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文献综述大全(14篇)

发布者:天冰天降 时间:2024-11-20 00:31

论文文献综述大全(14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文文献综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文文献综述大全(14篇)

论文文献综述 篇1

[1]陈康荣 幼儿舞蹈训练与幼儿舞蹈创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xx

[2]黄式茂 幼儿舞蹈教学指导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0

[3] 刘青弋.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4]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滕继尧,译.南京出版社,20xx.

论文文献综述 篇2

引言

本文选择从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以“旅游电子商务”为主题,对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到的1096篇相关文献,包括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报纸论文和会议论文进行梳理和归纳,将我国学者关于此领域的研究主要概括为:

基础理论方面,主要包括旅游电子商务的概念及模式,旅游消费者行为;应用理论方面,主要包括旅游电子商务现状、问题和对策,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新技术的应用。而这五个方面的研究均会涉及到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目的地、旅游酒店、旅游网站等具体的利益相关者。有关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最多,旅游电子商务概念及模式方面其次,而旅游消费者行为方面最少。

一 主要理论成果

(一)基础理论研究

1. 旅游电子商务的概念

对于旅游电子商务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侧重点给出了自己的界定。大部分学者是从传统电子商务和旅游服务的角度进行界定,比较国内不同学者关于此概念的界定后,杨路明给出的定义较为详细和全面,也是至今被学术界最为广泛接受的定义,即旅游电子商务是利用各种先进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旅游商务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1].

2. 旅游电子商务的模式

由于对旅游电子商务模式的研究有多种不同角度,如其业务模式(产品角度)、运营模式(管理角度)、盈利模式(价值角度)和服务模式(客户角度),故其分类也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国内此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旅游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研究,主要是对现有模式进行总结和归类的基础上,探讨未来旅游电子商务模式的新模式。曾小春(2010)从价值创造、产品和服务、盈利模式的创新方面探讨了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的途径。(2)区域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研究,也包括某具体地区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康(2012)对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协调机制进行分析。(3)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旅游网站等的电子商务模式研究,其中对于旅游网站业务模式的研究是热点。付刚(2013)将我国主流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分为平台型网站和专业旅游网站,并对个别典型网站的业务模式进行深度剖析。张亚明[2]以旅行社为例分析了服务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旅游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不断促进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不同的旅游电子商务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规模及信息化发展程度来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而不能盲目照搬一些成功旅游企业的商业模式。未来个人消费旅游的主要需求将集中在个性化、体验式旅游方向,所以C2B模式将会是旅游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鉴于此,企业可以选择特色化和个性化经营模式、以散客为主营业务的经销模式,在注重体验式专业化旅游产品开发时可以运用科技和文化创意来提高旅游产品附加值。此外,旅游企业间也应通过加强合作,实现旅游信息的集成和共享,从而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3. 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

国内关于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虽然比较少,但相关研究涉及到的内容却很广泛,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需求行为研究。孙倩燕(2008)提出构建移动电子商务旅游信息平台推进自助游的发展。(2)感知行为研究。许展晶(2012)从用户感知的角度出发,研究旅游景区网站服务质量因素对顾客满意及行为意向的内在作用机制。(3)在线信息搜寻行为研究。杨敏(2012)认为旅游卷入程度和信息搜寻动机是导致在线旅游信息搜寻行为意向的关键。(4)购买决策行为研究。李莉(2008)认为影响旅游产品在线购买行为的决定因素主要有旅游网页类型、自我效能、特定领域创新和网络知觉。(5)在线评论行为研究。王萍(2013)将扩展的信息系统继续使用模型与电子口碑传播意愿相结合来分析用户继续使用旅游网站的影响因素。

旅游消费者需求是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和创新的立足点,游客的感知和在线评论行为对游客的出行决策有重要影响,所以旅游企业想获得持续发展和创新的动力,不仅要深度挖掘旅游消费者需求,还要对游客在线评论进行有效管理,以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应用理论研究

1. 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关于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问题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区域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研究、跨区域合作研究及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宏观分析。(1)区域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按地域主要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所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是对浙江省、海南省、福建省、山东省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研究。对中部地区旅游电子商务的研究居于其次,主要是对安徽省、湖南省、山西省旅游电子商务的研究;西部地区主要是对云南省、四川省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研究。(2)跨区域合作研究,主要是闽台、东北亚区域及中越旅游电子商务研究。(3)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宏观分析主要是集中于旅游电子商务市场需求状况、旅游企业信息化程度及人才培养方面,其中技术水平的限制,网民数量与层次的限制,在线交易的制约,缺乏深层次的客户信息挖掘和社会信用问题是制约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五大因素。

综上,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1)宏观层面上,法律环境还不完善、网络安全难以保证、缺乏相关复合型人才。(2)微观层面上,旅游电子商务网站不完善、旅游企业之间缺乏有效合作。

关于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对策方面的研究,我国学者如陈露[3]、侯青蜓[4]、李继红[5]主要从区域性旅游电子商务和整个旅游电子商务产业方面给出相关策略,在认清整个旅游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企业而采取有效发展策略。

综上,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主要概括为以下内容:

(1)宏观层面上,完善法律环境、提高管理水平以消除信息安全隐患、培养复合型人才。(2)微观层面上,丰富旅游网站的内容、旅游企业间建立战略联盟。

2. 旅游网络营销研究

旅游网络营销是网络营销在旅游业具体深化的应用,而网络营销研究的理论基础为旅游网络营销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国内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1)旅游网络营销的模式创新研究。王天擎(2014)探讨了利用公众平台进行品牌塑造、资源整合和实行差异化精准营销的微信O2O营销模式。(2)旅游网络营销的策略研究,包括宏观策略、区域策略、目的地策略、旅游企业包括酒店、旅行社及景区营销策略研究。高峰(2010)阐述了如何将旅游产品的促销融入旅游企业的信息服务中去的旅游营销组合策略。唐书转(2013)通过实证研究建立了旅游景区自媒体营销PLEIMO模型。

目前移动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旅游企业应积极布局基于移动网络的旅游营销并完善在线旅游产品的移动交易。微信、博客等网络社区也成为旅游体验和旅游信息交流的阵地,旅游企业要及时推出包括定位、个性化服务、参与促销等一系列功能的手机APP,探索基于网络社区的营销新模式。

3. 新技术在旅游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技术和理念的不断创新是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力量源泉。

对新技术应用的研究主要是在旅游信息化研究方面,特别是景区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景区的“智慧”发展。从关键技术的角度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1)感知与识别技术,如二维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郭静静(2011)探讨了RFID技术在景区票务管理、资源管理、客流管理、人员管理、景区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2)网络与通信技术,如基于位置的服务(LBS)、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技术、4G移动通信技术。严雪(2013)从线上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和线下移动支付终端两方面分析了4G网络技术的环境下的移动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总体框架。(3)云计算技术。姚国章(2013)从分析“智慧的旅游”和云计算技术的内在特点出发,针对我国如何推动“云计算”在“智慧的旅游”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4)虚拟现实技术。鄢志武(2009)分析了旅游景区网站如何利用三维全景虚拟展示。

