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年度工作计划(通用13篇)
幼小衔接年度工作计划(通用13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努力,何不好好地做个工作计划呢?但是要怎么样才能避免自嗨型工作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小衔接年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小衔接年度工作计划 1
为进一步提升xxx区各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实施质量,引导幼儿园科学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幼儿入学适应性教育,促进每一位幼儿自信、快乐地融入小学学习活动,协助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特此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遵循幼儿自然发展规律、把握幼儿发展目标及学习特点,构建科学适宜的幼小衔接工作体系,杜绝超前学习,帮助幼儿逐步适应入学教育及生活。
二、具体实施
(一)幼儿园主要任务
1、依据幼儿发展目标,制定适合本园幼小衔接活动实施方案、确保幼小衔接活动科学、有序、有效实施。
2、一日生活中开展有针对性、丰富多样的、生动有趣的幼小衔接活动,帮助儿童从身体学习转换为用大脑学习的能力、从具象物体转换为具象符号、从具象符号转换为抽象符号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预备适应课堂的心理准备、动机等从而促进每一位孩子在身体、情感、习惯、能力等方面做好入学准备。
3、利用家校传播正确的幼小衔接价值取向,引导家长建立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合理期望,掌握符合幼儿个性特点的教育方法,解决入学焦虑,为幼儿营造轻松快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二)幼儿发展目标
具备入学具备的学习能力:包括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准备能力、学习品质、社会适应能力、阅读兴趣、前书写准备能力。
具体措施:
通过家园共育、区域活动、一日生活环节、集体教学等途径为幼儿开展活动、创设环境、提供资源等方式。
视知觉能力:
1、感知物体或者符号的位置,包括方位、距离、大小、形状、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如走迷宫、找对应等游戏活动。
2、从日常生活中辨别人-物-图形-数字-字母-形近字等异同,如找相同、不同、图形比较等游戏活动。
3、幼儿学会把物体从包围它的背景中区别出来,从观察事物的角度能从整体中分离出部分的看问题的能力。如智力拼图、镶嵌图形等游戏活动。
4、培养幼儿对物体、图形、字母、数字等视觉再认能力。如猜谜语、七巧板摆图等游戏活动。
5、家庭建议:鼓励孩子多看、多观察、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区,引导幼儿养成将所见画出来。
听知觉能力
6、利用日常生活契机有效引导幼儿口头所述信息、多听故事,多些同伴交流、多些家庭教育人数,如复述数字、打电话等游戏活动。
知觉转换能力
在一日生活中引导孩子依据时间顺序描述外出过程中经历的某件事情,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画出来,同时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数学准备能力
1、掌握从1-100的顺数、50倒数到1、数群(由易到难)例:数字连线、接龙数游戏切记把进位留给孩子,给孩子一个顿悟的过程慢慢就熟悉了、小兔吃饼干、数字连线。
2、能排除物体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干扰掌握20以内点数
对应。
3、根据物体相联对应关系、相关关系的对应、一对多关系的对应、从属关系的对应(上下关系)、并列关系对应(同一级别关系)相反关系的对应培养和建立对应的'思维方法。
比较
4、根据物体的一些特征:如大小、长短、高低、宽窄、粗细、颜色的轻重、薄厚、形状、数量的多少、物体的空间位置比较等等。
5、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分、公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分类。
6、根据一组物体的某种特征(长短、高低、大小、多少、重量、高度等)的差异或按某种规则(如从长到短、一长一短、两长一短等)按顺序进行排列。
7、从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开始建立幼儿图形建构能力,如具体教学游戏:游戏《七巧板》建构拼搭、插素、学习简笔画。
8、集体教学活动认识钟表(分针、秒针、时针、钟面数字意义)体验一分钟,建立时间概念。
9、大班幼儿重点是加强钱币认知能力、钱币应用能力了。从小正确树立金钱观。
学习品质
10、加强幼儿口语表达及言语理解能力。
11、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如同情分享、处理冲突能力、同伴交往能力、情趣表达和自信心。
12、注重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如情感方面(兴趣、荣誉感、合作性、灵活性)、内驱力方面(主动性、好奇心、专注力、坚持性)、习性(责任感、独立性、条理性、生活习惯)等。
阅读能力
13、具有良好的倾听、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前书写准备能力
14、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以剪、贴、粘、撕、拉、抓、穿、插、刺、夹、缝、拧、揉、拍、叠、折、绑、涂鸦等途径,以家园共育形式组织幼儿每日开展各种各样的动手操作的活动,培养幼儿精细肌肉动作发展。
幼小衔接年度工作计划 2
一、设计思路
六月,幼儿园大班的孩子面临着毕业进入小学,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面临这样的转变,自己的爸爸妈妈、老师,周围所有的人都在为孩子做着充分的准备,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不断“鼓励”和“暗示”下似乎也觉得自己能够真的成为小学生了,可是成人是否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去关注孩子的想法?当我们班级的一个孩子怯怯地说:妈妈让我去很远的地方读书,可是那里我一个人也不认识怎么办啊?我感悟到,了解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是如此的重要。的确,新的环境、新的同伴、新的学习方式,面对如此多的未知数,孩子心理存有担忧是很正常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帮助孩子准备好如何在新的转变和处境里减少负面情绪,尝试运用各种方法去积极适应变化。
二、目的意义
从各方面的信息(初入小学的孩子、家长、教师)反馈:一年级孩子入学,往往出现下述情况,第一天很新鲜、很开心,第二天就有许多小朋友情绪低落,感到小学的生活没有幼儿园开心。由于活动环境,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的不适应的现象。而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此,孩子能否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幼小衔接是关键。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3—6岁幼儿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因此,做好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家庭共同重视、努力配合,才会取得效果。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前儿童入小学适应性教育,必须在幼儿园贯彻落实幼小衔接活动,从而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指导思想
