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时代企业文化的管理创新论文_经济论文范文
后金融时代企业文化的管理创新论文_经济论文范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后金融时代企业文化的管理创新论文_经济论文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论文关键词:企业文化;价值理念;创新文化:学习文化
论文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各种效用文化现象的总和,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人是知识创新的主体,信息、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它们的交流与分享是提高人的创新力的关键。优秀的企业文化恰恰能够实现三者的内在统一,它构成了企业创新能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从企业管理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理论,是从泰罗的科学管理到行为科学、以及现代管理的一场新的管理革命,是当代管理科学发展的一种新趋势,被人们广泛地称为是企业经营成功之道,目前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各种效用文化现象的总和.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突出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强调在企业内建立起一种企业员工认同的价值观,以这种价值观形成企业精神,以企业精神为核心形成系列管理行为和活动。魏杰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实践得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所奉行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
哈佛商学院的著名教授约翰?科特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就是: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在不远的将来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企业兴衰、企业发展当然是由多种因素所形成的。但企业文化肯定对企业兴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总结企业文化大体包含四个特征:
1.以人为本。人是企业的主体。企业文化则主要研究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在员工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因此,企业文化必须从员工的角度出发来协调企业的内部关系,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来沟通企业的外部关系。如果企业文化脱离了“以人为本”这个中心原则,那么它也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终将被企业抛弃。
2.以文化人。企业文化不同于泰罗制、不同于行为科学、不同于理性主义管理、不同于过去的行政型企业管理,关键在于它能够“以文化人”,运用文化的特点和规律于管理之中。通过文化来改造人,使人能够产生创造性、自觉性,从而对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产生强烈的认同感,然后发挥其积极性并作用在工作岗位上。这是一个作用的积累。
3.文化自觉。文化自觉这个词来源于费孝通老先生的'著作。文化自觉主要指企业家用文化的视点去查找企业问题根源的自觉性。大部分企业家在分析企业不景气的原因时,往往强调资金问题、体制问题、包袱过于沉重的问题等。不可否认,这些问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但这些都只是现象,它们并不是决定因素。真正的决定因素是文化,是企业家管理行为背后的文化,是员工的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行为背后的文化,这才是根本问题。所以企业家要想经营好现代企业,必须具备文化自觉性,不具备这一素质,就不能成为未来的企业家。
4.文化主导。在所有的管理要素中,必须有一项是主导因素。像泰罗制以经济要素作为主导因素,行为科学把满足每一个体的需要作为主导因素,企业文化则是把文化的培育放在各要素的首位,使其成为主导因素。既然文化的培育成为企业文化的主导因素,那么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一定要花大力气去培育企业的文化。
三、企业文化中的创新文化
在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企业和发展中国家企业之间形成了一条巨大的技术鸿沟,而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根据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通过技术转移(主要表现为技术模仿、扩散和技术溢出),可以缩小这种差距。caniels()指出:“知识(技术)溢出是通过信息交流而获取智力成果,并且不给知识的创造者以补偿,或给予的补偿小于智力成果的价值。知识溢出与知识扩散是不同的概念,知识扩散的含义更广,它覆盖了知识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各种方式,而知识溢出则只是其中的一种”。
当今世界,在信息化背景下,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创新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生产规模或成本不再重要,而创造性和灵活性是最宝贵的资源。自然人或者法人这个经济活动主体本身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新经济时代的企业自上而下,每个毛孔都必须充满着创新,通过自身主体创新的确定性来对付明天的不确定性。
一些研究表明,成功的世界级领先企业,“更多的是由超越现实的抱负和在低投入产出中表现出的创造性来维系的,很少是由共同的文化或制度的承袭而维系成一体的”。因此强调,“如果要解释索尼、本田或雅马哈公司的成功,真正应当研究的是它们在善用资源方面的特点,而不是管理方面的特点。西方管理人员不应过分重视对日本文化的学习,而应确保本公司有充足的奋力拼搏能力,促使大家不懈地追求更好地利用资源的机会”。
