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论文(15篇)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内部控制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1
在计算机应用互联网金融的环境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问题正在逐渐加大,在此背景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审计就成为了日益频繁的话题。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作用甚大,但我国企业目前在实行内部控制审计时还存在重视不足、缺乏独立性、员工专业素质低和控制范围过窄等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环境,企业应加强内部环境建设、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加强企业控制活动、提高对内控审计的重视度、加强员工的专业能力以及建立良好内控审计的体制等。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冲击着无数的传统行业,使它们在企业运行和企业管理上都表现出了很大的不适应。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的金融形式,它在便捷了传统金融交流的同时,也给企业安全带来了更大挑战。虽然企业在进行互联网金融活动时会面临更大的风险,但互联网金融已经显现出主导金融行业未来发展的苗头,如果一味排斥互联网金融,最终还是会被淘汰。所以,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做好内部控制及审计工作是企业的重点研究方向。
一、互联网金融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在大数据和云计算上的优势是传统金融无法企及的,互联网金融是将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功能有机结合后的产品。互联网金融是基于网络平台的金融市场、服务、组织、产品以及监管体系,并且它具有普惠金融、平台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的模式。
(二)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是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一个过程,企业实行内部控制有助于企业规避风险,提升企业应对问题的能力,而内控审计就是找出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和造成缺陷原因的客观依据。
(三)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
互联网金融的普及给企业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让企业面临着更多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工具是计算机和网络,而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被讨论的最多的就是信息安全。在新形势下,企业实行内部控制与审计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因信息泄露而造成的风险。另外,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也时刻威胁着互联网金融的健康,为了避免企业在进行互联网交易、结算等活动时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各金融行业的企业都应该对内部控制以及内控审计产生足够的重视。
二、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对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是因政府的强制要求才得以实施的,既不是企业的内在需求,也没有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政府要求企业施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做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企业的反感,企业并不认为自身需要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因此它们会忽视因被强制执行内部控制审计而获得的利益,从而认为内部控制审计没有必要。那些企业家不愿承认的是,正因为政府强制要求实行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它们才避免了很多问题和风险,所以企业对内部控制和内控审计的忽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
(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缺乏独立性
为了避免偏见、舞弊、相互勾结等行为,在实施内部控制以及内部控制审计时一定要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的环境下,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比以往更加紧密,因此,企业内控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也会大大降低。缺乏独立性的内部控制审计部门将难以发挥好它应尽的职责,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出现大量恶性造价事件。如果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时具有足够的独立性,那么它一定能先于政府或传媒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
目前我国企业的内控审计人员在专业素质上是不足以适应企业内控审计需要的,他们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以及行业经验不足问题,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企业内控审计的质量。为了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环境,企业必须加快运作的节奏,如果内部控制跟不上,企业就非常容易遭受损失且难以挽回。
(四)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过于狭窄
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和审计制度于企业本身的制度并不相适应,因我国的企业内控审计制度是在政府的干预下产生的,所以企业在施行内控和审计时并不会给予相关机构很多的活动空间和权力,因此企业内控审计的范围非常狭窄。而目前,互联网又想企业提出新的挑战,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比以前更加复杂,所以,相比之下,企业的内控审计所涉及的范围就比以前更小。
三、如何加强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及审计
(一)加强企业内部环境建设
控制环境使企业对控制的认知,企业在这个环境下进行经营活动并履行其职责。一般来说,控制环境包括了治理机构、机构设置和全责分配等方面,可能还会涉及到企业文化、人事策略等问题,在进行企业内部控制和审计时要对这些问题进行严格监督,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地运行。虽然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在逐步提高对内控和审计的重视程度,但它们在这方面的能力依然薄弱。在互联网金融的时代,企业在运行时会面临比以往更大的环境变化,包括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企业在这种形势下可能面临整合部门设置的问题,如果没有足够良好的内控和审计环境,企业在进行部门整合时就会产生诸多问题,最终会对企业的改革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建立快速反应的风险评估机制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企业在金融交易方面不仅获得了更多的便利,也面临着更多的风险。风险评估是辨识和评价企业风险的一种手段,它是企业在施行风险管理机制时所能提供的最可靠的依据。目前,市场的机制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更多不健康的企业应运而生,市场已经不像之前那样稳定和可靠,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正显著加剧。风险评估需要企业对内外的影响作出适当的应对,可以采取风险识别或完善风险管理制度的方法。
(三)加强企业的控制活动
加强企业的控制活动能够有效应对企业可能会遭遇到的风险。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关键是大数据和云计算,庞大的数据量只能通过计算机才能计算,如果在录入数据时产生了任何一点人为的错误(故意或无意)都难以察觉,这就给某些企图损公利己的人提供了便利。如果不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活动、不加强企业内控审计的活动,企业就有可能遭受损失,而且难以追查。
(四)完善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
互联网时代意味着信息化程度成为决定企业发展与管理水平的关键,在互联网环境下,最重要的就是沟通,因为互联网使得沟通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方便。企业在面对互联网金融这一新模式时一定要加强并完善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与合作伙伴或客户沟通,而这也是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和审计时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五)提高企业对于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视程度
互联网金融时代,企业会面临比以前更多的问题和困扰,如果还不重视内部控制和审计,势必会被时代抛弃。首先,企业的管理层要做到重视企业内控和内控审计,然后才能自上而下的贯彻内控和审计的意识。互联网金融时代对企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管理层首先要明白这样的挑战会给企业本身带来多大的影响。在管理层贯彻了加强企业内控和审计的意识之后,就应迅速将这种意识传播到广大员工之中,通过宣导的方式将这种思想传递给每一位员工。
(六)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队伍的建设
人才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加强企业内控和审计方面,强化内控和审计团队的建设是最有效的手段。在这方面,企业可以采取优化内控和审计人员结构、借鉴优秀企业的经验以及培养优质工作人员三种方式加强内控和审计:在优化人员结构方面,企业应要求审计师具备财务、会计、统计、企业管理、概率、线性规划以及计算机等多方面的知识,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所以应严格要求所有的审计人员都必须熟练运用计算机;在借鉴优秀企业经验方面,可以参考成功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审计人员的选拔、考核制度,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在培养优质人才方面,企业应该加强对内控和审计人员的教育工作,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和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的环境,企业在加强内控和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时应充分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重点培养他们对互联网的了解程度,以便他们可以高效地完成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审计的工作。
(七)建立高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制
根据国际上的经验来看,政府审计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权力是平行的,没有高低之分,政府控制审计只是为了完善和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审计。为了更好地应对互联网的冲击,企业应结合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完善内部控制审计的制度,使其充分适应互联网金融的要求,在互联网金融的环境下也能很好地保障企业顺利平稳地运行和发展。
四、结束语
互联网的兴起给所有的企业都带去了机遇和挑战,在互联网金融的环境下,企业对于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审计的需求会越来越高,研究企业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完善内部控制和审计不仅能让企业抓住更多机会,也有利于企业规避随之而来的更多的风险和困扰。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2
一、目前国有以及国有控制企业控制现状
目前,虽然我国国有以及国有控股企业建立了内部控制系统,但是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内部控制没有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原因就是企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内审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内部控制监督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就目前情况来说,多数国有以及国有控股企业没有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由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标准不规范,各行其是,造成了监控主体的缺位,缺乏有效的监督。
二、目前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力越来越大,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也是带动全球经济的主要力量。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尽管内部控制在企业生产机构等各方面广泛引用,但是还是存在不足。近此年来,仍然发生很多案件,例如中石油以及银行等,都暴露了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存有严重的问题。据调查,存在以下几个方面:权力机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阶层的问题、对企业的风险意识以及对企业的全面评估预算、内部监督的执行力等相关内容都存在着不足。随着产业结构的改革,国有企业的发展前景开阔,企业内部特殊控制所占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我国企业存在的这此问题不容忽视。
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内部控制的特殊性
简单的说,企业内部控制特殊的中心就是产权问题。当然,产权并不只是财产的所有权,其中还包括财产的管理权与使用权。在管理层方面,国企高层有董事会、高级经理,以及他们聘请的一此中层干部和员工。在这此复杂的关系中,拥有较高的财产支配权就会促使企业管理层利用一此手段骗取奖励的冲动,从而败坏道德。因此,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成为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公司管治问题。它主要指由公司的最高管理层股东、董事会以及经理组成的运行机制和制度的安排。简单的说,就是维护股东、公司以及社会公共利益,让公司能够正常的运行。它包括企业的人力管理阶层、权力机构的产生以及权力的分配等相关内容,这此都成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内容。
2.权力机构的定位。在国企管理模式下,所采取的组织结构都是通过董事会以及最高经理管理层来实现的,然而他们都是在党委领导的决定下履行职能,因此,这此复杂的关系定位问题就出现了。例如: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时候,董事会、最高管理层以及党委会权力的分配就出现了差异。董事会受到党委会的制裁,权力变得削弱,这也是目前国企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明确权力的分配权,才能确定管理层对谁负责的问题。
3.企业高管层权力复杂。就目前大多数企业,董事长身负两个职位,董事长兼总经理,这样对公司经理层的管理监督也严重削弱了,使得经理层的权力得不到发挥,失去了制衡。这种现象在大型企业表现的极为严重。迄今为止,母子公司的关系较为突出,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让企业的经营能力减弱,管理效率也大大降低了。
4.人力资源的改革。企业内部控制主要以层层授权为基准,强调上级对下级的管理与控制,这样的管理方式,往往忽视了高层管理自身的弊端,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没有时效性。因此,对企业高层管理采取的方式只能通过鼓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针对现在的国有控股而言,企业出现管理层与部分职工持股的现象。众所周知,国企是国家大型企业,关系着国家经济,一旦被国外的企业所垄断,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国有控股意味着保证国有资产的增高,并不意味着收购某个企业。
5.企业内部管理问题。一个好的企业离不开管理,就目前企业来看,部分企业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缺陷,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内部控制问题。一方面,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鼓励员工举报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查分析,给予奖励。另一方面,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工作,杜绝外来领导胜任企业高层管理的现象,尽量避免政府领导的任命。
四、国有及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解决策略