二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完善阶段,现在正处于新的探索阶段,故关于此方面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新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 研究领域不平衡

国内关于旅游电子商务研究还多集中于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面,而此方面的研究大部分也仅仅是从宏观上进行探讨分析,并没对实际应用的路径进行分析。在当前国内发展“智慧的旅游”的大形势下,以旅游消费者为基础尤其重要,而目前国内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还较少。此外,环境也是影响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对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等方面的研究过于笼统而不够深入。

2.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有差距

对旅游电子商务营销的理论研究落后与营销策略的实际应用,特别是众多新媒体的出现,使实际的营销策略更加多样化。信息技术在旅游景区的实际应用方面也落后于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

3. 研究方法单一

对旅游电子商务整体状况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描述性阶段,定性研究要明显多于定量研究,虽然在最近几年实证研究、实例分析、量化的研究开始被学者们所重视,主要表现在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方面,但应用的总体比例不高。

4. 研究深度不够

针对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所提出的策略大多都比较笼统和抽象,只是在理论层次上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没对如何具体应用这些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做详细的论证。

(二)未来研究建议

1. 拓宽研究领域

旅游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涉多个学科领域如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营销学等,其学科性质决定了其研究实践性强、应用较广的特性。旅游电子商务的研究需要鼓励多领域的学者参与,并且要针对目前研究的不足,从旅游消费者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旅游企业方面。

2.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旅游电子商务理论研究要密切联系实际,对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和新模式进行及时跟踪剖析,例如对目前C2B旅游电子商务模式、旅游移动网络营销、智慧的旅游背景下景区信息化的发展等新生事物的研究要跟上实际发展需要。

3. 完善研究方法

在充分借鉴国外旅游电子商务研究的理论及成果的基础上,密切结合国内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把握好该研究领域发展的最新动向,同时为提高研究的科学性,未来研究要更多的应用实证分析、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

4. 强化研究深度

对一些涉及到策略研究的问题,要结合研究对象的实际发展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实现方法,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仅仅在宏观层面上给出方向。特别是在具体旅游企业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方面,要深入地从多方面去发现问题从而提出有效可行的对策。

三 结语

在发展智的慧的旅游的背景下,未来信息技术对旅游业的渗透将更加深入,其影响范围将继续扩大并延伸至整个旅游产业链。未来研究要重视智慧的旅游的发展及新技术的应用研究,真正做到旅游电子商务的学术研究与行业发展并重。

参考文献:

[1]李继红,王成,杨路明。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1(12):171-172.

[2]张亚明。服务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研究-以旅行社为例[J].企业经济,2013(9):5-10.

[3]陈露。西部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4):48.

[4]侯青蜓。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市场结构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6):308-309.

[5]李继红,王成,杨路明。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1(12):171-172.

论文文献综述 篇3

新公共管理理论近年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无所不在,丰富多彩,凡有公共活动必有管理方法。所以,在高校管理中同样理应场面热闹,新论迭出。但通过检索和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的高校管理研究成果十分有限,缺乏深人而全面的研究。

一、现有研究成果状况

笔者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中国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社会科学I辑”、“社会科学辑”目录下进行文献检索,通过对20xx-2015年间与本题相关的文献进行初步整理分析后,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关于高校管理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因而观点纷呈、莫衷一是;

2、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也比较多,体现了研究者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发展趋势的认可和重视;

3、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文献检索结果较少,反映出研究者对这个研究问题角度的忽视。

二、现有研究的基本观点和认识

(一)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新公共管理理论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由公共行政的内部取向到外部取向的转变,注重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统一,强调管理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两大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河北工业大学石小娟、高骏敬认为“从实践来看,它是政府针对现实问题的政府行为和政府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新模式;从理论上说,它是以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为基础,对行政与管理概念、内涵的重新解读,对经济理论、私营部门和技术变革的关系进行再次梳理。”中央财经大学周湘林认为“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公民为本、市场化、结果导向、分权协作、民主参与、多中心自主治理等理念和指导原则,旨在促使政府职能从‘划桨’回归‘掌舵’,并走出规制导向的困境。”虽然研究者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基本相同点主要有:政府职能的转变,以人为本,加强公共部门内部竞争,明确的绩效标准和措施等。对我们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研究高校管理具有启示和帮助作用。

(二)关于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现状

从已有文献来看,当前研究者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研究着重点在政府与髙校的关系上。河北工业大学石小娟、高骏敬把当前政府与髙校关系的问题主要归为两类:

1、政府对高校行政的干预;

2、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

表示近些年来,由高校外调入高校任职的干部逐渐增多,髙校政府对高校的严格管控,因而髙校中出现行政权力一家独大,让高校中逐渐缺乏学术氛围。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周湘林教授提出政命应采取何种模式管理高校的问题。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模式分析,指出我国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管理模式仍主要表现为“政府服务”模式。并提出基于契约的高校管理模式,即政府与高校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协商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并通过中介机构的评估,帮助双方判断和辨明对方是否尽到应尽之责,即政府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责任和高校的高等教育质量产出责任。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其他方面的研究有教师绩效评价角度、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等,目前尚不足,还有待深人完善。

(三)关于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完善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完善尚且不足之处。河北工业大学石小娟、髙骏敬在理顺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引人竞争机制方面提出建议。主张建立现代化高校,树立服务型的行政管理理念,取代上级对下级的绝对管理模式,可以引人市场机制,并可以从人事制度人手。在完善髙校管理队伍建设方面,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还比较欠缺,上海外国语大学吴慧针对目前高效管理队伍中存在的管理角色模糊、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效率低下、管理目标粗放等问题提出完善措施。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对责任和结果的强调及突出资源配置、竞争机制、对服务理念的追崇等理念,研究者吴慧认为应转换职员任用机制,在管理上强化岗位聘任和岗位考核,打破职务终身制,增强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髙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办事效率。

我国髙等教育长期以来属于紧缺的公共产品,髙校的规模和数量在短期内还是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随着现在高校的复杂程度、参与社会领域的深入,对高校本身的管理也应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因此,对高校管迤的完善在今后也应更加深人的研究

三、对现有研究的基本评价

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研究从总体上来看,现有成果対于政府与高校间的关系稍重视,而对于结合具体问题的系统研究较少,客观分析问题的多主动建树少,而且从成果(文献)产出数量上看也不丰富,尚不足以形成基本研究的局面。

第一,对于高校管理改革尚未引起重视。

新公共管理理论已发展多年,但是在高校管理方面运用并不妥善,学术地位并不高,这主要体现在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很少。也许,真正的.高校管理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因此理论研究很少顾及至此,但是,任何实践都应是建立在充分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第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的高校管理研究成果的深度不够。