正因如此,新经济时代的企业创新文化与传统企业文化强调创新有着差别很大的价值取向和具体内容。前者更加重视经济主体的独立性、个性和灵活性,提倡和保护具有个人冲动的“灵感”和独创性,鼓励不畏风险,激发创造热情,允许尝试失败,对人的尊重首先要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的正当欲望,使其才能、智慧得以充分释放方面,而对工业经济中所提倡的“集体观念”、“群体意识”、“步调一致”、“绝对服从”等传统企业文化理念则持批判态度,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个性、创造性。事实上,世界软件开发史上所有的重大里程碑始终都是由个人或很小的组织所创造的。适合个人创新、组织灵活机动、完善的人才流动体系正是使硅谷始终充满新活力的不可或缺的文化因素。
安德鲁·卡内基说过:机构拥有的唯一不可替代的资本就是员工的知识和能力。企业要做到以知识领先带动企业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必须对企业文化中的知识加以管理。
知识四企业中的各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在企业实践活动中的经验总结,是这些人的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这些人探索,人之企业和企业文化的框架总和。真正的企业往往注重企业员工的学习、培训活动。由企业提供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即期收益和跨期收益的学习活动,其目的在于短期内提升企业成员的工作效率以及企业的整体绩效(integerperformance)。除了企业培训,现代企业人力资本的自我培训也越来越重要。“干中学”即边干边学是指在工作当中自觉和不自觉的学习他人的知识、技术以及互相学习。由于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个人单靠企业培训来提高人力资本的价值是不现实的,个人知识、技术等的获得往往是十分落后于知识本身的发展,这就要求人力必须自觉的学习。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向他人学习和互相学习,这个学习过程几乎没有什么投资成本(边干边学极大地减少了人力资本的机会成本),是一种极为可取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结合人力资本的学校教育阶段,我们可以看出对一个人而言,个人在学校学习期间的个人收入几乎为零(如果允许学生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则个人的收益不为零,但一般来说相对于未来收入是很小的),而人力资本真正起作用的阶段是在工作阶段,也即人力资本只有和非人力资本相结合,才能体现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人力资本才能在工作中得到增值,这样的学习活动在现今企业组织中被称为学习型组织。
毫无疑问,崇尚知识将成为新时代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对现代企业而言,还不仅仅如此。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持续运行期限或生命周期受到最严厉的挑战,只有通过培养整个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速度和意愿,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变革、开发新的企业资源和市场,才能应对这样的挑战。学习给企业带来利益和机会。知识的积累只有学习,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这就需要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因而企业不再是一个终身雇佣的组织,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现代企业只能作为一个不断学习的组织,才能够“善于创造、寻求及转换知识,同时能根据新的知识与领悟而调整行为”。
知识管理是通过改变员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建立起知识共享与创新的企业内部环境,从而实现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最终达到企业目标。知识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包括信息的收集、筛选、分类、分析、评价和分配、利用等内容,而知识管理则强调把信息、人力资源、知识、市场与经营过程等协调统一起来,从而最有效、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经营效果。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知识管理区别于信息管理的最根本之处在于前者强调对人力资源和知识的开发和利用。
人是知识创新的主体,信息、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它们的交流与分享是提高人的创新力的关键。优秀的企业文化恰恰能够实现三者的内在统一,它构成了企业创新能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新经济时代为获得优秀的企业文化,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全员参与的以知识的积累、生产、获取、共享和利用为核心的企业战略。企业战略是指引企业去迎接挑战、利用机会、发挥优势的保证。在以知识为最重要经营资源和主要消费品的今天,衡量企业成功的尺度在于知识(产品和服务中知识的数量及质量),而不是有形资产或是库存。因此,只有从战略上重视知识这种关键性生产要素,并努力实施知识战略,才是经营管理之本。
2.促进人力资源、信息、知识和经营过程的紧密结合。在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信息、知识与人的认识能力的结合将导致新知识的产生。同时,知识(原有知识和新知识)和信息反过来又会改善企业的经营过程,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3.管理知识资产。知识作为一种资产或是资本,要像对其它经营资源那样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知识资产的管理步骤包括知识资产的分类、评估、投资、新知识档案的集中及知识资产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