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论文(集合15篇)

发布者:清水有龍 时间:2023-1-2 00:34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集合15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企业内部控制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集合15篇)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1

一、预算管理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情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一般包括风险评估、控制活动、控制环境以及信息与沟通等几方面,这也是目前企业内部控制中相对比较基础的几方面。但是,当前国内没有一致的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和措施,再加上某些上市企业内部控制意识相对淡薄,就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不当或者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失效,不仅极大地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而且对市场的稳定运行有消极的影响。

从预算管理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出发,预算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主要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高效、有序开展,更要维护资产的安全、财务报告的准确以及经济信息的可靠。从我国当前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表现来看,预算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既定目标还远未实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缺乏统一的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企业内部信息系统是创建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并且优良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有利于在预算管理里中提升企业效率,预算管理既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要素之一,又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方面。二是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体系没有形成,预算管理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出发点,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价值观、个人素质以及做事能力等,但我国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表现不够突出。三是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缺乏明确的企业战略指导,如果在没有企业内部战略的条件下对企业进行预算管理只会过多地重视短期利益,忽略企业长远目标,使得企业在短期内的预算与企业长远发展不相符合,无益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这样的预算管理更不可能获得预期结果。四是预算管理运用到企业内部控制中时,经不起市场的考验,企业内部控制在预算管理中忽略了进入市场前对市场的预测、调查,导致企业预算同所处的外部环境不能融合,预算理所当然不被市场接纳。而且,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对市场没有足够的应变能力,更使得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不易实行。

二、企业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不仅是一种高效的管理工具,更是一种有力的控制手段。现如今,企业管理的重心之一就是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措施,它能够有效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的需求;通过预算管理可以使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时更加明确,并根据预算和战略目标引导企业正常、稳定地实施生产活动。

(一)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最基础的反映形式,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始终强调创建一个优良的内部控制环境,加强企业宣传管理,重视企业内部道德教育,强化企业经营观念和及时掌握人力资源发展情况,目的是为了让企业员工能恪尽职守、尽职尽责。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是企业员工能否规范、认真负责地编制和执行企业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信息有效传送的平台,企业信息情报传送是对企业内部控制中有关非财务、财务的信息进行准确判别,再快速、高效地传送到企业内部决策者或相关员工手中。对于普通的信息,基础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很好地处理,但是对于重要的预算管理信息,需要在专门的平台上进行传送。另外,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整体构架,企业内部风险评估指的是企业管理者在制定企业目标从开始到完成的过程中,对企业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以及有效的识别,再制定并实施科学的规避措施。企业在风险评估之后,内部控制活动的整体构架也就显得清晰明了,即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包括的是企业财务信息控制以及企业营业性控制,这就是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构架,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务必要融入到这个整体构架之中,才能行之有效地分析和解决企业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依托预算管理企业内部控制一般有企业授权批准控制、企业实物安全控制、企业预算控制、企业组织规划控制以及企业内部审计控制等方面;企业内部控制就是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相互联系以及互相配合,共同形成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网络系统,即计划、预算、决策以及控制、激励和评价。由此可见,预算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有一定的关联,存在某些共同点,两者相互促进以及相互弥补不足,使得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尽可能地发挥其作用。相反,企业内部控制所采取的方法则依托预算管理来实现。首先,预算管理主要是以企业内部利益管理为重点,企业要实施预算管理以便帮助企业实现预期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要通过结合预算管理和企业内部绩效管理系统,再分析对企业绩效有影响的因素,然后创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业绩控制管理系统,真正实现对企业内部的利益管理。其次,预算管理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各项控制管理的有效联系,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考核激励以及规划预测有深远的影响,不仅使企业形成了业务流,而且形成了资金流以及信息流,所以企业内部控制要经过预算管理来达到目标。最后,预算管理要依据企业内部既定的战略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要全面分析和了解影响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各种诱因,以便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规划各阶段的具体目标。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内部实际控制要依据既定的战略目标,所以,预算管理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

(三)预算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指导作用为了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企业内部应该拥有一套规范的财务管理系统,其中包括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等,重要的是以预算管理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强调企业财务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创建科学合理的企业生产经营战略以及财务战略,并对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强化对企业的融资管理、投资管理以及收益管理,全方位提升企业的价值;强化企业成本控制以及成本管理、注重绩效管理与激励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核算标准、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预算管理为企业整体财务管理系统的中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进行指导,相比于以前的企业内部控制模式,如今的企业内部控制模式在淡化会计控制模式的基础上经过改进新增了风险评估和控制环境要素,但仍没有完全脱离会计模式,注重的是对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落实以及实现。事实上,企业预算管理的目标是尽可能地要求企业实现管理会计目标和财务会计目标。另外,企业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都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但总的来说,企业预算管理的作用比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显得更有优势,为此在企业预算管理时设立相应的部门机构使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有机联系,提升预算管理的效率,所以要切实加强预算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指导作用。

三、预算管理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预算管理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的战略目标可以通过预算管理进行开展,即预算管理能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责任,强调企业内部之间的部门协作、沟通,使得企业可以聚集有限的资源全力去完成既定的战略目标。这就要求企业内部控制中要合理地进行预算,然后在企业内部进行评估,最后做出决定,全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一)合理的预算能够减小非经营性风险科学、合理地对企业进行预算管理,不仅使企业内部控制中的曰常工作更加具有规范性、计划性,而且能有效地避免企业由于盲目、随意投资从而造成非经营性损失,更有效减小了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在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中,编制以及执行预算管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让企业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即企业在经济环境、经营环境以及企业资源和企业战略目标之间维持动态平衡。企业运用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方法,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的管理过程中有许多方面可以对其进行量化处理,有利于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对各个部门的业绩进行量化考核,更有利于对企业内部员工的控制、激励。

(二)预算管理能为企业内部评估提供依据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在预算管理过程中企业全体员工都要参与其中。预算管理中,企业可以依据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形同企业既定的预算进行合理的对比,并且对两者之间产生的差异性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找到高效、合理的解决方法。而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估目的是为了保证内部控制能有效合理地运行;同时,对内部控制评估还应实施检查或者监督。显而易见,预算管理的指标高低能够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估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数据。相反,假如企业内部控制中没有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就会导致企业在内部控制评估中对出现的管理责任不容易进行有效的认定。

(三)预算管理为企业内部提供人员基础企业内部控制过程渗透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当中,并且预算管理掌握着企业的整体管理控制、财务控制;与此同时,预算管理也对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与否有着必然的联系。在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稳定、有序的生产运转完全是依附于广大员工来实现的,所以员工的职业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内部评价对员工在编制、执行预算管理的过程和行为进行严格的审核;为了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企业的相关管理者就务必对企业员工的素质进行专业的教育和培训,尽最大努力使员工做到尽职尽责。通过不断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加之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合理管理,使越来越多的员工都能以企业的利益为中心,尽可能多的为企业招揽优秀的员工。

四、运用预算管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当前企业要积极控制并且整合有限的资源,采取的首要措施就是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制度,除此之外还应该积极转变观念,合理控制经营活动,使得预算管理与企业有限的资源有机结合以防预算管理脱离企业的实际情况,保证企业内部控制中预算管理高效运行。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预算管理机制企业内部控制要推行预算管理,务必要建立科学、合理以及有效的企业内部预算管理组织部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使得预算管理有效进行。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不仅要在编制阶段要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各个单位的相互配合以及共同参与,而且要在预算管理的实施控制阶段坚持这一原则。这就需要建立互相关联的多层次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组织部门,更要指明每个部门应该承担的任务以及应有的职责。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组织部门一般应该包括企业预算管理办公室、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以及企业内部分级管理科室等;而多层次的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一般包括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组、企业股东大会以及企业董事会,这三者都有各自的职责,一起完成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预算管理机构中,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组是对企业内部日常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及执行企业内部组织管理者下达的命令和任务,企业股东大会是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的审批机构,而企业董事会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预算管理做出最终的决策,并且要实时依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对企业的预算方案进行核查批准。另外,还应建立高效的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流程,就必须优化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根据企业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流程对预算管理的因素进行合理的归纳设计,以便为每一个流程制定控制标准或者是评价标准,进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一般来说,每一个流程都含有若干的作业,每一个作业中还包括另外的几个任务。在依据企业内部控制业务流程进行设计过程中,还应该有效地联系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子系统,使得每一个流程的任务准确地对应到子系统上,让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业务流程设计以及相关组织设计很好地融合。

(二)积极转变观念,提升对预算管理作用的认识企业预算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日常工作能否正常、有序地顺利开展,或者是能否顺利地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鉴于此,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者务必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转变旧有的以及传统的观念,以便能够清楚地认识到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所体现的作用。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对预算管理中的战略实施既要注重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又要积极从各方面了解企业竞争对手的能力以及满足客户对企业的要求。这就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在编制、执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将传统意义上的静态管理转变成为新型的动态管理,并且要及时地对企业预算管理的编制进行适当的补充或者改进,以便顺应繁杂多变的外部企业环境。更重要的是企业预算管理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开放性,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与企业面临的现实环境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减小,强化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有效性,提升预算管理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从而切实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三)合理控制经营活动以便提高经济效益为了强化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就要合理地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首先,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要建立成本控制体系,积极有效地实行成本管理责任制。对企业成本进行控制依据的是企业预算管理中规定的成本目标,即在企业的曰常经营活动中对员工的劳动耗费进行及时调整并且采取有效的约束,出现偏差及时改正,使预算管理规定的成本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有利于企业成本不断降低。其次,是对企业内部原材料的采购价格进行预算管理,企业对原材料的采购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采购成本的多少,企业内部控制中预算管理对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定的偏差,关键因素是企业内部采购人员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到位或者是与供应商提供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企业可以实行较为公开化的采购方案,例如采取招标采购,目的是利用大量的不同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来获得价格利益。最后,是对企业原材料消耗的管理与预算。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生产产品是最主要的活动,而原材料在产品成本中占的份量很大,这就需要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合理的预算,制定各项原材料的消耗量,然后限定原材料的供应,尽可能地降低对原材料的消耗,在提高企业环境效益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是一种高效的控制管理方式,对于解决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算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之间互相促进、协同发展以及相辅相成,企业通过预算管理将战略目标转换成更适合企业发展的预算目标,借此引导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同时,预算管理在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中还需要有一定的措施来积极更新观念。对预算目标在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业绩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最基本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使预算管理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中真正发挥重要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2