(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力
总的来说,要想解决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其根本就是制度的建立。要想企业的各项制度都得到完善,在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建立一项专门的制度。随着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刚刚得到改进,在内部控制的要求也有所需求。企业应该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程序,建立完整与标准的运作流程,让企业得到更好的管理。众所周知,企业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密不可分,要想内部控制得到完善,首先要分析目前的企业经营管理。针对大多数企业来讲,现有的内部控制在工作效率上不能得以体现,发挥不了内部控制的真实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将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结合在一起,优化业务,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的执行力
目前,大多数国有及国有企业控股都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多数企业仅仅局限在内部的管理要求上,缺乏实际性的操作,企业内部的监督往往是形式,因此也不能根据发现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难以达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然而大多数企业在内部控制上不能形成有效的投诉举报,对部分问题的出现不能及时汇报,因此监督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虽然部分国企有这样的负责人,也成立了纪检监察,但针对违纪行为,实名举报较少,整体上不能进行及时的调查处理。反反复复,日积月累,这此刁、的问题逐渐扩大,因此对企业的内部监督也就忽视了,不能发挥监督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加强企业的监督执行力,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转变传统观念,深刻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理念不断改革,企业内部控制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对企业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国国有企业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建立完善、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企业领导必须深刻的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作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需要依靠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来推进,从这个理念出发,切实提升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并且明确各个内部控制工作内容和重点。其次,国企管理者应该有较强的意识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义化,将内部控制理念落实到每个管理者和员工的心中,并且贯穿整个经营运作流程,规范企业行为,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五、结语
目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存在严重的内部控制问题,管理制度不完善。因此,我们必须针对这此出现的问题加以改进。众所周知,国企的生存与发展,代表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想企业得到飞速的发展,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不容忽视。如今也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式,为企业的风险以及经营目标提供了有利的举措。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中,要与企业自身相结合,进行有效的制度管理,对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制定合适的方法来解决,这样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才能发挥到极限,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3
一、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影响
1.1保证企业内部各项职能的有效实现
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相关的业务数据处理工作得到有效的改善,减少信息传递中的延迟事故的发生,保证信息的可靠程度,使得信息的普及范围大幅度增加,而且在获取方式上更加便利,有效的保证各个部门在业务职能等方面的有效沟通。有利于精简繁琐的人力处理部门,使相关的部门职责更加明确,提高相关工作处理的效率。在划分各部门职能的同时,有效的提高精简后职员的专业素质水准和工作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延伸和推广,企业的决策层次也适当的做了一些调整,为严格业务素质要求的职员提供更多的相关业务的决策机会,增加其具体业务处理的实践能力。员工需要积极响应信息技术的各项要求,全面补充自身的计算机处理手段和能力,积极掌握最新实效的信息和技术知识,了解整个业务处理过程需要的信息技术的掌握、相关工作程度的检查与处理,以及企业运营需要的专业知识的补充。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严格制定职员的招聘和培训方面的制度,强调人机结合的具体方案手段,增强职员及时发现问题,识别相关风险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与其他部门人员职能的整体、系统的配合,全面利用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以充分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和相关的能力。同时,内部管理人员要有效的进行相关信息的监督工作,保证涉及企业长足发展的会计方面的财政等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实现计算机的统一、高效的数据处理职能,全面提高会计处理方面职能的发挥,并结合投资者合适权限的授权,通过网络技术实现相关数据的搜罗与整理,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全面发挥企业内部跟踪控制与管理的手段效果,促使整个内部人员队伍的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保证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1.2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效果的提高
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企业运营模式的创新能力,同时也会给信息系统和相关业务处理流程带来新的挑战。企业的经营活动涉及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信息实时传递与交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中包含大量的资金流转和企业联盟等重要信息,这些与市场实况紧密相连的信息都是通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进行整理和编辑的,以谋求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经营效果。但网络高度发达的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开放性,这会对企业内部的重要数据信息造成一定的泄露风险,通过计算机各种故障事故等也会造成大量数据的流失,这对企业的经营的目标实现来说影响很大。因此,信息技术在发展和引进企业内部的同时,要适当处理和加强企业的风险识别的能力,加强防范措施的效能,结合企业内外环境的综合考虑与分析,结合企业信息在流通与储存过程中的现实因素,实现企业信息系统的高效稳固程度,避免不必要的信息风险,促进企业在现实条件下,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的高效性能,保证整个运营系统能在高速的交流和沟通环境中顺利进行。无论是信息技术的高端处理水准还是企业高远目标的前瞻性能处理显效率,以及企业内部文化的传播等都是企业具体的业务处理流程中的重要内容。而整个业务流程系统涉及到财政管理部门与监督处理部门、具体职员等有效的系统连接效果,分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企业各个生产、运输、管理等具体业务处理的过程中的控制手段和方式,通过分析现实中业务相关的各个方面的因素,根据一定的业务评价标准和信息技术控制模式等,将这些相关的实际数据输入计算机内进行科学的整理与划分,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机合一的业务计划制定与目标达成的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内部职员在充分掌握企业的各项业务信息的基础上,加强各部门实际状况的讨论与分析,进行比较合理的决策和风险预防措施的制定;同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严格访问授权功能处理,保证数据资料归咎的责任体系,同时加大计算机管理技术人员的应用,避免信息系统故障的产生,保证内部网络信息的高效性和安全性的综合实现。业务过程及职员表现等的监控质量逐渐上升。其中评估制度的有效制定,必要信息环境下的行动等都通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得到有效实现。在监控的内容设置和程序管理上,结合具体参数的控制手段,针对企业经营过程内部不同的环境变化情况以及具体的业务评估结果,做到企业运营中各个控制节点的良性运行,充分调整各个环节信息设置的局限性,保证整个监控信息以及相关参数的准确性,促进整个程序系统的进一步开发。
二、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方面信息技术策略的实施
通过以上信息的总结,充分考虑内部控制各个要素的特点与功效,全面实现组织内外的信息系统的高效控制模式,实现企业内部各项事业的发展。其中,组织控制是建立在组织结构的高效设计,结合企业实行的各个业务流程和信息制度的完备效果贯穿整个组织结构的产出的过程;需要仔细审视组织的职能界限与具体职能的划分,尽可能实现各部门工作环节的连接效果,形成一种系统的企业组织控制的结构系统,保障企业决策和工作执行能按照事先的预计方向发展,并结合企业组织控制的执行效能,实现信息技术处理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全面结合。在信息的录入过程和功能发挥效果中,要高度注意员工的自主的决策权和使用能力的发挥,保证信息资源能够满足当下职员和部门的不同的业务处理需求,促进整个企业内部结构的完整性。而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资金的投入,并且直接作用于企业未来的运行状态等因素,因此针对具体的信息系统的风险处理十分重要。信息系统的开发质量与建设风险等需要在相关策略制定之前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制定。加强开发商的资格验证,同时结合自己开发项目的经验进行一定的总结,对涉及信息系统运行的软件与硬件的应用等要着重考虑,同时加强网络项目管理手段,完善信息系统实施的组织内部的责任体系,建立高效的进度和质量控制机制,保证监管信息的技术的提升,保证信息在记录企业内部信息的同时,加强安全保护,避免重要的信息遭到泄露等事故。因此,要做好操作权限的设置,规定规范的信息处理流程,运用专业的辅助软件,促进网络环境安全性的改善;操作人员只能按照自己部门的具体操作权限进行专属的业务操作,不得跨域自己的业务职能,避免信息泄露的同时,又缺乏一定的.责任主体。
三、总结
时代进步要求下的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要充分结合信息处理技术的高端科学性,并且做到各项数据资料安排与业务处理流程的联系作用,同时在数据资料的访问中要加强一定的安全处理,保证信息不出现泄露的事件,同时加强各类业务的风险预测手段,加强财政管理的整体效能,保证整个企业发展的良性进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保证企业的高效运行和发展,促进国家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刘机荣 单位: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4
摘 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得以快速的发展,各工业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力也愈加激烈。由于我国工业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其工业企业内部控制仍处于较低级阶段,仍需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只有不断加强工业企业内部控制才能确保工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整顿会计秩序。
关键词:工业企业 内部控制 企业制度 会计法律法规
一、我国工业企业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
1、工业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在加之,我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工业企业得以稳定的发展以及壮大。在工业企业日益壮大的今天,工业企业会计信息舞弊事件屡见不鲜,而且有愈加激烈的趋势。工业企业偷税漏税、虚报成本费用、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事项、虚盈实亏以及资产利润不实等不良现象纷纷登上了工业企业的内部控制舞台,这些不良现象不仅给工业企业本身以及投资人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危害了公众的基本利益,严重的影响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
2、缺乏完善的工业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在我国大部分工业企业以实物资产为主,在那些工业企业之中,仓库保管与生产生活控制以及销售与收款控制是工业企业经营管理与工业企业内部控制的最重要的内容。我国工业企业由于管理经营不到位,使工业企业实物资产内控管理薄弱,物资购销制度松弛,致使工业企业潜亏增加,经济效益低下,给我国工业企业公司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3、我国工业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低,思想觉悟落后。
目前,各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其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原始的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工业企业内部控制部门的发展需求。且目前,大部分工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落后,缺乏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他们沉迷于享受物资生活,完全丢弃了以往那种创业精神,久而久之,将会造成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素质低下以及人才资源空虚,严重的制约了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我国工业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提高工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工业企业管理经营的成败最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好的会计信息质量是工业企业良好发展的指明灯,故而,现阶段,加强我国工业企业会计信息是促进工业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提高工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应做到:首先,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知识以及职业技能培训,职业知识是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工作的最基本条件之一,故而,因首要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知识以及职业技能培训。其次,加强工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诚信”二字,诚信是工业企业实现良好发展的门户,以此,加强工业企业高层人员以及会计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再次,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加强内部控制部门的监督力度。完善会计部门的法律法规,会计部门的法律法规与经济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加强内部控制部门的监督力度,能够大大的限制工业企业不良行为以及现象的出现。
重塑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的统称。它主要包括经济性质和经营类型、管理层的经营理念、管理层倡导的组织文化、法人治理结构、各项职责的分工及相应人员的胜任能力、人力资源政策及其执行。控制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企业各项控制措施能否执行及执行的效果。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风险评估是指企业各级管理层对企业内部和外部风险的确认,主要包括识别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各类风险,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分析各类风险。在当今信息社会,经济环境风云变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经营风险不断提高。但很多工业企业风险意识淡薄,忽视风险控制,如盲目使用巨额资金,轻率进行投资。因此,建立风险控制系统作为一项独立的内部控制目标,有利于强化工业企业风险管理,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
