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创业论文
毕业创业论文
现代的人们大部分都以创业为目标, 但创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并不是口头上说说那么简单。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毕业创业论文,欢迎阅读参考!
创业论文(一)
一、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创业培训与创业模拟相结合
一方面,学校开设的创业课程大多是创业理论和模拟实践课程。另一方面,学校还专门创建了“创业模拟管理公司”,让所有想创业的学生都可申请进入这个公司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创业模拟管理公司”内设总经理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诚成人力资源公司)、财务部(迅捷代理记账公司)、采购销售部(梦想大超市)、宣传部(卓越文化传媒公司)。每个部实际上都是独立运营的公司或门店。每个公司(门店)分别设置人事部(负责人员招聘和培训等)、销售部或生产部(负责到市场上获取顾客需求信息)、宣传部(负责做好公司的各项宣传工作,包括公司市场营销计划的设计和制作)。公司不设财务部,财务一律委托“迅捷代理记账公司”完成。“创业模拟管理公司”为学生设置近百个创业岗位,为想创业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创业实践平台。创业培训和模拟实践有机结合增强了学生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创业激情,提高了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为学生创办企业、自主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线上创业与线下创业相结合
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今天,让学生体验网络创业是顺应市场发展需要的举措。学校专门聘请网络创业指导教师,负责指导一批有志于网络创业的学生开网店、找货源、策划设计网站等,让初学者帮人代销产品,有能力的网上独立开店,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同时,学校鼓励并指导“创业模拟管理公司”各子公司、学生创业园内的各实体店的CEO或店主定期学习网络创业的方法和技术,力争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实践证明,这是提高实体创业项目存活率(走出校园后)的有效渠道之一。
(三)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
创业教育最终需要回到创业实践。学校内的大部分实体项目是把校园内的师生作为主要客户,每逢周末、寒暑假,学生就无法进行创业实践,因为失去了场所。创建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就显得非常重要。有了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学生既可在学校实践,也可到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实践。校内外创业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使想创业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创业的种子才能在他们的心中扎根。第一,选定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学校选择一批规模不大但复制存活概率较高的企业作为学校校外创业实践基地,为将要毕业的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第二,选定到校外参加创业实践的学生。学校在“创业模拟管理公司”中挑选有过创业实践经历且有自己的创业想法的学生进入学校“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参加创业实践。第三,学生选择创业实践企业。坚持由学生自主选择企业,教师可参与引导与指导,帮助学生选择与自己想做的项目相关的企业。只有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选拨出适合创业的好苗子。
二、创业教育的必备要素
(一)人员。创业教育的关键要素是由创业教育个体、过程与环境三个要素构成的,因此确定人员在创业教育实践中至关重要。一是定教师———确定创业指导教师;聘请创业导师,二是选定学生———选定培训对象,选定实践人员。
(二)时间。时间是创业教育的根本保障。创业培训和实践都需要时间,一要确保创业培训的时间:GYB创业培训、“领航者”创业培训,集中培训两周;SYB创业培训需集中培训一周。二是确保创业实践的时间。培训任务完成后学生可申请进入“创业模拟管理公司”参与实践,也可去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参加实践,实践时间不少于一学期,学生创业园的项目每天课余营业,创业孵化园项目全天营业。
(三)程序。参与创业学生可首先参加GYB创业培训,然后申请进入创业模拟管理公司参加实践。接着参加领航者创业培训或SBY创业培训,完成创业计划书,参加学校创业计划书大赛,优胜者的项目通过审核后进入学校创业园创业。经营状况好的项目可申请进入创业孵化园创业,创业者可继续参加IYB创业培训,提高经营能力,改善企业经营状况。
(四)项目。项目来自市场,源自客户的需求和抱怨。学生只有在创业实践中学会捕捉市场信息,找寻顾客需求,倾听顾客抱怨,才能不断验证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确定项目后完成项目计划书,通过创业计划书大赛展示自己的项目。确定项目的过程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更是创业教育过程中的难点,也是创业指导教师的工作重点。
(五)场所。创业实践需要场所。因此,学校为学生创业特设各种不同的创业场所:创业模拟管理公司、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园。学生可在不同的创业场所参与创业实践,积累经验,不断成长。
三、创业教育的制度保障
(一)保障机制。学校创建了各种适合学生的创业实践平台与基地。但是,要提高创业实践平台的利用率,就需要从制度层面给予保障。学校制订了一系列管理机制和优惠政策,如《学生创业基金管理办法》《创业模拟管理公司管理办法》《学生创业园日常管理规定》《创业孵化园管理规定》等。鼓励并保障有想法、想创业的学生有机会走上创业实践平台,不断提升创业综合素质。
