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论文

发布者:紫气东来 时间:2022-11-16 17:26

新能源汽车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能源汽车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能源汽车论文

新能源汽车论文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出行工具。但与此同时,汽车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对汽车的新能源以及其节能技术的应用作出探讨。

关键词:汽车;新能源;节能技术

目前,全球升温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世界各地的环境也在急剧恶化,导致这种情况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使用汽车出行的频率越来越高。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燃油的消耗,对世界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不足问题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如果要解决问题,则需要从汽车的新能源以及节能技术方面下手,来减轻汽车出行对环境方面带来的污染,以及找到新的能源来替代原有的燃料。

1、现有汽车能源环境污染分析

传统的汽车燃料主要包括:汽油、柴油等。这些燃料燃烧后带来的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醛类等。其中,甲醛会对人体造成十分大的伤害。甲醛属于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眼睛都会产生刺激性作用,在甲醛浓度较高的地方,人还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胸痛和咳嗽等症状。丙烯醛也属于刺激性气体,会给支气管细胞、眼睛、呼吸道等带来刺激和损害。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带来的危害则主要是环境危害。

2、节能技术研究

随着人们出行使用汽车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对燃料的消耗也越来越多,地球上的能源已经渐渐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现在市面上的大部分汽车节能技术不到位,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要解决这一问题,需研究出更先进、更易用的节能技术。

2.1汽车混合动力技术

混合动力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节能技术,是指发动机和电动机的组合,目前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发动机只发电不驱动,电动机直接驱动的驱动方式;二是并联式混合动力,发动机既发电也驱动,电动机直接驱动的驱动方式;三是混联式混合动力,发动机既驱动也发电,由两个电动机驱动的驱动方式。

2.1.1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

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也称串联式混合动力技术,其代表车型是雪佛兰-沃蓝达。这种动力技术的优点有三个:一是只要有燃料就可以行驶,不用担心电池的电量不足;二是汽车的电池可以直接充电;三是发动机能够在最舒适的转速区间工作,以保证较低的油耗。但这种动力技术的缺点也十分明显,一是由于能源经过两次的转换,其效率偏低;二是由于只有电动机驱动车辆,所以电动机功率较大,同时为了保证电动机的续航,对发动机的功率和电池的容量都有一定的要求。

2.1.2并联式混合动力技术

并联式混合动力技术的代表车型是比亚迪-秦,这款车体内有一个发动机和一个电动机,而且车体内的电动机和发动机都可直接驱动车轮。这种动力技术的优点有两点,一是这种动力技术的成本是最低的,只需要在车内安装电动机和电池;二是其起步扭矩大,会产生较为强烈的推背感。而这种车的缺点也有两个,一是两者同时工作的时间不长,不能保持太久的高功率高扭矩;二是在正常的行驶情况下,只有发动机工作,与其他汽车相比没有节省太多的油耗。

2.1.3混联式混合动力技术

混联式混合动力技术的代表车型是凯美瑞尊瑞。混联式混合动力技术更有效地结合了上面两种动力技术,在这种技术中,发动机的动力由动力分割机进行分割,一部分直接对车轮进行驱动,而另一部分则被用于发电,所产生的电能用来驱动电动机,电动机的使用比例比并联式中电动机的使用比例更大。这种动力技术的优点也有两种:一是摆脱了充电桩的限制;二是能真正实现电动机与发动机长时间同时工作。其缺点也有两点,一是结构复杂而且成本最高;二是汽车的车身重量会有所增加。

2.2汽车压燃技术

目前汽车传统点火方式有两种,分别是火花塞点火和活塞压燃点火,活塞压燃点火的压缩比更高,而火花塞点火则使发动机的噪音和工作震动更小。汽车压燃技术是将传统的火花塞点火方式和活塞压燃点火方式进行结合,通过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使燃料可以在同一时间内燃烧,从而达到提高燃油使用率的目的。采用压燃技术能使发动机的燃烧温度降低,减少辐射热传递,而且燃烧周期更短,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2.3汽车可变排量技术

可变排量,也称为切缸工作循环,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被通用汽车公司运用于凯迪拉克汽车上。目前在中国已经研究出通过控制发动机的进气温度来控制排量的技术。这项技术是根据空气冷缩热胀的原理,在汽车刹车或者怠速时,汽车的热气管道会向发动机输入热空气供内燃机燃烧,空气密度的降低使得在保证理想空燃比的前提下,能够降低喷油量,而同时因为进气密度的降低,压缩进程时压缩空气所需的能量也随之而降低。因此,我们可以在发动机体积不变的前提下,使汽车在刹车和怠速时降低发动机的功率,减少喷油,降低排放。

2.4汽车结构节能技术分析

汽车的结构和部件的设计,都对汽车的油耗高低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例如更贴近流线型的车身,受到的空气阻力会更小,也更能节省能量。下面我们将从汽车的结构方面对汽车的节能技术进行分析。

2.4.1车身设计节能分析

由于汽车的行驶过程是在空气中运动的,而空气自身无时无刻都在运动,因此,汽车与空气的相对运动会给汽车的行驶带来阻力。汽车与空气间的相对运动速度越高,则给汽车行驶带来的阻力就越大;汽车与空气间的相对运动速度越低,则给汽车行驶带来的阻力就越小。想要减小空气阻力,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分别是减小汽车的空气阻力系数以及减小汽车的迎风面积。

2.4.2车辆自重节能分析

相同车辆的油耗一般会随着车身重量的升高而升高。因此,减轻汽车自身的重量,也会对降低油耗有很大的帮助。应用镁合金、铝合金等材料来制造汽车,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汽车的车身重量。

3、新能源技术

除了对节能技术进行研究,尽快找到更加环保的新能源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方向之一。