加强企业内部监督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被施以恰当的监督。企业内部监督主要包括内部审计机构实施的独立监督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内部审计既是工业企业内部控制的一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它环节的主要力量,其作用不仅在于监督企业内部控制是否被执行,还应该帮助企业创建一些程序,以期达到组织成功的软控制环境的营造,并成为内部控制过程设计的顾问。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意指工业企业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自身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有效性及实施效率效果的评估,以期更好地达成内部控制的目标。控制自我评估可由管理部门和职员共同进行,用结构化的方法开展评估活动,密切关注业务的过程和控制的成效,其目的是使员工了解缺陷的位置以及可能引发的后果,然后自我采取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 戴和娟. 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探析[J]. 时代金融, 20xx,(12)
[2] 赵秀侠. 浅谈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商业, 20xx,(03)
[3] 戴和娟. 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探析[J]. 时代金融, 20xx,(12)
[4] 何玉英. 试论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J]. 经济师, 20xx,(07)
[5] 马瑞. 工业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xx,(04)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5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意义及原则
伴随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想有效地应对风险,就应具备一定的风险识别能力,科学、合理地对风险进行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风险财务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使企业及时地规避风险,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通过风险财务管理,能够实现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为企业运行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氛围,因此,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实施,不仅能够为自身发展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也能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负责人员应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并且深入细致地分析影响因素。这就要求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严格遵循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应做到两个方面:首先,应当遵循权责统一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企业和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明确权责主要内容,实质上,就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明确地落实具体责任人,并且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依据实际情况,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其次,应当遵循全面性的基本原则,在企业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全面系统地进行考虑,不断强化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
二、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
在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造成不确定性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即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对于非经济因素,主要体现在企业经营目标,非经济因素是导致企业风险的关键因素,然而,现阶段,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的经营目标不够明确或不够科学合理,这会加重企业风险。此外,不能有效明确企业风险管理目标,不能利用企业文化带来的优势,强化企业风险财务管理。例如,某企业为了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对各经营单位每年制订经营目标任务及考核标准,其中包含刚性指标及弹性指标考核,内容比较全面,但是部分考核指标缺乏科学性。如刚性指标考核中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指标要求为正的几百万至上千万,而与之相关联的经营业绩的其他如年订单总量、年收入总额等与往年相比大幅增长的趋势,根据近几年的行情来分析,此企业仍处于快速成长与扩张期,企业经营的现金流会处于比较紧张的状况,要实现预期的增长速度,需增加融资,但对各经营单位的考核中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指标要求为正显然不够科学与合理。这样的考核其结果可想而知,年终几乎所有被考核的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现金流结果为负,大大降低了各经营单位经营的士气及积极性,影响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导致企业所面临的竞争风险加剧。对于经济因素,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经营效益,在企业经济收益的过程中,企业相关管理人员没有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并且管理方法落后,这会为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隐患。
三、强化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有效对策
1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这就要求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完善企业财务预警体系,并且加大监控力度,明确企业风险财务监控的基本程序,全面落实员工的具体职责,依据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深入细致地分析财务报表及经营管理情况,在建立全面的内部控制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高风险及新业务领域。此外,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防范及反馈机制,使员工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严格实行企业风险财务责任制度,充分发挥会计监管的作用。
2建立健全风险财务管理体制相关管理人员应熟悉和了解法人治理的基本内涵,以为风险财务管理创建良好的管理氛围。企业还应当建立专门的风险财务管理机构,在建立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风险财务管理的独立性,进而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权,这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整体抵御风险的能力。此外,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应当调整和优化处理业务的程序,明确各个部门的具体职责,以有效地确保信息的精准性,并且应当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能,不断强化员工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以逐渐改进和完善内部审计的不足之处。
3重视企业投融资决策的重要作用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财务决策起关键作用,然而,企业在决策的过程中,不能依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因此,相关负责人员应当全面系统地考虑影响因素,最大限度降低决策失误的几率,进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强化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对策,我们能够看出,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财务管理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现阶段,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务管理存在很大的风险。所以,相关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风险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健全风险财务管理机制,改进和完善管理方法,不断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重视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加强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进而使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6
【摘 要】近两年来,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发展,其内部控制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如何做好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成为了现今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就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探讨
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关系着整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是现代企业进行管理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做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保证企业的会计信息、防范舞弊和提高企业资本的再生能力具有较大推动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与作用,并提出了建立与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与作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来实施,以此达到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制度按照控制的目的不同,主要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个方面,会计控制主要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控制主要是以保护企业的财产物资,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目标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自我制约和自我调节的有效机制,在企业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促进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策1.
培养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离不开企业全体员工的配合和支持,因此,作为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加强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使他们具备内控的意识。在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过程中,除了要有董事会和管理者参与,还应该让员工参与进来,只有员工才最清楚在一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此来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提供有效的依据。除此之外,作为内部控制人员在对国有企业各个部门进行考核的时候,要注重考核部门内员工对内部制度的了解程度,使他们了解内部空中制度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配合内部控制员工做好工作。由此可见,只有国有企业内部的员工了解内控,养成时刻注意,做好细节,各部门之间做好衔接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在问题发生的时候及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目的。
2.
切实加强考核、监督、制约机制。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应该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切实加强考核、监督和制约机制,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由相对独立的人员来实施,以此来发挥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主要是指两个人无意识的同犯一个问题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一个人舞弊的可能性却大于两个人,做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可以做到加强考核、监督、制约的目的,以此来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防止舞弊情况的发生,极大程度的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3.
在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上,重视对“内部人”的监督。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中,在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上面,应该重视对“内部人”的监督,企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下去,关键在于对人的控制。作为国有企业应该首先建立企业重大决策机体审批的制度,杜绝一把手的情况,并且建立相互牵制制度,防止部门由于权力过大出现集体舞弊的情况。除此之外,要做好对企业内部关键岗位管理人的监督控制制度的建立,实行岗位轮岗和定期稽查,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杜绝国有企业内部人员出现利用职务谋利的情况,从而有效的健全企业内控制度的完善。
4.
将内部控制制度与奖惩制度结合在一起。作为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利用内部控制制度与奖惩制度结合在一起,不但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还可以极大程度的检查和制约员工的行为,杜绝舞弊情况的发生。作为内部控制人员,应该定期对各部门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分析各部门执行的情况,并且通过相应的评价标准进行打分,对于表现优异的部门,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部门和出现本该避免的问题的时候应该给予惩罚。通过内部控制制度与奖惩制度相结合的方式,不但可以使国有企业各部门按时完成本职工作,还可以在员工面前树立威信,从而提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效率。
三、结语综上所述,想要做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首先应该培养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切实加强考核、监督、制约机制,并且在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上,重视对“内部人”的监督,杜绝国有企业内部人员出现利用职务谋利的情况。除此之外,作为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中还应该将内控控制与奖惩制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效率,有效的规范企业内部的会计行为,使会计的信息具备真实性,杜绝舞弊情况的发生,从而促进国有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邢红维.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J].会计师,2010,(12).
[2]赵晓玲.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0,(05).
[3]刘衡.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03).
