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论文通用15篇

发布者:秋雨舞春风 时间:2022-12-18 00:39

农业推广论文通用15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业推广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农业推广论文通用15篇

农业推广论文1

一、农业科技推广存在问题

业科技推广作为农业生产的关键性环节,其根本目标是为了实现农业发展团场增收职工致富,实现团场效益最大化。在实际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存在着众多问题,例如,目前团场农业推广模式过于单一,主要是团场农业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将农业技术向广大农民进行推广;农业推广体系不顺畅,极易受到团场各部门的行政干预;农业推广人员素质不高,农业推广人员结构不合理,知识无法得到有效更新,人才布局呈现倒金字塔结构;农业推广资金缺乏,农业推广资金严重不足,农业推广设施落后,农业推广服务质量低,严重影响农业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农业科技推广创新策略

2.1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制

团场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创新,首要环节是要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对于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创新,主要可以从2大方面进行入手:第一,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价值链。农业科技推广需要进一步改善自身组织形式,尤其是对推广资源,需要进一步做好资源整合。不仅要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而且还要做好农业科技推广价值链的重新组建。在进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组建和完善过程中,农业科技推广部门需要做好与教育单位、涉农部门、农业科研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激励团场各部门广泛参与。目前来看,兵团有2大农业高校,这2大高校不仅拥有较强实力的科研,而且还有较广的工作经验。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必须要将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第二,创新执法和行政管理职能。农业科技推广部门要以身作则,将农业科技推广责任和创收区分开来,将农业科技推广作为一种责任,满足广大职工的实际需要。

2.2提升农业科技推广团队质量

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以及负责任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是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农业科技推广需要对新型农业技术人才进行培养和引进,以提高他们的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对于加入到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中的人员,需要进行资质考核,以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资质标准。同时,做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尤其是农业科技推广知识、经验的介绍与培训,建立完善的业绩考核制度,有关部门根据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奖惩与选拔。对于资质考核合格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还需要加强其职业道德以及社会公德意识培养,根据实际工作需求,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基本工资,解决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在实际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激发其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增加农业科技推广资金投入

农业科技推广资金是团场开展农业科技推广的坚强后盾。农业科技推广不同于其他工作,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上级部门和团场。因此,上级推广部门和团场才是科技推广站的最坚强后盾与力量。有关数据曾经表明,团场目前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资金投入极少,几乎没有。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农业科技推广资金的利用率上,其成果转换效率也极低。为此,有关部门需要因地制宜地做好农业科技推广调查工作,尤其是对于资金的投入力度应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逐步增强农业科技推广资金的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在农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同时,在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农业科技推广资金时,需要预留部分资金,保证农业科技推广拥有足够资金,以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的成果转化率。

2.4完善农业科技法律政策保障

目前,我国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农业技术推广方法》。但是,《农业技术推广方法》是在1993年制定实施的,由于时间过久,《农业技术推广方法》早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新形势。无法满足当下农业科技推广的实际需求。作为农业部门,需要进一步做好农业科技推广的法律法规修订工作,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法律法规体系。同时需要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出一些新的农业科技推广法律、政策等。例如,,团场要鼓励一线推广部门,加强对农业科技推广技术研发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团场组织多元化,保证农业科技推广的力度以及实效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农业技术创新,包括研发、推广、使用乃至信息反馈整个过程的创新,每一阶段的创新成果都直接影响团场职工的收入和经济发展。深入研究现阶段农业科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创新农业科技推广策略,是今后兵团及各团场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重要课题与目标。

农业推广论文2

摘要: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处在生产第一线,所需知识有实用性强,普及性广的特点,研究这些科技人员成长规律,对新时期科技人员的技术培训、管理和科技兴农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素质;培养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有别于一般科技人员,主要以推广农业科学适用技术,指导农民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类科技人员。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相比,处在生产的第一线,所需知识有实用性强,普及性广的特点,所以研究这些科技人员和他们的成长规律,对新时期科技人员的管理,对科技兴农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农技推广人员的基本素质

1.1有广泛的知识面

农业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技术,但又不是所需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农业生产是自然和经济生产结合的产物,不仅需要机械、电器、肥料、农业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必须涉及生物、动植物生理学、农业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推广农业科学的对象是农民,千家万户接受农业新技术,层次不同,接受程度不同,这就需要根据不同农民的心理、接受能力,有所选择的推广农业新技术。因此,作为一名有所作为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仅要善于学习,掌握更多的技术知识,同时还要善于分析综合。

1.2掌握较高的政策水平

农业技术推广贯穿着国家制定的技术政策、经济政策、奖励政策、物价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等。掌握好各项政策法规是做好农技推广的保障。

1.3拥有系统的分析能力

在推广工作中能注意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的结合,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结合等作出科学决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必须熟悉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如历史背景、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技术习惯、风土人情、农业生产的发展现状和规划等。在了解这些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到生产实践中,发现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1.4树立敏感的信息观念

一是要立足于知识之上来驾驭使用知识和信息,不要陷于知识与信念之中不能自拔;二是要给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益处,不能生吞活剥或无限量地掌握无用的信息;三是做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信息,使其为决策服务,并做到信息意识与战略思考的统一。这些应该成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具备的观念。

