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通用11篇)
初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通用11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1
教学目标 :
1、自我介绍,建立良好的师生初次见面印象
2、谈语文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提学习语文的要求,规范学习行为
教学步骤 :
一、 开场白(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板书名字)我的父母希望我成为优秀的人,今天我更希望我的学生各个都成为优秀的人。在这个温和的九月我们初次相识,在以后的一年时间里我们将朝夕相处,我希望和大家在语文学习的天地里快乐地耕耘收获,更希望和大家成为知心的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聊聊,让我走近您,也让您了解我。
二、语文学习的认识(读书的作用)
我们同学从幼儿园开始认字,到小学初中一直到高中,近十年的语文,那我想问问我同学,学习语文有什么用?
会听说读写,就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如果仅此,那我们只要学到小学的程度就可以了。为什么高中大学还要学呢?
巴金曾说过一句话:“人不就是单靠吃米活着的”意思就是说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要有精神需求。一个人只有精神健康才就是真正的健康。而学习语文,阅读书籍就就是我们获取精神食粮的重要途径。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读书已经就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
阅读使人充实,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在温州这样一个非常物质的城市,人们浮躁功利,同学平时也经常会遇到一些麻烦的不顺心的事情。如果在这个时候能静下心来读一篇好的文章,就像吃了一剂定心丸一样地舒畅。
举例子:一个学生很聪明,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即使趴着睡觉最后也能通过考试——当然成绩就是不理想的。他喜欢理科,不学语文,觉得语文学习没用。性格偏激,行动鲁莽,和同学老师关系紧张,自己也很痛苦,如果他能多读一点书,陶冶性情,心态自然会平和许多。
古今中外有大智慧成大事业的人都就是喜欢读书的。古代有个钱思公家里虽然非常富贵,但很少其他嗜好,曾跟朋友说:“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宋代的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这就就是著名的“三上”的由来。可见古人阅读写作思考之勤。
三、学习读书三境界: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1)就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虽然环境不好,但应该登高远眺,树立大志。如果立志考浙大,纵然考不上,温大也必唾手可得。
(2)就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不就是轻而易举的,必须经过辛勤劳动的过程,“为依消得人憔悴”,就就是说要像渴望恋人那样,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态度决定结果。
情商重于智商。
保龄球规则:
10+10+10+10+10+10+10+10+10+10=300
9+9+9+9+9+9+9+9+9+9=90
语文学习重在日积月累。别忽视自己平时比别人少学一点。平时小小的差距会使您莫名其妙地落后。要重视自己比别人多一份努力,相信量变一定会达到质变。
(3)就是说经过反复追寻,研究,到底取得了成功。可见道路就是曲折的,前途就是光明的。
四、语文学习的要求
三要求:
一预习的要求——①标段落②抄写课文生字词(注解)
二上课的.要求——①圈点勾画②写批注
三课后的要求——①作业 本②文海拾贝
准备三本本子:
预习本(课代表1负责收发批改,每课一次)
练习本(课代表2负责收发,披阅,每课一次)
文海拾贝(教师批改讲析,每周一次)
我会给两位课代表各一张作业 登记表,每次作业 分五个等级登记。要按一定比例记入学期结束的成绩单中,未即使上交的您要向我说明理由。
五、结束语
还有所谓“教学相长”,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意见,请向我提出来。您可以在课后跟我聊天,也可以在随笔里向我提出来,也可以在qq里讲。我希望成为您们的好老师,更希望成为您们的好朋友。
那么现在我需要两个非常负责认真又能干的课代表,如果有意向的同学课后可以跟我讲一下。
在代表一定要选很负责很听话的。最好有一个能力也很强的。可以向班主任咨询,也可以向学生了解。也可以让学生自我推荐。
初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2
教学目标:
1、帮学生确立语文很重要,要学好语文的观念。
2、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的途径,知道如何去学语文。
3、告诉学生本学期学习目标及规划。
4、准备工具。
5、推荐阅读书目。
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导入第一课
二、确立新观念,树立自信心
1、你觉得语文重要吗?你喜欢学习语文吗?(了解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学好语文的意义:学好语文,是生活的需要。“语”,语言文字,现代汉语;“文”,文学。我们的生活与这两方面息息相关。除了哑巴,都要说话,我们都要运用汉语与他人交流,汉语是我们交际的工具。文学作品既能愉悦身心,又能增长知识,丰富感情,提高个人修养。学好语文,是应试的需要。语文是中考高考三大学科之一,学好语文,是你成为一个优秀学生的必需,是你过关斩将劈波斩浪的利器。所以,必须学好语文。
2、语文难学吗?