(二)审核机制。不同的创业培训项目适合于不同的对象,学生必须经过面试、筛选方可参加培训。不同的创业实践场所都有准入制度。学校建立了一系列创业实践准入机制,如《学生创业园准入制度》《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实践申报程序规定》《创业孵化园入驻规定》《创业孵化园项目审批程序规定》等。学生逐层申请后方可走向创业实践平台,获得充分的创业实践锻炼。学生都很珍惜通过审核程序获得的培训和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创业能力。
(三)评价机制。创业教育质量评估需要建立一个切合创业实际的评价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学校针对创业培训、创业实践的参与者。培训讲师和培训学员,创业指导老师和实践的学生,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并进行严格的考核。考评机制可衡量学校创业教育实施的效率。
(四)奖励机制。奖励制度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提高了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学校制订了《创业计划书大赛奖励办法》《“创业之星”评选办法》等奖励制度,定期举办学生参与创业计划书大赛、“创业之星”评选活动,给予优胜者以表彰和奖励,并推荐优胜者参加更高一级的比赛或评选活动。优胜者可以无条件进入高一级创业实践平台进行创业,在学校创业孵化园创业还可以免交租金。
四、创业教育应突显的特性
(一)创业培训的全面性。创业培训的面一定要广,应做到面向全体学生。SIYB创业培训中的GYB培训模块就属于创业意识培训,可对一年级的学生全面铺开进行培训。然后,在GYB培训学员中进行面试、筛选,选择想创业、有想法的学生进行SYB创业培训(创办你的企业)。创业培训的全面性是创业教育的基础。
(二)创业指导的全程性。学生在创业模拟管理公司、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园等不同的创业实践平台上实践时,专职、专业的创业指导教师或创业导师必须全程跟踪指导。只有这样,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才会少走弯路,并逐步走向成熟。
(三)创业管理的过程性。学校从创业培训到创业实践,从项目申报到审核,从开店到日常经营到项目改善等,除制订一系列管理制度外,还要开发一系列能帮助创业实践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排忧解难的校本教材和专题讲座,适时地有针对性提供培训指导,对项目和项目负责人进行管理和服务。
(四)创业模拟的真实性。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进入创业模拟管理公司体验创业,在体验过程中学生会思考、验证自己想做的项目是否适合自己,是否有市场,市场有多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因为学校创业模拟管理公司中任何一个子公司都是独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所以模拟公司实际上都是一个个真实的与市场对接的项目,这样的创业体验完全是真实的。
(五)创业项目的恰适性。创业项目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首先,创业项目要从顾客的需求出发进行挖掘,其次,创业项目要与创业者的兴趣相结合。再次,创业项目要尽可能地与创业者所学的专业特长相结合。总之,职业学校要推进创业教育工作,学校首先要从顶层设计入手,辅之制度上的保障和各个层面工作的推进,同时把创业教育过程中正在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纳入整个系统工程中,并且使这个系统工程有效运行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创业教育应该达到的.目标。
创业论文(二)
一、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的异同点
(一)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的共同点
1.产生的经济背景相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在1947年出现以后发展缓慢,原因是高校创业教育在当时没有市场,这是因为美国当时处于大工业时代,大公司在经济中占主体地位,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有限。直到1970年以后,美国经济结构转型,大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逐渐减弱,中小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高校创业教育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作用显著,因此,创业教育开始逐渐兴起。我国经济目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都要处于转型期,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交税收,分别占全国的60.5%、69.6%、53.1%。随着经济转型的升级,中小企业的发展必将对经济的贡献起到更重要的作用。相对于美国的机会型创业活动占创业活动主体,我国的生存型创业活动比重更大,中小企业的寿命相对美国也更短,这和很多因素有关,但创业者的创业能力欠缺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对我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意义重大。
2.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效果相同美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大企业发展前景暗淡导致广泛裁员,适龄青年不能就业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高校创业教育通过指导青年创业不仅能促进青年本身就业,而且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相关数据表明,美国从1969年到1976年,创业企业创造了81.5%的新增就业机会。我国高校于1999年开始扩招,当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幅就达到42%,随后每年递增25%左右,这种扩招速度远远超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严峻考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之一,各大高校纷纷开始自主探索创业教育,直到2004年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高校创业教育进入政府引导阶段,高校创业教育在我国蓬勃展开。