1.5要有为领导决策服务的观点

技术人员要使推广的技术得到各级有关领导或组织者的配合,就应为满足他们的决策提供服务,这样才能获得他们更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实践证明:如果哪一些技术,领导已经接受,而且组织多方面力量全力支持去推广哪一些技术,推广就快,效益就高,相反推广速度就慢。在实践中一定要注意局部结合全局,把一些成熟的技术提供给领导,让他们决策。

2农业推广人员的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农业科学技术传播的“二传手”,在科教兴农中有十分突出的作用

但长期以来农技推广人员的地位和作用得不到肯定,影响工作积极性。为了使农技推广事业得到发展,农技推广人员安心从事其工作,有必要对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2.1运用政策诱导

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制定了不少政策规定,如开放搞活、成果奖励、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在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中产生了强烈的诱导力,这些政策既鼓励第一线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也能使推广人员在服务中获得社会或政策允许的相关权益。比如推广成果的评定,一是迎合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荣誉心理,激发其上进心;二是公正地评定了推广人员的劳动成果,激发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创造性;三是为农技推广人员创造了人才的评价,业绩的考核,职称的评定,职务的晋升,学术知名度形成的基本条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享受优惠政策上还有差距。如职称评定上要求基层推广人员要有一定等级的科研成果,外语考试要达到一定的标准,继续教育的机会不多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农业科技与农技推广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两翼,发达的先进科研成果如果没有农业科技推广系统和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努力,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所以说农业技术推广是运用科研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桥梁。基于这种认识,在培养农技推广人员中就要以更优惠的待遇去吸引、鼓励他们。如制定和颁发国家级技术推广奖,制定推广人员的培养和拔尖人才的鼓励政策等。

2.2实行岗位责任

要在现行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技术目标的管理,对每个农技推广人员实行技术推广目标管理,对每人的岗位职责实行指标化考核评价,并与奖罚挂钩。责任目标一经确定,应保证推广人员自主权和必要的工作条件,支持推广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和有偿服务,允许在用户得到实惠的基础上取得政策允许的报酬。有条件的单位可按任务组织推广人员的优化组合,以充分发挥人际间的协调作用和优化效益。

2.3物质激励

技术有偿服务已成为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重要激励手段,有偿服务是一种物质刺激形式。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中,注重业绩考核等,把个人的贡献和物质利益结合起来,使农技推广人员看到贡献与物质利益的一致性,从而激发起他们争做贡献的积极性。当前存在的问题是有些地方条条框框太多,不利于激发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很大一部分服务对象由于长期形成的习惯,对有偿服务不理解,不接受,这些问题要逐步得到解决。重视农技推广人员的培养就是要使那些素质高能力强的拔尖人才有用武之地,得到相应报酬。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2.4保持继续教育

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是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给予充实的。目前农技推广人员中多数人缺乏学习深造的机会,由于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在新形势下应变能力较差。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首先是培训与继续教育应注重于技术推广学知识的提高,帮助推广人员逐步走上上岗规范化;其次是需要掌握农事学知识,帮助推广人员熟悉自己的服务对象,了解农事特点和需求,以提高服务水平;第三是需要掌握技术经济知识,帮助推广人员提高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水平,掌握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技术决策,技术推广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第四是需要掌握当今技术发展动向和适用技术成果,帮助推广人员扩大视野,增强实力,加速推广技术的更新。还需要掌握系统论的知识,帮助推广人员提高技术推广的总体观念和边际思维能力,使广大推广人员能按照系统论的法则对自己的技术行为、技术决策、技术方案及与其相关的其他因素,进行周密的综合分析、判断,最后能做出合理而科学的选择,以提高决策能力和预见性。

农业推广论文3

摘要:我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新时期下,过去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当对农业生产积极创新和改革。在现今的农业生产中,要重视对农业机械的使用,更好地推广农业机械的应用,可以使农民减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负担,促进我国农业事业更好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业生产;机械推广;有效途径

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的使用,新时期下,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用农业机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使我国农业经济得到提升,所以大力推广农机应用,是新时期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

1使用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

在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主要表现在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提升农作物产量的基础上,科学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以最大减少劳动力和获得最多劳动成果为前提,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中使用农业机械可以有效减少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有效节省了生产时间,使农业生产向现代化生产靠拢。同时,农业机械化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使城市和农村、工人和农民之间没有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致富。农业机械化的使用还可以达到环保的目的,如节能和节省耕地和节约水资源,以及减少化肥和种子农药的使用量,更加保障了农业产品的质量。另外,我国的自然条件为农业产品生产提供了重要优势,使用农业机械可以创造出可观的经济利润,这些经济条件可以为其他的农业产品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如林业、畜牧业等都得到全面更好地发展。

2目前我国对农业机械推广存在的一些问题

2.1推广人员缺乏职业素质

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对农业机械推广不够重视,农业机械不断地更新换代,推广和宣传人员所具备的农机知识储量不足,对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种植技术不够科学全面的了解[1]。