比如对政府与高校关系的问题上,研究者仍然在模式分析的层面,具体针对不同类高校的实施方法的研究成果还极为少见。同时,研究视野还比较狭窄,除了对政府与髙校关系、政府职能的问题有些研究之外,对与高校管理密切相关的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研究极少。

第三,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的高校管理研究成果创新性不足。

目前的研究还停留在分析问题阶段,少有提出新的管理方法的研究成果。这种缺乏创新点的管理模式在建国之初或是改革开放之初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现在在一体化、全球化的新世纪背景之下,没有创新便没有进步。

论文文献综述 篇4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 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 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 等等。

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 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 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 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 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

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 ”、“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 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 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 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 、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

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

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 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 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

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献要求 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 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 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 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 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 ,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 ,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

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 、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 ,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

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

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

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 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 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 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 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

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 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

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 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 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 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 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 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 映主题内容。

论文文献综述 篇5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学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逐渐成了企业选拔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业已成为各大高校深刻研究的课题[1-3]。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综合学生特点和专业特征,推出“三元驱动”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下简称“三元驱动”)[4],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地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尽快树立起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意识,主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勇于尝试,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元驱动”实践教学体系的切实推行,为大学生夯实了就业基础,使得大学生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大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

1“三元驱动”的构成

在对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内涵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以培养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建立起“三元”驱动的多层次递进式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能实践教学体系。

“三元”驱动是指:

(1)在一年级学生初学编程阶段,采用“兴趣驱动”的实践方法,以编写简单的游戏为主要实践方向,以引起学生编程主动性为目的,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二、三年级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阶段,采用“竞赛驱动”的实践方法,鼓励学生参加ACM程序设计竞赛和工信部软件人才程序设计竞赛等比赛,适合学生提高编程熟练度、掌握算法分析和设计的技巧,为将来从事软件开发培养内功;

(3)在三、四年级专业课的学习阶段,学生接触到了广泛的专业知识,采用“项目驱动”的实践方式,让学生参与实际科研项目的开发,为其提供贴近实际的实践机会,对其牢固掌握专业知识,为将来直接融入IT领域的软件系统开发工作中起重要作用。

“三元”驱动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不同学习阶段的具体特点和遇到的问题而设计,与课程和学生知识程度相匹配,与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相适应,“三元”驱动的实践体系既呈现阶梯关系,又可以独立深化,结构灵活,在具体推进的过程中,可协调性强,易于实施。

2“三元驱动”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

计算机类专业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最为紧密的一类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广泛的理论基础,还要具有比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想。从近年来许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择业困难来看,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是主要原因。“三元驱动”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大学生毕业求职起到了明显的积极推动作用。

2.1增强了学生的求职信心:近些年来,企业选择人才的时候,慢慢从高学历转向高能力,企业发展看重的是员工实际创造出来的价值,而不是一张仅仅代表身份的学历证书。企业选拔人才的标准有了转变,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也必定会发生转变,否则将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甚至遭遇严酷的淘汰。大力推行“三元驱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保持一致。

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的时候,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5],这三者也是企业考核人才的基本内容。(1)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高校中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了本学科、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掌握了从事相关职业所需要的技能与相应的知识,适应工作需要,具备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专业能力又具体分为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两个方面。(2)实践能力是指在生产经营、科学研究、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能够将书本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大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时就需要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包括新技能掌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制度执行能力五个方面。(3)创新能力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核心,敢于冲破传统思想和陈腐观念的束缚,在工作中提出新理论、新概念,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能力。

只有具备这三种基本能力,学生才能有信心去求职,进而才能竞聘到自己喜欢的职位。学生在校期间,在“三元驱动”的培养模式下,从大一到大四,依次接受了“兴趣驱动”、“竞赛驱动”和“项目驱动”的专业训练,四年的积累使得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毕业择业期间,面对高要求的企业也能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在就业环境如此严峻的背景之下,能做到“择业”,而不是“被择业”。我院20xx届某优秀毕业生在择业的时候,同时收到百度、搜狐、腾讯等多家IT巨头企业的就职邀请,这一情形说明“三元驱动”的培养模式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2提高了学生的竞争能力:IT行业里有多种认证考试,表明自身达到的技术水平。“三元驱动”从大一开始就让学生产生自我检验的意识,定期参加各类认证考试,检验自己之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在这种意识的推动之下,从大一到大四,有一部分学生成功通过了国家等级考试、各类工程师资格认证、思科认证、华为认证等。就业时,企业非常看重这些实践性特别突出的技术水平的认证,这对他们的选择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学生也会凭借这些“标签”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根据我院就业率统计,近三年的毕业生,从事IT行业的比例分别为74%,76%,83%,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充分表明,“三元驱动”的教育模式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竞争能力。

2.3提升了学生的就职层次:“三元驱动”中的项目驱动,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接触实际项目,学生对项目的有关环节有了初步认知,清楚项目的架构和组成,甚至对项目管理层面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择业的时候,学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项目实习的经历完全可以让他们胜任所选的工作,获得企业的认可。一般来说,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到企业之后,都要有三个月到半年的培训时间,培训结束视培训成绩再确定具体工作。未经历过项目驱动的学生,到企业后,培训期一般在半年甚至更长时间;而经历过实际项目锻炼的学生,培训期一般在三个月内,大大缩减了适应期,对企业和学生本身都有利处,所以,企业非常喜欢吸纳在校期间有实际项目经验的毕业生。我院20xx届某优秀毕业生,在毕业后两个月的时间内,就有了两次加薪调整,该毕业生在校期间,对“三元驱动”的教育方式适应良好,并且较早进入实验室跟进实际项目,积极参与我校“挑战杯”等专业类的竞赛,成绩优良。截至到目前,我院20xx届毕业生已有多名学生签约到大型IT企业,且年薪已逾十万,这是同学历的其他专业难以企及的。

3就业对策分析

在“三元驱动”的培养模式下,学生在专业素质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应届毕业生开始择业的时候,采取一系列辅助措施,积极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创造就业机会,提高毕业生择业成功率,并积极保证高素质学生有较高薪资待遇。

3.1邀请企业进校园:常年与多家IT企业保持合作关系,在毕业生求职阶段,邀请多家企业的宣讲队伍走进校园,根据企业的需求,学生可以获取求职思路,引导他们理智、正确地择业。这种对策一般可以带来两种就业方式:(1)一部分学生在校园宣讲会上,主动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然后,从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开始,企业就可以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考核期两个月左右,95%的学生能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2)在企业招聘团队进校的时候,学生带着自己获得的校级、省级或国家级等相关专业竞赛的获奖证书,或者带着自己开发的软件产品,演示给企业的招聘人员,得到认可的学生当场就可以签订就业协议。