一、当前电力企业财务会计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虽然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不断壮大,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人员的队伍也进行了有效的扩大,但是,由于我国电力企业对于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方面一直不怎么重视,也就导致了虽然会计人员队伍增加了,但是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及水平却没有任何的变化,依旧呈现低下以及不足的情况。外加上大量的会计人员是靠找关系或者是走后门进来的混饭碗的,他们对于会计工作甚至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只会溜须拍马,奉承领导,也就直接导致了电力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被歪曲等现象,严重损害企业的利益。

2、管理信息化方面建设存在明显的缺陷

相对于其他的企业,我国的电力企业的管理一直处于相对比较封闭的状态,最典型的就是在与时代接轨这一工作上做的很不理想,如今的社会已经是一个高科技的信息化社会,但是我国的电力企业的管理却一直没有建设起完善的信息化技术,就算是有个别的电力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应用了信息化技术,但是也只是处于起步状态,外加上内部的会计人员水平较低,根本就不能做到有效的应用新技术,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企业财务会计控制管理的工作效率,限制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3、财务会计控制方面所存在的风险

财务会计控制可以说是整个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整体基础,电力企业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不是很健全,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第一,就是会计工作人员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和防范意识较低,有关组织机构的权责界限设置不清,其次,就是在会计管理控制的工作岗位上缺乏高效的管理人才,进而导致财务会计控制系统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也相对较弱,审计模式缺乏突破性和创新性,对财务管理业务风险的了解也不够深入,在决策上具有一定的监控风险。

二、企业财务会计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1、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想要建设有效的财务会计控制体系首先要做的就是规范企业内部的管理规则,对于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权限进行明确的划分和界定,尤其是在资金的分配和利用上,一定要有一个严格的规范,绝不能出现资金无节度浪费和挥霍的现象,同时通过对企业内部发生的一切经济事务及财会部门的工作职能进行防空、堵漏、核查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扼杀于萌芽之中。另外,还要加强信息技术化的推广应用,充分认识到财务信息化管理在企业管理系统中所处的核心地位,全面实现财务管理从事后核算到管理、控制、评价和优化职能的转变。

2、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降低管理风险

首先,要加强对企业现有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考核,包括财经法规、会计制度、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会计基础等知识考核,优胜劣汰,提高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自觉竞争意识和学习意识,其次,通过聘用制度从社会选拔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精通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高端人才,从整体上提高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财务会计控制管理体系的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激发团队的突破性和创新性,降低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

3、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提高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自律性

在企业的管理中建立内部审计制度,能够有效的帮助企业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促进企业依法经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当前的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一定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配备专职的内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同时,还要对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范围、审计人员职责等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另外,通过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还可以有效的对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提高其自身的自律性,从而杜绝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被歪曲等现象的发生,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三、结束语

电力企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整体进步,而电力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又受到企业财务内部管理的影响,由此可见,电力企业的财务会计控制体系的建设的重要性,所以,建设完善财务会计部控制体系势在必行。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3

摘要: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一项基本的制度,也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会计信息并借助香瓜的手段和技术进行处理,从而为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提供指导、调节和约束。为了能够在当前市场上进一步提高石油企业的竞争力,我们应当加强对石油企业内部会计问题的探究。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石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及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石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现状;基本措施

一、我国石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

当前我国石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方面,我国石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比较薄弱,部分石油企业对于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在不少石油企业中虽然存在内部会计控制,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徒有虚名而已,形式化严重,不能够发挥真正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石油企业领导对于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不够重视,以及石油企业内部自身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另一方面,我国石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机制还不够完善,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石油企业对于内部会计控制的工作不够重视,很多石油企业内部没有独立的审计机构或是审计人员,内部审计在石油企业中没有处于超然的地位,降低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此外,我国石油企业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于财会工作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当前我国石油企业的财会人员却不能够符合我们的要求。一方面,很多财会人员欠缺专业的审计知识,缺少内部会计控制的相关知识,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的财会人员在很大程度上都忽视了理念和知识更新,因此往往让已收到就有的观念和思想的约束,缺乏对新观念的主动接受和创新能力,对于一些新的技术和能力也接受的比较慢,这就导致我国石油企业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不利于财会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石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措施

1.加强石油企业关于内部会计控制的观念

要想在石油企业中加强内部会计控制首先就是要从观念入手,从思想意识上重视内部控制的观念,才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好地对内部会计进行控制。首先,企业要注重对内部会计控制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和讲解,要使企业的管理者以及相关的员工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在整个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让员工们明白内部会计控制能够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获得更加长远和稳定的发展。其次,对于会计工作者来说,企业还应当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做到权责明确,防止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为了私利而弄假账,加强对经费申报过程的审核,要让会计人员明白他们的行为会导致的影响,以及这些行为会给他们带来的后果。再次,企业应当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相关法律宣传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和熏陶,在平常工作中严格地出发各种违规的会计行为,并从观念上形成一种良好的影响。

2.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机制

石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机制是企业运行的重要机制,是实现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机制,一方面需要石油企业树立其合法性和合理性,使内部会计控制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在日常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能够有效地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另一方面,内部会计控制机制需要有良好的企业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为其提供保障,促进其进一步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在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时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共同努力,进一步促进内部会计控制机制在石油企业中发挥作用。

3.建立健全石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是石油企业实现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效果的重要措施,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首先需要石油企业加强内部的管理,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置审计部门,定期地对企业的生产状况以及财务状况进行全面、详细的监督和审查,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其次,相关部门还应当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价,要公正、客观、公平,从而检验内部会计控制是否产生了应有的作用,并能够是企业内部的业务得到更好地落实,促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发展。除此之外,石油企业还可以利用中介审计、财务公司自查、效能监察、监事会检查等多种手段进一步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体制,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4.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促进我国石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关键要素,所以我们要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首先,我国石油企业应当在招聘时提高聘用标准,采用综合考试的方式选聘更加优秀的人才,在平常也应当加强对财会人员的考核,定期对其工作进行检查和审核,督促相关财会人员在工作时更加负责。其次,应当加强对财会人员的综合性只是和能力的培训,包括会计基础、会计制度、财经法规以及相关的计算机操作技术等等,既要重视财会工作人员的相关理论知识和财会技能,也要重视其对是由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了解和认识,甚至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及计算机能力都属于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都需要不断进行培训和提高。

5.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

为了更好地进行石油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我们还应当进一步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一方面,这需要我们在企业内部管理时更好地进行人员的安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人员的配置,在安排人员时需要考虑到人员的年龄、工作经验、所处的领域来进行合理、科学的工作安排,从而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监督制度和激励制度,不同岗位的人员能够进行相互的监督和促进,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又能够通过激励的手段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借此来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石油企业的发展,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其获得更好地业绩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唐俊峰.我国石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探索[J].现代营销:下旬刊,20xx(6).

[2]高军.网络环境下石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xx(4).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4

一、施工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积极意义

1.实施内部控制是建筑企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的前提

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不仅建立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而且全面有效落实了该体系。很多优秀的企业走出国门,走向全球,从最初的投标参与到最后赢得市场,凭借的是其科学的发展经营理念,建立和实施了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2.实施内部控制是适应国家对行业监管的需要

为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政府对各行业管理日益深化。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全面监管体系。将施工业绩、施工质量、施工资质、专业人员、消防安全、文明生产、民工工资、竣工资料等各方面内容,纳入统一电子监管平台,建立了翔实可查的企业档案。政府根据对企业的综合评价,采取了扶持、降级、淘汰建筑施工企业政策。为了企业适应新形势,保障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势在必行。

3.实施内部控制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市场竞争主要是各个企业之间的综合实力竞争。而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必须充分挖掘潜力,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企业必须从管理点、线、面;人、机、料到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地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出企业在各种因素下最优资源配置方案。惟有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才会成为可能。

二、施工企業内部控制目前存在的问题

1.企业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环境是保障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因素。正因如此,它也往往是实际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最大的限制因素。在建设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中,相关领导层面缺乏正确的指引,影响企业员工无法认识到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继而执行过程中陷入无序状态。另外,企业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管理信息失真,数据无法采信。这些不良的因素不利于建设适合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的企业环境。

2.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当前很多企业建设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不全面,不完善,不适用。一方面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不从自本身实际出发,不调整市场已改变的需求,照搬和照抄同行控制文件;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中,对企业运行全过程未进行有效的培训、控制、评估,无法完善制度。有的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有名无实,形同虚设。