2.2经费方面的因素

在推广农业机械中,多采用口头的单一方式,使农民不能认识到农业机械的重要性,加上经济条件的不允许,使农民难以在购买方面达成意愿。虽然农机发展能提高农民经济效益,但是农民依然无法在初期投入。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都有增长,但是离农机设备的价格还是有差距的,农民无法拥有较多的资金去购买设备。虽然农机推广需要资金的支持,但是大多数农技部门由于缺乏资金,无法在农机推广中进行投入,国家在农业机械方面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和补贴,然而由于推广不到位,使农业机械出现品种不全和设备落后的情况。

2.3农民耕地面积因素

我国目前采取的是家庭联产责任制,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这种人口平均分配的形式,使农民的土地比较零散,致使部分地区还是使用过去传统的方法种地,造成了农业生产效率无法提高,限制了农业机械的推广和使用。

2.4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

当农业生产缺乏劳动力时,农业机械化才能得到有效使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通过转移的方式参与到其他产业中。现今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存在“过剩”的情况,这必将影响农业机械化的推广[2]。

2.5不具备健全的农机社会服务

农业机械推广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缺少科学健全的推广模式,加之农机的维修、供应和技术培训是农业机械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现在缺乏完善的农机社会服务体系,如农业机械手缺乏专业操作知识,农机出现故障无法及时维修,农民自身缺乏对产品的维护知识,这些都导致了农业机械无法推广和使用。

3关于加强农业机械推广的建议

3.1加强农业机械推广的人才队伍

在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中,工作人员的素质程度对推广效果产生重要作用,应加强对农业机械的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还有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人才,确保农机推广工作在现代化先进的理念指导下进行。

3.2合理加强推广农机技术和教育工作

由于地域的不同,使农业生产方式存在差距,工作人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开展工作,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对适合使用的农业机械进行推广,使农业机械更加科学和合理,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对农机的教育培训可以采取示范试验的形式,通过在田间地头对农业机械的操作进行推广,使农民了解到科技的作用,自觉增强使用科技现代化设备的意识,通过教育培训使农民了解关于农机使用的专业知识和安全知识,能熟练地应用各种农机技术和先进设备,还可以在宣传上进行创新,可以利用手机和电视以及多媒体形式加强对农业机械的推广[3]。

3.3完善农机社会服务体系

要建立专门以农业服务为核心的服务社,开展服务合作的组织发展,要创立农机的新服务方式,加强农机的销售和售后管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建立农机销售网络,有效提高农机信息化服务。

4结语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发展需要企业、政府和农民共同的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使农业生产得到健康待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述萍.新形势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的有效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xx(3):186.

[2]郭志显.创新农业机械发展理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J].吉林农业,20xx(15):42.

[3]赵淑玲.新型农业机械推广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乡村科技,20xx(2):90-91.

农业推广论文4

1当前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我国当前现存的农业推广组织架构还存在诸多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因素

目前,我国在农业推广领域中普遍的做法是:在政府直接领导下实施五级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架构体系,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下属的农业推广机构负责技术的直接推广,由其它部门进行配合;我国当前农业推广组织架构具有双重性质,即农业推广机构既受当地农业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同时还受上级农业推广机构的业务领导,在推广项目、推广自主权方面,不能很好的与当地农业实际相结合,而是贯彻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是上级农业推广部门的意见和精神,在推广组织架构和推广活动中依然存在很强的行政色彩,自主灵活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1.2农业推广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

从目前全面农业推广实际来看,在农业推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经费不足的问题;经费不足已经成为当前影响我国农业推广向更长远方向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之一,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推广投资力度欠缺,农业推广在全国还存在一定的失衡状况,总体农业推广经费投资不足,仅仅为发达国家的2/3;经费投入不足使目前我国农业推广体系中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加,受政府精简机构影响,一些最基础的农业推广部门要么被合并,要么就是职能被削弱,要么就是被迫解体。

1.3当前我国农业推广的队伍中,人员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当前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普遍存在专业人数欠缺、高素质人才难以引进的现状,据全国农业推广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个县中专业从事农业推广的人数不足540人,就是在区区540人中,具有与所从事农业推广相关的农学等专业背景的人员仅仅占到一半,有近一半的人数没有受到过与所从事专业相关的正式教育。当然,我国现存农业推广体系中人员素质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按照国家在1993年颁布的规定,具有中等以上相关专业学历或者是达到县级政府有关部门主持的业务考核,就能够从事农业推广工作;但是从目前我国教育现状来看,具有中专水平学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科技飞速发展背景下的农业推广工作。受政府精简机构等因素影响,政府中一些不具有农业专业知识的人员被调配到农业帷广机构;由于经费普遍不足,推广人员缺乏接受培训和更新知识的机会,使得实际业务水平难以不断提高;再就是当前很多高学历人才难以留住,不愿意到基层从事艰苦的农业推广工作。

2对构建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主要路径分析

第一,不断完善农业推广体系的组织架构,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的农业推广组织架构。为此,要不断完善农业推广体系的服务功能,不断充实农业推广体系组织架构在农业推广之前、之中和之后的推广服务功能,明确农业推广服务机构的功能在政府和上级农业推广组织的间接领导之下,按照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和农业推广实际,自主灵活的制定农业推广的方针和方法,更加突出和体现农业推广机构在进行农业推广专业业务指导中的针对性。农业推广组织架构在决定帮助农民解决种什么、养什么等相关问题上,当地农业行政部门和上级农业推广组织不要予以直接干涉,要从农业发恨规律出发、从尊重市场规律出发、从尊重农民意愿出发,不断拓宽和提高推广的自主权。

