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精选28篇)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精选28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1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学》是他的学生根据他在海德堡大学的讲课记录和教学提纲整理而成的,也是他的艺术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美学》第一卷中一共有两个重要观点:“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及“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笔者想从这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黑格尔给美所下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里的理念,显然和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念(idea)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在古希腊哲学概念中,所谓理念是指人的认知对事物共相的认知,是建立在人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的,而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具有“绝对精神”和“绝对理念”的概念,在他看来美源自“绝对理念”,使美具有了客观精神性。“绝对理念”的发展是必然的,美的产生、发展也就是必然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绝对理念”其本质便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承认在人的认识能力之上具有一种类似于上帝般的超越人类认识的,不动不灭的绝对规律,而这种绝对规律受到人的认知感受所形成的审美愉悦,便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也便就是美。
相比较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古希腊“真善美”和中国传统儒家“美是仁”的种种观点,我们可以发现,黑格尔在探寻所谓什么是美的时候,不再借助于伦理学范畴的概念,把美提炼出成了高于生活的生活的产物。
将美感的源头剥离出生活,才有可能不受污染的去分析什么才是美的真正本质,不然当我们看俄国人的美学,就会不由自主地将美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简单地认为符合生活样式的就是美的,反之则为不美。看古希腊哲学和儒家哲学则会随意地将伦理学的道德判断“善”和“仁”凌驾在“美本身”之上,将一种审美判断异化为道德判断。
黑格尔正是意识到了这种危险,才会去将美与客观可认知的事物相剥离,从而产生了一种凌驾于各种伦理道德、各种认识局限之上的美学感受。这样子去研究“美本身”,自然可以不受干扰和污染,但是也显然会让对美的'研究陷入误区。
前文说了,黑格尔认为美源于“绝对理念”,因此天然存在,不动不灭。由此产生的美学定义,其实涉及了“美本身”的关键性课题,即“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黑格尔显然选择将美定义成了一种绝对存在的客观真理——具有永恒性的规律,而通过人的感性浮现。
简单地分析就不难发现,黑格尔其实是将美定义成为了美的规律,而一旦将美定义成了某种绝对存在的规律的时候,我们受到本身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就不可能去完整地正确地去表述美到底是什么。
就比如柏拉图在他的《大希庇阿斯篇》中所做的那样,无论我们将美作何种解释,都是具有缺陷性的探讨,所以柏拉图在可以在《大希庇阿斯篇》通过无数个设问去一步一步地推断出“美不是什么”,但是究柏拉图一生,究其西方哲学史千年的思考,也无法得出“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的答案。
同样去看黑格尔的美学,我们一样可以发现,黑格尔在论述“美本身”的概念时,和他之后对于美的本质探讨,具有根本性的矛盾。
黑格尔做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之判断最重要的前提在于,黑格尔认为美是绝对存在的,这也就以为在,黑格尔认为美在本体论上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这也是世界美学史上最重要的探讨之一——“美是主观念感受还是客观存在”。
但是在谈及这个判断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黑格尔本身便是矛盾的,他一方面认为美是一种脱离了人的判断能力之外的,由“绝对理念”支配的凌驾于所以的主观判断之外的绝对规律,但是他一方面又承认这个世界上具有两种被人类认知的不同美,一种是人类创造认识的艺术美,一种便是自然之美。
因为我们发现如果按照黑格尔地“绝对精神”去理解,我们理应会在所有美的事物中都去发现一个共同地美学的本质,就像宋明理学的“格物致知”一样,只要我们不断地去找寻事物的共相,不断地进行删选,在最后我们终会发现那个所有美丽的事物都具有的共同本质,这就是“美本身”。
但是这种思维模式最危险地地方在于,所谓“美本身”生长和孕育的母体便是凌驾于人类认知能力之上的“绝对精神”和“绝对理念”,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如何我们都只能不断地接近对“美本身”的认知,却永远也达至不了真理的彼岸。这点在认识论上本身便是可怕的不可知论之源头,正如休谟可以否定因果联系的存在一样,这样去认识美的方式最终也必然会导向“美不可能被认知”或者“美本质不存在”地虚无主义认识观念。作为一本研究美学的著作,其一开始便埋下了这样的美学研究初衷,显然是危险的。
其次,黑格尔美学提出地及其重要的一点观点便是“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在此,黑格尔认为因为艺术美是由人类创造并认知的,附加有人类情感和认识活动地价值,所以艺术美高于自然美,黑格尔甚至在卷首还提出了自然美不具有和“艺术美”相同价值的观点。
但是仅从黑格尔自身对“美本身”的阐发我们就会发现他的这种对艺术美的过度推崇和对自然美的过度贬斥是不具有理性价值的。
首先我们从黑格尔的自身理解出发,前文说过黑格尔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句话其实表明了无论去研究哪种美的现象,无论去解释何种的美感,都是要从人的认知能力出发,所以从人的认知能力而言,人在认识艺术品和自然界的鬼斧神工的时候,其实两者都具有相同的地位,即谁更能让人获得“精神的愉悦”(康德《判断力批判》)。
换言之,在被认知的角度上,所谓艺术美和自然美其实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不同地艺术作品和不同地自然美景在人的认知中都一样局限于人对美的感受,所以艺术品可以巧夺天工,自然界一样可以做到“天地有大美”。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所谓对于美的认可,黑格尔之所以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唯一可成立的论据在于他认为“艺术美”源于人的创造和发展,而自然美缺乏了人为的力量和色彩。
听起来似乎是这么一回事,仔细一推敲就可以发现,黑格尔自己都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念的感念显现”,所谓美的本质本身便是客观存在的不变规律,如果按照黑格尔自己的观念,显然自然美会比人类创造地艺术美更贴近美的本质规律,从而符合对美的判断。
但是黑格尔在判断“什么更美”这个问题上的时候偏偏却换了一个比较的标准,不再从美的本质判断出发了,反而使用了何者更能让人获得“美感的愉悦”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判断标准显然和前者对“美本身”的超验判断是相矛盾的。
但是即使退一步,我们从人的认识和美感愉悦去作为判断标准去看待“什么是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发现黑格尔的判断是不成立。因为黑格尔的观点其实很简单,认为艺术美是由人创造,所以艺术美更贴近人的审美。
首先艺术的创作未必创作地便是美感,以贾平凹的《丑石》一文为例,我们会发现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未必是以审美为基本判断的,审丑判断同样是艺术判断的重要表达形式。
退一步说,即是我们理解到黑格尔所处的时代,也许未必有审丑为主题的艺术创作,我们去比较自然美和艺术美。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在寻找艺术美感的时候,其实是脱离不了自然美的影响。
就比如达芬奇地蒙娜丽莎的微笑之所以美妙是因为他在前期对人体的解剖做了大量地分析和研究,不合乎人体自然规律和透视规律地人体绘画早在启蒙运动便被淹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再比如黄金分割地比例本身便是源自于自然界之中的固有规律,所以从某种角度而言,所谓的艺术美,其创造地规律本身便是来自于自然的美学规律。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从某种角度而言,自然美可以说是艺术美的母亲和营养的源泉,黑格尔批判自然美,推崇自然美,一方面和他自己对于美学本体论的认识相矛盾,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他对于自然美的认知局限。
