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教案
论文的教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文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的教案1
一、训练目标:
1、观点要准确、新颖、深刻。准确,就是观点正确、思想健康、有时代气息;新颖,就是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深刻,就是观点要深入事物的本质。
2、说理要深刻。就是通过分析来帮助读者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说理越深刻文章越有说服力,越有社会价值。
3、语言要鲜明、准确、概括、生动。可采用由抽象化思维向形象化思维转化的方式,插入或运用一些形象化的语句来实现语言形象化。
4、思路要清晰,要有逻辑性。要注意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一个语段的内部之间也需要有严谨的逻辑关系。
二、写作指导:
(一)导入: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求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要使自己写的议论文赢得高分,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二)指导:
1、观点深刻有创意
议论文要能写得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必须得有深刻而有创意的观点。这里的深刻而有创意不只是指言他人所末言,还把观点是从司空见惯的事情、现象或问题中总结出来的。这样的观点,才能让人读了觉得目前一亮。
2、内容具体不空洞
有些同学写议论文往往搭了一个架子,看起来论点、论据、论证完整,可是只是一副架子而已,好比恐龙的骨架,空空洞洞,一无所有。好的议论文,应该有具体的内容,而且是精心搭配、严密组织的。
3、结构顺畅形式新
议论文的结构过去有一个严格的格式,即所谓“引、析、联、结”四步骤。这曾是束缚我们的绳索,估计现在还是。创新的议论文写作,不需要什么格式,只要言之有理,能证明我们提出的观点就行。
4、语言准确活泼
议论文不需要板起面孔说话,所以语言尽可能活泼一些,同时,议论文不得胡乱说话,所以语言要求准确。
5、逻辑严密且清晰
不管什么文体的文章,都要讲究逻辑的严密清晰,议论文尤其讲究。一段毫无逻辑的话,只能让人读了不知所云。逻辑的严密体现在论证上。话要严密,无懈可击。清晰表现在行文上,让人读了一目了然。
三、训练题目: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在你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过程中,一定产生过不少的看法或主张。把你的看法或主张以及支持这些看法或主张的理由写下来就是一篇议论文。试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字数不限,题目自拟。
要求:1、观点要明确。2、要提出自己的事实依据或理论依据。3、要讲清事实依据或理论依据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论文的教案2
目前写教案的方法,由于受格式限制,每次都要复许多固定的内容,浪费不少时间。
写好教案的根本目的是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是写给自己看的,自己用的。因此,只要便于完整,科学地积累教学经睑,符合简练实用的原则,什么样的路子都可以试一试。
在教改实践中,可采用文字式教材教案,根据单元教材和教学进度表,编写教材时,把每节课的开始部分、结束部分及器材场地等去掉,留下基本部分,使人们看就知是上什么教材、什么任务和采用的教学方法,这样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群众体育活动、业余训练工作的开展。相反,写教案很细,课的每一环节都写得很具体,在课上教师如果把自己注意力的大部分放在教案的回忆上,完全沉浸在教案中的回忆,那么,他的讲解肯定是不生动的,毫无感情的,这种讲解是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在课前,教师要花费许多时间来写些每课相同的部分。加上课前器材准备工作,教师把许多时间放在编写教案和器材场地上,就不能更好地把许多时间放在钻研教材教法和业务学习上,时间长了,枯燥无味,最后连教案也不想写了,因为有许多的课课相同的。使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式教案,可为教师节省许多宝贵的时间,使教师能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进行理论学习,更新教学方法,体育锻炼和实标,保证教师为完成繁重任务必须具备的时间、能力和精力。
改革中小学校现行的体育备课方式,把体育教师从繁锁的模式教案的框框中解放出来,寻求简明实用的教案形式,让教师有较多的时间来学习知识技能,钻研教材教法,加强实际备课和进行体育科学研究活动,这是广大体育教师的共同心愿。下面试举一次课简明教案示例,仅供参考。
一、 耐久跑
(一) 动作名称:途中跑(15分钟)
(二) 教学任务;改进途中跑技术,发展速度耐力。
(三) 教学重点:途中跑。
(四) 教学难点:保持速度、保持姿势。
(五) 教学要求:途中跑步伐均匀、轻松、动作协调。
(六) 教学六法:1、原地摆臂和呼吸配合练习。
2、高抬腿跑20米转入中速跑30x3一5次。
3、后澄跑20米转入中速跑30x3一5次。
4、小步跑20米转入中速跑30×3一5次。
5、重复跑:中等速度,速度均匀。男100米x3次,女100米x2次。
(七) 易犯缺点:后蹬不直,造成坐着跑,前摆腿时,大腿抬不高。
(八) 教学组织:1、成体操队形站立,做原地摆臂动作练习,
2、做行进间跑的辅助练习时,成六路纵队站立,每组一个人一起做练习。
论文的教案3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然科学领域的有关知识;
2、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勾玄提要的能力;
3、激发、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筛选信息,勾玄提要
教学过程
导入
自然科学是是基础科学,科学技术推动着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作为新世纪的学生,我们必须了解自然科学的有关知识,这一单元,我们就将阅读几篇自然科学的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能够通过勾玄提要从中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做好阅读笔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掌握文章所要传达的信息,才能逐渐积累我们的科学素养,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好基础。
第一课时《数学与文化》
一、简介数学与文化
简单介绍数学与文化的定义。
数学: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模式与秩序的一门学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文化:文化是一个包括人在社会中所习得的知识、信仰、美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任何其它的能力与习惯的整体。
二、阅读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边阅读边将文章中的重点语段标注出来。
三、总结文章要点
师生共同总结:
1、数学文化的几个特点
2、数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3、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数学中逻辑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关系
四、总结扩展
快速阅读《论数学(节选)》或《关于数学和科学的随想》,结合自己学习数学的体会,谈谈对这一学科的认识。
第二课时《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一、引入“熵”这一名词
熵
物理学上指热能除以温度所得的商,标志热量转化为功的程度。
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度,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
二、阅读课文
三、总结文章要点
师生共同总结:
找出作者论述的要点,并作简要分析。
四、扩展延伸
熵在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度,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三课时
自读第三、四课,作阅读笔记,写出文章的内容提要。
第四课时
教师选取历年高考科技文阅读作为训练题目,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论文的教案4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普及,电子教案已经走入了课堂,成为许多教师教学的必备工具。在各科教学中,大力倡导使用电子教案的同时,我们应该深思一下电子教案在教学中的优缺点,做到扬弃,既发扬电子教案的优点,克服它存在的缺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的长足进步。
【关键词】电子教案、利与弊、政治课教学、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等现代教学媒体的进一步使用和普及,传统的用笔和纸书写教案的方式将会被逐步淘汰,取而代之是利用网络资源和功能,在计算机上进行教学设计,即使用电子教案。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即平时我们所称的“课时教学计划”,是指教师备课的书面成果,是教师上课的主要依据,是教师在钻研教学目标、教材、教学参考书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准备和精心设计出来的成果。而电子教案与传统上的教案有很大的不同,最主要的区别是这个教案不仅是教师自己上课要看,更主要是很多内容要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也能看。这样这个教案中就包括了教师上课的全部板书、板画、相关图片和一些用语言所难以表达的动感情景等。用这种形式的教案上课可以完全不用黑板。权威人士认为,广义上的电子教案泛指一切利用多媒体创作工具,包括文字处理软件在内的,在计算机上制作出来的多媒体教案;而狭义上的电子教案是指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在计算机上编写的图文并茂、有声音、有动感情景的多媒体教案。总之电子教案实际上就是多媒体教案。
思想政治课上所运用的电子教案,往往是文本形式的教学方案设计,比较简单,并不是非常复杂。本学年我采用了电子备课,并把所备的20余篇电子教案上传到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网(www.zz6789.com),如今该20余篇电子教案都以成为了热点文章。实际教学中,电子教案使我从繁重的书写教案的束缚下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学业务,研究实际教学,取得了另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经过一年多的切身体验,我觉得电子教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既有它的利处,又有它的弊处,现就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电子教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优点
(一)便于及时修改,备课一劳永逸
