟【篇2】

【致敬朱治国:最是“细语”动人心】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并在组织系统广泛开展向朱治国同志学习活动。

认真学习朱治国同志先进事迹,笔者深感震撼、深受感动,从中采撷几句打动人心的话语,在学思践悟中汲取奋进拼搏之力。

“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细语背后是忠诚。面对别人发问,“你天天没日没夜干,图个啥?”朱治国的回答掷地有声、坚定不移。古话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朱治国干工作从不惜力,总是全力以赴,长期加班加点,不惜透支身体。如果说朱治国也是为了“利”,那必定是为党和人民殷殷期盼的“大利”。“计利当计天下利”,我们要向朱治国学习,从他对党的绝对忠诚,从对事业的精益求精中,汲取精气神、焕发创新力,在全面贯彻__开局之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青春和热血、奋斗和奉献书写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伟绩!

“级别越高,责任越大,工作就越多啊!”细语背后是责任。面对别人“您当处长时忙,当了部长更忙”的疑问,朱治国的回答透着共产党人的责任,闪耀着初心的光芒。我们要向朱治国学习,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职级越高贡献越大,要时常擦拭初心、扪心自问,保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主动自觉。“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干部的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不会随着职务职级的提高而自然提高,必须用新思想凝心铸魂,不断加强思想锤炼和行动历练,在栉风沐雨的实践中,纯正纯洁初心,扛起共产党人向难而进、攻坚克难的如山责任!

“少说‘干不了’,多想‘怎么干’。”细语背后是担当。治国兴邦、人才为要。为推进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朱治国脚步不停、思路不断,快马又加鞭,终于给出了思路、拿出了管用靠谱的方案。这份一心谋事、“日拱一卒”的担当进取精神令人赞佩。干部有多大担当成就多大事业,我们要向朱治国学习,困难面前不弯腰、压力面前不低头,认准的事,对党和人民事业大有裨益的事,再难也要勇向前。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敢为人先的志气,在“日日新”的奋进中,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积小胜为大胜,不断凝聚青春之力、唱响青春之歌、绽放青春芳华!

“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细语背后是清正。正确行使公权力,权力就能在党和人民期盼的事业中大放异彩。在朱治国看来,权力是“责任田”不是“自留地”,是为民造福的“公器”而非为己谋利的“私器”,因此才有对“身边人”“家里人”一以贯之的严格要求,才会有对党的事业清风徐徐的廉洁清明,才会有一生“以正治国”的浩然正气。我们要向朱治国学习,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给予的,要感党恩、重民情,始终和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要种好事业高质量发展“责任田”,用智慧和汗水、付出和奉献,让事业“责任田”成为党的“放心田”、人民的“幸福田”、复兴的“希望田”!

朱志国的“生命答卷”学习心得感悟【篇3】

【领会“生命答卷”意义 用“力”奔赴山海】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

朱治国从事组工工作二十多年来,始终坚守初心为民造福,兢兢业业履职尽责,清正廉洁一尘不染,将一生献给了党的组工事业。党员干部要以朱治国为榜样,领会初心、担当、廉洁的“生命答卷”意义,全力以赴争做新时代的民族先锋。

领会“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的卷中义,用坚守初心的磅礴伟力,奔赴为民的山海。

对于部分年轻人而言,优越的工作环境是职业选择的必备条件,但是对于刚出象牙塔的朱治国来说,却“逆向选择”了距离西宁市800公里以外的戈壁乡镇工作,在了解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情况后,他永葆这份初心,奔波于蜿蜒曲折的艰苦地区、生活于缺氧的寒冬里,为推动当地集体经济建设解决难题,为乡村振兴发展出谋划策。朱治国默默坚守、兢兢业业,一待就是一生、一干就是一辈子,完美诠释了“我们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守初心、勇担使命,要始终”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一心信民爱民、忧民为民,在解难题、办实事、求实效中,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十足、幸福感爆棚。

领会“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卷中义,用主动作为之力,奔赴担当的山海。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在3天时间里,行程1500公里,调研50个村;曾连续30多天吃住在单位,睡坏了数张行军床;圆满实施全省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让4149个行政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那盏彻夜长明的白炽灯和厚重如山的四五十本笔记……既是他爱岗敬业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勤勉一生的有力彰显。“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担当作为是事业成功的起点,履职尽责是干部最有效的磨砺。广大党员干部要做“朱治国式”勇于担当的行动派,主动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去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在钻矛盾窝、挑重担子中磨砺出宽肩膀,在接烫山芋、啃硬骨头中炼出真本领,做到有一分光发一分热,在岗一分钟尽责60秒,永葆火热的激情、昂扬的精神,为奔赴下一场山海蓄势待发、储备能量。