1、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
2、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并体现后继学习和未来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
3、幼小衔接活动,应充分体现科学性、整合性和趣味性,并与幼儿园的新课程实施有机结合。
4、幼小衔接活动与小学"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做到有机结合,特别在儿童发展的评价问题上,体现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四、活动目标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五、活动时间:
5月—— 6月
六、活动对象:
大三班全体幼儿、教师、家长。
七、活动形式
1、专家专题讲座
2、幼儿外出参观
3、模拟小课堂
4、宣传园地
5、家园共育
八、具体工作幼儿园、幼儿方面。
(一)环境准备
1、心理环境:关注良好氛围的营造。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同时,着力培养幼儿自我服务及自控能力。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发生新的变化。在幼儿园中,幼儿的一日生活多由老师提醒和引导,进入小学后,更多的是幼儿的自我管理,能控制冲动,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因此,从思想上让大班孩子知道自己马上要升入小学,需要不同于幼儿园的"自我管理",加大力度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2、物质环境:注意适当调整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她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
(二)知识准备
1、注意水平的衔接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而幼儿园的孩子需要老师的提醒与引导,多为无意注意,容易游离。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经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入学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动中不但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在知识点的衔接上,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习。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三)实施内容。
主题1——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实施:
1、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
2、把幼儿带进小学生课堂,比较两者教学氛围与组织形式的不同。
主题2——时间、内容上的衔接与调整实施:
1、内容与技能上的衔接。
(1)学会整理。
(2)学会生活。
(3)学会自主。
(4)学会劳动。
(5)善于倾听。
(6)自主阅读。
(7)握笔训练。
2、物品上的准备每位幼儿坚持每天背小书包来上幼儿园,选择每天要带的生活用品。
主题3——结合新课程学习活动的衔接实施:
1、模拟小学课堂教学,在区域活动中创设"小学生之家""小课堂"等区域,创设与小学接近的学习环境,模仿小学生上课、写字等活动,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2、根据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组织幼儿生活、学习、游戏、运动。
主题4——我们毕业了实施:大班毕业典礼家长方面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幼儿园、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教育才能真正起到理想的效果。
具体形式有:
1、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家长园地、成长快乐利用家长园地、幼儿每月一次的成长快乐手册,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配合与支持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3、家园互动充分运用好家园互动这一平台,增加与家长沟通的频次,把幼儿的情况及时用QQ、微信群中进行反馈与呈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家园合作与培养,以求发挥其优势,改正其习惯等各方面的不足。
4、其它时间与形式利用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教师方面:
1、结合教研活动开展幼小衔接研讨活动。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4、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聆听、视频、记录提升幼儿的观察、倾听和表示能力。
幼小衔接年度工作计划 3
一、指导思想:
1、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尝试经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手段多方位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活动目标:
1、经过“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开展,和谐幼小衔接,帮助孩子向小学顺利过渡。
2、本着“真诚、尊重、互动、合作”的.原则,增强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衔接。(园校行政之间、园校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小学生等。)
3、有效整合家园力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三、活动时间:
5月30日
四、活动地点:
大三班教室
五、参加对象:
全班家长主持:金老师
六、活动准备:
1、班主任写好方案和发言稿 。
2、家长签到表。
3、提前二天给每位家长发一份邀请函。
4、会场标语:幼小衔接家长会。
七、活动流程:
1、主持人致辞介绍活动流程。
2、由蔡老师讲座《幼小衔接》。
3、由班主任介绍班级情况。
4、有家长填写反馈表。
5、与家长交流。
幼小衔接年度工作计划 4
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的习惯等,面临着许多不适应。