3.缺乏全面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控制

目前,多数施工企业审计部门队伍编制少,专业素质不够,独立性不强。公司缺乏有效的审计管理监督制度,以日常差错查纠取代制度化监督管理,以致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的作用不大。企业内部审计没有行使有效的监督功能,内部控制制度也必然得不到完善和健全。

三、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1.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提高内控重要性认识。

企业必须从根本上努力建设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首先,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者必须明确和掌握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发展方向,能够以自身作则成为内部控制的领头雁和落实者,带动企业整体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其次,加强企业中坚力量和一线人员的技能素养与专业水平。最后,必须积极建设科学高效的风险预警体系,不断提升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和控制对策。特别是风险安全事故发生后,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

2.不断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1)必须建立健全事前控制制度,细化各项业务的职责、以及执行标准和流程。发挥企业各部门相互监督机制的同时又要保证部门间信息顺畅流转。(2)建立健全事中控制制度。需要按照市场要素变化,确定过程中控制制度,加强风险控制和风险防范。(3)在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尤其要重视建立健全成本控制制度,建立量化指标,定期对于工程项目和管理层费用进行成本明细分析,动态掌握各项实际成本费用;对企业资金统筹管理、健全采购与付款制度等,并在执行过程中对相关制度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

3.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是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它能够严密监督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它要求企业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具有高素质高能力,能敏锐地发现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过程中已出现的或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为有效发挥审计工作的监督机制,企业必须单独设立审计部门,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定期定项目聘请社会专业审计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再作进一步的复核审计。通过内部和外部审计工作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综合考核评价,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可期的。

参考文献:

[1]康显桃.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合同管理发挥的作用之研究[J].会计师,20xx,03(04):47-48.

[2]吉华.风险管理视角下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xx,11(17):49.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5

点。但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通常取决于执行人,因此企业的员工的能力与诚信方面是控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在新的互联网环境下,更要适合当前形势,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

二、风险评估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管理层更要着眼于识别和评估其面临的风险:

(一)风险对企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企业要迅速地识别风险,确定可以承受的风险水平。在互联网产品纷繁多样的今天,识别风险往往比以往变得更加困难。面临海量信息之间,更要提高自己的信息过滤和风险识别能力。如,很多企业当前都会运用阿里巴巴,或者京东商场等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易;运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互联网支付工具进行结算。这些新的互联网工具都是现代的企业必须面对并且无法回避的。企业就应当识别这些互联网产品的风险,以及采取措施来管理这些风险。

(二)加强对企业的经营业务扩张的风险评估。快速的业务扩张可能会是内部控制难以应对,从而加强内部控制失效的可能性;海外扩张或者收购会带来新的并且往往是特别风险。如:巨人集团的盲目的业务扩张,很大程度上就是企业在风险评估上的失败,使得巨人集团的内部控制难以应对,最终导致了整个集团的破产。

三、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与沟通

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应该重视包括移动互联和社交媒体在内的信息传播和沟通方式。公开的沟通渠道有助于确保例外情况得到报告和处理。沟通除了采取传统的政策手册,备忘录,电子邮件等方式,更可以运用微信,微博等即时聊天工具。比如现在很多企业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微博和微信订阅号,与外部或者内部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信息的即时互动,企业面临的市场波动风险点,也常常可以通过微博或微信的转载或者转发为员工和公众所知。如小米公司,巧妙运用互联网与客户进行沟通,在小米品牌建设的整个过程,让客户通过互联网参与进来,即“兜售参与感”,精准地找到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小米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创造了手机销售量的神话,创造了极佳的业绩。

沟通更应该重视客户的反馈。在互联网环境下,万物的直接实时链接使得信息反馈与用户参与的成本维持到最低。如消费者在天猫商城选择企业的产品时,一般都会查询其他用户使用该产品的评价,借此来帮助自己做决策。这种方式更能倒逼企业的服务能力,淘汰不良商家。这样,任何企业都必须借助互联网来倾听消费者的声音,与客户有效沟通。

四、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包括与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务控制和职责分离等相关的活动。主要的控制类型包括:预防型控制,检查型控制,手工控制和自动控制。

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最本质的应用就是预测,它能更要突出预防型控制和自动控制的作用。从海量的数据中分析出一定的特性,从而预测未来可能发生什么。预先制止潜在问题或损失发生的活动的预防性控制和设定在软硬件中自动化控制手段的系统型控制显得更为重要。互联网大数据的运用,也使预防性控制变得更加可能。如互联网巨头谷歌公司的工程师在美国的甲型H1N1流感在美国爆发的几周前,运用大数据成功预测了冬季流感的传播。谷歌通过对人们的网上搜索记录,把5000万条美国人最频繁检索的词条与美国疾控中心的流感传播数据进行对比。他们建立了一种唯一关注特定检索词条的使用频率与流感在空间和时间的传播之间的联系,处理了约4.5亿个不同数学模型。所以,当20xx年甲型H1N1流感爆发时,与习惯性滞后的官方数据相比,谷歌成为了一个更有效,更及时的指示标。

在企业业绩评价方面,互联网思维方法更让传统的考核方式,可以让传统的KPI模式发生颠覆。如阿芙精油化妆品公司运用亦工作亦游戏的业绩考核方式。有些没完成指标的小组成员每人要吃一瓶海南最辣的小尖椒,或者臭豆腐配榴莲。虽然这些惩罚看似娱乐化,但是每一个员工却感到很开心,这无限激发了团队的创造力。阿芙精油虽然没有很明确的KPI,但确实一个具有互联网思维公司应当有的做法:通过营造员工喜欢的氛围,让员工有参与感,有效地进行了企业的内部控制。

五、对控制的监督

监督是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及时的基础上,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的情况的过程。对控制的监督是指被审计单位评价内部控制在一段时间内运行有效性的控制。持续的监督活动应当被贯穿在企业日常重复的活动中,包括常规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因为用于监督活动的很多信息都是由被企业自己的信息系统产生的,这些信息很可能会存在错报,从而导致管理层从监督活动中得出错误的结论。对于发现的缺陷,就应该设置上报和追踪改正机制。

六、结束语

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更需要企业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维护。不管技术怎么更新发展,内部控制始终是必须要加以强调的。很多企业的并购失败就是应为内控的混乱,很多上市项目的夭折也是因为内部控制的不到位。我国的企业更应该把握互联网的发展契机,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强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才能更好地做大做强。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6

1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现状

对于一个企业的进步和发展来说,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是十分重要的。所谓的内部控制,就是对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进行监督,而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就是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能够符合法律国家以及企业的标准,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而且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工作主要就是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再控制,从而更好地保证企业的进步与发展。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所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对象就是企业内部所进行的控制制度,并保证当工作人员出现危及企业健康发展的行为时采取及时的措施进行控制和解决。

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步比较晚,所以一个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发展水平也比较低,尤其是企业工作人员对企业内部所进行的审计控制工作认识程度不高,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自行内部审计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使得工作的结果水平较低。而且,企业内部也沒有完善的制度来保障控制审计工作的进行,很多审计控制工作人员都只是敷衍了事,并没有将审计控制工作当作重要任务来完成,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使得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2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对企业资金活动进行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

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在基金筹集方面企业是具有很大自主权的,所以根本不需要上级进行汇报或者得到上级的允可,也没有具体的制度对基金筹集工作进行限制。所以很多企业市场会出现使用资金过多,流动之间无法发挥效益,或者出现资金缺乏等现象,都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一旦需要进行资金筹集的话,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企业所需要花费的成本。而且,如今国家也在很大程度上放宽了财政政策,所以会存在很大一部分企业为了筹集资金而出现非法借贷,在借贷的过程中,一部分企业会出现由于无法偿还高息导致企业走向倒闭。所以想要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企业资金活动进行良好的控制审计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2.2对企业采购业务进行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

企业所谓的采购业务就是指,企业对自身所需要的产品进行采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企业无法以良好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作为辅助,那么企业很容易出现采购材料过多而无法使用,造成企业财政损失的现象。这主要就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采购业务的部门与审计部门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使得会计部门所进行记录的数量与实际的使用数量不相符,影响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结果的真实性,这就会对企业的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不利于企业取得更好的发展。

2.3对企业资产管理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

对于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来说,进行资产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企业的资产管理主要表现在对企业资产的流动进行的记录、调查以及分析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对企业资产进行盘点、了解企业资产的具体情况以及企业个别在库资产的所属权。然而由于如今企业资产管理所进行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都比较低,所以在进行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资产盘点过于重视形式,很多工作人员只是做到了表面工作,并没有真正的付诸实践。而且,一旦部分资产出现亏损现象,并不告知管理人员,从而使得企业无法对这些现象进行及时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产的损失。最后,在对个别资产所属权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特别在库资产权属不清,而且没有合法的手续进行保障,严重危害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2.4对企业销售业务进行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

企业的销售业务主要就是对企业产品进行销售计划、销售管理以及销售总结的过程。由于未对企业销售业务进行良好的内部控制审计,所以很容易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出现虚假销售,而且产品销售的价格也是十分不合理的。不仅如此,企业内部的社障制度也十分不完善,很多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财产损失的责任无人承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而且,由于对销售管理没有进行良好的控制审计工作,所以一旦市场发生任何变动,企业都无法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从而造成企业的损失。

3解决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的具体对策

3.1优化内部控制审计环境

想要提高内部控制审计的工作质量,优化内部控制,审计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企业能够采取一定的措施解放工作人员的思想,使工作人员真正认识到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不仅如此,想要优化内部控制审计的环境,还需要建立一定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从而对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限制,保证企业能够更好地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减少企业发展的风险。最后,企业促进各个工作部门之间进行相互监督相互管理,从而确保企业的经济与发展。