3.1混合动力技术

目前我们所指的混合动力汽车,一般指使用发动机和电动机同时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即油电混合汽车。汽车的行驶功率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由电动机或发动机单独提供,也可以由两者同时提供。相比起传统的汽车,这种汽车的油耗非常低而且燃料燃烧充分,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这种技术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3.2氢动力技术

氢动力技术主要应用于氢动力汽车。与传统的动力汽车相比,氢动力汽车不排放尾气而排放纯净水,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零排放,而且可以储存更多的能源,是一种非常好的技术。但与此同时,应用这种技术的车辆与传统车辆相比,成本高于20%。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氢动力技术有很多的优点。一是能源转化效率高,氢动力技术的能源转化效率为60%~80%,是传统内燃机转化效率的2~3倍。而且氢动力电池本身不参加化学反应,没有损耗,燃料电池在工作的时候没有噪音和震动,因此,这种技术已经成为目前新能源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3.3燃料电池技术

燃料电池汽车也可以看作电动汽车的一种,但与电动汽车不同的是,燃料电池汽车不需要充电,在汽车没有电的时候,只需要给电池装满燃料就可以了。和普通的电池相比,燃料电池的特点在于可以自行补充燃料,而不需要反复充电。这种技术的原理是,氢在燃料电池中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此产生出电能,来推动电动机工作。燃料电池具有以下优点:一是不排放废气,直接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是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三是没有噪音、运行平稳,减少了噪音污染;四是提高了燃料的经济性;五是减少了汽车的机油或者汽油泄露带来的对水资源的污染。燃料电池的技术核心主要包括控制器技术、电机技术与电池技术。

4、汽车节能技术应用——以卡罗拉双擎为例

下面我们对卡罗拉双擎进行分析。卡罗拉双擎是丰田旗下的一款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这款汽车的动力由发动机和电动机共同提供,卡罗拉双擎在启动时只用电动机进行启动,这时的发电机不工作,而在加速时,则由发动机和电动机共同提供动力,以提供更强的加速性能,同时在减速和制动时可以回收能量,给电池充电。从节油方面来看,卡罗拉双擎的发动机燃烧效率达到38%,比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汽车的燃烧效率都高。因为汽车的热燃烧效率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因此燃烧效率越高,汽车的节油性能也就越好。与传统汽车相比,这款汽车可以智能控制发动机,从而达到有效延长发动机寿命的目的,而且其日常维护方式跟普通汽车差不多,对于车主而言也十分方便。

5、结语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目前市面上已经有着很多的节能方法。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日益重视,这一方面在将来也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我们也需要持续关注这一方面的发展,只有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共同提高,我们的社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雯.基于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的研究[J].科技展望,20xx(9):136.

[2]尤堂勇.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J].科技论坛,20xx(20):176.

新能源汽车论文2

摘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现有的产业人才难以满足行业发展,需要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本文主要针对新能源汽车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及课程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供相关教育同仁参考。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职业教育;发展方向;课程设计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为人们出行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污染,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新能源汽车不仅可以缓解能源紧张问题,还能够大幅度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对城市环境带来的污染,对构建生态型社会具有重要价值[1]。因此,针对新能源汽车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及课程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对其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新能源汽车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与发展方向

1.1开设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必要性

新能源汽车具有生态性和节约性特点,其以新能源作为动力源,主要是指燃料电池、插电式混合以及纯电动汽车。当前,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包括车站巡逻车、老年代步车、高尔夫球车、景点观光车、冷藏车、配送车、快递车、出租车以及公交大客车等。随着产业技术的持续更新,包括充电桩、充电站等配套设施也在逐步建设和完善中,国家也积极推出了各项新政策以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产业发展,在未来数十年内,新能源汽车有望完全取代传统汽车,成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是当前,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新能源汽车专业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其课程设计和发展方向难以满足产业需求,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有序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2],因此,如何提升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为行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专业化、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职业院校思考的关键问题。

1.2新能源汽车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在动力系统方面与传统汽车存在较大差别,进而导致其在电源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空调系统以及传动系统方面,都与传统汽车不同,开设新能源汽车专业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人才需求,为我国输送大量的专业型、高素质以及现代化人才,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3]。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位,主要技术包括整车控制、电池系统管理、机电控制等,为了帮助学生切实掌握其关键技术,院校需要开设相关理论课程,包括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新能源汽车技术、驱动电机和动力电池等课程,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升其实践能力,结合市场需求对学生开展针对性培训,进而保证学生在未来毕业后,可以快速胜任岗位,以人才为基础带动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设计分析

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职业院校在进行课程设计中,需要结合汽修和汽车运用课程,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重构,进而形成符合产业发展、模块化的专业领域课程[4]。职业院校要将其技术专业课程构建为三大模块,即专业模块、基础模块以及扩展模块,分别按照各个模块的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

2.1基础模块

基础模块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帮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其课程设计为:1)《新能源汽车基础》,教学内容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类型评价、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5],通过教学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2)《高压防护与安全》,教学内容包括高压车间安全要求、高压防护与安全知识、高压基础理论、汽车仪器设备、仪表以及电工工具。

2.2专业模块

专业模块主要为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保证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快速融入岗位,实现与岗位的无缝对接,其课程设计为:1)《驱动电机和动力电池》,教学内容包括动力驱动、驱动电动机系统、能量管理、动力电池等,其教学目标为帮助学生掌握电动汽车的内部原理,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空调与暖风系统、冷却系统、充电系统、电源系统以及电气系统等,其教学目标为帮助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内部系统[6];3)《新能源汽车故障与维护专业》,混合动力、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的故障诊断与维护技术,该教学目标为帮助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故障类型以及维护措施,锻炼学生的汽车诊断和维修操作技能。