3.2鼓励学生出校园:对于在校园招聘没有达到“双选”结果的学生,鼓励他们走出校园,勇敢地到更广阔的就业环境中去寻找就业机会。特别是对于那些处于专业边缘的学生,走出校园显得尤为重要。走出校园的途径有两种,一是网投,二是参加各大城市的招聘会。网投是一种相对便捷、网络范围大的求职方式,但是企业接收到的网投数量巨大,被HR筛选出来的几率相对较小,如果没有过硬的专业素质,或者是非常优秀的软件开发产品,往往就会被淹没在网投洪水里,没有机会与企业做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各大城市的招聘会,特别是针对高校开展的招聘,对毕业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业渠道。鼓励学生三五成群结伴而行,辗转在各大城市的高校招聘会,几次奔波下来,就业人数还是很可观的。

由表1可知,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人数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期间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出现低谷)。由此表明,专业技术型人才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说明“三元驱动”的培养模式对专业人才培养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毕业生的就业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大提升了毕业生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三元驱动”的实践教学体系适用于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的培养,并充分激发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得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科研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强化自己的创新思想。近几年的就业情况统计表明,以“三元驱动”教学体系为核心的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适用于毕业生的求职过程,使得毕业生在面临求职时,能充满信心;在择业时,能有较高层次的选择,并可拥有较高的薪资待遇。

参考文献

[1]高阳.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探索——基于团队项目实训[J].经济论坛,20xx(1):194-196

[2]林春.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xx,24(5):10-11

[3]李同卓,张洪良,邓珊.从实践能力培养谈大学生就业问题[J].科技教育创新,20xx(19):253-254

[4]唐国维,富宇,李井辉.IT专业大学生软件开发技能创新培养模式研究[J].石油教育,20xx(3):96-99

论文文献综述 篇6

研究生学位论文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应按以下统一格式撰写:

一、课题名称(即拟研究课题的名称)

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该部分应对课题来源、选题的依据、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等做出充分的说明。

三、文献综述

该部分是对拟研究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动态和述评。应对所研究的课题做一研究综述。

四、研究基本构思

该部分应包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手段、途径和预期目标以及论文工作的时间安排。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理论框架

该部分应列出详细的论文纲要,要求结构严谨,有创造性。

六、参考文献

该部分应详细列出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中外文献资料索引。

论文文献综述 篇7

1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

1.1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现状

自从1955年世界教师专业组织会议率先研讨教师专业问题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了国内外教育界关注的热点,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从已有的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我们不难看出,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相当广泛,研究比较深入的有: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教师专业素质及专业精神、教师专业制度、教师角色的定位与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程实施效果的研究等。

近几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成为了新课标能否顺利践行的决定性因素,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研究热潮。国内专家、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聚焦在下面两个领域:一是教师实际经历的专业发展的变化过程,侧重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各个方面发展经历哪些阶段等;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主要研究在教师专业发展有关理论指导下,给教师提供哪些以及如何提供外在环境和条件,才能更好地帮助教师顺利地走过专业发展必须经历的各个阶段。这两方面的研究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对教师成长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找出教师成长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出完善教师行为的方式和途径,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行为在较短的周期内得到优化;有助于教师对自己的成长过程有所了解,从而有效地规划自己的专业人生;有利于学校管理者和教育培训者依据教师成长的规律实施管理和培训,从而更好地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1] 相对而言,目前对教师专业发展实际变化过程的研究较为成熟。

1.2教师专业发展变化过程理论研究概述

教师专业发展变化过程理论的研究源于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与实际研究。该理论是一种以探讨教师在历经职前、入职、在职以及离职的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阶段性发展规律为主旨的理论。[1]

国外学者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变化过程的主要研究成果有:福勒(Frances Fuller)的“关注阶段论”、卡茨(Katz)的“教师发展时期论”、伯顿(Burden)的“教师发展阶段论”、费斯勒(R.Fessler)的“教师生涯循环论”、斯德菲(Steffy,B.)的“教师生涯阶段模式论”、利斯伍德(K.Leithwood)的“教师发展阶段论”及休伯曼(Huberman,m.)的“教师职业生命周期论”等。[2]

国内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变化过程的研究较少,主要有傅道春在其论著《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中概括出一般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所经历的“积累期、成熟期和创造期”的变化过程,以及钟祖荣在其论著《现代教师学导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中将教师专业成长过程概括为“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创造期”四个阶段。[3]

1.3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方式研究概述

生态心理学认为,教师与其所处的环境是相互嵌套、相互依存的,并组成一个多元嵌套的,层次递进的,有结构和秩序的,能够自动调节的生态系统。教师能否走上专业发展之路、能在专业发展的路上走多远,不仅取决于教师自身寻求发展的心愿,还取决于教师所处的环境,以及教师和环境的交互作用[4]。

目前学术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方式可以归结为两类取向:教师个人发展取向、学校组织发展取向。

持教师个人发展取向的专家、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激发责任感,积极开发自身潜能,建构性地确认职业发展目标,选择职业发展内容、途径和策略,通过自我监控、评价和反思等方式,自觉主动地调节和引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方面的动机、认知和行为方式,从而获得发展。

持学校组织发展取向的专家、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制度、环境、文化和教师自主参与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没有教师的自主参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不可能实现;没有来自环境的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只能是水中月雾中花。持该种取向的专家、学者及教育管理者均强调学校组织层面的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深刻而持久,即学校中的教师管理必须从环境的创设、环境与教师的交互、鼓励教师自主发展方面下功夫,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透过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对有意识地促进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对教师自身在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有所忽视,对教师管理中如何促进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负责方面也较少涉及。

2国内教师管理研究综述

我国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主要借鉴了西方的教育管理理论,其理论和研究主要是以经验总结为主。在教师管理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学者和教师管理者倾向于探讨理性管理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人本管理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及理性管理与人文管理在教师管理中的'融通等方面。

2.1理性管理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

不少学者针对我国教育发展及社会所处的阶段,提出我国教师管理有一个从经验、人治管理到理性和法制管理的转换过程。因此,科学和理性精神是现阶段我国教师管理的取向。因此,这部分学者致力于研究如何将古典管理理论及其效率为本模式以及教育管理科学理论、理性管理模式运用于教师管理,以使教师管理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

2.2人本管理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

由于“理性管理一般以‘分’为本--见分不见人,重分不重人;以‘章’为本--见章不见人,重章不重人;以‘权’为本--权力至上,以权为政,重权不重人。”[1],国内不少学者和教育管理专家对理性管理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以人本主义管理理论来进行教师管理。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教师是一切要素中最根本、最重要的资源,是决定管理成效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在教育管理中,只有强调以“教师”为本的管理,即确定和尊重教师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教师的个性特点,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满足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才能使教师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投入工作,全面、自由地获得发展。

