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论文

发布者:名捕铁手 时间:2023-2-25 00:33

初中物理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物理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物理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1

1.初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的作用

1.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应该是以学生兴趣培养为基点,那么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初中生的认知水平还比较低,对于抽象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另外加之年龄的原因,很多初中学生还是凭着兴趣来学习,课堂的趣味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某一学科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利用演示实验能够将一些枯燥的知识变得充满乐趣,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例如:在讲到电磁知识的应用(例如电话、电铃等)时,如果仅仅靠理论上的解释,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这时不妨将模拟电话机、电铃带进课堂,让学生在演示实验中认真观察,学生的积极性会空前高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1.2增强知识的直观性

初中物理知识许多都是理论性较强、较抽象的,这给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具体,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和学习习惯,从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初中物理中力学、电学、能等知识所涉及到的东西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再加上学生在学习中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多时候不能正确掌握。教学中利用演示实验的方法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讲到摩擦力时,可以用演示实验的方法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影响摩擦力的各种因素;再如,电学中接线柱的绕线方法,教师通常会说“顺时针绕线,不然容易在紧固接线柱上的螺母时把线挤出来”,然而,有的学生因为握线的位置不对而无法理解,这时通过演示实验便可以轻松解决。

1.3有助于知识的生成

灌输的知识始终掌握的不够牢固,很难变成自己的真正本领,只有通过观察、探究自己得来的知识才能够真正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摆正物理教学的意义与实际理念,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加强学生们发散思维的培养,这样才可以更加全面的体现物理教学的意义,培养现代化人才。例如:在讲电学中的电路问题时,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连接电路时出现的短路等问题,并且能够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真正找到问题的症结;讲惯性问题时,可以运用演示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在观察中推翻以往对于惯性的主观认识。

1.4克服分组实验中的不足

中学物理实验主要包括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虽然能够让学生直接参与其中,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作用很大,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分组实验需要实验室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并且一般需要一个课时的时间来进行,这样的实验如果是为了教学中的某一个问题而进行显然费时费力,演示实验可以克服这一问题。有一些实验可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关于交流电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中如果组织不善就可能导致学生受伤害,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可以尽量避免学生直接参与危险实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有一些实验的数据对于实验操作有严格的要求,如果不能够规范操作则可能使得出的结论与理论相悖,进而可能导致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不信任。教师演示实验可以避免因学生的误操作而导致的数据错误等。

2.正确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2.1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演示实验前,教师一定要事先进行多次的模拟实验,为课堂上演示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好预案,避免课堂上出现突发状况而手足无措。

2.2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有些演示实验并不需要多么专业的实验器材,这时教师要自制教具或者直接利用现有条件进行演示实验。例如,惯性试验可以借助一支粉笔、一个纸条和一把直尺进行,这时教师可以就地取材,既方便了实验的进行,同时也使教师的个人魅力得以提升。

2.3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实验

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和高效性往往能够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能够创造一些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条件,为演示实验增色很多。物理实验有许多是要在理想状态下进行的,这些理想状态普通实验室根本无法具备,此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轻松克服这些困难,使得演示实验能够成功进行。

初中物理论文2

文献综述

对跨国公司从东道国撤资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很多学者是基于某些具体案例来研究跨国公司撤资问题,形成了部分跨国公司撤资理论,但还没有形成体系;国内对跨国公司撤资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对国外学者提出撤资理论进行综述,然后结合我国实际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影响及防范措施等,也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国外对跨国公司撤资的研究

(1)对跨国公司海外撤资分类的研究

Casson(20xx)以克莱斯勒将其在英国的子公司出售给法国标致汽车公司作为案例,对跨国企业撤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要将撤资分为关闭型撤资与转让型撤资。

Benito(20xx)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将撤资划分为自愿撤资和非自愿撤资。非自愿撤资是指无论跨国公司意愿如何,被迫退出在东道国或地区的生产经营,也称被迫撤资。自愿撤资是跨国公司根据国外子公司的经营状况或母公司发展的需要,自行决定的撤资行为。

(2)对跨国公司海外撤资原因的研究

很多学者从不同方面都对跨国公司海外撤资原因进行了研究。

Boddewyn(20xx)认为,不良财产绩效、前期投资可行性分析不足、经营环境改变、缺乏合适的资源、组织结构因素、外部创新的压力以及国别差异导致的东道国经验不足是跨国公司海外撤资的重要原因。Hamilton和Chow(20xx)经研究发现,外部环境的影响、公司组织出现资本短缺或高度多元化等特征和公司不良的`财务状况是导致公司做出撤资决定的主要因素。他们认为,在所有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被撤资单位所获得的投资回报低,其次是其成长前景差。他们强调了宏观经济环境和产业成长状况对撤资的影响。

可见,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不良财务绩效是撤资的最为重要的原因。

(3)对跨国公司海外撤资条件的研究

Boddewyn(20xx)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三个前提逆转过来,提出跨国公司从国外撤资的三个条件:企业不再拥有比其他国家企业更强的优势;企业还拥有竞争性优势,但该企业认为与其通过对外投资运用这些优势,不如将其出售或租赁给国外企业;在企业看来,凭借其内部化的竞争性优势在国外进行生产已不再有利可图,也即通过出口比对外直接投资更为有利。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要求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促成对外投资。而在Boddewyn看来,从国外撤资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中的一个就够了。

(4)对被撤子公司自身特点的研究

一些学者从海外子公司建立方式、经营特点及与母公司的关系等方面来研究跨国公司的撤资行为。

Mariotti和Piscitello(20xx)研究发现,在面对不熟悉的国外市场时,规模大的和经验丰富的跨国公司通过不断学习和收集信息,可以支持有效率的投资和撤资决策,其撤资行为更可能是出于竞争性业务重组而进行的进攻性自愿撤资。而规模小、经验少的跨国公司会采取一些冒险的试验性战略,其结果更可能是因为失败而撤资。

Griffin(20xx)以爱尔兰CDMI公司为案例进行研究,发现如果跨国公司母公司实行多元化的战略,其子公司撤资的可能性较小;相反,如果跨国公司母公司的战略比较单一,其子公司往往有较大撤资的可能性。