2.3拓展模块

拓展领域主要教学目标是丰富学生的专业相关知识,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其课程设计为:《汽车市场预测与调查》、《汽车再生工程》、《客户接待实务》、《汽车英语》等课程;其次《消费心理学》、《质量认证与管理》、《企业管理经营》等。通过拓展模块教学,为学生实现多元化发展提供基础。

3推动新能源汽车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举措

3.1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但是当前,政府对产业的扶持力度依然主要集中于汽车企业,对职业教育缺乏投入力度,因此,在知识时代下,政府要认识到职业教育对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发挥主导作用,给予职业教育以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持[7]。首先,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对地方职业院校在职业资格认证、教学资源优化以及专业课程设计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并且对培训机构和职业院校开展管理和监督,保证资金专项专用;其次,政府要给予相关职业院校以政策扶持,例如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式系统,形成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无缝对接,为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帮助。

3.2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人才培养目标为:为本地经济发展输送应用型、操作型以及专业型人才,因此,职业院校需要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以及社会需求,对专业课程进行优化设置,结合具体岗位进行重构,保证学生毕业即就业。首先,在设置课程过程中,需要打破以往的固化思想和本位主义,课程要与市场需求充分联系,走出校门乃至国门,积极开展市场人才调研工作。课程设置要满足时代要求和行业要求,避免出现闭门造车的情况;其次,新能源汽车属于新兴产业,并且其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交叉性,以往的学科体系无法满足专业教学需求,因此,院校需要积极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汽车企业需要参与到课程的编写和制定中,进而提升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3重视开展实训教学

新能源汽车专业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和特殊性,其既具备传统汽车的特点,同时还要涉及控制和高压技术,因此,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重视开展实训教学,做好实训教学设计与规划工作,保证所有学生都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第一阶段,其实践重点为提升学生基础技能,帮助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内部结构和安全防护知识;第二阶段,实训重点为综合能力和主要系统,提升学生的汽车故障诊断和维护技能;第三阶段,组织学生到合作企业中开展顶岗实习,其实训重点为帮助学生熟悉岗位,提升其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了切实确保实训教学质量,职业院校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和设备投入,保证实训设备和实训基地符合岗位需求,学生通过实训锻炼能够掌握相关技能,为其未来就业奠定基础。

3.4加强师资团队建设

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专业,其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要求较高,当前的教师团队无论在能力还是专业知识层面,都难以满足行业的需求,因此,职业院校要加强专业师资团队建设,首先,要积极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来校兼职教师,引入“双导师”模式,缓解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的现状;其次,要对现有教师开展专业化培训,将其送到企业中进行实习锻炼,提升教师的岗位经验和专业能力,并且将有关新能源汽车的专业知识带回到学校中。

3.5深化院校企业合作

校企合作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关键推手,可以解决院校教学能力、师资力量以及实训条件不足的问题,实现教学与岗位的无缝对接[8]。首先,企业要参与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与院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且直接参与到具体教学环节中,例如参与课程设置、参与教材编写、参与实训教学等环节,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企业要给院校提供学生实训空间,并且充当院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并且派遣技术骨干到校进行培训和教学;最后,院校要发挥自身在科研方面的优势,帮助企业攻克在技术方面遇见的难题,进而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能源汽车符合时代发展以及环境要求,想要实现产业的更好发展,需要人才作为支撑,职业教育需要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加强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为我国输送更多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鹏飞.推动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售后解决方案—专访北京浩瀚天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温庚[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8(S1):36-37.

[2]宫星晨.专业师资培训,有助于新能源汽车职教发展———访北京汇智慧众汽车技术研究院技术总监岳昇[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8(S1):40-41.

[3]张晋.莱西新能源汽车制造冲击多个全国“No.1”[N].青岛日报,2018-06-25(2).

[4]孙磊.紧跟行业发展步伐,推动产教深度融合———“2017全国汽车职业教育年会”隆重召开[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8(1):19-21.

[5]张清鲁,任锦玲,郭续娜.新能源趋势下的职教改革如何“挂挡”起步[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7(S1):59-60.

[6]朱鹏飞.点亮工匠精神,提升职教能力———2017“奇瑞新能源杯”全国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能力大赛[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7(10):21-23.

[7]周峰.中职学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7(12):19-21.

[8]朱军.新能源汽车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及课程设计探讨[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6(10):44.

新能源汽车论文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石油的开采和消耗速度也急速飘升。与此同时,国际原油的供求关系不平衡,导致世界上的原油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这对汽车行业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其次,由石油作为燃料的汽车排出的温室气体,己经成为让世界人民苦恼和担忧的问题,它威胁着人类在未来的发展进程。

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首先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曾经表示,当今中国汽车耗油约占整个中国石油消费量的1/3,预计到20xx年这个比例将上升到57%。我国作为一个石油进口大国,对国外进口能源的依赖程度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而提升着,其中最大的负担就来源于汽车的消耗,这也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了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如果可以改变汽车的能源消耗类型,由化石燃料变为可再生能源则会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一危机。

第二方面压力来自于环境污染,我国的空气污染程度在世界上排名靠前,尤其是近几年的雾霾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使用化石能源的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碳氧化合物。在我国如此庞大的汽车基数下,每天的汽车尾气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每年我国用于环境治理的费用也在逐年提高,据己有数据20xx年环境治理支出占我国生产总比的1.49%比上个世纪80年代初提升了近1个百分比。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新能源汽车就势在必行。

2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困境

2.1资金的短缺和人才的不足

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依旧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基础技术开发以及关键部件和材料研究的产业化。不仅如此,新能源汽车配套的相关能源补给服务也需要资金和人力的投入。而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失实实在在的拖慢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速度,人才和资金两个方面促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停滞不前。