我园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依托宁阳县第二十中学小学部,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与学习适应能力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认真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幼儿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减少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为幼儿入小学学习从多方面打好基础。现结合幼儿园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对象:
在园学龄前幼儿。
二、实施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相关知识,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4、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家园同步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三、实施具体方案:
1、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1)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改变作息制度和环境布置。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大班第二学期,适当延长时间;另外,在环境布置上,定期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桌椅。
3)带领幼儿参观小学。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联系我校小学部,请小学教师来园做讲座;定期到小学部班级中进行模拟上课;进行“大手拉小手”活动,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
4)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备热爱集体等道德品质。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第二学期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养活成人的直接照顾。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提高自理能力。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懂得自我保护。下学期将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4)增强文明礼貌。要求幼儿会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5)讲究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会正确使用手帕;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结合主题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最后,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四、保证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2、落实目标责任制。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幼小衔接年度工作计划 5
活动准备:
绘本PPT、小学生及小学老师的视频录像及录音、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入学前的准备与担心。
1、欣赏绘本故事第一部分,引发幼儿共鸣,表述自己对入小学的担忧。
2、关注幼儿入学前的心理状况,梳理孩子对入学前的担忧。
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准备好了吗?做了哪些准备哦?进小学前还有没有担心的事呢?
小结:大家都为入小学准备了很多,可是也有那么多的.担忧。
二、解决担忧并交流分享
1、故事导入:《小阿力上学》
(1)老师讲述故事前半部分,引出阿力对入小学的三个担心。
(2)呈现3幅担忧的图片,过程中关幼儿对情景图片的观察及合理推断。提出问题:你能看出阿力在担心什么吗?
生活方面:找厕所
情感方面:交朋友
学习方面:做作业
2、尝试解决
请幼儿想办法尝试帮助阿力解决担心,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规则:后面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个阿力担心的问题,每人选一个问题想一想,我们有3分钟的时间,请把你想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录下来,然后贴到黑板上。(认识时钟,开始记录)
3、交流汇总
分别对这些“担忧”进行交流,各组表述出罗列的应对方法,教师加以梳理。
(1)生活方面——先请幼儿介绍记录,交流后以小学老师的录音来为幼儿进行小结。
(小学每一层楼都有男、女厕所,根据标志找到厕所,下课时分钟时能够去上厕所。)
(2)情感方面——请幼儿解读记录卡。
小结:交朋友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我们都能够去试一试,一定会交到更多的朋友。
(3)作业方面
a观看小学生做作业的视频,幼儿从中观察梳理出正确的学习方法。
(视频中包括的学习方法:抓紧时间,先做作业后玩,做完后自己检查,完成后整理书包为第二天上学做好准备。)
b幼儿的记录中是否有视频中没有提到的学习方法,请幼儿进行补充。
三、延伸活动
1、告诉幼儿如果有其它的担忧能够记录下来,然后去寻找解决的方法。
2、欣赏故事的结尾部分,感受小阿力鼓气勇气面对担心,引发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小结:上小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如果有那么一点点的困难、担心,这也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不要把担心都藏在心里,要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都会很乐意帮助你的。办法总比担心多。这样困难会越来越少,本事会越来越大,你们会很快成为快乐的小学生。
幼小衔接年度工作计划 6
一、指导思想
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过程,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的教育,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衔接的幼儿教育阶段,既要充分认识它们的阶段性,又要充分认识它们的连续性;幼儿园的教育,要为幼儿入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减缓幼小之间的坡度,实现教育之间的衔接。由此可见,幼小衔接的意义重大。
二、工作目标
1、高度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规范,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幼儿园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方案。
2、组织各种活动,使教师了解各学段幼儿的行为习惯以及心理特点,从而使教师做好衔接准备,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3、通过幼小衔接活动,使幼儿