因为教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案,一般在授课结束后,都会发现原教案设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样在授课结束后,我们可以马上修改原来不合适的内容,或删减、增添内容,与传统的书面教案相比没有修改痕迹,不受纸张多少限制。而且,形成了不必重写,常改常新的“永久”教案。政治学科教案以文字为主,修改起来极为方便。例如:20xx年我在上经济常识课时,我给学生们举了20xx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例子,给他们讲了一些中国富豪的故事,激发他们学习经济学的兴趣,而到了20xx年我在上经济常识课时,举20xx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例子就已经过时了,应该给他们举20xx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富豪的例子,如果用传统的书面教案,我在书写一遍非常麻烦,采用了电子教案,我会很容易的从网上查到相关内容,复制到电子教案中,形成常改常新的“永久”教案。
(二)大大提高了备课效率以及教案的规范性
由于政治课的时政性较强,所以教案中的例子选用或漫画图片等要根据需要经常变动,这样我们便可以借助电子教案的优势,从因特网上找到目标后,迅速复制到电子教案中,同时政治课涉及到的资料也比较多,这些资料往往内容多,写在书面教案中,既费时又费力,用电子教案就可以很容易的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使得备课效率大大提高。如果需要,用打印机打印出后清晰、规范。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认真度和教案共享
电子教案往往要发布在校园网的教案库中,或者是上传到相关学科的网站上,所以教案的共视性促使教师认真备课,严谨成案,有利于提高备课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电子教案的更为有用之处一方面在于有利于年轻教师学习参考,使年轻教师尽快在业务上成熟;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了解教师授课思路,提高听课和学习效果。
(四)有利于教师熟练掌握计算机文本处理能力与使用因特网的能力
传统的一本书、一只笔和三寸讲台的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多媒体教室的应运而生,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发展,迫使我们从教者积极掌握现代化办公手段与技术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而电子教案的制作恰恰能够促使我们熟练掌握计算机文本处理能力和因特网使用技术。使得教师不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二、电子教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缺点
(一)助长了一些教师的懒惰行为,不利于课堂教学
我们有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往往会从网上下载电子教案,而不经任何思考和改动就去给学生上课,他们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常说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备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备学生,备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这种行为既不利于教师的自身成长,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损害了学生的实际利益。
(二)只注重形式和外表,而忽略教案对教学过程的灵魂性指导意义.
电子教案所表达的是教学设计,是教学的工作的重要辅助性材料,教案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指导性是电子教案表达的重点,而我们有些教师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电子教案的制作形式和内容上。他们往往把电子教案做的非常精美,几乎每个电子教案都有图片和音乐等内容,一堂课下来让学生目不暇接,使得学生非常疲惫。而教师的任务是传授知识,不论用什么形式只要学生接受、理解了所传授的知识,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而我们有些制作电子教案的教师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有点画蛇添足的意味。
(三)无法解决教学中的突发性问题
教学是针对活生生的学生个体,教学过程中难免要发生突发性问题,这种突发性问题电子教案是无法预见的,即使后来我们把这一突发性问题补充到教案中,但是当电子教案运用到另一个班级时,这种突发性问题恰恰没有发生,我们该怎么办?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电子教案的优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主流,而缺点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支流。电子教案是新事物,具有前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我们要不遗余力的促进电子教案的发展,使它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①刘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②临邑师范学校 《教育科研简报》 第15期
论文的教案5
关注现代数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让学生感悟到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的奇妙和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知识的最大潜能,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确保课堂高效率。
摘要:面对现代化教学的条件,以及学生各方面的条件改变,我们老师在面对学生的求知能力,求知兴趣,求知方式各有各色.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从生活到数学的认识过程,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数学中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数学课程的构建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这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改变教学方式以及条件。尽量让课堂更加活跃,尽量向课堂要高效率
关键词:活跃 高效率 教学
正文:在面对现代教学的条件,教师要改变学科的教育观。数学多年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式学习。新课标下教师要改变学科的教育观,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数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便能顺利地建立数学概念,把握数学定义、定理和规律。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例如:在我们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这是一节很简单也很容易接受的课程,但是也是以后在计算过程中容易错的。我们可以在上这堂课的时候最好能够活跃情操,向课堂要效率。我曾记得我是这样和学生上的课。我感觉课堂效率很好,也很受学生的欢迎。我在引入加法法则的时候,“A+B”我把A看作自己的爸爸,把B看作自己的妈妈。假设你爸妈是同一个姓,那你生下来是不是取相同的姓(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假设你爸妈不同姓,那你和谁姓呢?那你就跟那个权力大的姓。都合爸爸姓(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把较大的减去较小的)这样把我们的数学与实践生活中的实例结合。学生上课效果也很不错。同样的,学生记这个也容易。这样的课堂效果很不错,学生的学习气氛也很不错了,当然效率很高。
其次,教师教学中要“敢放”“能收”。新课标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学,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例如:我们求多边形内角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师: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你知道吗?
活动一:探究四边形内角和。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与研讨,并汇总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用量角器量出四个角的度数,然后把四个角加起来,发现内角和是360。
方法二:把两个三角形纸板拼在一起构成四边形,发现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相加是360。
接下来,教师在方法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作辅助线的方法,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把一个四边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
师:你知道五边形的内角和吗?六边形呢?十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
活动二:探究五边形、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
学生先独立思考每个问题再分组讨论。
关注:(1)学生能否类比四边形的方式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2)学生能否采用不同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交流(五边形的内角和)
方法1: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3个180的和是540。
方法2:从五边形内部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五个三角形,然后用5个180的和减去一个周角360。结果得540。
方法3:从五边形一边上任意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然后用4个180的和减去一个平角180,结果得540。
方法4:把五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然后用180加上360,结果得540。
师:你真聪明!做到了学以致用。
交流后,学生运用几何画板演示并验证得到的方法。
得到五边形的内角和之后,同学们又认真地讨论起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类比四边形、五边形的讨论方法最终得出,六边形内角和是720,十边形内角和是1440。
(二)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师:通过前面的讨论,你能知道多边形内角和吗?
活动三:探究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思考:(1)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的关系?
(2)多边形的边数与内角和的关系?
(3)从多边形一个顶点引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边数的关系?
