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春天出发——《扫起落叶好过冬》读后感
向春天出发——《扫起落叶好过冬》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向春天出发——《扫起落叶好过冬》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向春天出发——《扫起落叶好过冬》读后感 1
两年前,来到大学,我第一次去图书馆想读的就是林达的一本书,那本书是《西班牙旅行笔记》。两年后,我还是没有读完《西班牙旅行笔记》。这一次,原是想读林达的《一边走来一边读》,结果没找到。倒回来想继续读《西班牙旅行笔记》的时候,又发现找不着了。于是,就拿起了手中的这本《扫起落叶好过冬》。
关于阅读,我向来就不喜欢作计划,即使有好几份书单,心里有强烈的读书想法,但总是没有践行的。总觉得照着单子走,或者重复读同一个人、同一种风格,自己会很难以接受。这样想来,我可真是一个耐不住性子的人。
我想用书里作者在《野火集的启示》的一段话,来总结自己对于这本书的感受:刺破平静水面的锐利冰峰也许只露一角,可是你总可以在水面之下,找到沉沉稳稳的一个山座。
书的内容很是丰富和发散,有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故事,有美国立法司法完善过程的'故事,有修道院和奥斯威集中营的故事,也有作者关于读书和见闻的随想。总之,这本书不仅能让我们对于了解美国的历史和制度有一个新的认识,还为我们对于把握自己的人生提供了更多的横切面。无论是伟大的历史人物还是残酷的种族冲突,抑或是饱受争议的社会焦点以及价值观冲突的司法制度,林达都能用一种饱含思想的批判性和有温度的文字,给我们带来一种积极的力量。
在《阿灵顿和罗伯特·李将军》一文中,林达这样写道——战争给予一个国家的最大冲击,是对原有体制和契约的破坏。战争是一个非常状态。在非常状态的借口下,一些正常状态不可能出笼的“法律”,就会顶着“战时法”的牌子出来。从简明的文字里,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战争的本质含义,同时也会去思考一些所谓的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是不是一种获取私利的借口,多数人认同的政策是不是对少部分人的非法剥削?
《一百年的历史和燃烧的十字架》一文中,林达认为,“个人自由受到保障的最基本前提,就是你的自由不能成为对他人自由的践踏。”在简短的文字里,我们不仅直接意识到个人自由是制度规范下的个人权力,我们还可以延伸去想到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的品格。
当你读到“世俗的人们,可以任意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可是为什么,世俗的世界就永远不能明白,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只能以这样的特殊方式——生存”时,面对这样的文字,第一反应除了理解那些苦行僧,那些有宗教信仰的人,我们更要想想自己身边是不是有一些特立独行的人,而我们又有没有因为其行为和自己格格不入而伤害过他?对于一个你不喜欢却没有什么过错的人,我们是接受还是诋毁?是尊重还是中伤?
如果林达一直是理性得没有一点点温情的话,我想我不会那么喜欢他。关于“新奥尔良私行事件”,在一个已经过去了的一段历史中,林达除了呼吁今人应该警醒之外,他还写下这样一段话:当年暴民们集合的那个街口还在,那条街却已经变成了汽车大道,街心的绿化带和克雷雕像都不复存在了。在连庞大的县监狱,也已经拆掉,片瓦不存。可是我们知道,那些意大利裔的受难者,他们并没有离去。这是一种悲悯的人文情怀,读后我真的很动容,我甚至也同情起一百年前那些受难者们了。
这是读林达的第六本书了。关于美国法律和其政治制度思想原则的建立与发展过程、操作方式、历史价值,我还是不敢妄加评论。但这并不是说,这就是没有收获的。因为我在看历史中的人们如何在两难境界中做出选择和判断时,已经受益颇多了。
扫起落叶好过冬,大概是历史的缺憾、是生活的疑惑、是未来的迷茫,不管是什么,在我们收拾好心情之后,便可以向春天出发了。
向春天出发——《扫起落叶好过冬》读后感 2
如果说,在我成年之后真正想成为的人,我希望我能够像林达一样自由而诗意。