三、具体工作
(一)转换思想,做好心理衔接
1、通过幼儿参观小学一日活动,熟悉小学的生活环境,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
2、组织毕业幼儿回园谈话,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喜爱之情,加深幼儿对小学的向往。
3、教师及家长从正面鼓励幼儿,营造“我要上小学”的氛围,让幼儿对小学生活保持期待。
4、帮助幼儿树立起自信心和任务意识,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任务,并监督幼儿准时地完成各项任务。
(二)加强锻炼,做好身体衔接
1、通过每天两小时户外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加强幼儿的平衡、跳跃、攀爬等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以及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3、注重安全教育,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安全小常识,让幼儿懂得并遵守相关规则,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培养独立品质,做好生活衔接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起,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3、通过我会叠衣服、我能整理书包等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并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
4、幼儿园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行为的管理,重点培养幼儿的时间意识,避免出现拖延的情况。
(四)增强学习动机,做好学习衔接
1、教师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幼儿进行阅读,利用看图讲述、故事续编等方式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2、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有许多识字部分的内容,对于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可通过课堂、游戏、生活、阅读等方式让幼儿掌握这些汉字。
3、幼儿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为幼儿搭建讲述的平台,提高幼儿的诵读水平。
4、书写准备技能的训练,让幼儿认识田子格和四线格,为书写奠定基础。
5、教师在一日常规中要适时组织一些有助于幼儿数学思维锻炼和提升的数学游戏活动,采用顺序选图、传递推理等方法解决,强化幼儿思维能力。
6、在进行五大领域教学时,可以选择音乐、故事、古诗等作品,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7、大班定时开展拼音字母、智趣数学、创意绘画、趣味故事等游戏活动,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兴趣和能力。
8、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教学,运用操作包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五)密切合作,做好家园衔接
1、通过全园家长会、《科学幼小衔接》讲座、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栏、校讯通、家长群、咨询活动等形式与家长共建交流的平台,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2、幼儿园要告知家长孩子的发展现状,给家长详尽地介绍幼儿园的幼小衔接计划,确保家长对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能理解,并积极地配合幼儿园。
3、举办专题研讨,幼儿园可以通过专题研讨会的形式,改变家长对于幼小衔接工作的态度。
4、邀请小学教师,对于幼小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努力方向。
埃里克森认为,在人格发展中个人与其周围环境的互动起着主导和整合作用,做好幼儿与小学阶段的衔接,对幼儿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园要经常与小学进行沟通交流做到双向衔接,应当密切联系家长,及时沟通,不断交流,结合工作实际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从不同的方面去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完成,帮助孩子顺利地渡过幼小衔接阶段,开启自己人生的又一个新征程。
幼小衔接年度工作计划 7
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为了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及家长在孩子幼小衔接中存在的困惑,帮助家长明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本次家长会我们特邀中心小学一年级教师宋良辰进行“幼小衔接”讲座。就孩子入小学前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等内容与家长进行交流和互动。
一、活动宗旨:
1、幼儿入小学前要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实施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3、本着“真诚、尊重、互动、合作”的原则、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4、有效整合家园力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二、活动时间:
5月2日下午2:30
三、活动地点:
幼儿园多功能活动室
四、活动前准备:
家长邀请函、签到表、相机、班主任代表准备发言稿。
五、人员分工:
1、大班级部主任张新芳负责策划活动方案,纪金梅准备家长签到表;
2、副园长李真负责家长邀请函。
3、大班教师孙海英准备发言稿
4、王爱新负责家长会PPT的制作,李园长负责音乐的准备,徐园长主持幼小衔接家长会;
5、大班教师负责家长接待、签到和拍照;
6、大班教师提前一天布置会场及会场卫生;
六、活动流程:
1、大班教师负责会场接待家长签到。
2、会前播放音乐等待家长。
3、大班班主任负责安排家长按规定的顺序入座。
4、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流程。
5、中心小学一年级教师宋良辰讲座。
6、班主任代表发言。
7、徐园长精彩讲座。
8、与家长交流(互动)
幼小衔接年度工作计划 8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坚持儿童为本、双向衔接、系统推进、规范管理的原则,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帮助幼儿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二、工作目标
全面做好幼儿入学准备教育工作,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幼儿在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等方面做好入学准备。
