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护论文合集15篇

发布者:静虚散人 时间:2022-11-27 00:36

农业保护论文合集15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农业保护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业保护论文合集15篇

农业保护论文1

一、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着很多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农业灌溉用水资源短缺、农田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首先,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减少了农业自然资源的总量,土壤中大量的营养成分流失,使原来肥沃的土地变得贫瘠,留给后代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农业灌溉水资源被污染现象严重,一些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对农业灌溉用水造成极大污染。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过量使用,使农业耕地发生大面积板结,致使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失调。乱砍滥伐现象导致森林、草地面积不断缩小,原来的一些青山变为了荒山,蓄水涵养能力降低。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综合多样性的生态,牵一发而动全身,农业生态遭到破坏会影响多种与之相连的生态物种。

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当前农业生态环境

造成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除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外,生态农业发展投入力度不够。生态农业虽然在我国发展了二十多年,取得了一定可喜的成绩,总体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是以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为主,毕竟千年流传下来的农耕模式很难一时改变。在当前的生态环境下,需要政府和广大人民一起努力,大力推广生态种植模式,改善当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加强法制建设,普及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虽然我国环境保护工程的开展起步较晚,但经过多年来的努力,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多部环境保护法,使环境治理工作有了法律武器支持。法律的制定就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知法,守法,政府部门要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环境的强大舆论。舆论宣传就是为了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环境保护不是某个单位,某个人的事情,是全民参与的事情,鉴于此,要广泛宣传生态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知水平,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绿色农产品。

(二)合理规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

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各地区要根据自己的地域特点,因地制宜,发展有竞争力的农产品,避免因盲目种植带来的供过于求、产品相似的负面影响。发挥生态农业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持续性的特点,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情况,扬长避短,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发展道路。例如,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山区粮食的种植面积可以适当减少,结合地域特点发展特色农业,不仅发挥了区域优势,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中部和东北地区积极发挥固有的粮食优势,多生产粮食,保持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保证粮食安全。这样不同的地区各有所长,实现优势互补,既提高了经济效益,满足了市场,又实现了生态效益,形成了合理的生产布局。

(三)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创新我国农业生态理论与模式,吸取国内外成功方面的经验,开展理论与模式创新研究,深化我国生态农业科学研究。把现代科学成果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建立起良性循环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我国目前已经开始实施大规模的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的生态建设工程。同时为了切实保护耕地,稳定耕地面积,必须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通过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对耕地进行定量、定位,并附以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措施,切实保护能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耕地数量。

(四)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广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农业

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已有成熟的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定期对农民进行培训,传授新的科技知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注重农业人才的培养,加大农业科研力度,真正提高我国农业的科技水平。

三、结语

生态农业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管理原则,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科学规划,制定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到首要位置,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来谋求发展。决策部门要高瞻远瞩,开发立项要慎重,不至被短期利益和经济效益所迷惑,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念,注重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以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农业保护论文2

一、农业环境保护政策实施中的难题

我国采取了指令规制、技术创新和经济激励等多种农业环境保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生产污染影响,维护了农村生态环境。但是,很多政策措施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政策力度不够,环境保护水平还比较低,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还相距甚远。其主要表现为:

(一)直接管制乏力。制定法律法规,对污染排放和主体行为做出规定,依法强制实行,是世界各国污染控制的主要手段。这种手段要求不仅包括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文本,还要制定具体的执行标准、处罚细则,并有相关部门监督执行这些法规,并对违规行为实施处罚,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作用。目前从土地到灌溉水到农药使用,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但是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农业生产经营者并不知晓这些法律法规及标准,不知道如果遵守这样规章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也没有相关的部门进行宣传、监督和执法。此外,农村地域宽广、农业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农业生产技术和方式复杂多样、农户自身素质不高等特点,对实施这种强制性指令控制手段提出更高要求。

(二)技术推广难度大。当前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难度非常大。第一,由于农村青壮劳动力的外出转移,农业生产经营者出现兼业化、老龄化和女性化的趋势,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对新技术的使用意愿和接受能力不强。第二,一些对环境影响小的新技术如生物制剂、物理防护手段等,往往物化成本高于传统的化学投入品,而且使用起来有相应的操作规程,较为费事,在没有相应收益增加的情况下,农户不愿承担这样的额外成本。第三,一些环保技术要求少施化肥、少打药,可能会导致产量下降或者产品品相不好,造成农户收益下降,影响农户的使用积极性。第四,当前农技推广部门力量较为薄弱,工作经费不足,难以进行技术推广,加上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特点,新技术推广运用难度较大。

(三)环保产品市场发育不足。与工业品不同的是,大部分农产品最终将走上餐桌,其质量安全水平与居民健康水平息息相关,因此人们将更加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愿意为安全、绿色、有机的农产品买单。但是,农产品市场又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当优质农产品的信息难以辨别、确认和信任时,人们往往会选择劣质产品,一旦优质农产品的市场销售出现困难,所付出的成本难以收回时,相应的生产技术和方式就难以维持。目前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等环境友好型产品标识的市场推广不够,消费者的认可度不高,产品价格优势不突出,对生产者实施相应生产规范的激励不够。