学生结合思考题进行讨论,并把讨论后的结果进行交流。
发现1:四边形内角和是2个180的和,五边形内角和是3个180的和,六边形内角和是4个180的和,十边形内角和是8个180的和。
发现2: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内角和增加180。
发现3:一个n边形从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边数n存在(n-2)的关系。
得出结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
多让学生自己去探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找出规律。
再次,数学实验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我发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时候,连最不学习的学生也会动手认真的去做,去尝试,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数学实验,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千万不要因实验的条件或教学进度的原因放弃实验,而失去一个让学生动手的机会。例如,将一三角形的硬纸片剪拼成一个矩形,使这个矩形的面积与原三角形硬纸片的面积相等,学生运用硬纸片剪剪、拼拼,充分地进行动手、合作,发现有多种剪拼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抛一枚硬币的实验研究概率时就需要学生合作,一个学生反复抛一枚硬币,另一个学生记下每次抛硬币的结果,在大量实验下,得到一组数据,利用这组数据定性的去分析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通过实验可以激发他们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让教学内容事先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习的内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总之,数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数学与现实生活上连接起来。让课堂更加活跃。要高效率的课堂。
论文的教案6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学校在备课工作上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与实验,积累了一些做法,有效地推进了课程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教案、共享、修改、个性化
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学校在备课工作上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与实验,积累了一些做法,有效地推进了课程改革的进程。一些新的教案运行模式应运而生,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归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四种:
第一种模式:把教学思路形成简要的教学步骤写在书上或教参上,有关重点内容就直接批注在课本上。称为批注式教案或零教案。
第二种模式:分工协作写教案方式。称为资源共享式教案。
第三种模式:学校推荐一套自认为比较理想的教案,教师以这套教案为蓝本,然后再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改在教学设计的“边”上。成为“舶来”式教案。
第四种模式:教师自己设计的教案。称为个性化教案。
第一种模式需要教师端正的态度做基础,要求教师要自觉地进行备课,需要“管”出来,学校或上级教育部门也难以进行监控;第二种模式能减轻教师的“过重负担”,体现了资源共享的原则,但不能完全突出教师的教学个性;第三种模式能减轻教师的负担,但备课针对性不够强,依赖性强,不利于教师成长;唯有第四种模式是值得提倡的。
当然,这几种教案各有利弊,但有一点原则是必须把握住:学校和教师必须选择适合自己教案运行模式,才能有效促进教学,决不能照抄照搬或盲目效仿。在这里,我倡导规模较小的学校要坚持个性化的教案运行模式,其他几种教案模式的运行要慎重。
一、决策从实际出发。
教案记录着教师备课过程,记录着课堂教学思路、步骤,是备课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有的教案模式不能完全体现教师的备课过程,不利于学校调控、检查、了解教师是否进行真正的备课。
资源共享式教案只适合规模比较大的学校,现在部分学校学生数急剧下降,平行班少,甚至只有一个,同学科的教师也大多是一名任课教师,有的还要跨科,跨年级,集体备课很难实施,资源难以整和、处理、加工,是不可能推行这种教案模式的。而规模大的学校要推行这种方式,也要有一定的人力、财力做基础。
二、组织工作落实,避免集体备课流于形式。
小学校由于教学领导少,不能完全深入到每个教研组,即使有领导,还有一个领导的组织、专业水平、指导能力的问题,而学科组长能否担当得起应有的责任,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同学科同年段教师少,任课教师之间的能力差距使能力稍强的教师逐渐失去积极性,只好以我为主;能力稍差的教师逐渐产生依赖性,索性拿来主义,资源之间产生了“抵消”,容易失去合作,所以只好“分田到户”。
要处理好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的关系,个人备课是基础,集体备课是升华。要鼓励教师将个人备课中遇到的难题或疑惑敢于在集体备课中提出来,寻求帮助,得以解决。集体备课要避免无“备”而来,避免一个人唱“读角戏”,避免集体备课就是集体写教案的现象,避免只见文本不见人。
三、体现备课的真实性。
不能排除任课教师赞同这种教案运行方式理由是自我减负和应付领导检查的“嫌疑”。写教案确实是一个费心费力的工作,这样做毕竟使书写教案的任务减轻了许多,而二次备课部分的工作量大大减少,领导检查又不能说什么,领导也不能做到天天、堂堂去听一个人的课,这可能成为教师乐此不疲的真正原因。何谓“集体备课”?是同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或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出相对统一定教学计划和方案。所谓“资源共享”,是在集体备课的前提下,进行了个性化处理,充分发挥其他人或各种媒介的作用,再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本班学生的实际,增删修补,适当调整,必须使“资源化”与“个性化”有机结合。
四、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个性”发展和张扬的过程,新课程改革主张教师要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模式大致相同,就不会有个性而言,在备课中注意培养教师的四种意识:合作意识、整体意识、超前意识、反思意识。
总之,集体备课要有交流,资源才能生成,才能实现共享,不要让资源共享式教案成为集体备课的代名词。教师先备课,后上课,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是底线,决不能突破。
论文的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议论文基本常识。
2、中心论点的确立与表述。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议论文的基本常识
1、什么是议论文
当我们了解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个现象或某些问题时,总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主张和观点,把这些看法、主张和观点表达出来,并加以阐释、说明,就是议论;写成文章,就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一种议论、说理的文章。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是作者对要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
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
像1999年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忆”与“记忆力”的区别,有的考生所举的事例就明显犯了论据与论点游离的错误,举了郭沫若倒背《红楼梦》的事例,使说服力大打折扣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使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论证方式) 立论——立论从正面论述 驳论——驳论从反面论述
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常用的论证方法
a、例证法 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
运用例证法要注意对事例叙述的方法。注意并列的几个事例的顺序,还要注意安排的详略,大家熟知的材料要略写,不熟知的要详写。
b、喻证法 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运用喻证法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
运用喻证法要注意本体、喻体的相似性。
鲁迅的《拿来主义》中把文化遗产喻为一所大宅子,列举一个青年对待大宅子的态度来表达作者对文化遗产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形象、生动,给人们以很深的印象。
c、对比论证 通过事物之间的正反对比,从而证实某个论点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方法,就叫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4、例文分析:
干事业需要激情
向剑军
激情是吹动船帆的风,没有风船就不能行驶;激情是火箭的推进剂,没有推进剂,火箭就难以飞向蓝天。生活告诉我们,灵感可以催生不朽的艺术,激情能够创造不凡的业绩;缺乏激情,疲沓涣散,很可能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对待工作必须始终保持高昂的激情,有了激情,工作才能轰轰烈烈地进行。
对待工作的激情不是心血来潮、兴之所至,而是一种觉悟、追求和境界。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胸怀大志、奋发向上,开拓进取、顽强拼搏,只争朝夕、埋头苦干的人,他们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旺盛的革命干劲,因而工作成效明显,事业日新月异。
高昂的激情来自崇高的理想。没有理想,人就会失魂落魄。一块手表可能有最精致的指针,可能镶嵌了最昂贵的宝石,然而如果缺少了发条,它仍然一无用处。同样,一个人无论怎样学富五车,也不管多么健壮高大,如果对工作毫无激情,甚至连热情都不足,生命就会黯然失色。昆虫学家法布尔正是因为有献身昆虫学的崇高理想,正是因由于对事业有着火热的激情和满腔的热忱,才创造出了骄人的成就。
高昂的激情来自强烈的责任感。责任感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和热情。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会把工作看成追求和奉献,而把名利看得轻如鸿毛,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一个丧失责任感的人,会把工作当作一种负担,自然就会失去工作的乐趣。田家英同志曾经写过一首诗:“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这就是一种高度责任感的写照。由责任感激发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才会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才能开拓创新,干好事业。
高昂的激情来自自强不息的追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激情不断迸发的动力,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加速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你追我赶的时代,是一个大潮涌动、不进则退的时代。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克服知足常乐的思想惰性,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辟新境界。
让我们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把高昂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简评】这是一篇结构规范的议论文。整篇文章是典型的“总一分一总”结构,本论部分又设置了三个分论点“高昂的激情来自崇高的理想”“高昂的激情来自强烈的责任感”“高昂的激情来自自强不息的追求”,层层论证了中心论点,呈现出并列式结构。整篇文章结构严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楚。
第二课时
一、论点的确立
1、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起着统帅全文、纲举目张的作用。因而论点的确立与引出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
2、下面以“理想”为话题就“怎样确立论点”加以说明。
参考一:从“对象”的角度确立论点,如《青年的理想》,中心论点可以确立为:青年人要树立理想,奋斗是青年实现理想的阶梯。
参考二:从“是什么”的角度确立论点,如《理想是什么》,中心论点可以确立为:理想是人毕生追求的崇高目标;理想就是人的奋斗目标,是人对自己未来的理性思考和一个方向性的设计;理想是人不息奋斗的动力,理想是人毕生追求的那盏明灯,它时刻照耀人前行的足迹。
参考三:从“为什么”的角度确立论点,如《呼唤理想》,我们为什么要树立理想呢?中心论点可以确立为:树立理想是把握自我的首要准备,只有这样, 才能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憧憬。如果没有理想,就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兴趣,在生活和工作中迷失自己。
参考四:从“怎么样”的角度确立论点,如《理想的实现》,怎样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呢?只有通过奋斗,青年人怎样才能找到通往理想的阶梯,实现自己的理想?