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沟通与协作,形成幼小协同、家校共育的`良好教育生态。
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提高教师幼小衔接意识和能力,提升家长对幼小衔接的重视程度和教育水平。
三、工作措施
加强教师培训
组织教师参加幼小衔接专题培训,学习幼小衔接相关政策文件、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更新教育观念。
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围绕幼小衔接主题,如幼儿学习习惯培养、心理适应等,进行深入研讨,提高教师指导幼儿衔接的能力。
优化教育活动
调整大班课程设置,将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增加前书写、数学认知、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内容,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开展主题活动,如 “我要上小学了”,通过参观小学、与小学生交流、模拟小学课堂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注重习惯培养
生活习惯方面,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如自己整理书包、文具,按时起床、睡觉等,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
学习习惯方面,注重幼儿专注力、倾听能力、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引导幼儿集中注意力,鼓励幼儿积极倾听和表达。
加强家园共育
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和方法,介绍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和安排,解答家长的疑惑。
定期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微信群等途径,向家长推送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和教育资源,指导家长在家中开展幼小衔接教育。
开展亲子活动,如亲子阅读、亲子手工等,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四、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1 - 3 月)
制定幼小衔接年度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组织教师参加幼小衔接培训,开展园本教研活动。
调整大班课程计划,将入学准备教育内容融入课程。
召开家长会,启动家园共育幼小衔接工作。
第二阶段(4 - 6 月)
开展 “我要上小学了” 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小学。
加强幼儿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通过日常观察和评估,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定期向家长推送幼小衔接知识,开展亲子活动。
与小学教师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小学入学要求和学习特点。
第三阶段(7 - 8 月)
对大班幼儿进行综合评估,了解幼儿在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等方面的准备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为个别幼儿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开展暑期幼小衔接指导活动,通过线上方式为家长和幼儿提供教育建议。
第四阶段(9 - 12 月)
总结幼小衔接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整理幼小衔接工作资料,建立档案。
开展教师幼小衔接工作经验分享会,为下一年度工作提供参考。
幼小衔接年度工作计划 9
一、工作背景
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为了让幼儿顺利度过这个关键时期,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增强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提高教师对幼小衔接工作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加强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幼小衔接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三、具体工作内容
幼儿教育方面
组织各种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游戏,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交流,学会分享、协商和解决冲突。
培养幼儿的礼貌意识,教育幼儿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通过开展班级活动、园所活动等,提高幼儿在集体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表现力。
加强幼儿自理能力训练,如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让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培养幼儿按时起床、睡觉、吃饭等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
在幼儿园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洗手、如厕等卫生习惯,增强幼儿的自我保健意识。
在大班日常教学中,增加集中注意力训练的.游戏和活动,如拼图、听故事回答问题等,提高幼儿注意力持续时间。
开展阅读活动,每天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习惯,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阅读姿势和方法。
教授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简单的书写技巧,通过练习数字、简单汉字等,锻炼幼儿的手部小肌肉群。
学习习惯培养
生活习惯养成
社交能力提升
小学参观与体验
每学期组织xx次幼儿参观小学活动,让幼儿走进小学课堂、图书馆、操场等场所,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与小学合作开展 “小学一日体验” 活动,让幼儿参与小学的升旗仪式、课间活动、课堂学习等环节,感受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邀请小学生到幼儿园与幼儿交流,分享小学的有趣故事和学习经验,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教师培训与研讨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幼小衔接专题培训,邀请教育专家、小学教师等来园讲学,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开展园本教研活动,以幼小衔接为主题,组织教师进行案例分析、教学研讨等活动,共同探索幼小衔接的有效途径。