第二,构建完善的农业推广体系,需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的农业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对于现存农业推广体系中的专业农业推广工作人员的实际业务状况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全面找出当前农业推广体系中人员队伍素质的不足之处,针对农业推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状况,强化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设置与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相适应的培训课程,既要设置农业推广专业理论课程,市场营销课程,还要设置相关的现场指导实践课程,让农业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切实提高和全面提升;要积极采取走出去的战略,按照分批、分层的原则,选派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在职深造,例如,对于一些基础知识过硬的人员可以选派到一些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科研研究方面的学习深造,对于一些懂得一些专业知识、但是不系统的人员可以鼓励他们进行一定时间的脱产学习,参加相关的本科自学学习等。在提高农业推广专业人员素质提升工作中,要严格农业推行专业技术人才的资格准入制度,资格准入制度可清退通过关系等进入的不合格人员,打造一支精干的农技推广队伍,提高农技推广的效率。给通过考试、考核、鉴定等的农技推广人员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并将资格证书作为农技推广机构招聘的首要条件,让不具有专业技术技能的非专业人员从事非公益性的推广工作,其工资按自收自支的形式发放。

第三,要加大对农业推广的经费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因为经费投入不足引起的农业推广问题。在文章的第1部分已经对农业推广经费投入不足产生的主要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各级政府要从当前农业推广在三农工作的中重要性人手,全面认识到农业推广在经费投入中的现实困难,切实采取可行措施加大农业退管经费投入。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制度还主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投资为主,在经费保障上应当实现农业推广的财政全额负担,财政在农业推广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要高于90%以上。各级政府在设定农业推广经费投入状况时,要对当地的农业总产值、总支出量、农业与农村人口比例关系等一些具体量化的指标为依据,制定详实的经费保障计划。在制定详实的经费保障计划的时候,还要重点考虑到从改善当前的农业投入结构出发,不断增加对农业推广业务经费的投入及推广业务费投入中用于试验示范和宣传培训经费的比重。

第四,要不断构建和完善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宣传平台,切实发挥科技成果在农业推广中的积极作用。作为农业推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农业科技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可以作为农业推广专业人员的重要信息来源渠道,在促进当地农业发展、构建科学完善的农业推广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农业推广部门,要把构建和完善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宣传平台工作作为农业推广体系构建的重要任务来抓,即使通过这一平台发挥农业推广系统和农业推广机构的作用。

3结语

农业推广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我国当前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农业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然不容乐观。需要重点指出的是,我国当前农业推广体系中现存的主要问题,依然严重的体现在:当前现存的农业推广组织架构还存在诸多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因素、农业推广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农业推广的队伍中,人员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要想构建完善的农业推广体系,就必须要高度重视现存的这些问题,对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切实采取以下途径予以重点解决:一是要不断完善农业推广体系的组织架构,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的农业推广组织架构;二是构建完善的农业推广体系,需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的农业推广专业人才队伍;三是要加大对农业推广的经费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因为经费投入不足引起的农业推广问题;四是要不断构建和完善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宣传平台,切实发挥科技成果在农业推广中的积极作用。

农业推广论文5

高等农林院校是农业科技推广的中坚力量,是对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补充。 农林高校要通过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坚持产学研办学模式,创新推广载体,建立专家团队,完善目标考评机制的途径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自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化对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产品的流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农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就必须进行机制改革和体制创新,完善现行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建立一种以质量和效益为导向,以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新体系。高等农林院校集人才、知识、信息、技术等优势于一身,在科技兴农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为完善我国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不足,应积极探索建立以农林院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一、我国农林高校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问题分析

(一)经费不足,投入分散

目前,我国农林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经费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由于高校推广的项目并不能得到政府的完全认可,所以在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面临经费不足,从而导致推广时间加长。从管理部门来看,在国家层面上有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安排农业科技资金,由于渠道分散,无法实行统筹的安排。

(二)推广队伍不稳定

高校参与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推广人员基本由本校教师组成,他们所推广的项目单一且具有很强的正对性。当一项农业技术推广完成后,原先的队伍就会随之解散,所以推广的人员是不断变化的。而且高校教师不可能像农业技术推广专职人员那样实时提供技术服务,从而使得推广效果大打折扣。

(三)农科教分离、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我国目前的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教育中不能将科研、教育、农业相结合,在实际应用中无法满足农业的发展需求。由于经费的匮乏,许多高校为获得政府的科研经费只依据文章的数量来评判科技实力,而不能研究出具有实用效能的科技成果。

二、我国农林高校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对策

(一)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国外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加强立法工作是保障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为保障农业高校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我国政府虽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科技推广法》,但并没有将大学的农业科技推广活动纳入到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鉴于美日的经验,首先,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改进《农业法》和《农业科技推广法》等法律为农业高校参与农业科技推广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其次,修改《知识产权法》中的关于农业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保护农业技术创造者的合法利益,刺激农业技术创造者的积极性。最后,规范相关政策,让高校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活动列入到推广工作之中。