2.2相关宣传的缺乏

新能源汽车是科技和环保共同的产物,作为一种新型的科技产品,想要被广泛消费者接受并产生强大的生命力,需要被普遍大众所接受和认可,成为一种可持续的消费心理。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有关宣传虽然己有所开展,并取得小范围的影响,但是却未能成为一种普及大众的趋势。大部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依旧持有观望态度或是怀疑态度。如果仅是期待消费者因为趋同心理而购买,那汽车公司很难得到预期的效益,只有进行充分的宣传,把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概念植入普通人的心中,新能源汽车才能真正的驶进人们的生活。

2.3自主核心技术的缺乏

20世纪末期21世纪初期以来,合资发展成为我国不少大型汽车企业的选择。例如一汽和德国大众的合资、二汽和日本本田的合资等等。这种发展方式一方面确实减轻了我国汽车企业发展的资金压力,也让我国更便捷的了解了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动态,并可以学习外国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科学技术。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这种发展道路让我国的汽车企业趋于依赖外国技术研发,而我国自己的研发团队变为了“空架子”。有些企业甚至成为了洋汽车的“加工厂”。我国如果想要发展新能源汽车,需要我国的研发团队在车载新能源系统、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中至少掌握一门核心技术,然而这在合资发展的道路上却难以实现。这种现况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技术进入国门,造成了在投资生产或是出口过程中,会极大的提高我国的耗资。

2.4配套设施服务滞后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需要的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本身,其配套设施更是关乎发展。然而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配套服务设施远远落后于日本、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这也使得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在市场的推广受到巨大的阻力。新能源汽车的牌照和燃料获取问题,新能源汽车的基础配套设施是否配备完全,如何保证其安全稳定。还有新能源汽车的售后维修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要求,维修水平是否有保障。这一系列的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服务的滞后使得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瓶颈期。

3新能源汽车产业困境的解决对策

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困境,若想推动新能源汽车继续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加大国家和企业相关投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道路上依旧有许多的问题和障碍,如技术问题、宣传问题、相关设施问题。而这些障碍的移除首先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一方面可以推动国家相关政策的补助扶持;另一方面也需要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加大相关投资力度,以保持其活力。

第二点在于人才的引进,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只有专业人才的科研成果才能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推向正规,才能从外国研发团队手里夺回自主权。不仅仅是在技术研发方面,相关新能源汽车概念的宣传人员,配套服务机构的管理服务人员都需要有充足的储备。

第三点加大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宣传力度,我国现阶段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而新能源汽车毫无疑问符合这一要求。相对于日益紧张的石油资源,新能源汽车有望为人们带去便利、降低成本、降低排放。新能源汽车应同环保一样被放入人们心中,这就需要更大力度的宣传。宣传到位,人们的疑惑得到消除,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自然会被打开。

最后一点,我们需要逐步建立起清洁能源供应体系。保持稳定、持续、充足的能源供应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落脚点。国家和业界应当通过资金投入、技术研发等各种手段,在全国建立起能源供应体系,为新能源汽车的长远发展筑牢基础。

4结语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益于改善我国大气环境,但是这意味着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家庭的某一种生活方式。虽然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但是人的力量可以移除万难,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引向正规,真正让这种环保的代步工具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新能源汽车论文4

一、前言

本文将基于汽车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找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代表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还能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基本是“政府+市场”型,即政府积极参与和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市场推广,带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自主研发,努力达到量产并成功推向市场的模式。

1、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纵观世界各国,国家能源战略的强力引导和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中国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比如20xx年l1月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首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范围。20xx年1月14日,国务院原则通过《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提出要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20xx年2月17日,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相关公共服务领域示范推广单位购买和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这是我国第一次直接用财政补贴的形式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20xx年6月,国家决定中央财政对5个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一次性补贴。20xx年9月8日,国务院确定加快培育和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扶持政策的密集出台,体现了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决心和信心,有利于鼓励汽车企业加大科研力度,提高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水平,有利于鼓励汽车企业积极开拓市场,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实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

2、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角,汽车企业担负着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的重任。近年来,国内车企纷纷涉足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参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行及其产业化进程。比亚迪、奇瑞、东风、长安、上海汽车、一汽集团等是主要的参与者,目前已经成功研发多款轿车、客车及客车底盘。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和产学研合作研发体系,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和测试评价能力。可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方面考虑,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想要规模化、产业化地走向市场还面临着一系列的瓶颈难题。

价格高昂和节能环保的消费观念尚未形成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主要障碍。以比亚迪汽车为例,其F3DM 双模电动车与普通车型的价格相差近10万元。以一辆家庭用车每年行驶约2万公里计算,电动车每年可节省油费约5 000元,10年可节省费用5万元,这对于目前没有开放补贴试点城市内的个人消费者来说,显然还缺乏吸引力。而普锐斯的价格则在25万~30万之间。另外,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信任,担心维修的便利性,燃料添加不方便等,也是消费者不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理由。

目前我国已出台的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中,对消费者购买的支持力度不够。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普遍通过减免各种税收或直接补贴等方式来支持消费者购买。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预测,由于对消费者购买方面的激励不足,到20xx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占整体汽车产量的比例仍将低于2%,而同时全球混合动力汽车的总产量将达到420万台,日本和西方市场将会是混合动力汽车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这主要因为政府强制执行降低CO2排放措施,要求提升燃油的使用效率,并向购买混合动力车的消费者提供激励。

第一,科学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我国政府应当站在战略的高度,科学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及时调整和发布新能源汽车的相关安全法规、技术标准、市场准入条件,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帮助汽车企业少走弯路。

第二,完善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激励机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政府应重新审视现有的科研体制,防止少数企业的“拼装”车骗取国家补助和科研经费。在明确支持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的前提下,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把钱分配给真正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加速相关技术的研发。