总的来说,黑格尔的《美学》从美学史地宏观角度探研了美学发展的伟大历史宏图,也开创了系统研究美学的先河,但是从对美学本质地分析显然是不到位而有所欠缺的。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2
黑格尔的美学(即艺术哲学)是他的哲学体系圆圈上的一段弧,它就是一个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为中心的美学体系。正是这个“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中心命题,在客观唯心主义的绝对理念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把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了。黑格尔充分地吸收前人的美学研究成果,并以他丰厚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为基础,经过严密而辩证的论述,最后精辟地总结出他的美学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简明又完整的概括,证明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深化了对于美的本质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时代的高峰,具有科学的里程碑意义。尽管黑格尔的美学体系同他的哲学体系一样,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可是他在论证美的本质问题时,却能坚持以人为核心的理论界定,深刻地揭示出人与对象、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等等之间辩证而统一的关系,为我们认识什么是美、怎样去创造美,提供了巨大的启示空间。
黑格尔浓缩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定义,虽说看似简单的一个判断,可是它里面却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具有很高价值的思想和智慧,同时又显示了它的内容根基特别深厚。认清这一问题首先应对黑格尔的理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黑格尔指出:“一般说来,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在,以及这二者的统一。”黑格尔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先于它而存在的概念生发出来的,事物的存在是概念显现自身于事物的活动,是概念的自我实现。当概念出现于实在里并且与实在结成统一体时概念就成为了理念。黑格尔的理念是具体的概念与实在的统一,是主观理解的,同时也是客观存在的。黑格尔这一定义的三个来源首先,这一定义来自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黑格尔认为由概念生发出外在的自然界,而自然界是概念的异化。理念才是概念与实在的统一。理念是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的初级阶段就是艺术,就是美。因此,黑格尔的美其实就是他哲学体系的一个发展阶段。其次,这一定义来自于黑格尔对于艺术的研究,是他经验的积累。虽然黑格尔不是一个艺术家,没有直接从事艺术实践活动,但他对于艺术问题进行了哲学思考、研究,把艺术的特点归纳以后总结出美的定义。第三,这一定义也来源于黑格尔以前的或同时代的德国古典美学。黑格尔的理论受到了康德、席勒、谢林的很大影响。
黑格尔美的概念的全部含义,概言之就是理念的感性化,感性形式的心灵化。(艺术)美是多种矛盾对立面的统一体,具有十分丰富的辩证法内容。
第一、美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美的本质只是在感性形态下作为一个事物而出现的简单的理性的理念,这个美的事物除了理念外没有别的内容”。而“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个方面调合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黑格尔认为,美的本质,艺术美的本质,就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同时,他还要求“在美的对象里,无论是它的概念以及它的目的和灵魂,还是它的外在的定性,丰富复杂性和实在性,都显得是从它本身生发出来,而不是由外力造成的”。在这里他提出一个重要思想,艺术美的理性与感性的统一,要自然完成,任何外力的束缚和人工的雕琢,都会损害理性与感性的.融贯,降低艺术的审美价值。
第二、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黑格尔发展了席勒、谢林的客观论立场,批判了美在主观说,肯定了美的客观性。他反对那种把美看成“是一种纯然主观的快感,一种完全偶然的感觉”的观点,而认为美的理念是“自在自为地必然地”存在着的客观对象。“正是概念在它的客观存在里与它本身的这种协调一致才形成美的本质。”美不是个人主观感情和臆想的结果,而是客观的理念、概念的必然结晶。但是黑格尔并不是机械的客观论者。他的理念、概念不是抽象、静止、孤立的客体,而是一个能动的创造万物的主体。它的内部差异、矛盾导致自身的分裂和外化,使自己的本质在感性对象中实现、发挥出来。因此,“感性显现”又是作为主体的理念的创造物或对象化。在这个意义上,美是主体的创造,是主体的客观化,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第三、美是一般和特殊的统一。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中心定义出发,黑格尔大体上强调一般,认为美和艺术应该从一般的概念出发,将一般转化为个别的形象。但由于辩证法的运用,在他看来,并不存在离开特殊的一般或者离开个别的普遍。“只有在个性和普遍性的统一与交融中才有真正的独立自足性,因为正如普遍性只有通过个别事物才能获得具体的实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也只有在普遍性里才能找到它的现实存在的坚固基础和真正内容(意蕴)。”因此他既反对古典主义把人物写成抽象概念的化身,也反对浪漫主义离开普遍性而一味地突出人物的个性,而主张写出“这一个”,“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满有生气的人。”
黑格尔对于美的定义总结的重大意义在于开创了内容美学的新思路,使黑格尔美学成为内容美学。美只能在形象中现出,美必须有意蕴。这对于整个美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以往“经验派美学从经验出发,着重个别感性现象而忽视普遍概念;理性派美学从逻辑或概念分析出发,着重普遍概念而忽视个别感性现象。”黑格尔把这两种方法统一起来,因为按他的理念的看法,普遍概念必然体现于个别感性现象,个别感性现象也必然包含普遍观念。同时,黑格尔把实践引入美学的研究之中,他的美学是实践美学,是内容美学。
迄今为止,没有哪一位哲人的美学理论能够像黑格尔的美学那样引起人们如此广泛的注意和重视,黑格尔的《美学》是公认的最优秀的美学经典著作。当然,作为一个伟大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一定的局限性,但在黑格尔的理论中有些永恒的闪光的东西,我们应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尤其是对那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观点和理论。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3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几乎所有的人都说过,我也常说,但也就是一说,从来没有深究过为什么人皆有爱美之心。虽然自学过程很艰辛,但是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还是能学到点东西的。
就拿《美学原理》来讲,通过学习,首先,我了解了中西方的美学史,了解了中西方的一些著名的美学家及他们的一些美学理论。在之前,我认为美就是美,美的东西让人一眼就能看出美。学了美学原理之后,我才知道就“美的本质”(即“产生美的原因”)这个问题就有很多美学家的许多不同的理论。比如毕达哥拉斯认为“‘事物由于数而显得美’,美就来自于数的秩序”、“秩序和比例是美的和有用的,而无序和缺乏比例是丑的和无用的”。在他那里,美就在于客观事物的均衡、对称、和谐、多样统一以及黄金分割等形式。而狄德罗则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求美,他认为“美不是孤立的,美不美并不完全取决于事物本身,而要看它与人及其周围其他的事物发生一定的关系,然后才能说是美的或是丑的。”而车尔尼雪夫斯基则主张“美在生活”说,他认为美来源于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当然还有其他美学家的不同观点,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总之,在学习这本书之前,所有的这些对我而言都是陌生的。
通过学习我还了解了“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美学学科直到1750年才诞生。但是,就美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的源头而言,则十分古老久远。”早在原始人类那里就已萌发了对美的追求。