2.3理性管理与人文管理在教师管理中的融通

理性管理与人本管理这两种教师管理范式因其对“教师”定位的不同导致两者在较长时间内被视为不可协调的矛盾。两者是否真的无法融通?教师管理能否既重视教师个人的价值、自由,又保证管理的功效?国内学者及学校管理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在这方面研究中取得较大成果的是袁小平先生,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著作《从对峙到融通--教师管理范式的现代转向》中。袁小平先生认为学校作为一个组织系统离不开管理,必须以理性管理为基础,学校工作才能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要融入人文管理,以关怀教师的成长为终极指向,学校管理才不会为管理而管理。在教师管理中,理性管理是基石、基础,人文管理是升华、是指向。[2]

2.4发展性教师管理

在新课改背景下,理性管理与人文管理的融通势在必行,这是因为教师管理与新课改理念存在严重的冲突,具体表现在:分数管理的盛行与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管理目标之间的冲突、对教师评价主体单一性与评价主体多元化之间的冲突、以章为本、管重于理的现状和“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理念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的存在势必阻碍新课改的实施。解决上述冲突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改革教师管理的模式。

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发展性教师管理成为学校管理的新模式。发展性教师管理是指用发展的眼光关注教师,采用服务性管理策略来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其特征是“为了教师”、“服务教师”、“发展教师”。由于发展性教师管理能树立发展性教师观,因而能为教师创建学习型专业共同体,为教师的发展实施服务性领导,对教师实施有助于教师发展的评价,从而激发教师自身发展的潜能,使教师最终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以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为视角,以理性管理与人本管理的融通及发展性教师管理理论为基础,具体探讨制约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管理因素,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策略。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分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认为已有的比较深入的研究有: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教师专业素质及专业精神、教师专业制度、教师角色的定位与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程实施效果的研究等。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分析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教师专业发展变化过程及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方式两个方面。相对而言,前者的研究较为成熟,后者的研究较为薄弱,特别是对教师自身在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有所忽视,对教师管理中如何促进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负责方面也较少涉及。接着分析了国内外教师管理的研究现状,揭示了古典管理理论以其制度的法制化、组织的科学设计和管理方法的标准化等优势,克服了传统教育管理中的人治方式、任意性、经验性和低效率的问题,对教育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当然,古典管理理论也并非无懈可击,其忽略人、忽视组织的多样性和开放性还是受到了众多的批判。人本主义管理理论是针对古典管理理论对组织中人的忽视而提出的。人本主义管理理论重视组织中个体成员的合理需要的满足,认为人是一切要素中最根本、最重要的资源,是决定管理成效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在教育管理中,只有强调以“教师”为本的管理,即确定和尊重教师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教师的个性特点,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满足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才能使教师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投入工作,全面、自由地获得发展。理性管理与人本主义管理这两种教师管理范式因其对“教师”定位的不同而导致两者在较长时间内被视为不可协调的矛盾,两者其实是可以融通的。另外,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教师管理与新课改理念存在严重的冲突,学校迫切需要实施发展性的教师管理。通过以上对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管理研究的概述,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目标--以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为视角,以理性管理与人本管理的融通、发展性教师管理理论为基础,具体探讨制约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管理因素,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策略。

论文文献综述 篇8

文献综述是在对某一特定学科或专题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出的关于学科或某专题的文献报告,它对相关文献群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出该学科或专题的研究现状、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学术报告或论文,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一、选题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

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所选题目宜小些,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二、搜集相关文献

选定题目后,下一步就是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主题有关的文献,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

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

三、归纳、整理、分析

搜集好与主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分析和整理。然后确定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研究文献。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

四、按规定格式形成论文

在完成上述三个步骤后,紧接着就是按照文献综述的格式写作,形成最后的文献综述论文。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是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注意事项

一、搜集文献应尽量全面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文献综述的前提,否则可能以偏盖全,甚至是误导读者。

二、所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搜集到的文献可能观点相同或在可靠性或科学性上有差异,作者在引用时应该注意到所选用的文献具有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三、忠实于原始文献作者所引用的文献应该贯彻忠实于原始文献的原则,不应该添加个人的观点和评论,不能篡改原始文献的内容。

四、标注参考文献文献综述的末尾必须著录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所著录的参考文献应该是能够反映文献综述主题的,而且应该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

论文文献综述 篇9

[1]何滨.电子化助力政府采购创新发展[J].采购.20xx(11)

[2]许敏.协议供货采购的价格控制[J].采购.20xx(08)

[3]丁大晴.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xx(03)

[4]邓晓军.完善采购制度对策分析[D].黑龙江大学20xx

[5]张素琴.完善温州市政府采购制度研究[D].同济大学20xx

[6]梁春贤.关于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政府采购制度的探讨[D].河北大学20xx

[7]黄保亮.入世后我国政府采购立法构想[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xx(06)

[8]湛中乐,杨君佐.政府采购基本法律问题研究(上)[J].法制与社会发展.20xx(03)

[9]刘清恩,赵树宽.政府采购的寻租经济学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xx(01)

[10]王岳江,贺正强.政府采购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与监督机制研究[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xx(06)

[11]张晓红.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的经济审视与政策选择[J].采购.20xx(12)

[12]袁占林.构建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探讨[J].山西财税.20xx(01)

[13]刘源,孙博,管泽锋.国内外关于政府采购基本理论研究的文献述评[J].采购.20xx(02)

[14]王琦.供应商的质疑权及相关问题探讨[J].采购.20xx(05)

[15]孟大文.非对称信息下防范合谋的政府采购机制设计[J].财经问题研究.20xx(11)

[16]章辉.政府采购领域治理商业贿赂的博弈分析[J].财政研究.20xx(11)

[17]赵福军.政府采购过程中的行为分析[J].财贸经济.20xx(09)

[18]张素伦.走向“阳光下的交易”--论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完善[J].商场现代化.20xx(26)

[19]郭平,王岳江,贺正强.政府采购中委托代理问题及其模型检验[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01)

论文文献综述 篇10

[1][美]莎克蒂高文.创造性思维的全新路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xx:16.

[2]冯双白,于平. 吴晓邦舞蹈文集(第三卷)[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307.

[3]陈康荣.幼儿舞蹈训练幼儿舞蹈创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xx.

