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论文关键词

发布者:鸡闻起舞 时间:2022-11-16 16:56

会计电算化论文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是许多大学开设的一门课程,它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所以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有关会计电算化论文关键词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会计电算化论文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论文关键词一:

摘要:随着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诞生,计算机飞速的渗透到各行各业。本文主要论述会计电算化含义、发展及特点。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用友ERP-U8

会计作为一种核算工具,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手工处理阶段;机械处理阶段;电子数据处理阶段。

一、会计电算化

所谓会计电算化,是指电子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即采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的过程。

会计电算化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处理是通过各种业务处理程序,指挥计算机进行各种指令操作来完成的;有助于会计工作规范化,实现会计电算化后,提高了会计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整个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传输效率,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会计电算化有助于提高数据处理的精度,加快数据处理的速度,扩展数据处理的广度;有助于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可以促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会计信息系统是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电算化的开展,将会有力地促进整个企业管理工作实现现代化。

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次利用电子计算机计算职工薪金,标志着电算化会计的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美国及西欧各国较为普遍地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而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发展是比较晚的,1981年8月,在财政部、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和中国会计学会的支持下,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正式把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财务软件的应用纳入研究范畴,简称为"会计电算化",这次会议是我国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现阶段,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大企业普及的比较快,而一些小企业普及比较慢。

在我国企业可以选择商品化的会计软件,也可以企业组织人员进行自己研发。但是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软件都要符合财务部颁发《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现在市场上比较流行的会计软件有:金蝶的ERP产品,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始创于1993年8月,其主要产品有金蝶KIS、金蝶K/3、金蝶EAS等系列;用友的ERP产品,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l988年,是中国最大的管理软件、ERP软件和财务软件供应商。公司主要产品有ERP-NC、ERP-U8、用友通等系列。ERP软件用友ERP-U8,包括系统管理、总账系统、报表系统、工资和国定资产、应收应付系统等。

三、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特点:

1.查询高速自动化

用计算机查询,可以根据查询的条件,很快就能查到所需要的数据外,在查阅时,还可以分门别类,打印查询结果。

2.数据处理一体化

数据一旦进入计算机系统.记账、对账、汇总编制会计报表等,都在一体化处理过程中完成。

3.信息存放磁盘化。

在计算机方式下,除原始凭证,其他所有信息都能存放在计算机的磁性介质(硬盘、软盘)中,同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将信息打印到纸介质上。磁盘可以复制,使会计数据的保存更加安全。

四、会计核算操作权限安全性

为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防止非法操作,明确职责范围,根据会计电算化后的岗位的划分,对所有的操作员授予一定的权限。操作权限的设置通过会计软件提供的"操作权限设置"功能实现。通过操作权限设置,一方面可以防止无关人员进行操作;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操作人员越权操作。操作权限应根据岗位分工进行设置,并遵循会计内部牵制制度。操作人员应使用真实姓名,严禁设置虚拟的操作人员。设置完毕后,应将系统默认操作人员删除或取消其所有的权限,防止使用默认的操作人员进行实际业务操作。

1.系统管理员权限

对系统管理模块的使用,只允许以两种身份注册进入系统管理:一是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二是以账套主管的身份。系统管理员指负责整个系统的总体控制和数据维护工作的人员,可以管理系统中的所有账套。以系统管理员身份注册进入系统管理,可以进行账套的建立、引入和输出,设置用尸和权限,监控系统远行过程,清除异常任务等。系统管理员是系统中权限最高的操作员,要对系统数据安全和运行安全负责。一般会计信息系统中系统管理员及口令是默认的,企业在正确安装应用系统后,应该及时更改系统管理员的密码,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由于账套主管是由系统管理员指定的,因此第一次使用时必须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注册系统管理,建立账套并且指定相应的账套主管后,才能以账套主管的身份注册系统管班。系统管理员和账套主管看到的系统管理登录界面是有差异的。系统管理员登录界面只需包括服务器、操作员、密码子项,而账套主管登陆界面除以上三项外还必须包括账套、会计年度及操作日期。