其中“美育”一章,我认为尤为重要,它阐述了美育对人的重要性。“美育,就是当我们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欣赏、评析和判断等审美活动时,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会受到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从而不仅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上得到提高,受到了教育,而且在人的气质、精神面貌上,也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因此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我们的身心,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4
我发现黑格尔的《美学》是很难读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学是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及其辩证法出发的。这套体系极端抽象和艰晦,而且有很多矛盾和漏洞。抽象艰晦的思想体系就必然表达于抽象艰晦的语言,黑格尔所用的并不是一般德国人所习用的语言。读他的书的时候有好几次差点放弃。但是难懂并不等于不可懂。后来还是硬着头皮读下去了。
首先黑格尔是从哲学的高度,也就是科学的最高层次来研究美学的,他认为不是从哲学的高度出发,艺术的标准就是不充实和缺乏说服力的。他在“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一节中,首先将自然美排除在了他的美学研究范围之外,就是因为纯自然的东西排在一起,没有经过人心灵的体验,其内容是机械的,相互间也不存在比较的标准。但是他还是就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作了阐述。他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高多少”。就是说,每个人都能够产生高于自然美的'艺术感受,但是由于人的各方面修养层次的不同,这种艺术感受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自然的东西美不美,必须经过心灵的感知和加工,才可能具有美的含义,只有人具有这种加工的能力,因此也就只有人才能创造和感知艺术美。他认为摹仿的作品只有正确与否,但无所谓美,因为它不是心灵的产品,没有实质的内容。有人说,那些仿冒艺术真品非常逼真的赝品,就其摹仿的功底和效果来说,也可以称为艺术作品,但是从黑格尔的观点来看,这些赝品只是一种“制造”,而不是“创造”,因此从艺术的角度说,它们是进不了艺术的殿堂的。
黑格尔关于艺术美高于自然美也有着很多的看法:黑格尔给美所下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在黑格尔看来美源自绝对理念,使美具有了客观精神性。绝对理念的发展是必然的,美的产生、发展也就是必然的。艺术美与自然美孰优孰劣,在黑格尔看来,艺术美是远远高于自然美的。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蕴含着精神与理念的心灵比自然现象高多少,艺术美相对于自然美就优越多少。艺术美才是真正的美,艺术美的优越性是黑格尔重要的观点。任何时期,任何类型的艺术,只要是真正的追求美就应该是蕴育着理念的,是表达心灵的,只有这样的美,也只有传达此类情感的艺术才是有生命力的。美是承载理念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5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学是他的学生根据他在海德堡大学的讲课记录和教学提纲整理而成的,也是他的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
黑格尔说:象征首先是一种符号。不过在单纯的符号里,意义和它的表现的联系是一种完全任意构成的拼凑。,这里的表现,即感性食物或形象,很少让人只就它本身来看,而更多的使人想起一种本来外在于它的内容意义。例如在语言里,某些声音代表某些思想情感,就是如此。符号的其它例子是徽章或旗帜上用来标志人或船的国籍的颜色。颜色本身并不具有什么性质,能把它联系到它所代表的意义,即国籍。在艺术里我们所理解的符号就不应该这样与意义漠不相关,因为艺术的要义一般就在于意义与形象的联系和密切吻合。这就如同我们古代诗歌中的意象一样,比如看到竹子,我们就想到正直·坚韧;看到莲,我们就想到廉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看到柳,我们就想到不舍·分别………
黑格尔给美所下的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在黑格尔看来美源自绝对理念,使美具有了客观精神性。绝对理念的发展是必然的,美的产生·发展也就是必然的。
艺术美与自然美孰优孰劣,在黑格尔看来,艺术美是远远高于自然美的。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蕴含着精神与理念的心灵比自然现象高多少,艺术美相对于自然美就优越多少。艺术美才是真正的美,艺术美的优越性是黑格尔重要的观点。任何时期,任何类型的艺术,只要是真正的追求美就应该是孕育着理念的,是表达心灵的,只有这样的美,也只有传达此类情感的艺术才是有生命力的。
美是承载理念的,美食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一元论的美学思想始终贯穿在他的思想的各个方面。美学研究是艺术哲学的研究,而研究艺术与科学·宗教等是不同的,它是感情的载体,是传达精神·传达理念的桥梁。心灵的东西才是最高的。艺术家的地位是直接关涉他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心灵和灵魂的深度·广度与厚度。这其中就涉及到最高形式的真实——“理念”,艺术作品揭露心灵实质是在表现理念,艺术作品表现理念的程度同时也决定了其影响和地位。艺术的目的在于表现理念,而艺术的直接后果则在于产生美感,着煤矸石同国外在实现,通过感性存在显现出来的理念。艺术作品是诉诸于感性掌握的,而理念显现在现实中也绝不是简单融合,而是蕴含着外来的或内部的'·感性的知觉或想象等多方面的内容。黑格尔谈到美的对象时说,美的对象必须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有概念所假定的各部分协调一致的必然性,另一方面是这些部分的自由性的显现是为它们本身,不只是为它们的统一体。”只有囊括了这两个方面的美,即只有显现了理念的美才是真美。
而自然是理念的最浅近的客观存在,自然美较之于艺术美等蕴含着理念的美来说也是浅显的。理念与体现概念的结合有不同层次,只有这二者的统一直接在感性的实在的显现中存在,理念才成为美的理念。而自然作为理念浅近的显现,它是具有一定缺陷的。自然美是个别事物的美,它不能像艺术美那样表达无限自由·永恒,因而具有内在性·依存性和局限性的缺陷。
第一在理念初级显现为自然的个别事物,这些直接显现着的事物的各内在方面的因素依然仅仅是内在的。动植物延续生命的过程和它们美的显现,都没有承载灵魂,显现在外面的都不是真正的生命,而是低生命一级的各种构造,他们只有在自身以内才是有生命力的。人是较高一级的,他可以通过皮肤等显现他的生命力与力气,但是也只是一种遮盖,在对灵魂生活·情欲·情感的显现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的缺陷。
第二,这种个别事物的存在还有依存性。这些个别事物虽然是注入理念,但是这种直接注入的理念也不是自由自觉的,在它同外在世界发生错综复杂的关系时,他是依赖着这些关系的:动植物的生存依赖着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它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及整个延续生命的方式态度都会受到影响;人的肉体存在也是在这些外在环境的约束下进行的,虽然人具有意识,具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但是人类的良好发展也是不得不受制于自然规律。人类心灵的存在也不是孤立的,他的各种感触也是直接受启于外在世界的人与事,单纯的身体方面的生活目的和心灵方面的生活目的,在自己成为旁人手段为他人服务和满足自己利益的过程中,是否合乎于自己的心意,这是依赖着社会的关系网的。
第三,因为自然是直接的个别化的客观存在,所以它又具有局限性。每一个自然存在,有生命的与无生命的,因其是个体个别化的,所以相对于完美的理念而言是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的,它们显现为一种不完满的。
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区别是艺术与精神的区别,黑格尔称艺术美为“理想”,这种理想是在自然里找不到的,这种承载理念的艺术是形式和内容·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高度统一。理想是绝对真实的,而自然本身是不真实的,所以艺术是一种创造,一种对心灵的还原。它不脱离自然,同时艺术也不是生糙的自然,而是心灵的创造。艺术美是灌注了心灵与生气,融汇了理念的一种较高的显现,所以艺术美是克服了自然美的种种缺陷,是一种完美的存在。“理想是本身完满的美,而自然则是不完满的美。”“在自然界本来是消逝无常的东西,艺术却使它有永恒性;……就这个意义来说,艺术也是征服了自然。”