第三,适时颁布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和私人购买的扶持力度,通过减免购置税和消费税,或给予现金补贴等方式激励消费者购买。此外,还要加强节能环保宣传,转变消费者消费观念,提倡购买新能源汽车。

第四,合理规划插(充)电基础设施。充电基站的建设前期投资大,风险高,具有强外部性,是适用于政府投资兴建的公共产品,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充电基站的分布。此外,插电式电动车还有一个充电或更换电池的商业模式问题,需要在试点中进行方案选优。

五、结语

可以预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补贴标准的出台,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将更接近于普通消费者的可承受范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将大幅度提高。然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据工信部副部长苗圩预测,“20xx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最多占总销售的15%,剩下85%仍然是以石油为主要能源”。可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还将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期间必定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我们应当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从现在起到20xx年,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的关键阶段,努力奋斗,完成中国汽车产业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汽车的升级换代,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腾飞。

新能源汽车论文5

1、 动力电池的回收价值

废旧动力电池含有的铅、镍以及酸碱电解质溶液不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而且会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然而废旧动力电池中又含有大量具有回收价值的金属如镍、锰、锂。

2、 以德州宝雅汽车为例完成电池的梯级利用

德州宝雅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州宝雅)是山东宝雅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持股100%在德州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德州宝雅目前在市场所销售的新能源汽车类型分为乘用车、出口车、商用车,其中乘用车以雅贝、童年、雅乐销售量居首,出口车以童年为主,商用车主要以雅克为主。童年、雅贝电池类型以胶体免维护铅酸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池,雅乐以铅酸电池作为动力电池。由于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广泛应用于宝雅新能源汽车系列,由于磷酸铁锂电池材料不含有贵重金属,作为材料形式再资源化较低,根据废旧电池回收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经验,采用机械法和湿法回收磷酸铁锂电池,当材料回收率按照90%计算时回收处理1t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要高于再生材料的收益,所以通过对动力电池市场的研究,以磷酸铁锂电池进行梯级利用价值研究。

即把德州宝雅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从合格出厂到废旧回收的多级利用分为六个梯级。回收流程:由于德州宝雅集团并不制造新能源动力电池,所以由专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与德州宝雅合作,以逆向物流的方式对废旧动力电池进行有效回收。主要流程为将德州宝雅的售后市场进行整合,成立一个全新的售后网点,涵盖汽车售后以及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消费者将不能有效利用的动力电池通知宝雅汽车售后的电池回收部门,售后网点对废旧动力电池进行统一整理后,通知专业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企业进行合理的检测归类,再进行梯度利用。另一种途径为由专门的报废汽车拆解企业对报废汽车进行拆解,对车辆上淘汰的动力电池通知专业电池回收公司,废旧动力电池公司通过对电池的安全性以及可利用性进行分类,通知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资源再生企业,将可以利用的动力电池合理分配给需要低动力电池的企业,或销售给有电池企业授权的回收网点,回收网点通过检测不同电池废旧程度、电量以及可再利用的价值,对电池匹配使用。

3、 废旧电池容量的衰减

由于一个高效的动力电池可以利用的电量达到标准容量的80%-100%时,是可以作为新能源动力电池使用,其余的80%的电池能量则通过梯度利用的方式对动力电池分级利用。电池的梯度利用则与电池电量的衰减息息相关,动力电池容量衰减图为例,说明废旧动力电池的有效利用合理分配。在有效容量为标准容量的60%-80%时,可以作为储能电池使用,储能电池具有很高的可利用价值,不仅可以作为水力发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使用,还可以作为普通的农用机械的储备电池使用。

在电池的放电末期即30%-60%的电量时作为应急电源使用,因为应急电源电池具有使用时间短,使用频率低的特点,这个阶段的电池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所以在对废旧动力电池拆解前对电池进行多个梯度回收利用,大大提高了动力电池有效生命周期内的经济价值,可以有效降低动力电池30%-60%成本。

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决定着这个企业在本行业中的地位,因此创新是企业的基础,对德州宝雅也是如此。合理的进行电池回收与人类赖以生存环境以及企业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电池回收涉及到整个汽车产业链,小企业和个体户投资率低,设备简陋,不能作到对废旧电池中的有价值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回收,且回收效率低,因此健全统一高效,高技术的废旧电池回收企业显得迫在眉睫。德州宝雅在山东省内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跑者,通过整合地方小企业,和政府合作,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建立高效的废旧电池回收体系,对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具有指导意义。

4、 总结

通过分析各种类型动力电池的回收价值,依据动力电池的衰减趋势,明确梯级利用是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回收体系的主要方法,提高了动力电池有效生命周期内经济价值,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有效减少废旧电池产生的污染。

新能源汽车论文6

新型的清洁能源备受业界关注,其中氢能是人们普遍认为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能源之一。储氢合金是促使氢能大规模应用的有效途径。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中,镁基储氢合金由于轻便、安全性好、储氢容量大和价格相对较低等优点被誉为新一代极具竞争力的储氢合金。但是,现有的Mg2Ni 镁基储氢合金存在电化学循环稳定性不好,限制了镁基储氢合金的商业化进程,迫切需要对现有的镁基储氢合金进行改性。鉴于此,笔者在Mg2Ni 镁基储氢合金中复合添加合金元素V和Co,采用超声振动辅助感应熔炼法制备了Mg1.8V0.2Ni0.95Co0.05 新型镁基储氢合金,并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X 射线衍射分析、吸放氢性能和电化学稳定性的测试与分析。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采用工业级金属原料Mg、V、Ni 和Mg-10Co、Mg-5Mn 中间合金,在自制的超声振动辅助感应熔炼炉中进行Mg1.8V0.2Ni0.95Co0.05 新型镁基储氢合金的制备。熔炼温度为(705依5)℃、超声振动频率为35Hz。制备出的合金试样,经DM2300 型能量弥散X 射线荧光分析仪测试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为院9.047V、49.778Ni、2.614Co、0.187Mn、0.011Fe、余量Mg。合金中添加Mn 主要起到除杂的作用。采用PG18 型金相显微镜和EVO18 型扫描电镜进行显微组织观察曰采用D8ADVANCE 型X 射线衍射仪进行XRD 分析曰采用H-Sorb2600 型全自动PCT 储氢材料测试仪进行吸放氢性能测试,测试温度为室温曰采用CHI660E 型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电化学循环稳定性测试,充电电流为120mAh/g、充电时间3 h、放电电流60 mAh/g、放电截止电位-0.4V。