[4]陈建杰.对我国现行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J].经济师,2007,(08)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7
相比国际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起步较晚,直到 1996 年,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才对内部控制制度做出了具体的规定。颁布于 20xx 年 4 月 26日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衔接有序、方法科学、体系完备”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国有乃至民营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些完善必然源自企业自身的问题之中。而风险管理下的内部控制,更是必不可少的核心问题。
1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并不十分明确,就连国内外的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主要有: 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包含风险管理,以及二者之间是等价的。本文认为分析任何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不能割裂事物所赖以存在的特定的外部环境来考虑。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结合经济环境的变化,动态的看待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综合分析两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也许就会豁然开朗。
1. 1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不同点
第一,两者的范畴有所不同。内部控制仅是管理的一项职能,主要是通过事后和过程的控制来实现其自身的目标; 而全面风险管理则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各个方面,控制的手段不仅体现在事中和事后的控制,更重要的是在事前制订目标时就充分考虑了风险的存在。而且,在两者所要达到的目标上,全面风险管理多于内部控制。
第二,两者的活动有所不同。全面风险管理的一系列具体活动并不都是内部控制要做的。目前所提倡的全面风险管理包含了风险管理目标和战略的设定、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管理人员的聘用、有关的预算和行政管理、以及报告程序等活动。而内部控制所负责的是风险管理过程中间及其以后的重要活动,如对风险的评估和由此实施的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活动和监督评审与缺陷的纠正等工作。两者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内部控制不负责企业经营目标的具体设立,而只是对目标的制定过程进行评价,特别是对目标和战略计划制定当中的风险进行评估。
第三,两者对风险的定义有所不同。在 COSO 委员会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中,把风险明确定义为“对企业的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将产生正面影响的事件视为机会) ,将风险与机会区分开来; 而在 COSO 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框架中,没有区分风险和机会。
第四,两者对风险的对策有所不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因此,该框架在风险度量的基础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与风险偏好相一致,增长、风险与回报相联系,进行经济资本分配及利用风险信息支持业务前台决策流程等,从而帮助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四项目标。这些内容都是内部控制中没有的,也是其所不能做到的。
1. 2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相同点
第一,两者的实施参与主体相同。即都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共同实施的”,强调了全员参与的观点,指出各方在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中都有相应的角色与职责。
第二,两者的性质都是动态持续的过程。不论是风险管理还是内部控制,都不是单独或额外的活动,而是与企业运转并存,内置于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作为一种常规运行的机制来建设的动态持续性行为。
第三,两者的企业目标相似。风险管理的目标有四类,其中三类与内部控制相重合,即报告类目标、经营类目标和遵循类目标。但报告类目标有所扩展,它不仅包括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还要求所有对内对外发布的非财务类报告准确可靠。
另外,风险管理增加了战略目标,即与企业的远景或使命相关的高层次目标。这意味着风险管理不仅仅是确保经营的效率与效果,而且介入了企业战略( 包括经营目标) 制定过程。
第四,两者的组成要素重合。风险管理的八要素中包含了内部控制的五要素( 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这些重合是由它们目标的多数重合及实现机制相似决定的。
1. 3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融合与统一
无论范围或者内容的不同,无可辩驳的一点是---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两者密不可分。现今世界行业复杂化,不同行业不同时刻不同外部环境下,企业的侧重点都可能发生变化。然而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相同点都在于核心,不同点多侧重于范围能外围。当前,两者都只局限于少数职能部门,并没有渗透或应用于企业管理过程和整个经营系统,然而随着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的不断完善,它们之间必然相互联结、融合,直至统一。
2 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自我国于 20xx 年 12 月 11 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企业所遭遇的企业风险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既有战略风险、财务风险,也有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上面的四种风险,并不能简单的区分开来,因为,现实中一种风险的发生往往也伴随着其他风险的爆发。风险管理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情况对我国的企业来说是前所未有的。目前,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无法很好的适应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制度,存在很多明显的不足。
2. 1 风险管理下企业内部环境的松散和管理层的应对消极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运行时间较短,企业管理层往往都是因国家制度或者监管而被动设立内部控制的制度或者体系,很多都是一个空有架构,没有实际运作功能的“空架子”,在风险来临时,企业内部控制中应对风险的措施不能迅速运行起来,公司治理结构松散无力,内部审计缺失,人力资源政策混乱等,才会导致企业在风险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导致这些主观上的不足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不重视。因为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忽视,公司自身的治理结构才会不够权责分明,企业文化中也缺失了进行风险应对的积极性。企业内部环境才会如此松散,失去了本身应该具有的应对风险管理和调节能力。这都是风险管理下企业内部的不足和主要问题所在。
2. 2 企业风险管理目标的不明确与风险评估的不细致
企业风险管理的四目标中最容易发生冲突就就是战略目标和其他三个低层次目标之间,TCL 海外并购最初的失败就和战略目标的不明确有着不可否认的关联。战略目标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最高目标,调节它和其他三个目标的关系不可忽视。TCL 管理层急于绕过贸易壁垒,没有明确好战略目标与运营目标的关系,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头脑,才会导致后来的失败。而 TCL 后期的崛起也是因为从这次失败吸取了教训,开始积极的确认机遇相伴的各类风险和企业运作的具体细节。企业的发展必须有合理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首先一定要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与风险偏好。但是一些企业在进行金融衍生工具投资理财过程中,目标设定不合理或者仅根据管理层的投机偏好去选择衍生产品,没有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就无法做到合理的评估风险收益。从 TCL 的海外并购之路上,我们就能明白,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明确非常重要,而其中涉及到的具体金融工具和衍生产品也是合理评估企业风险收益的基石,对企业的持续性经营来说,两者缺一不可。
2. 3 应对风险的管理体系缺乏针对性和全面性
对于大部分中国企业来说,风险管理的专门部门和体系构建成本过高,很多企业根本没有一个可以保持平时运作的应对风险的部门,而风险管理中涉及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复杂难懂,合同书也是专业术语,我国这方面专业的人才又非常缺乏,国内大多数企业在选择衍生工具规避风险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的搞清楚所面临的全部风险,或者片面的注重到单独风险而忽略了不同风险的相关联性和相互作用,导致盲目听信交易对手或具体操作人员的意见,以至于不可挽回的风险发生。现今企业施行的风险管理体系落后而片面,并没有与时俱进的考虑到不同风险及风险之间的关系,这种情况下,企业何谈做出正确的决策。在全面风险管理要素加入风险管理框架的大趋势下,中国企业的墨守成规将会成为风险管理的最大障碍。退一步来说,即使在合同公平的情况下,拥有一个全面、具有针对性的应对风险部门对企业来说也是必要的存在,随着市场的复杂化、多样化,遭遇的风险会层出不穷,一个全面的风险管理部门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 4 内部控制制度里应对风险的监督机制不健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目前企业应对风险的关键在于两点: 一是企业自身组织结构的落后。在企业面临风险决策时没有一个流畅的、高效的公司组织结构来支持。二是企业监督机制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个过程通过纳入管理过程的大量制度及活动来实现。因此,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切实执行且具有良好的执行效果,内部控制能够随时适应因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等,就必须拥有顺畅的组织结构和对内部控制的持续监督。而不仅仅是在发现问题之后才进行的事后控制与监督,更重要的是事前和事中持续的监督。
监督制度的不完善,正是风险管理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一个明显的侧面反应。企业的监督问题由来已久,主要表现在近年来层出不穷的产品安全问题中,这方面,其实企业应该和消费者站在统一战线,只有严格的监督机制造就出质量优秀的产品,才能真正占领市场,取得最大的利益。近年来大企业的成败往往就在一瞬,三鹿更是直接因为产品安全倒台,由此可见内部监督机制的重要性,在有无数漏洞可走的制度下,监督成了一纸空文,各类企业风险无从发现,企业的持续性经营更是天方夜谭。
3 风险管理下企业内控体系的对策分析
为了应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针对上文中风险管理下企业内部控制中发现的问题,下文根据我国企业现状对内控体系的构建对策在企业内部环境、企业文化、企业目标、风险管理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个人的对策和具体建议。
3. 1 优化企业内控环境,积极应对风险
内部环境是企业风险管理及其他组成部分的基石。内部环境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确立、经营活动的组织、风险的识别、评估以及应对都有很大的影响。公司管理层对企业内控体系的不重视不可能瞬间改变,只能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把应对风险的重要性加入到企业文化乃至员工自身观念中去,综合说就是优化企业内控环境,让所有人都学会积极应对风险。首先,可以着手构建高效、系统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本身环境就是企业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公司治理分为: 股东、董事会、经理和监事会四个部分。其次,可以培养员工的诚信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企业可以对员工施行系统的管理,通过严格招聘、规范工作、定期培训、考核奖惩制度、轮换岗位等方式加强员工素质、能力。尤其是可以加强对员工有关风险管理方便的知识普及,这样可以从基层的地方规避和发现风险。最后,创立完善的员工奖惩责任制,全面预防企业风险。大部分风险在发生之初,就可见端倪。要使企业预防风险的观念深入人心的同时,将企业发展和员工利益直观的联结在一起,是实用和低投入的责任机制。
3. 2 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的细节,合理评估风险收益
目标设定是企业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战略目标作为企业最高层次的目标,它与企业任务和预期相联系并指导企业的任务和预期的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都应该服从于战略目标。
总而言之,企业在战略目标制定过程中,管理层必须在评估自身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公司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机会和挑战,紧密结合企业的使命、价值观、愿景。在战略目标制定之后,还应该对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在企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的支持下,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为部门目标和层级目标,部门然后将目标层层分解到个人。战略目标分解使得企业各部门、各层次人员对企业的战略有了清晰明确的了解,同时也明确了个人的目标,将员工的奋斗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各具体业务层面的目标也必须服务于组织总体的战略目标。同时注意经营目标的细节( 如经营中涉及的金融衍生工具和衍生产品) 是否支持战略目标,对每一个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安排专人细致排查,合理的评估风险收益,才能做出正确的公司决策。
3. 3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机制
为了应对越来越复杂多变的风险多样化问题,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全面的内部控制体系,尤其是在风险管理这一方面,要做到能够及时、全面、准确的进行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而这需要的就是建立和实施整个企业范围内的风险管理系统,要求成功的整合分析、管理和运用技巧。全面风险管理系统将战略、流程、员工等相关方面联系起来,用以评估并管理公司在创造价值时面对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的共通之处。因为这些相互之间高度依赖风险本质的变化,企业不应该将风险分成单独的组成部分来分开管理,而应该用一种整合的方法来管理风险。全面风险管理可以使管理者在充满风险的环境里更为有效地运营。全面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紧密相关,为董事会提供重大风险信息及管理风险的方式。同时,它与绩效考核紧密相关,提供了风险调整后的指标体系。最后,它与内控体系相关,内控机制实质上是全面风险管理一个组成部分。全面风险管理帮助组织实现经营和盈利目标,防止资源的损失,并确保有效报告体系。同时,它有助于确保组织遵纪守法,避免名誉受损等。总之,它帮助机构奔向目标,避免了沿途的陷阱和意外冲击。
3. 4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针对风险的监督机制
完善内部控制方面,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适应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流畅的组织结构,能迅速、及时的为企业应对各类风险。而在企业监督机制方面,从企业自身来说,可以适当加强控制自我评估和会计控制。两者都是依靠企业自身的制度和员工的能力。具体措施如自我评估可以通过加强频率,会计控制可以增加复核账簿的程序等,以达到随时监控企业内控状态,调整内控体系中的不足,达到完善企业自身的目的。从外部环境来说,可以加大外部审计人员的监督权限,这样,外部审计人员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是建立在对内部控制的了解、测试和评价的基础上,能够基本了解企业的现状,在履行其职责时,能更好的对管理当局及董事会提出独立、客观及有效的建议,如管理当局建议书等。
[参考文献]
[1]王翥超。 从内部控制要素谈企业内部控制建设[J]. 会计师,20xx,9.