黑格尔在讨论艺术美与自然美时他贬低自然美,只是认为这种没有充分体现理想的美不能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他不否认自然美存在的事实,同时,对于自然美的一些抽象形式诸如正气一律·平衡堆成·符合规律·和谐等都是不否认的,甚至他不否认自然美本质也是精神的,也是理念的显现,只不过是理念最浅的显现罢了。
“美食理念的感性显现”及“艺术美高于自然美”是《美学》中黑格尔的两个重要观点。
从某种角度而言,自然美可以说是艺术美的母亲,和营养的源泉,黑格尔批判自然美,推崇艺术美,一方面和他自己对于美学本体论的认识相矛盾,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对于自然美的认知局限。
总的来说,黑格尔的《美学》从美学史的角度探研了美学发展的伟大历史宏图,也开创了系统研究美学的先河,但是从对美学本质分析显然是不到位而有所欠缺的。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6
在“设计美学”的课程学习中,我阅读了《华夏美学》这一书籍,从以儒学为主的华夏文艺一审美的温故,从上古的礼乐,孔孟的人道,庄生的逍遥,屈子的深情和禅宗的形上追索,无不令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令我首先了解的是——所谓华夏美学,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美学。它的悠久历史根源在于非酒神型的礼乐传统之中,它的一些基本观点、范畴,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它所包含的矛盾,早已蕴含在这个传统根源里。从而,如何处理社会与自然、情感与形式、艺术与政治、天与人等等的关系,如何理解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成为华夏美学的重心所在。渐次论述远古的礼乐、孔孟的人道、庄生的逍遥、屈子的深情和禅宗的形上追索。
从先秦两汉的“羊大为美”和“羊人为美”,我理解到所谓“审美”就是感知愉快和情感宣泄的人化,亦即动物性的愉快的社会化,文化化。审美是社会化的东西向诸心理功能,特别是情感和感知的沉淀。我还了解到,中国传统关于审美的意识不是禁欲主义,不但不排斥还包容肯定、赞赏这种感性——味、声、色的快乐,但对这种快乐的肯定不是纵欲主义的,而是要求用社会的规定、制度、礼仪去引导、规范、塑造和建构。华夏艺术和美学是“乐”的传统,是以直接塑造、陶冶、建造人化的情感为基础和目标,而不是以再现世界图景唤起人们的认识而引动情感为基础和目标,所以中国艺术和美学特别着重提炼艺术的形式,而强烈反对各种自然形式。
儒家美学强调“和”,主要在人和,与天地同构也基本落实为人际的谐和。庄子美学也强调“和”。庄子哲学是既肯定自然存在,又要求精神超越的审美哲学。庄子最主要的审美对象:无限的美、“大美”、壮美。指的是不为包括社会伦理道德在内的各种事物所束缚的个体自由和力量的伟大。而孟子的“大”指的是个人的道德精神的伟大,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庄子极大的扩展了没的范围,把丑引进了美的领域。任何事物,不管相貌如何,都可以成为美学客体,即人们的审美对象。
到了六朝隋唐,美在深情。魏晋整个意识形态具有“智慧兼深情”的根本特征,深情的感伤结合智慧的哲学,直接展现为美学风格,即所谓“魏晋风流”。到了宋元,则是美在境界。佛学禅宗强调感性即超越,瞬刻即永恒,因此更着重就在这个动作的普遍现象中去领悟,去达到那永恒不动的.静的本体,从而飞跃的进入物已双忘,宇宙与心灵融合一体的那异常奇妙、美丽、愉快、神秘的精神境界。与屈相比,禅更淡泊宁静。在文艺领域,禅仍继承了庄、屈,承继了庄的格,屈的情。禅又加上了自己的“悟”,三者糅合在一起,使格和情成了对神秘永恒本体的追求指向,在各种动荡运动中来达到那种本体的静。而到了明清近代,美在生活。不再刻意追求符合“温和敦厚”,而是开始怀疑“温和敦厚”;不必再是优美、宁静、和谐、深沉、冲淡、平远,而是不避甚至追求种种“惊”、“欲”、“骇”、“艳”等等。表明文艺欣赏和创作不再顽强依附或从属于儒家传统所强调的人伦教化,而在争取自身的独立性,也表明人们的审美风尚具有了更多的日常生活的感性快乐。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了解了中国哲学、美学和文艺,以至伦理政治等,都是建基于一种心理主义上,这种心理主义不是某种经验科学的对象,而是以情感为本体的哲学命题。这个本体,不是上帝,不是道德,不是理智,而是情理相融的人性心理。它既“超越”,又内在;既是感性的,又超感性,是为审美的形而上学。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7
在《美学散步》一书中,作者宗白华对审美现象的价值本性进行了深入挖掘。作者从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入手,论证了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活动的思想,论证了作为审美现象的“美”与价值现象的相关性与本质联系,作者令人信服地将审美界定于价值范畴内。作者在强调审美现象的精神性和文化性的同时指出,“审美的秘密可能隐藏于主体客体的关系之中,表现于那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之中。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
读宗先生的《美学散步》,感到扑面而来的生命气息,是生命的节奏和对人生的关怀。就像刘小枫总结的:“作为美学家,宗白华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使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宗白华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当我们用审美的眼光看学问时,学问已不再是学问,而是艺术,是人生。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8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从这些古诗中仿佛可以窥见古时候农人们与时间的关系。
这一章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看到是月令时,除了想起汪曾祺的《葡萄月令》以外,还不由得想起了中国古代农民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当然,这在后文也有所提及。“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农人将一年划分出二十四个时间节点,按时令做着相应的农活,忙而不乱,有条不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农人们把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前不久还听得奶奶和外婆在聊什么时候种南瓜比较合适。“我家一般在清明前后种,今年打春早,我家要是有大棚的话,最近就可以栽秧了。”老一辈庄稼人总是格外讲究时令。他们掌握着我们不熟悉的自然密码。而当我们离农业社会越来越远时,这些本应融入骨血的密码渐渐成为写在纸上的、孤冷无助的历史印迹。
现在的我们常溺于节奏加快的生活,已缺了几分耐心去享受平日的诗意。已经很久没有听春雨淅淅沥沥时,昆虫从土里钻出来的声音;没有在夏天的夜晚,躺在藤椅上,轻摇蒲扇,看漫天流萤;没有看秋季的落叶蝶一样蹁跹,到果树下采摘丰收的'喜悦;没有待到冬雪烂漫时,与家人围炉团坐,共话桑麻……
我们常羡慕李子柒田园诗意的生活,自身却仍困于钢筋混凝土搭成的囚笼,追名逐利,背井离乡,一面痛不欲生,一面甘之如饴。当乡村变为遥远的往事,当时令不再为人们所重视,我们终于感叹纪伯伦所言的“透过树枝的缝隙,仰望夜空的繁星,就像撒在蓝色地毯上的银币一样,远远地,听得见山涧小溪淙淙的流水声”是一种奢侈,你可曾发觉,雨水已过,楼下的梨花正笑话盈盈呢?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工业机器轰鸣不能以时间的秘密为代价,如果时令密码真的成了无解之谜,那么人类将失去一大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我听见,时间的齿轮轻声呢喃:“请记住我……”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9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学》是他的学生根据他在海德堡大学的讲课记录和教学提纲整理而成的,也是他的艺术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美学》第一卷中一共有两个重要观点:“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及“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笔者想从这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黑格尔给美所下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里的理念,显然和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念(idea)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在古希腊哲学概念中,所谓理念是指人的认知对事物共相的认知,是建立在人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的,而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具有“绝对精神”和“绝对理念”的概念,在他看来美源自“绝对理念”,使美具有了客观精神性。“绝对理念”的发展是必然的,美的产生、发展也就是必然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绝对理念”其本质便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承认在人的认识能力之上具有一种类似于上帝般的超越人类认识的,不动不灭的绝对规律,而这种绝对规律受到人的认知感受所形成的审美愉悦,便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也便就是美。