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政策的建议

当前全社会高度重视环境问题,要求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对开展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是个重要契机。应该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民居住的特点,完善相关政策,改进工作方式,加快农业农村环境治理。

(一)加强基层环保建设,加大农村农业环境治理投入。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的认识,将农业农村环保工作切实放在一个重要位置。第一,加强农村基层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建设,加强环保部门和农业部门的沟通协作,优化人员配备,提高工作效率。第二,严格执行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确保工业企业的连续达标排放,确保城市垃圾的合理化处理,遏制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减少农村环境的外源污染。

(二)改进工作方式,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和标准。尽管农业生产存在分布广、监管难、成本高等困难,但是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和标准,实施强制性指令手段依然是控制农业农村污染的主要手段。首先要加强各项法律法规、生产规范、技术标准及其重要意义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的环保和法制意识,引导农民自觉改进生产生活方式,合理施肥打药,对畜禽粪便进行处理,自觉控制养殖规模,提高企业的强化社会责任,自觉采用环保生产技术。其次,制定具体的排污标准、环保标准和处罚细则,明确监督部门,确保环保法规的执行,对违规行为实施处罚。防治没有环保处理实施的企业盲目上马,强制要求不达标企业整改,对严重违规的企业要关停;对一般小农户,要充分利用相互监督和村庄自治,建立健全举报机制,对造成严重环境影响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对好的做法要加以表彰、奖励和宣传,并将村庄环境治理作为村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规范产品认证,加大市场宣传力度。严格规范各项优质农产品的产品认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降低认证费用,鼓励符合条件的专业合作社开展产品认证。加大市场营销,扩大销售模式,减少中间环节,将信息尽可能地传递给消费者,获取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从而建立成长期的供销关系。加强对已获认证产品的监管,开展不定期抽查,一旦发现违规行为,立即取消认证标识,并进行信息披露,加强认证产品的公信力。

(四)加强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减少污染源。加强对农药、化肥、饲料等农资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认真落实产品标准,鼓励研发和推广环保产品。加强对农村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管,严厉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生产和流通,一旦发现必定重罚,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确保产品质量,推广绿色、环保、有机的农资产品,从源头上降低农业生产经营者因使用劣质投入品对环境和食品安全造成负面影响的可能性。

农业保护论文3

摘 要:農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长久的根本。农业的良好发展更是国家稳定久安的保证,保证了粮食储备的充盈。农业发展如同度量衡一样,度量着国家与各个地方经济的发展状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农业的生态保护尤为关键,要适度进行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业生态结构科学合理稳步可持续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是要点,不断的改善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农业工程;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农业发展中生态环境的发展至关重要,二者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是关键。生态环境和农业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发展农业势必会影响生态环境,存在好坏两个层面;生态环境与农业相互关联,二者不可或缺,相互依存。如果农业中粮食产量降低,肯定是因为生态环境遭遇破坏的结果。生态环境想要平衡发展,一定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 农业工程的研究与实施不正确造成生态环境负面影响

1.农药喷洒不合理,形成生态失衡现象。为了解决虫害的繁衍与破坏,大面积使用农药喷洒成为人们解决虫害的惯用手段。即便喷洒农药可以高效达到杀虫效果,从而却造成了以食用害虫为本的鸟类的中毒死亡情况。与此同时,以鸟类为食其他生物也会有同样的遭遇。如果害虫的天敌大面积消亡之后,害虫会更加泛滥猖獗,那么农药的喷洒量更是会大量增加,这样的循环下去,就会形成土壤、空气与水的污染问题,最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会受到严重的破坏。

2.土壤生态结构遭破坏由于耕作方式不合理。如果土壤的结构被破坏了就是由于耕作时不当产生的,比如旋耕方式。旋耕虽然实现了土地的充分利用率,但是却破坏土壤结构,形成松散的情况,生长环境不适合农作物。旋耕的方式使得有机物质分解力降低。此方式生态结构破坏后,人们使用施肥来提高产量,时间久了,削弱土壤肥力,降低产量。部分地区出现的土壤沙化以及沙尘暴都是耕作不合理形成的。所以应该合理改进生态环境与农业工程关系。

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对策

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教育宣传工作尤为重要。国家农业经济想要可持续发展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适度保护,做到农业生态环境的良好改善,可以具备生态效应,还可以提高人们生活品质,保障食品的安全。想要更好的将生态农业环境改变,就要确保人们群众有非常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深刻到人们群众心中,让群众思想觉悟提高,增强群众法制概念,同时是增大环境保护宣传最根本的目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要从最根本的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出现问题的原因着手,彻底的解决这些污染源,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降低垃圾的出现率, 依此行,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与提升,从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和保证。