以系统管理员admin的身份启动并注册[系统管理]模块。从【开始】-【用友 ERP-U8】-【系统服务】-【系统管理】进入系统管理的登录界面。 如图。

如果是初次使用此系统,第一次必须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注册系统管理,建立账套和指定相应的账套主管之后,才能以账套主管的身份注册系统管理。

2.设置操作员

操作员指由权登录并使用系统的人。使用企业财务管理软件时,首先应明确指定系统授权的操作人员,并对操作人员的使用权限进行明确规定,以避免无关人员对系统进行非法操作,同时也可以对系统所包括的各个功能模块的操作进行协调,使得流程顺畅,从而保证整个系统和会计数据的安全和保密。

对于公司管理而言,职员之间岗位的变动时常发生。如果一个岗位变动之后,就需要重新分配不同的操作权限,操作很繁琐:所以预先给相应的角色设置好相应的权限后,在设置用户的时候,就指定该用户归属所指定的角色,则该用户就自动继承了该角色的权限,当然也可以独立给该用户赋予权限,该用户也可以不归属于任何角色。

用户和角色设置不分先后顺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设置。但对于自动传递权限来说,应该首先设定角色,然后分配权限,最后进行用户的设量。用户管理包括用户的增加、修改和删除,由系统管理员全权管理。

所设置的操作员在未被使用前,可以对其进行修改。但只有系统管理员才有权修改操作员信息。在操作员的信息中,操作员编号不能修改,操作员的姓名、密码及所属部门可以修改。操作员的密码除了可以由系统管理员以修改操作员信息的方式修改外,还可以在操作员登录系统时内操作员本人修改。

五、综述

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环境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小企业面对的客户也逐渐扩展到世界各地,企业或间接、或直接的参与到全球市场中去。所以中小企业加快管理现代化,采用并能够依靠ERP快速的进行管理创新、锤炼持续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耿琳. 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浅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15)

会计电算化论文关键词二:

[摘 要] 本文讨论了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分析了电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对策,并总结出一些相关的解决办法,从而使会计电算化更适用于我国的会计行业,使会计工作变得轻松,会计数据变得准确,会计管理变得安全。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优势;问题;及对策

1 会计电算化的优势

会计电算化使会计数据处理形式发生了改变,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财会工作效率。在手工会计系统中,数据的处理要经过分类、计算、过账和登记,会计工作需要由许多人共同完成。其特点是工作量,运算和记录速度都很慢,并且有很多都是重复抄录,这样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浪费人力资源。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数据都是自动进行的,其处理过程分为输入、处理、输出3个环节,会计工作人员只需输入会计凭证,会计电算化系统就可自动进行记账,汇总、结账、出报表等工作。对于重复出现的抄录工作,系统则可以根据模式凭证自动生成记账凭证。由原来几个人需要几天共同完成的任务,现在可以由一个人用电子计算机在很短的时间完成。把会计人员从简单重复且枯燥乏味的记账工作中解放出来,去更充分地发挥会计的职能。

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会计数据查找方式,使数据查找更加准确、及时和实效。会计核算工作数据量大,要求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会计信息时效性。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会计人员查找数据是要翻阅各种凭证、账本、报表,查找速度慢。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信息处理程序比较集中,能够长时间大量储存数据,会计人员可以随时查询获取相关数据,对于会计数据的 汇总排列、存储分析和查询等方面,其操作速度是手工会计难以比拟的,并极大地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会计电算化扩展了会计数据的领域,加强了会计的管理职能。当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由于电子计算机能够长时间储存大量数据且易于储存和调用,可以随时提供详细和全面的会计信息,从广度上极大地扩展了会计数据的领域。整个数据处理过程可以全部由计算机完成,会计人员只需做一些辅助性的输入工作, 可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对企业经济活动的风险分析、预测和与财务工作相关的日常管理工作。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可以获取更加准确、及时和详细的会计数据,将会计信息有效及时地反映给相关部门,以便更好地反映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工作。