2 试验结果及讨论

2.1 XRD 分析

试验制备的Mg1.8V0.2Ni0.95Co0.05 新型镁基储氢合金的XRD 图谱,可看出,该合金由Mg2Ni 基体相和少量V3Ni 相组成。在XRD图谱中,未发现含Co 的化合物相,主要是因为合金元素Co的添加量较少。

2.2 显微组织分析

试验制备的Mg1.8V0.2Ni0.95Co0.05 新型镁基储氢合金的显微组织金相(OM)照片和扫描电镜(SEM)照片,可看出,该新型镁基储氢合金无明显的气孔、孔洞和夹杂等缺陷,组织较为均匀,晶粒较为细小,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9滋m。结合XRD 图谱和SEM 照片,可以看出灰色部分是Mg2Ni 基体相,弥散分布的白色颗粒状物质是V3Ni 相。弥散分布的V3Ni 相有助于改善镁基储氢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

2.3 吸放氢性能测试与分析

试验制备的Mg1.8V0.2Ni0.95Co0.05 新型镁基储氢合金的吸氢性能和放氢性能测试结果,该新型镁基储氢合金在室温下具有较佳的吸放氢性能。在吸氢过程中,上述新型镁基储氢合金的吸氢量约在50min 达到饱和,最大吸氢量达到2.3wt%,具有较佳的吸氢性能。在放氢过程中,上述新型镁基储氢合金具有明显的放氢平台,平台压力约为0.6MPa,具有较好的放氢性能。这主要得益于Mg2Ni 合金中元素用微量的合金元素Co 替代Ni,这更有利于氢原子进出通道的形成,从而使得试验制备的Mg1.8V0.2Ni0.95Co0.05 新型镁基储氢合金具有较佳的吸放氢性能。

2.4 电化学循环稳定性测试分析

试验制备的Mg1.8V0.2Ni0.95Co0.05 新型镁基储氢合金,在充放电循环后的放电容量变化。可看出,与相同方法制备的Mg2Ni 储氢合金相比,该新型镁基储氢合金具有更大的放电容量,最大放电容量从100.7mAh/g 增加至132.5mAh/g,增加了31.6%。最重要的是,该新型镁基合金的放电容量衰减速度明显低于Mg2Ni 合金,其电化学循环稳定性明显优于Mg2Ni 合金。经过20 次充放电循环后,Mg2Ni 合金的放电容量从最大放电容量100.7 mAh/g 降至9.6 mAh/g,衰减了90.5%曰而该新型镁基储氢合金的放电容量从最大放电容量132.5 mAh/g 降至108.4 mAh/g,仅衰减了18.2%。与Mg2Ni 合金相比,该新型合金经20 次充放电循环后的放电容量衰减率减小了72.3%。由此可看出,该新型镁基储氢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主要得益于Mg2Ni 合金A 侧用少量的合金元素V 替代Mg,在Mg2Ni 基体相中形成弥散分布的`V3Ni 相,显著提高了镁基储氢合金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抵抗电化学腐蚀的能力,从而改善了镁基储氢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使得Mg1.8V0.2Ni0.95Co0.05 新型镁基储氢合金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3 结论

(1) 采用超声振动辅助感应熔炼法,可制备出具有较佳吸放氢性能和充放电循环稳定性的Mg1.8V0.2Ni0.95Co0.05新型镁基储氢合金,合金由Mg2Ni基体相和少量弥散分布的V3Ni 相组成。

(2) 超声振动辅助感应熔炼法制备的Mg1.8V0.2Ni0.95Co0.05 新型镁基储氢合金的室温最大吸氢量达到2.3wt%,放氢平台压力为0.6MPa,具有较好的吸放氢性能。

(3) 与Mg2Ni 合金相比,Mg1.8V0.2Ni0.95Co0.05 新型镁基储氢合金经过20 次充放电循环后的放电容量衰减率减小了72.3%,显著改善了镁基储氢合金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

新能源汽车论文7

摘 要:近期汽车市场增速放缓,进入重要的调整期。在这样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时期,如何将汽车产业与社会各方面统筹兼顾,解决自主创新和对外开放、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发展、汽车发展和城市交通等各方面协调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具体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角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对策

一、汽车市场发展减慢原因

近年来的盲目扩张是导致汽车产业发展放缓的主要原因。根据“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至20xx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亿辆。20xx年,上汽提出同年产量突破百万辆,现在规划产能已达600万辆;一汽希望20xx年产量提高到207万辆,现在规划产能已达500万辆;仅四大汽车集团总规划产能就达到了2100万辆,远远超过了20xx年中国汽车1840万辆的总销量。

人口多,需求大,始终被看作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美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800辆,而中国只是它的1/20,这一直被看作中国汽车产能扩张的重要依据,然而这或许并不科学。中国每年新增汽车消耗的成品油相当于新建一个20xx万吨级炼油厂,建设这样的炼油厂需要5年左右。因此,仅仅是解决新增汽车的供油问题,都相当不易。