3.2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企业能够借鉴其他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对自身企业存在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其次,随着市场经济以及国家政策的不断变动,各个工作流程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企业一定要认识到这一问题,保证工作流程能够紧随社会进步的需求,并且得到不断的完善和进步。

比如,在对资金活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时,就需要完善资金活动有关的管理制度,明确资金筹集的额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资金筹集的成本,从而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又或者在对企业进行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审计时,企业就可以加强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并对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进行检查和评价,对不合理的行为和措施进行一定的处罚,保证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良好进行,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

3.3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制度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保障企业各项制度的正常运行,也能够保障企业可以更好地找出自身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解决,而且还可以对各个工作部门的工作进行评价鼓励。还可以明确一定的责任,为企业所进行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其次,企业还需要完善内部的监督制度,从而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进行良好的监督和评价。这就需要企业能够建立健全监督机构,保证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一定的监督制度,对企业的发展进行监督。其次,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分配,保证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最后,企业也一定坚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保证企业更好地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企业进行更好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使企业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且在未来中取得更好的进步。

4结论

总之,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进行高质量高水平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企业能够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为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促进工作的更好进行。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7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实行电算化管理的越来越多。企业在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使用了机,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减少了因疏忽大意及计算失误造成的差错;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也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新的和挑战。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便捷高效,使企业内部控制在新的环境下不落后于形势,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完整的信息,创造更高的效益,建立一整套适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内部控制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在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使用了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减少了因疏忽大意及计算失误造成的差错;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也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便捷高效,使企业内部控制在新的环境下不落后于形势,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完整的信息,创造更高的效益,建立一整套适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算化会计特征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实现记账、算账、报账、查账并替代部分需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数据)的统计、、判断乃至提供决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电算化会计是为了满足企业制度的需要,应用现代与对传统会计进行改造和整合后产生的能适应信息化要求的新型应用型学科。与原有手工记账相比,具有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数据高度共享、检索查询速度快捷、制作报表容易、数据分析准确等特点。它的使用,可以节约大量大力、物力、时间。

二、会计电算化给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内部控制是企业单位为保护其资产安全、保证信息的完整和正确、促进经营管理政策得以有效实施、提高经营效率、控制经营风险、防止舞弊行为发生进而实现管理目标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措施管理方法、业务处理手续等控制措施的总称。会计电算化的在给企业会计工作带来便捷高效的同时,也给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1、确保原始数据操作的准确性。在电算化会计中,电子计算机输出的数据是在程序控制之下,对输入的原始数据自动进行加工处理,并储存于磁性介质上。所有记帐、分析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均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然而,电脑中的原始数据必须是由人工事先进行审核和输入计算机的,一旦原始数据在输入中发生错误,计算机无法识别,只会将错就错地进行各种计算工作。因而计算机自动加工处理输出数据的准确性,完全依赖于原始数据输入的准确性,这就要求一切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过程都必须规范化,并保持准确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2、控制操作人员的职能。授权、批准控制是一种常见的、基础的内部控制。在手工会计系统中,对于一项业务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某些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审核和签章。但会计电算化后,职能划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业务处理全部都是以电算化系统为主,电算化功能的高度集中导致了职责的集中,某些人员既可从事数据的输入,又可负责数据的输出和报送。因此,如果不加强内部控制,就会使某些计算机操作人员直接对使用中的程序和数据库进行个性操纵处理结果,从而加大了出现错误和舞弊的风险。

3、避免会计档案无纸化和电脑操作无形化带来的风险。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企业的经济业务发生均记录于纸张之上,增、删、修改了的会计凭证或会计帐册都可以从各自的笔迹和印章上分清责任。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凭证转变为以文件、记录形式储存在磁性介质上,使会计核算无纸化,修改数据不留痕迹。电磁介质也易受损坏,且有丢失或毁损的危险。所以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档案管理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存纸介质会计核算资料,而且要保存、保管好以磁性介质方式存储的各种会计数据和计算机程序,以及系统开发运行中编制的各种文档和其他会计资料。

三、加强电算化条件下的内控制度

严格的内控制度是会计电算化信息真实可靠的保证。国内外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表明,机本身处理出错概率较低,,但人为造成出错和舞弊的现象有增无减,而且一旦出现舞弊,损失巨大。因此,强化内控管理,制订有效的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电算化的管理水平,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1、加强程序操作控制。为了保证信息处理质量,减少产生差错和事故的概率,应制定上机守则与操作规程的办法,这是操作控制制度化的具体体现。上机守则主要是对电脑机房内工作所作的一般性规定。操作规程则是提出了计算机业务处理过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具体要求,包括各种操作命令、各种设备的使用说明以及非常情况的处理等。

其主要包括:

(1)无关人员不能随便进入机房操作;

(2)各种录入的数据均需经过严格的审批并具有完整、真实的原始凭证;

(3)数据录入员对输入数据有疑问,应及时核对,不能擅自修改;

(4)机房工作人员不能擅自向任何人提供任何资料和数据;

(5)不准把外来的软盘带进机房;

(6)发生输入内容有误的,需按系统提供的功能加以改正,如编制补充登记或负数冲正的凭证加以改正;

(7)开机后,操作人员不能擅自离开工作现杨;

(8)要做好日备份数据,同时还要有周备份、月备份。当然,这些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必须随着企业经营的变化而不断修改完善。只有通过完备详尽的制度才能减少错误的发生,从源头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加强人员职能控制。由于会计电算化知识与功能的相对集中,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控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控制。所谓职责分工是将电算化部门与用户部门的职责相分离。用户部门指产生原始数据的部门或人员。在这两者之间进行职责分工的目的,是尽可能保持不相容职能(如业务授权、执行、保管和记录)的分离,以及在电算化部门内部的职责分离。通过进行内部职责分工,以补救不相容职能集中化的不足。而组织控制,就是将系统中不相容的职责进行分离,即在系统中的各类人员之间进行分工,并以相应的管理规章与之配套。通过设立一种相互稽核、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减少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

3、加强系统安全与的安全控制。加强系统安全控制主要应从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动用系统各种资源、减少因外界因素导致计算机故障等方面入手。

主要的控制措施包括:

(1)订立内部操作制度,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财务专用电脑;

(2)设置操作权限限制;

(3)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

(4)数据存储和处理相隔离;

(5)机房的工作环境保护。

网络安全指标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针对这些方面,可采用一些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认证技术等。网络传输介质、接入口的安全性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尽量使用光纤传输,接入口应保密。通过上述技术可基本确保财务信息在内部网络及外部网络传输中的安全性。

4、加强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制度安排。在会计电算化中,由于是“人机”对话的特殊形态,因而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笔者认为,内部审计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电算化会计帐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照《会计法》及有关、法规的规定,审核费用签字是否符合企业内控制度,凭证附件是否规范完整;

(2)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如查看帐册内容,做到帐表相符,对不妥或错误的帐表处理应及时调整;

(3)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数据的现象;

(4)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

5、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在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后,随着存储介质的改变,对会汁档案管理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同时,对会计档案的概念也就有所。在会计电算化情况下,除了打印输出的账、证、表以外,整个系统开发形成的全套文档资料都属于会计档案的范畴,另外,对存有会计数据的有关介质也应妥善保管。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普遍,企业对由计算机产生的各种数据、报表等会计信息的依赖越来越大,这些会计信息的产生只有在严格的控制下,才能保证其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只有在严格的控制下,才能预防和减少计算机犯罪的可能性。因此,加强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不容忽视,要不断地深入,促使电算化会计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地调整、改善,真正做到保证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提高企业的效益。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8

一、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据笔者的调查、归纳、总结,目前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风险评估方面。风险评估有诸多环节构成,均有问题出现。其一,缺乏战略高度。虽然大多数供电企业成立了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但还未构建与之匹配的风险管理工作机制。风险管理由各部门自行开展,导致风险管理仅仅停留于部门利益上,未上升到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其二,缺乏有效机制。随着电力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风险产生节点越来越多,虽然供电企业认识到了风险产生的无处不在及无时不有,并采取一定的防范控制,但是由于有效风险评估机制的缺乏,导致无法对潜在风险进行判断和感知。不仅风险发生前无法识别,风险发生后,也没有针对性的风险处置预案,这些都不利于供电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控制活动方面。控制活动是影响内部控制水平的关键因素,对该环节所出现的相关问题必须尤为关注。首先,供电企业以财务指标为主的单一化考核机制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以财务指标为主体的考核方式难以真实衡量企业员工为企业所创造的综合效益,考核的透明度较低、信息不对称、失真、不公平反而为虚假财务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了方便;其次,预算管理中监督机制不完善易造成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存在较大偏差。供电企业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执行存在较大随意性,项目资金互相挪用、投资与成本随意调节等现象严重,造成编制的预算和执行偏差较大;最后,电力营销及工程项目建设等关键业务流程的执行存在较大偏差。一方面有序用电方案未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用电负荷、产业结构等实际现状,而且有序用电措施及调度控制容量不合理,可操作性不强,无法反映电力供应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不全面,决策、初步设计及概算编制不科学,导致资金浪费现象严重。

(三)信息沟通方面。信息沟通是供电企业全面掌握有关信息、实现科学决策及治理目标的重要途径。供电企业已建立了ERP信息系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及有效性。但供电企业的信息沟通往往注重上下级之间的纵向信息传导,而忽视了信息的横向传递,信息共享效果不明显,各部门之间时常产生信息“孤岛”现象。例如,在加强应收账款会计监督力度方面,财务部门与营销部门的信息沟通不充分,导致财务部门无法全面掌握客户信息资料。

