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对幼师的重要性

发布者:自由的坚冰 时间:2024-5-12 17:58

礼仪对幼师的重要性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德育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礼仪对幼师的重要性,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礼仪对幼师的重要性

礼仪对幼师的重要性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我国俗有"礼仪之邦"美称,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然而,现在很多家长都忽视了这一点,以至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傲慢,自私,没礼貌,贪心,懒惰,脾气大等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采取了与孩子成长天性相违背的方式方法。由于家长们都对孩子百般顺从,无限制的溺爱,导致孩子成为了一个家庭中的小公主、小皇帝,以至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在公共场所和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乱扔垃圾、说脏话、接打电话不文明等失礼现象。长此以往,孩子的陋习不能得到有效改正,不仅对孩子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阻碍,更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所以,礼仪教育迫在眉睫,必须引起家庭和社会的足够重视,为此,必须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双管齐下,最大限度的改正幼儿的陋习。

一、幼儿礼仪教育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已取得可观的成绩。但是对学生开展有意识地礼仪教育方面却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从98.7%的人对我国礼仪教育的现状持否定态度可以看出,我国礼仪教育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分析其现状原因,主要有三:

1、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政治思想建设而忽略传统道德建设,学生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成了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2、教育过程中对于礼仪教育的重视不够。素质教育虽然已提了多年,但是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仍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不够,重智轻德的现象还是存在。在农村学校,教师对于学生的礼仪教育更是少有考虑,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现代社会的要求已严重脱节;

3、家庭教育对礼仪教育的忽视。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特有的自私、任性、以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的思想,同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在开展家庭教育中,家长普遍未重视孩子的礼仪教育,更有甚者,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根本没有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对礼仪更是持无所谓的态度。另外,部分农村家长的礼仪素质不高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礼仪修养的提高。

二、学习礼仪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好处

1.有利于幼儿的专注力、秩序感的培养

安静、有序的学习环境是孩子学习的基本保障。一个懂得礼仪、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幼儿在想介入别人的工作的时候,就会有礼貌的征求别人意见,比如:"xx,我可以和你一起做游戏吗?""xx,你可以把你的玩具给我玩一下吗?"同理,当他知道别人想介入到自己的工作领域时,也会很有礼貌的同意介入。这时候,孩子就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这件事情上,这样就提高了孩子的专注力,进而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交的朋友也更多。由此可见,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不仅能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和秩序感,还能让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进而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2.有利于幼儿独立性、自信心以及尊重他人等习性的养成

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样的人,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越高,就越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而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朋友的增多无疑又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并且这些朋友还能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人际交往能力。

3.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社会环境,更需要教育的作用。"礼借助于普遍性来控制人,并通过教育使礼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幼儿的社会化离不开礼仪教育的干预,"知书达礼"就是对幼儿社会化的一种表征。通过对幼儿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社会公德的礼仪教育,幼儿形成了社会习惯,逐步趋向于社会化。所以说,礼仪教育在幼儿的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4.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审美能力的发展

礼仪教育还可以促进幼儿去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优雅的穿着仪容,优美的走姿、站姿无不散发着美,这种美不仅对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着巨大作用,而且也能净化幼儿的心灵。通过礼仪教育,使幼儿做到知礼、达礼、崇礼、用礼,塑造出全新的自我,多方面的促进幼儿审美能的发展。

三、幼儿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国内外的不少研究表明:在个体的发展中,某些行为的习得有一个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内,个体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给予必要的刺激和帮助,这些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礼仪教育实质是培养人的教养,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他人相处的一门学问。人是社会的人,这就决定了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和智力开发,而是要使人适应社会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发展,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在社会中生活,只有学会尊重他人,才能真正地自立于社会,才能做到自尊自爱,才能营造出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和文明社会。

现代教育家提出了"千教万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所以,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礼仪的人。倡行礼仪教育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特别是在今天,针对"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来说,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往往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有时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也有一些孩子因为不擅社交,孤独无伴,而形成了孤僻、内向、偏执等不良性格。而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最需要的恰恰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因此,在幼儿园开设礼仪课,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交往、合作,不仅有利于孩子教养的提高及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也有利于提高下一代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可以和小朋友或是小朋友家长交流分享教育心得和经验,从中总结出有利于幼儿发展成长的经验再用在幼儿教育的实际教学过程,这样就能为幼儿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孩子就会始终保持一种正态的心理状况,这种正态的心理状况会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四、怎样落实幼儿礼仪教育