目前全国已有不少城市开始限制汽车消费,上海拍卖车牌,北京摇号购车,广州配额管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调控措施可能还会在其他城市继续蔓延。停车难、费用高,油价高等情况的陆续出现,会使消费者越来越理性,这也必将影响到汽车的需求量。

汽车产业的发展所引起的能源、环境、交通和城市建设等问题需要采取及时合理的措施去解决。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缓解石油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是全球汽车产业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共同选择,以下具体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

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一)发展的必要性

1、能源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车用燃油消耗量占总燃油消耗量的比例逐年增加,导致中国对进口原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20xx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然而中国汽车油耗水平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乘用车车型中能够达到中国第三阶段油耗限制标准的车型较少。20xx年排量1.6升以下的乘用车销量中达到第三阶段油耗限制标准的仅有50万辆,约占7%。

2、环境问题不容乐观

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1980年至20xx年,全国汽车污染物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近两年的环境监测中,全国100多个环保重点城市中有1/3空气质量不达标,很多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已经呈现出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特点。虽然在中国汽车行业已全面实施了国三排放标准,但是大量在用的汽车仍只能满足国二排放的标准。

3、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础尚需加强。

新能源汽车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产品价格过高,电池、动力、控制系统关键零部件研发仍需加强。动力电池的稳定性、安全性、能量密集性在量产产品上尚不能取得较好的平衡,新能源汽车要想获得大规模的批量生产仍有一定难度。

(二)发展对策

1、政府前期引导

发展新能源汽车主要是解决能源、环境等影响社会公众利益的问题,政府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政府和产业界的共同投入,政府引导将决定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快慢以及方向。从近期来看,政府可以鼓励研发、购买。从长期来看,则要求政府和业界合作,包括石油行业、电网行业、汽车行业都要合作建立基础设施。

2、由企业和市场确定技术路线

政府不应过多干预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否则会抑制更有优势的新技术发展的机会。创新本质上是一个试错过程,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是其基本特征,应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由具备高度开创精神的企业家担当主角。但是在研发期间,政府应给予较高强度的资助,支持研究单位和企业尽快开发出经济实用型新能源汽车,为开发新能源汽车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3、用政策和法规来推进发展

首先,对开发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和消费者给予税收优惠,让消费者得到使用上的实惠,这种优惠是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有力推动,它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开发和购买的动力。其次,要对普通燃油汽车的生产、销售、使用和排放上实行限制性法规,特别是严格限制燃油汽车尾气排放的法规,这是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直接促进。最后,要制定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强制性规划,推动产业的发展。

4、建立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

由区域大型车企牵头和发起,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小型车企及相关零部件制造企业,包括整车生产和研发单位以及相关电池生产企业形成整车和关键部件一体化开发格局,完善产业链,进行新能源技术的同步开发。同时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以便更好地反映产业要求,推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新能源产业政策。区域内的科技、产学研办和发改委等职能部门,也应在产业政策、企业间协调、政府项目申报等方面对联盟运作给予支持。

5、坚持传统汽车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相结合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的一部分,它的发展离不开总体发展的大趋势,而汽车产业的振兴也需要传统汽车的贡献。所以既要大力完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和市场体系,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又要大力推动传统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不断降低汽车平均油耗,全面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最终实现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汽车继续成为新兴产业中的独立组成部分,足见重要性,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未来10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国新能源汽车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要坚持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发展相结合,以实现汽车产业与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能源资源节约及关联产业的协调发展。并且不应总是事后或被动地应对汽车产业所带来的挑战,应有一些前瞻性的考虑和行动,比如今后的城市建设规划应当对预期中的汽车产业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新能源汽车论文8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当前,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污车耗能和废气排放是造成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已经严重影响着人们生活和健康,研究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成为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就当前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节能环保;汽车新能源;节能技术;应用研究

0.引言

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正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节能与环保正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主题。汽车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已经成为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主要诱因,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在汽车工业中应用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研究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已经成为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汔车动力正从汽油向清洁柴油、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方向过渡。本文就当前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1.汽车节能技术

1.1汽车混合动力技术

汽车混合动力技术是当前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中发展较为成熟的一项技术,也是人们较为熟悉的技术。在汽车混合动力技术方面,丰田作为先行者凭借混合动力的环保理念取得了极好的成级。目前所采用的汽车混合动力技术,有汽油机与电动机混合、柴油机与电动机混合两种。实际上,混合动力技术主要是应用电动机和发动机相配合,以获得加速成和爬坡等工况下所需要的爆发力,而在汽车高速巡航状态时,则减少发动机出力,从而减少发动机的油耗。此外,混合动力技术还有能量回收技术的应用,在汽车制动情况下,可以将制动所产生的热量进行转变,提供给电动机作为能量。

通常情况下,混合动力汽车可以选择单独使用电动机驱动。从电机输出功率在整个混合动力系统功率中所占的比重来看,可分为混合动力系统、轻混合动力系统、中混合动力系统、完全混合动力系统。第一种混合动力系统所采用的混合动力,是在内燃机上增加启动电机的方是所获取的,所采用的启动电机是发电启动一体式电动机,以此为基础控制发动机启动和停止。轻混合动力系统则采用集成启动电机,这一第汽车减速成和制动时,能够吸收部分能量,而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动机则等速运转。中混合动力系统采用高电压电机,当汽车在加入或大负荷状态时,电机辅助驱动以补充发动机自身功率的不足。完全混合动力系统采用高压启动电机,其混合程度可达50%以上,是当前混合动力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1.2蓝驱技术

蓝驱技术是在原发动机和车型基础上进行优化,以降低汽车燃油消耗的节能技术。相较于普通车型,应用蓝驱技术的车型调整了变速箱3挡到5挡的传动比,使汽车在高速成巡航状态下能够更省油。同巅,蓝驱技术还从空气动力学原理出发,对车身设计进行了优化,如底盘高度、风阻系数、胎压、滚动阻力等。