记忆中校园里漫长的夏天总是和拥挤的人群、图书馆座位激烈的竞争联系在一起。那段漫漫时光里,西方法制史以及宪法给我的痛苦简直罄竹难书,虽然法理的抽象和法条的僵硬很可能伴随我今后的人生,但在当时对自以为热爱法律的我而言,这两门课确实像一场噩梦。
在我即将丧失自律的时候,在学校的旧书摊上淘到了林达的《扫起落叶好过冬》。一个安静、安逸、祥和而美好的书名,就像一道闪电,祥和的意境瞬间抚平了满心的浮躁。感谢命中注定的相遇,感谢那个浮躁的夏天。
从此,我开始学习以林达的眼睛来观察世界和历史。
说林达拯救了我的宪法和西方法制史,其实并不夸张。
《扫起落叶好过冬》,一个诗意的名字应该对应百转千回的散文才符合它的整体形象。但当你翻开书本,细细阅读,就会发现淡然恬静的语言描述的却是金戈铁马的故事。那些真实发生的故事不再遥远、僵硬,历史上伟大事件的参与者就像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人,少许的民族大义,更多的柴米油盐,以及他所有著作中对人类理性的崇高赞美。
他描述的美国独立,少了很多民族崛起的崇高理想,取而代之的是“没有代表不纳税”的小市民的呼喊;他描述的法国大革命,少了对革命彻底性的无止境推崇,取而代之的是对那个混乱年代生命的怜悯和对理性的呼唤;他描述的贵族精神一边在古老的欧洲大地苟延残喘另一边却远渡重洋为了独立和自由真正踏入枪林弹雨、舍生忘死。
轰动盛大的人类历史在林达的笔下就像潺潺小溪,欢快、平静却生动。所有的.著作中,林达始终是隐忍而克制的,但他的思想和观察,却是如此深刻而敏锐。
林达的深刻来源于其切身的体会。在书中,他描述了自己刚搬到美国后在激烈地文化碰撞中作为一个“边缘人”的不知所措,也描述了正是作为一个“边缘人”的立场,他怎样透过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缝隙来观察美国这个庞然大物。如他的文章,独立、克制。
林达的所有著作都是关于人类历史和社会制度的思考。关于林达本人的经历,网上少的可怜。但却可以从其著作中窥探一二。
林达在书里写旅行,写自己突如其来想走就走的旅行,旅行到西班牙,从西班牙特色建筑到狂野的舞蹈;旅行到巴黎和罗马,又在描述巴黎各色的教堂和罗马破败斗兽场上空飞翔的众神。林达的文章总是关于人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建筑特色总会落脚到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历史。以及,在所有著作中,对人类理性的无限推崇。
我特喜欢林达的一个想象:一个人何时可以称之为人?他认为当一个古猿坐在平原上思考自己究竟为何物的时候,就是人类历史的开端。哲思、理性与自省是林达所推崇的,也是他在书中描述、赞美想要传达的。
向春天出发——《扫起落叶好过冬》读后感 3
读到《扫起落叶好过冬》,我激动得像发现了新大陆,迫不及待想要和其他人分享。当我拿着书本上蹿下跳的时候,在师兄的推荐下,读到了林达的其他著作。惊喜地发现,林达在很多方面果然符合我的想象:
我想象林达一定是喜欢旅行和阅读的:
书籍向我们慢慢打开国门,我们在书籍中慢慢展开少年人的想象。我们游荡在一个个陌生国度的陌生乡村,游荡在一个个陌生城市的陌生街道,无声无息,如同忽暗忽明的幽灵,常常不明白虚幻的是世界还是自己。我无数次在梦中打点自己的行装,醒来却还是滞留在头上一片红旗、身上一片灰蓝的.围城里。一切丰富的色彩都由书籍引出,又留在书中。我心中的良性循环是这样的,阅读带来旅行的向往,而旅行又诱发深入阅读的兴趣,而我们年轻的循环,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个人世界,一切尽在想象中。我们在书籍引领的想象中认识自由,也开始体验这种独特的自由。那是一种奇怪的体验,如同天使伸出手来,感觉自己飞速上升,发现自己的思维突然脱出环境的桎梏,突然有一种灵魂飘荡在空中的超逸。
我想象林达一定是热衷于哲思和自省的:
多多少少,或早或晚,我们都被生命的冲动、被莫名的精神和情绪的汹涌潮水推动过。在看不到意义的时候寻求人生的意义,在不同的时候,因不同的位置,出现不同的幻想。有时,我们给自己的人生以理由。这些理由是我们希望自己相信,也希望别人信服的。
我想象林达就是浪漫或者任性的代名词:
一无所有,却内心平静,对世界充满好奇。
我想象林达一定对生命充满了热爱和珍视,果然,他目前为止最后一步作品就是《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