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师优质课展评活动总结
初中化学教师优质课展评活动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教师优质课展评活动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教师优质课展评活动总结1
20xx年11月25-27日,我有幸参加了在烟台举办的“山东省初中化学实验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此次外出不仅让我领略到了我省各地市出类拔萃的化学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发觉到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浅薄与不足。本次活动为期三天,共18节课,使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总结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下我的学习心得及体会:
首先说一下配合上课的烟台二中的学生,他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说参赛老师来自不同地区,应该课前跟孩子们的交流时间也不是很多,但是,课堂生成却是精彩的。良好的课堂学习和听课习惯表现的淋漓尽致。回答问题总是落落大方,而且非常有礼貌。动手设计实验的能力也很突出,能根据老师的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完整的完成实验。
接下里重点说一下听课的感受,虽然说各个老师选题不同,但都彰显了老师精湛的课堂教学水平。
一、导入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化学学科特点。
参赛的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大多数老师都选择了视频导入,视频的选择极具代表性。如临沂王老师用广西贺州水污染事件引入水污染。有的以精彩的实验的实验引入如济南的张老师开始用牙膏大象的实验引入,学生一下子被带入了神奇的化学世界。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实验过程都体现了创新、绿色、环保、安全
既然是化学优质课,每个老师都为完成教学任务设计了精彩的实验,虽然每个实验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创新、绿色、环保、安全的理念。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一名化学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化学知识,基本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化学教学中教会学生创新,并用我们的的化学知识来创造美好的环境。临沂夏老师设计的氧气制取的绿色化设计一课,改变了课堂的装置,而实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器材,如注射器、废弃矿泉水瓶等材料组装仪器,顺利完成了实验,即完成了任务,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其次,在每堂课中老师在实验前都为学生设立了温馨提示,让学生有章可循。确保实验安全有序进行。
三、课的设计都接近生活。
这次优质课评选没有设定固定的课题,给老师的设计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又增添了难度。值得欣慰的是老师们的选题都很贴近生活,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出发,但又不离我们的课本知识。印象最深的是济南刘老师《美味食品的守护者》一课,刘老师从同学们都喜欢吃的瑞士卷、妙芙蛋糕入手,让同学们探究包装里面的气体以及脱氧剂的成分,既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又利用了课本知识,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技能。会后,两个组的领导分别做了精彩的点评。省教研室路卢薇老师做了《化学实验能力的构成与发展》的精彩报告,为我们以后的化学教学指明了方向。
总之,几天的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是我对课堂最优化教学的追求不会结束!几天的听课虽然辛苦,但每堂课细细地听下来后,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俗话说有比较就会有鉴别,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在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大胆运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更加积极努力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初中化学教师优质课展评活动总结2
一、总体表现
1.基本情况:本次参评教师共7人,5人是城区学校,2人是乡镇学校。4人是教龄15到17年的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3人是教龄3到6年的青年教师,原始学历高,亲和力强。
2.课堂状态:都关注了教学课题的情境创设,能够以问题带动学生的思维和推动教学环节的展开。教学风格各有特点,孙延波老师教学素材丰富,信息量大;甘宜锦老师沉稳老练,课堂各环节逻辑关系鲜明;袁慧慧老师节奏明快,干净利落,语言精炼。
3.教学理念:关注了从生活走进化学、目标导学、探究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等现代教学理念的应用。
4.观摩听课:优质课是学科的一次大教研活动,近百人次教师观摩听课,收获颇丰。
二、对这节课的研讨
1.关于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参评老师提供的教案中,列出了如下的学习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2)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3)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或者:
(1)知道溶液的概念及溶液的基本特征,能分辨典型溶液的溶质和溶剂;
(2)知道物质在溶解过程中能量存在变化
(3)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难点:了解溶解的形成过程。乳化和溶解的区别、氯化钠的解离。应该说,以上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的确定较为全面,但有些笼统。目标就是导向,教学的设计和环节的推进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的回扣上。我的建议是,教学目标一定要体现出指导作用,也就是要明确在什么环境下通过什么样的活动以怎样的学习方式来达成目标。例如:通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实验,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能够根据分子的性质,从微观上认识溶解现象,从而得出溶质、溶剂或溶液的概念。
2.关于教材的处理与教学设计
建立分子层次的微观世界与物质变化的宏观现象的对应关系,是化学科学认识物质世界独特的思维方式。本节课的重点,一是指导学生从分子的基本性质入手,发现并理解溶解现象的奥秘;二是从溶质分子的扩散和水合的微观变化过程所引起的能量变化,去认识溶解过程所伴随的溶液温度变化的宏观现象,从而理解溶液温度变化的奥秘。只有准确把握了教材的中心和重点,才能在教学设计时更多地关注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不被细枝末节所干扰,眉毛胡子一把抓。
3.关于课件的作用和使用
课件可以把抽象的微观世界的运动形象化直观化。不应该把课件仅仅当作板书以及教学环节的再现。本节课都使用了食盐溶解的微观动画,生动形象,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特别是马健、杨漱卿二位老师的课件,课堂效果好。4.关于实验教学和科学探究
活动天地3-1,应作为学生的分组实验,重在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引发思考:食盐颗粒为什么不见了?(跑到水中)为什么能跑到水中去?水是有什么构成的?(分子是运动的,分子间有间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实验探究3-1,是控制变量的科学探究,可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也可以直接按照实验操作去实验,但是要明白这样操作的意义。
三、有待改进和商榷的几个问题
1.教学目标中缺失学生情感的良性刺激,教学过程中缺失兴奋点。兴趣、欣赏、感受化学科学在物质世界研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一定要作为组织教学的一条主线,是营造课堂情感场的必须。所谓兴奋点,就是纠结学生思维并能有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之感的问题探究,是师生互动最有效地环节。
2.关注学生和依靠学生不足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重要而鲜活的教学资源,它是生成性的,应该把它融入到教学中,这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
3.科学性和规范性的表达
物质溶于水的过程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扩散,二是水合。这两种变化是同时进行地,不分先后;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热量;这两个过程的热量差,在宏观上的表现就是使得溶液的温度升高或降低。有些说法,如“有的物质溶解是放热过程,有的物质溶解是吸热过程”是不规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