论文文献综述 篇11

美国的《财富》杂志每年都会发表“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报告,我国也越来 越重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工作。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 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强调央企应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近年来像白酒塑化 剂、食品行业工业明胶等频频出现的企业产品质量、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企业 社会责任引起了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学术界也有学者十分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研 究,认为其是除市场和政府以外调解经济的“第三只手”。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国外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应用 研究也迅速发展,所发表的相关文献数量以及观点众多,在此本书仅介绍企业社 会责任理论研究过程中最具标志性的研究成果。

(一)国外学者主要观点。

企业的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这个概念从学术角 度最早由美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 Sheldon,1924)在《管理的哲学》中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要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并包 括道德因素。多德(E。Merrick Dodd, 1932)提出公司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法律 之所以允许和鼓励经济活动不是因为它是其所有者利润的来源,而是在于它能服 务社会。企业不仅受到商业管制法律的影响,还会受到公众态度以及企业自身对 企业社会责任态度的影响。曼尼(Henry G。Manne, 1962)认为企业既没有权利 也没有能力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职权应该明晰。密尔顿?弗里德曼 (Milton Friedman, 1970)认为如果公司管理者履行社会责任,就必定意味着其做 法违背雇主的利益,是为了普遍的社会利益挥霍他人的金钱,并强调企业唯一的 社会责任在于提高利润。彼得?德鲁克(Peter F。 Dmcker, 1984)提出企业要想 能应对社会挑战,就需要认识到要赚钱就要行善,只有当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能 够产生利润时,这些社会需要才能得到越来越多的资金支持,只有把社会责任转 化为商机,才可能真正履行社会责任。但是,国外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和 内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释,但至今无统一认识。从外延上,按照企业社会责 任与企业责任的关系。一部分学者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责任从属概念(或称 同级观),通过对企业的各种责任比较来把握企业社会责任,以布穆尔(James。 J。 Brummer, 1991)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企业责任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 责任和社会责任,其中社会责任是基于社会期望或利益所形成的,是企业行为的 最低社会标准;以加里加、迈乐(Garriga, Mele, 20xx)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即 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是企业超过了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限度而担负的道德上的责任 和义务;斯蒂芬?罗宾斯与玛I3B ?库尔特(Stephen Robbins, Mary Coulter, 20xx) 等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的自律责任,是企业内在的、自愿的、主动的 责任选择,是指企业在没有外部压力和政府管制的条件下愿意从事正确的或是合 乎道德的、有利于改善社会福利的事情。另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涵盖各 种企业责任(或称层级观)。其代表性的观点是卡罗尔(Archie B。 Carroll,1979) 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观点,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对企业 提出的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期望,并形成金字塔形状。底层为企业的经济责 任,其次为企业的法律责任,最后为企业的道镩责任,包括道德标准、规范,反 映了股东、员工、消费者和社区关心公平公正的期望,以及对利益相关者道德权 利的尊重和保护等;顶层为企业的慈善责任,即企业自愿地促进人类福利的发 展,体现了社会对企业的最高要求或愿望。兰托斯(Lantos, 20xx)提出,企 业社会责任由道德性、慈善性和战略性责任组成。贾迈利(Jamali,20xx)在 卡罗尔和兰托斯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3 + 2”模型,将企业社会 责任分为经济、法律、道德三种强制性的社会责任和策略、慈善两种自愿性的社 会责任。

(二)国内学者主要观点。

国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起步较晚,并且大多是基于国外已有研究发展而 来,在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内涵和基本内容方面代表观点有:卢代富(20xx)认 为,在公司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中,很大一部分是公司承担的伦理上的道德责任, 包括了将公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益回馈给社会而进行的各种慈善捐赠活动、公 司所举办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以及公司为社会利益而约束其追求利润目标等。 陈留彬(20xx)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对股东负 责,获取利益的过程中要主动承担其对员工权益、环境、社会公益、环境等的责 任。李伟阳、肖红军(20xx)提出成功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所需满足的四条标 准,并据此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和解析,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 指企业为实现自身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遵循法律法规、社会规范和商业道德, 有效管理企业运营对利益相关方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 合价值最大化的行为。黎友焕(20xx)从动态角度,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在社会 发展的特定时期,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所应该承担的关于经济、法规、伦理、自 愿性慈善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责任。郭洪涛(20xx)在综合考虑中国国情以及已 有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在自身利益最优化的过程中 为改善社会福利,如提高商品质量、增加劳动者收入、改善环境、合理分配收人 等所采取的主观行动意向。周祖城(20xx)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为了维 护和增进利益相关者的正当权益、造福于社会而应当对利益相关者和社会整体承 担的包括底线责任和超越底线责任在内的综合责任。张梅洁(20xx)认为,企业 社会责任是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对股东和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这种责任高于法律的要求并且是企业自愿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承担这种责任有 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能够使企业获得长远发展。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理论。

近年来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显得更为具体和丰富,众多研究者立足于 各自的学科目的,从不同角度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产生原因、理论价值、存 在方式和实施问题等进行分析论证,形成了多种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社会责任 理论。

(一)利益相关者。

弗里曼(Freeman,1984)提出了经理们对利益相关者担负受托关系,他将 利益相关者理解为那些在企业中拥有利益或对企业有要求权的团体。而伍德 (Wood, 1991)是第一个正式从理论研究上将利益相关者理论纳入广义企业社会 责任里的学者,并提出相关利益者不仅根据自身的利益,而且基于他们对公司社 会责任原则的理解与可接受度以及与企业社会表现的关系来对企业社会表现做出 不同的评价。克拉克森(Clarkson, 1995)建立了一个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 的分析框架,他认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有主要和次要之分。詹姆斯(James,20xx)指出了企业对各个利益相关者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企业应该对顾客、股 东、员工、社区、供应商以及竞争者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我国学者郭文美和黎 友焕(20xx)认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除了盈利外,利益相关者的相关利益 也同样重要,例如,为消费者提供产品质量保障,关注环境和公益事业等。张兆 国等(20xx)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解释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问题,并试 图建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理论框架,以及从实践中促使企业增强社会责任 意识,加强社会责任管理,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在于:企业应当对利益相关者承担 责任。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个人和群体,也包括能 够被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主张企业对顾客、员工、股东 和社区等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承担责任。较之于其他理论,该理论把企业社会责 任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企业社会责任落实到企业与其利益相 关者的关系中,落实到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中。因此,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学者们 引用最多,发展最为成熟的理论。

(二)社会契约。

社会契约理论也被用来论证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的合理性,唐纳森和邓菲 (Thomas Donaldson, Dunfee, 1994)援引此理论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在企 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一系列的“综合性社会契约”,企业自成立时起就与社 会之间形成了契约,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个契约包含一个社会固有的假定 和期望,如果企业忽视其社会责任,就会影响到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并试图用 这一理论框架将企业伦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协调统一。乔治?斯蒂纳和 约翰?斯蒂纳(George A。 Steiner, John F。 Steiner, 1997)认为,虽然社会契约是 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却暗含着企业应该要符合大多数公众的共同期望的一个 潜在含义,社会契约主要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扩展概念,因为它不加任何限制 而增强了企业对社会的一些义务。我国学者对综合契约理论也做了不少研究,林 军(20xx)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出现与发展是企业与社会之间不断变化的社会 契约关系。社会契约理论从合约的角度出发,阐明了企业社会行为要符合社会道 德要求。黎友焕(20xx)则对企业社会契约和社会契约两个概念做了区分,企业 社会契约主要是指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契约,是社会约束企业和企业利益相关者行 为模式的一种假设和规则,企业必须要在其与社会的契约中,通过遵守一定的规 则才能进行社会实践。而社会契约则要求企业要努力去改善经济和社会,并且要 求这种行为要符合社会公众的期望值。