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由此可知,给定一个话题后,我们可以从“对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确立中心论点。
3、写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时要注意的问题:
(1)论点要绝对正确
(2)论点要态度鲜明
(3)论点要新颖独到
(4)论点要有针对性
(5)忌立论肤浅。
二、怎样引出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1、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①文题 ②开篇 ③文章中间 ④结尾
考场作文以第一种方式为主。即论点在开头提出,不要离题太远,要尽快切入话题。
2、中心论点的提出方法:
议论文论点的亮出,既要开门见山,又要讲究艺术。一切优秀之作,其论点的安置是有铺垫,有烘托,由背景,由原委的。在写作实践中,经常运用的有这样一些方法:
开门见山。即在文章的开头不是亮出论点就是导出论点。比如,《谈骨气》一开篇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既简洁明了,又重心突出。再如,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一开篇就写道:“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下。”这一开篇,既提出了问题,又表明了中心论点,非常直接。
引用名言。就是议论文一开篇就直接引用一句名言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比如,《说勤》的开头:中国有句俗话叫“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也说过“业精于勤”。这都是说学业方面的深厚造诣都来源于勤奋好学。
故事导入。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先讲一个故事,然后再由故事引出议论,并将开篇讲述的故事作为全文议论的依据。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既可以使文章说理有据议论有本,还可以使文章就事说理,针对性很强,进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例如,鲁迅的《灯下漫笔》就是先讲了“钞票换银元”的故事——本来银元和钞票可以通用,但时局的变化却让钞票几乎成了一张废纸,于是人们纷纷用钞票抢换银元,并且还是在不等价兑换后还万分庆幸,之后才由此引发“中国人是很容易做奴隶的”议论。这就是议论不但自然,而且还很有说服力。
设问开篇。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就要议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再在回答问题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例如,毛泽东的《人的真确思想从哪里来的》的开头:人的真确思想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吗?也不是。人类的真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解释概念。就是在文章的开头明确地解释与论点有关的的概念的含义,从而点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例如,《自强、自负、自卑》的开头:自强就是努力向上。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就应该具备这样的品质:既不自卑,也不自负,而是要自强。这种开头的好处是可以通过诠释概念挖掘论点的深意,明确论述的方向,给人清晰明确的印象。
对比开头。就是在文章的开头通过对比阐明事理。例如,《感谢冷漠》的开头:如果说宽容是一种美丽的潇洒,那冷漠就是一个幸福的磨难。因为,冷漠给了我们生活的动力。我们应该感谢冷漠。文章的开头巧用对比,不仅能表明作者的情感倾向,自然引出文章的中心,还能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中心,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设喻开篇。就是先在文章的开头写一个故事、一则寓言或者一个笑话,然后以其设喻引出中心论点。例如,《哨子》就是先写自己小时候为得到一个哨子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现在很后悔,然后把哨子比作“权势”“名望”“财产”“寻欢作乐”“远远超出自己生活水平的享受”等引出自己的观点:许多人遭受悲苦,都是由于自己对事物的价值做出错误估价造成的。以设喻开篇能够借助形象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并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欲进先退。议论文的论点与传统观点相对是,可以在文章的开头先提出传统观点,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例如,《近墨者未必黑》,就可以先提出传统观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近墨者未必黑”。这种欲进先退的开篇方法往往可以使读者体会到作者观点的独到、新颖,从而使文章与众不同。
树立靶子。 写驳论文,最好是在文章的开头就先亮出对方的谬论,并将其当作靶子深入批驳。例如,《个人与集体》这篇文章,作者就是先提出“有人提出这样一种人生哲学,叫‘人人为自己,也就是人人为大家’”,接着便具体分析这种错误的人生观,并进行了抨击。
总之,议论文的开头方法多种多样,每种开头的方式都有其优势,大家只要多练习,多思考,就一定能找到适合作文与自己的开头方法。
论文的教案8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了解本文是怎样摆事实,讲道理的。
2.本文讲了哪些道理?
3.分析议论文论点提出的几种方式,准确把握论点。
4.学习从生活中常会遇到的现象提出论题,进而提出论点的写法。
第二课时
1.了解课文运用对照的方法来阐述道理。
2.课文阐述论点时,在哪些地方运用了对照的方法?
3.学习议论文中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
4.阅读议论文,能找出文中表述作者观点主张的议论句,并从中找出论点。
教学建议
段落结构内容
第一部分:(1-5段)列举并评述空想和死做的具体表现,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6-7段)分析想和做的辩证关系,阐述怎样把想和做联结起来。
第三部分:(8段)联系实际,论述学生应当学会把想和做联结起来。
第四部分:(9段).总结全文,强调想的重要。
论证特点
本文的特色之一是摆事实讲道理。文中在摆事实讲道理时富于变化。如第一部分先摆事实,后讲道理;第二部分的第一层(6-7段),先说道理后举例子,第二层(8段)举例与说理交叉进行,有时先举例后说理,有时先说理后举例,这样正反对照,论证有力。
本文说理脉络很清晰:先论述为什么一定要把想和做联系起来,再论述如何联结,然后联系学校学习生活现状,论述学生应当学会把想和做联结起来,最后是简要的.总结。由于联系了学生的学习情况,现实性、针对性更强。
指导口语训练方法建议
两课时读懂课文,以口语训练为主。开始读课文,选择默读或散读的方式比较恰当,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来认真思考和学习。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使用工具书,弄懂自己所不熟悉的字词的音、形、义。为了督促检查学生的自学,教师可以抽查若干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指导学生进一步领会它的内容和写法,概括段落大意,体会作者批评这两种态度的语气和感情。可以让多一些学生发表看法,相互启发,补充意见,通过比较对照,从课文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自学教法建议
针对学生议论文基础薄弱、缺乏兴趣的弱点,引导他们自己读书,学习的积极性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调动。
根据课文写得通俗,题材为学生熟悉的特点,启发学生自学联系感性材料,正确理解课文所阐明和主要道理。
文中的举例论证
这篇课文用举例说理的方法,论证想和做的辩证关系。
文章夹叙夹议,正反比较,说理辩证。事例证明道理,道理来自事例。举例是叙,说理是议,夹叙夹议,用通俗易懂的事例深入浅出的来证明道理。举例则有正例(如记住动植物的分类等),也有反例(如学语文硬读课文等),正反对比鲜明。从正反对比中,把想和做一定要联结起来的道理作了辩证的论述。
本文的分论点
一篇议论文只有单一论点,学起来较为容易,如果有中心论点,又有几个分论点,学起来就有较大的难度了。《想和做》一文就是这样。所以列出本文的分论点,便可以突破难点了。其分论点如下:
A、一面做一面想是非常重要的。
B、在行动中去想,才能把想和做联结起来。
C、想和做紧密结合很有现实意义。
D、想和做相脱离是要不得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习从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提出论题,进而提出论点的写法。
2.明确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道理,并用以指导学习和生活。
3.在议论文中运用说理和举例相互配合的写法
4.指导并启发学生把读书和表达的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解议论文,仿作议论体短文的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一、评现象引论点(为什么?)
概述两种人的表现(第1-2段)
简要评析两种人,着重分析后一种人(第3-4段)
归纳上文,提出中心论点: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第5段)
二、具体论述(怎么样?)
想和做的关系,怎样联结从实际出发 (第6-7段)
幻灯片设计
把本文列举的七个事例用幻灯片等媒体打出文字或图像:
1、有的人只读不想,只记不想。
2、有的人空想不做。
3、有的人死做不想。
4、有的人在学习上能想出有效而且省力的办法。
5、人类文化是怎样进步的。
6、人怎样才能学会游泳。
7、课外活动怎样会劳而无功。
《想和做》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于想和做的关系,我们平时是否认真想过?其实,不管做什么事情,只是空想或一味死做,都不会把事情做好,想和做一定要联结起来。本文作者胡绳(当代哲学家、历史学家)针对一般人生活中时常遇到的现象提出议论题目,通过分析评述,提出上述的观点。现在,我们一起研读本文是怎样围绕想和做的关系展开议论的。
二、学生各自读课文,要求做到:
① 识记生疏词语。
②标记段落,归纳每一段的段意。
三、朗读课文(请若干个同学逐段连读,朗诵全文)
四、思考问题(学生分组研讨,然后集中意见,代表发言,老师指导修正)
①文中列举了几个事例?用原文概括性语言或自己归纳出来。
答案:全文列举了七个事例:A有些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B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C人类文化怎样不断地进步的;D人怎样学会以游泳的;E有些同学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F另一些同学能想出比较省力的有效的方法;G开会,演说,办壁报,组织班会的学术团体。
②课文论述了什么道理?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论述这些道理的?