[2]林钟高,曾祥飞,储姣娇。 内部控制治理效率: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研究[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xx,1.
[3]郑小荣,何瑞铧。 企业目标导向下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整合[J]. 财会月刊,20xx,9.
[4]李明辉。 内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xx,11.
[5]毛新述,杨有红。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国会计学会20xx 内 部 控 制 专 题学术 研讨 会综述[J]. 会 计研究,20xx,5.
[6]岳霞。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J]. 经济师,20xx,6.
[7]刘霄仑。 风险控制理论的再思考: 基于对 COSO 内部控制理念的分析[J]. 会计研究,20xx,3.
[8]侯微。 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重构[J].经济视角( 下) ,20xx,3.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8
1构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意义
1.1内部控制是建筑企业现代化管理工作的需要
建筑施工企业承担建筑市场的重要责任,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建筑企业通常占有数量较大的资金,投资规模大,管理风险也就较高,因此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开展风险管理,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周期长,投资额大,资金占用较多,产品质量和成本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加强内部控制,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建筑企业推行内部控制,可以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建筑企业的施工、经营等一系列运行环节,能加强对企业内部个人以及所有部门的职责监督,对于企业的主要风险点能够很好的控制,进而使企业管理更加科学合理,能够帮助企业防范经营风险,高质量完成施工项目。综上所述,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是建筑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对于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2能够提升建筑企业的经营绩效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经济效益是其重要的发展目标。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有效整合企业不同部门的优势资源,加强各个单位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同时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督管理作用,既可以高效管理工程项目进度,也能加强职工的责任意识,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使得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有利于企业能按时完成发展目标,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2构建企业内控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2.1依法实行管理
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都需要以法律法规为前提,建筑施工企业构建内部控制体系,也必须以法律为基础,依法开展内部控制管理。最近的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法律政策,为企业运营管理提出了规范和要求,在建立内控体系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严格执行这些政策条例,符合法律的规范。
2.2责任落实要到位
企业的管理中,不同部门都有着其对应的职责,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内控制体系时,要切实将各个部门和个人的责任落实到位,加强对企业内部的责任管理,各个部门要进行互相监督,确保每一项工作任务都能得到有效执行。
2.3经济效益最大化
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是为了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应当为企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所以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就需要从提高经济效益着手,合理把控影响成本的关键要素,通过内部控制管理来有效降低企业经济成本,争取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构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策略
3.1转变管理理念,提高企业对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视
构建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要及时地转变企业的管理工作理念,只有思想上认识到位,才能顺利开展内部控制管理。为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积极向企业的领导以及广大职工宣传内控体系的建设意义。特别是需要在领导层内做好思想转变工作,进而可以让领导层发挥其模范引导作用,以帮助提高普通职工对内控体系的思想认识水平,建筑施工企业要上下形成共同认识,切实重视起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从自己的岗位做起,全面落实内部控制体系,充分认识到内控体系对企业发展的有效推动作用。在构建和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的内控体系过程中,要让企业和实现共同的进步成长,进而能够将内部控制体系打造成企业的管理文化。
3.2在内部控制体系中开展精细化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部门较多,工程项目涉及到多个方面,因此其内部控制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针对这一现状,就要求内部控制体系在每一个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保证内部管理工作的质量。例如针对施工环节,可以设立专业的施工现场管理部门,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当然这只是一个引例,在其他环节也要细化工作分工。内控体系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使得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更加高效,取得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3.3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使内控体系实现信息化
信息电子化控制手段是任何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最主要辅助工具,计算机电子技术目前在企业内控体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各个工作环节都有专门的功能软件,例如有财务软件系统、工程项目数据库、企业通信系统等电子信息办公软件,这些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运用,使得企业的不同部门单位之间的业务联系更加方便快捷,从而能够很方便地获得本部门所需要的相关数据信息,信息技术的使用,提高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工作效率,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也需要借助电子信息技术,来实现企业的创新管理、高效管理。办公信息化是当今企业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反映出企业管理的现代程度,而在一定意义上也能代表企业的综合实力,所以建筑企业的内控体系建设也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构建信息化的内部控制体系。
3.4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监督审计工作
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其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需要监督审计工作来促进实施,这对于内控体系建设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监督审计工作,能够让内部控制管理措施有效落到实处,并且借助监督审计环节的工作,可以有效分析出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完善之处,进而可以及时向企业的决策部门反馈,以进行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因此在企业内控体系发展中,应当完善审计监督部门的组织架构,选派专业能力强调的业务人员负责该项工作。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有力监督审计制度作为保障,就能够有效防范财务风险,让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3.5积极开展企业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管理素养
现代企业各项管理的工作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被管理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时候,应当对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加以重视,通过职工思想水平的提高来带动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企业员工不仅要具备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更需要拥有先进的内控管理意识。因此要建立职工培训制度,加大对企业员工管理素养和业务能力的培训教育力度,在具体实践中,例如设立专门的举办以内部控制体系为主题的培训讲座,让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为员工讲解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或者可以为员工免费提供内控体系的相关学习资料等,通过这样的培训活动,既可以提高职工的综合能力与思想素养,还能够让内部控制的理念深入人心,有利于构建和完善建筑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9
摘要:有效的内部控制对集团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及经济效益的前提保障。本文首先指出了当前时期下集团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强化集团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集团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高效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实现企业运营管理的规范化,减少经营风险的发生率,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所以,深入分析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对策,是现代集团企业必须关注的焦点。
一、集团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缺乏规范性操作
对于以家族式为核心发展起来的集团企业,其在经营管理中依旧存在封建统治者的思想,只对家族的人表示信任,无论家族的人能力是否足够,都为其安排高管的职位。这样一来,其他合作伙伴也出于对自己家族利益的考虑,让家族人担任核心岗位,最终导致拉帮结派的现象。正是由于统治者的思想存在,极大地削弱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主人翁意识淡薄,参与积极性、创新主动性减退,最终阻碍了员工内在潜能的发挥。同时,集团企业现行的管理制度有待健全,而在处理一些违规行为时,往往存在“人治”情况,经营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发生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彼此间谁都瞧不起谁,甚至斗殴的现象。再加上企业没有清楚明了的管理层次和职责权限,给管理者的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造成人员管理混乱。集团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组成部分,内部员工个体目标利益与企业目标利益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为了优化调整彼此间的利益关系,应严格遵循公平合理的标准,通过系统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企业全员的个体行为加以约束,以此促进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形成。
(二)缺乏较高的风险意识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集团企业面临了巨大的环境变化和生存发展风险。正确有效的风险评估有助于集团企业及时发现经营风险问题,进而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然而目前,仍有部分集团企业不具备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使得各管理层间缺乏相互监督和制约机制,并且董事会也未构建相应的风险评估委员会,造成决策的随意性。比如,有的集团企业为了避免管理层利用股权分散滥用“代理人”职权,避免中小股东的利益遭到损害,实施了独立董事制度,但企业独立董事却如同摆设,未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责权限,受到了相关投资者的谴责。
(三)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现阶段,多数集团企业的高层在担任最高决策者的同时还负责最高监督者的职责,绝不准员工侵犯到自身权利,认为只有自己牢牢掌握重要权利,企业才会发展的更好。同时,有不少职业经理人缺乏较高的技术素质和道德素质,在一个信用度低下的环境中,很少有创业者愿意将自己辛苦创造的财富交于别人打理,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企业高层认为实施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并没有多大帮助。首先,其认为自己就是最高决策者、监督者、控制者,若将核心权利交给其他主管,自己的领导地位就有可能不保。其次,企业当前运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内缺乏详细的操作细则,对员工的行为起不到规范作用,员工实际执行时也无章可循,十分随意。尽管有的集团企业构建并实施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制度建设过程存在明显的主观性,不仅受到了利益的驱使,而且也未构建完善的自我防范、自我约束机制。除此之外,集团企业未建立规范的适应于内部控制的组织网络,企业将重心全部放在了业务发展上,忽视了构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最终削弱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效力。
二、强化集团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
良好的内部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要素,对其他要素的形成具有保障作用,直接决定了企业全员执行控制的积极主动性,也关乎着其他控制要素作用能否得到全面发挥。良好的内部环境涵盖了管理层及全员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员工对当前岗位的胜任能力,管理人员遵循的原则和经营理念,等。现阶段,仍有部分集团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不高,所处的内部控制环境急需优化,这些情况的存在极大地削弱了内部控制的控制效率。所以集团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强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构建与自身相配套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控制的运行效率,对企业各类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能够推动集团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还有助于加快公司治理结构及信息披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二)强化风险管理
集团企业管理层应不断强化自身的风险防控意识,并科学引导企业全员树立正确的风险防控意识,充分了解和掌握企业当前的发展环境,并时刻关注现代市场的变化情况,切实提高企业全员参与风险防控和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积极性,构建有助于强化风险管理和企业效益的良好氛围。此外,集团企业应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并不断强化内部控制,落实完善严谨的风险控制机制。而这就要求集团企业结合自身发展实况,尽快构建一套相适应的预警机制,确保企业在面临突发问题时能及时采取措施有效解决,推动集团企业快速发展。
(三)加快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套健全的例会制度是集团企业不可少的,对企业内外部以及和经营管理有关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及时系统收集,确保内部控制的运行有强有力的信息依据,同时设置信息沟通网络,促进内部信息的有效共享和传递,加快董事会、管理层和全员间的积极沟通交流。集团企业还应构建完善的费用控制制度,由专人进行费用预算、决策,费用执行、控制等工作,节约成本费用。此外,贯彻落实完善的奖惩制度,以约束员工的行为。一旦发现有违纪违法行为,应给予必要的惩处,并命其立即整改,反之,提供一定的精神鼓励或物质鼓励。
(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首先,集团企业应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不仅要做好审计机构管理工作,培养一批复合型的审计人员,而且还应清晰划分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权限;不仅要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而且还应丰富内部审计人员相关的经营管理知识,增强自身管理水平,及时完成集团下达的任务要求。其次,集团企业应进一步扩展内部审计范围;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下,内部审计不再只局限于财务会计范畴,应涉及公司治理到经营管理各个环节。最后,集团企业领导层应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发挥内部审计对集团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作用。企业领导层要想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充分运用有效的治理手段,避免企业经营管理中重大经济问题的发生,在做到自觉组织、准确定位的同时,还应贯彻落实内部审计工作,力争为集团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五)构建完善统一的内部控制信息管理系统,确保信息的通畅
只有构建完善统一的内部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才能综合全面的记录整理各相关信息,并将企业运行中产生的有效信息传递给管理层,促进信息的畅通,因此集团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一个统一的内部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促使企业充分及时获取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确保有关部门及时掌握所需信息,并和其他部门加强信息间的交流,以全面发挥风险评估、风险监督等各项机制的作用。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内部控制是所有集团企业发展中的核心环节,对提高集团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虽然当前时期下,集团企业内部控制中还有一些薄弱之处,但只要企业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就能够强化内部控制,促进企业有效治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实力,处于市场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肖旭东.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原因探究[J].企业导报,20xx,(05):77-78.