(5)对撤资决策过程的研究

(20xx)认为撤资决策过程不是一个不确定的过程,由多种行为模式组成,撤资决策要经过识别、发展、选择和执行程由四个不同的阶段。

虽然国外学者从多方面对跨国公司海外撤资进行了研究,但对不同原因引起的撤资所采取的撤资方式和撤资决策整体过程的研究还不够详细,也没有学者对跨国公司在华撤资进行专门研究。

国内学者对跨国公司海外撤资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跨国公司撤资的研究主要是对国外学者研究的成果进行综述,并结合我国实际,简要地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影响等。

(1)关于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原因的研究

自东放(20xx)认为,跨国公司撤资的现实原因主要有市场期望与现实反差巨大,国际资本流动特征的变化,东道国市场状况的变化,投资者的有限理性与有限信息,合资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张建民(20xx)和杨龙(20xx)等认为,影响跨国公司撤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竞争强度的加大、信息不对称、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的实施、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和政策的不稳定性这五个方面原因。毛蕴诗(20xx)认为主要原因是市场估计与营销策略失误导致市场表现不佳,合作伙伴及合资方式选择失误削弱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内部化优势,中国本土企业的迅速成长和其他跨国公司的涌入导致市场竞争激烈。

王水娟、许长新(20xx)在梳理和介绍有关国际资本外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与撤资密切相关的五个因素分别是:不确定性、产业演化、多元化程度、国际化生产网络和集聚经济。

(2)关于外商在华撤资影响的研究

马全军(20xx)认为由于国际直接投资活动对我国的就业、资金的获得、技术和管理的引进与提高、国际收支的改善乃至政治稳定等经济政治诸方面所产生的正面影响总体上要大于负面影响,反过来,作为资本回流的国际直接撤资不可避免地在上述诸方面甚至更广泛的范围内对我国将产生种种消极影响,并且这种消极影响远远大于其正面意义。刘畅(20xx)认为跨国公司撤资现象增加过快,就会令我国严重的失业问题雪上加霜,同时引起我国资本项目下的外汇减少,导致由外资企业带动的出口大量减少,进口增加,从而给平衡经常项目增加难度。

初中物理论文3

一、项目学习在初中物理中的实践研究

项目学习分四个步骤,即项目导入—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展示。而项目的初中物理教学是一种以情境教学和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因此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社会生活,整合教材,将项目学习引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中,架构起一个井然有序的实施框架,在真实任务的情境和立体感知的课堂上进行教学。

1.项目导入以初中物理《电路基本连接》一节为例,可以将教学活动的内容设计成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同学们扮演电路工程人员的角色,“小刚的卧室里边,在书桌墙壁上有盏壁灯,屋顶上有盏吊灯,那么我们该如何连接呢?”在这里,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贴近生活的学习任务,学生在获取任务之后,便有了驱动力,开始自行设计猜想,并且动手实验来验证猜想,完成学习任务。通过项目,学生们不仅学会了主动探索学习,还加强了同学间的交流与协作的能力,达到了让学生掌握串、并联两种基本电路的`教学目标。

2.项目设计有了教师给出的情境,也就是给出了驱动型任务,那么接下来就是进行项目设计了。这里,教师可以进行引导性的启发,比如,如何让两个灯全部亮起来?又如何控制一个灯亮,另一个不亮?有几种接法?如何操作?等等。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们则要自己动手画出电路图,构建串并联的基本理念,同时可以将同学们的电路图展示出来,让大家一起进行交流和评价。

3.项目实施经过了教师和学生们的准备,就可以开始实施了。此时,教师的主要活动内容是:组织大家讨论和分析学生设计进行电路图,指导学生对电路图进行分类,启发学生们通过协作交流自行探究串、并联电路特点,并且开展想象,设计出小刚房间的电路该如何布置。最后让学生按照教师指导点评的电路图连接实验样板,分别尝试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使学生掌握两种电路的特点和开关的作用,完成项目并设计出房间的电路线路的布置,并让大家一起交流。

4.项目评价

项目完成后,教师和学生可以开展对项目的评价,可以师生评价,也可以让小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也就是采用多元激励评价。教师在给出标准的设计电路及实施方案之后,要结合演示结果来对学生的完成项目情况进行总结,学生们之间可以互相评价,以达到同学们合作交流的目的,也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在开展项目学习的同时,可通过将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物理的课程整合,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通过项目学习,教师给出真实的生活情境,提供任务,学生则在任务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二、运用项目学习的优势

项目学习将真实世界的主体情境引入课堂,使得教学不再局限于时间或空间的限制,对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了动态的管理。同时也调动了学生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在项目中,学生们在任务中获得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分析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也获得了综合性、程序性的知识,这可以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和发散性思维,发挥他们的潜能。而且,在协作交流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使其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既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作者:关娜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

初中物理论文4

1、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1)从物理学的产生来看,最初包含在哲学之中,只是近代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它本身的内容就带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辨证的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初步形成全面、运动和分析问题的科学思想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基础,这也是作为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

(2)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物理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它不以人的意识的存在而存在.

(3)一切物质都在做永恒的运动,静止是相对的,物体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然而物体的运动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客观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来看,决定于所选的参照系,但微观运动并不和参照系有关.如:热运动.

(4)否定之否定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任何事物都是从对立走向统一.如:有关光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从粒子说和波光说对立面到波粒二者的完美统一.又如:光的折射现象,光从光密物质进入光疏物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2、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是一种政治思想意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概念.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主要是指爱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整个中华民族.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又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外国的物理文化成就,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物理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情感.

(1)运用我国古代科学史上取得的成就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史实,介绍我国现代科技已在许多重要领域接近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事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2)针对近代我国物理学发展迟缓的原因,通过我国物理学与西方国家的科技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唤起民族自强意识,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产生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热切愿望.

(3)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状,许多科学家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振兴中华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毅然回到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动人事迹.如:地质学家李四光.让学生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体现在掌握真才实学,追求科学真理的实际行动中.