领会“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卷中义,用慎独修身之力,奔赴廉洁山海。

一尘不染的芙蓉最受人推崇,两袖清风的干部最令人信服。朱治国在组织部门工作多年,他的妻子在地方任一般干部,但他从来没有为妻子调动找过一个人,其他亲友也不能因此打招呼、“连天线”,朱治国同志深知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的人民赋予的,这是“责任田”、而不是“自留地”,正是这种“自缘身在最高层”的“高站位”,才能让他由内而外一尘不染、一身正气,也造就了他事业的丰碑。当前,社会物产丰富,是充满诱惑的多元社会,广大党员干部时常面对“糖衣炮弹”,稍有不慎,就会陷入陷阱、落入圈套。面对鲜花迷惑、“请客吃饭”,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守住底线、不闯“红灯”、不碰“雷区”,不为名所困、不被利所羁绊,坚决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慎独慎微,始终以一身正气接过伟大事业接力棒,全力以赴在新时代的浩荡东风中唱响“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正气歌。

朱志国的“生命答卷”学习心得感悟【篇4】

【@青年干部 以大“爱”走好赶考路】

在青海西宁的最好季节,43岁的朱治国与他热爱的土地撒手诀别。在炎炎夏日中离去,在凛凛冬日中犹在,朱治国用有限的生命谱写的实干强音依然响亮,以无私大爱书写的时代答卷依然出色,给予了无数青年基层干部前进的力量。在先进事迹中找寻奋进的方向,在灵魂共振中锚定拼搏的目标。作为青年基层干部,我们要以朱治国同志为榜样,怀揣大爱,饱含对基层的真爱,对工作的热爱,对个人的自爱,无怨无悔,恪尽职守,自律自省,在前进道路上一往无前。

以“真爱”扎根基层,坚定不移走“乡间小路”。21岁大学毕业后,朱治国没有留恋城市,通过考录后服从组织分配,来到了距离西宁市800公里以外的戈壁乡镇工作。面对风沙大、交通不便、饮食居住条件差等考验,他毫无怨言,每天“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从城市来到乡镇,不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态度。“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青年干部青春正盛,头上便是蓝天,脚下就是泥土,身边就是百姓,拥有着不可多得的锻炼机会,当以昂扬姿态,奋勇前进,用好基层工作这个成长的“助推器”。要时刻牢记自己来到乡镇,下沉基层的初心是什么,不忘自己来时的路,就不会迷失方向。遇到磕磕绊绊时要沉着冷静,不可自怨自艾、妄自菲薄,动不动就后悔、内耗,时刻保持内心的坚定充盈,看看周围的家常烟火、平淡温暖,从身边的人间百态中汲取向上生长的力量。珍惜自己在基层的时光,打心眼里热爱乡村的一切,将青春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

以“热爱”务实肯干,披荆斩棘走“盘山公路”。“做人要实,干工作更要务实。”这样一句话贯穿了朱治国的一生。走完了全省4149个村庄的一大半、推进基层班子学历提升建设、亲历基层干部工作实情、给基层干部想办法,吃定心丸……朱治国将“实干”刻进了骨子里,对待工作从不糊弄,面临困难从不退缩,真心实意为干部谋福利,为更好地服务人民打下坚实的班子基础。所以,青年干部无论在怎样的工作岗位上,都要积极到一线去,扑下身子,迈开步子,到田间地头,到市场社区,到小道乡间,去看、去听、去发现,在实践中磨练。承接工作任务时,“差不多”的糊弄不可取,“我不行”的畏难要不得。面对繁琐的任务,以“差不多”的心态完成,结果往往“差得远”。学会把握核心,分解任务,一步步扎实走,好好干,才能做到工作有成效,个人有进步。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遇到困难任务时,抱怨、退缩只会让我们永远蜷缩在舒适圈里,无法有进步和突破。焦裕禄艰苦奋斗改变兰考地貌,石光银治沙不止终成沙漠绿洲。要把每一次的“烫手山芋”看作是“升级”的钥匙,多问多学,着手走心,经年累月下来就能实现蜕变。

以“自爱”常学多省,干净坦荡走“康庄大道”。22年工龄,25对党龄,朱治国手中的权力一尘不染,为人干净、做事坦荡是他最好的写照。与妻子屈敏异地两年,他没为妻子调动找过一个人;与朋友聚会,绝不带“一个外人”,没让亲友们“沾”自己一点“光”。当前,年轻干部贪腐案件比重呈增长态势,不少年轻人前脚踏上仕途,后脚就入了歧途。我们要以朱治国为榜样,在思想上固本培元,坚持青年干部应有的澄澈与纯净,练就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构建干净的人际圈子。__曾饶有兴致地回忆当知青时跑30里借书的往事,时至今日依然对学习读书抓得很紧。在拥有更加丰富资源和便捷渠道的今天,我们更要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工作之余“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游物外”,以简单的方式涵养心灵,构建强大的精神家园。忙于应酬,溜须拍马,困于花花世界的人终究会迷失自我,沦为欲望的奴隶。时刻忠于内心,保持真我,以志趣相投结交三五好友,在彼此信任和互相监督中共同成长,把心思花在服务人民、个人提升上,才是基层青年干部成长应有之义,才能真正成为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的干部。