相比较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古希腊“真善美”和中国传统儒家“美是仁”的`种种观点,我们可以发现,黑格尔在探寻所谓什么是美的时候,不再借助于伦理学范畴的概念,把美提炼出成了高于生活的生活的产物。
将美感的源头剥离出生活,才有可能不受污染的去分析什么才是美的真正本质,不然当我们看俄国人的美学,就会不由自主地将美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简单地认为符合生活样式的就是美的,反之则为不美。看古希腊哲学和儒家哲学则会随意地将伦理学的道德判断“善”和“仁”凌驾在“美本身”之上,将一种审美判断异化为道德判断。
黑格尔正是意识到了这种危险,才会去将美与客观可认知的事物相剥离,从而产生了一种凌驾于各种伦理道德、各种认识局限之上的美学感受。这样子去研究“美本身”,自然可以不受干扰和污染,但是也显然会让对美的研究陷入误区。
前文说了,黑格尔认为美源于“绝对理念”,因此天然存在,不动不灭。由此产生的美学定义,其实涉及了“美本身”的关键性课题,即“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黑格尔显然选择将美定义成了一种绝对存在的客观真理——具有永恒性的规律,而通过人的感性浮现。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10
芦原义信,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毕业于东京大学建造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代表作有索尼大厦、东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东京艺术大剧院等。《街道的美学》集中体现了了芦原义信以外部空间设计为中心的建筑美学思想。因为他有东西方的教育背景,对日本和西欧的建筑环境和街道,广场等外部空间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又归纳了东西方在文化体系,空间观念,美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中心结合,从细节出发,令人敬佩。
作者重点从空间构成尤其是平面的视觉构成角度来阐释何谓一个美的街道,而在续街道的美学中,作者进行了补充,更多的从视觉景观的角度告诉我们何谓美的外部空间。本书是芦原义信对自己的空间设计观念的理论书。
在书中,作者也向我们介绍了另外一种街道形式西欧的花园城市风格。把外部秩序引人内部秩序中,让市民参与到街道的美化中,把室内空间当成外部秩序考虑。在城市的美化方面贡献是巨大的,然而遗憾的是市民在室内看不到这个花园,室内外是隔绝的。最终花园城市只是让市民参与到环境的建设中,却无法去改变市民的生活方式。
对街道的分析是最有趣味的一部分,他没有罗列数据,没有大段论证,而更多是以一种游记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他对一个城市和承载着城市灵魂的街道空间的感知。芦原义信在论述小空间的价值曾阐释国他对小的理解,他说,右大的东西想象小的东西困难的,但在小的世界中除了发挥想象力外别无他法,在本书中,他一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研究了,在小空间一章的论述中,我们明显发现了他重视建筑精神性的根本立场。
街道空间的美感并不仅仅源自于围合成街道空间的建筑本身,而更多的来源于由这些建筑所确定的街道内部空间的尺度和布局。换句话说,对一条街道的评价与鉴赏,应该更多的把眼光放在街道内部空间不是外墙,街道建筑对于街道空间的主要意义在于构成一个相当封闭的空间,为街道内部空间提供骨架的支撑。
空间作为人们交往活动的载体而存在的,街道空间不但是人们进行必要性活动的场所。也应该成为人们社会交往的平台,能够引导人们之间的美好交往行为的发生。然而,在如今一切都关注效益的前提下,人们越来越多的是实用主义盛行。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是夸张的商业噱头式的建筑局部。形成到处都是视觉焦点的令人疲惫的街道景观。芦原义信在这本书中采用了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向我们阐释了令人信服的专业观点。
街道的构成和美学价值
作者站在居民的视角上分析街道的重要意义,街道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只是为了交通。而是作为社区存在的。此外作者认为广场应该是居民生活场所,是热闹的有生气的空间,而不是单纯的封闭的空间。作者接着论述了高质量的封闭式的外部空间的构成方式,利用阴角空间和下沉式庭院,阴角空间所形成的封闭性强。令人安心的空间模式是极力推荐的街道构成方式。
街道的美学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从芦原义信的街道、广场等外部空间的构成观点来看,对人在一些老街的遗迹上海能发现传统街道的影子。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成都的街道已经大多变为纯功能的街道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是社会状态的象征性,而抛弃了传统城市的亲和力。所以更能感到建立正确的外部空间概念的重要性,而且有必要进行在民众进行观念的普及,积极努力建设我们街道的美学。
最后作者还记述了关于空间的考察和对世界不同街道的实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作者的观点。正如他在书中所讲。街道是当地居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建造起来的其建筑方式,自然条件与人有关。因此,世界上现有的街道与当地人们对时间、空间的理解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当今城市建设热潮中。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竖立良好的空间概念、利用高度发展的科技手段,研究理解现今的城市文脉。保留优良部分,尽可能的创造适合生活的富有人情味的外部街道空间。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11
《华夏美学》由李泽厚先生在2001年出版,全文共六章,二十个小结,从儒释道佛等方向,讲述了中国哲学或文人们对华夏美学潜移默化的影响。作者认为中国美学建立在心理主义上,是以情感为本体的哲学命题。
和西方美学大同小异的是,美学依旧是在哲学的基础上做出的发展,且最开始的形式也是因为祭祀和神话。上古部落的图腾和为了祈福而设计的舞蹈,给华夏美学奠定了基础。“羊人为美,羊大则美。”是中国对于美的说文解字,其中有物质方面的“羊大为美”,关乎着生产和祭祀,也有以繁衍为主的“羊人为美”。可以发现,以前的美学还是与生活有关,但也可以说这是最早期的礼乐。
随着人们对神明的信仰加深,华夏美学开始了对人与宇宙的思考。他们以五为数,发展出了五味,五色,五感等基于人身体感知的归类。当时间发展到春秋战国,儒家兴起,礼开始成为华夏美学绵延至今的关键词。
值得说的是,华夏美学与西方美学最大的不同,应该就是西方美学随着时间和人物不断变化,推成出新。而华夏美学历经时代更迭,只是不断的融合叠加,时至今日,仍然可以从美中看出千年前的痕迹。
儒家最讲礼乐,他们讲究“发乎情止于礼”,将理性与感性合一,用礼束缚着人的行为,规定着人的行动。但这不是宗教,这应该算是一种社会规矩。礼乐建立了中国的艺术形式,也奠定了华夏诗的基础。中国的诗人们以诗赋情,以诗入画,七律,七绝等格式,独特的韵脚和意象让华夏的'诗简洁却复杂,读出来“唇齿留香”。
除了儒家,道家思想也在中国有深厚的影响。道家潇洒,肆意,不争名利,只顾自身的态度,成为很多文人政客们在逆境时候的精神能为界,替儒家略微有些严肃的礼乐制度增添了一抹自由的色彩。
庄子作为华夏美学中的代表,他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和西方美学中的移情说大同小异,同时《庄子》中也讲述了很多人与自然的哲学命题,这也是道家的主旨--研究人与自然、人与宇宙。道家试图将美学与自然同化,认为自然的美好过人造美。且将美丑融合,解除两者的对立关系,认为丑也可以美。这极具浪漫特色的态度补足了儒家“自然的人化”,使得人与自然高度统一,让华夏美学拥有了无穷的变化。
而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屈原,这个可以说是中国最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人。他甚至用自己的死亡将死亡升华,将华夏哲学对死亡的理念融合。“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这种对死亡的旷达正是儒家没有而道家发扬的,庄子在妻子灵堂上放声而歌,便也是如此。
从屈原开始,到魏晋时期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文人们,道家思想美学被彻底融合。他们用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诗词,用及潇洒,狂放或是离经叛道的行为来抒发自己的郁郁不得志,阐述自己对家国的抱负,对死亡的思考。很难不说,屈原因国亡而投江自尽,嵇康在刑前奏《广陵散》,这种死之前的悲愤哀伤,从容淡然对近代乃至如今的中国文人没有影响。这使得中国人在潜移默化中不要害怕死亡,甚至甘愿以身殉国。