1、重视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幼儿期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幼儿将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礼仪教育,长大要改就困难了。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今独生子女家庭,孩子集万千宠爱一身,在家里娇生惯养,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独自玩耍,与玩具交"朋友",容易形成孤僻、任性、害怕困难、缺乏自制力和坚持性、对人没礼貌等性格特征,不少家庭对孩子的礼仪教育的缺失,导致孩子在家里没有大小之分,长此以往,对孩子成长是没有好处的,甚至可能演化成霸道、专横、唯我独尊,稍不如意就对长者拳打脚踢的恶果,如不加制止,后果不堪设想。在幼儿园我们会对孩子加强礼貌用语的教育,而家长应该从日常生活细节中去教育孩子,例如见了熟人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爸爸妈妈工作、学习和休息时不要去打扰;爸爸妈妈说话时不应去插嘴;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影响了别人要说"对不起";不经允许不乱动别人的东西;要求别人帮忙时应说"请"等等。家长在家也要对孩子进行最基本的礼仪教育,例如坐的时候应该怎么坐;吃饭的时候应该怎样;客人来了又应该怎样;怎样才能够成为一个有礼貌和懂事的小孩子。这样日积月累,从细节入手,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家长以身作则

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家长还要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向老人请安问好,孩子自然会敬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如果家里有老人,家长可以和老人沟通,告诉老人宠爱孩子的坏处,要有理智的爱孩子,我相信老人会支持年轻父母的教育方法,父母平日在家中,无论自己是否喜爱看书,也最好把书捧在手上,养成孩子爱看书的习惯。做到孝敬老人,不说粗语,做到以身作则。在家中,最好放些古典而优美的钢琴歌曲,或者一些静心的轻音乐,各种民族乐器演奏的歌曲,这样可以陶冶孩子高尚的艺术的情操。所谓养不教,父之过。父母日常在家里,应该注意言行举止。孩子从小就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所说,父母所做的一切,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别人说“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白纸”,孩子这一张"白纸"画的好还是坏,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孩子若有说粗话的习惯,不要认为他们年纪还小,什么都不懂。虽然他们是小孩子,甚至不知道粗话的意思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但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的坏习惯就会慢慢的形成。如果发现了孩子说粗话,那么就应当进行思想教育,及时阻止孩子继续说下去,不要一味地对孩子进行打骂。对孩子进行打骂,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孩子有很强的叛逆心理。可以每天让孩子背诵一些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时间一长就会见到效果,看到孩子的不一样,这样不仅让他们学到做人的道理,同时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可谓一举两得之法。所以说,从小养成孩子的文明礼貌习惯,学会说礼貌用语,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日常的教育当中,家长要与老师密切的配合,做好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孩子。还有我以上提出的教育方法,只是我的个人意见和在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人生中,有三样最重要的:生命、时间、还有一个就是"信"字。只要有道德,讲信用,孩子将来的人生道路,将会更加的美好,更加的辉煌。

3、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刻注意提醒孩子向其他人问好,看到做得好的幼儿,马上给予表扬。并且在课余时间老师给孩子讲德育故事,跟孩子讲礼仪,并让孩子上台来表演,让孩子实际操作。如:如何接待客人,如何跟人打招呼,如何接电话等等。在家孩子讲礼貌的习惯就要靠家长坚持不懈的培养。家长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让孩子得到练习和锻炼,例如可以主动请邻居的小伙伴来家里玩,教他们彼此以礼貌相待。千万不能因为怕孩子没有礼貌,就不带孩子去人家作客,使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还可以让孩子从做家务开始做起。让孩子做家务,第一,他会感恩;第二,会让孩子学会养成勤劳的习惯;第三,促进孩子的人际关系;第四,提升孩子的意志力,做事的承担能力,这也是现在社会当中的小孩最缺乏的,所以家长也要在生活中训练孩子做家务。

儿童的礼仪是在社会性交往和实际操作中养成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培养。结合活动,礼仪教育课程化。 教师要充分挖掘幼儿园一日各个环节中的礼仪教育内容,制定每个年龄段幼儿一日活动礼仪行为标准。每周以故事和生活化的教学为内容,使幼儿礼仪教育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和需要。在幼儿来园环节上,要从大班开始选出礼仪小标兵每天早上8:00--8:30轮流接待全园的小朋友和幼儿家长。礼仪小标兵的文明用语以及标准的站姿、手势不仅为中小班的幼儿树立了榜样,而且,也为幼儿家长做了很好的示范。将礼仪教育活动渗透到幼儿园各个活动之中。礼仪教育是社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要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渗透到各个教育活动之中。同时,结合"母亲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三八妇女节”、"端午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亲人、爱同伴的感恩教育,使幼儿懂得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自觉自发的去遵守去执行。