朱志国的“生命答卷”学习心得感悟【篇5】

【从“生命答卷”读懂大写的人生】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并在组织系统广泛开展向朱治国同志学习活动。朱治国用生命勇担使命,用初心奉献为民,为我们树立起了闪亮的标杆。从“生命答卷”读懂朱治国那“大写的人生”,党员干部要赓续优良作风,坚守岗位职责,接过伟大事业的“接力棒”,以新的担当砥砺新的作为,激荡新征程上的新气象,让“心中火炬”照亮赶考之路,书写无愧时代、无愧人民、无愧使命的新答卷。

致敬朱治国的“无我之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仰之纸”书“忠诚高度”。

朱治国将一生奉献给了组工事业,忠诚于党、忠诚于事业,“放心不下”是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勤勤恳恳”是他对待工作的作风,认认真真对待手头交办的每项工作,以坚定信念践行使命、勇扛担当。理想信念是安身立命之根本,更是成事立业之根基。对党的忠诚是不讲条件、不打折扣的,为民的奉献是不求回报、不言索取的,这是我们应有的本色。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在理论学习中经受精神的洗礼,在实践的锻炼中经受意志的磨砺,在“常读万卷书”“常行万里路”中汲取人生的宝贵财富。要一心跟党走,以无私之心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要以“无我”的倾情奉献投身实践、接续奋斗,任何时候都要不改其心、不变本色,将火热的豪情融入国家的发展建设中,为国家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致敬朱治国的“忘我之姿”,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初心之笔”书“无悔奋斗”。

从入户填表到农情调研,从接待群众到为民解忧,一次次上高原、进牧区、走村舍,朱治国时刻以人民公仆的标准要求自己,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置顶在心,以担当务实干好岗位工作,以勤勉作为托举人民幸福,始终坚守着初心为民的精神高地。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岁月的坚守彰显着如磐初心,躬身为民、无私奉献的行动映照着拳拳为民之心。在为民实践中,党员干部要从群众的现实需要出发,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能力本领,全力以赴融入发展实践,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置顶在心,下足久久为功、坚持不懈的“绣花功夫”,要把服务人民、奉献人民作为“最大的幸福”,在兢兢业业的岗位实践中成就自己的“小幸福”,让自己成为人民信赖的先锋旗帜。

致敬朱治国的“大我之境”,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之墨”书“实干精神”。

朱治国把“心”扑在事业上,将“力”聚在事业上,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地“啃硬骨”“搬巨石”,在顽强斗争中推动事业的发展进步,同事们都称他为“铁打的老朱”。不怕斗争才能闯开新路,敢于斗争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善于斗争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精神丰碑高高矗立,奋斗热情燃旺如火。新的征程上,党员干部要有“滚石上山”的韧劲,要有“铁打”的筋骨,常经风雨的磨砺,常经实践的摔打,在拼搏担当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党员干部要昂扬精气神,在斗争中掌握斗争规律、提升斗争本领,凝聚起攻坚克难、克难制胜的力量,用坚毅的脚步去拥抱“诗和远方”,勾勒更加美好的现实画卷。

朱志国的“生命答卷”学习心得感悟【篇6】

【品读43载答卷 树起共产党人该有的模样】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并在组织系统广泛开展向朱治国同志学习活动。

高原埋忠骨,悠悠组工魂。朱治国同志将绚丽的人生留在了青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用生命谱写了新时代组工干部答卷。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品读朱治国43载人生答卷,以榜样为样,树起共产党人该有的模样,争做对党忠诚、敢于担当、干净坦荡的新时代好干部。

品读43载信念答卷,树起共产党人对党忠诚模样。

一朝入党,一生为党。朱治国18岁入党,22年工龄,25年党龄,党龄比工龄还长。参加工作20多年,他的足迹遍布青海各地,从柴达木盆地东南隅的小城都兰,到荒漠戈壁上拔地而起的新城格尔木,再到省城西宁,从满腔热血扎根基层的大学生干部,成长为后来的副部长,面对工作毫无怨言、毫不松懈,真正做到了“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并用日复一日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信念无比坚定,什么是对党无限忠诚,什么叫对事业无限热爱。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品读朱治国身上43载信念答卷,切实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时刻牢记党的嘱托和教诲,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要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从而以忠诚之心跟党走,以赤子之心为党忧。