我并不是不喜儒家,但老庄易,庄屈儒确实互相交织,互相融合成华夏美学。华夏美学中以物与人,以物比德,最有代表的便是梅兰竹菊四君子。这种比德行为,既是礼乐的体现,也是人与生命宇宙化,自然化的表现。
通过儒道,自然景物被赋予意义,从而失去了神秘性和威吓,成为众多艺术作品中的艺术意境。因此,除去少数民族,我们很难在汉族社会看到自然崇拜,甚至很少在佛教以外的地方看到神话崇拜。因为以道家和没什么关系的道教的说法,人可长生,人可成仙。甚至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人也可以成佛。而儒家,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信佛,他所支持的祭祀,都是基于对家族和祖先的礼仪。正因为天人感应和人神转换,天道在华夏中彻底成为了带有神秘色彩的唯物主义。
慢慢的在宋代,经过唐朝对与佛教的大力发展,佛教中的禅也融入了中国。“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种对于境界的追求,对于意境的寻找,对于身外物的无所求,在禅上发展到了高峰。他们不讲究屈庄的风骨和神理,也不在意儒家的比德,只在乎山水之间,天人之间的妙语,以一物而窥世界。
到了明朝,理学心学的兴起又给华夏美学注入了新的变化。他们开始更多的关心人的自身,而不是人与自然。他们回到个人的血肉与情欲上,以至创造出四大名著及《金瓶梅》此类的小说,传奇。他们在儒家的道德束缚下,显示了自己的个性,更加贴近生活。这种奇、异、巧、怪、俗等基本等于与传统诗学背道而驰。在儒家思想依旧是主体的社会中,小说家们只能文道分开,成为野史杂书。但不得不说承认,正是离经叛道的小说家们,才能给华夏美学创造这浓墨重彩,千古流传的一笔。
等到西方文化传入中国,非常厉害的是,华夏美学不仅没有被西方美学同化,反而寻求到了融合共生。
华夏美学使用汉字,汉语等作为载体,中文本就是华夏美学的一种表达,无论是书法还是诗词的韵律。故而当英文的东西转化成中文,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时,难免会因为语言而被转化。那些翻译不出的东西,西方没有的东西,也成为华夏美学独特的存在,使得中华文明在全世界拥有一席之地。
也正是这一代代发展的本土哲学和一个个传入又被融入的外来文化形成了今日的华夏美学。“美”是何?它们都没有给予定义,在世界中,在天地间,在心里,独一无二,从一而终。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12
打开《美学散步》,就是赶赴一场美学之旅,好像听到宗白华老先生慢慢走、欣赏啊的谆谆教诲,在字里行间跳跃着,鲜活着,生动着,无时不在发散着美学的汗漫灵光。读着读着,那传统文化里面的墨香,那广阔大地上的草魅,那洋溢着美学思想的氤氲,都在潜滋暗长了。
一、空灵之美,美学之魂
美学境界的广大,和人生同其广大;美学境界的深邃,和人生同其深邃。因此,孟子曰:充实之谓美。然而,美学又超凡入圣,独立于万象之表,凭其独特的形相,范铸一个世界,冰清玉洁,脱尽尘滓,呈现无限的空灵。宗白华老先生认为,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的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
我曾经长期迷恋于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操练,沉迷于方法与过程的精细化匠创,而往往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染,尤其忘记了语文之美的挖掘,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抛弃脑外而恍然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考试成绩上去了,但是学生的美学素养没有激发出来,语文学科赤裸裸沦为考试的工具。
读了宗白华老师在《美学散步》中关于空灵的论述,我顿时有茅塞顿开之爽。苏东坡曾言: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王羲之曾言: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周济曾言: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此时此刻,美感悄然浸入,哲学之美荡溢开来。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将文字之美、意境之美、人性之美,充分挖掘出来,让美好的语文课洋溢着空灵之美,还美学之魂,美学之美。
二、虚实之美,美学之要
美学境界的打造,是一个曲径通幽的过程,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先秦哲学家荀子在《乐论》里面,对于艺术表现的虚和实有独到的论述,正所谓: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因此,宗白华老先生在《美学散步》中谈到: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地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由上述可见,去粗存精是美学产生的过程,是虚与实辩证的统一,既粹且全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
中国传统的艺术很早就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民族的独特的现实主义的表达形式,使得真和美、内容和形式高度地统一起来。中国虚实结合的艺术风格,对于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借鉴遵循与营养资料,从而帮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等实际要求的落实,更要注重人文素养的打造,还原语文教育的本质。
读了宗白华老师在《美学散步》中关于虚实的论述,我再一次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感到中国艺术对于语文教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宗白华认为:由舞蹈动作伸延展示出来的虚灵的空间,是构成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等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的共同特征,从而造成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特殊风格。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将虚实相间的这种美学思想落实到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文字徜徉中感受民族美学的魅力。
在李白诗词教学中,我曾经满足于对李白诗歌特色的讲解,对其风格仅限于浪漫主义的诠释,并暗自得意,并将《行路难》《渡荆门送别》《春夜洛城闻笛》等名篇佳作进行肢解,学生基础知识学扎实了,但是李白的诗歌之美给弄没了,好像语文教学就应该这样。通过阅读《美学散步》,我深深感受到:研究我们古典美学,可以有助于人类美学的探讨与艺术理解的'诠释,从而帮助我们更好驾驭语文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问题。
三、意境之美,美学之道
美学境界的打造在于意境的打造,自然之道是美学意境的至高境界。宗白华老师在《美学散步》中谈到:纯真的刻骨的爱和自然的沉静的美,在我的生命情绪中结成一个长期的微渺的音奏,伴着月下的凝思,黄昏的远想。由此可见,美学已经浸入作者的血脉与灵魂,成为心路历程的重要陪伴者。
书中谈到,在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是研寻其意境的特构,以窥探中国心灵的幽情壮采。艺术境界其本质特征是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得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艺术境界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她的色相、秩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这种思想,和我们研究古诗词的意、境、韵之美,是不谋而合的。
读了宗白华老师在《美学散步》中关于自然之道的论述,我再一次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感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上得太沉重了,这种美学教育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语文不可能是医治心灵创伤的万能之药,尤其我们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更不能代替学生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只能用语文教育给他们带来影响,而这种影响的成效又往往取决于学生的自觉。
总之,宗白华老师的《美学散步》是一部富有启蒙价值的美学典籍,其空灵、虚实、意境等论述,对于我们语文教师加强美学修养意义重大,更为我们改进语文教学提供了基本参考与行动遵循,是美学学习的教学用书,也是美学修养的重要参考。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13