(4)通过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速度,特别是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最大成就.引导学生认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才能建设中国的坚定信念.

3、品德个性心理素质教育

品德个性心理素质教育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形成良好人格的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具备了良好的品德个性心理素质,才能正确对待学习,才会有恒心、有毅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育:

(1)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结合物理教学,介绍物理学家的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敢于用事实说话,向权威挑战.并引导学生相信科学,尊重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初步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合作研究的精神

虽然在很多的发明研究成果中可能是个人的研究成果,但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很多人的参与,从物理学的发展来看,它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如:牛顿第一定律,它是通过伽利略、笛卡尔、牛顿三位科学家的不懈研究总结才得出的一个重要力学定律.

(3)培养社会责任感

随着物理学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由于在应用过程中难免给社会造成危害.如:噪声、热、光、电磁、核污染等.要让他们了解某些物理污染的危害性和具体事例.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培养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通过许多科学家不畏生命危险,不怕条件恶劣都能进行科学研究的优秀品质.让他们向科学家学习,不怕困难,不断奋进,努力拼搏的精神.如用“两弹之父”邓稼先的事迹去鼓励他们,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

(5)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物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艰苦曲折的过程.但由于人们为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从古代到近代,以至现代,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不畏艰难曲折,进行不断的探索,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这就是他们对科学的热爱.科学是在与伪科学的斗争中不断成长起来的,虽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德育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更新,为使德育教育有机地渗透到中学物理教学之中,有待于我们去继续探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具有真才实学、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而努力.

初中物理论文5

1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深入,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物理教学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现在的物理教学主要以实验探究为主。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物理教学有效性得到了提高,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尽管物理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第一,硬件设施不足。目前的物理教学以实验探究为主,但是学校的物理实验用具等硬件设施还不能满足学校的教学要求,使得一部分的物理实验没办法完成。物理学习中,参与探讨是学习的关键,物理实验是最主要的参与探讨的途径,由于有些物理实验无法完成,使得学生无法参与物理相关知识的探讨,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第二,自主学习时间缺乏。物理学是知识内容比较复杂的学科,学生仅仅依靠课堂的时间来学习物理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来复习和巩固学过的知识,但是纵观初中教学的课程安排,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相对缺乏,使得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压力,影响物理教学的有效实施。第三,中考教育的影响。尽管实行了新课程改革,但是考试制度依然存在,学校还是十分重视升学率,教育依然是应试教育。这样一来,中考教育以及教育成绩就限制了物理教学目标的全部有效实现。

2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电学中的应用

2.1在探究物理规律中的应用

在初中物理电学的学习中,基础和重点就是欧姆定律,其在电学学习中占据着非常关键的位置。在电学中有三个基本概念: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初中物理电学教学中主要的研究内容,对于这一关系,欧姆定律进行了有效的串联。利用控制变量法对这三个要素进行控制,以明确的方法保证其中一个要素不变,进而研究其他两个要素的变化关系,从而实现有效的欧姆定律的`学习。利用控制变量法控制电阻不变,将导体两端的电压改变,观察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电阻的值不变,就需要固定电阻值,这样一来,研究变化关系的实施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改变电源两端的电压,实现改变导致两端的电压;二是调节滑动变阻器,实现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这两种方法的实施都可以让学生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流和电压之间是何种关系。利用控制变量法保持导致两端的电压不变,通过改变电阻观察研究电阻和电力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电阻的改变可通过更换不同电阻值的电阻来实现,这个研究过程的实施方法同样有两种:一是采用统一的电源,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通过更换不同的电阻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二是保持电压表的读数不变,在滑动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

2.2用控制变量法学习电阻

在初中物理电学中,电阻的学习要以电流和电压的学习为基础,所以在学习电阻之前,必须保证电流和电压的有效学习。当物理教师需要给学生讲授电阻知识时,可以将控制变量法引入到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例题,在讲解例题时顺带复习以前学过的电流和电压,这样学生在学习电阻时就会变得容易。

3结论

实际上,不止在电学教学中,物理学的许多知识内容都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教学。控制变量法能够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对知识有充分的了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控制变量法还能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局面,从而有效地培养出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初中物理电学中,有效的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教学,使得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的增强,提高了学习效果。

初中物理论文6

一、实施素质教育,优化教学过程

1.物理教学大众化

初中阶段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时段,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也是基本的知识,而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部分教师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急功近利,忽视学困生,使得物理学习俨然成为了部分所谓“优生”的“专利”.这样一种教学思想的后果,使得物理教学脱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背离了国家发展教育的轨道,更使学生在小小年纪就处于被选择的境地,让学生处于残酷的竞争中,甚至影响到学生心灵的健康发展.当然,这一现象的产生有很多现实的客观原因,但我们物理教师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在课堂上,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计,因材施教,给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搭建发展的平台,让他们在物理课堂上自由快乐地成长,心灵沉浸在愉悦之中,真正让物理课堂成为每一个学生心灵依靠的港湾.

2.物理教学生活化

学生之所以对物理知识产生厌烦,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教学时,将物理知识神圣化,孤立化,脱离学生现实,从而让物理与学生的内心产生了距离,学生感觉物理与自己并不相干,学习物理对自己用处不大.实际上,物理学科,尤其是初中物理学科是与学生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物理知识蕴含在每一个学生的身边.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与自己关系最为紧密的东西最感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大力实施生活化物理教学,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将物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从而让学生感觉物理知识的亲切真实.例如,在讲“声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场景:收银员通过听用力弹钞票时发出的声音,来区分钞票的真假;挑选西瓜时通过拍打西瓜听其发声的音调,来判断西瓜的成熟程度;在讲“分子运动理论”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炒菜时闻到香味较浓,菜凉了闻到的香味也就没有那么浓了等现象.通过这些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的分析,拉近学生与物理的距离,学生感觉物理既有趣又实用,从而产生了学好物理的`稳定而持久的动力.

二、运用新型媒体,助推教学效果

物理知识固然有着很多吸引学生的兴趣元素,但其毕竟是研究物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其中不乏一些枯燥、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单纯地使用传统手段,势必让学生兴味索然.而如果我们采用电教媒体等新型手段,充分发挥其形象直观、生动真实的特点,为物理知识的呈现提供学生适宜接受的背景,则会给物理课堂增添无尽的生机活力.