加强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听课、评课、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小学教学要求和课程特点,提高教师指导幼儿幼小衔接的针对性。
家园合作
召开幼小衔接专题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目标和内容,指导家长在家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
建立家园沟通平台,如家长微信群、家园联系手册等,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表现和幼小衔接工作进展情况,解答家长的疑问。
开展家长学校活动,邀请教育专家为家长举办幼小衔接讲座,提高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和教育水平。
组织亲子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亲子手工制作等,增强亲子关系,同时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四、工作进度安排
第一季度(1 - 3 月)
制定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和各项活动方案。
组织教师参加幼小衔接培训,开展第一次园本教研活动。
调整大班课程内容,增加幼小衔接相关教学活动。
召开第一次幼小衔接专题家长会。
第二季度(4 - 6 月)
开展幼儿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培养活动,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组织第一次幼儿参观小学活动,开展与小学教师的交流活动。
开展家长学校活动,邀请专家举办讲座。
开展亲子活动,如亲子运动会。
第三季度(7 - 9 月)
利用暑假时间,通过线上方式向家长推送幼小衔接教育资源和指导建议。
组织教师进行幼小衔接工作经验总结与反思,调整下学期工作计划。
与小学沟通协调,准备秋季学期的 “小学一日体验” 活动。
第四季度(10 - 12 月)
开展幼儿社交能力提升活动,如小组合作游戏、角色扮演等。
组织第二次幼儿参观小学和 “小学一日体验” 活动。
开展第二次园本教研活动,分析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召开期末家长会,总结幼小衔接工作情况,向家长反馈幼儿发展情况。
幼小衔接年度工作计划 10
一、总体目标
本学年幼小衔接工作旨在为幼儿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平稳桥梁,通过系统的教育活动和环境创设,促进幼儿在身体、情感、认知、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确保幼儿顺利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
二、工作重点及措施
课程与教学
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减少集体教学时间,增加小组活动和个别指导。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例如在科学小实验中,让幼儿分组操作、讨论结果。
引入小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如适当增加课堂时间、规范举手发言等环节,让幼儿逐步适应小学课堂纪律和学习节奏。
分析幼儿园大班课程与小学一年级课程的异同,调整大班课程内容,使其更具衔接性。增加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知识的启蒙内容,以游戏化、趣味化的方式呈现,如通过数学游戏培养幼儿的数感和运算能力,在故事讲述中渗透语文基础知识。
在课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如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等。设置专门的思维训练课程,采用拼图、搭积木等活动激发幼儿的思维发展。
优化课程设置
改进教学方法
幼儿发展
加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通过故事讲述、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幼儿倾听技巧的训练,如复述听到的内容、回答相关问题等。
开展前书写活动,指导幼儿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顺序,通过书写简单的笔画、数字和汉字,锻炼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
开展情绪教育课程,帮助幼儿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通过绘本阅读、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幼儿学会应对焦虑、紧张等情绪,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组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感。鼓励幼儿参与班级管理,如担任值日生,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
保证幼儿每天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和活动,如跳绳、拍球等,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加强幼儿的眼保健操训练,预防近视,同时注重幼儿的坐姿、站姿等良好体态的培养。
身体与运动发展
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认知与学习准备
家园共育
建立定期的家园沟通机制,每月召开家长会或家长座谈会,教师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园和在家的表现,共同商讨教育策略。
开展亲子活动和家长志愿者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协助组织运动会、担任故事妈妈等,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感情,同时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举办幼小衔接系列家长讲座,邀请教育专家、小学教师和心理学家为家长讲解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家庭教育方法,如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如何应对幼儿的入学焦虑等。
定期发放幼小衔接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内容包括每周的教育重点、亲子活动建议、幼儿发展情况反馈等,帮助家长在家中科学地开展幼小衔接教育。
家长教育指导
家园沟通合作
三、工作安排
准备阶段(1 - 2 月)
成立幼小衔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和职责。
开展幼小衔接现状调研,包括对大班幼儿发展水平、家长需求和教师观念的调查。
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幼小衔接年度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组织教师学习幼小衔接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参加相关培训活动。
实施阶段(3 - 10 月)