在《美学散步》一书中,作者宗白华对审美现象的价值本性进行了深入挖掘。作者从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入手,论证了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活动的思想,论证了作为审美现象的`美与价值现象的相关性与本质联系,作者令人信服地将审美界定于价值范畴内。作者在强调审美现象的精神性和文化性的同时指出,审美的秘密可能隐藏于主体客体的关系之中,表现于那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之中。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
读宗先生的《美学散步》,感到扑面而来的生命气息,是生命的节奏和对人生的关怀。就像刘小枫总结的:作为美学家,宗白华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使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宗白华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当我们用审美的眼光看学问时,学问已不再是学问,而是艺术,是人生。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14
手指落在键盘上,却不知道从哪谈起。实不相瞒,写读书笔记完全是因为要完成单位下发的任务,本身是反感的。但当决定落笔之时,不得不说,这样的被迫是坚持写下去的动力。那就从我选的《美学散步》这部书说起吧。
这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知识的书籍。最早接触美学,源于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就是想增强个人的审美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自己熟知的`已经适应了的环境中,对周遭的一切已经习以为常。不管是居住条件、饮食习惯或是生活环境,很少去体会是否有美的存在。有一天,当我们走出这个环境,走到和自己生活环境差异比较大一个城市。我们可能会对那里产生许多的好奇心,或许会对那里的建筑,那里的饮食,那里的山川河流,产生各种美感。
反过来,也许那里的人们来到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因为差异性,也会产生好奇心和许多美感。听起来似乎都和距离有一定的关系。当我们将熟知的事物拉开一定距离欣赏时,往往会产生意外的美感。远方是美景,我们早已熟悉的生活环境其实也是一幅独特的美景。这需要我们去发现,去睁大眼睛寻找美的信息。除了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感受力,也需要我们积累一些美学方面的知识。通过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来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和思考能力。
仔细想来,我最早接触美学方面的知识,是从听美学大师蒋勋老师的音频节目《美的沉思》开始。每天上下班坐公交车上的路上,饭后、睡前的空余时间,这档节目都在陪伴着我。从西方艺术文明起源到欧洲文艺复兴,从中国古代美学殷商陶器、雕刻再到唐宋文学的诗词之美,这些都如雨露清泉时刻滋润着我的心田。蒋老师就像一位美的布道者,将我引入这片超越世俗的精神圣地。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15
《美学散步》里给我印象较深的是以下内容:诗、画的美及两者的关系、书法、音乐和建筑、国外的雕塑,以及艺术意境和从艺术中反映出来的哲学理念。作者的文字流利、内容丰富优美、见解独到。
关于诗和画的分界,作者认为:诗传画外意。诗留给人更深长的想象空间,他列举了达芬奇用了四年时间画出的蒙娜丽莎的眼睛。有时候诗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像一些摄影作品的题目一样,能够拔高艺术作品境界。另外,诗还能咏时间,而画只能捕捉瞬间。
很多诗像印象派,比如王昌龄的《初日》: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多么美妙的一副香闺画啊。“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图画中。”“太阳的光,洗着她早起的灵魂。天边的月,犹似她昨夜的残梦。”自然无往而不美。何以故?以其处处表现这种不可思议的活力故。照相片无往而美。何以故?以其只摄取了自然的表面,而不能表现自然底面的精神故。要有发现自然中美的眼睛,心中要有诗的意境。“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王安石诗: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半江残月欲无影,一岸冷云何处香。”
悠悠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中国各门传统艺术(诗文、绘画、戏剧、音乐、书法、建筑)往往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包含(如诗文、绘画中可以找到园林建筑艺术所给予的美感或园林建筑要求的美,而园林建筑艺术又受诗歌绘画的影响,具有诗情画意)。作者将中国传统的美感或美的理想(诗歌、绘画、工艺美术等)归纳为两类:芙蓉出水的美和错采镂金的美。其中,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陶渊明的诗顾恺之的画王羲之的字都是一种自然可爱的美,汉赋、明清的瓷器、京剧舞台上浓厚的彩色的美是错采镂金的美。作者极推崇魏晋,因为这之前—汉代—在艺术上过于质朴,在思想上定于一尊,统治于儒教;这时代之后—唐代—在艺术上过于成熟,在思想上又入于儒、道、佛三教的支配。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峰,倾向简约玄澹、超然脱俗。
埃及、希腊的建筑、雕刻是一种团块的造型,中国古代的绘画不重视立体性,而注意流动的线条,把形体化成为飞动的线条,着重于线条的流动,因此使得中国的绘画带有舞蹈的一位。国外的很多画家、雕刻家注重光和影,中国话却是线的韵律,光影都不要了。这一定程度上受到中笔墨的影响。西方画家是由几何、三角构成透视学的空间,而中国画是诗意的创造性的艺术空间。西洋在埃及、希腊以来传统的画风,是在一幅幻现立体空间的画境中描出圆雕式的物体,特重透视法、解剖学、光影凹凸的晕染。中国画法不重具体物象的'刻画,重意境。西画的透视法是画家立在地上平视的对象;中国画的透视法是提神太虚,从世外鸟瞰的空间立场。中国画的空间构造,既不是凭借光影的烘染衬托,也不是移写雕像立体及建筑的几何透视,而是显示一种类似音乐或舞蹈所引起的空间感型。
歌德说:建筑是冰冻住了的音乐。中国的建筑、园林、雕塑中都潜伏着音乐感—即所《美学散步》是一本不厚、很小的书籍,可是里面的思想却熠熠发光。作者是宗白华先生,因为作者是个诗人,所以整本书的主要风格是诗意浓厚,闲适舒缓,令人读起来非常有趣味,不会失于泛泛而谈,但又不至于过于深奥难懂。
当你翻开这书时,便会想全心全意一气呵成地看完,不希望中间会有任何间断,因为在看的过程中经常会遇见令人拍案叫绝的美言好句。完整地研读有助于对这本书里的所有思想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对其中东西方文化碰撞有更为深入的把握。当我真的如饥似渴地将这本书狼吞虎咽般读完之后,还是手不释卷。于是我又想重新仔仔细细地将其中所有的思想品味一番,咀嚼一番。所以我采用了通读和精读两种方法。通读只让我对这本书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全书风格上讲,文笔优美,行文如云卷云舒,自然而闲适。从其内容来说,交融中西,有很深沉的哲学蕴于其中,不会艰涩难通,但是你也不能马上获得其中真意,要如散步般,逢到一处好景致时,便要驻足细赏。《美学散步》这部书就是这样的,行到思想灵光闪现处,要静下心来思考,比照自身,有何感悟。这一功夫是后来在细读的过程中才慢慢体会出来的。
今还记得里面有引用李丽对宗白华《美学散步》的评论,她是这样说的:“‘散步’当中有古老周易演绎我们祖先‘天人合一’观念的直观、感知和体验;有禅宗以净的心去体悟观照万物的境界;有老庄、玄学追求的灵气飞扬的思辨智慧;有亚里士多德的明晰合逻辑的理性色彩;有休姆经验主义哲学中对感官体验的重视;有康德把时空作为人类感知方式,把心灵作为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的真知灼见;有黑格尔否定的思考的辩证思维;还有在20世纪中西文化碰撞中为人们普遍运用的比较中见同异,同异中辨特征的方法,以及文化溯源的方法。”我非常同意李丽精警的评价,而且她表达的是那样的紧凑。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16
最近读到一两本关于美学的书籍,我庆幸自己能够想到读它们,因为在此之前对于美学我是个门外汉(现在也不算内行),更不了解到底什么是美。读易先生的《破门而入——讲美学》,才知道美学不是教你“装房子、买衣服、交女朋友”,而是相当大的一个社会科学,它原本是在各艺术门类学科之上的学科,是个统领。抽象而枯燥其实才是美学研究的特点,因此西方美学的大家也都是哲学家,比方柏拉图、苏格拉底,还有康德和 。既然美学也是哲学,她就必定具备哲学求真理的特点,但什么是才是真正的美,如同哲学里其他问题一样,往往是没有统一答案的。虽然易先生讲的深入浅出、幽默幽默,读此书我仍然费力,因为它需要一颗极其抽象的哲学的头脑。