(二)综合开发农业科技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的整合有利于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农业科技推广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强农业生产力。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充分利用高等农林院校的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与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专职人员协同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不能只靠其自然产生和形成,必须在社会组织及个人的努力下,实施教育、培养手段,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并逐渐形成劳动能力,使其科技素质不断提高,使其潜在的科技能力得以开发。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为留住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应建立相关激励机制,为其提供经济保障。

(三)改革农业高校科研管理制度

在组织制度上,推广体系应保持其自身的对立性,不应简单地与已存在的科研系统进行嫁接或成为其他组织系统的附属物。这就要求高校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应排除外部行政系统的干预,进行独立的资源推广。在管理机制上,实现产、学、研、推相互合作,研究开发农民迫切需要的农业技术,以市场为导向教授学生实用的科学及推广知识。

三、结论和展望

高等农林院校在农业科技推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农技推广过程中农林高校应明确自己在推广工作中的职能定位,争取多方力量协同合作,改进课程设置和评估机制,不断完善农技推广模式,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做贡献。

农业推广论文6

[提要] 本文分析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基本特征,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需求类型以及影响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原因,提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信息服务策略。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信息服务;服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G358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广大农民科技意识的逐步增强,为乡村农户提供致富的各类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信息服务应是当今县区图书馆开展科技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而加快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并让广大农民所掌握是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基石。为此,县区图书馆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信息服务工作,可以说是直接有效地架起了农业科研项目研究者与成果转化的推广应用者之间的桥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服务是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扩大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之一。就现代县区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深化与转变,如何配合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部门,将众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服务到农村中去,是我们要在逐步的深入农村的信息服务工作中进行不断摸索的问题。

一、现代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的需求分析

随着中央对农业发展建设的重视,全国农业科研部门取得了许多改进和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科研成果,如果能及时有效地将它们推广应用到农业农村的生产,那一定会大幅度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但现今受各种条件限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并不尽如人意。我们认真对多年来在农村开展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工作的实践分析得知,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之所以缓慢,除成果理论与实践应用基础有差异以外,更重要的是没有找到使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项目与农民的接受能力相匹配的结合点。我们要牢记凡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只有让乡村农户所吸纳方可得到实施,才能收获到令人满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此,农业科研成果转化项目的选择也就是农民对成果的需求兴趣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关键。一般说来,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技术信息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热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在多年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工作中,我们把能让农户接受比较快的,其推广实施操作技术便于掌握而且农户也极为愿意接纳的那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称之为热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把农民对这类转化成果技术信息的需求称之为热型成果转化信息需求。由于热型成果的转化信息一般属静实状态,使用操作简便,全然不用增加活劳动投入,便可展现突破性的科技致富特点,增产效果十分明显,所以深受农村农户的欢迎。例如,我们针对鞍山一些地区辽河与太子河流域河滩沙土地居多,受辽河与太子河流域地质构造影响,每年种植的粮食作物未等到成熟季节,就会遭到雨水的侵袭,年底收获甚少的情况,经过认真研究和搜索其他省市在解决河滩沙土地种植方面的科研成果,我们慎重地将宁夏农业科技研究所研究实验成功的河滩地改良西瓜品种种植的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提供给他们,并借助于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指导农民实施。结果当年未等雨季到来就获得了大丰收,每亩地增收约2,000元,比往年种植粮食作物每亩增收1,000多元,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都非常好。紧接着第二年,我们又将此项转化成果技术信息推广应用到全部辽河与太子河流域河滩地的乡村农户,为农村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了极大作用。

(二)温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有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信息对农民而言有一定的应用实施兴趣,但这种成果转化技术信息让农民感到见效不快,而且应用实施需要向农民进行具有真实见效的示范展示和深入浅出的反复宣传,我们将这类成果转化技术信息称其为温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把农民对这类转化成果技术信息的需求称之为温型成果转化信息需求。温性成果转化技术信息常常含有一定难度的关键性技术内容,一旦推广实施增产效果显著,适应面也较广。然而,需要解决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难度,应用设施的配套提供,并且要解决活劳动投入的增加问题。例如,地膜覆盖技术虽在全国已推广应用种植40多种农作物,但在有些地区,由于农民感到对地膜覆盖的关键性技术不易掌握,又怕由此所投入的资金不见效果,所以农民对温性成果转化技术信息的需求较热性成果转化技术信息的需求不够迫切。为此,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应用条件的改善和对农民接受能力的扶持,并加强服务的技术手段,将“温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变为“热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应是我们现代县区图书馆信息服务所要做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三)冷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有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信息对农民而言兴趣淡漠,很难接受或者是不接受,我们将这类成果转化技术信息称其为冷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这些农业科技的转化成果信息,绝大部分是修补、重组、相互移植和复制原有的常规技术和地域间的品种物化,科技改良和简易农业生产过程的新技术含量较少,农民应用后虽能取得一定的增产效果,但费时、费工、费力,因此农民对这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信息的需求较为冷淡。