[2]林艳.关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J].会计师,20xx,(04):81-82.
[3]唐丽娟.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20xx,(03):46-48.
[4]李民.浅谈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问题[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xx,(03):51-52.
[5]高华琪.集团企业如何强化内部控制[J].科技信息,20xx(1).
[6]许永源.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在集团企业的实际应用[J].中国总会计师,20xx(1).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10
一、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为了保障企业能够正常运行,就要加强对内部会计的管理和监督,做好万无一失,下面就针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展开论述。
(一)完善企业收入的核算制度
要不断完善企业销售标准,具体包括法律标准和专业标准,法律标准是能够保证企业销售符合相关的法律标准;专业标准能够保证企业收入的标准。另外,正式的销售合同不能作为销售实现的依据,因为这只是销售合约,房屋没有经过最后的验收,同时也不符合相关的会计准则。为了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要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尤其要加强对管理的薄弱环节的重视,不断明确管理制度,保证责任到人,重点加强对企业内部的控制方法、技术以及手段等,做好内部会计的控制,对于不适合岗位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对于重大的资金处理、调度等决策时,要对财产的范围、期限进行彻底的清查,严格审计程序。同时,为了提高企业会计工作效率,要科学合理进行内部会计的机构设计和权限的划分等。同时,企业要加强对管理的薄弱环节的重视,不断明确管理制度,保证责任到人,重点加强对企业内部的控制方法、技术以及手段等,对于不适合岗位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同时加强单位内部的监督与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对于重大的资金处理、调度等决策时,要对财产的范围、期限进行彻底的清查,完善审计程序。
(二)建立企业财务预算控制制度
在实际过程中,要做好财务全面控制,具体包括对财务的业务、资产、资金等方面的总体收支进行合理规划,做好财务的预算管理,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方法。第一,要制定合理的预算和编制方法,引入绩效预算模式,对于企业的预算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把项目进行细化和具体化,然后进行详细的预算,同时要明确企业财务支出的标准。另外,为了节省资金,要采用定额支出制度,因此,企业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企业的发展和财务状况进行合理分配。第二,在财务预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制度和规定,不能随心所欲的进行财务预算。因此,企业预算人员要加强财务法律意识,避免出现营私舞弊的现象,对于整个资金的流动、拨付、使用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的监督和管理。其中业务流程是进行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环节和步骤,要保证控制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科学性。同时企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批,有效发挥审计和监督作用,完善整个会计处理程序。
(三)完善财务核算管理制度
企业要不断完善和健全财务核算和管理制度,要把会计管理工作当作重点任务来抓,开发创新思路,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各级财务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要合理判断单位的设计支出,注意开源节流,做到不超支。企业必须建立相关的管理制约机制,加强管理和控制,对每项资金的支出要进行认真审核,在确定真实合法有效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支出。要不断完善财务预结算管理制度、内部审查监督制度、报账员培训制度和相应的业绩考核奖惩制度等,可以保证企业相关的政策措施能够很好的落实。另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专门的借款与项目成本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因此要科学合理的划分间接费用的范畴,在进行借款费用核算过程中要遵循配比原则,在成本累计在完全没有超出预售款和没有完工的项目都属于借款费用成本的范围。
二、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经营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加强对内部会计的控制,建立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保证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利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11
摘 要: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施工企业;内部控制
随着公路建设市场的逐步放开,施工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过去施工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已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客观上要求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新《会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执行,靠的就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实现现代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赖以顺利进行的基础,要确保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就必面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成本费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成一个内部自我协调、制约和检查的机制。
一、施工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概述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企业为确保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维护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保证财务会计及其他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避免或减少各种风险,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实现企业既定的经济目标,并在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相结合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及方法,针对企业的财产物资等有形资产,以及人力资源、经营理念等无形财产的有效管理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的规定和制度。而在此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一种自我检查、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系统,被称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而对于施工企业,则主要表现为对施工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
二、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
(一)各级组织结构设置
一般来说,施工企业下属各施工项目、各分(子)公司的会计、出纳由企业本部直接委派,实行直线管理。会计负责项目的会计核算工作,并直接对企业本部财务部门负责,不兼办货币资金的收付业务;出纳不兼任稽核、会计资料保管、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不兼办会计核算业务;银行印鉴由会计和出纳分别保管(或由项目经理、会计、出纳分别保管)。各项目的大宗材料采购或金额较大的材料采购由业主指定或由企业下属物资公司提供。
(二)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是指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必须经过适当的授权和批准才能执行相关经济业务,未经授权和批准,不得处理有关业务,这一控制方式使经济业务在发生时就得到有效控制。在施工企业内部,大额工程合同制订权在企业本部、大宗材料采购或金额较大材料采购合同制订权(除开业主指定材料)在企业本部;零星材料采购合同、零星劳务施工队伍合同制订权才下放至施工项目。项目无条件执行企业制订的各项计划、履行企业签订的各项合同。零星材料合同及零星劳务施工队伍合同应向企业本部相应职能部门报备,接受监督。在资金审批上,属于本项目的正常施工用款,由项目上报企业本部,经相关职能部门及企业领导批准后,项目经理才有权在所批准的金额额度内调配使用;其他一切资金调度由企业本部控制。
(三)施工企业资产及财务安全控制制度
公司本部财务或审计部门定期派员到各工程项目进行检查,检查应以财经纪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经审批的资金收支计划等为依据,对财务收支和会计资料进行审查和核对。日常业务审查的重点应是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目及各项合同。在会计账簿审查中要特别注重原始凭证的审查,在会计账簿审查中要特别注重银行存款收支及结余的审查。在日常审查的基础上定期审查会计报告。
(四)施工企业人员素质控制
众所周知,会计控制事关企业经营发展的全局,是一项风险较大、较复杂、需要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的工作,只有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水平及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的人才能胜任。
三、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一)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其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控制过程,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往往只重视事后控制,则忽略了对事前和事中的控制。许多企业只有事后的核算和分析,缺乏科学的事前预测和决策,缺乏事中的及时监督控制。结果是事前制定的计划不科学,在实际施工中有的部门很容易就达到要求,而有的部门就是日夜赶工也达不到计划标准,事后的奖惩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致使各岗位的责任权利不对等,出现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千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此情形一方面会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给施工企业的成本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公路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难度大
公路施工企业有其自身的行业特点:在项目施工中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迅速;各种工程材料的品种多,材料也因质量、规格的不同而价格差异大,定量分析和预算编制口径较难统一;很多材料无法从厂家直接采购,而且新品种的层出不穷也使价格不易控制,增加了施工成本;同时公路施工中施工管理层级的增多,不可预见情况的出现也使控制难度加大.