幼儿园幼师礼仪形象

幼师的形象

1.应学会调整自己的外在形象,在幼儿面前保持清新、端庄、美丽大方的模样,使之能对幼儿产生良好的影响。

2.站姿是教学活动组织时展示最频繁姿态,是优雅举止基础和起点,亭亭玉立、高雅大方,努力给人以一种“静”的柔美感。

3.幼儿教师坐姿应端正稳重,给人文雅稳重、自然大方、安雅舒适的美感。不出现仰头、低头、歪头、扭头等情况。

4.走姿能够体现动态的美感。抬头、挺胸,两眼向前平视,双臂自然摆动,不要拖着脚走路。

5.在公共场合需采用优雅侧蹲姿。不要在距离还远的地方就蹲下,下蹲时幅度要小,双手要放在立着的那只腿上。

幼师的接待礼仪

1.微笑是一种国际礼仪,能充分体现一个人的热情、修养和魅力。在面对客户、宾客及同仁时,要养成微笑的好习惯。

2.微笑的作用: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我们温暖。用你的微笑去迎接每一个人,那么你就会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如果你希望别人喜欢你的话,请遵守一条规则:“微笑”。

3.怎样微笑:先要放松自己的面部肌肉,然后使自己的嘴角两端平均地,微微向上翘起,让嘴唇略呈弧形。微笑时,应当目光柔和发亮,双眼略为睁大;眉头自然舒展,眉毛微微向上扬起。

4.接待流程:充分的准备;

注意事项:

不可当众化妆;

不可抓挠身体任何部位;

不可当众整理衣服;

不可高谈阔论,大呼小叫;

不可盯视别人,评头论足

不可吃零食(如口香糖)。

不可趴或坐在桌子上。

幼儿教师礼仪

与家长沟通礼仪

一、家长会与家长接待礼仪

1、家长会目的

(1)与家长沟通,加深双方对幼儿的了解。

(2)向家长宣传,帮助家长正确地教育子女。

(3)向家长展示,让家长认识老师、理解老师,从而支持老师的工作。

2、家长会礼仪

(1)提前书面通知家长。

(2)努力创设和谐氛围,注重情感作用。

(3)与家长平等交流,友好协商。

(4)多给家长发言的机会。

(5)重视会后反馈。

3、家访礼仪

(1)提前与家长预约,不可勉强家长。

(2)守时守约,若因事不能准时赴约,要设法告知家长,以免家长久候。

(3)讲究敲门的艺术。若是雨天,不可将湿淋淋的雨伞带进室内。

(4)家访时如遇有新客来访,家长做介绍时,应起立向来客问候。

(5)跟家长谈话,语言要客气。对幼儿多表扬少批评。

(6)家访时,以真诚为贵,不可借家访解决私事或收“礼物”。

(7)家长未提出邀请,不要在幼儿家里随意参观。但可以要求看看幼儿的房间,以示关心,并对幼儿做些了解。

(8)家访时间不宜过长,达到预期目的,即应告辞。

二、与家长日常沟通礼仪

1、与家长沟通礼仪

(1)热情接待来园的幼儿家长。家长来访教师要立即起身,问明来意。

(2)谈话时要控制音量并保持距离,认真倾听家长的叙述。

(3)营造宽松的氛围,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谈。

(4)对孩子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全面,既肯定优点与进步也要真诚地提出不足之处。

(5)交谈时不要与别的幼儿比较。谈完后要肯定沟通收获。

2、与家长沟通技巧

(1)尊重家长,态度诚恳;主动微笑,用字遣词优雅;仪态端庄,包括肢体语言。

(2)选择恰当的沟通时间与地点,向对方表示善意与欢迎 。

(3)保留对方的面子,委婉地透露坏消息。

(4)适时提出建议,询问对方的意见。

(5)不要仓促地做决定,不要催促对方下决定。

(6)强调沟通双方相同的处境,充满信心地进行沟通。

例如:

家长反映问题——态度冷静,让家长把话说完,认真委婉。如:谢谢!让我们再了解一下。请您放心,我们再商量商量,尽量帮你解决。

家长之间发生冲突——稳定家长情绪,分别与家长谈话。如:别着急,孩子在园发生事情,责任在我,您有什么意见和我们说。

孩子发生事故——如实说清,表示歉意。如:真是对不起,今天……麻烦您多观察孩子,有什么不舒服时,需要我们做什么尽管与我们联系。

家长晚接孩子——主动热情,耐心接待。如:没关系,请您今后商量好谁接,免得孩子着急。

家长馈赠物品——礼貌回绝。如:您的心意我们领了,照顾孩子是我们应该做的,您别这么客气。

找个别家长谈话——态度平和,讲究艺术。如:对不起,耽误您一会儿时间。

3、注意事项:

一忌居高临下,二忌自我炫耀,三忌口若悬河,四忌心不在焉。

五忌随意插嘴,六忌节外生枝,七忌搔首弄姿,八忌挖苦嘲弄。

九忌言不由衷,十忌故弄玄虚,十一忌冷暖不均,十二忌短话长谈。

与同事共处礼仪

1、尊重为先,亲密有度。礼仪的核心就是尊重,“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尊重是相互的,但是从我们每个人来讲,必先主动施与才能有所回报。

2、将心比心,利益共享。想要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都必须使之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不仅要提倡患难与共,而且也要讲究有福同享,彼此双赢。

3、遵守“白金法则”——别人希望你怎么对待他们,你就怎么对待他们。就是不要以自我为核心,要学会真正了解别人呢,然后以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来对待他们,而不是我们中意的方式。

4、分享快乐,不要招摇。当你取得了成绩,有了高兴的事情,要真诚地与同事分享,而不是炫耀。

5、批评有益,注意方法。诤友是人生的财富,批评不要忘记尊重,不要忘记“黄金定律”(黄金定律是指:你希望别人怎么待你,你就怎么待别人)、“白金法则”。

6、择善而从,多赞美,少嫉妒。“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善于向同事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多从他人身上寻找优点,吸收学习,对于他人的缺点多宽容、理解,同事取得成绩,要由衷地赞美祝贺而不是嫉妒排斥。

7、化解误会,求同存异。一切以大局为重,以工作为唯一中心,不计较一些小利益的得失,各退一步,海阔天空,力求殊途同归,圆满完成工作。

8、热情开朗,做个“开心果”。幽默开朗的人容易得到大家的信任和好感,他们的生活态度会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使整个群体充满了蓬勃向上的朝气。

9、互助是美德,兄弟明算帐。同事有了困难大家互相帮助是一种美德,我们都愿意与开朗大方的人交朋友,但是同事之间我们提倡亲兄弟明算帐。

教师微笑的作用

1、表明心境良好。面露平和欢愉的微笑,说明心情愉快,充实满足,乐观向上,善待人生,这样的教师才会产生吸引学生的魅力。

2、表明充满自信。面带微笑,表明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以不卑不亢的态度与学生交往,使 学生产生信任感,容易被学生真正地接受。

3、表明真诚友善。微笑反映自己心底坦荡,善良友好,待人真心实意,使学生与教师交往中自然放松,不知不觉地缩短了心理距离。

4、表明乐业敬业。工作岗位上保持微笑,热爱本职工作,乐于恪尽职守。

饰物的礼仪

一、佩带饰物的原则

1、数量原则。戴首饰时,数量上的原则是以少为佳,点到为止。

2、色彩原则。戴首饰时色彩上的原则是力求同色。

3、质地原则。戴首饰时质地上的原则是争取同质。

4、身份原则。戴首饰时要令其符合身份,显优藏拙。

5、体形原则。戴首饰时要使首饰与自己的体形相配,不盲目模仿,扬长避短。

6、季节原则。戴首饰时多戴首饰应与季节相吻合。

7、搭配原则。戴首饰时,搭配上要尽力使服饰协调。

8、习俗原则。戴首饰时要懂得寓意,避免尴尬。遵守民间地域习俗。

二、饰物佩带方法

1、戒指的戴法。食指:表示目前独身且觅偶;中指:表示正在热恋中;无名指:表示已婚;小指:表示持独身态度。但上班时不带戒指。

2、手镯和手链的戴法:戴在右臂,表示“我是自由的”;戴在左右两臂或仅是左腕,表示已婚。

3、胸花的戴法:一般戴在左胸部位,在从上往下数的第一、二粒纽扣中间。

4、手提包的用法:手提包的颜色要与季节、服装、场合、气氛相协调。在严肃的社交场合,可使用颜色较暗、形状较方正的提包;参加舞会或宴会,可使用颜色鲜艳的羊皮小包或缎面小包。夏季提包应该小巧淡雅,冬季提包可以艳丽明块,以展示教育工作者的独特魅力。

