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特殊家庭教育论文

发布者:姑苏一狼 时间:2022-11-16 16:59

农村特殊家庭教育论文

农村家庭的条件往往没有城市中家庭的好,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农村特殊家庭教育论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农村特殊家庭教育论文

农村特殊家庭教育论文一

一、苏北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1、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独立性提高。相对受尽长辈宠爱的独生子女来说,留守儿童的独立性更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需要独自面对社会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由于家庭困难,留守儿童的空余时间都用来帮忙做家务、干农活,有一定的生存技能。

2、缺失父母关爱导致产生孤独感,影响交际。由于缺失父母陪伴与关爱,留守儿童会产生自卑感,性格孤僻,不愿意甚至不敢与他人交流,长此以往,缺乏沟通使留守儿童不合群,出现交流障碍,严重者出现自闭症。大量负面情绪袭来使留守儿童对社会产生厌烦心理,情绪波动严重,性格上出现不良特质。孩子因为长期与父母得不到沟通,亲子之间产生隔阂,儿童就会缺少存在感、自尊感和安全感。亲子关系融洽,父母支持、鼓励、引导行为有助于儿童形成健康的社会情感和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3、缺乏正确引导,价值观扭曲。外出务工的农村父母出于对孩子的关爱,陪伴的亏欠,会在物质上对孩子进行补偿,出现孩子想要什么就买什么的现象。这样一种补偿方式无疑会对孩子价值观树立造成不良影响,使孩子产生虚荣心、攀比心,容易拜金。精神亏欠用以物质补偿,还未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孩子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享乐主义人生观,出现好逸恶劳的心理,不利于孩子未来发展。由于没有家长的正确引导,因此孩子没有是非判别能力,分不清好人坏人界线,孩子的价值观会和社会发展向逆而行,自主意识过强会引发独断主义,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4、缺乏沟通,心理发展不健康。苏北农村地区父母外出务工,孩子在家基本由爷爷奶奶照看,大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文化程度、文化素质都跟不上社会时代的需要,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更缺少科学性管理。临时监护人不能完全明白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产生的影响,甚至想不到自己一个小举动会影响孩子的一辈子。部分留守儿童在学校或生活中遇到问题、烦恼得不到倾诉,只能埋在心里,长此以往对留守儿童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易产生内向、胆怯、多疑、自卑的性格特点,亦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情绪,有的采取上网、偷盗等不良行为发泄情绪,更有甚者出现攻击性行为和反社会倾向。

5、缺少父母监管,留守儿童学习发展不全面。由于父母在外忙于打工,没有时间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科学性与合理性规划。有的留守儿童具备某些天赋,却因得不到重视培养,而被埋没荒废;有的留守儿童由于没有人管教辅导,成绩始终上不去,变得不务正业,整天浑浑噩噩,虚度光阴,甚至产生厌学心理,走上辍学之路;有的家长意识到这个问题,会对孩子施加压力,导致孩子出现逆反心理,反而使问题变得更严重;而有的父母进城务工看到当代大学生“毕业则失业”的现象,产生“读书无用”的想法,他们将消极、错误的思想灌输给子女,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子女厌学情绪。

6、农村安全隐患的威胁。父母不在身边,临时监护人不尽职,导致留守儿童得不到保护,安全隐患堪忧。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太弱,被拐卖、被侵害的事件屡见不鲜,他们的人身权益得不到保障,对留守儿童是一种极大威胁,对留守儿童教育造成不良影响,对苏北农村基础教育体系产生强烈冲击。

二、苏北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政府发挥宏观指导作用。(1)苏北农村落后地区的劳动力缺失现象归根究底还是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政府在其中要发挥积极的宏观指导作用,积极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减小农村劳动人口的流动幅度,使农民不出家乡就能走上富裕的道路,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也是减少留守家庭的关键所在。(2)政府应从户籍制度限制着手,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建立农民工子弟学校,降低入学门槛,免除一定的学杂费用。各地政府应在一定能力范围内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实施优惠,使子女跟随父母在城市生活,得到家庭教育。

2、学校教育应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不是单纯地对孩子进行科学知识教育,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应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不仅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而且有助于稳定社会、团结民族。(2)举办留守儿童心理咨询会。由于缺失父母关爱,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不良现象,因此,学校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咨询,了解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既有助于留守儿童健康发展,更有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风气。(3)定期安排家长教师交流会。学校应加强教师与留守儿童家长间的联系,及时反馈孩子在校情况,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4)学校应展开“手拉手”活动,让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平等相处,使之快速融入学校这个大集体之中,感受学校生活的乐趣和温暖。

3、社会应营造良好氛围。(1)社会相对于学校和家庭来讲是一个大家庭、大环境,对留守儿童健康发展有耳濡目染的影响。整治社区环境,营造良好互助和谐氛围,让缺少家庭温暖的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2)邻里之间应对留守儿童轮流进行照看、关爱、教育,让独孤的留守儿童感受到正常的关爱,受到公平对待。(3)社会成员可自发组织以帮助苏北农村留守儿童为主题的.支教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知识辅导和心理辅导,为留守儿童送关爱、送温暖。