答案:道理之一: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这是通过上述事例A、B、C来论述的。道理之二: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这是通过上述第一组事例D和第二组事例E、F、G来论述的。
③分析下面5句话在原文各段中所起的作用是归纳作用还是过渡作用。
A第6段中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过渡)
B第5段中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归纳)
C第2段中也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过渡)
D第7段中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归纳)
E第9段中这样,他脑子里所有的就不断的去想,他的行动也就可以不断地得到进步。(归纳)
五、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概括文意。(学生分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并修正)
六、课后作业
①认真阅读课文,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②复习课上的学习内容,整理听课笔记。
③文章的论点是什么?请从课文中找出来。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①让5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第1-5段。
②同时思考并回答问题:在课文1-2段中,作者列举了想和做分离的哪两种表现?并在课本上划出主要词语
明确:文章先从反面列举这两种表现,一是只会空想,不会做事;二是只顾做事,不动脑筋。主要词语:凭空、滔滔不绝、从来没;根据……习惯、命令、通例、依葫芦画瓢。
③学生分组研讨下列问题,并选派代表上讲台讲解。(讲解的同时打出投影片)
A、作者对这两种人怎么样评价?请用课文第3段的原话简明
回答。
明确:对前一种人瞧不起,对后一种人不值得赞美。
B、课文怎么样阐述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不值得赞美?
(请根据课文第4段回答)。
明确:课文把这种人与牛马进行类比,成年累月、在鞭子下、永远不会想一想,表明牛马不动脑筋,这正是只做不想的人的写照。
C、分析课文第5段,简述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讲解:第5 段是一个关键的段落,它总上启下,提出了中心论点。1-2句.总结上文,不 会用空想和死做准确地概括了上述两种表现。第3句指空想死做的害处--不会得到进步。第4句提出作者的主张和看法,鲜明地揭示了中心论点:想和做是不可分割的,一定要联结起来。即论述想和做为什么一定要联结起来的道理。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①让学生齐读课文第6、7两段。
②学生分组研讨并选出代表对下面的问题在讲台上讲解。
D、课文怎么样转入论述想和做怎样联结起来?第6节论证的思路是怎样的?第6、7两段有什么联系?
明确:课文论述了想和做为
论文的教案9
编制个性化电子教案是进一步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制作高质量的教学素材是构建高水平教学素材库的重点。
关键词CAI个性化电子教案教学素材库
一CAI所涉及的知识领域
CAI研究涉及到认知科学、教育学、控制论、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领域,分为理论、技术、应用三个层次。CAI的理论研究经历了大致五个阶段:50年代主流的是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出发的程序教学,它力求研究出一种程序式计算机教学系统,以问答方式将知识分解组成一个系统的问题链,是一种机器求解的自动化教学法模式;60年代人们引入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方法,研究了具有自主控制能力的教学系统,使学生具有了学习过程的控制权;70年代,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研究了以认知科学为基础的智能教学系统,构建学生模型和教学策略模型,使系统能支持灵活主动的自适应学习;80年代利用多媒体技术研究成果,研究能同时开发人左右脑功能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为学习者更符合认知心理规律的学习环境;90年代计算机络及虚拟现实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得到提倡。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环境对概念重组、构造得到的,不是单纯的接受。教师更多的是指导而不是讲授,学校主要是为学习者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无时空限制的自由学习空间。
CAI的应用研究主要在应用的模式、方法和方面。教学的效果如何,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有何利蔽,其短期、长期效果如何,效益分析等方面。这对推广应用CAI都有重要意义。依据教学目标,遵照某种教学软件,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来检验其效果。因此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研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学实验探讨计算机辅助教育将具有怎样的性质和结构问题。
二开放的个性化电子教案的设计与制作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以及教育资源的建设,是近年来教育研究的热点。针对第一代CAI课件的固定性、特定性、封闭性、局限性,提出新一代CAI必须具备如下特性:开放性、灵活性、丰富性、生动性、集成性、针对性、辅助性、重组性、交流性、持续性。
要达到上述要求,所编制的CAI课件必须是开放的、个性化的。其原因之一:对同一门课乃至同一章节,各个教师讲课的重点、知识点虽然应该一致,但其切入点、材料的组织运用、授课风格则完全可以是不一样的。因此,即使讲授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也需要各自不同的、个性化的电子教案。
其原因之二:即便同一教师讲授同一章节时,针对不同的教学环境(如不同班级、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教学次序),其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也同样有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实施教学。例如,有的班级(学生)需要新的例证,有的班级需要增加内容等。不同的教学环境也要求个性化的电子教案。
个性化的电子教案决不是“千一律”“千人一面”的,它可以各具特色。在表现形式上,课件可以是严肃正规的,讲究构图、造型、色彩,也可以是轻松活泼的,甚至带点“动漫”风格;在选材内容上,同一门课的课件,在统一的大纲的要求下,鼓励发挥教师个人教学特长,体现自己的教育与教学方法,融入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教学策略。
电子教案个性化的前提是它的开放性或柔性。课件至少对教师本人是开放的。课件是柔性的,应便于修改、编辑、重组。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不同的教学情景,设计、制作、便用自己特色的、个性化的电子教案。所制作的课件可以是示教型的,作为教师授课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工具,也可以是学习型的,供学生课后复习使用。
三开发新一代CAI的基础在于构建教学素材库
根据我国国情和教育资源现状,我们认为,目前能够实现上述目标又较为实际的办法是开发教学素材库(而不是成品课件)。其主要功能是作为教师备课系统。教学素材库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以自己组合运用的教学信息库、教学策略库与工作平台,具有素材丰富,能够科学地、快速地分类与检索的特点。教师运用教学素材的教学单元,为教育服务。教学素材库必须是开放式的,其中的素材可供教师自行调用、取舍、编辑、组合,制作完成具有一定特色的、个性化的电子教案。
四建设教学素材库存的重点在于素材的制作
素材是教学信息的最小单元,其基本特征是它的单一性。教学素材只表现一个知识点。惟有如此才能实现它的针对性、灵活性、可组装性。
教学素材制作的难点往往不单是三维动画的模拟演示,而是如何设计素材以准确生动表现教学内容,从而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活泼的画面,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容变为直观,复杂的道理变为浅显易懂,逻辑思维变为形象思维。
教学素材的设计制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用三维仿真表现复杂的形体与运动。一般的做法是先将形体复杂的物体用CAD做成三维模型,再导入到3DMax中做成立体动画,最后转化为avi文件播放。
2.将知识重点或难点分解成若干连续变化图形表述。深入研究知识点或难点,找到最合适的表现方法,将其分解成若干环节,每一环节用一幅画面表达,相邻环节的画面要求关系简单、清晰,整个过程转化为一系列画面的连续变化展现。这样,复杂的过程转化为一系列简单环节,连续分解成间断,抽象变为现实,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3.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特殊图形功能。利用计算机特殊的图形处理能力,可以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对瞬变过程定格处理,更于在图形放大后深入观察细节部分或易疏忽的地方。
五结论
编制开放的个性化电子教案是第二代CAI的发展方向。作为新一代CAI,它既保持CAI有利于解决教学时数压缩、教学信息量扩大的矛盾的长处,以克服了第一代CAI课件形成的“套路式教学”的不足。能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教学特长,提高教学效率,缓解教学资源紧缺的矛盾,使课堂教学更为形象、生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建设开放式教学素材库是开发新一代CAI的基础。教学素材库由素材、组件、课件组成。它的功能主要是作为教师备课系统。其中教学资源可供教师自行调用、取舍、编辑、组合,融入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并进一步结合具体的教学要求,制作个性化电子教案及课件。
制作高质量的教学素材是构建高水平教学素材库的重点。教学素材制作的难点,往往不是高难的信息技术,而是如何构思素材的形式、编排,以准确生动地表现教学内容。
论文的教案10
课题: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1、了解《中考说明》中对考点的基本要求。
2、识记、理解议论文文体常识.
