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程结业论文
生态工程结业论文
引导语:想必很多人对于论文都不陌生,亦有很多人有过撰写论文的经验,那么有关生态工程结业论文要怎么写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摘要:无机农业因其追求唯利的生产方式大量使用无机能源如机械、化肥、农药等而得名,它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机械化农业模式,当它极大地刺激了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给人类一种“滞后效应”。因此,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生态发展的今天,迫切需要我们对于生态农业发展的内涵等基本问题作出必要的思考。
关键词:生态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化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各国都在力求获得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将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但是,随着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需要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甚至社会发展的挑战比经济的挑战更加严峻。英国学者杜德利"西尔斯指出:“我们不能回避那些实证主义者轻蔑地称做‘价值判断’的问题。“发展”必然是个规范性的概念,几乎同改进是同义词。如果佯装不知,则正好是隐瞒自己的价值判定。“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多种价值要求的集合,离开了这一价值维度,则发展本身就变得难以理解。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性问题,就是如何科学地处理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相互关系,实现文明进步与自然环境的互利耦合。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日益将更多的目光放到了如何更好的发展农业的问题上。的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作为一个拥有九亿人口的农业大国来说,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而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来讲,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的确也存在着诸如高消耗、低产出、与环境伦理相悖的发展理念等等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此而言,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农业系统就成为涉及多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大攻关项目。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态农业?如何在我国更好的发展生态农业以及怎样看待生态农业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呢?本文拟对此类问题作以浅显的考察。
一、生态农业的定义
“生态农业”(Ecologicalagriculture)一词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威廉姆"阿尔伯卫奇(AlbrectheW.)于1970年提出,主要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成果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使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密切结合的现代农业模式。1981年英国农学家WorthingtonM.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其中心思想是把农业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但也出现了一些片面遏制化学物质投入的极端作法,故称之为“狭义生态农业”。
对于生态农业的定义,出现过许多不同的定义方式,目前世界各国对生态农业定义尚未形成一致看法。1991年5月,马世骏等人拟订了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生态农业是因地制宜,应用生物共生和物质再循环原理及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系统工程方法而设计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它的基本内涵可以更详细地描述为: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要求,全面组织农业生产,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良性循环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而我国所倡导和实施的生态农业,其基本内涵是: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原则指导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农业体系。它要求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种植业与林、牧、渔业,农业与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传统农业模式相比,生态农业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对农业进行设计,因地制宜,采用生态技术,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长期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建设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其次,生态农业要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从事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三高农业”,不单纯着眼于当年效益,而是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生态农业的这种生产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好地球资源,把废弃物的排放减小到最低程度,甚至是“零污染”,使有限的资源进入生态系统的无限循环利用的`模式当中,进行自然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能够极大地提高资源转化成产品的效率,从而建立一个综合发展、多极转化、良性循环的高效农业综合体。
二、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从以上关于生态农业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生态农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需要多个系统,不同部门的共同合作,才能不断地建立和发展起来。在我国,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就文化传统而言,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生态农业传统的国家,中国人素来讲究“天人合一”,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早在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和太湖流域就形成了著名的“桑基鱼塘”的农业生态模式,这一生态模式的出现和应用不但表现了中国农民的聪敏和智慧,也给农业生产甚至整个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这之前,我国的很多地方也都出现了小范围的生态农业模式,这些生态模式在《诗经》、《齐民要术》等多部著作中都有所记载。
作为世界闻名的发源地,我国的农业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漫长的农业文明的发展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逐渐走出了“靠天吃饭”的历史困境,对自然的依赖也就明显的减少,再加上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人类确实做出了许多违背客观规律、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当然,也遭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和惩罚。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人们更容易受短期利益的驱使和支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没有促进人类和谐的进步,反而加速了人与自然的危机。
因此,我国在80年代初开始提出把生态农业作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并进行了广泛的实践。目前,各种生态农业试点超过了2000多个且规模由村、乡向县域发展。特别是1994年12月国家农业部等7个部委局组织的全国50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试点县乡村人口2392万人,耕地327.33km。其中有8个试点荣获联合国环发署授予的“全球500佳”称号。生态农业的效益显著,据初步调查,各地开展生态农业试点后,粮食总产量平均增幅15%以上,单产较试点前增长10%以上,分别为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的4.5倍和9.2倍,人均粮食比试点前增加21.4%[1]。这种新的发展思路既加速了农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又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我国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上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的生态农业建设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地解决。