三、总结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论文7

物理计算题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计算题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应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综合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无论是期中、期末、还是竞赛考试卷中计算题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恰当的引导学生对各类计算题进行分析。这对指导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解答计算题的能力和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应如何提高学生解答计算题的能力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对简单计算题的教学不能简单

简单计算题是指那些几乎是直接套公式就能解的题,无需拐弯抹角。一般要求学生明确解题的格式和规范,弄清物理过程,明确套用的公式和涉及的物理量的符号,单位及意义即可。

例如:一架飞机在120分钟内匀速飞行了1440千米,它的飞行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合多少米每秒?

这道题对教师来说再简单不过了,但对于刚刚接触物理计算题的学生来说却未必感到容易。

先让我们分析一下要完整规范解答次题学生应有的基础知识储备:1、知道速度的计算公式,公式中每个字母所代表的物理量;2、路程、时间、速度的单位及换算;3、知道规范解答物理计算题的格式和要求等。若无以上基础知识储备,题的计算简直无从谈起。更不要说什么思路分析、方法技巧等。

从对作业或多次考试的分析来看,学生做不出或做错计算题的主要原因大多就是这些基础的问题没掌握好。如符号公式写错、单位或单位换算写错、乱套公式、乱写单位等。因此,在解此类题时,我们要让同学们首先掌握问题中用到的基础知识,然后再解题。如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解答物理计算题的一般格式是什么?本题中要我们求哪些物理量,它们的符号、单位分别是什么?用什么公式?从公式可看出要求这个物理量需知道哪些物理量?本题已告诉了我们哪些物理量?本题中涉及的物理量用什么单位较好?等。基础知识有了,再由几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做,完成后再集体纠错,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接下来,再请几位同学改动题目中的几项内容或数据,把原题改编成求路程或时间的题目,由同学们再解。或在原题的基础上补充或去掉几个条件改编成一道多步计算题。通过改编、补条件、或结合实际问题自编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题的能力自然得到了提高。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和老师常会有许多题外的收获。同时,也为解答较复杂的题目打下了基础。

二、对综合计算题的教学要层层分解、步步深入、并抓好思路指导与训练

综合计算题是在简单计算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综合计算题又不等于简单计算题的简单叠加。解答综合题要从中找到简单,并发现各简单题之间的联系,找准切入点,理清解题思路,从而步步深入,达到目的'。在具体教学中要注意方法渗透,使学生学会思考。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思维方法,比如综合法、分析法等。例如:某扬水站每天需将1000立方米的水送到18米高的蓄水池里,若由一台离心式水泵来完成,水泵每天工作5小时,问,这台水泵的功率至少是多少千瓦?(取g=10N/Kg)

解题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将题分解为三道简单的计算题,层层设问,引出目标。

如:

1、1000立方米水的质量是多少千克?重为多少牛?

2、把1000立方米的水送到18米高的地方须做多少功?

3、若水泵每天工作5小时,水泵的功率是多大?

进而让学生讨论,如果题目中没有问水泵的功率是多少千瓦,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和信息,你可提出几个问题?可求出哪些物理量?经过这样的引导,久之,学生会养成提问题,想问题的习惯,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同时,在计算题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题给信息,据所掌握的物理知识和规律采取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的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和解答问题,培养敏捷灵活的思维品质,努力探求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提高解题能力。

三、密切联系生活,加强情境题的训练

近年来,试题中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贴近生活的题目增多。这些试题中物理情境的取材范围广泛、立意新颖、构思独特,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这类情境题今后会更多。

如:人跳高时要消耗体内的能量去做功,可提出一问题,你最近跳高的记录是多少?计算一下,当你跳过这个记录时,至少需做多少功?此题便是利用同学们都熟悉的跳高这一情境去研究里面包含的物理问题。这类情境题往往难度不大,但需同学们能从中抽象出物理模型,能将来自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转化为物理问题。所以要顺利解答这类问题,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夯实基础知识,切实领会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含义,抓住概念和规律的实质。同时,我们要注意观察生活,关注当前的科技动态、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多收集整理与物理相关的素材,加强对此类题的分析训练,定会收到成效。

总之,基础知识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前提,老师的正确引导与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反复训练是提高能力的关键。只要我们按照新课标的总体要求,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初中物理论文8

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门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在新课程改革下,物理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把握好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规律,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艺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在实践与探究中学会研究物理问题,增强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主体;多媒体评价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改革理论认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知识、理解知识生产的意义和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动手实践,教师不包办代替。而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对学生管得太严太死,课堂气氛紧张,枯燥乏味,缺乏活力,最终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率大大降低。这样也桎梏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由于物理是一门开拓学生思维的自然学科,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一些时间,让他们有机会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并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二、营造“合作交流”的课堂氛围

合作互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启发、相互质疑、相互触动、相互评价、相互反馈等形式,在认知、情感、人格等方面形成的多级活动关系。这里的“合作互学”不是热热闹闹地小组讨论,而是对于自学中、检测中暴露出的疑难问题,个人经过思考不能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再让学生合作学习(对学、群学)。学生与学生交流,共同探索问题,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合作学习,每个人都在动脑,都在思想深处互相对话,一对话,错误得以凸显,真理也更有了说服力。教师要与学生交流互动,学生与学生要互相取长补短。在合作交流中,课堂时间似乎很快,不像传统教学中那么无聊与漫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幅提高。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值得提倡。比如,对磁场的认识,教师要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磁场的认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课堂交流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课堂讨论有利于学生认识的提升、知识的拓展。讨论的过程中,参与面要广,课堂氛围宽松、和谐、自由,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张扬学生的个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时,教师要搞好问题引学。问题引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精心设计问题,用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等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问题引学不同于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一问一答、齐问齐答或半问接答,问题引学是构建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域内“跳一跳”,通过学生的学、思、议、练就能解决问题。例如,笔者教学“分子运动”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让每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鼓励了获得正确结论的学生,肯定了他们探究的成功。对于分析不正确的学生,我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我告诉他们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分析与探讨,才能获得知识。教学实践证明,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热情,开拓学生的思维,而且能锻练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方法论与世界观。