3、阅读议论文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4、掌握中考题型。
5、找准答题的切入点,掌握答题要点、答题步骤、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
1、掌握中考题型。
2、找准答题的切入点,掌握答题要点、答题步骤、答题技巧。
【教学难点】
1、通过从语段里寻找或归纳中心论点。
2、会运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简练的提供新的论据。
3、概述论证过程。
【教学时间】3课时
【学习内容】
一、快乐导入
说说下面这段话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什么文体?他有什么特点?
王礼壮同学前一段通过夜以继日的勤奋学习,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就充分证明:勤奋是成功的前提条件。
二、自主学习
议论文的基本常识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 、 。
(二)、举例说说什么叫论点?论点有哪些特点?
(三)、什么是论据?论据有哪几类?
(四)、什么是论证?常见论证方法有哪些?
(五)、议论文的论证过程(结构)一般分为哪几部分?
二、合作交流
三、⑴.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⑴明确: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⑵方法 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⑵.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⒉论据(用什么证明) 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⒊论证(怎样证明)
⑴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 事实论据 记叙。 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 道理论据 议论。 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④比喻论证 比喻 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 ①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㈡、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㈢、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㈣、 议论文的结构
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⑵、类型: ①并列式 ②总分总式 ③总分式 ④分总式 ⑤递进式。
二、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㈠、如何归纳议论文的论点?
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
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
法。(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
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 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简而言之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可以表现为: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等五种形式。
㈡、如何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
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答题要点二个方面:(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㈢、如何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㈣、如何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开头的内容有:
(1)、提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式,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
结尾的内容: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
(4)、补充论证了……。(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做这类题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具体化地陈述出来。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我们可以这样表述:首先引用法国思想家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提出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然后举阿基米德、王尔德事例证明了“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最后举一个火车上读书的少女为例向人们发出“人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的劝勉。
㈤、如何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1)语言特点;(2)语体特点。做
这类题目,要掌握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而语体特点,就是抓住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㈥、如何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
(1)、修辞:如比喻,可结合比喻特点谈,那就是形象生动;如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如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等。
(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
(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1)、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
(2)、以……论证方法为主。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㈦、如何分析文段结构作用?
(1)、引出(全)下文;(2)、总结前(全)文;(3)承上启下。
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
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结尾段的作用,请参照4:“结尾的内容”回答。
【实战演练】
请同学们完成《中考先锋》第145---153页的作业。
【强化训练】完成《中考突破》中的议论文专题的练习。
论文的教案11
【训练目标】
1、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善于说理的能力,使之能够针对某一问题有话可说,说而深刻,议论文写作训练教案-议论要有理有据。
2、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使用论据的能力。
训练他们善于积累材料,并感受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使之应用恰当。
【知识技能】作为议论文,要想有雄辩的说服力,就必须在说理上下功夫,真正做到以理服人。
然而,现在不少学生在写议论文时,不善于说理,对讲道理深感困难。
有的学生认为摆事实就是讲道理,或者把摆事实和讲道理对立起来,甚至只以事例作为立论的根据,形成了“观点套例子”的模式,只罗列一些事实现象,就事论事,即使说了一些道理,也是蜻蜓点水,空泛无力,苍白肤浅,无法达到有理有据。
一、要善于进行分析。
分析就是把一件事情,一个问题,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组成部分和因素,理出它们之间的本质、属性、彼此关系,加以考察。
通常说的“解剖麻雀”,就是指的分析方法。
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揭示事物、问题的本质和核心,更好地进行说明。
一些初学写作的人在写议论文时常常会感到,对一个问题说不出多少道理来,有的即使能讲有点,也是含含糊糊,令人费解。
究其原因,就是不会分析。
具体运用分析方法说,应该注意:1、分析要细致,要有条理。
在分析时,要把一个事物,一个问题剖开来,剖得细一点,不要浮在表面,要一层进一层,直至问题的核心。
同时,要细而不乱。
先说哪一个,后说哪一个,井井有条,这样分析才会有说服力。
2、分析要具体,要有的放矢。
在进行论证时,应该自始至终结合具体事物分析,紧密联系分析。
不能空对空,不能脱离具体事物盲目地讲几句道理。
也就是说,一切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出发,做到科学地分析。
请看看下面这篇《谦虚与自卑》的文章:谦虚,自古就被视为美德。
的确,谦虚是人们不断完善自我的途径,是通向成功的重要条件。
只有谦虚,人才会不断进取,取得更大的成就。
谦虚不等于自卑。
有些人不能充分认识自己,过分贬低自己的能力,逢有任务交给他,他总是说:“我可做不好,还是找别人吧!”别人有不会解的问题问他时,他也总是低下头说:“我不知道。
”这是谦虚吗?不,这是自卑的表现。
自卑往往被“谦虚”包装,其实自卑同骄傲一样,都是愚蠢的。
它往往伴随着怠惰,往往是为了替自己的苟活作辩解。
这样的“谦虚”是一文不值的。
论文的教案12
一、选题背景
1、我们所面对的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较低。
2、教师的整体作文教学呈现无序性、随意性。
3、高中三年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次序、分阶段地进行,才能让绝大多数学生学会写一篇有思想有力量的议论文。
二、教学方法
“破”“立”体系。
三、教学步骤
1、只破不立
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写夹叙夹议的作文,体现为“详细记叙某件事+最后一段三两句感悟分析”的模式,此模式已根深蒂固。而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必须能写出一篇规范化的、有一定理论层次与深度的议论文。
在高一初期的议论文训练评改时“只破不立”,即对学生的每一次作文都只指出“这不好那不好”,就是不告诉学生怎样才好,让学生在被否定中困惑、迷茫,最后急迫地想学习规范的议论文写作方式。以此来彻底改变初中建立起来的所谓议论文写作观念。这大约需要三次写作,即高一开学四五个周的时间。
2、破后才立
有了第一阶段”破”的铺垫,第二阶段给学生”立”起全新的写作模式。
模式化的议论文,要求学生能写出“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的议论文。包括谋篇布局、论点鲜明、简述论据、重在分析等意识。强调论据要简洁,分析要到位。明确议论文的格式:总分总,即引出论点→论证论点(事例加分析)→联系现实→总结。使文章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言之有序,顺理成章。
3、立后又破
“文无定法”,任何体裁的文章,一旦落入窠臼,就会跃进下品。何况高考作文明确要求“不得套作”,“套作”包含了”结构套作”。在第二阶段,学生确实养成了议论文写作意识之后,就要对“立”起来的新的价值体系再一次”破”——要求学生保留在
第二阶段借助模式作文确立起来的写作意识,但又不准他们在作文中体现出“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的痕迹,而以一种全新的思路去论证自己的观点。这一阶段是学生最苦恼的阶段,这时,教师的引领作用要淡化,学生要自己去慢慢摸索,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
4、破后再立
这是终极阶段,是前三个阶段逐个完成后,我们唯一想要到达的终点站。却是无法统一步伐的阶段。学生在第三阶段被迫基本放弃,一些写作功底很好、悟性很高的学生,能要求学生。