(三)公路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力度不够
部分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不重视,有的管理人员自身都不能遵守有关的控制制度。企业管理层存在重生产、轻经营、重开发、轻内部管理的思想,甚至把内部会计控制看作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的事情;有的高层领导者越权管理,使原本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员工粗枝大叶,责任心不强造成人为失误,甚至联合起来舞弊,使内部会计控制失去了其基本功能;有的规章制度制定的比较严密,但仅仅停留在纸上而未贯彻执行,成了流于形式的一纸空文。如设备租赁未按制度贯彻内部牵制原则;有的财务付款手续不健全,不按合同规定付款:合同的签订、执行、付款都由一人来执行等等。
(四)内部监督制度缺乏
相当一部分企业未建立内部监督制度,已建设内部监督制度的也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内部监督工作得不到必要的重视和支持。另外,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体制也不健全,各职能部门、各个岗们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与监督,不仅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完成,同时对企业内部审计也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五)部分会计人员素质水平偏低
由于部分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且企业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也只重视形式。致使财务会计制度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四、健全施工企业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
(一)加强对内部会计控制行为主体的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和经营风险的行为主体是人。只有上下一致,及时沟通,随时把握相关人员的思想、动机和行为,才能把内部控制工作做好。具体有以下几点:①对项目经理实行有效的激励,使其为项目施工成本费用的最小化,尽心尽力的为项目整体利益而努力;②要及时掌握企业内部会计人员思想行为状况,企业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要定期对重点岗位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措施加以控制;③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以提高其工作能力,减少会计业务处理的技术错误。
(二)合理运用会计电算化进行内部会计控制
电算化可以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水平。但不能以此代替原手工会计处理中已建立起来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同时,还应加强对电算化系统的管理,从而保证会计系统安全、正常运行,保障内部会计控制按照系统设计的处理流程运行。
(三)定期或不定期实施内部审计
为了保证施工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完善,施工企业管理部门必须定期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因为有的企业从形式上讲制度已经建立,但实际上并未贯彻执行,制度形同虚设,因此必须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查。审计控制制度的建立是评价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健全与否、执行程度如何的主要手段,企业可根据自身管理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审计。由管理者委托内部审计人员去进行,通过审计人员客观公正的审计,找出漏洞、弊端以及严重失控的环节,更好地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四)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施工企业应制定长期的培训规划,把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纳入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通过多种渠道的培训,使财务人员成为既精通财务管理,又懂施工生产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财务人员除了做好日常的会计核算和报表工作外,应更加重视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出谋划策,积极参与各项预算决策活动,探求降低施工成本费用的新方法、新思路。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12
一、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企业内部控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了确保企业的资产完整与安全,避免出现会计漏洞,需要进行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主要是指通过利用企业内部分工而形成的相互制约与相互联系,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企业对与会计相关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控制,如实物资产、货币资金、对外投资与采购付款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有四个功能。首先可以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二是提高会计信息的正确性与可靠性,三是促进国家法律法规切实执行,另外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但我国的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在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却非常严重,如果不加以干涉,有可能会对国家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二、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
1.缺乏必要的控制制度与规范
每个企业的经营范围或管理理念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对于内部控制管理,也会有所不同,小型企业在进行内部会计控制中,没有制度,或是直接引用其他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发生众多难以操作的问题一些企业的会计科目设置不合理,出现任意修改、涂抹的情况,甚至会计数据都存在变更的现象,做假帐更是层出不穷,这些行为都从侧面反映出企业没有一个完善的控制制度约束,从而造成流程中漏洞百出,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甚至一些小型伯的控制制度与规范只为了应付检查,而对于自身的管理却没有任何的指导意义,做表面文章,导致内部控制出现严重问题。
2.管理者与会计人员观念存在问题
小型企业的管理者一般为创业者,从技术专业人才向管理者角色转变过程中,没有吸收到足够多的管理水平与知识,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更没有明确的想法,造成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偏重于技术管理,而对于运营管理与财务管理出现问题。小型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往往都集中在管理者一人或几人中,对于内部会计控制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认为这种控制只是对除管理者外的其他人员进行约束,这种观念造成内部控制失真,对于内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及时纠正,往往说一句话就过去了,认为小型企业没必要为了内部控制中的问题严肃处理,久而久之也就会出现大的问题。小型企业的会计人员一般为无证上岗,对于财务专业知识缺乏,更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欠缺,这些人员与企业的管理者有着亲近的关系,为了维护管理者或所有者的利益,会计人员有可能会做帐外帐,对于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3.缺乏监督管理机制
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监督管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政府监督,二是社会监督。我国的企业外部管理体系较完善,但对于小型企业的适用性却不高。小型企业在内部设置相关的监督机构,也往往流于形式,工作人员水平低,无法体现出监督的价值与作用。四、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策略研究首先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于制度进行有效创新,建立符合本企业发展的制度,这样在执行过程中才能够操作。每个企业都有其个性化,在建立制度时,要对企业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进行细致研究与结合,根据本企业的管理手段与运作方式,按照相关的控制规范与法律建立制度。对于制度中涉及到的部门间,要相互配合,各行其职,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处理。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企业的管理者与会计人员要对国家最新的法律法规内容进行学习,加强风险意识与危机意识。通过组织培训与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与职业道德水平,建立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行业规范,坚持不做假帐,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最后要通过完善监督制度的方式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体系中组织间的比较,查找不足与问题,及时进行改善。
三、结语
内部会计控制对于小型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规范、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不断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监督机制的模式,提高管理者与会计人员的技能与素质,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才能够针对本企业,制定出最适合的发展思路,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不断提高各方利益。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13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构建
1.从企业所有者角度构建内控目标。从企业所有者角度来看,他们更注重企业资本的收益性与安全性。企业所有者需要真实、可靠、完整的会计信息,通过掌握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现状来查证受托管理者的工作能力和可靠度。企业所有者通过内控制度的实施对企业经营管理及资本运营进行干预和控制,实现企业实现资本保值与资本增值。由此可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是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以及规范企业会计行为。
2.从企业经营管理者角度构建内控目标。企业经营管理者注重的是如何加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权,对企业进行全面、高效的管理,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保障其受托期间的权力和收益。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会计内部控制目标有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对企业日常经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二是建立和完善风险监控系统,加强风险的预见能力,对风险能防就防,对损失能减就减;三是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和完整,预防违规行为,并对已经发现的欺诈、舞弊行为进行严厉的惩处;四是对企业所有者负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及时为企业所有者提供所需的财务报表和其他相关会计信息。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划分
1.按公司管理结构层次划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企业所有者及企业经营管理者依据企业管理结构,可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分为内部审计、财务经理、经理、监事会、董事会、股东及股东会等具体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企业内部审计对经理和董事会负责,及时了解和反馈企业运营时出现的问题。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审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监督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和落实情况,提出有助于完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建议。监事会是由股东会选举并任命的,对股东会负责,并监督董事、董事会、经理的工作。监事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标是监督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行为及活动、决策,监督财会工作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保障股东与股东大会实现其目标。经理由董事会任命的。经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代理人,负责企业工作的正常运行,并协助董事制定企业发展计划和实施。企业经理人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是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符合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经营管理体系和有效的风险防控系统,确保会计信息及时、真实、可靠,保护企业资产完整、安全,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持续、稳定提高。财务经理通常是由经理提名,董事会决定其去留和规定其工作范围、内容。财务经理实行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在确保董事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实现的同时,还要接受监事会的监管。董事会是受股东的委托,在经理的协助下监管企业的主要决策,并且负责监督企业战略的执行和资产运营情况。董事会和董事执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标是确保企业运营策划、财政预算、决算和利润分配方案的科学合理,及公司内部管理体系的合理行、高效性、可执行性。股东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关,拥有听取报告权、查实权及决议权。股东是企业的资本注入者,持有股份,依法享有企业的所有权和股东权,拥有审查财务报表、监督公司经营管理和参与股东大会表决的权利。由此可见,股东会和股东才是企业真正的领导层,其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通过掌握真实、完整、可靠的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对企业经营管理当局进行监督和管理,在必要时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干预。
2.按内容划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企业依据控制内容可将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划分为会计信息完整真实、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内控制度、企业资产完整安全、职业道德完善等。其关系紧密,相互管理、相互依存。会计信息完整真实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同时也是重要手段。会计工作者利用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实现对企业资产和经营活动实行监管,落实会计的管理职能,促使内部会计控制目标达成。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内控制度是内部控制的首要目标,它包含两个基本制度,一是约束制度,二是激励制度,即不仅规定了各层员工和领导的职责义务、工作范围,同时,也规定了奖惩办法,以此实现内控目标。保证企业资产完整、安全是企业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共同的内部控制目标,同时,也是财会部门及相关使用、管理部门的内控目标。企业通过这一目标的达成来实现资产保值和资产增值。完善升华职业道德是通过他控和自控实行内部会计控制,帮助会计工作人员端正职业态度,加强责任感,严格自律行为。
三、总结
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企业产权关系和经营管理要求的多元化,以及管理结构中的权责结构,是搭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基础理论。企业内部会计目标的确认,以及层次划分和设计,都为全面落实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立良好的应用平台。建立健全的企业内控制度,为企业稳定、持续的发展带来内部动力,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构建合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14
随着我国企业逐步融入全球经济舞台,参与到国际合作与竞争之中,我国企业便面临着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双重压力。而正是这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使得企业风险无处不在。然而从目前我国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上来看仍不容乐观。因此,从风险管理角度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建立切实可行的内不控制制度则尤为重要。以下笔者即结合个人多年从事财务工作的实践经验,对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提出几点个人建议,以供参考。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现状
1.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过于紊乱
内部控制环境作为一个企业的基本基调,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也正因如此,可以说内部控制环境势与内部控制活动、风险管理方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纵观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不难看出,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过于紊乱,以至于整个公司在治理结构上权责不分明,内部控制组织形同虚设,管理理念与约束、监督、激励机制更是尚未形成系统化、规范化,其不具备可行性,仅仅只是提留在书面上,而这也严重的抑制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落,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2.企业在风险评估管理上发展水平缓慢
风险评估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就是为企业即将要实现的目标进行相关的风险分析,实现对其的风险管理。也正因如此,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则尤为重要。然而纵观目前我国企业在风险评估工作上的成效,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企业普遍缺乏风险评估意识,且评估管理水平落后,即便是在金融、证券等风险管理小有成效的企业中,其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水平仍然较低,并缺乏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以至于当前风险管理工作仍局限在少数业务职能部门的具体活动之中,而不能将风险管理融入到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管理系统之中,也就无法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与战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企业缺乏顺畅的信息沟通