不难!其实语文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言语里,在我们的环境中,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与语文相伴。语文不是狼外婆,不是踩高跷,没有什么可怕,也没有什么高难度。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活的真谛,逐渐成长。“处处留心皆语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学生说经历是最好的老师,颇有道理。)
3、如何培养兴趣呢?
可以从积累好词佳句美段开始,多读多摘抄多诵读,当你积累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自己是如此博学的人,成功的感受会让你喜欢上语文。平时勤于练笔,长期坚持下来,你会发现你真的很能写。到那时候,你说你不爱语文,还真的不可能。语文学习不难,难在我们能不能坚持。同学们,你们有这样的韧性吗?有信心学好语文吗?
三、养成好习惯,把握好方法。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是好习惯,会让人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一辈子。”
养成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于语文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可以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入手。
1、仔细听。
学会倾听,听老师讲,听同学发言。听的过程中要勤思考,学会抓要领,善比较,有自己的观点。听的时候要有礼貌,不随意插话,打断他人。
2、大胆说。
这里的说不仅是指课堂上回答问题,也指课内外的提出问题。大胆发言,质疑答问,是积极思考的表现。唯有做个思考者,积极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我们在学习中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我们不少同学,不敢发言,可能是因为不能肯定自己的答案,更多的是害怕,害怕老师批评,害怕同学们笑话。我们可以换个角度考虑问题。犯错、批评与成长相关。课堂上,问题回答错了,挨老师批评了,被同学们笑话了,这个问题我必然会记忆深刻,今后碰见,再不会犯错。人总是在错误中成长,在批评自我批评中成熟。这样一想,我们在课堂上不仅要大胆发言,更要踊跃发言了,对不对?
3、广泛读。
有位名师说:“一个初中生只要在初中三年里读的书叠起来等于他的身高,写的本子叠起来等于他的身高的一半,他的语文(读写)能力不用老师教也会形成。”广泛涉猎,博采众长,可以获得丰富的生命体验、阅读经验、写作技巧,这对于我们写作阅读都有极大的启发帮助。古人不是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在广泛读的同时也提倡深入的读,读熟一部作品,读透一个作家。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作者在介绍经验时说他前后把《三国演义》读了有三十几遍,不但熟悉了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而且连作者罗贯中的语言风格都模仿的很像了。唯有精读深入的读,我们的思想才会因之深入,我们的文笔才能在模仿中形成自己的风格。
4、勤奋写。
这里的写包括写作文,写日记,写随笔等,也包括抄写字词,摘抄美词丽句、精彩段落这些积累工作。读得多,不代表就写的好。勤于动笔头,记录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留住自己一瞬间的灵感,写得多了,自然就能悟出写作技巧。再说当自己回头看自己一点一点码起的文字已成摞成堆成山,心底成功的喜悦自不待言。我们不求自己能成名成家,就为了记录自己的青葱岁月,为了提高语文成绩,为了在中考高考中胜出,这一份辛苦,也是有价值的。
四、明确学习目标,坚持执行规划
本学期学习目标:
1、练出一手好字;
2、掌握阅读记叙文、叙事散文、小说的技巧;
3、读几本名著;
4、提高叙事写人的作文水平。
本学期教学设想:
1、国学积累,第一个月背诵完本册所有古诗和文言文;
2、坚持每课一练——基础训练册;
3、可以尝试写随笔,每周必须写有一篇不少于500字作文;
4、每周坚持练字10分钟。字写得不好的,练习正楷,正楷写好的,练习行楷或行书。
五、准备文具
《古文翻译》、《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笔、课堂笔记记在课本上、默写听写本、随笔本、练字本、作文本等。
六、推荐书目
1、《繁星 春水》
2、《泰戈尔诗选》或者《飞鸟集》
3、《男生贾里》
4、《汤姆 索亚历险记》
5、《朱自清散文选》
6、《论语》
初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3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卫生习惯:
1、教室里将桌椅摆放整齐,抽屉内无杂物。地面无纸屑,教室墙壁、桌面无乱贴乱画痕迹。值日生将黑板擦净,讲台上的物品摆放整齐。
2、每个学生要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不喝生水,不吃零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倒垃圾。