2 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还普遍存在不足。①部分企业领导没有意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重视计算机的设备更新,而忽视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②部分财务人员忽视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只局限在会计核算上,对其他的风险分析和预测等作用和功能不加以使用推行。③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长期被人们所接受,并且目前各项管理都是建立在手工记账的基础之上,要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习惯方式,有比较大的难度。

缺乏会计电算化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会计知识, 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就更严格,不仅需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还需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网络信息知识等。尽管会计从业人员经过计算机培训,但与实际要求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从业的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部分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很了解,但是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要使会计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存在问题与不足。企业的财务数据是企业的核心机密,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是目前的财务软件都有着安全性和保密性的问题。企业面临系统易受病毒侵袭、造成系统瘫痪、泄密和网上黑客攻击的风险,如果不能解决和防范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和普及。

3 会计电算化的对策

(1)加强企业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企业领导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是大势所趋,其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同时改变了传统手工会计的核算方式、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方式,扩大了会计数据的领域,增强会计的管理职能。会计电算化推动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引发和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

(2)加大培养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力度。企业应该加大对精通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知识的人员培训, 并着重对会计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此类的培训工作必须是经常性和持续性的,可以使会计人员在培训中进行经验交流,确实提高财务人员的计算机技术和财务知识的有机结合。

(3)增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由于目前市面上的会计软件普遍存在安全性和保密性的问题。所以,①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实施和完善会计制度,为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查处和严惩,并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宏观控制。②企业内部要建立电脑病毒和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明确电算化信息系统的人员职责分工,对进入系统的工作人员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并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控制。③企业所有的会计信息数据都要进行定期多级备份,且异地存储。当电算化系统崩溃后,备份的数据可以继续支持系统运行。

主要参考文献

[1]赵芳.浅谈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7).

[2]张莹.浅析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的比较[J].现代经济信息,2011(11).

会计电算化论文关键词三:

摘要:随着会计电算化日渐普及,会计电算化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何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解决存在的问题,为会计工作提供更优良的保障,文章就此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问题;建议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奏物中的简称。是运用电子技术的手段对企业的财务收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进行核算、对企业的预算、资金流、物流成本等进行管理的操作系统,是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企业决算、管理、生产经营的依据和结果反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已在会计领域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因此,大力推进会计信息管理电算化进程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当务之急。

一、会计电算化的产生

会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管理生产过程的需要而产生的即对劳动耗费及劳动成果所进行记录、计算、比较和分析的工具,它是一个信息系统,通过对大量原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企业的投资作出正确的决策。

(一)手工记账。手工记账是指会计人员主要靠人工进行对原始数据的收集、分类、汇总、计算等形式,通过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两种分类,采用日记账、明细账、辅助账、总账以及会计法规定的会计核算形式,采用“平行登记、错账更正、对账、试算平衡、结账、转账”等记账规则的运用,进行账目处理的会计核算体系。

(二)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领域,完成数据的自动化。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社会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会计电算化通过数据库存入或提取会计信息,打破了传统手工系统会计工作对会计事项分散处理的记账规则。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会计电算化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提高,有数量众多的单位已经用财务管理软件代替手工核算。转变了会计职能,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会计电算化正从普通的会计核算系统向以会计软件为核心,融合财务管理、财务计划、分析为一体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转变。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主要问题表现在:

(一)思想认识程度不够。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一些人认为会计电算化为时过早,实现会计电算化就是编程序的过程,是单纯利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是会计部门的责任等等。另外,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人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此外,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由于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长期被人们所接受,出于使用习惯的制约,人们对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

(二)会计软件存在问题。1.安全性与保密性差。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而且系统一旦瘫痪或受病毒侵袭,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 2.会计软件通用性差。基本是一套软件使用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用户,导致不少施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仍要会计人员微大部分的辅助工作。3.会计软件开发人员在某些会计处理上对会计制度和会计规范的理解不够。4.会计软件的开发没有考虑国际化。