进一步强化幼儿在语言表达、倾听习惯和前书写方面的训练。
组织幼儿参观小学,开展与小学生的互动交流活动,如手拉手活动、共同上课等。
继续加强家园沟通,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如协助幼儿园组织国庆庆祝活动。
利用暑假时间,通过线上平台为家长和幼儿提供幼小衔接教育资源,如亲子阅读推荐、数学思维游戏等。
开展教师暑期培训和教研活动,总结上半年工作经验,调整下半年工作计划。
按照优化后的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幼儿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每月开展一次体育竞赛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幼儿跳绳比赛等,促进幼儿身体运动发展。
每两周开展一次情绪教育课程和小组合作活动,增强幼儿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每月举办一次家长讲座,发放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加强家长教育指导。
组织教师与小学教师的交流活动,每学期至少xx次,共同研讨幼小衔接问题。
3 - 6 月
7 - 8 月
9 - 10 月
总结阶段(11 - 12 月)
对幼儿进行全面的发展评估,包括身体、情感、认知和能力等方面,了解幼儿在幼小衔接阶段的发展情况。
总结幼小衔接工作经验,整理教育教学案例、家长讲座资料等,形成幼小衔接工作成果集。
召开幼小衔接工作总结大会,表彰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和家长,分享成功经验,为下一年度工作提供参考。
幼小衔接年度工作计划 11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发展为本,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围绕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为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入小学适应性教育,帮助幼儿顺利完成幼小衔接。
二、现状分析
本园大班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了一定基础,但在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上还有待提高。部分幼儿对小学的学习生活缺乏了解,存在紧张情绪。
三、工作目标
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幼儿能独立完成穿衣、整理书包等日常任务。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倾听和阅读习惯。
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向往之情,减少对小学生活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
提升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
四、具体措施
生活准备
开展 “我是生活小能手” 主题活动,设置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比赛,提高幼儿自理能力。
调整幼儿园作息时间,适当延长集体活动时间,缩短午睡时间,让幼儿适应小学的作息。
学习准备
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幼儿的注意力,通过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延长幼儿专注时间。
每周安排专门的书写练习时间,指导幼儿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规范。
建立班级图书角,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心理准备
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观看小学生上课、课间活动等,让幼儿直观感受小学氛围。
邀请小学生到幼儿园分享校园生活,解答幼儿对小学的疑问。
开展 “我要上小学” 主题谈话活动,鼓励幼儿表达对小学的期待和担忧,教师及时引导。
社交准备
在幼儿园的游戏和活动中,增加小组合作项目,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育幼儿礼貌待人,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懂得分享和互助。
五、家长工作
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和方法,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定期通过家长群分享幼小衔接的相关资料和幼儿在园表现,指导家长在家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学习习惯。
组织家长经验交流会,邀请有经验的家长分享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小学的经验。
六、每月工作安排
九月
开展 “我是生活小能手” 主题活动启动仪式。
调整作息时间。
召开幼小衔接家长会。
十月
进行幼儿自理能力比赛。
组织幼儿参观小学。
在班级开展书写姿势纠正活动。
十一月
开展 “我要上小学” 主题谈话活动。
邀请小学生来园分享。
增加集体活动时间长度,观察幼儿注意力情况。
十二月
组织家长经验交流会。
继续培养幼儿阅读习惯,开展读书分享活动。
加强小组合作游戏项目。
一月
对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习惯等进行阶段性评估。
总结本学期幼小衔接工作,调整下学期计划。
幼小衔接年度工作计划 12
一、工作目标
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入学的适应性。
完善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机制,加强幼小双向衔接,实现教育的连贯性。
从身体、心理、习惯、能力等方面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全面准备,确保幼儿顺利过渡。
二、工作重点
身体方面
加强体育锻炼,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协调能力。
关注幼儿的视力保护,培养幼儿正确的用眼习惯,如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控制用眼时间等。
心理方面
通过多种形式缓解幼儿对小学的紧张心理,如讲述小学有趣的故事、观看小学相关的视频等。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鼓励幼儿自己解决问题,面对困难时不退缩。
习惯方面
强化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起床、睡觉、吃饭等,让幼儿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
着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等。
能力方面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故事讲述、演讲比赛等活动丰富幼儿词汇量,锻炼表达能力。
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开展数学游戏和简单的数学运算练习。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二月 - 四月)