品读43载实干答卷,树起共产党人敢于担当模样。

“做人要实,干工作更要务实。”这是朱治国工作作风的真实写照。他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思路清晰,敢于给基层干部明确回复,善于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法,给基层干部带去的是一份信任和依赖。他真抓实干、勇挑重担,对党务工作满腔热忱、兢兢业业、高度负责,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负责的每一项工作、经手的每一份材料。他为致富带头人提升学历,为基层干部提升待遇,为村集体经济加油打气……朱治国树起了共产党人真抓实干,敢于担当的光辉模样。党员干部要明白“在其位当谋其政,任其职当尽其责”的责任担当,要以“敢为人先”的胆识和“事不避难”的情怀,锤炼“担责于身”的过硬本领,心怀人民、鞠躬尽瘁,切实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忧心事和揪心事。同时要敢于在乡村振兴一线站得出来,在征地拆迁战场顶得起来、在信访维稳前沿豁得出去,在实干担当中奉献自我、燃烧自我。

品读43载清廉答卷,树起共产党人干净坦荡模样。

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长期以来,朱治国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手握权力却一尘不染,身处高位却不徇私情。异地两年,他没有为生病的妻子调动找过一个人,姐姐没敢提过一句调动工作的话,几十年交情的好友更是没有在他身上得到什么好处,在22年的工作当中,他真正把手中的权力用到了老百姓身上,真正做到了为官清廉。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干净坦荡是党员干部应有底线。面对新征程上的新挑战新考验,广大党员干部要仔细品读朱治国身上“正人先正己”的清廉品质,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各种诱惑要保持淡定与从容,看淡功与名、利与禄,守住入党初心,牢记为官使命。要筑牢思想堤坝、上好自律发条、高悬清廉利剑、敲响自律警钟,始终坚守底线,把牢防线,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从而在新征程上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的荣光。

朱志国的“生命答卷”学习心得感悟【篇7】

【第一缕阳光照亮高原上的藏波罗花】

22年前,出生在江苏的他以优秀毕业生身份毕业,却毅然踏上去往条件艰苦的戈壁乡镇报道之路;22年间,全省366个乡镇、4149个村子,都留下朱治国的足迹;22年间,栉风沐雨,艰难处身先士卒,留名处却又甘为人梯。“世上有多少玲珑的花儿,出没于雕梁画栋;唯有那孤傲的藏波罗花,在高山砾石间绽放……”

不居温室,他在高山砾石间汲取向群众学习的养分。从南方家乡到条件艰苦的西北,对城里来的大学生是不小的考验,但朱治国毫无怨言,白天入户走访、农田调研、接待群众,晚上休息的时间也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地学习,厚厚的学习笔记见证了他一个又一个孜孜不倦的夜晚,奠定了他坚实的精神根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全体组工干部也要回归“学生”身份,摆正“求学”心态,坐住板凳,苦练内功,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理论政策。学然后知不足、思然后知奋进、悟然后知道理,潜心琢磨、认真品味、不断咀嚼、举一反三,经过一系列的“辗转反侧”和“寤寐思服”,才能成为基层工作的“工程师”和“最强大脑”,成长为群众信服的组织者,真正为组织体系建设“铸魂赋能”。

不喊口号,他用真抓实干擦亮为人民服务的底色。为了筹备好重要会议,朱治国经常吃住在单位,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行军床睡坏了四张;身处经手各类重要材料的组织部门,他对待文件逐页讨论、逐句推敲、逐字打磨,通宵达旦是“家常便饭”;统筹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他一趟趟下乡、一次次调研,磨破嘴、穿烂鞋,带领全省村集体经济全部实现“破零”,闯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光说不练假把式”,组工干部不仅要先干一步、干实一步,扑下身子当好“施工队长”,带头做__的忠实实践者,更要以身作则、营造典范,当好“排头兵”,发挥榜样的力量,带动亿万群众的行动自觉和火热实践,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照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航行之路。

不染污秽,他用清正廉洁见证做人民公仆的初心。母亲年迈,儿子年幼,妻子又查出肺癌晚期,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这些困难,朱治国深深埋在心底。为了给妻子治病,他低价卖了房子,身为厅级干部,却未对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在此之前,整个家里值钱的家当是几年前给母亲买的一个按摩椅。“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__这样阐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的路径。作为党员干部,思想上的纯洁来自理想信念的坚定,要用党的理论滋养初心,把理想信念熔铸于魂、根植于心,清理思想尘埃,涵养精神境界,提升政治定力,牢守纪律底线,任时光变幻流转,对党的忠诚始终如一。

生命如风般消逝了,但那个身材不高但满是坚毅的身影不会被山河忘记。绵延百里的昆仑山脉会记得,奔腾呼啸的三江源也会记得。你看那藏波罗花,花朵虽小,却迎着新年的太阳,永远在雪域高原的高山砾石间自由绽放。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