(二)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的不同点
1.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的文化环境不同美国高校毕业生对创业的渴望很迫切。据统计,18岁至29岁的青年中有超过65%的人想拥有自己的企业,这一方面因为他们渴望获得财富,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渴望获得独立。美国的文化崇尚自由、独立,奉行个人主义,崇尚通过个人的奋斗获得财富与认可,这种文化氛围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国的传统文化主张中庸,这和创新文化某种程度上背道而驰。在中庸文化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创新精神不被鼓励,创业并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首选,而往往是无奈的选择。数据显示,我国80%的创业活动是生存型创业而非机会型创业,也就是说在我国大部分创业活动是因为生活所迫。在这种封闭的、静态的、循规蹈矩的文化氛围中,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和斗志必将被掩埋。
2.对创业教育的研究程度不同美国是最早开展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的国家,哈佛大学在18世纪中期就开始组织创业研究,随后,各个大学都创办了创业研究中心。1987年,创业领域正式纳入管理学科,标志着制度化的创业研究开始。到90年代末,创业领域和其他领域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不同领域的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创业,丰富了创业理论。美国研究创业的期刊在国际上有深远影响,1963年创刊的《小企业管理期刊》、1975年创刊的《创业理论与实践》和1985年创刊的《企业创业杂志》三个期刊是当前创业研究领域国际公认的重要刊物。我国的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滞后于创业实践,创业理论研究目前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真正触及创业教育的本质,只是停留在空洞的表面。一些高校建立了创业研究中心,但不论是创业教育研究的深度、广度、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都难以和美国相比,更谈不上对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同时创业教育研究平台缺乏,目前还没有权威的创业期刊,没有为创业教育研究搭建合理的平台。
3.师资队伍不同美国高校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高校创业教师大多具备创业经验,一方面是高校创业教育教师本身就有过创业经历,或者正在进行创业活动,这使得他们对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的契合有很好的把握;另一方面是高校会邀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到学校里担任兼职创业教师,现身说法讲解创业过程或者跟踪辅导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我国的创业师资队伍尚不完备,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研究的教师很少,大部分是从事其他学科研究的教师兼职从事创业教育,同时这些教师本身就不具备创业经验,导致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另外,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教师的情况也很少,有志于创业的学生也得不到很好的辅导。
二、启示
当前我国对创业活动、创业人才的需求异常强烈,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开展对创业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通过对比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的异同点可以发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进而从政府和高校两个角度进行改进:政府要从文化氛围、政策、财力等方面加强对创业教育的引导,为高校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高校自身要切实转变创业教育理念,把培养创新精神作为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的创业信念、创新意识,此外应该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一支理论和实践经验过硬的教师队伍,通过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创业人才。
创业论文(三)
一、创业导师的作用
1.争取创业资源创业是创业者建立并不断整合和拓展资源的过程。每一个人创业,必然有其凭依的条件,即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创业者必须整合好资源,只有具备有效整合社会资源能力的公司,才能具有更强的盈利能力,最终成功创业。由于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不成熟,绝大多数大学生缺乏创业的实践经验,为了克服这一障碍,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和学校纷纷建立了一批创业中心,包括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园、科技园等。这些创业中心为创业者引入了外界的中介服务机构,提供法律、风险投资及风险管理、教育培训、广告策划和财务等配套服务,创业孵化园还为创业企业争取了政府科技项目资金、搭建融资平台,缓解了创业者的融资压力,因此成为一种宝贵的创业资源。