(三)会计电算化数据安全与共享存在问题。首先是单机系统不足,同时网络环境下电算化系统内控出现的问题,不能避免非法入侵、电子商务给内部控制出难题、内部稽核难度大等。

(四)从业人员的问题。电算化专业人员缺乏,操作人员安全保密意识差,从业人员及会计系统开发人员整体知识和素质相对偏低,难以完全适应会计电算化的要求。

三、改进和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几点建议

(一)增强电算化意识,加快会计电算化普及的步伐。1.设计与实施电算化系统的方针。2.加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维护管理。3.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建立和加强计算机环境的安全控制,建立上机操作控制制度,为保证信息处理质量,减少产生差错和事故的概率,保障会计资料的安全、准确、完整,应制定上机守则与操作规程的办法。4.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二)针对会计软件存在的问题。首先,财政及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规定的标准评审,甚至展开对软件开发过程的审计。一方面,财政部门应对通过评审的财务软件进行一次数据安全专项测试,对安全标准达不到规定的责令整改。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单位要增强会计数据安全观念,不断强化数据安全管理。采购会计软件要有明确的功能要求,对使用财务软件的各项有关性能有较清楚的了解。其次,应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软件,保证软件要有预留定义良好的相关接口,还要选择的软件在功能和处理流程方面要合适。最后,作为软件开发商来说要提高软件设计开发的能力,提高软件产品质量。

(三)针对数据安全与共享方面的问题。首先,确保原始数据录入的准确性,输入计算机的'原始数据必须由人工输入。采取二次校验等手段来保证正确性。其次,要确保操作人员只能的控制,单位应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制度,在系统中对各类人员进行分工,并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最后,软件厂商应提高软件产品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作为厂商来说应该积极推动产品从封闭性向开放性、兼容性过度,从会计核算软件向全面管理型软件、决策支持型软件过渡。软件产品设计时就强调将会计信息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与关键,而不是将软件作为一个数据处理孤岛来开发。在功能方面也要尽量考虑款件婚开放性、兼容性和扩展性,考虑客户的需求,设计按用户要求的格式进行数据交换的功能、联机事务处理功能,二次开发可与第三方作兼容性组合等功能,利于数据收发和交流。

(四)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要害环节。要大力培训会计电算化人才。目前,要立足于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培训。培训可分为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秩序设计和系统设计人员等层次进行,从培训抓起,逐步提高。具体要求是,力争使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会计人员有60%~70%接受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初级培训,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操作技术。

参考文献:

[1]刘静,沙雪松.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发展思路[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0(07).

[2]任福海.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会计之友,2004(10).

[3]周青林.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之我见[J].商业研究,2004(13).

会计电算化论文关键词四:

摘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及推广使会计核算变得准确、可靠、迅速,并且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进步的基础上进一步成熟。本文主要论述了会计电算化的含义、特点、及其发展,并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论述。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是最为准确的评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能够部分替代人脑工作的现代数据处理设备迅速发展起来。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从此使用计算机的浪潮早已经席卷了世界的各个角落,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工作手段、工作方式的改变。会计领域也是如此,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应运而生,会计工作进入电子数据处理阶段。

1.何为会计电算化,有什么特点?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来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会计信息表现代码化。为了便于计算机识别和控制,需要对各种会计数据实行统一编码。在计算机会计系统中大量的会计信息都采用代码来表示。例如会计科目、部门、产成品、客户、供应商、固定资产,等等。

会计数据存储媒介多样化。在计算机会计系统中,经计算处理的各种会计信息,除了打印输出的账表文件之外,通常是以数据文件的形式集中存储在硬盘、软盘或光盘等媒介上,手工操作中常规的纸质凭证、账簿只在需要时或作为会计档案保管时才使用。

数据处理集中化和自动化。会计电算化将分散在各个会计岗位上的数据都集中起来交由计算机统一自动处理。

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的质量主要通过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时效性等多项信息指标来体现。对于日益增加的会计数据和更加复杂的数据处理要求,以及企业经营决策需要的大量会计信息,手工会计系统就很难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计算机会计系统则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在上述各项指标的质量。