与小学教师进行座谈,了解小学对新生的`要求,共同制定幼小衔接方案。
开展 “我心中的小学” 主题活动,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让幼儿描绘自己想象中的小学。
加强体育锻炼活动,增加如跳绳、踢毽子等运动项目。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习习惯培养,如教幼儿如何整理学习用品、记录作业等。
第二阶段(五月 - 七月)
组织幼儿参加小学的开放日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小学课堂和课间生活。
开展 “幼小衔接知识竞赛”,内容包括生活常识、学习习惯、安全知识等,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指导家长在家中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如让幼儿独自完成洗漱、整理房间等。
在幼儿园设置模拟小学课堂环境,进行简单的课堂模拟训练,让幼儿适应小学上课模式。
第三阶段(八月 - 九月)
对幼儿进行全面的入学准备评估,包括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知识技能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对个别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训练。
再次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入学准备情况和注意事项,解答家长疑问。
与小学做好对接工作,将幼儿的相关资料和评估情况反馈给小学。
四、保障措施
成立幼小衔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计划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加强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学习幼小衔接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提高教师指导能力。
定期召开幼小衔接工作研讨会,及时总结经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做好家园共育,通过家长学校、家长讲座等形式指导家长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小衔接年度工作计划 13
一、工作思路
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核心,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整合幼儿园、家庭和小学三方资源,系统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二、主要任务
构建幼小衔接课程体系
设计一套涵盖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幼小衔接课程,注重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在课程中融入小学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如简单的汉字书写、算术运算、学习规范等,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
加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组织教师参加幼小衔接专题培训,邀请小学教育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来园讲学,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开展园内教师之间的观摩教学和研讨活动,共同探索幼小衔接的有效教学方法。
促进家园共育有效开展
建立家园沟通平台,定期向家长推送幼小衔接的指导建议、亲子活动方案等信息。
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施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小衔接教育活动中来。
深化幼小双向互动合作
与周边小学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双向交流活动,如小学教师到幼儿园听课、幼儿园教师到小学观摩等。
共同组织幼小衔接实践活动,如联合举办运动会、文艺汇演等,增进幼儿对小学的了解和喜爱。
三、工作安排
前期准备阶段(一月 - 二月)
成立幼小衔接工作团队,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分工。
开展幼小衔接现状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幼儿观察等方式了解幼儿和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知和需求。
根据调研结果和幼小衔接目标,制定课程体系框架和教学计划。
组织实施阶段(三月 - 十月)
继续实施幼小衔接课程,加强对幼儿学习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
开展幼儿入学适应情况模拟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对个别幼儿进行辅导。
与小学共同组织幼小衔接实践活动,如幼小衔接亲子营,加强幼儿对小学的直观体验。
利用假期开展亲子阅读、亲子运动等幼小衔接主题活动,指导家长在家中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组织教师对上半年幼小衔接工作进行总结反思,调整下半年教学计划。
按照幼小衔接课程计划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幼小衔接教育内容。
组织教师参加专题培训和观摩活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园内研讨活动。
定期举办家长学校讲座,内容包括幼儿心理调适、学习习惯培养、家庭环境创设等。
开展与小学的交流活动,组织幼儿园教师到小学参观学习。
三月 - 六月
七月 - 八月
九月 - 十月
总结评估阶段(十一月 - 十二月)
对全年幼小衔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撰写工作总结报告。
对幼儿的入学准备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知识技能、行为习惯、心理状态等方面,分析评估结果。
召开幼小衔接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对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家长进行表彰,推广成功经验。
四、预期效果
幼儿能够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为小学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教师的幼小衔接教育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形成一套有效的幼小衔接教学方法和课程资源。
家园共育效果明显,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的满意度达到xx% 以上,积极参与到幼儿的入学准备教育中来。
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为幼小衔接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