1.3汽车压燃技术

目前汽车所采用的往复式内燃机,所采用的燃料主要为汽油和柴油,汽油采用火花塞点火,柴油采用活塞压燃方式点火,点火方式的不同使得紫油机压缩比比汽油机更高,燃油效率相对较高,但汽油机所采用的火花塞点火方式,使其发动机工作震动小,噪音小。汽车压燃技术则是将两种技术进行融合所产生的新技术,采用汽车压燃技术的发动机,其技术结构相较于普通发动机更为复杂,其压缩比更高,燃料能在同一时间燃烧,从而提高了燃油使用率,同时由于采用了稀薄的混合气压缩点燃,能有直接通过调节喷油量来调节扭矩而不用节气门。此外,由于采用压燃技术,发动机燃烧温度极低,能有效减少辐射热传递,且燃烧周期短,其燃烧过程更多是化学反应,在目前污车节能技术中发展相对成熟。

2.汽车新能源

2.1氢动力技术

氢动力目前主要应用于宝马和本田两个汽车品牌之中。在宝马汽车中,应用了一套绝热能力极佳的储气系统,该系统采用多层复合金属材质,采用3mm中空设计,可以有效的将槽内温度保持在-250℃,用以储存气动力技术所采用氢气燃料,能有效的将氢气维持在液态情况下。虽然这个储气系统体积庞大,但能够省却安装冷却机构的空间,因此可以不增加体积和生产成本,同时不用增加机械结构。不过氢动力技术最初设计的目的,并不是纯粹氢燃料动力,而是采用汽油/氢气双燃料,真正使用氢单一燃料的车型在首批产品中仅有5辆。

采用氢气作为燃料,其烧烧特性同汽油并不相同,在采用汽油/氢气双燃料时,很难将燃烧效果最佳化,既便达到了,在进行汽油和氢气燃料切换时,汽车动力也会产生明显的落差。为此,在实际应用中,对两种燃料的动力曲线进行了限制,使得汽车动车受到部分限制,以使乘客感受不到切换时动力上产生的落差。

2.2电力驱动技术

电力驱动是将汽车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替换为电动机,采用电能作为能源,为汽车行驶提供动力。这种技术所采用的燃料清潮,同时输出扭矩大,应用在汽车中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采用电力驱动技术,其难点在于动力充电的问题,以及充电后汽车续航能力的问题,虽然目前应用电动力技术的汽车已经开始量产,但这两个问题依然没能得到良好的解决。实际上,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研究的关键性技术之一,目前主要集中在电池安全性、可靠性、轻量化等方面,需要重点支持驱动电机系统、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等能力。根据规划,我国20xx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车速成不低于100公里/小时,驱动能力与成本都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2.3燃料电池技术

燃料电池技术,是采用氢气、甲醇等作为燃料,经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驱动汽车的一种新能源技术。燃料电池的能量是由氢气与氧气发生化学作用所产生的,而不是经过燃烧产生的。这一过程是直接将氢气、甲醇等转变为电能,整个过程不会产生有害物,同时能量转换效率比内燃机更高,是一种理想的节能环保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单个燃料电池所提供的动力极为有限,通常需要结合成燃料电池组,以获得足够的动力。目前,燃料电池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福特、丰田、通用等汽转公司,具有极高的价值。

3.结束语

当前全球都面临着能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能源储量不足、能源利用效率低、现有能源结构污染严重等方向。需要积极研究新能源作为替代,开发新的节能技术,从而降低汽车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促进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科]

【参考文献】

[1]史永基,高雅利,王宇炎.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技术研究进展[J].传感器世界,20xx(07).

[2]李志达,望义熙,周世权.太阳能车机电控制系统的研究[J].汽车电器,20xx(11).

[3]李大胜,吕明,石怀荣.径向嵌套式湿式双离合器设计方法的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xx(02).

[4]邵毅明.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M].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3-1.

新能源汽车论文9

1引言

十几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有了快速发展,但是目前却陷入“叫好不叫座”以及“政热市冷”的发展怪圈。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遇冷,市场销量较传统汽车而言仍然差距悬殊。中汽协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汽车销量突破2000万辆,达到2198万辆,而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却仅有1.76万辆,尚未突破2万辆。实际上,2011年新能源汽车全年的销量只有8000余辆,2012年也仅为1.28万辆。国内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始于21世纪初,研究热点大多放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政策环境、国外经验借鉴及发展对策等方面,但是对新能源汽车采用的研究尚有不足。有些学者主要研究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指出国家要继续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1];还有些学者通过研究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来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指出我国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及市场化发展[2~3]。本文从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入手,分析新能源汽车消费者采用中的制约因素,探究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营销策略。

2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培育始于21世纪初,当时国家已出台大量扶持政策,近年来更是“动作频繁”。2012年国家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划目标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200万辆[4]。2014年7月,国家出台《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方案目标是要逐年扩大新能源汽车购买规模,规定2014年至2016年,中央国家机关、相关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以后每年逐渐提高。2014年10月,国家又出台《加强“车、油、路”统筹,加快推进机动车污染综合防治方案》,方案目标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在局部地区开展示范运营活动及推广使用。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新能源汽车便已成功示范运营,不仅为绿色奥运做出了一定贡献,也让我国新能源汽车初露锋芒。北京奥运会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中,各类新能源汽车车型共计595辆,其中纯电动汽车412辆,电动公交车50辆,奇瑞混合动力轿车50辆(40辆A5BSG混合动力轿车,10辆A5ISG混合动力轿车),25辆长安杰勋混合动力轿车以及20辆PASSAT领驭氢燃料电池轿车等。此后,我国便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能源汽车的推广。2009年,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和工业信息化部共同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以下简称“十城千辆”),计划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