论文的教案13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发展性,决定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多重性和纵深性,即:不仅要着眼于全体学生诸多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且要着力发掘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就多重性而言,通过课堂教学即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让学生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要恰如其分地融德智体美等方面为一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意识品质。可以说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实现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成败。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要精心设计备好每一节课是上一节课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地钻研教材、精心地设计教案。在应试教育中,有的教师照搬照抄教学参考书,不结合学生实际,致使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设计问题不得当,启而不发,实际是启不得法,形成师生课堂不和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不过主要是课没备好,教案没设计好。还有少数教师写教案是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照着书本隔三拉四抄一些应付,讲课时根本不用。总之忽视了教案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精心设计好一节课是教师达到教书育人能力培养的体现,也是学生在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开拓思维时对教师能力的发展。一节精心设计备好的课,学生听得入神,接受就快,效率自然就高,师生配合默契,双方都轻松满意,所以它是教师智慧高度集中的结晶,课堂时间短、任务重,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设计好教案,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 吃透教材,深挖精髓
要想把课讲好,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驾驭教材,找准教材重点、难点、疑点,并用巧妙的语言概括出来,深入浅出,让学生听得懂、记得住、用得活,要想达到此目的,教师必须反复阅读教材,尽力吃透教材,把所要讲的东西,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出来。
1、明确教学目标
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美育目标。改变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德育、美育目标的实现。用实现德育渗透、美育渗透、学科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渗透。
2、指出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3、整体感知
把所内容进行梳理、整合,指出从整体上讲了哪些内容,各个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讲围绕中心内容展开论述的,在教师心目中有一个整体框架,在讲授时围绕这个框架展开。
二、 精心设计师生互动活动
精心设计师生互动活动,对于学生理解问题,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有其重要作用。活动包括以下内容:
1、 活动方式。
2、 活动安排。
3、 活动目的。
三、 恰当设计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成功的导入如同打开殿堂大门,引导学生竟相登堂入室,犹如拉开序幕,让学生一眼即睹精美的置景,犹似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导入可采用以下方法:设问,悬念导入法;资料介绍导入法;趣味导入法;利用实物导入法等。
2、 新课讲授
做好课堂在新课讲授过程中,除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授外,要注意兴趣激发及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要摆正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以学生为中心。要选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运用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利用多媒体教学,关注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发展。
四、 做好课堂总结,并扩展所学知识
总结,使学生对一节课的知识形成系统性的认识,从而把握重点、难点。
扩展所学知识,就是要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当前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
五、 布置作业
根据所学知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一些作业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评讲。
六、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体现把握重点,排列有序,整齐美观,使学生容易记笔记,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以我校中专学生使用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课本中的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为例,谈如何设计教案,体现素质教育。
第六章第二节树立积极合理的消费观
一、明确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意义、正确消费观的内容。
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的必要性。
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消费。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教学,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念。
美育目标:
结合讲解中的对比材料,体会不同的消费观念,折射出不同的行为、心灵美,理解生活创造美。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解决这一问题应以讲授为主,实例为辅,最后由学生对不正确的消费观进行课堂讨论,说明其危害性。
难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许多人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过去的事,现在生活好了,没有必要这样做。解决办法,可从两个方面,首先说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民的传家宝。其次说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三、整体感知
围绕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理解正确合理消费的积极意义,主要从正确消费的内容、作用及要求上去把握本课内容。
a)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i. 活动方式,讨论
ii. 活动安排
收集正确和错误消费观的案例。
分析不同消费观的作用和危害。
总结。
iii. 活动目的
让学生了解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必要性及正确消费观的内容,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b)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将下列两则材料展示给学生。
某地有个青年农民,从4000元起家,成为拥有几亿资产的个体企业家。面对巨大财富,他并没有拿这些钱去买豪华汽车、吃山珍海味,而是用这些钱去发展生产、支援贫困地区。
南方某市曾发生一起怪事。两“大款”在一高级饭店吃完饭后,大款甲看大款乙给的小费比自己多,于是就当着他的面撕掉一百元大钞,乙也不甘示弱,撕掉五百元,如此往来,两人搞起了撕钞票大赛。
提问:上面两种现象,哪一种值得我们学习呢?
学生回答:青年农民值得学习,因为他有一个正确的消费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讲授]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举例(略)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举例(略)
既然我们明确了二者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消费呢?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意义
正确消费观的内容
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举例(略)
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举例(课本第235页事例)
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倡消费的科学性。
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民的传家宝。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总结、扩展
总结。
扩展。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会不会抑制消费。
布置作业
i. 选择题
下列现象中不符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的有
1. 中专生买手机
2. 中专生用电脑
3. 中专生出入高级饭店
4. 中专生买名牌衣服
ii. 辨析题
生产为社会创造财富,消费消耗财富,因此要发展生产而降低消费。
板书设计
消费的重要性——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内容:适度消费;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相协调;消费的科学性。
要求: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论文的教案14
【教学设想】
针对学生议论文开头写作上存在:①不必要的释题;②故弄玄虚,转弯抹角,入题太慢;③照抄原材料或引用复述不简练,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这几种现象,希望通过这一专题写作指导,让学生掌握或领悟1——2种自己喜欢或擅长的开头写作技巧,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妙笔生花。
【教学目标】
1、熟悉议论文开头的一些要求和基本方法。(基本目标)
2、掌握1——2种议论文的开头技巧。(期望目标)
3、平时训练用熟1——2种开头技巧,力争在写出精彩开头。(理想延伸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次我们师生一起探讨了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这节课针对同学们在这几次作
文中开头写作存在的不足,讲讲议论文开头的几种写作技巧。开头是文章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漂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细心的同学会发现优秀作文开头的特点:快速入题、开篇切题、文字简约、文采斐然。
二、指出学生在开头写作中存在的几种不足
①不必要的释题;
②故弄玄虚,转弯抹角,入题太慢;
③机械照抄原材料或引用复述不简练,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
三、议论文开头的要求
①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
短——简洁。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
快——迅速。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一般在100字左右。
靓——精彩。文章开头要精彩,多用对比、设问、排比等修辞引入论点,还可以引用名言,讲述寓言故事等导入话题。
②应该如何点题?