2.推行种养结合的结构调整。根据区域功能的定位与现有环境质量状况,合理划定禁、限养区,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按照“种养结合、生态养殖、以地定畜”的产业发展思路,调整畜禽养殖区域布局。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小区或规模化养殖场,引导农户由散养向集中化养殖转型;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粮油种植结构,提高特色高效作物比重,扩大秋冬种植面积。开展生姜联作高效栽培技术,加大无公害标准茶园示范区基地建设,加大中药材品种选育,优化品种布局,扩大种植品种数量。

3.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大面积推广科学技术与服务,利用科学技术建设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供保障,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还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农业成果的转化率以及科技贡献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所以,我国在科技兴农方面,还需要加大投资的力度,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新。

4.实施农村的城镇化战略。实施农村过多的人口向城市转移,减缓农村生态环境压力,从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由于我国城乡人口不合理的现实情况,致使全国大部分人员滞留在农村,生态环境压力过大。因此,加速农村人口城镇化,对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有直接且高效的作用。我国也要保证人口的科学布局,不仅要保证农村人口能够转移到生活条件好的城镇,同时保证农村人民能够在城镇生活下去,这就要求政府在城镇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稳定房价,为转移的人口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使其能够适应城镇生活,并生存下去,实现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从而减缓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保护和重建生态环境。

5.重点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现代农业耕作方式不断变化,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面临严峻的威胁,种类不断缩减。有许多药物都是从植物中提炼而成,人们的衣、食、住、行也脱离不了这个生态圈。在农业工程的研究与实践中,如果不注重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阻止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恶化趋势,人类发展必需的动植物将大大减少,由此影响自然界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6.人类的生存环境的保护重中之重。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就是水、空气和土壤。农业工程的研究与实施过程中,要确保人类的生存环境。由于土壤容易受到污染,且自身净化能力有限,因而不当的耕作方式和过多的化肥和农药会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受到影响,土壤质量下降,且容易导致沙化、沙尘暴等。此外,过多的农药和化肥也会造成水质污染,大面积的井灌则会导致地下水资源的过快枯竭,围湖造田会造成湿地生态失衡等。因此,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遵守自然规律,就很容易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因此,要加深对农业工程研究实践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增强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的意识。

三、生态环境保护中做好实施生态工程的研究

1.农业工程研究实施的立项和审批务必要强化。农业工程对农业生产和发展、自然环境都有巨大影响,因此,对于农业工程研究与实践的立项和审查都应该慎之又慎,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立项和审批的申请资格和程序。同时,要提高农业工程研究人员和相关领导的生态环保意识。

2.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生态环境追踪评估机制和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农业工程实施后的生态环境追踪评估机制和预警系统,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都有重要意义。许多农业工程实施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示出效果和影响,因而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十分必要,否则将很难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农业生产中在给瓜果蔬菜喷洒农药后,就应追踪这些果蔬是否有农药超标的问题,调查是否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只有建立农业工程实施后的动态评估机制,才能认清并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类长久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已经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充分认证。只有生态环境进步了才能加速经济的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稳定生态环境的同时,引入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强化利用基础设备、采用科学技术等等来协助农业可持续的发展提升,确保农业生态环境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使得我国总体经济水平发挥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新宇.浅析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J].化工管理,20xx,11:254.

[2]毛飞.孔祥智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态势和未来取向[J].改革,20xx(10).

[3] 徐东瑞,马礼.坝上生态农业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J].华北农学报,20xx,18(2):114-117.

[4] 李宝珍,王一鸣.北京市郊农业生态环境的工程对策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1994,10(4):1-7.

农业保护论文4

人们可以长久的生存下来,依靠的就是农业。只有农业能够得到好的发展,国家才能保证更加稳定的粮食储备。另外,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情况需要农业的发展程度来进行衡量的。想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无法不对农业生态保护进行关注,我们需要合理的保护生态环境,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结构进行科学的调节,实现农业可持续进步。因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最关键的问题,所以,只有对农业生态环境不断的改善,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目标。

1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问题

1.1农业生产结构不科学

农产品种类非常单一。农业区域的重点目标就是保证全国所有地区所需要的农作物的使用用度,当中还要包含喂养牲畜禽类等的粮食用量;而且我国还有很大面积不合理开发使用的山地以及草原。高速发展的农业范围以及农业机械水平的快速发展,就直接给地下水开采量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目前,用水量已经超过了标准量,最终造成土地表面出现沙化情况,将盐碱地面积增长了。尤其是还在城市旁边建立大规模的养殖基地,只会直接增加用水量,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更大的负担。

1.2农业自然灾害增多,危害增大

人们过度的对森林滥砍滥伐、荒地开垦,直接造成了地表植被严重受到损害的情形,扩大了出现自然灾害的几率。极有可能出现水土流失灾害,土壤当中微量元素的大量流失,让土壤养分流失,大地变得更加无养分。还可能出现土地沙漠化,让耕地开始被吞没,可耕种土地面积逐渐减少。还会出现全球变暖情况,直接造成旱灾或者洪水泛滥情况。一旦不关心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变,农业受灾范围就会逐渐增大。