除了创业中心外,创业竞赛也是一种获取社会资源的途径。例如,大学生创业中心和大学生创业竞赛。如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高校和各级政府层面广泛开展,学生参与人数众多,通过竞赛的形式获得风险投资。在竞赛过程中,创业者要选择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某个技术、产品或者服务进行创业设计,组建团队,制订完整的创业计划,现场介绍企业概述、业务展望、风险因素、投资回报、退出策略、投资管理及财务预测等方面的内容。整个创业竞赛极大地锻炼了创业者的个人能力,同时也可能进一步争取到政府的创业扶持基金。学生通过创业导师的帮助,一方面全方位地提高商业计划书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创业导师的推荐和宣传,在社会层面争取更多的评审支持,从而获得竞赛胜利,争取到更多的创业资源。此外,有些企业级创业导师,还能帮助创业者整合金融风险投资、营销网络合作渠道、中介等多种创新创业资源。还有的导师能够直接投资,介绍天使投资,争取大企业的配套,等等。因此,在争取创业资源方面,创业导师往往具有重要作用,是大学生争取社会资源的一扇窗口。同时创业导师将自身资源无偿与创业者分享的做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2.提供运作经验创业导师往往熟悉所在行业,更在自身创业、经营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具有卓越的创业精神和优良素质,而这些正是大学生创业者缺乏的。创过业的人都知道,早期创业是一场现金流的生死搏斗,每个创业者都要高度重视公司现金流,甚至在必要时调整销售策略,保证有不低于半年的现金储备。对于这样的创业经验,大部分初创者往往都缺乏。例如,一次对南京中医药大学淘宝创业者的座谈交流会上,很多学生谈到了现金流相关的问题。大部分创业学生的经营资金在几万元左右,如果不能将供货商的货物快速地销售出去,造成货物积压的话,现金流就会中断,导致每月的营业额下降,甚至经营出现困难。创业导师对此进行了分析,为学生设计了根据现金流进行货物搭配的销售策略。
理论上,销售的货物大致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A级货物(常规价格、销售周期短、利润低),另外一种B级货物(价格高、销售周期长、利润高)。如果创业者资金有限,应主要进购A级货物,少进配B级货物。A级货物虽然利润低,但销售速度快,周期短,创业者可以快速收回货款,投入下一次的经营活动,保障每个月的销售额和利润。当创业者积累一定资金,现金流宽裕时,可增加B级货物的配置比例。宽裕的现金流可以抵消B级货物销售周期长、回款慢的缺陷,同时以较少精力付出获取更多利润。经过创业导师指导,大家认识到现金流的重要性,找到自身经营困难的原因,调整A级货物和B级货物的配置比例,从而使创业活动更合理、科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创业导师的指导和影响,将他们在创业、经营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以相对低的成本“传递”或者说“复制”给大学生创业者,是一种快捷、有效的创业帮扶策略。
5.提供心理支持创业遇到困难甚至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创业的信念和前进的勇气。创业者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往往是创业中途夭折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创业导师在这方面具有重要的帮扶作用。创业导师不仅向大学生传授创业知识、方法、技巧和经验,更重要的是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导师传授了为人处世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式及正确的创业观和价值观。大部分创业导师都经历、体验过创业的艰辛或失败,有丰富和独特的心理感触。导师站在更高的层面和“过来人”的角度可以帮助创业者进行理性、客观甚至乐观的审视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挫折,从而给在困难中的创业者给予心理上安慰与精神支持,有助于保持平和、理智的心态,在顺境中谨慎,在逆境中坚持、不放弃。
二、高校实施创业导师的建议
1.建立功能互补的创业导师队伍创业是复杂、系统的工程,往往需要不同专业和经历背景的导师进行指导。在创业的不同阶段,可建立各类创业导师合作方法,形成多样化的创业导师团队。不同的创业导师在传授相关创业知识时,相互协作,有助于实现优势互补,有助于快速提高创业者的实战能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其中,创业启蒙导师的工作任务是使大学生了解创业、产生创业的兴趣和动力,为其余创业导师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创业项目导师主要由高校的技术型老师负责,具体是发挥高校在专业知识技术方面的优势,指导大学生参与项目研究,创造出合适的产品或服务,并通过各类创业活动大赛进一步争取创业资源。创业市场导师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企业学习、实践机会,帮助创业者进行产品的市场推广,利用反馈信息不断完善项目。融资导师负责帮助创业者开发融资渠道,将有前景的创业项目推荐给各种天使投资家等。创业管理导师帮助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企业方案设计,进行企业的运作与管理。总之,创业导师团队分工有侧重、相互协作,共同承担创业教育的重任。
2.创业导师制的实施高校应将一个覆盖创业全领域的辅导团队,包括创业企业家、投资专家、技术专家、管理咨询专家等,引入大学生创业活动中,为创业者提供导向性、专业性、实践性的辅导服务。通过各类创业辅导、导师接待日、创业诊断、创业论坛、创业沙龙、专家会诊等多样活动,以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方式,剖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商业模式、市场定位、投融资等方面的问题。并大力开展专家集体会诊的活动,扩大创业导师行动的受益面,使导师资源得到充分共享,帮助大学生创业者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取得创业成效。综上所述,创业导师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大学生创业者发现好项目、开发商业模式、争取资金支持、学习企业运作经验、技巧并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高校创业培育系统应高度重视创业导师队伍建设,通过多样化的创业导师的指导,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