二、供电企业内部控制改进策略

针对上述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改进和完善供电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一)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完善风险管理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常态化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工作。风险管理部门应立足供电企业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结合内外部审计等手段发现各类经营管理问题,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围绕风险管理目标,定期对各类风险发生概率及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并对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开展情况及效果实施评价。同时,将风险管理进一步融入日常工作,立足电力市场供求等外部环境变化,及时有效采取相关措施,消除风险点或者实现风险可控。另外,企业对已经制定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动态评价,定期分析其有效性及科学性,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进行滚动调整。重点评价依据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和风险控制预警线实施的结果,及时修订、完善定性或定量的有效性标准。

(二)改进各部门控制活动。首先,建立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绩效评价制度。为了客观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有关经营管理行为,必须构建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除了涵盖财务指标外,还必须包含非财务指标,避免过分强调财务指标,忽视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性。非财务指标目的在于从多维度衡量企业经营管理状况,例如企业创新力培养方面,员工对企业归属感营造、市场关系维护等方面;其次,建立预算目标分解、预算执行、预算反馈的全面预算机制。严格开展全面预算考核监督,确保预算执行刚性。一方面应立足各部门、员工的工作职责,将全面预算中的各项具体指标具体分解到部门、岗位,有效分解落实到位;另一方面由企业的财务资产部加强预算执行管控,及时收集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有效信息,并报告给企业管理层,依据预算编制及执行效果评价情况,实时调整预算。并加大预算执行考核力度,有效发挥预算的激励、约束功效;最后,基于市场需求提高关键业务流程的执行效果。根据笔者的归纳,供电企业应注重以下内部控制关键业务流程执行:加强对地区电网运行、经济发展、用电负荷、产业结构等特性的调查研究,科学制定有序用电方案;强化工程项目建设各环节考核,严格把控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与初步设计、概算编制质量;严格执行工程物资管理相关规定,及时跟进重点物资供应,确保工程进度;对于质量不合格产品,应当及时与供应商调换,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产品质量纠纷,保证工程质量。

(三)构建内部控制沟通平台。首先,提高ERP系统操作性能,完善信息系统培训工作。加大技术投入,改善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信息系统操作界面,增加系统操作的便利性。同时,加强供电企业系统内部信息系统培训,推广信息系统应用的广度、深度,使其成为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手段,便于及时、全面收集重要信息;其次,完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沟通机制。常态化开展供电企业年度风险管理报告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逐歩建立半年度、季度报告制度。对于重大事项,完善重大事项报告规范,进一步明确各层级重大事项的范围。对于重大事项,应当由相关责任部门及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如果出现重大事项漏报、迟报、瞒报的情况,将根据事项的重要性由相关责任人承担相应后果;最后,建立“自上而下”的透明沟通渠道。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开拓多样化的沟通渠道,改善内部沟通效率,在企业内部真正建立起尊重、平等、透明的沟通文化,鼓励员工积极建言献策,把沟通视为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三、结语

供电企业内部控制效率的提高对于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只是针对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需结合供电企业实际从多个层面优化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9

随着我国企业逐步融入全球经济舞台,参与到国际合作与竞争之中,我国企业便面临着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双重压力。而正是这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使得企业风险无处不在。然而从目前我国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上来看仍不容乐观。因此,从风险管理角度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建立切实可行的内不控制制度则尤为重要。以下笔者即结合个人多年从事财务工作的实践经验,对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提出几点个人建议,以供参考。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现状

1.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过于紊乱

内部控制环境作为一个企业的基本基调,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也正因如此,可以说内部控制环境势与内部控制活动、风险管理方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纵观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不难看出,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过于紊乱,以至于整个公司在治理结构上权责不分明,内部控制组织形同虚设,管理理念与约束、监督、激励机制更是尚未形成系统化、规范化,其不具备可行性,仅仅只是提留在书面上,而这也严重的抑制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落,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2.企业在风险评估管理上发展水平缓慢

风险评估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就是为企业即将要实现的目标进行相关的风险分析,实现对其的风险管理。也正因如此,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则尤为重要。然而纵观目前我国企业在风险评估工作上的成效,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企业普遍缺乏风险评估意识,且评估管理水平落后,即便是在金融、证券等风险管理小有成效的企业中,其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水平仍然较低,并缺乏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以至于当前风险管理工作仍局限在少数业务职能部门的具体活动之中,而不能将风险管理融入到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管理系统之中,也就无法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与战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企业缺乏顺畅的信息沟通

信息沟通是整个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框架与内在要素的重要连接体,其是企业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这不仅仅因为信息沟通对企业内部控制能否彻底贯彻、执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其还对企业的整个经营、战略目标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纵观目前我国企业在信息沟通上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绝大多数企业在信息沟通上普遍存在问题,信息沟通俨然已沦为信息传递工具,以至于许多企业因信息沟通问题而在内部控制上存在较大缺陷。如:许多与企业的有关信息被管理层控制,下级习惯于服从上级,普通员工对企业信息知之甚少,一切以管理层的要求为准,进而导致了企业员工不能充分改选其职责;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对彼此间的协调不够重视,部门间信息沟通缺失。

4.企业缺乏对内部控制的合理评价

企业在内部控制的建设过程中,要不断的测试,不断的评价,才能够实现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进而最大限度的防范企业风险,应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也正因如此,内部控制评价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早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然而,纵观现今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我们可以看出,对其的研究仍集中在内部控制鉴证方面,而忽视了内部审计评价。以至于企业在面对时下复杂、多变的组织结构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管理者无法从内部控制评价中提取有效的风险信息,进而无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做出效的调节、沟通与约束。与此同时,通过分析,我们也可以知道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真实的财务报告其本身就不是审计人员的责任,而应该是管理当局的责任,也正因如此单单凭借企业自身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管理当局对审计人员的评价给予支持与合理化建议。

二、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问题的改进建议

1.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

通过大量实际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内部控制建立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第一,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因为只有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才能够使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到企业管理的各项工作之中,使每一项业务,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按照规章制度办理,从而通过法律法规的从旁引导,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与风险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第二,塑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其不仅是一种无形力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因此,利用企业文化这一软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内部控制,势必能够克服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并成为高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先决条件。尤其是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基于企业文化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其能够使企业与员工在共同的价值观下,达到最大程度的统一,进而在增强内部控制执行力度,并有效预防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第三,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一个相互制约的控制环境。要想进一步做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首先就应该建立一个独立的董事会,并确立其在内部控制中的核心地位。因为,独立的董事会与公司内部董事相比,其与公司的利益关系相对较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抑制内部董事与管理层的舞弊行为。并且董事会在行使权力时,也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减少代理成本与风险的同时,也规范了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2.进一步加强企业的信息沟通

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可以使企业高层及时掌握企业员工的劳动状况,提供正确、及时、全面的信息内容。同时,还能够提高企业各部门和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而这正是企业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因此,为了进一步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的信息沟通。面信息化内部控制体系内,企业与客户、供应商和银行等,实现信息的实时沟通,各种信息置于统一的信息平台之上,财务数据将直接来源于业务数据,通过网络与供应商、客户和银行核对,供相关人员查询,可以及时发现差错、避免舞弊的产生,形成一个内部控制的网络,从而更好地防范风险。

3.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与风险管理的考核

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与风险管理的考核工作,不仅能够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机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还能够使其得到更有效的执行。所以,设置专门机构,并制定科学的坚固与考核制度则尤为重要。同时,企业的各个部门也应该定期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自检,以确保内部控制可行性的同时,得以切实的贯彻与落实。而对违反企业内部控制流程的各项行为,企业应该给予严厉的处罚,以此为内部控制提供一个强有力的软约束力。

4.可适当采取内部审计外包服务

内部审计外包服务是将企业的内部审计业务直接外包给有能力的内部控制中介机构。而因为这种中介机构与企业自身并没有太多的利益关系,也相对更为专业。所以,更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评价与监督工作,有利于企业风险的防范。尤其是无论在内部控制的建立上,还是在内部控制的健全上,其都是个系统工程,都要耗费大量的财力、人力。而外包给专业机构,不仅能够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财力、人力,还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所以采取内部审计外包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优势。但由于内部控制自身性质的原因,使其在执行中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密不可分。所以,在外包服务上,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情况,适当采取内部审计外包服务,对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进行辅助完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笔者对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进行粗浅的探讨,也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企业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复杂性共同决定了企业系统的复杂性,也正因如此,要想做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则成为企业所有部门共同面临的一个综合性课题。尤其是时下全球化经济发展进程正在不断的加剧,企业风险更是无处不在。因此,在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研究中,我们应该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并运用先进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手段,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进而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为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10

一、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的不足与缺陷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机构不完善

长时间以来,一些企业都不重视设置成体系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认为预算管理就是财务部门应该完成的工作,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无法发挥实际的作用,进行预算分析工作时会有很多阻碍,使工作的效率大大降低,也不利于后期的改进工作,整个全面预算管理就会陷入不通畅的循环中。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要实现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力的掌控,就要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尤其是在进入对经济增值进行价值管理的时期,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量将会大幅增多,设置一个机构健全、管理灵活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二)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编制工作的科学合理性不足