二、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2、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①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②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③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④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1、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
2、站好路队,不随意脱离队伍,严格站路队回家。
四、其他校园安全的注意事项:
1、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甚至误解?敢于自我反省,认真反思。如果真是老师误解,应该和老师好好交流。切忌偏激,甚至做出什么过激的行动。
2、你与同学发生矛盾怎么办?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要有安全意识。青少年时期容易冲动,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一定要冷静,要理智,切忌用拳头代替说理,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良的'后果。
3、为什么不能提前到校?校门没开,一些学生在校外发生矛盾,无人调解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在校门外拥挤,会造成意外伤害。
4、当自己感到身体不适时,怎么办?及时告知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与家长取得联系。
6、你不认识的人自称是你家人的朋友,要将你接走,你怎么办?先让班主任与家人取得联系再视情况而定。
7、安全小常识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保持镇静,趋利避害;学会自救,保护自己;想方设法,不断求救;记住电话,随时求救:“119”——火警“110”——报警“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报警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特征。
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
初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4
教学目标:
1、新学期伊始,开学第一课师生共讨论教室布置。并发动学生准备布置材料。
2、仔细翻阅新教材,师生共同找出新旧教材的异同处。开学第一课。
3、针对每节不同的内容,找出所需材料并做记录。开学第一课为整个一学期学习作准备。
教学重点:记录每节课所需材料,为一学期学习作准备。江苏版第九册。
教学难点:让学生找出不同课所需的多种不同材料。江苏版第九册。
课前准备:美术教材、铅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第一部分:(自我介绍)同学们,进入江苏版美术教室有一种装修一新的感觉,但你觉得美术教室还缺少点什么吗?就这个小问题展开讨论。
(以几个人自由组合的方式进行讨论)。
1、如何进一步整体地美化我们的美术教室?
2、针对一扇窗、一扇门、一堵墙或整个教室进行装饰。
3、江苏版美术,完成具体作品的讨论。(布置工作:两周内,以组的.形式,自由布置好美术教室。即时评奖)。
第二部分:新的书,你有什么新的感觉?
小结:书的外形大了、书中的内容多了、图片美了、有趣味了、准备的材料面广了……希望大家一同把美术课上的更好!
三、作业布置:
1、以第一课“印象深刻的事件”为例:书中图片上应用了那些工具?
(水彩笔、彩色铅笔、蜡笔、油画棒、水彩、水粉颜料、国画工具、油性笔、梦幻笔……)。
2、列出第一课到最后一课所应用的工具。(要求仔细翻阅每一页,特别是。
手工类可扩展工具或联想到其他工具。)。
3、作业在“成绩一览表”一页完成。江苏版美术。
四、巡回指导:
1、全面观察学生作业。
2、及时发现学生对每一课工具的认识不足,并引导细心观察。
五、总结: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节课所带工具。(工具可以以组为单位带好,也可自己带好工具。)。
初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5
教学目标:
1、能比较流利地熟练地朗读课文
2、能对照注释掌握一些实词,读懂文章的意思
3、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4、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重点:
目标1、3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媒体:
录音机、投影胶片、小黑板
教时安排:
一教时
教学流程:
一、提问导入,揭发兴趣: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狼外婆的故事。那么,狼在人们心目中是怎样的动物?蒲松龄笔下的狼又是怎样的呢?