三、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障碍
发展生态农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对于我国来讲,在短短的20年中,我国的生态农业建设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和进步确实令人欣喜。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的阻力和障碍,如果不能合理的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的生态农业建设将会受到限制和阻碍。这些阻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理论的完善和推广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他是现代科技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产物,因此,先进的,行之有效的科学理论系统是必不可少的。近些年来,关于如何发展和推进我国生态农业系统建设的研究正在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但是,生态农业建设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它不但包括农学,还包括林学、畜牧养殖学、生态学、资源利用学、农副产品的加工科学等自然科学,甚至还要涉及哲学、管理学等人文科学。而就中国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许多研究仍然停留在某个单一学科的内部封闭式研究上,虽然就某一领域内部,人们的研究比较深入,但是,就整个理论体系来讲,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渗透仍然是非常不充分的。甚至,不同领域的独立研究会产生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观点和理论体系。因此,我们认为,要想促进生态农业的理论发展,就要加强各个学科间的联系和沟通。例如,开展相关项目的研究和合作,定期召开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研究会议等。总之,这种研究应该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超越任何一门独立学科,努力形成一种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完整的生态农业理论体系。
除了理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之外,其推广也是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来讲,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落后,这就为农业技术的推广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理论无论多么完善和精湛,最终的目的还是为实践服务。而对于生态农业的理论系统来讲,农民的接受与否是这一理论能否转化成实践的关键。因此,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推广系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当然,这里所存在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农民自身素质的问题,政府的推广工作能否落实到位也是不可忽略的关键环节。在许多地方,当地政府大搞形式主义,将推广工作看成是负担和任务,最大的热情就是如何敷衍和完成任务,致使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变成形式上的学习和实践,即违背了政府的初衷,也阻碍了农民自身经济的发展。更何况,有许多的县市根本就没有进行过理论的推广工作,环境污染严重、水土流失、农业附加值低等等很多问题仍然是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二)生产市场化和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建立和完善,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农业生产逐渐形成了市场调节为主的买卖机制。众所周知,市场经济能够使农民根据市场的需要自主的生产农产品,这或许可以使农民获得快速的利益回报,但是,这种回报往往是以牺牲环境甚至长远的利益为代价的。尽管人类所面临的不是简单地消除代价,而是在得与失之间“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但是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能否顺利进行,同时涉及到一个代价支付方式的重要问题,因为代价的付出支付的方式不同,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就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产生的后果也会不同。从社会发展总趋势上看,在量的规定性上,付出的“代价”显然不能超出所获得的价值,否则就是得不偿失。“代价”的付出必须低于所得到的,并且越低越好,这是对“代价”的限度设定的原则性要求。建立生态农业系统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一种合理的系统的建立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甚至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这种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是摆在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不可回避的问题。
生态农业的主要目的是达到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来看,它的总体回报必然会大于总成本,但是,在这种付出与回报的时间差中,就难免会伤及到农民的切身经济利益。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农民走科学的发展道路,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力求达到长远利益和短期效益的最佳结合点。所以,为了增强理论的自觉性,减少不必要的代价,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价值目标,就应当根据代价选择的方法论原则,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合理地支付代价。
(三)资金短缺
资金短缺是我国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又一困难。现在,很多生态农业建设仍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而许多地方财政有限,就要依靠国家支持,可国家的财力基础仍然很薄弱,能够补贴的范围和程度毕竟有限。这就致使许多生态建设项目未能全面的展开,而已经投入的资金由于工程的停滞不能得到最终的利益回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既浪费了资金、人力,同时也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因此,作为生态农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当合理的分配资金,力求最大限度的利用资金,这不但需要中央政府的总体规划,同时也离不开各级地方政府的因地制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资金及时到位,投向准确,使资源效用最大化。
当然,除了上述提到的主要问题之外,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仍然还要接受不同方面的考验。例如,人口问题,国际化问题,政府机制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农业生态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不过,在看到问题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了解到,我国生态化建设还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阻碍是必然的,只要我们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相信经过艰苦的努力,我国一定会成为生态农业文明大国。
以上是我对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一些思考,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抛弃了仅仅将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发展的单一指标的做法,而更多的是追求整个社会生态的均衡发展。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业进入现代化了,整个中国才算进入现代化。所以,生态农业是我国现阶段的一件大事,我们坚信,随着这方面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农业发展必将实现轻量化、绿色化、生态化、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的“三化一脱钩”,最终完成现代化模式的生态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