(三)企业公民。

企业公民的概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被提出,到20世纪90年代得到广 泛的传播,而企业公民理论是由米尔维斯(Mirvis)等于20xx年正式提出的。该 理论从人性假设出发,把企业看成是社会的一部分,认为企业同个体公民一样, 是“经济人”、“社会人”、“道德人”,在拥有社会公民权益的同时,必须承担对 社会的责任,符合了 “责任铁律”。并且企业公民理论本身是基于利益相关者理 论、社会契约理论等理论之上的,能够很好地解释和说明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 容和主要对象,因此现阶段受到许多国内外学者的推崇。

范·卢杰克(VanLujk,20xx)认为,之所以产生企业公民的概念,是企业 重新认识了其在社会中的准确位置,那就是基本等同于社会中的公民,并与公民 共同构成了整个社会。韦多克(Vedok,20xx)指出企业公民是企业社会责任和 相关刹益者理论的结合。罗格斯登和伍德(Logsdon,Wood, 20xx)从企业战略 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一个“企业公民混合经营模式”。阿黛尔(Adele,20xx)站在 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认为全球企业公民是看待跨越国家和文化界限的企业社会责 任的一种方式。企业公民理论一经产生,很快便传人我国。吴伯凡等(20xx)认 为企业公民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作为营利性经济组织也是社会的成员,因此, 企业应当树立公民意识,在享有各种权利的同时主动承担对应的社会责任。李彦 龙(20xx)认为,利益相关者理论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而企业公民理 论是基于企业的人性假设,不仅具有稳定性,而且体现了 “经济人”、“道德人”、 “社会人”的层次特性,更加适合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四)战略性社会责任。

企业战略性社会责任概念最早由伯克和洛格斯登(Burke, Logsdon, 1996) 提出,随后波特等学者(Porter, 20xx)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更为广阔的 企业战略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出发,提出企业和社会必须从相互依存的角度去考虑对方。企业不应将经营活动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立起来,而必须寻找到经营决 策与社会政策的交融点,并以此来选择与其特定业务相关的社会责任,最终将社 会责任整合到自身的核心战略框架中。国内学者眭文娟、谭劲松等(20xx)认 为。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在本质上是企业的一种战略决策,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共同 影响并与之协同演进,并首次将战略管理中的协同演进观引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中,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战略与组织绩效相互作用的协同演进模型。

战略性社会责任理论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将社会责任提升至企业战略层面研 究,认为企业和社会相互依存,但没有一个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解决所有的 社会问题。因此,只有通过战略性地承担社会责任,创造共享价值,企业才能在 对社会施以最大的积极影响的同时,收获丰厚的商业利润。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

国内外学者除了进行规范性研究外,也从实证研究领域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 业财务绩效的关联性进行了深人的研究。麦克奎尔等(Jean B。 McGuire, Alison Sundgren, Thomas Schneeweis, 1988)概括了巳有社会责任和企业财务绩效之间 关系的种种观点,提出了自己对两者之间相关性的研究方法,并通过相关性和回 归分析说明了企业历史绩效、企业风险程度和企业社会责任高度相关。奥佩勒、 卡罗尔和哈特菲尔德(Kenneth E。 Aupperle, Archie B。 Carroll, John D。 Hatfield, 1985)通过构建新模型,进行因子分析、陡坡检验的方法得出结论:企业社会责 任倾向和财务绩效间没有统计上的显着相关性;具有前瞻性的、对社会议题关注 和董事会中设有社会责任委员会的公司,与其他公司相比营利性没有统计上的差 异。迈克尔?霍姆维斯特(Mikael Holmqvist, 20xx)提出企业通过改善员工的工 作环境此项社会责任活动,不仅可以减轻员工的发病率,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 还可以通过与员工关系的改善达到控制员工团体的目的,进而促进企业生产率的 提局。

国内学者近几年来也越来越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财务绩效的关联性问 题,周焯华、江卉(20xx)从企业社会责任给公司带来的商业收益这个视角来测 量企业社会责任,采用了一个多步骤循环分析方法来评估企业的CSR活动产生 的效果。李新娥等(20xx)引入时间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 长期绩效的关系,并借鉴国内外分析方法,设计了一套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指 标,以美国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长期 绩效之间正相关。魏想明等(20xx)选取国内电器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以企业绩效为因变量,社会责任为自变量,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 现企业绩效的变动方向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变动方向一致,公司绩效与企业社会责 任呈正相关关系。

四、结论与展望。

从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梳理中可以发现,不同理论之间也存在着内在逻辑 联系,企业实施社会责任战略,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第一,企 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要有责任心,要将履行社会责任看作一种“信仰”,不能将 之“功利化”。第二,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要特别注意社会舆论,但又不能 太在意社会舆论。第三,企业要学会与党和政府“分享”社会责任、利益,实 现和谐共处。企业还应认识到权益的主体是政府,企业只是在辅助政府做这方 面的工作。

国外理论研究已经进入了成熟期阶段,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领域,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内涵、基本内容、基本理论进行研究,极大程度上丰富了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但另一方面造成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内涵的不统一和企业社 会责任理论研究范式的割裂和混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理论的发展,因此,学术 界需要整合多学科视角和方法,构建一个系统的、一体化的核心范式或理论框 架。国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还落后于国外,现有的研究成果还比较薄弱,除 了和国外的研究一样缺乏系统性外,还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我国的研究很多都 是借鉴或直接引用国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缺乏对理论的更深层次理 解和创新。而实际j;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其市场经济、社会经济制度 很大程度上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并且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规范性的概念,西方 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内涵及理论研究都是基于西方的哲学和伦理观,存在价值 判断,而我国的哲学、民族文化自古有别于西方。因此,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 研究必须在自己的哲学基础、经济基础和制度上,应该在本土化的基础上进行 创新。

论文文献综述 篇12

在写文献综述的时候,要系统的查阅和自己毕业设计选题,直接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搜集文献尽量的全,尽量选择自己学术期刊或者是学术会议,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文献综述的题目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在引用文献的时候,要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在文献综述的时候,要说明毕业设计选题方向的发展,历史,他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等。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要做到由远及近,先用引用关系较远的文献,最后才是关联最密切的文献。要围绕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的向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进行汇总陈述一遍。

评述,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采用的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要注明来源,模型,图标,数据要注明出处。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要鼓励学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且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主要是为自己进行设计的,提供文献方面的帮助和指导。所以只要自己所做题目的相关文献找准找全,然后对这些文献中的观点,方法,原理,材料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文字就可以了。

一篇好的文献综述要有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且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主体内容。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地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者是争论焦点。使读者对于全文技术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游戏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内容,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以按照您的顺序来进行综述,也可以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以按照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哪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以及比较分析。

论文文献综述 篇13

[1]姜涛.舞蹈文化及舞蹈创作之我见[J].改革与开放,20xx(10).

[2]莫贤超.从生活到舞蹈创作―――浅谈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J].科教文汇,20xx(35).