四、运用电教技术辅助教学

现代电教技术为教学带来了生机与创新,电教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提高了教学效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创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电教技术创设的图文情境,既有声音,又有图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展现物理实验中看不见的物理现象,比如电流、磁场等。多媒体还能控制课堂节奏,优化课堂设计,加大课堂容量,节约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多媒体还能模拟史前文明情景以及战争场景,节约人力与成本,保障了人们的安全,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水平,革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电教技术,可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可观的情景,将逝去的物理现象再现出来,能延长人们的视觉与思维,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园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让学生乐学,产生为人类奋斗的情感。

五、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新课程改革下的评价是人性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要以激励学生上进为主,要平等对待学生,要因材施教,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要摒弃对学生冷嘲热讽,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同一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收到不同的效果,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也会显示出不同的学习效果。在新课程改革推行的今天,教师要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习基础以及接受能力作出不同的激励性评价。如我在批改作业时,对不同的学生批改时写出不同的评语,对学习好的学生写上“根据你的学习情况你应该解答得更全面,更加正确。”对于学困生写上“这道题很有难度,你的解答虽不全面,但只要你认真研读有关解法,是会解答得更好的,继续努力!”对于中等学生,作业的评语可以这样写:“只要你多动脑子,是会解答得更全面的。”教学实践证明,短短的评语,却有着巨大的威力,它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能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排除困难,不达目地不罢休。在鼓励性评语的感召下,学生获得了自信,获得了成功的体验。物理作为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有其严密的结构体系与特殊的教育功能。在物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与时俱进革新教学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增强学生的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初中物理论文9

1 中职学校物理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由于中职学生多数是中考成绩差的学生组成,他们的物理基础比较差,加上现在各个中职学校的招生人数越来越多,他们多是习惯了中学时代的理论教学,对于中职学校的物理的实践教学还不是很适应,在物理方面的学习比较吃力,导致他们对于物理的学习缺乏兴趣,积极性不高。中职学校是一所职业学校,社会上对于它不太重视,使得中职学校的老师对物理教学不够重视。教育部门对于中职学校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物理教学设施不配套,物理教师无法带领学生进行物理实践,以加强学生对课堂上物理知识的掌握。因此,很多教师的物理教学也就只能停留在理论教学的阶段,不能为学生提供有力的条件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有甚者,有部分学校还没有开设物理实验课。中职学校物理教学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比较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以教材为主,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课堂上只是照本宣科,语言生硬,课堂气氛沉闷,使得学生的听课兴趣不强,学习效率低。物理教学中存在主要的问题有:(1)教学部门和教师对中职教学不够重视;(2)教学实施落后;(3)教学方式不合理;(4)学生学习兴趣低,主动性不强;(5)物理教师的'自身素质不高等。

2 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物理是中职教育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有很密切的联系,通过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当今社会对职工的要求比较高,在人才的招聘上,绝大多数企业都倾向于招收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并要求学生的职业技能比较强,敢于接受挑战。为了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需要进行物理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推进物理教学改革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传统教学的模式比较落后,多数是重理论轻实践,多数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思想比较顽固,习惯于传统教学,这就使得教学的整体水平难以提高,培养的人才缺乏实践动手能力。物理实践还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加强队员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推进物理教学改革是物理教学工作的新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学水平本身就比其他学校要低得多,教学工作取得的成果也甚少,物理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单一的理论知识不易记牢,需要结合试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物理的魅力,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物理教学的水平,促进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由此可见,物理教学改革是目前的大势所趋,对提高物理教学水平有重大意义!

3 物理教学改进策略

3.1 提高有关部门和人员足够重视

由于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在社会上所占得比重比较小,未受到社会各界的足够的重视。教育部门都将重点放在了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上,忽视了中职教育的重要性,对于中职学校的扶持力度比较小。学校不受到重视,教师也对学校缺乏信心,没有重视物理教学的改革。中职学校就应该通过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职业人才,通过促进的社会发展来吸引教育部门的关注,使社会加大对中职学校资金的投入。中职学校的领导要以身作则,重视物理教学改革,加强对负责物理教学的教师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对物理的重视。

3.2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物理教学设施

资金的投入是中职学校得以运行的必要物质基础。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中职学校重视,加大资金的投入,为中职学校提供更多的资金扶持。中职学校也可以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假期去工厂实习或者为企业培养一些专门人才,加强企业与学校的资金交流。利用这些资金,购买比较先进的实验仪器和设备,为学生开设物理实验课,实验课上尽可能地使得每个同学都有动手实验的机会,以便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进一些多媒体教学设备,提供更多的应用软件、课件,使得学生可以及时地了解物理的发展动态。

3.3 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

改进教学模式主要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使用新的仪器设备辅助教学,以实践教学为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一堂言”,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缺少课堂参与的机会,学习积极性低。为此可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把课堂作为教学的中心,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注重“互动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通过实验课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主学习。

3.4 激发学生学习兴积极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果,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多角度,全方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1)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加强课堂的趣味性;(2)利用情景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设置课堂提问,激励学生的思考行为;(4)通过物理开展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等。

3.5 加强物理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的进行。有些物理教师的素质比较低,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物理教师的定期培训,或者与其他学校进行教学交流,以提高物理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建立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机构,让学生对教师进行网络评价,对于排名较前的教师进行资金奖励,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使物理教师们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利用业余时间提高自己,为更好地促进物理教学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中物理论文10

摘要: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学习,是学生接触物理的初级阶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时期。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有效性。因此,本文基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展开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学生 有效性 学习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利用多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促进学生物理知识的升华,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有效性学习的重要性,在新课改的环境下,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物理的教学质量。