很多企业片面地认为预算管理工作只是针对企业控制成本而进行的,经常就会采用比较传统和陈旧的预算编制方法,不根据企业的具体发展现状,只是在上一年度或者上一季度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数量增减,而量的增减幅度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只是编制人员依靠主观经验判断。比如编制人员对企业现金流量要实现一年度的预算编制时,就会有很大的困难和问题。

(三)全面预算的`分析概括工作深入度不够

对企业的以往资料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就是全面预算差异分析,要使其很好地发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引导作用,就要求定期及时地实施预算差异分析。当前大多企业的预算差异分析只是针对财务数据的变化,把上一年度预算和同期的数据实行差异比较,没有深入地挖掘差异的原因,更没有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导致分析总结不科学,就会直接影响企业及时解决预算分析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业绩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

在建立全面预算机制、选取预算编制方法、监督检验预算分析等工作时,企业每个部门所做的工作和业务不同,贡献出的力量和成绩也会不一样,企业因为没有设置科学合理地奖惩体系,就无法实现考核上的区分对待。另外,企业经常不重视预算业务最终的完成成绩,只是针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如此一来,造成业绩考核工作只是流于表面,极大地降低员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导致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和效果难以实现。

二、企业内部控制中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办法

全面预算管理在实现企业内部控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针对上述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的不足和缺陷,将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法。

(一)准确定位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的科学有效运行需要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准确合理的定位。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企业管理层应该全面认识和理解预算管理的含义和重要意义,对预算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作用做出准确的定位。企业在实行一切业务活动时,对企业经营、投资支出、财务管理等,还有供应、生产、采购各方面,企业内部的各部门和各岗位都要做出全面预算管理,将全面预算管理贯穿在整个企业业务活动中。

(二)设置全面预算管理机构体系

设置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体系,有利于全面预算管理更好地发挥作用。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是相辅相成的,设置科学的全面预算体系,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把具体的控制任务和目标分布在相应的预算管理中,并制定预算管理的具体负责人员,高效有力地将企业预算流程和内部控制流程结合,设置和健全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的企业内部控制机构。

(三)健全全面预算的预算编制体系

企业对业务活动的提前预算和控制就是全面预算的编制。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编制体系,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依据企业具体的业务发展情况,在实行预算编制时,运用上下结合、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程序,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防止预算编制指标与实际情况和企业的战略目标不相符合,阻碍企业经济发展的步伐。总之,全面预算管理寓于企业内部控制中,与企业的内部控制互为一体,完善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内部控制更好地发挥作用,进而对企业的经济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可是,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就需要企业在实行一切经济活动时,对全面预算进行准确合理的定位,设置全面预算管理新体系,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编制制度和全面预算业绩考核机构。只有这样,全面预算管理才可以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11

摘要:本文将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旨在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水平。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完善

一、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概述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通过财务会计手段和财务会计相关的手段来对企业内部会计进行会计进行控制的系统。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物资产、货币资产、筹集资金、工程项目、销售、采购等方面的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方法有:控制会计记录、控制授权、控制内部审计、控制资产接触等。建筑施工企业在会计内部控制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分析如下:施工企业内部会计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可以及时的发现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可以有效的防止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成本核算、物资采购、工程结算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助于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更好的形成,提高施工企业的工作效率。施工企业在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1)成本效益原则;(2)相互牵制原则;(3)重点突出,主次分清原则;(4)整体结构原则。

二、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淡薄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的重要保证是领导对其的重视程度,然而从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来看,长期以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大多数都把精力放在建筑方面,缺乏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程度,缺乏较强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

(二)会计制度不完善,管理混乱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缺乏一定的重视,导致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不够健全,没有严格的会计制度的约束,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只能是流于形式,并不能落到实处。在内部会计控制的管理上,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忽视了事前、事中的控制,比较侧重事后的管理,这就造成了内部会计控制很难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很难得到发挥。

(三)缺乏执行力,监督失效

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还不够完善,在工程预算、质量管理和投招标等环节方面还缺乏一定的经验。

(四)会计人员素质偏低,财务分析能力差

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是比较迅速的,涉及到的领域也将越来越广,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就越来越高,需要财务人员既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更要做好施工企业的财务分析。但就目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的现状来看,大多数财务人员已经跟不上施工企业的发展速度,许多财务人员不能及时的掌握有关施工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能对先进的机器设备有所了解,这就导致了财务人员整体素质的下降,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也不利于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与核算工作的进行。

(五)缺乏考核,财务信息失真

施工企业虽然采用了内部会计控制模式,但在实施控制的过程中没有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导致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效率很低。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考核缺乏一定的客观性的原则,很少的会计人员会对施工企业的会计行为进行控制,甚至为了某种目的擅自更改账务,这就导致了会计信息越来越失真。施工企业在核算工程材料方面大多数采用“以领代耗”的方法,这样就导致了少数结余的材料不能及时的办理退库,这样就造成了项目成本核算不真实,财务信息也就不够真实。

三、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一)建筑施工企业加大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

从上述可以看出建筑施工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并不是很重视,内部会计控制意识的缺乏是造成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局限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施工企业要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提高内部会计控制意识,理顺企业内部管理层之间的关系,更好的发挥管理层和执行层的制约作用,这样可以降低权利过于集中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完善内部控制会计制度,改善内部会计制度环境

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助于提高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工作效率,施工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就可以有章可循。施工企业要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根据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完善内部会计制度,并根据制度开展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同时也要运用相关的法律手段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约束,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使其在合理合法的环境下顺利进行。

(三)做好预算工作,增强风险意识

建筑企业预算工作对企业会计控制有着很大的影响,对工程后期的造价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施工企业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为施工项目创造更好的条件。建筑施工企业做好预算工作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包括财务预算和种种预算在内的公司预算;另一方面是影响到企业盈利、顺利进行的项目工程预算。同时,施工企业的管理者也要居安思危,提升市场风险意识,根据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对会计信息进行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的安全性。

(四)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必须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其中具体的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要对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的思想进行教育,以及对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以提升会计人员的思想和专业素质。(2)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大对在岗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给他们提供一个发展自己的舞台,使会计管理人员严格的按照施工企业的各项制度工作。(3)鼓励财务人员参加专业等级职称考试,以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

(五)完善审计制度,提高审计的监督能力

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能够进一步推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通过审计来降低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施工企业要设立审计部门,以促进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审计部门的工作重点要放在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处理上。综上所述,目前,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是首要任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从实际出发,对内部会计控制中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并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这既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又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亚阁,轩慧聪.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xx年.

[2]孙志宏.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分析及有效措施[J].经营管理者,20xx年15期.

[3]徐贵兰.浅谈建筑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xx年13期.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12

摘要]社会发展的快速成长以及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使得各大建筑施工企业得到了迅猛的扩大,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难度越来越大。而内部会计控制作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核心部分,其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外界经济环境时,仍存在许多管理上的弊端及难题。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策略

建筑施工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主要构成单元,其对推动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正面影响力。但是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与其他行业的企业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内部控制制度作为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其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适用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的改善和解决,不仅会削弱内控管理制度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积极作用,还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长期发展也受到了消极影响。比如内部控制结构的不完善、施工项目经理责任制度的不完善等。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充分体现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积极作用,提高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存在的

1.1财务内部控制结构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的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货币资金收付形式缺陷、货币资金收付缺乏制约规范,以及资金管理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缺乏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作为参考依据,还有实物资产岗位管理责任制度存在弊端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制度的内容只包括了财产入库、财产验收以及财产分配方面,忽视了对财产保管关注及重视,使得企业内部的财产出现破损及流失现象,使得企业财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受到了不良的影响。另外,不少建筑施工企业的决策程序和付款程序的设置不够合理,使得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预算执行方案执行效率、效果比较低,财务部门的监控职能无法有效发挥出来。

1.2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责任制不够完善

项目经理作为建筑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其对建筑项目施工中的所有事项进行管理与任务派遣,其在项目管理中的领导作用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说其管理效果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质量水平。但是,在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当中,对项目经理的管理权限不够明确,也没有制定相应的项目经理的考核评价机制,缺乏对项目经理的督促及监督,使得项目中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项目中的财务经常由经理一人独断管理。另外,项目经理制度作为项目上能直接制约和抗衡财务核算体质的管理制度,其约束力不强会直接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混乱以及内部财务控制水平的限制。

1.3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刻

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都将企业的关注重点放置在建筑施工之下,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缺乏强有力的内控管理意识,使得建筑企业中的内控管理制度及措施的执行效果一直不佳。另外,还有些建筑施工单位的会计控制方法过于单一,只采用了传统的核算体制及管理模式来开展各项内控工作,使得管理机制当中的项目经理的权力过于集中,施工企业的约束机制也因此无法形成。

1.4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仍有待提升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工期通常较长,任务繁重,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也比较强,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高水平的会计技能及高素质的管理素质。但是,在目前我国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当中,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及综合素养都不高,甚至还有些人都没经过专业的训练及培训,使得整个会计管理团队的整体水平下降,最终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受限,其管理效果也不好。

2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水平的策略

2.1强化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组织建设力度

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实施效果与制度的完善程度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应该要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组织建设能力、力度,并对会计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法律意识予以强化。依据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不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会计知识培训、审计技能的强化以及法律意识的增加,以此达到遏制各种经济案件的发生,降低企业内的不良财务管理行为的发生概率,并为企业的内控制度的实施提供一个良好的执行环境。