[3]王小萍.对几个舞蹈作品的'分析及舞蹈创作的探索[J].青年文学家,20xx(4).

论文文献综述 篇14

【摘要】冷链物流是物流领域中发展非常迅猛的一个分支,其包括原料生产、加工、运输、配送、销售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在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因为操作不当而出现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问题,这其中尤以食品和药品的冷链物流最受人们关注。虽然近年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迅速,但是就整体而言还与国外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冷链物流研究方面的文章中相关观点和做法,并对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发表了自己的感悟和看法。

【关键词】冷链物流;国外;国内;食品冷链

1冷链和冷链物流

冷链(coldchain)是指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等的品质,使其在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的物流网络[1]。冷链所适用的范围包括,初级农产品,加工食品,特殊商品如药品。冷链包括低温加工、低温运输与配送、低温储存、低温销售四个方面。食品在产地收集后,经预冷、加工、储存、包装后,运到销售终端最后卖给终端消费者[2]。典型的冷链供应链流程如

冷链物流(也叫低温物流)(Lowtemperaturelogistics)是一种特殊物流形式,其主要对象是易腐食品(包括原料及产品),所以国内外都普遍称其为易腐食品冷藏链(perishablefoodcoldchain)。冷链物流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人工制冷技术为手段,以生产流通为衔接,以达到保持食品质量完好与安全为目的的一个系统工程[1]。冷链物流要求综合考虑生产、运输、销售、经济和技术性等各要素,协调相互间的关系,以确保易腐、生鲜食品在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保值增值,实现全过程的冷链处理。因此由时间(Time)、温度(Temperature)和耐藏性(Tolerance)组成的“3t”是冷链物流的核心内容[3]。

2国内外的冷链物流发展现况比较

2.1冷链物流的执行标准

为了确保那些需要经过“冷链”来运输的特殊物品,诸如食品和药品,加拿大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标准。禽类加工环境温度低于10℃,冷藏与运输温度不得高于4℃。另一方面,实施严格专业的认证制度,实行市场准入。加拿大全国目前共有经认证的有机农场2500个,有机食品加工企业150家,有机产品认证机构46个。再如对肉食品生产企业要利用HACCP(食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认证)来监督和控制生产操作过程,不但要求检查农药残留量,还要检查生产厂家的卫生条件,对工作温度、肉制品配方以及容器和包装等做了严格的规定。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推进有机食品、HACCP及ISO等专业认证制度、原产地保护和地理标识管理等,是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3]。而在国内,类似法规政策则相对少得多,同时在同类法律法规下,政策也相对过于宽松,例如对禽类物品的加工温度控制就没有那么严格,大部分流入市场的禽类制品都是在常温下生产加工的。国内近年来在食品方面有量的突破但是没有质的飞跃,从而导致大量的质次价廉的易腐物品涌入市场。这也是中国的农产品在世界贸易中屡屡受挫的一个重要原因[4]。

2.2冷链技术比较

冷链技术的应用在冷链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冷链行业的制冷技术只相当于国外80年代的水平,冷冻冷藏质量监控、环境温度和洁净度控制、卫生管理和包装技术仍与国际标准有较大的差距[5].而同时期的国外冷链技术的发展相当成熟,在冷藏品运输过程中大多采用了自动温度检测设备以及自动温控设备,能实时的监督冷藏箱内的温度变化从而保证运输的物品不会发生质变。这种差距直接导致了我国食品物流成本占到总成本的70%[6]。

2.3冷链物流的冷藏设备比较

我国在铁路方面,冷藏车只占2%左右,而且绝大多数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皮,规范保温式的保鲜冷藏运输车厢严重缺乏。我国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在发达国家,美国为1%,英国为2.6%,德国为3%,目前,我国接近80%~90%左右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是用普通卡车运输,在上面盖上一块帆布。冷藏运输率约为10%~20%(冷藏运输率是指冷藏运输在运输中所占的比率),而在美国、日本、欧盟,冷藏运输率达到了80%~90%[5]。由于在运输过程中损耗极高,物流费用占到冷藏食品成本的70%,每年的冷藏物流所造成的损失至少有750亿元人民币。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易腐食品的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7]。

2.4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比较

我国的'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介入很少。中国易腐食品除了外贸出口的部分以外,大部分在国内流通的易腐食品的物流配送业务都是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的,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而且第三方物流服务不能到位,缺乏一批有影响力、全国性的第三方冷藏物流公司。目前绝大多数的冷藏物流供应商只能提供冷藏运输服务,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冷藏物流服务,和普通的第三方物流相比较,冷藏物流除了要考虑服务价格和对分销渠道控制因素以外,生产商更多是要考虑控制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质量[5]。例如我国知名的双汇、三全等食品巨头,大多靠自己的冷链物流来完成服务。双汇集团的自营物流公司有200多辆冷藏食品车辆,这些车辆的日常维护保养费用十分巨大,而且有一定程度的运力浪费,但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很难达到双汇肉类食品物流配送对时间、储存条件等的要求,双汇不得不自营物流。特别是在奶业界当中,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的发展更缓慢,目前利用第三方物流的乳品企业为数不多,蒙牛、三元、广东四明燕塘乳业等已在运用和拓展这方面的业务[8]。国外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了,如美国几乎所有的易腐物品行业都将冷链物流这一行业外包给一些有实力的冷链物流公司,这样使得市场更加专业化,同时也节省了冷链物品流通的成本,有利于促进易腐物品的流通保值与安全[4]。

2.5流通形式的不同

国外食品一般是从生产企业进入流通企业,或称为零售商、第三方物流企业,然后再到消费者的手中,但我国走的是交易市场的路子。20xx年,我国的销售总额大约是4万亿元人民币,而其中通过交易市场的发生额就已经将近4万亿元人民币,扣除在统计过程中计算重叠的部分不难看出,我们的销售绝大部分都是通过交易市场来进行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如果都要依靠冷链来运作的话,就需要很多的冷藏冷冻设施。如果交易市场不具备这些设施,就相当于将冷链的“链条”拦腰切断。这个道理就像是渔夫将海里的鱼打捞上来后,为了保鲜就立即冷藏,但他发现在后续的运输过程中却无法继续冷藏,使其冷藏的投入化为乌有[9]。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物流标准术语[J].中国储运,20xx(3).

[2]高旭琳,等.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冷链物流研究[J].物流科技,20xx(4).

[3]王强,等.国外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做法与经验[J].物流技术与应用,20xx(2).[4]匡勇,等.国内外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比较研究[J].科技和产业,20xx(3)[5]秦军.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冷链物流研究[J],物流科技,20xx(11)

[6]何静,等.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xx(13).[7]李志军.从食品安全看冷链技术的应用[N].现代物流报,20xx-07-17.

[8]郭法霞.浅论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河北交通科技,20xx(12)[9]邬跃.让冷链物流“热”起来[J],中国流通与采购,20xx(7)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