一、初中物理的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初中物理教学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从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但是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还有大部分的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对于物理实验不够重视,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忽略了讲授与实验的结合,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学生明白物理概念,会做物理题目即可,这种教学思想的形成,促使了学生动手实验的课程变为教师讲授实验的模式。这种方法即使能够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但是却降低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在实际中遇到问题会显得束手无策,这不利于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除此之外,初中物理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实验器材,这需要学校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购买,但是由于初中学校的'条件有限,导致一些比较重要的实验被教师忽略,使得物理教学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即使学生能够完成任务,但是收到的教学效果却微乎其微。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的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都获得了相应的重视。初中物理是学生基础物理的初级阶段。因此,对于学生有效性学习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根据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众所周知,物理与生活实际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教学资源。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有效性,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的有效性学习。例如,在讲解“光”的物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根据生活实际,向学生提出关于“光”的问题:在照镜子的过程中,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什么?湖面中倒映着树木的影子,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什么?在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和查阅相关的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对其中的部分知识有所了解,因此就会得出:在照镜子的过程中,蕴含的是光的反射定理,形成的像是虚像,具有等距、等大的距离;而对于湖面能够倒影出树木的影子,蕴含的是光的折射定理。由此可知,教师根据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对此进行回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物理实验在物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能力以及学习的有效性。将物理知识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地联系起来,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需要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浮力”的知识过程中,根据浮力的相关概念,应该首先向学生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只有在液体和气体中,浮力才能对物体产生向上托的能力,这个力便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其产生的原因便是物体上方与下方之间产生的压力差。随后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引导学生在试验中得到浮力的公式。与此同时,在实验之前,教师应该准备好所需要的实验器材,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印象。

结束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实践不断地分析和探索,尽量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有效性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马莉.小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有效性学习[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3):107.

[2]刘小红.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xx,(13):101-101,102.

[3]李秀兰.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有效性学习的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xx,(31):70-70.

初中物理论文11

摘 要:高效课堂即以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进而打造出效率、效益最大化的协调统一的课堂。因此,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即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形成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并显示出“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等特征,本文对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反思。

论文关键词: 初中物理 ;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高效性课堂的简称,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高、效果好,并且取得较高教育教学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就初中物理教学来说,高效课堂可细化为以下几种可行形式:

一、学生自助式演讲课

1.对于一些低难度或生活中大量涉及的简单教学内容,学生有能力自学,这时就可以采取学生自助式学习。教师提前将问题或教学内容抛给学生,给予学生时间进行准备。在教师的引导和要求下,学生在课堂上按框架进行有序讲解或演讲,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锻炼学生信息获取、处理、表达等能力。

2.操作要点

若以演讲的形式为例,应注意几点:演讲前教师必须跟学生明确演讲范围和内容、格式要求,一定要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感和可操作感;演讲前教师必须说明规则和要求,并明确划分时间,以防止出现混乱,使课程有序进行;上课前,教师最好将演讲稿收上,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摸底,有突出的作品可以把学生叫过来进行引导,使其自己把作品的优点最大限度发挥、改进或探索更好的表达模式。最后,再根据学生总体作品情况再备一次课,保证教学任务能顺利完成;在学生发言后,教师应进行简短地归纳整理,并在课堂上进行板书总结,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优秀作品应给予表扬,可贴于班级后墙,用于鼓励学生和家长会展示。

二、学生自主式复习总结课

1.初中物理知识的复习和整理往往放在章末,很多教师都是自己在黑板上书写总结来让学生复习。但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依赖,一些简单的概念不太会主动去理顺,长此以往,不能产生复习整理的主动性。缺乏自主的整理能力,学习能力和效果也会降低。因此,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复习,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2.操作要点

因为目的是形成学生示范性总结,故:(1)可不用像自助式演讲一样,进行全班性的作业布置,建议提前找几位学习程度好的同学来轮流进行专题演讲,以起到示范作用。而且作业布置和发邮件最好在周末,才有时间指导学生改进;

(2)演讲之前必须跟学生明确总结范围和内容、规则和要求,一定要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感和可操作感;

(3)上课前,教师最好将演讲稿收上,再根据学生作品情况再备一次课,并明确时间划分,以防止出现混乱,使课程有序进行。保证教学任务能顺利完成;

(4)在学生发言后,可以让下面同学提问或整理补充笔记,引入演讲的竞争机制和奖励机制,提高竞争意识和自主整理能力;

(5)教师最后应进行简短地归纳整理,并在课堂最后进行板书总结,使学生再次形成完整体系;

(6)最后,台上和台下的优秀作品均可获得奖励和展示。

三、 课前小实验探究

1.实验课与探究课的一个特点就是,课程对学生很有启发性,能培养学生对问题思考和操作能力。但也有不足,即费时间,有时候一节课就只能研究完一个问题,虽然效果好,但效率“低下”。故一些简单的实验可安排学生课前事先去试做,课上来展示成果并一起来分析。这样不仅深入分析的时间能节约出来,还可让学生在课前就开始思考,并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效果和效率也会提升。

2.操作要点

(1)课前小实验一定要操作比较简单、生活中能找到材料、内容明快而又具有启发性,并由实验现象能引出教学主题;(2)事先应给学生提示如何操作、如何正确观察现象和记录;(3)上课前应收集学生作品,以保证教学顺畅而高效。

四、师生互动、情景演绎

教学流程和适用范围一般是在备课时看到有学生比较难理解,或积习难改之处,找生活中显而易见的事例,来揭示或破除不良的理解或答题习惯。例如,讲平面镜成像时做镜面游戏、或是讲声音的特性之前,让学生上台即兴唱歌或器乐表演等。游戏虽不是完全的`教学内容,但会让学生理解的生涩概念迅速活化,并拓展学生能力,对教学很有利。

五、组织课下学习小组

因为教学实践和教学精力的问题,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而学生并不绝对是稍有疑问就会主动问老师的,久而久之思维体系就会产生偏差。课下学习小组的作用就在于:当有些题生硬难懂,部分同学在老师讲完一遍后不能学懂时,组长就开始负责让每个组员来把这道题过关,以保证组员的学习到位,并且能够将该错题改正,同时组长自己也在讲解中不断熟息技巧,从而对其自己也有利。