信息沟通是整个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框架与内在要素的重要连接体,其是企业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这不仅仅因为信息沟通对企业内部控制能否彻底贯彻、执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其还对企业的整个经营、战略目标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纵观目前我国企业在信息沟通上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绝大多数企业在信息沟通上普遍存在问题,信息沟通俨然已沦为信息传递工具,以至于许多企业因信息沟通问题而在内部控制上存在较大缺陷。如:许多与企业的有关信息被管理层控制,下级习惯于服从上级,普通员工对企业信息知之甚少,一切以管理层的要求为准,进而导致了企业员工不能充分改选其职责;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对彼此间的协调不够重视,部门间信息沟通缺失。
4.企业缺乏对内部控制的合理评价
企业在内部控制的建设过程中,要不断的测试,不断的评价,才能够实现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进而最大限度的防范企业风险,应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也正因如此,内部控制评价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早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然而,纵观现今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我们可以看出,对其的研究仍集中在内部控制鉴证方面,而忽视了内部审计评价。以至于企业在面对时下复杂、多变的组织结构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管理者无法从内部控制评价中提取有效的风险信息,进而无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做出效的调节、沟通与约束。与此同时,通过分析,我们也可以知道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真实的财务报告其本身就不是审计人员的责任,而应该是管理当局的责任,也正因如此单单凭借企业自身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管理当局对审计人员的评价给予支持与合理化建议。
二、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问题的改进建议
1.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
通过大量实际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内部控制建立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第一,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因为只有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才能够使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到企业管理的各项工作之中,使每一项业务,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按照规章制度办理,从而通过法律法规的从旁引导,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与风险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第二,塑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其不仅是一种无形力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因此,利用企业文化这一软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内部控制,势必能够克服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并成为高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先决条件。尤其是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基于企业文化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其能够使企业与员工在共同的价值观下,达到最大程度的统一,进而在增强内部控制执行力度,并有效预防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第三,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一个相互制约的控制环境。要想进一步做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首先就应该建立一个独立的董事会,并确立其在内部控制中的核心地位。因为,独立的董事会与公司内部董事相比,其与公司的利益关系相对较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抑制内部董事与管理层的舞弊行为。并且董事会在行使权力时,也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减少代理成本与风险的同时,也规范了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2.进一步加强企业的信息沟通
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可以使企业高层及时掌握企业员工的劳动状况,提供正确、及时、全面的信息内容。同时,还能够提高企业各部门和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而这正是企业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因此,为了进一步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的信息沟通。面信息化内部控制体系内,企业与客户、供应商和银行等,实现信息的实时沟通,各种信息置于统一的信息平台之上,财务数据将直接来源于业务数据,通过网络与供应商、客户和银行核对,供相关人员查询,可以及时发现差错、避免舞弊的产生,形成一个内部控制的网络,从而更好地防范风险。
3.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与风险管理的考核
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与风险管理的考核工作,不仅能够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机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还能够使其得到更有效的执行。所以,设置专门机构,并制定科学的坚固与考核制度则尤为重要。同时,企业的各个部门也应该定期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自检,以确保内部控制可行性的同时,得以切实的贯彻与落实。而对违反企业内部控制流程的各项行为,企业应该给予严厉的处罚,以此为内部控制提供一个强有力的软约束力。
4.可适当采取内部审计外包服务
内部审计外包服务是将企业的内部审计业务直接外包给有能力的内部控制中介机构。而因为这种中介机构与企业自身并没有太多的利益关系,也相对更为专业。所以,更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评价与监督工作,有利于企业风险的防范。尤其是无论在内部控制的建立上,还是在内部控制的健全上,其都是个系统工程,都要耗费大量的财力、人力。而外包给专业机构,不仅能够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财力、人力,还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所以采取内部审计外包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优势。但由于内部控制自身性质的原因,使其在执行中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密不可分。所以,在外包服务上,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情况,适当采取内部审计外包服务,对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进行辅助完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笔者对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进行粗浅的探讨,也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企业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复杂性共同决定了企业系统的复杂性,也正因如此,要想做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则成为企业所有部门共同面临的一个综合性课题。尤其是时下全球化经济发展进程正在不断的加剧,企业风险更是无处不在。因此,在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研究中,我们应该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并运用先进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手段,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进而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为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15
摘要:本文就城建开发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就此提出具体的强化措施,希望对加强城建开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建开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迅猛。与此同时,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非常巨大的进步,极大的促进了城建开发企业的发展。随着城建开发企业发展的不断深化,内部控制中也突显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和不足。很多企业投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目前,我国很多城建开发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直接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
一、城建开发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目前,城建开发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壮大,在此过程中很多问题不断展现出来。比如企业风险评估环节比较薄弱、企业内部信息不流通、企业的产品细分不足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弱化等。以下将对城建开发企业中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城建开发企业的风险评估环节比较薄弱
近年来,城市建设日益频繁,城建开发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在此过程中,内部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也日益凸显。其中,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风险问题尤为明显。城建开发企业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城建开发企业目前的风险评估体系还没有建立完善;另一方面,城建开发企业内部的风险意识薄弱。由于城建开发企业的风险评估体系不够完善,导致企业没有办法采取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进行有效的预警。再加上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意识非常薄弱,企业的高层领导对内部控制的风险控制认识不足,基层的相关人员很难认识到内部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所以,城建企业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重要性认识严重缺位,从而导致城建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执行力达不到预期的标准,导致企业内部的风险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企业内部控制在执行或者全面实现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难度。
(二)城建开发企业内部信息不流通
城建开发企业中高度强调企业内部信息的透明和沟通,企业内部信息的透明和有效的沟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可以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协作和联系,极大的促进企业的工作效率提高。一般情况下,城建开发企业多为跨区域发展,企业统一管理的过程中信息透明和沟通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城建开发企业的大部分内部信息是不流通的,很多企业的各大部门都各自为政,部门之间的沟通非常少,而且很多部门的工作都处于敌对的状态,基本上每个部门都只是关门处理自己的工作,实现自己部门的预期业务目标,从而导致企业的内部信息极度封闭,无法实现企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三)城建开发企业的产品细分不足,内控情况各异
城建开发企业的产品用途按照产业可以分为民用项目、商用项目和工业项目。其中,民用项目对于城建开发企业和普通的建设企业都比较普通,这样的项目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建立有效的决策流程,因此,民用项目的内部控制比较容易。而商业项目和工业项目是一种比较新兴的项目类型,目前,还未形成成熟有效的运作模式,缺乏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很难进行。
(四)城建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弱化
由于我国城建开发企业的内部财务监督起步比较短,所以,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督弱化,提高企业内部制度的水平势在必行。很多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建立都是从西方国家引入的,经过一定的研究转化为企业自己的财务管理监督制度,从而促进企业资金的安全运行和持续发展,形成自己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一般情况下,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体系能够促进企业财务管理计划的有效实施,但是,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只是涉及与此联系密切的财务部门等多个部门,需要密切联系、互相监督和调节才能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进行。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企业内部财务活动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多变,导致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各个部门为了争夺利益而故意避免其他部门涉及的财务计划,所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以及进行强有力的执行是非常困难的,企业内部牵制体系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本来应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职能也被极大的弱化。
二、城建开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一)城建开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模式
针对目前城建开发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企业需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构建切实可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企业要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内部控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可以保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正常运行。所以,企业应该结合发展战略、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治理机制等,促进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从而营造良好的环境。其次,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各项准则及制度,在城建开发企业中,内部控制相关部门要严格遵守上级制定的各项财务制度和财务准则,企业要根据内部的业务情况和自身所处的行业环境制定相应的业务操作流程和具体的核算制度,对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汇报总结,为以后的内部控制工作奠定基础。总之,城建开发企业要严格贯彻和执行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制度,增强企业的执行力度,切不可将内部制度形式化。为了有效的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城建开发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过程中,应该由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审查财务凭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及时对各部门或者人员领用的重要空白凭证进行必要的登记和审查其实际使用情况。所以,城建开发企业要建立有效的财务审核制度,对财务授权审核工作进行检查,通过财务信息审查制度的建立和有效执行,逐步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
(二)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内部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综合素质高的内部控制相关人员从非常专业的角度掌握企业内部控制的程序和流程,可以从被监督的状态转变为主动控制内部控制管理的流程。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才能有效的创新和完善内部控制理念,才能更加高效的进行企业内部控制。一般情况下,城建开发企业内控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是指企业内部控制人员在内部控制管理中能够非常专业的辨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迅速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以专业的办法解决问题。城建开发企业一定要建立一支具有高专业水平的内部控制管理团队,有效的进行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在此基础上,城建开发企业应该定期组织内部控制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培养他们先进的内部控制意识和思想,采用一定的奖惩制度激励内控人员主动学习、自我提升,从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人才培养。
三、结语
总之,城建开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企业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城建开发企业风险评估环节比较薄弱、城建开发企业内部信息不流通以及城建开发企业的产品细分不足和城建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弱化等,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优化城建开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模式、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等,促进城建开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加强其执行力度,从多个方面促进城建开发企业的发展和管理。
参考文献:
[1]郑晓.城建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现代经济信息,20xx(03).
[2]姚叶叶.BS城建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西安石油大学;硕士论文,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