二、沟通深层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推广服务的渠道

在现今全国农业建设大发展的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利用已有的农业科技成果为农业建设服务,为农民持续增产增收服务,这不仅是政府和科技部门的大事,也是我们科技信息服务部门为壮大农业生产要做的重要工作。为此,这就要求我们县区图书馆的科技信息服务工作要根据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的需求状况,联结地区科技推广部门,充分利用自己的科研和信息资源优势,在众多的农业科技成果中寻求并积极推广那些“热型成果”转化技术信息;认真分析研究探索将那些“温型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提升为“热型成果”转化技术信息的服务渠道。

(一)构建农技推广部门为主导型的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服务模式。该种服务模式的基本构成是 “农科部门+农技推广部门+农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服务部门(主要是县区图书馆)+乡村农户”的信息服务模式,这种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服务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县区各级农业科研、技术推广站等在推广农业技术方面的独特优势和县区图书馆的科技信息创新与技术信息筛选及培训优势,使最新的适宜于农民采用的“热型成果”转化技术信息能够直接应用到乡村农户的农业生产,并很快让农户得以熟悉掌握。例如,关于稻田杂交水稻新成果信息技术的推广,我们(科技信息提供部门)与辽宁省农业技术研究所(农科部门)鞍山市千山区农技推广站(推广机构),并在千山区政府的支持(农户部门)下,选择了鞍山市千山区宋三台乡李性农户(具体农户)中实施了5亩地的各种杂交水稻成果转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基地,由省农业技术研究所和我们负责最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技术信息的提供,千山区农技推广站负责具体技术的实施指导,宋三台乡则负责组织插种,农户在所提供的技术信息指导下负责田间科学管理。在该基地实施与各项田间科学管理期间,千山区政府在不同的阶段与农季组织各乡干部与广大农民进行考察观摩,开展技术培训、现场仿效等方式,逐步让更多的农户所接受,从而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信息得到顺利推广,让县区图书馆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工作深入农户的心中。

(二)培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示范户,搭建区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平台。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战场是在基层乡村,成果推广转化的关键环节是农民的欣然接受。而这一切的达成主要是取决于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与经济承受力。为此,我们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部门(主要是各类科技信息机构、县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部门)应大力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大力扶植培养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的示范农户。在某一乡村,借助当地农技推广站的帮助,确定了某一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后,根据转化项目的各种条件要求,选择那些拥有一定资金、科技应用意识和接受能力比较强的群体作为扶植与培养的示范农户,联结当地农技推广站(所)对这些乡村农户实施成果转化应用的重点服务工作,经常性不定期地向这些农户提供那些科技含量高、收益快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信息。帮助或者说是先行一步让这些农户熟悉掌握转化的成果信息并尝到甜头。然后,将他们的应用效果不断向本区域其他农户宣传示范。成功一项推广一项,形成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服务的接力赛。同时,在此基础上,时刻注重通过试种农户兴趣的不断浓厚,开展实现“温型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服务向“热型成果”转化技术信息服务工作发展。

2、发挥县区图书馆的优势,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一个时期以来,通过国家和各级政府的不断努力,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尽管如此,随着农业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农民的科技素养依然是阻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大问题。因此,作为科技信息服务者,特别是作为最有资格与农民经常接触的县区图书馆的科技信息服务部门,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自身普及与提高民众文化知识水平的功能优势,与农科教等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一道,大力实施提高乡村农户科技意识与科技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培训,着力提高农户的科技素质,培养农户接受新技术、新成果的能力和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广度、深度和速度的能力。我们县区图书馆要采取到农村农户举办短期班培训、专题技术讲座、实地传授技术和技术咨询等方式,对农民进行科技意识与科技实施能力相结合的教育与培训,让这些农户成为一支现代农业科技兴农的坚强主力军。

(三)搭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化绿色通道和网络平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化将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渗透到了农民的生产、经营、消费、乃至学习等各个环节,使农户明显看到了其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在不断地大幅提高。农业建设市场的灵魂是信息,当今农村建设这个市场是由信息的引导而不断发展的。在全国数以千万计农户为主体的农业生产市场,必须要尽快适应国内国际统一的大市场的发展规律的要求,急迫构建较成熟的市场信息传播机制来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铺路并形成绿色通道。

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使现代互联网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成为了支撑农业科技发展的直接产物和坚强基石,成为了牵动农业建设发展的一个极为活跃的手段因素。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提出:农业革命的基础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突破进展及其在农业领域的成功运用。因此,搭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的网络平台,对于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应用推广,培育农村农户实施更新的农业科技转化成果有着积极和明显的引导作用。而这一信息网络平台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一方面它可以不断地收集、整理并研究筛选各类“热型成果”的农业技术信息;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利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将筛选的各类“热型成果”农业技术信息快速直接地传播到农户手中,指导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农业推广论文7

摘要:农业科技推广在把新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变为实际成产力方面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变升级,这一体制已经很难适应市场经济下农村发展的形势。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现行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然后揭示了我国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固有的局限性,最后是根据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几点对应对策。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现状;对策

1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发展的基本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到如今差不多建立了完整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然而我国农业科技资源没有统一布局,大批科技成果没有被农民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发挥它的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中国在各方各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在农业和农村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农业推广网络,发挥了科技的强大发展力的作用,提高了粮食产量,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解决了地区农民收入的差异[1]。但是与此同时,我国存在很多问题,越来越不适应目前我国社会注意下的市场经济,这是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1.1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内涵