2.2强化全员的内控意识意识决定行为

因此,要想提高企业内控管理的水平,必须将内控制度及管理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要求全体员工对内控管理制度的实施及执行要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并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风险管理意识以及风险把控能力,在企业文化当中融入会计道德水准要素和价值取向等要素,通过改变全员的内控管理意识来提高内控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效率,并通过动态的绩效考评制度对员工不规范的内控执行行为进行合理的制约,使得各项内控管理措施得以正常的运行并收到良好的执行效果。另外,还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培训,提升其业务处理能力。在选聘人才的时候,也应该秉持持证上岗和优胜劣汰的原则,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从会计队伍中剔除出去。并通过培训、轮岗、考核、晋升以及淘汰的方式来强化财务人员的整体会计技能。

2.3完善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与预算保护

依据我国现在建筑施工企业的本质特征和行业现状,要想实现企业内部财务控制高效化,首先就应该不断完善会计控制结构体系,严格遵守“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依据我国《会计制度》的标准和要求进行仔细的核算与深入的解析。同时,企业还应该强化对财务印鉴的管理,由专人进行保管,务必做到专章专用、使用必登、有迹可查。且实现财务管理制度与财务监督并行的双轨管理方式,严禁将印鉴专章交由一个人全权管理。预算管理作为内部控制制度效果的影响因素之一,其对企业的成本降低、资金管理都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及时加强对预算的管理能力和操作力度,对财务预算及投资预算中的各项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并将项目预算放在财务工作的首位,以此全面提升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的质量。

2.4加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意识决定行为

为了能有效发挥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监管作用、规范效益,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层应该重视内部会计控制,提升对内部会计控制机制的认识及重视程度,理顺各业务部门和各管理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定出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内部会计制度,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带来的各种问题。同时,还应该尽量发挥出领导层的积极带头作用,鼓动全体员工投身于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当中去,为内部会计控制构建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

3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中仍存在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随着外部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变,或者因为外部大环境的影响而出现新的管理问题,制约着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依据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自身的基本情况,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国情来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已经出现的内部控制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大大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稳定、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和宇鸿.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策略探究[J].财会学习,20xx(6):226-227.

[2]满忠慧.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及提高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xx(22):172,325.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13

1财务风险

1.1财务风险的内涵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科学、不规范,筹集资金的能力不足,使得企业承受债务的能力降低,债权人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不符的风险。财务风险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采用了负债经营之后却没有按照预期的想法获得收益,导致偿还债务的能力降低。一方面使得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导致企业破产。二是利率变动。市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导致利率发生变化。当企业负债经营之后,如果贷款利率提高,企业付给银行的资金就会增加,相对应的企业的预期收益就会降低。

三是再次融资。企业在负债经营时,偿还能力不足,无法支付债权人预期的收益,影响企业的再次融资。

1.2财务风险成因

1.2.1财务人员风险意识不强

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才能对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有明确清晰的认识,从而在实际活动中对各种风险进行预先防范,减小企业的整体风险。但目前国有企业中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强、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不高,在现阶段财务人员的观念中,对资金进行管理和利用就能够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这种意识使得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无法有效鉴别财务风险来临的信号,给国有企业造成损失。

1.2.2财务决策不科学

国有企业财务决策的不科学主要表现在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盛行。在决策时,仅仅凭着自己的主观判断和以往的经验进行决策,导致决策不科学现象的发生。具体来说,主要是国有企业举债资金过多、规模过大。国有企业收益比例比较大的部分都被用来支付利息,收益减少,企业的还债能力降低,内部股东的收益也不稳定,加重了内外财务风险。且部分企业的资金筹集方式和时间不当,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的比例不合理,导致偿还困难,加剧财务风险。

2内部控制

2.1内部控制的内涵

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环境控制和财务控制。环境主要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指的是企业的整体精神、工作作风、发展理念等,硬环境自然就是指企业的硬件环境。财务控制则主要针对企业的财务核算及监督工作。例如,财务人员要准确记录账目,保证有账可查;随时为领导提供清晰准确的账目信息,为科学决策奠定基础。

2.2内部控制的现状

2.2.1国有企业先天性缺陷导致的内部控制问题

国有企业的经营权是由政府授予的,它的决策者对资产的保值、增值等负责。虽然经过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浪潮的影响,很多国有企业依然受之前计划经济时期的理念来经营管理。这种模式与现今的经济体制不符,自然无法促进企业内部发展,导致积累了很多风险和问题。但国企的决策者将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于政府,导致问题愈加严重。

2.2.2国有企业领导层对内部控制的阻碍作用

在国有企业现今的管理模式中,以某个决策者的意见作为企业意见的现象非常普遍。决策者将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国有企业的规章制度之上,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混乱。再加上财务部门受决策者管理,本身不具有独立性,使得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

2.2.3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没有贯彻落实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非常明显的现象,就是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得到贯彻落实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国企内部制定了非常有效的控制制度,但是在实际的贯彻落实方面却存在很大漏洞,对制度的落实往往停留在语言层面,但在实际管理中并没有严格遵守。控制制度的不能贯彻落实,使得这些制度形同虚设。且其激励机制不完善,无论干多干少待遇都是同样的,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挫,在工作中消沉懈怠,不利于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3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关系

从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当然,此处的管理工作自然也包括财务风险管理。国有企业所有活动的有序进行都离不开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互促进,紧密相关。如果没有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小到财务风险管理、大到整体管理和运行就都像一盘散沙,无法正常进行;如果财务风险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那么对企业的日常运行尤其是资金方面的运行会有很大的影响。

国有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时,非常有必要结合企业的风险管理来弥补自身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将风险管理有效融合到内部控制环境中。在实施内部控制时,需要充分发挥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及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的作用,强调内部控制在应对风险中的作用,从而实现有效的全面控制,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水平。

国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弥补自身在管理中存在的缺陷,提高管理的效率。但由于市场和周围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充满了不可知性,而国有企业受自身实力的限制,不可能花费巨资来建立一套完美的体系来应对各种风险及变化。最重要的是,即使花费巨资也没有一套规范的体系能够应对各种变化和风险。国有企业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成本与效益。

4国有企业通过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

4.1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首先,要根据国有企业内部具体的管理结构及运营程序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工作。在对资产进行处理时,必须遵循授权合理的原则;在进行交易时,会计人员必须全程记录。其次,应该对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情况充分考虑,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及时测试,提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从而促进整个企业的运营。

4.2提高国有企业决策者的素养

要提高国有企业决策者的素养,使他们坚定地支持并贯彻落实内部控制制度,而不是将个人意志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因此,应该加强国有企业决策者的思想教育和学习工作,加大对其培训的力度,使其对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充分了解,转而对内部控制制度大力支持。

4.3加强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工作就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评判和监督,它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有企业要对审计工作中不符合现有经济体制、发展模式、管理理念等的环节进行改革,使其与现有的体制、模式等相适应,更好地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同时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

5结论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风险管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使其为财务风险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制定有效的财务风险规避措施,减少资金损失,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素玲。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上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xx(7)。

[2]陈廷强。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的内控制度设计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xx(9)。

[3]虞晓丹。基层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的关系探讨[J].知识经济,20xx(3)。

[4]陈玉华。如何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探讨[J].中国市场,20xx(43)。

[5]张悦。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中国市场,20xx(1)。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14

一、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

会计与出纳职务相分离,就是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会计管账,出纳管钱,业务方面也要求相互监督,即不能让一个人负责管理一项业务。比如:出纳开现金支票去银行提取现金这项业务,如果出纳一个人就能完成现金支票的办理,即出纳管理所有的印章(财务负责人、会计、出纳等印章),这样就不能起到对出纳应有的监督作用。这时,应该将不同的印章交由不同的人管理,可以对开现金支票提取现金这项业务起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作用,达到预防舞弊的目的。当然,不相容职务还包括其他方面。

二、明确分工、责任、程序

为确保会计信息质量,预防财务风险,应加强责任管理,明确财务工作人员的具体分工及责任,明确各项财务活动、事项的管理程序、具体的操作程序等,把每个环节都控制好。如对发票报销的管理,应明确以下主要内容:什么样的发票才算合格,从原始凭证的取得。直到凭证被会计人员受理,要经过哪些人员的审核,对超过规定金额的发票,又该怎样处理等等。通常来讲,企业应重视这些方面的会计控制:货币资金的控制、筹资活动的控制、投资活动的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控制。同时,企业应对那些容易出现风险的领域加强控制,如投资领域、销售领域。现代企业的销售方式大多是以延期收、付货款这样的方式进行的,因为这种销售方式有利于企业扩大销售,同时也造成企业应收账款的增加,影响了账款的收回及坏账的风险。当然,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主营业务,也会有不同的风险领域,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加强控制,预防和规避风险,使企业能够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三、加强对财务工作的审计监督