简介作者及作品(出示投影)
二、听读示范,训练朗读:
1、提出听读要求,听课文范读录音。
要求:听准字音,注意停顿,词义句义不懂处做记号。
2、(出示投影)检查听读效果
(1)读准下列字音
(2)下列两个句子该怎样处理停顿?
3、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学生对朗读情况作评价。
4、学生齐读课文,做到不掉字、不倒字、不多字,有节奏。
三、质疑求助,掌握字词
1、学生就不懂的字词质疑,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2、检查同学字词句掌握情况。(出示投影)
四、概括情节,体悟形象:(用小黑板出示问题,先笔写发言提纲,然后交流。)
1、故事中的狼是是怎样一个形象?请试加说明。
2、故事中的`屠夫是怎样一个形象?请试加以说明。
3、读了这个故事你有哪些启发?
五、揣摩广思,自由讨论:
故事中的主体是人还是狼?为什么?
注:让学生各抒己见,有道理的均需肯定。教师最后只能提自己的想法,不强加。
六、观察分析,复述故事:
1、(出示投影)让学生观察五幅图画,想一想可以用文中的那些句子对应。
2、(出示投影)根据图画,结合文章内容,复述故事
七、课堂小结,揭示目标。
学习目标:
1、能比较流利地熟练地朗读课文
2、能对照注释掌握一些实词,读懂文章的大意
3、能进行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4、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初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6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在作品当中所倾注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
2、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3、领悟作品语言,感受鲁迅先生独特的语言魅力。
学习重点:
对比手法的运用及作品的内蕴
学习难点:
领悟学习作品独特的语言
学习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研讨、总结
辅助用具:
幻灯片
时间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看一幅图片,(出示幻灯片)。照片上的人物大家认识吗?(鲁迅),此学期我们已学过他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相信同学们对鲁迅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哪位学生能帮着大家回顾一下鲁迅呢?
几个学生分别从不同方面对鲁迅作了介绍,我们今天就来再次领略一下鲁迅的博大的胸襟与坚强的斗志。打开课本,翻到第六课。(板书:雪 鲁迅)
二、学习文章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字词,查字典词典解决。(出示幻灯片上的生字词)(博识、处子、粘结、粘连、消释、褪尽、凛冽、旋风、旋转、脂粉奁)
下面找一位学生来朗读一下这些字词。
2、把握文章结构
听录音朗读,看看作者共写了几个地方的雪,段落层次应怎样划分。
(板书:江南的雪 朔方的雪)
3、理解文章主旨
作者在《雪》这篇文章当中写了江南雪与朔方的雪,那么作者是怎样对它们进行各自的描绘的呢?又是怎样地把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下面我们就具体来探究一下这些问题。认真阅读课文,运用圈点勾划及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以下问题,每个小组任选一至两题。(出示幻灯片)
(1)诗中所表现的江南雪与朔方雪的美,有怎样不同的特色?
(2)江南雪的“美艳”具体表现在哪里?作者从哪些角度表现朔方雪的形态和气势?
(3)关于江南雪和朔方的雪,作者是怎样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
(4)写江南雪和朔方的雪与表现作者思想倾向有什么关系?
小组内分析讨论,而后派代表进行发言。
(1)(2)之后:你们能不能把描写江南雪与朔方雪的有关句子朗读一下?
(3)之后:“塑雪罗汉”在作者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谁来有感情地朗读有关描写雪罗汉的段落呢?