2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宣传工作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促使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功能不仅仅具备生态功效,同时能够行之有效的将人们的实际生活品质提升,确保人们的食品安全。想要更好的将生态农业环境改变,就要确保人们群众有非常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深刻到人们群众心中,让群众思想觉悟提高,增强群众法制概念,同时是增大环境保护宣传最根本的目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要从最根本的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出现问题的原因着手,彻底的解决这些污染源,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降低垃圾的出现几率,这些方法,都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增强了保护农业生态保护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2.2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需要对农业可耕土地面积进行合理使用和开发。国家有关部门要对可耕地进行科学的划分范围和种类,对农业使用土地积极的开展保护措施,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内部使用的耕地面积严格掌控,提升土地农业耕地资源的使用率。要合理开发使用水资源。例如:我国的贵州因为不合理使用肥料造成土壤出现了酸化板结的情况,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同时将不合理使用肥料改善同时使用有机肥料,能够将农业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发挥不可估量的效果。

2.3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

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同时发展农业要关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工作,确保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积极使用有效方法进行治理。因此,就需要加强建设农业基础设备,确保农业进步。保证农业和我国科学技术以及经济水平共进步。农业生态环境的快速进步的首要环节就是加强建设农业基础设备,通过将基础设备健全来实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2.4重视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

根据我国目前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我国政府开始颁布了一些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可是跟随者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水平,出现了更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改变完善有关的法律规范已经势在必行。因此,国家要充分了解法律法规健全的重要程度,有关单位要保证做好立法工作,提供了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2.5将技术方面的优势发挥到最佳状态

农业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当中要使用监测和普查技术,能够更好的将环境质量改善,同时将已经成熟的生物技术以及各种有关技术进行推广使用,将农药、化肥等农业资源合理使用效率提高,降低因为这些导致环境受到损害的几率。加上,推广农业技术管理系统,不断对农业技术管理改善,将综合防治技术建立起来,利用实践经验,科学合理的对使用结果进行技术的选择,从而获得更为有效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技术。

2.6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作用

每层政府和领导阶层需要加强生态保护观念,才可以确保农业可持续进步,利用有关会议的展开和有关规章制度的确定,构成健全的法律系统,同时要农业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健全的法律系统当中的规范制度进行,将财务人员的自身素养提高,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水平,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提高。总而言之,人类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充分的了解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性,同时农业生态环境的进步能够带给经济快速发展积极效果。只有农业生态环境得以有效保护才能保证农业可以持续发展下去,在比较牢固的生态环境当中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基础设备利用、使用科学技术等来帮助农业可持续进步,保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发展能够共同进步,保证我国总体经济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王新宇.浅析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J].化工管理,20xx,11:254.

[2]宋洪远,金书秦,张灿强.强化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5:33-41.

农业保护论文5

人口、环境和资源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最近几年,我国高度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我们做好农业生产保护工作,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开展工作,不断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真正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积累相关经验有一定帮助。

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惠及千家万户。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勇于担当、敢于负责,要充分认识农业环保工作的特殊性、艰巨性、复杂性,不动真格留不住蓝天白云,不下决心换不来青山碧水,不出硬招完不成环保目标。近些年,微山县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工作,采取多项措施,提高保护质量。地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正确把握和处理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的关系,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优化农业经济增长,在发展中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同时,构建科学农业治污体系,有效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发挥规制、市场、科技、行政、文化五种力量的作用,打好“组合拳”,形成综合推进、多措并举的强大工作合力。

1 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农业生产场所缺乏保护规划。通过对微山县的农业用地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发现全县有超过七成以上的土地缺乏相应的环境保护规划和必要的保护措施。农业生产过程中,外界污染因素很容易进入到农业生产领域,从而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其次,农作物产量缺乏相应的质量标准。特别是对于地区主要农作物如小麦、玉米中等农作物的生产,仍没有制定具体的质量控制标准,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农民群众都是按照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开展农作物生产,导致农田环境缺少必要的保护和监控,从而导致农业生产环境危险重重;再次,农业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农产品市场中,各种信息资源呈现极度不对称现象,生产者对农作物的信息掌握比较全面,而消费者只能掌握少量或者一部分信息,在没有外界干预因素作用之下,消费者很难对农产品的质量作出精确判断。比如在农产品市场中存在质量较高的农产品和质量较低的农产品,在信息资源不对称的状况下,造成逆向选择,不仅会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和价格,而且还看可能会出现劣质农产品,驱逐优良农产品的现象,导致高质量的农产品被排挤出市场,从而致使农产品市场退化;最后,部门之间协调力度不足。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过程中。地区的环境保护部门和农业部门各自为政,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信息交流不到位,在农田周围建设高污染工业企业,环保部门明知道其向农田周围排放污染物,但是置若罔闻,不了解污染物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再由于信息沟通不顺畅,农业部门也不清楚企业排放污染物的具体情况,从而给农作物粮食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