在手工会计系统中,所有会计核算处理都是由人工执行的,内部控制主要通过财务人员之间适当的职责分离相互牵制,并且由人工完成各种检验和核对。然而当会计信息处理计算机化之后,系统则在计算机程序控制下分步骤、有秩序地运行。内部控制也相应地程序化,如数据逻辑关系检查、报表指标勾稽关系检查、密码验证等,都由系统自动完成,使一些必要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在会计软件所提供的运行程序的约束下得到保障。

在会计电算化中,借助软件所具有的先进分析和管理的功能,可以将管理模型在计算机中得以实现。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迅速地存储、传递以及提取大量的会计核算信息,并进行数量分析与规划求解。

会计电算化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例如,记账、各种财务报表的编制、进行日常管理所需的数据查询等,这些原来靠人工进行的大部分计算、抄写等工作均由计算机来完成,而计算机的运算和处理的速度是人所无法比拟的,因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提高了会计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整个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企业而言,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电子计算机不仅能够存储大量的信息,而且可以以极高的速度和准确性进行数据处理,从而打破了手工操作的局限性,为日常管理提供了更为详细、更加及时的信息。

会计电算化有助于提高数据处理的精度,加快数据处理的速度,扩展数据处理的广度。采用计算机后,数学方法在财务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可以促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会计信息系统是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会计电算化是如何发展的?

20世纪50年代,是会计电算化的起始阶段。由于计算机价格昂贵,程序设计复杂,只有少数专业人员能掌握此项技术,因而发展缓慢,只限于工资核算等简单项目。但是就使用计算机进行工资计算,也被称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萌芽阶段。

80年代,微电子技术进一步发展,微型机的日益普及和会计专用机的应用,形成了计算机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硬件成本的不断降低,为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会计电算化出现了普及之势。

但是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起步是比较晚的,1979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财政部和第一机械工业部的支持下,从国外进口一台计算机,其只能在工资方面进行计算机处理。后来直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财政部评审了两个会计软件,用友会计软件是其一,这是我国最早的商品化软件。9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事后记账、算账、报账为主要内容的"核算型"会计软件难以满足管理上的需求,企事业单位迫切需要有事前预测、决策,事中控制,事后核算和分析的"管理型"会计软件,以适应市场经济下管理的要求。今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范围的会计信息处理网络也必将建立;此外,随着智能电子技术的发展,信息处理也会朝着智能化发展。

3.何为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种会计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存储和分析,并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会计核算信息和财务信息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它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处理对象是会计数据。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会计信息系统是由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会计人员、会计数据和系统规程五部分构成。

硬件设备。会计信息系统的硬件设备主要指会计数据输入设备、数据处理设备、数据存储设备和数据输出设备。会计信息系统不同的硬件组合构成了不同的系统工作方式,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单机到网络的过程。

软件系统。软件是指控制计算机系统运行的汁算机程序和文档资料的统称。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电算化会计软件包括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两大类。

人员。会计信息系统的人员是指以从事研制开发、使用和维护软件为核心的会计系统人员。这些人员分两类:一类是系统开发人员,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编程和系统测试人员;另一类是系统应用人员,包括系统管理员、系统维护员、软件操作员、电算化审核员、会计档案保管员等。

会计数据。会计数据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对象,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

系统规程。规程指各种法令法规、文件条例和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政府的法令、条例;基层管理在电算化会计工作个的各项具体规定,如岗位责任制度、会计核算软件操作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论述,我们看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会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光有传统的手工技能看来是远远不够的,会计工作人员要掌握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等交叉学科的知识,才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叶海平.论网络信息引领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J]. 会计之友(中旬刊). 2008(10).

[2] 梁富洲等.浅析内部控制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 中国总会计师. 2008(09).

[3] 叶陈刚等.计算机系统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 会计之友. 2008(05).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