审计主要有三种:企业内部审计、政府审计、外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现代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范围扩大,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使得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要。企业要加强对财务活动的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审计,同时也要加强外部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审计,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企业可根据不同的业务性质,使审计工作在经济事项的全过程中得到有效执行,充分发挥“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的作用。比如对投资项目进行事前审计时,在投资活动开展之前,就先开始对投资方案的合理性、风险性等进行审计,确保投资项目的安全实施。在投资过程中进行“事中审计”,可以控制投资活动的操作风险,在投资活动完成后,进行“事后审计”,可以更好地分析、评价投资效果。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应重视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而伦理道德则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可以从伦理道德强调“善”的理念出发,规定企业共同的价值观体系,以道德的力量来影响企业的所有成员,形成以伦理道德文化为核心的隐性控制,以此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补充,使企业的内部控制更加完善。同理,内部会计控制也应当重视以企业会计伦理为核心的文化建设。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重视“伦理道德”,构建讲伦理道德的会计文化、企业文化,并带头践行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及伦理道德规范等。这将有利于整个企业的伦理文化的提升及员工思想意识的统一,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竞争力,更好地达到内部控制的效果。同时,企业要重视对人力资源的道德考察,坚持“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导向,充分发挥道德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对会计人员的选用不仅要注重其能力,还要注重其道德品质,确保选用的会计人员能符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等方面的要求。把好会计人员的选用关,有利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更好地得到执行,可降低制度的执行成本,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不仅包括那些看得见的规章制度,还包括伦理道德在内的文化层面。企业一方面要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度安排和执行,通过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明确分工、责任、程序,加强对财务工作的审计监督等,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另一方面还要重视企业会计伦理道德的建设,重视会计人员的道德品质,把好用人关。同时,企业要重视社会责任,“以德经商”,加强制度建设和伦理文化建设,积极构建适合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15

摘 要:高校一定想法加强高校企业的内部控制,并起到监督的作用。健立健全高校的内部集团与企业之间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与监督显得十分迫切。以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共同健康发展。

关键词:内部控制;监督;高校企业

高校在发展和状大自身规模,扩招的同时,为了创收,让高校学生创业,缓解经济压力,纷纷自给自足一部分,办起了校办企业,企业涉及酒店、餐饮、培训、印刷等与高校相关的行业。但由于企业与事业单位的体制不一样,许多企业是半企业半事业的状态在经营,利用高校的事业单位的优势及政策,高校的品牌效应,财务管理上,参照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很多和企业管理不一样,使会计处理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甚至有的实行收付实现制,以现金流来确认利润,会计信息常常不配比,而高校因是主办方,任其自然,与企业沟通不畅,缺乏内部审计监督等问题。高校企业作为投资人及场地的出租者,其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完全不同,没有经验没有精力来对企业进行监管。使企业长期处于无管理状态,这给审计和其它部门在检查时发现很多的问题,同时,对企业和学校的发展不利。因此,高校一定要想法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并起到监督的作用。健立健全高校的内部集团与企业之间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与监督显得十分迫切。以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共同健康发展。

1 目前高校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权不明晰,导致高校企业的法人名存实亡。

高校企业虽然投资了企业,但是,一些资产的产权仍挂在高校的帐务上,常年或常期未折旧,企业主要是收入与费用帐务,简单的往来帐务,与高校常年未核对,未挂钩,高校只对国家的投资起受托管理作用,而财务管理存在的弹性相当大,高校对所办的企业同时也是参照这种模式。财务管理弹性化,资产模糊化,利润上交以费用冲减成本的简单粗放的管理。而企业则重视收入与成本,如何有利润,对于权责发生制,资产的成本等很少考虑,追求利润化,使表面利润很大。

实际上高校资产的使用成本未考虑,导致帐实不符,帐目无法核对,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往来也未仔细核对。高校企业对高校相关的服务,如培训,就餐,住宿等,一律挂帐上,反正肉烂了在锅里,所以,清理很少。这种一家亲的帐务模式导致企业的帐务混乱,之间的权益不清。

(2)高校缺乏对企业控制与监督。

高校的财务体系大多沿用事业单位财务体系,会计科目与会计管理与企业有很大的差别,财务团队习惯了一种管理方法,对高校企业的监督的非常弱化,更别说控制了。在许多内控方面,都是按学校的标准,学校主要是按事业管理模式,在管理上主要是事业收入与支出与补助等内容,缺乏财务管理分析,财务数据的内在分析,是非常简单的处理方法。企业存在的各种财务疏漏无法即时解决,这样就造成财务管理控制弱化,特别在资金监督方面,资金的利用分析。资金的用途。资金的合理计划,基本上按事业单位的帐务处理,有资金则用,无资金则向学校提出要求,造成资金利用率低,学校无从查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3)高校企业财务管理手段缺乏系统的手段。

高校本身的财务管理手段非常简单,内部审计监督对既定的高校的财务流程进行监督,对企业的流程的监督相对弱化。主要是学校没有引进企业的管理监督的机制,详细核算成本费用及内在数据之间的约束机制;第二在岗位设置方面,主要设置的岗位就是总帐会计,出纳,费用会计。对成本会计,往来会计,控制会计等职责基本未设立或由相关职位兼职,普遍存在执行力较低,疏于管理的状态,一年难以核对一次应收帐款,帐上的应收帐款的呆坏滞帐较为普遍,帐龄分析基本未做,应收帐款和发出商品这些存货与存货的关系基本未清晰,这些系统的财务管理手段非常薄弱,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4)高校企业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学校作为企业的所有者,投资者,向企业收取的是按事业单位向上级所交的管理费,或定额利润,在管理方式上基本上是一种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者基本由学校委派,存在教企不分,企业管理者按学校的教师的工薪模式进行管理,管理者在成为管理者之前基本从事教学,科研等,带有理论色彩,从未有企业实践经验,基本上采用承包制的经营方式,高校的这种方式对企业管理者的管理,主要从承包合同管理,合同管理基本没有企业的方方面面的考核,简单的以完成的利润作为考核业绩,相应的还有一些生产经营自主权,虽有一定的积极性。但是大的资产投入或重要决策需要校方支付资金,决策权基本上在校方,校方可能了解的情况不具体,在资金的审批上缺乏科学,对企业管理者的思想有制约,管理者无法实施自己的一些想法。另一方面,管理者的薪酬模式是工资加奖金及利润的一定比率,基本属于旱涝保收,不会担心工资问题,更难以主动去考虑企业风险的问题。高校企业不能形成职业管理人的角色。

据不完全统计,高校企业猛增,所带来的问题日趋严重。审计单位对高校的审计过程中,在对其投资的企业审计过程中,无法获得真实的财务报告,对高校的资产长期挂帐,而从未计提折旧的现象增多,导致高校资产虚增,对企业无法审计的状况,各职能部门对高校企业这部分由于在事业单位的统一清算下,无法正确核算所得税及其它税种,让职能部门与审计部门的监督失去意义。同时,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的这些问题势必会造成竞争弱势,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由此看来,加强内部控制势在必行,行必有果,让监督真正起到作用,既看到企业的问题,又发现企业改革管理的方向,让高校与企业管理实行校企分开。

2 如何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监督,并且让其行之有效,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1)首先,将企业与学校产权分离,形成独立的企业。

使企业法人的财务状况与实际相符。高校企业将资产进行剥离,将企业的资产从学校的帐上进行剥离。学校以控股单位的形式,将投资的资产按帐面价值或经折旧后的实际价值,由其它资产转列作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将资产计入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企业严格按企业的建帐要求设立明细科目,资产核算,并按企业的成本核算管理实行企业式的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考核。

考核的内容涉及企业的资产的各个方面,如坏帐,存货,资金占用,周转率,利润率,投入产出比例等。寻求企业管理体制与规范,明晰企业与学校的关系,成立企业董事会,学校派出一定的监事,企业的重大决策必须由董事会实施集团决策,企业和生产经营及资金的筹集均由企业法人独立筹集,对所投资企业派出人员参加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加强对所投资企业的管理。

其次,企业的岗位设置应具有独立性,企业管理者专业的聘用职业管理人管理,财务负责人实行委派制。

高校企业作为一种企业,高校可以成立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加盟一些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的精英加入,代表学校进行管理各种资产,由他们出动代表委派到企业任职,并实行代表负责制,引进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坚持学校按事业单位管理,企业按企业的编制管理。包括领导,制度及机制管理,形成职业管理团队,企业与学校的往来属于关联关系往来管理,企业的管理者除与效益挂钩外,还与各项指标相关,企业投入产出的比率相关,与资产的有效性与利用率相关,与生产安全,企业文化凝聚力相关。让委派的企业管理者不仅有充分的权利,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有责任去管理好企业。根据效益进行分配,企业的财务负责人,也同样实施委派制。不同的是,企业财务负责人的工资薪酬实行双重考核,企业考核是一方面,行政由资产公司财务负责人直接领导,不受企业管理者的约束,具有独立性,保持公正,合理,真实性。其它人员由企业自行聘用。

(2)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发展。

为了能使学校的资产保值,增值。在上述措施下,学校与企业外派的职业管理人之间签定一些约定,加大对职业管理人的激劢机制,如给予一定的股份奖劢,股权激励,以及对企业经营过程中设立各类奖项,对企业的指标完成后,进行绩效考核方式进行团队式管理。同时,在福利上或其它方式上多重奖励,让管理者有奔头,团队有奔头。

(3)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规避学校的投资风险。

企业资产是学校投入的,学校除了委派制人员外,还需对经营状况进行控制监督,才能有效规避企业财务风险,最有效的形式就是审计监督,审计监督以内部监督的形式,学校资产管理公司招聘一些具有企业审计或企业管理经验的审计人员,定期对企业进行业务流程控制是否合乎规范,对资金的去向审计,对于大额费用的审批流程,对于企业的往来资金的单位,企业长期挂帐的资产,企业的成本控制全面进行介入监督审核。并利用审计原则对其独立性,安全性进行审计,并将结果直接上报董事会或资产管理公司,达到对企业资产管控、监督的目的。同时将审计的结果对企业的财务负责人进行考核。

综上所述,在高校企业财务监督与控制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企业考核体系,并由学校对企业的考核体系进行监控,管理,使企业的经营在高校的监控之下自由的经营,规范的经营,高效的经营。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