(4)之后:齐读最后两段。
4、教师小结:
本文作者对江南雪与朔方雪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江南的雪是温润的美,但不长久,相比而言,作者称赞的是在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我们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既欣赏到了优美的江南雪景和壮美的朔方飞雪,又从中感受到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因此,这篇散文诗不仅是一支不同凡响的雪之绝唱,更是一曲响彻云霄的人的精神的赞歌!((板书:博大的胸襟 坚强的斗志)
三、品味语言,感悟鲁迅的文章风格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的语言确有他的独到之处,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下面的几个问题,感受鲁迅语言的魅力。(出示幻灯片)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4)第四自然段中的“但是”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讨论之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所有的文字都是为文章的主旨服务的,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过程当中,也应学习鲁迅的这种严谨的文风,注意语言的运用。
四、拓展延伸
以前我们也学过不少关于雪的诗歌,请大家回忆一下,说出几句有关“雪”的诗句。
五、课外练笔
学习了鲁迅的《雪》,我想同学们一定对雪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吧。课余请以“雪”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六、板书设计:
雪(鲁迅)
江南的雪 滋润美艳、优美 怀念、向往衬托朔方的雪 独立不羁、壮美 赞美、追求(博大的胸襟、坚强的斗志)
初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7
教材说明
《哨子》处于浙江省编写的义务教材《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议论的观点和材料”中第二课《杂感两篇》里的第二篇。本单元是深入阅读议论文的起始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观点和材料之间的统一关系,初步学会阅读议论文或听人发表议论时,能分辨议论的观点、材料及两者的关系;并在自己发表议论时能提出明确的观点,选用充分的材料加以证明。
教学目标
1、掌握议论文的观点必须正确鲜明,材料必须确切而充分。
2、了解议论的观点和材料之间的统一关系。
教学设想
1、重点:对议论的观点和材料的要求。
2、难点:
①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关系。
②“哨子”的不同含义。
3、学法指导:议论的观点和材料的概括方法。
4、整体设计:三大板块:材料—观点—关系。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一课时我们已从“从三到万”这个故事中领悟到“学习文化要渐渐积累,不宜要求过急”的道理,可能那富翁和他儿子的故事给了你很大的启发,今天我们再来听一个小故事,看看对你有什么启发。
二、关于材料的.分析
(一)具体感知
1、引导学生默读第一段,请一位学生讲述富兰克林七岁时关于“哨子”的故事。
2、请6位学生分别朗读第4、5、6、7、8、9自然段,其余思考:
⑴这六种人的“哨子”和付出“过高的代价”各指什么?
⑵各用一句话概括这些故事,可采用“××人做××事”的句式。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加以肯定与鼓励。
(二)理性分析
1、关于“哨子”的这些故事,你认为真实可靠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作者为什么要安排六种人关于“哨子”的故事?如果去掉其中任何的一两个,你认为可以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3、教师小结:议论文的材料应当确切、充分。(板书)
三、关于观点的分析
1、学生速读全文,思考:
⑴长大后,“我”为何对七岁时的“哨子”一事记忆犹新?
⑵“我”关于“哨子”的故事和其余六种人关于“哨子”的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从议论的角度来说,前六个故事都是议论的材料。请找出文中议论的观点,并指出观点所在的位置。
3、齐读观点,思考:⑴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⑵你认为作者的观点正确吗?
⑶作者采用什么句式来表述?
4、教师小结:观点必须正确、鲜明(板书)
四、关于观点和材料统一关系的分析
1、“观点能统帅材料”这一知识点以教师讲解为主。
2、“材料能证明观点”设计如下问题:
⑴议论的材料都是真实可靠的。如果将第5段的材料换成另一个真实材料,如“某人醉心于名望,全身心投身于政事,也时刻关注自身的家庭、健康等等”,可不可以?为什么?
⑵如果将第8段的材料换成另一个真实材料,如“某人辛勤劳动,收入丰厚,但他生活俭朴,不追求物质享受”,可不可以?为什么?