4、家长要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孩子受教育的关键场所,家庭教育直接关系孩子未来的成长。(1)家长可就近务工,既能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减少孩子对自己的思念,又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学校近况,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更直观。(2)家长的教育观念应转变。不少家长以物质弥补孩子的教育方式是绝对不可取的,这会使孩子产生畸形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孩子所需要的精神食粮与精神关爱是任何形式都弥补不了的,父母应转变观念,尽量挤出与孩子交流相处的时间,满足孩子心理、情感等内心需要。

5、留守儿童自身应转换观念。(1)亲情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感到孤独、自卑。留守儿童应学会排遣不良情绪,如学会向他人求助,向家长、老师、同学、临时监护人或者邻居倾诉,寻求帮助,以缓解心理压力。(2)父母外出打工是迫于生计,也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及美好未来,留守儿童应理解父母,而不应该一味地埋怨父母冷落自己。

农村特殊家庭教育论文二

一、成因分析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这时候的学生特别需要父母为他们精心导航。然而,现实却是:农村初中学生的不少家长,要么外出打工,让孩子在家留守;要么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到底该怎么管教自己的孩子。这就导致这些学生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孤独、乖僻、心理失衡、放任自流、辍学厌学、欺瞒师长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是因为农村初中学生的家长缺少科学的家庭教育的指导。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育的点点滴滴,如顶嘴自私外出逃学极端行为等。长此以往,这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未来国家人才的竞争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无疑是一个不可低估的不利因素。

因此,除了要特别有针对性地疏导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我们还很有必要根据家庭教育薄弱,严重影响教育效果这一特殊现象,针对他们的家长,进行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努力寻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的有效途径,切实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合力作用,从根本上帮助这些特殊家庭当中的特殊学生。

二、相关策略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与教师应该是同样重要的教育者,是为了共同教育好孩子而结成的教育联盟。只是教师受过专门教育,比家长多一些工作经验。教师应该从平等合作的角度出发,平等地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一)指导家长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家长素质主要指的是思想道德品质的好坏,文化科技知识水平的高低,心理品质的健康程度等。

1、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家长首先要求自己有高尚的品德,对事业、家庭有高度的责任感;在社会上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讲究文明礼貌,乐于助人,等等。

2、努力提高文化科技知识水平

在当今时代,文化科技日益发达,知识不断更新,即使高学历的人如不继续学习,也会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家长努力学习,不仅可以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可为孩子做出爱学习的好榜样。

3、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主要是指人的性格、情绪、意志、兴趣等个性特征,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自我调节能力等。家长的情绪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着直接作用。我们常说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就是这个道理。家长特别应具备坚韧的毅力,遇到困难敢于碰硬,善于动脑去解决,不达目的不罢休,给孩子树立榜样——因为现在学生最欠缺的不是智力,而是毅力。

(二)让家长明白孩子的成长比成才重要

前面分析现状时,我们看到,不少家长自己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因此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们能够考上高中以至大学。可是,这种美好的愿望在现实生活中不是那么容易实现。

家长不能只是一味凭自己的主观臆想,希望孩子能够弥补过去自己没有读多少书的遗憾,应根据孩子的本身条件、目前的文化水平,为他们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应适中,特别是应该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过高、过低的目标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三)指导家长密切配合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在这三部分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无论在时间、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都具有优势,是其他两种教育替代不了的。

我们也特意提醒家长以及其他监护人关注这个问题。从最终反馈来看,那些能够密切配合学校工作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发展都不错;那些没有配合学校工作的家长,他们的孩子问题就比较多,如上网、进游戏机室、打台球、打架斗殴等。特别是前面提到的离异家庭以及留守学生,因为缺少得力的监管,相比较而言,更容易出问题。

(四)指导家长合理进行批评惩罚

1、批评时不能歧视和侮辱孩子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不要带侮辱性地谩骂,如你这个猪头你这个傻瓜等。要知道,我们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改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而不是为了自己出气。过分的辱骂容易使孩子产生对抗情绪,影响教育的效果。

2、批评时要注意态度真诚

真诚的态度比一味的指责有效得多,有利于孩子接受批评,改正错误。如这次考试失败你找过自己的原因吗?因为孩子会觉得,家长是因为关心他而批评他,而不会认为家长是拿骂他来出气。

3、批评时要简明,抓住要害

如批评孩子爱看电视而做作业随便敷衍了事时,不要牵扯到不尊重父母等上面去,不要一直唠叨。否则既不利于此次错误行为的纠正,又容易使孩子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

4、批评要考虑场合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特别注重自己的自尊心,因此,家长千万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孩子。这样,很容易使孩子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五)指导家长真正读懂自己的孩子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家庭的联系削弱,所以家长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问题。父母更要了解孩子,要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中去: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喜欢什么;了解他们平时爱和谁玩耍,玩些什么;周末喜欢什么样的游戏活动,等等。发现孩子的秘密,是父母教育孩子基础。难以想象,一个连自己的孩子都不了解的家长能够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另外,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是家长,特别是那些常年在外的留守学生的家长,教师不能够像教育学生那么方便,几乎可以随时把他们叫(召集)到身边来指导。这就注定了这种家庭教育指导不可能是系统的,只能是零碎、散乱的,更多的只能是亡羊补牢式的后补状态。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