2 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对策和建议分析

2.1 切实做好工业污染物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影响

首先,强化监控治理,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对本地区工业污染严重的企业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对于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的企业要限期整顿,对于违法排放的要依法严肃处理,要进一步取缔小炼铁企业、炼油企业和造纸企业,做好跟踪调查工作,禁止其重新作业,同时要督促企业及时更新换代生产技术和设备,要采取政策和行政手段,引导企业不断向着环保生产方向转变,强化对工业污染物的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其次,转变地区经济发展结构,发展生态经济。现阶段,传统工业生产模式对农业内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对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及时转变理念,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对资源的高效重复利用,对废气物进行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最大程度的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2.2 强化对农业生产污染物的控制

首先,科学病虫害防治和施肥。农药和化肥不合理使用也是造成农业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防治农业病虫害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应用综合防治技术,加大生物农药、低毒、低残留农药的使用比例,推广使用杀虫灯、害虫天敌等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污染,同时,为了更好的保证施肥的科学性,应该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的施入,推广使用专业复合肥、生物肥、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保证农业生产的无公害;其次,积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是做好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按照生态学系统理论,通过积极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模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充分利用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做到因地制宜,科学组织和规划。在具体生产过程中,按照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实现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统筹规划发展,保证各个系统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从而促进农业系统内部的能量能够更好的实现相互转换,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提高农产品效益的同时,还能够做好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工作。

农业保护论文6

摘 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促进植物保护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植物保护科技水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保障农产品安全的植物保护技术,有害生物预防与无害化控制技术,提高资源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成果是现阶段的迫切需要。农业如重视植物保护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动先进、环保的植物保护技术推广应用,将能发展成为绿色食品产业的领导者。

关键词:农业;植物保护;科技成果;农业推广

一、引言

由于植物保护科技成果市场引导型转化的政策、法律环境及主体条件不成熟,植物保护科技成果的特殊性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植物保护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依靠农业推广体系,政府为主导的植物保护科技转化推广仍将长时期存在。围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优化,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点,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增产又增收,提高农业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农户对看得见、摸得着的技术比较感兴趣,一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搞好现场示范是很重要的。那些近期或当前效益好的农业植物保护科技成果,由于其效益看得见、够得着,故很多农业企业和农民就乐意选择,热情较高「川。政府通过建设科技园区等示范基地不断提高成果转化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植物保护科技成果的转化不仅需要市场的拉动作用,更需要政府的推动作用。在农村转化推广植物保护科技成果的时候,需要农业技术工作者将现代植物保护科技成果尽量简单化、实用化,效益化,但不能照搬书上理论。把农民教育与农业植物保护技术转化相结合,提高农业植物保护技术的转化效果。

二、加快农业植物保护体制改革

建立起既符合农业植物保护科技发展规律,又适应市场经济的植物保护科技体制,保证农业经济、社会、科技可持续发展,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强植物保护科技开发中的市场导向作用,建立面向市场的植物保护科技开发体制,提高植物保护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的数量及质量。农业植物保护科技成果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成果转化率低,造成大量植物保护科技成果闲置浪费,另一方面农民真正需要的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植物保护科技成果却十分缺乏。原因在于植物保护科技开发与农村经济发展偏离,植物保护科研力量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因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改革现行的农业植物保护科研管理体制,开发一些农民急需的、经济性好、操作简单、有实用性的农业植物保护技术成果服务于生产;建立农业植物保护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灵活多样的方式;课题经费中设立专项的成果转化资金;调整现有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力量布局。建设好农业植物保护科技成果中试基地,提高农业植物保护科技成果的成熟性。农业相关机构要高质量地办好农业植物保护科技示范园,把园区建成新农药,植物保护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基地和应用转化的窗口,成为农民了解农业植物保护科技成果的窗口,发挥示范园区引导、辐射和转化作用,实现农业社会效益、企业效益和农民利益的统一。树立为农户服务的理念,加强农业植物保护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培训、咨询服务、技术指导等,让农民明白,称心。使农民真正从植物保护科技成果运用中感受科技力量的巨大成效,不断增加科技意识,自觉接纳先进植物保护技术。研究农业发展态势和农民植物保护需求,选择适销对路的植物保护科技成果,并在价格、宣传等方面多做工作,提高植物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率。保证质量,加强对科技成果运用的回访,通过培训解决农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大力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

传统分散式的农业经营影响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进入农业生产中,只有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现代化的农药器械和植物保护科技成果才能较好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才能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带动规模化经营,加快发展由生产同类农产品的农户自愿参加组成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植物保护科技服务,能获得良好的规模效益及提高整体实力,带动更多农户应用植物保护科技成果。例如农机合作社和各种种植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原料生产基地,生产基地带动农户,使各具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形成区域性的主导产业,形成规模经营、系列化服务,提高本地区农业生产附加值,既稳定了农业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又降低了小农户生产的市场风险,增强了本地区农业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例如订单农业即属于此种类型。选择农业规模经营的途径,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各种约束条件。推动农业规模经营要坚持以下几点:效益优先,在规模与效益之间,必须以效益优先;适应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就要进行调整;市场规律,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根据市场的需求及其变化选择农业规模经营模式。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规模经营有利于包括资本、植物保护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