3、教师小结并板书:统率,证明。
五、比较本文写法与《谈骨气》的不同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1、杂感写作特点:由此及彼,借题发挥。(板书)
2、本文材料较为概括,而《谈骨气》材料较为详细。
六、总结
1、材料和观点的要求。
2、两者的统一关系。
七、作业
参照《哨子》的写法,以《哨子》为题,写自己曾为一个“哨子”付出过高代价的一件事。
初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8
教学目标:
1、了解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学习劳动人民勤劳、质朴、忠厚、善良而又有所追求的优秀品质。
2、体会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选材剪裁的好处。
3、学习本文平实、质朴、充满深情厚意的语言。
教学设想:
1、本文是一篇自渎课文,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
2、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了解人物形象。
3、教学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学生体会故事的寓意: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美好愿望,体现了劳动人民不畏困难,永不放弃追求的精神。
《台阶》中的父亲在某种程度上与愚公的形象相似。
板书课题——台阶
本文是一篇小说,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小说的基础知识。
2、学生快速的阅读课文,注意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1)注意下列词语的形、音:
门槛、烦躁、晌午、瞬间、尴尬、烟瘾、黏性、涎水、微不足道、大庭广众、
(2)使用第三人称说说本文的故事梗概:
要区别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不同的写法。举例:
某某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他眼看人家的台阶高,受人尊重,决心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是凭他的经济条件,要造这样的新屋得准备大半辈子。他想聚沙可以成塔,凭自己一身力气,干他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的捡,一角一角钱的攒,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集台阶,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垮了。
3、明确小说的结构:
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本文是一篇结构完整的小说,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分析本文的结构:
开端: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要造高台阶的新屋。
发展:父亲开始了漫长的准备。
高潮:终于造起了有九集台阶的新屋。
结局:新屋落成了,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理解人物形象;
与《背影》比较分析
教学过程:
一、理解人物形象:
问题探究:
1、父亲为什么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从那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对高台阶的渴慕?表现出父亲怎样的性格?
2、父亲为了建造新屋以及台阶作了哪些准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3、作新屋和造台阶时父亲是怎样操劳的?划出这些句子,体会父亲的性格特征。
4、台阶造好以后父亲有哪些表现?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心理?
5、为什么新台阶造好了,父亲反而感到处处不对劲?
小结主旨:本文叙述了父亲建造高台阶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韧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台阶》暗寓了中国一般农民人生的奋斗过程。
二、写作技巧探究:
1、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集青石台阶上用了那么多的笔墨?
2、为什么造新屋的主体工程写的简略,造台阶反而写的详细?
3、文章较详细的写了父亲的脚板的泥沙以及洗脚一节,似乎与文章的中心无关,可以删除吗?
小结:本文选材精当,详略有致
凡是与台阶有关的内容不惜笔墨,尽情挥洒,而与台阶无关的则惜墨如金,有的点到为止。
三、比较分析:《背影》抓住“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请分别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成理即可)
小结:这两篇文章所写的事情,都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是作者却能挖掘深邃的内涵来。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留心身边发生的事情,体会意蕴,从中受到教益。
初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9
教学目标
1、 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
2、 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3、 《氓》的情节和主题。
重点难点
1、 能够准确地诵读本诗,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课文。
3、 《氓》是一首叙事诗,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是个重点。
教学过程
一、 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二、简介《氓》
《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氓》在回忆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比兴手法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三、诵读诗歌,然后根据课后的注释来翻译课文。
诵读时要注意,《诗经》是典型的四言诗,它的节奏韵律非常明显,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注意一些重点字词的注音和解释。
四、情节和主题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请一位同学说说故事情节。 全诗分六章,第章十句(十个分句,可分成五个复句)。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五章追述婚后生活。
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下面是全诗叙事结构和感情基调: [板书]
氓
(情节)恋爱婚变决绝 (章句)第一、二章第三、五章第六章 (诗句)秋以为期无与士耽亦已焉战 载笑载言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 (基调)热情、幸福怨恨、沉痛清醒、刚烈 诵读全诗,要安排好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反映情节发展的节奏,表现女主人公感情的基调。
五、鉴赏要点
1、回忆和对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在恋爱、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还认识到了有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的经历中等到了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
2、《诗经》开创比、兴手法 《氓》中第三四章用了兴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六、背诵本诗。