六、每日一练

每日一练 的设计思想 基于学生在学习新概念时,有时作业进度跟不上,缺少对基础知识或思维进行强化的题目。可用每日一练来进行修正,其作用就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或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试错和调整。教师配合教学内容每日出一道习题。学生准备一个本子进行计算。一般来说,前一天的答案应在第二天出题的同时贴出,如果难度上没有必要的话,教师可以选择节约教学时间而不评讲(前提是答案够详细)或结合教学内容来具体辨析。

当然,实现高效初中物理课堂的方法绝对不仅限于以上这几种,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情况和学情灵活运用或组合,最终目标是让课堂上的效果和课后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成果更为显著和高效。

初中物理论文12

一、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拓展,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对于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拓展,主要体现在对可操作性强的演示实验拓展成分组实验。近几年来,我校由演示实验拓展成分组实验的实验有:

1.酒精灯的火焰温度。

主要器材有酒精灯、牙签和打火机。学生通过亲自摆放牙签,观察牙签的烧焦程度,判断酒精灯的火焰温度。学生亲眼看见被火焰燃烧的牙签是中间不焦两边焦,说明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比内焰温度高。

2.碘的升华与凝华。

主要器材有碘锤、酒精灯、打火机、水和滴管。学生亲眼观察到加热前的碘锤里的碘是颗粒状,是固态,在加热过程中,看到了碘锤里充满着紫色的碘蒸气,而这个过程中没有出现液态的碘。通过在碘锤的一端滴加水,看到加水的一端玻璃壁内出现碘颗粒,碘锤内紫色蒸气消失,这个过程中也没有出现液态的碘。学生通过这个实验清楚地明白碘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亲自动手亲自实验,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对实验现象观察的更加仔细真切,通过亲自体验,加深了对实验现象的印象,对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出来的实验结果理解得更加深刻明晰。

二、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改进,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实验和呈现实验效果

通过对实验器材的改进和废物利用,有利于更好地准备实验、提高实验的可操作性和改善实验效果。比如说:

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拿废电池代替棋子,可以使废电池二次使用,还节约了买棋子的成本,一举两得。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拿F光源代替蜡烛,一方面避免了蜡油滴在桌面污染桌面,另一方面F光源能清晰地看出成正立倒立的像,不仅仅是上下正立倒立,还有左右正立倒立也一目了然,更好地呈现了实验效果。

3.气泡的匀速直线运动中拿塑料管代替玻璃管。

实验器材的具体制作方法是,先用酒精灯加热一米左右长的塑料管的一端,紧接着拿老虎钳夹捏端口,这样塑料管被封口,接着往一端封口的塑料管里加红墨水或是蓝墨水(用有颜色的墨水是为了便于观察气泡的.位置),留一个气泡后,用同样的方法把另一端口封住,把做好的有气泡的塑料管用透明胶带绑在米尺侧面,只需在倒置米尺的同时掐秒表即可测出直线运动的时间,再在米尺上读出塑料管的长度即为距离。由于分组实验所用器材数量较多,器材制作的材料如果能做到废物利用的话,不仅保护了环境,还节约了成本。电子设备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如果在实验过程中拿电子产品替代普通的实验器材,即可更加全面的呈现实验效果,提高实验达成率,还在替代过程中避免了原来器材对实验室的污染。玻璃器皿在分组实验中一向都是易碎易坏品,用塑料制品代替玻璃制品,不仅易于实验的操作,而且塑料制品的易塑性强,可以自行改装形状封口等,更加易于实验效果的呈现和简化实验。

三、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器材创新,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可操作性

自制分组实验器材就是对分组实验器材的创新。自制的器材有:

1.光的三原色中滤色片可以用红绿黄三色玻璃纸代替,考虑到玻璃纸比较软,不容易固定,可以用硬纸板剪一个长方形的窗口,把玻璃纸贴在硬纸板边框上固定,便于拿起观察物体的颜色。红光、蓝光和黄光的产生,可以把三色玻璃纸直接贴在三个手电筒的玻璃片上,便于进行合成实验。

2.探究固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自制小桌,可以拿硬纸板代替木板,把四个钉子钉在硬纸板上,制作分组实验时用到的小桌。

3.验证液体压强的存在实验中,可以用剪下的饮料瓶头上面蒙上气球皮,用橡皮筋套一圈固定,用来验证液体压强的存在。自制分组实验器材,是对分组实验器材的创新,对于提高实验的达成率和可操作性是很有必要的。自制的器材取材简单,制作方便,在分组实验的过程中方便操作,实验现象明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实验效果好。在实验教学越来越重要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是物理实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根据物理课程标准可以灵活的进行相互转换,演示实验拓展成分组实验,在进行分组实验之前或是之后演示所要分组的实验,强调实验过程和分析实验现象。改进分组实验,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结论的得出,在分组实验教学中是重要的部分,经常分析实验中的利弊,有利于对分组实验做出有效有利的改进。自制分组实验器材,是对分组实验器材的创新,有利于在实验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在分组实验的准备过程中,对分组实验的拓展、改进和器材创新,是物理实验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引起重视的同时,要积极参与到对分组实验的拓展、改进和器材创新中,促进物理实验教学更好更有效地进行。

初中物理论文13

一、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1.物理实验能从抽象衍生到具体,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起着促进作用,同时也能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加强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达到了物理教学的真正目的。在物理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具体的实验分析,把抽象的物理问题简单化,同时也让学生直观清楚地看到物理实验的结果,增加了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让物理教学的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和科学性。例如,在讲述物理电路图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己进行课堂理论学习,自行设计电路图,再动手进行试验,鼓励学生创新,将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并将实验结果和自己的想法进行进一步的对比。

2.物理实验将静态理论延伸到动态实验,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物理实际上是一个十分抽象的微观世界,物理主要告诉我们自然万物的生存规律以及自然现象的产生演变。物理教材是静态的,是将物理概念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些对于初中生而言是很难正确理解吸收的。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会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例子为学生进行讲解,促进其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光反射、浮力等都是人的肉眼很难清晰看到的抽象概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的的确确存在着许多证明其存在的现象。如:镜子、水面上漂浮的木块等。然而一些公式的推导则需要教师通过物理实验进行证明,让学生不再仅仅依靠“死记硬背”,大大提高学生记忆的灵活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解滑动摩擦力大小和压力大小,即f=μF的关系推导公式,便能通过物理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说明。

二、结语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了实验,任何理论知识都显得空洞乏力。物理实验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物理现象,让抽象的物理概念通过实验的演示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物理实验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在物理实验操作过程中也加深了其对物理概念的理解,通过实验总结出结论显得更加有成就感。因此,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初中物理论文14

早在1800年,英国著名天文学家赫歇尔在观测太阳光谱时,利用温度计就已经发现了红外线辐射。所谓红外线,就是一种波长于1~350微米的电磁波。然后它的发现,却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红外线的研究不仅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是一项热门课题。那么红外线的研究究竟有哪些意义呢?为什么值得那么多科学工作者不断探讨呢?