四、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中介组织在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植物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现状说明科研机构与企业、农户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传统的农业技术转化途径容易造成农业科研与生产脱节,与农民增收需求脱节,农业科技中介组织是农业植物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各级政府应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重视植物保护成果的转化,同时鼓励民间的各种组织机构及个人参与转化工作,组织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立足于技术条件和人才优势、兴办各类科技中介機构。农业科研机构或农业院校提供先进适用的植物保护科技成果,政府部门承担农业转化中的监督、引导,农业科技中介组织提供成果转化相关服务,这样使农业植物保护科研和转化相结合,推动植物保护科技成果的转化。植物保护转化技术人员将生产中的问题带到农业院校进行研究,而科研院校的专家则带着成果到基层,促进科研与应用转化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提高农业植物保护科技转化率。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植根于市场经济中,但不完全依靠市场调节而自发发展,政府在促进农业科技中介组织发展中要发挥重要作用。政府主要通过立法及实行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强化对农业科技中介服务工作的支持,将其纳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培育高水平的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大力发展以下形式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农业技术市场;教育科研机构主办的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专业从事植物保护成果转化、配套技术服务、农业植物保护咨询等的各种形式民营农业科技中介公司。

五、构建植物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渠道

建立以各级政×财政投入为引导,农业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其它投入为补充的植物保护科技成果转化多元化资金支撑体系;加速植物保护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包括风险投资基金在内的多元化的资金渠道,由于农业植物保护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转化的周期长、有风险、不确定性大,植物保护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获得长期性资金支持,国家财政拨款作为当前主要的资金来源,无论从力度,还是运作方式上均和农业植物保护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因而应建立转化基金、开辟多元投资渠道、引入风险投资等。第一,政府部门从财政计划中拿出部分资金设立基金,如农业植物保护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第二,农业银行等国有金融机构加大力度对植物保护科技开发和植物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支持。第三,设立专门对农业企业植物保护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风险投资基金。第四,扶持引导社会其它资金进入农业领域。拓宽农业企业的融资渠道,借助金融证券市场对农业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大力培育并加快的农业企业在上海主板、深圳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融资和再融资,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高收益债券、可转换债券等直接融资产品,通过国内资本市场多种形式获取资金,进一步拓宽涉农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来源,使农业企业运营资金充足、加大植物保护科研投入、加快植物保护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保护论文7

摘要:我国农业属于资源制约型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业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近年来,国家着重普及保护环境的常识,保护环境的工作正在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着,保护农业环境工作的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我国农业环境问题频发,农业可持续发展遭遇了资源与环境的严重挑战。基于这个问题,笔者对农业环境污染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构建生态农业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和想法,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农业发展;对策

农业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农业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我国实现小康和逐步走向富裕的历史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保护农业环境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工作,保护农业环境也就相当于保护农业生产力,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环境的现状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也较少,而且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我国的农业种植不合理。因为土地少,很多农村地区过度追求农业的产量以及耕地的数量,造成现有土地被施入大量的肥料,造成土地化学污染及板结,有的地区大肆进行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这些都导致我国农村土地无法实现可持续种植的良好效果,造成农业面源性污染。目前,从我国农村土地受到面源污染的角度来看,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农业种植中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而且使用的这些产品多是在国际上不允许使用,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农田平均农药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化学肥料使用量是发达国家的三倍,在我国市场上流通的蔬菜里,九成以上都有农药残留,四成以上农药残留超标,在我国农村有一多半的自然水源被污染。

二、农业环境保护的含义

农业通常人们都会认为是与农作物有关的,但是农业不仅仅单纯为人们提供食品,还要保证食品安全的问题,而且农业与环境相互协调,在维护国家的资源环境方面更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自然物质的循环功能,尽量减少使用化肥农药这些化学物质,不但可以保证食品安全而且种出的作物也达到了高效率、高产量、高营养的要求。

三、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1.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1)开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建设,特别是省柴灶、沼气、太阳能等技术的大量推广利用,不但有利于净化环境,而且可以使农村能源短缺矛盾得到缓解,为绿化植物增加有机肥料。

(2)耕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扭转耕地大幅度减少的趋势,需要强化了土地资源管理,建立了以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为核心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耕地损失补偿制度,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

(3)加强工业企业“三废”治理工作,做好城乡工业布局规划,改善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防止新污染的发生,加强对生活垃圾的治理,应积极探寻除填埋、焚烧以及露天堆放之外的垃圾处理做法。

(4)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控制水环境污染,增强人们节约用水意识,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植树种草,保护生态环境。

2.加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农业环境

要加快农业法制建设,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护农,依法兴农,提高依法管理农业环境的水平。

(1)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目前从事农业环保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来自非农业环保专业,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应加大在岗人员培训,以适应工作需要。