5、手表的戴法:在社交场合,佩带手表,通常意味着时间观念强,作风严谨。

着装礼仪

一、女士着装六不原则

1、衣服不允许过大或过小。

2、不允许衣扣不到位。

3、不允许不穿衬裙。

4、不允许内衣外观。

5、不允许随意搭配。

6、不允许乱配鞋袜。

二、日常服装五忌

1、忌露

2、忌透

3、忌紧

4、忌异

5、忌乱

三、服装的配色艺术

(一)三色原则

1、西服、衬衫、领带、皮鞋、手帕、袜子等不超过三个色系。

2、小三色:手表带、腰带、皮鞋颜色要力争一致,至少是一个色系的。

(二)服饰的色彩哲学

黑色:神秘

白色:纯洁

黄色:炽热

大红:活力

粉红:柔和、温馨

紫色:高贵

橙色:快乐

褐色:谦和

绿色:生命

浅兰:自信

深蓝:自信

灰色是中间色,象征中立、和气

(一)装扮礼仪

原则:自然和谐、秀外慧中

具体要求:

1、头发——前不挡眼后不披肩,过肩长发应束起或盘起,发型不夸张,不理过短的头发,不染夸张彩发(如:红、蓝、金黄等)。

2、手部——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留长指甲,不涂色彩鲜艳的指甲油。

3、面部——牙齿洁白,口腔无异味;保持眼部整洁,不戴墨镜和有色眼镜。

4、妆容——日常生活化妆自然大方淡雅,与肤色相配,杜绝浓妆,不使用气味过浓的化妆品。

5、着装——柔和大方、便于活动。不穿吊带背心、超短裙等过于暴露或透明的服饰。

6、鞋子——带班时不穿拖鞋、赤脚,当班时间穿平底鞋。

7、佩饰——带班时不佩带戒指、耳环和耳钉及太夸张复杂的胸饰,所戴佩饰应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

(二)行为举止

原则:自然规范、亲切优雅

具体要求:

1、脸部——真诚微笑,神态自然,给人亲切、和蔼、可信之感,不故意掩盖笑容,忌面色阴沉、横眉立目。

2、眼神——亲切有神,转动幅度适宜,合理分配目光,让每个幼儿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不可长时间凝视一名幼儿。

3、守时——按时上下班,参加各类会议及活动不迟到、早退。

4、坐姿——入座起座左入左出,动作轻缓,面对幼儿坐姿端正,双腿并拢,上身正直,双手自然摆放。

5、站姿——身体挺直,挺胸收腹,抬头沉肩,双腿靠拢,双目平视,双手自然垂放,或交握在腹前

6、走姿——上身正直不动,双肩平稳,重心前倾,速度适中,步幅恰当,轻手轻脚,忌连蹦带跳或步履过缓,不可多人并排而行。

7、蹲——身体直立,双膝靠近,臀部向下,脚掌支撑,不可在行走中突然下蹲。

8、手势——准确适度、自然大方,忌拘谨僵硬、当众搔头、抓痒,带班时不双手交叉抱臂或双手后背。

(三)文明语言

原则:主动热情、文明礼貌

具体要求:

1、接待来宾:

主动询问——您好,请问您找谁?请问您有什么事吗?需要帮忙吗?

被动受问——哦,抱歉,这个我还不太清楚,我可以帮你问一下。

2、打电话:

打电话——先问好,然后做自我介绍,接下来再说事。如:“喂,您好!我是X班的XX老师,你是某 某的妈妈吗,是这样的……”

接电话——先问好,然后做自我介绍,接下来再询问。如:“喂,您好!XX幼儿园X班XX老师,请问你找谁?有什么事么?”

放电话——等对方放下电话,然后再挂机。

3、对待幼儿:

无意过失——耐心安慰,不指责埋怨幼儿。如:伤着没有?下次小心。

组织活动——语速适中,指令简洁明了,语言生动、有趣、儿童化。如:请吃好点心的小朋友轻轻地把小椅子搬到旁边。

师幼互动——热情温和、积极应答、仔细观察、不断提示、给于评价、鼓励欣赏。如:你真爱动脑筋,真棒!

遇到困难——鼓励幼儿增强自信,不讽刺挖苦。如:你肯定能行,试试看吧!别着急,我来帮助你。

有意过失——坚持正面教育,及时解决。如:有事好好说,不能动手。相信你是好孩子,以后不会再做这种事。

日常生活——亲切关爱,体贴入微,力求体现母爱。不讲粗话、脏话,不训斥幼儿,忌大呼小叫。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