第一,点题的句子应在开头一段的后半部分。
第二,点题时可通过映衬句来引出自己所要谈论的话题。(起兴)
第三,最好直接运用文章题目里的字来点题。
第四,开头要力求简洁,直接切入主旨。
四、议论文开头写作方法
【板书】1、开门见山式
作用:直接申明主旨
【投影】示例1: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我认为,近朱者未必赤,
近墨者未必黑。
----《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师点拨:采用开门见山式开头应注意的问题:
①写作前要经过认真的思考,提炼出能够引领全文主题内容的开头;
②这种开头语言要简洁明了,使阅卷老师一看便知全文主题。
【板书】2、设问式
作用:入题快,可使文章论点清晰,引人深思。
【投影】示例2:东施虽然长得不好看,但丑人就没有爱美的权利吗?不是的。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东施效颦体现了她对美的追求,我们不能因为东施貌不如人,就扼杀她作为女人的天性,就武断地否定她的行为、她的思想。
-----《我为东施鸣不平》 师点拨:采用设问导入法应注意的问题:
①所问问题一定要与观点有紧密的联系,这样才能在回答问题时引到观点上。
②、有疑而问才是问,问题要设置得有价值,否则有累赘之嫌。
【板书】3、对比式
这种形式的开头先提出正反两种现象,从而引出自己的观点,赞同什么,反对什么,对比强烈,态度鲜明。
【投影】示例3:谈到做家务事,有的同学说:“家务家务,家长的任务。”言外之意,家务与他们无关。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对的。我认为:家务家务,每个家庭成员的任务;做家务事不单是父母的事,我们学生也要学做家务事。 ——《我看做家务》
【板书】4、引用名言式
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作开头,不仅使文章充满理性,而且会文章文采顿时生辉,令人刮目。
【投影】示例4: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我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灵魂支撑起来!”诚信就是一个人灵魂的支点。
—— 《诚信》
【板书】5、故事导入式
故事本身具有一定的情节性,用故事开头,引出话题,自然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但应注意:故事的引入,要恰如其分,要概括,字数上要有 “度”。
【投影】示例5:据说在澳大利亚中西部的荒漠地带,生长着上千种奇异植物,这里的花既无蜜蜂授粉,也无充足水源,却开出硕大的花朵。为何?因为这里的植物都有一种信念——要活出自身的精彩。由此我联想到人,在人生之路中,我们更需要播种下信念的种子,才能让自己的心灵花园繁花似锦。
---《让信念的种子在心灵的花园里开花》
【板书】6、起兴导入
“借物言情,以此引彼”的艺术表现手法,这种形式的开头往往充满诗意,主旨鲜明,能感染读者。
【投影】示例6:春之繁华,只因它摒弃了严寒侵扰,而心向旭日,于是它生机勃勃。夏之美艳,只因它挥别了阴云缠绕,而心向朗空,于是它繁华竞逐。心是一座自然的花园,若想让它如春日般积极向上,如夏日般娇艳美丽,那么,请给予它希望的种子。希望不灭,花亦不谢。
——《心中要有希望》
师点拨:
①、所写起兴的内容可以是自然景物,也可以是生活事理
②起兴之物必须与“所咏之辞”有内在联系,切不可“风马牛不相及”,牵强附会。
五、随堂训练(学生动笔训练)
请以“心存感激”为话题,运用所学方法写两种开头。
1、我们心存感激,感激生活对我们的厚爱。我们没有捕鱼耕种,却能品尝到美味佳肴;我们没有采桑织布,却能享受到锦衣华服。心存感激,是一种明朗的心境。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贪念与抱怨;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苛刻与冷漠;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痛苦与失落。
2、带着忧愤的心态生活,是一种痛苦的人生;带着感激的心态生活,是一种幸福的人生。因此,我对这个世界心存感激,选择昂扬的生命状态。
六、课堂小结
议论的开头写作技巧还有很多,同学们应根据自己的写作风格和作文要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开头形式。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希望大家在写作中不断琢磨,不断总结,打开思路,开一个好头,写出好文。
七、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请以“寻找一盏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运用所学方法写段100字左右的开头。
论文的教案15
教学目的:
1、议论文论点的表述。
2、议论文段的写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时间:
20xx.5.13——20xx.5.14。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议论文的论点表述:
1、句式恰当,旗帜鲜明:
(1)倾向性为反对:否定句式。(”学不可以已”;“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倾向性为赞成:肯定句式。(“笼养不利成长,父母不能把孩子只关在家庭的笼子里,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到社会上闯一闯,增强自立能力。”)
(3)反对兼赞成:否定——肯定。(反之亦然)
2、学会概括,突出本质:
(1)先抽象,再概括。
(2)化用成语、熟语、诗句。
三、议论性语段拓展方法:(议论文的要求:分析深,说理透。决定因素:论点、论据、论证。语段的拓展至关重要。)
(一)、纵式拓展:包括因果式、递进式、解证式。
1、因果式:提出结论——分析结论的原因。如: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烦恼。(《敬业与乐业》)
围绕“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一结论,陈述四条理由。这就比单纯地摆出结沦泛泛而谈,更具论辩的“味道”和论证的力度。
2、递进式:在前面说理的基础上更进一层,使议论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如:
于是,从一片混沌开始,人类就开始了探知:探知生存的方式,探知生命的意义,探知社会的发展规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敢于尝试;第一个扩大了词境的苏轼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敢于实践;第一个提出“一国两制”政策的邓小平之所以不朽,就在于他敢于探索。因为探知,人们激发了生活的热望和奋斗的激情;也因为探知,人们获得了征服自我的欣慰和改造自然的成就。生命就在这探知中抛却迷惘与失误奋然前行,社会则在探知中不断调整航向向前发展。(《撑起“探知”的渡船》)
按照“探知的内容”、“探知者的价值”、“探知的意义”的逻辑顺序逐层深入论述,穷尽其旨,具有哲理的深度美。
3、解证式:前面提出道理、看法,提出事实现象,后面解释、说明、引申、补充等。如:
中外一些名家的伟大成就,常常出自“孤独”的境界。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矢志文学,为此他终身不娶。晚年,福楼拜一人独居塞纳河畔,潜心写作,常常通宵达旦地精心雕琢笔下的人物,最后终以《包法利夫人》等一系列著作而名垂世界文学史册。我国画家齐白石老人曾说:“画者,寂寞之道也。”他一生钟情于绘画,晚年时,曾十载关门谢客,并声言:“饿死京华,公物勿怜。”正是这种甘于寂寞的投入精神,使齐白石成为中国画坛的一代宗师。进入孤独的境界颇不容易,首先要有淡泊的处世态度,不为外物所动;更重要的是,要有矢志不渝,一往无前的精神。(《孤独的境界》)
先提出自己的看法:中外一些名家的伟大成就,常常出自“孤独”的境界;接着以福楼拜、齐白石为例佐证;最后进一步引申,论述怎样进入孤独的境界。思路明晰,论证全面。
(二)、横式拓展:包括并列式、比较式拓展。
1、并列式:并行列举相关的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物的几个方面等。如:
洛克菲勒是这样的人,比尔盖茨是这样的人,诺贝尔、爱囚斯坦、居里夫人是这样的人;在美国,在西欧,在经济复苏的亚洲,那些成功的人无一不是有一颗宽容之心、笑面人生、善待他人,最后获得命运之神眷顾的人。上帝早在我们的心里埋下了宽容的种子,伟人和凡俗的区别仅仅就在那一缕射进心间促它发芽的阳光而已。(《宽容》)
通过“洛克菲勒、比尔盖茨、诺贝尔、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和“美国、西欧、亚洲”的并列列举,有力地论证了“成功的人无一不是有一颗宽容之心”的论点,使这一论点具有普遍性。
2、比较式:纵向比较和横向的比较;正与反的比较;正面与侧面的比较。如:
我们千万不要把慈悲理解为施舍,因为施舍是一种残忍的蔑视,而慈悲是心与心之间传递温暖的桥梁,慈悲的人把手伸给那些处在痛苦中的人们,拉他们一把,给他们一个拥抱,告诉他们应该怎样走出阴影,并且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施舍的人却只会把吃剩的面包向饥饿的人们劈头砸去,而后不再理睬他们。(《慈悲的眼睛》)
把“慈悲”与“施舍”进行比较,凸现了“慈悲”的真正含义。
三、其它方式拓展:
1、总分结合。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一分一总。如:
厌“今”的人也有两派。一派是对于“现在”一切现象都不满足,因起一种回顾“过去”的感想。他们觉得“今”的总是不好,古的都是好。政治、法律、道德、风俗,全是“今”不如古。此派人惟一的希望在复古。他们的心力全施于复古的运动。一派是对于“现在”一切现象都不满足,与复古的厌“今”派全同。但是他们不想“过去”,但盼“将来”。盼“将来”的结果,往往流于梦想,把许多“现在”可以努力的事业都放弃不做,单是耽溺于虚无缥缈的空玄境界。这两派人都是不能助益进化,并且很阻滞进化的。(《今》)
先总起一笔,写厌“今”的人有两派;接着分述想“过去”的厌“今”派与盼“将来”的厌“今”派各自的特点;最后总结,指出这两派人都是阻滞进化的。这是总一分一总的行文思路。
2、虚实转换。化“虚”为“实”;化“实”为“虚”。如:
创新是什么?是古猿第一次从森林走向苹地的勇敢,是只身驾驶独木舟横绝江河的胆识,是鱼儿第一次跳出水面的惊喜,是鸟儿第一次穿越云天的快慰,是不求苟同于人的执著,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不二法门。人生因创新而精彩,世界因创新而壮美。
“创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上例将“实”化为一个个具体可感的行为:古猿走向草地,只身驾驶独木舟横绝江河;鱼儿第一次跃出水面;鸟儿第一次穿越云天。这样既避免了纯理论阐释或下定义的空洞、枯燥,又拓展了语段,扩大了意境。使“创新”的含义和意义具体实在,更易为读者所理解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