(2)加强执法体系建设,加强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网络,迅速改变目前农业环境监测人员少、手段弱、设备不足、无经费难以开展工作的状况,依法认真抓好农业环境管理工作。

(3)抓紧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法规,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宣传,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做到知法、懂法,能运用法律保护农业环境,能自觉同破坏农业环境现象做斗争。

(4)要提高执法的权威性。全力支持农业环保执法,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依法查处破坏农业环境行为。

3.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不到50%,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仅为40%左右,氮肥利用率仅为35%,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仅为17%左右。现代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有利于缓解我国农业资源短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我国可以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动植物品种资源等,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逐步转变片面追求农业生产量的传统观念,从而缓解生态环境被不断污染和破坏的现状,使我国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对自然的不当利用造成的,所以,解决环境问题的一条主要途径是加强宣传教育。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提高人们的认识和觉悟,广泛深入宣传《环保法》、《土地法》、《森林法》等法律,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增强广大群众环境法制观念。使公众能把环保意识上升到民族意识、生存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度。特别是政府官员、环保干部,不仅要做学习环保知识、普及环保知识的带头人,而且要真抓实干,倾听群众呼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包括农业生态环境)落实到各项具体的工作和行动中去,不断提高决策水平,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的发展受生态环境的制约。现如今,环境被破坏的程度越来越深,我国农业的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有效发展,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应该从本文提到的上述方面着重考虑,加大多方面的保护力度,充分重视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冰,陆旭蕾.生态农业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由之路[J].现代农业科技,20xx,(09).

[2]李锦顺.城乡社会断裂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xx,(2):28-32.

农业保护论文8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仍然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粮食安全问题依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种情况下,粮食种植技术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出现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支持。

1 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

颠覆了以往的耕作方式,让现有的产业模式发生变化。其具备保水、保土的特性,让水土流失的情况得到缓解,保护耕地面免受损害,对生态环保有促进作用。我国水资源比较贫乏,淡水更属于稀缺资源,这项技术可以节约用水。而且能有效应对沙尘暴,使环境得到保护。还可以让土壤的物理性质发生改变,让其中的营养成分得到提升,给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

2 促进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的建议

2.1 加大支持力度

当前这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远远没有到达成熟阶段,需要气象、农机等多个部门之间展开合作,全面为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创造更多机会。政府是促进这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对相关项目的进步和研发有重要意义。政府部门可以颁布专项的政策予以支持,让这项技术的应用能具备更大的空间。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自身的行政优势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调动、集合社会各界的力量,让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更有效率。

2.2 加强宣传

做好宣传工作是技术推广的关键。可以邀请专家开展专项讲座,将与技术有关的内容制作成手册,在开展讲座的过程中分发给参加的人员。在编写手册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少使用专业素语,语言尽量通俗易懂,让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农业人员也可以轻松读懂与技术有关的内容,这样才能清除推广的障碍。现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展开宣传,让宣传方式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样才能增强人们的接受程度。要与当地的报纸、电视台等媒体展开合作,从各个平台展开技术推广,让人们对技术的认知程度更深。

2.3 树立示范典型

各项农机部门要认真对这项技术能够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解,让示范区的创建达到预定水平,让技术推广更具备活力。在这项工作的过程中,要对技术的本质特征有清晰的认知,这项技术属于农业科技,服务对象是农民,主要对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提供技术支持。示范区的高水平建设也可以让这项技术的推广具备更强的后盾,各个层面也可以以此为基础展开深度的交流和合作。因此,要深入研究示范区本身具备的作用,挖掘其在技术推广过程如何对技术的优点进行直观的反应,让参观的人员观看之后产生合作的意向。这就要对各项具体技术进行全面使用,搜集各项技术数据,从中选择综合效果最佳技术后,在对选用的技术进行完善,最后进行推广。在对示范区经过分析之后发现,成片的种植需要有统一规格的食安区,这样为机械的使用创造便利,也可以让机械的使用效率得到巨大提升。要对这些示范区进行统一管理,让这些示范区集中起来,同时将大批的农民集中在一起,让农民学习技术,这样才能让推广和应用得到良好发展。

2.4 选择合适的机械

在选择机械之前,需要对机械的性能进行全面了解,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当地的农艺进行全面分析,例如播种量和施肥量等。还要对通过性、防堵除草性能进行全面分析。收集当地秸秆的信息,对其覆盖程度进行全面了解,据此选择合适的机器型号,在选择免耕播种机的时候,要对其破茬与切茬方面的性能进行全面分析。如选用的是深松机型,对入土能力进行观察,也要考虑翻土之后土地的平整程度。最后也要对机械的制作材质和安装工艺进行分析,要确保其强度和抗拉能力能达到要求。

2.5 生产模式多样化

在当前的情况下,通过对技术示范区的研究,选择出适合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的生产模式。因此,需要事先对当地的气候、土壤等信息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对各种数据进行全面的研究,在结合农机和农艺等方面的信息制定适合的生产模式。最后将具体方案交给专家学者进行审查,在确定其符合科学理念之后,才能进行推广应用。

3 结语

在我国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以往耕作方式的创新,是在农业发展之路上必须解决的难题,为了加强这项技术的推广,一定要做好宣传工作,让更多农户了解这项技术的好处,政府也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支持政策,可以让这项技术在更广泛地范围内得到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勇。我国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xx,25(10):258-258.