首先,红外线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探索星系的起源。“1983年,第一颗红外天文卫星在远红外波段进行了巡天观测,第一次获得了远红外线的天空图象,在短短的10个月内发现了25万个红外线源。”我们知道,任何物体都在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红外线。那么这25万个红外线源的发现,也就意味着外太空至少存在着25万个以上的天体。通过对它们所辐射的红外线的研究与监测,就能很容易的知道这些天体的构造及其表面温暖。然而有些光源是经过几亿光年才到达地球的,这就为我们研究星系的起源提供了最好的材料。

其次,红外线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识别物体,进而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安全,良好的生活环境。按照描述热辐射的黑体辐射定律,物理的T与其辐射最强的波长入之间的关系为:T·λ=0.29cm·k。这样,只要知道物体的温度,就可以计算出波长。例如太阳表面温度约为5800k,就可以计算出太阳辐射最强的波长为500nm。而我们人体的温度为37oC,其绝对温度T=273+37=310K,这样就可算出人辐射最强的波长λ=0.00094cm。由此,当我们使用精密仪器,便可把人与其它物体区分开来。既然人类的研究是从宏观到微观的,同时又存在着“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的真理,那么我们每个人的温度也可能随个体的差异而存在细小的差别。因而我们所辐射出的`最强入也不同了,所以在未来实现对人的监控也不是没有可能的。等到那一天来临时,我们只要利用红外线就可监测某人的行为。当他有不良的举动时,只要发射出一些相关的物质,便能准确的射到该人的身上,从而达到制止不良行为发生的目的,这时,我们不是处在一个和平、安宁的社会里么?

最后,红外线的使用,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方便。由于红外线的固有频率比可见光更接近固体物质分子的固有频率,从而更容易引起分子的共振。所以红外线的电磁能更易转变成物质的内能。这样,我们就可用它来加热物质,烘干油漆、从物等。

初中物理论文15

力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但学生在学习压强、密度、浮力等力学知识时存在着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强的现状,究其原因,“应试理念”尚未革除,教师大搞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合作探究变为无效的玩耍,自主学习沦为“放羊式”,启发式教学成为无聊的提问,影响了物理教学成效,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力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力学教学成效。

一、关注过程,将知识传授与发展能力结合起来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积极的思考者、倾听者、质疑者,教师不能为知识而教,而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发展彼此联系、相互促进,两者不可偏废。如在《浮力》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了解阿基米德原理,也要让学生亲历探究测量浮力大小的过程。让学生将曲别针、乒乓球、石块、木块放入盛水的烧杯,观察实验现象,发现石块、曲别针沉入烧杯的底部,而木块、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会提出问题:“石块、曲别针等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假设,有同学认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理由是物体没有浮起来。也有同学认为它们受到浮力的作用,理由是物体下沉的速度比较慢。教者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石块、浸没在水中的石块,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无变化。学生在探究中习得知识、培养能力,也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以情优教,实施积极情感策略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以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与学生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学习物理、了解物理。“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教师要挖掘教材之美,让学生感受到大到天体运动,小到分子运动,都是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教师要拓展学生视野,为学生描绘物理研究的广阔天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以物理学史影响学生,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进化过程,以科学家的故事激励他们不断前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师以灵活的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导课显得至关重要。一是以生动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科学家的不懈探索中受到感染。如在学习浮力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亥尼洛国王做了一顶王冠,怀疑工匠以银替金,让阿基米德在不损坏王冠的前提下查出是不是纯金制成的,阿基米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一次,他跨入放满水的浴桶,这时有一部分水溢出,他看到这个现象,智慧的火花迸发了,狂奔街头,大呼“找到了”。他获得真理的快乐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二是以问题导入。教师也可以设置疑难问题,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觉得好奇有趣的同时,将学生置于愤悱的境地。如在学习压强内容时,教者提出问题:在雪地上行走,人为什么容易陷入积雪中,而穿上宽宽的滑雪板就不会陷入雪中还能滑行?用手指轻轻夹住钢笔的'两端,为什么两个手指会有不同的感受?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思考、讨论、交流,考虑到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从而进入压强的学习。三以多媒体导入。多媒体集视频、动画、图画文字于一体,能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如在学习《物体的浮与沉》内容时,教者向学生播放辽宁号航母在海面上自由航行,潜水艇可以自由在水中下潜、上浮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生活中随处可见浮沉现象。教师以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探究物理知识的欲望。

三、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开展

教学一是灵活开展实验教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教师要借助于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合作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要重视演示实验,向学生完整展示物理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疑难问题。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时,教者让学生动手实验验证,比较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关系,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有一些实验,无法在教室里完成,如测定大气压强值时,需要做托里拆利实验,而汞是有毒的,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完成实验,测得大气压强的值,弥补了无法实验的遗憾。二是以类比生活。在学习液体、气体压强时,学生常会提出问题:“液体容器内的压强是否随深度的加深而增大?同一深度液体向各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教者将液体所受的压强与班级相类比,大家在班级是平等的,如同同一深度所受的压强相同;大家都受到纪律的约束,随着年级的增大,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也增多,如同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加深而增大。通过类比,学生能学得轻松,不再感受到物理知识抽象难懂。

总之,在初中物理力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拉近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以问题开启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