“农业推广”这个概念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有人使用,1949年后通常叫“农业技术推广”,现在大家慢慢开始采用“农业科技推广”的说法[2]。农业科技推广是综合运用试验、教育、带头应用和解答疑问等方法把可以应用于农业的新型科技成果和知识传播扩散于农业生产整个过程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也随之发展,与之对应的农业科技推广的内容也在逐渐的发展和变化。

1.2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体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任务真正得到国家注重,建立了各级科技推广体系,初步形成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我国农业高速进步,总产值连续二十年平均增长5%,而之前的25年平均增长只有2.1%。我国目前实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建立的,该体制由中央—省—地(市)—县—乡镇五级农业推广组织组成,在机构设立,经营方式都是由政府主导。这种体制不可否认在农业科技推广中起到了巨大效果,促进了我国三农发展。虽然多年来我国也在推广机构组织形式、推广机制上不断改革,一些新的推广主体和模式也在不断产生和发展,但是以政府机构为主导的推广模式一直没有改变。

2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下采用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是以政府机构为主体的简单推广方式。这一方式的长处是能够自上而下的贯彻执行全国农业发展总布局,很容易具备农业推广的条件,但是这一模式问题也很明显,即机制僵硬,科研、教育、科研三者被割裂的问题尤其突出。

2.1重科研、轻推广的传统观念严重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理所当然的把农业科研摆在了国家重要战略的位置。根据资料显示,1979~1998的十年时间,各省级行政单位认定的科技成果高达50000多项,促进了农业的极大进步[3]。相比而言,我国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视度却不够。造成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重视推广工作。

2.2运行机制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是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背景下建立的,它的运行原理全部是根据计划方式形成的,推广项目的选择和推广范围的设定表现的不是市场发展的要求,而是传达的是政府行为。而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户本身有权选择生产经营和技术内容。但是政府主导的推广模式,农民只能被动的接受推广的技术,霸占了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权益,从而导致推广效果不好。

2.3农业科技推广力量弱,人员素质差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推广人才建设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人数少、素质技能低、结构不合理等。因为以前的分配工作制度,很大一部分推广人员只有较少的科学文化知识,不能胜任农业科技推广的任务,这必将极大阻碍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和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3完善我国农业推广体制的对策

3.1增加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资金扶持

政府部门第一步是要依照法律落实公益性推广任务的基本经费。然后加大农民技术推广经费投资,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农业科技推广,促使农民增收致富,这是因为我国农户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特点和大部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很低决定的。

3.2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国际上发展的一大趋向是由上到下的推广方式转变为由下到上的模式。这一模式的长处是推广的科技满足了农民的实际需求。这种体制具有很大的优点,它能施展大学的科研、信息和人才优势,可以实现农业科技快速推广和运用,具有形式多样和机动灵活的特点。

3.3提高农科技推广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

完全运用目前存在的各级各类农业院校,调整推广人员的相关知识储备,培育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踊跃开展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课程,不断提高劳动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焦源,赵玉姝,高强.我国沿海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及其制约因素[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2(4):12-18.

[2]钟秋波.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xx.

[3]王勇.农业机械推广过程中的重难点及策略[J].南方农机,20xx,47(12):10-11.

农业推广论文8

1前言

要想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不断提高农业技术,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但是在实际中,虽然已经推广了一系列的农业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依旧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就必须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实现农村中经济的快速发展。且就农业推广体系来说,其快速的发展有助于帮助农村提高经济收入,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

2目前我国农业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在农业推广体系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也就影响到了我国农业的经济发展。所以就必须要进行改革与创新,促进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

2.1在管理体制上存在问题

就我国目前的农业推广体系来说,由于采用的是条块共同管理与专业行政区划层设置。因此在进行条块分割的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实现有效的对接,这样也就造成了本位主义严重的现象,同时也出现了农业科学研究与教育推广上自成一体等弊端。也正因为这些因素使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中力量严重不足,虽然队伍庞大,但是却并没有多少实际效果。

2.2运行机制存在问题

在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中,受到经济体制影响比较严重,且在运行技术上也以从上至下为主。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就成为了考核农业推广机构重要指标之一。且在人事的管理上也是以资历排列为主。在分配的形式上却实行平均主义,评价的体制上也与服务对象相背离,这样也就造成了服务对象不能及时参与到推广评价中去。而这样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推广机构与人员的职责得不到保证,这样也就使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效果不高[1]。

2.3推广经费存在问题

通过与发达国家相对比可以看出,在发达国家中农业技术的推广经费占据农业总产值的0.8%左右,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中技术推广经费则占据在0.4%左右,而我国却只有0.2%左右。也正是因为资金不足,造成了部分农业设施过于老旧。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使我国一些推广机构将有偿服务技术排在首位,却并没有考虑到是否对服务对象有利。

2.4推广人员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存在问题,且在人员的整体素质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样也就造成了专业知识无法及时普及,且并不能掌握最先进的信息。其次由于在福利待遇上普遍不高,因此也就出现了留不住人才的现象,这样也就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效率。