[2]陆发廷,刘兰明,姚红燕。山东省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调查与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xx,14(20):192-192.

[3]梁静。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xx,16(08):33-33.

农业保护论文9

环境问题已经逐渐的演变为我国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限制性因素,以往我国工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是将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为了能够使得工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农业等相关的领域其实都是做出了一定的让步的,但是现在,以往我国工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逐渐的演变为我国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主要阻碍性因素,为了能够使得我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使得我国各个行业中的相关企业逐渐的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就需要使得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这个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

1.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呈现出来的相互关系

1.1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农业生态环境其实是人类生态和农业经济发展进程得以向前推进的基础,能够在农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性作用。

1.2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够为农业生态环境做出一定程度的保证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基本要求中的一个,指代的是既能够满足当代人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提出的要求,又不会使得后代人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提出的要求受到负面影响。

2.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进行分析

2.1使得农业占据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使用到的模式一直以来都是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工业得到发展之后反哺农业这样一种模式,工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是一定需要得到农业的支持的,假如说缺少了农业这一个基础,工作发展的持久性想要得到保证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了。所以在我国各个领域中的相关人士予以三农问题充分的重视情况之下,一定要为农业生产环境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提供充分的支持。现阶段我国提倡的是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但是想要解决三农问题是需要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基础的,从而就能够使得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的基础性地位得到巩固。

2.2能够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性作用

三农问题长时间以来都是我国农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限制性因素,三农问题也是能够从直接的层面上对我国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速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的,因此现阶段我国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都在致力于找寻到一种能够使得三农问题得到解决的有效的方法。三农问题涉及到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农民增收,想要使得农民获得的经济效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是需要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础的。在农民的收入增长之后就能够更为积极的参与到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活动中去,从而就能够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性作用,这样就逐渐的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三农问题从本质的层面上得到解决。

3.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使用到的措施

要想从根本的层面上使得农业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促使农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就需要依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农业生产方式。比方说黄土高原以及南方丘陵等水土流失问题比较严重的地方,就应当科学合理的选择农业生产方式,适合开展农业就开展农业,适合开展林业就开展林业,科学合理的对耕地资源加以利用,这样做既能够使得经济层面上的需求得到满足,也不会加剧本就十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此外在北方土地荒漠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不适合过度开展农业的地方是可以发展耐寒性比较强的林业的。重视出来的树林不单单能够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也是可以为农民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效益的,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这种措施的有效性是比较强的。

4.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呈现出来的关系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只有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好才能够促进我国农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在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的基础上能够更好的增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力度。所以,要想使得农业经济得到发展就需哦啊对生态资源展开保护,也需要使得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农业保护论文10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这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以农业生态环境为视角,通过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寻保护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方法,从而为我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1现阶段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

1.1水资源短缺及污染严重

水资源是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和基础的一项资源。尽管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但我国的水资源仍然呈现出极度匮乏的状态,根据统计,我国人均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平衡,尤其在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匮乏现象较为突出。此外,季节也是影响我国水资源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夏季为雨水多发季节,冬季则相对干燥。

1.2耕地资源逐年递增

众所周知,我国是人口大国,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仍不够完善。在我国目前仍持续发展工业的情况下,我国的耕地用地区域呈现出明显的紧张态势。如果这种态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会进一步恶化,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化发展。

1.3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现阶段,影响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来源于工业。在进行工业生产同时,会不可避免地排出一定的废气、废水等,尤其是部分工业单位为了缩减成本,没有将废水、废气加以有效处理,即直接排放,导致我国农业资源的进一步恶化。在工业生产污染物的影响下,我国的农业土地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我国农业环境生态破坏。在这样情况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仅其产量和质量无法得以保障,其产品还有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此外,部分农户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对农业土地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化发展的战略要求。

2解决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2.1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相关职能单位需切实做好对社会企业的规范整治工作,做好临近农业区域的社会工厂检查工作,针对污染物超标、净化方式不合理的企业,必须暂停作业,进行整改。同时,政府还需面向广大农户做好培训教育工作,帮助其合理、科学的进行生产作业,确保其在化肥、农药的使用上做到张弛有度,最大程度上避免因人工原因造成的农业土地资源破坏,从而更好保护好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

2.2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任何工作的有效、规范开展,都离不开其完善的体系建设,农业生产作业也不例外。所以,相关的区域政府职能单位,需要深入分析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农业生产的指导和监督体系。通过对范围内的农业区域进行划分和指导,驱动各农户以更智能化、科学化的方式进行生产作业。同时,区域政府职能单位还需高度结合教育与农业生产,驱动更多的科研单位加大对农业生产研究,切实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贡献出力量。只有衔接好教育工作,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的知识水平,才能从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