初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1、回顾与巩固初中三年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音、字形、词语辨析、修辞手法、病句修改等。
2、梳理与强化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和名著阅读。
3、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作文审题、立意、选材、结构布局以及语言表达等。
4、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包括语言运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难点:理解文言文阅读中的文言词汇和句式,提高作文的立意和选材能力。
三、教学准备
1、准备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包括课本、习题集、历年中考真题等。
2、准备教学课件,包括知识点梳理、典型例题解析等。
3、准备教学用具,如投影仪、黑板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复习
1、字音、字形复习: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常用字音、字形的掌握。
2、词语辨析复习:通过近义词辨析、成语辨析等练习,提高学生词语辨析能力。
3、修辞手法复习:介绍常见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并通过例句加深理解。
4、病句修改复习:通过病句修改练习,提高学生对语病的`识别和修改能力。
第二阶段:阅读理解复习
1、现代文阅读复习:选取典型文章进行阅读训练,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如概括文章主旨、理解作者意图等。
2、文言文阅读复习:回顾文言文基础知识,如文言词汇、句式等。选取典型文言文进行阅读训练,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3、名著阅读复习:回顾初中所学名著,指导学生掌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提高名著阅读水平。
第三阶段:写作复习
1、 作文审题复习:通过典型作文题目进行审题训练,指导学生明确写作要求,把握写作方向。
2、立意选材复习:指导学生如何根据题目要求立意选材,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3、结构布局复习:介绍常见的作文结构布局方式,如总分总、并列式等,并通过范文分析加深理解。
4、语言表达复习:通过写作练习,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知识点和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4、讨论交流法: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共同进步。
六、教学评估
1、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练习作业评估:通过批改学生的练习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3、模拟考试评估:组织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应试水平,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初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
2、教师精讲点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
教学重点:
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围绕着赏析人物形象展开,通过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根据人物描写的方法展开讨论,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教师帮助归纳、总结。教学中主要抓住关键词、句的分析,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讨论、探究,在文中找到具体的细节描写,归结父亲的性格特征。学生具体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而学会运用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熟悉了《台阶》这篇课文的情节,知道了作者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父亲现实的生活画卷,今天我们就精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作者是如何塑造父亲这一形象的。
二、学习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关注人物描写时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词)
(一)、教师分析人物描写
人物的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外貌和心理进行细致的刻画,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1、外貌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核心方法提示:抓住关键,由表及里,综合评价。
(二)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表现父亲性格的神态、动作、及语言的细节描写,并概括父亲的性格特征。
1、教师示范
如:“许多纸屑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是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这一段运用了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写出了父亲在众人仰慕时的不自在,表现他谦卑的性格特征。
2、让学生在文中寻找,用圈点批注法分析语段。
以“运用了XXXXXXXXX的方法,写出了父亲的XXXXXXXXX(内容),表现出父亲是一个XXXXXXXXXXXXXXXXXXXXXXX的人”,为句式回答。
3、学生细读、思考、讨论、交流。
三、学习通过情节的安排补充人物性格
1、课文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
2、教师分析
如: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勤劳、顽强
3、学生细读、思考、讨论、交流
建成新屋后的喜悦、局促、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
四、教师归纳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交流,我们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勤劳、顽强、淳朴、善良、谦卑、倔强的人
五、尝试写作
这节课我们领会了细节描写的神韵,文章正是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完成了对父亲性格的刻画。文章少了细节,人物也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让我们也来尝试一段描写。
大家看,小说有这样一段情节:“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了惊,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作者写到这里,没有将我和母亲展开描写,留下了一段空白。
请大家发挥想象,给小说补充一段情节,对母亲看到父亲闪腰时的心理、动作或神态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50字左右。
(学生写,教师巡视)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写篇周记,展示自己眼中的父亲,表达自己对父亲的尊重和理解。
板书设计
《台阶》
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情节的安排补充人物性格
父亲是一个勤劳、顽强、淳朴、善良、谦卑、倔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