3提高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措施

3.1完善管理体制

只有最大限度地完善管理体制,才能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发展。因此,在实际中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制,保证落实岗位职责,同时还要选择专业能力强的人员。也就是说要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方向转变,以岗位的实际需求来决定招聘的要求。同时还要将专业能力强的人员调入到领导岗位,以专业能力强来带动专业能力不足的人员。其次还要做岗位的培训与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在保证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以外,要与绩效联系在一起,激发人员的积极性[2]。

3.2扩大资金的投入

资金投入不足,是造成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不高的重要障碍之一,因此在法律上可以逐渐增加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费用,并完善间接的融资体制,大力鼓励私人的投资,设立出专门的技术推广部门,加大对推广部门的投资。或是可以设置专门的推广基金,结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构建出完整的资金结构,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最后,要辩证地看待技术推广与经营收入之间的关系,设置出相关的担保资金,解决贷款难的问题。

3.3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

进行农业推广的关键就是要增大推广团队的建设,为了保证推广体制的健全,就必须要加强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在实际中完善考评制度与规范考试制度。选择一些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加入到农业推广团队中去。同时还要提高推广人员的薪资待遇[3]。

3.4及时进行技术培训

由于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且文化水平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就要不断进行相关的培训,以此来让农民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明确农业推广的重要性。在实际培训中,可以组织农民参加电视讲座或是对农民进行科学宣传,以此来增强农民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

3.5增强农业市场的建设

就我国目前的农业市场来说,在市场管理上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技术开发跟不上农业形式的发展或是有人利用法律漏洞来获取非法利益等。因此必须要严格规范农业市场,建立出一个公平、公正的农业市场,促进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

3.6政府方面要加强扶持力度

就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来说,大多属于村级,这样在覆盖的区域上与组织的数量上就存在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想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就要求政府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扩大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

4结语

由上述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却可以通过制定出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解决。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必须要做好推广体系的创新工作,以此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推广论文9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支持国民经济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行业,所以保证农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通过一些山区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的分析,确定小型农业机械推广不佳,致使小型农业机械在当地的普及率较低,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农业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现状,进而探究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的可持续性措施,希望对于促进山区快速普及小型农业机械有所帮助。

[关键词]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可持续性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的经济命脉,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因此,不断推动农业持续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应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持续推进小型农业机械,尤其是在山区,以便广大农民群众能够有效的利用小型农业机械来进行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由此可以确定,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持续进行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1推广小型农业机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

1.1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小型农业机械推广最基本的目的就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因为相对于原始劳动力来说,小型农业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可以快速的且合理的进行农耕农作,进而将农民从繁重的农活中解脱出来,良好的生活。

1.2有利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积极落实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工作,使农村地区小型农业机械逐渐普及,被广大农民群众所应用,如此可以改变农村“靠天吃饭”的局面,而是科学、合理的进行农作物在栽种、管理、培育,促进农作物良好生长,进而收获优质高产的粮食,这必然能够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效益。另外,小型农业机械的使用,可以降低劳动力的消耗,可以使农民在进行农耕农作的同时,进行其他经营活动,贴补家用,改变自家经济现状。

1.3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下,推广小型农业机械还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将小型农业机械积极引用到农业生产之中,一方面能够促进主要农作物良好栽种和生产,同时还能带动相关配套服务,进而促进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是不断推进小型农业机械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农业生所消耗的劳动力,如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会涌入工业或服务业等,为其他行业提供劳动力,如此势必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1]。所以,说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无可厚非。

2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现状的分析

通过对我国山区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的了解与分析,确定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现状不佳。通过进一步分析,确定主要是以下问题的存在影响了、阻碍了山区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

2.1农业机械的设计制造缺乏针对性

山区农业生产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土地分布零散、单块面积小、地势和地貌复杂、交通薄弱、基础设施少等。要想将小型农业机械有效的应用于山区农业生产之中,就要考虑以上特征,保证其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如此才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是,通过对我国小型农业机械的分析和研究,确定大多数小型农业机械并不适用于山区。这是因为设计师及生产商并未考虑山区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而是满足平原地区农业生产为准进行小型农业机械的设计与生产,这就造成了小型农业机械不适用于山区,相应的山区农业机械普及率较低。

2.2小型农业机械推广难度较大

通过对我国小型农业机械行业发展情况予以了解和分析,确定目前行业内大型农业机械企业较少,都是一些小型的农业机械企业,其机械研发能力有限、生产规模有限、社会影响力较低,致使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难以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让农业机械备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关注,如此将会使广大农民群众对小型农业机械的有效性、适用性产生质疑,如此势必会影响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2]。

2.3农民对小型农业机械认识不足

山区农民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致使自身知识水平较低,加之常年与农耕农作打交道,思想已经固化。此种情况下,农民难以改变思想观念,接受新鲜事物——小型农业机械。因此,在山区进行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农户往往持观望态度,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农业机械采购和使用中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

3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的可持续性分析

3.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各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条件都不尽相同,对农机具的需求自然也就不同。基于此,为了满足各地区农业生产需要,农业机械企业在进行小型农业机械生产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各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生产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农业机械,以此来满足山区、平原、山丘等地区的农业生产需求,这对于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3.2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补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