真正有点感觉的是读宗先生的《美学散步》。此书较为具体,如同书名,仿佛是在美学的境地里做一次心灵的散步,诗乐书画,悠哉美哉,还可收获良多。正如他在前言里说到的: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旁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兴趣的燕石。无论鲜花或燕石,不必珍视,也不必丢弃,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后的回念。
说这两本书究竟与我与中秋又何干呢?不,我想真正对美有困惑的人,是看得出来干系的`。宗先生在“美从何处寻”这章中,讲到了寻找美的两种方法:“移我情”和“移世界”。移我情就是改造我们的情绪和思想,使之能够发现美并创造的表达美,以成为艺术。“我们的情感要经过一番洗涤,克服小己的私欲和厉害计较才能发现深度的美。”移世界就是改变世界的现象,使它能够成为美的对象。比方月亮,就常常被用来美化世界。虽然宗先生一直强调美是客观存在的,但在我看来,无论移我情还是移世界,都将是人为的主观的对美的探寻。
当代社会机器轰鸣、网络兴旺,人们早已没了赏月的闲情,更别说这晚无月的中秋。问题是这样的美境就丧失了吗?如果所有的物质我们都看不到美,一切都只是原子分子,那么“世界是不是就变成了灰白色的骸骨,机械的死的过程了?”都市人常常要么困惑生活无趣,要么只顾忙碌焦虑,无法发见身边的美,为什么呢?“我们在自己的心里找不到美,那么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如果一个人情感曲折、思想矛盾,恐怕尝到的是苦闷,而不会是美,所以,“忘掉自我,忘掉自己的情绪的波动、思想起伏,不把自己关在狭小的心的圈子里,不只是在自己的心里而是到广阔天地里去寻找美”,我们才能真正找到美。
这大概是我这样的都市人去找这样的书来读的原因吧!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17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结集出版的美学着作。作者没有建构什么美学理论体系,而是用他行云流水般的抒情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来自生活中无所不在的艺术美,待得我散步归来,我发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与净化。对于体味中国艺术至境,宗白华原则的是从“错彩镂金”走向“芙蓉出水”,以他特有的方式将中国美学的各方特色熔铸出来并标举到了极致。
宗白华先生认为,美学的内容,不一定在于哲学的分析、辑的考察,也可以在于个人的行动所启示的美的体会和体验。他的美学研究不重哲学的分析、逻辑的考察,而重趣谈、风度、艺术和审美的体验;不是从逻辑定义和概念辨析出发,而是从美的体会或体验出发;不是纠缠于本质、对象、特征等美学理论的空泛讨论,而是凭借自己深沉的心胸去充分领略、感受大自然、艺术人中的生命美、境界美。
宗白华美的态度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18
本书的第七讲标题即为灵的空间,而本篇也正是围绕着“灵”之美来写的。
第一章节主要写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中的空。在我看来,中国人对空的追求主要是因为由古至今有太多不满于现实生活的文人墨客,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精神的慰藉,然后便想方设法开辟能寄托精神的新空间,排斥现实中的功名利禄,希望走向一个无形而理想的世界,久而久之,便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叫“空”。最典型的便如老子,强调“大用之空”,希望人们关注空无的世界,我感觉这也可以理解为关注真实的心声,给自己的心灵留一块空白之处安置理想世界。老子的思想对后世的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人们感到失意的时候,就不妨用“空”来安慰自己,在这个非真实的无形世界,尝到一丝丝生活的甜头,这种想法不能说是错误消极的,毕竟每一个人总得需要些理想,更何况这里的“空”非“无”,其更多强调的是一种有用之空。中国画便是有用之空的很好的体现,它极尽白的妙用,填得太实了便只能算作墨团了,不能称之为画,譬如文章开头讲的画家,画美女画到最后就涂黑了,个人感觉中国画讲求的是一种意境,只需要用寥寥几笔,将构画中最核心的意象突出便行了,其余部分则留给看画者自由想象,让人的思维可以自由驰骋,这大概也能称之为“灵”吧!
空的思想在当今生活中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如今很流行的一个词叫“佛系”也许是它的扭曲变性,佛系完全忽略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身边的一切都随遇而安,而“空”是在现实生活中衍生出来的,它不代表着不作为,不过是更强调给心灵留点空白的空间,也就是还可以有顺应心声的空间。但是做人太实了也不好,做人太实,压力便会很大,国民太实,自杀率便可能上升。
文章的第二章节,是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庄子的观点是:随世界同在,没有执著,便有自由。个人感觉这一观点也是为失意的`文人墨客量身定制的,在经历了官场失意后,也许只有一句不再执著能让自己死心了。我认为自由分两种,第一种自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其实也就是如流浪汉般,什么都不做,我想流浪汉是现实生活中最自由的职业,他们不用疲于应付人际关系,不会为了拿到某个荣誉或升职而发愁,他们整个人都是属于自己的,我曾看到过一篇文章是赞扬流浪汉的,说他们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但是我不是流浪汉,我怎么知道他们清楚还是不清楚呢?第二种自由则是在积累了足够的现实资本,在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下获得的自由,我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代表便是郭川,他辞去了企业老总的职位,投身于竞技帆船中,试想若他没有在做企业老总时积累的资本,他怎能放心地参与帆船竞技呢?我想庄子强调的大概是第一种,他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他的思想足够深邃,各国国君尊重他,无形中便积累了自由的资本,我等凡夫俗子可吸收他思想的精髓,但我想万不可以学习他这种做法。人生短暂,该拼还得拼,否则,我们怎知道自己是夸父逐日还是走向成功?
文章的第三章节,讲的是无色之色,我想这本质上阐述的跟空差不多,在这里,我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强调朴素之美,这种美在水墨画里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的,进一步来说,朴素可以引申为返璞归真,强调的其实还是去掉修饰,关注自己的心灵。 文章的第四章节讲的是在书法绘画中的制造矛盾,细细品味,对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还是有帮助的,关注书画,其实也是关注心灵的活动。
本篇中所谓的“灵”,我认为便是关注心灵,给心灵留白,给心灵留点自由,让心灵去掉修饰,用书画陶冶心灵……总之,文学艺术是一种关注人的思想精神的活动,通过中国美学十五讲,我们也不妨静下来,让自己的心灵发个声。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19
“空”,是中国美学意识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集道家智慧于大成,展现出了中国哲学的精华。
“空”,指的是物质上的“空”,却映射出精神上的“繁”。“空”不是空虚,而是空灵。外表的空旷匮乏,并不代表着意境的空。我国的传统国画,仅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图画的神貌。第一眼看去,好似画作并没有什么内容,显得有点空旷单薄。细看,便会被其中淡雅的意境所吸引,心思也会随着那淡淡的笔墨飘进那素净之地,达到精神的满足。不同于欧洲那种浓墨重彩的油画,用各种艳丽的'颜色吸引住你的眼球。中国的国画是以空淡之灵慢慢化进人的内心,让灵气丰盈人的身体。
“空”是有灵气的。仿佛一只跃动的精灵,清新脱俗,不染尘气。“空”的美学强调用心灵去感知万物,用心去顺应自然的发展。“空”与“灵”,有空才有灵。唯有将尘世中的执念扫空,才会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之灵气。灵气,方为人之魅力所在。不为过去而烦恼,不为未来而忧愁,活好自己的每一天,对人世间的万物都有着自己的判断,即使看破了红尘,也要装作看不破,用积极与真诚对待人生。这样的人,才是有灵气之人。
“空”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已经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了下来。当代,我们仍能在现实生活中时不时地追寻到“空”的印迹。苏州园林,即是“空”中显“灵”的一个典型代表。一方水乡,一片聚落,纵横交错的水路网承载着空灵的气息,氤氲着每一位苏州人的内心,展现出苏州大地的神奇与美丽。苏州园林错落有致地点缀在苏州这片土地上,循着那缓缓的流水,穿过一条寻常的巷陌,苏州园林总是在不经意间映入你的眼帘。苏州园林并不像宫殿那样富丽堂皇,它有的,只不过是几间清新淡雅的书房,几池清澈见底的湖水,或是一座低矮的假山。漫步其中,在这空旷的园林里,你自会发现蕴含其中的无限魅力。一汪清池,承载的是苏州人骨子里的柔情与细腻。一座假山,耸立的是苏州人不屈与刚正的风骨。不仅是苏州园林,在中华大地上每一处都蕴含着“空”背后的“灵”,都散发出中华民族背后的灵性之美。
“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色,映射出中华民族独特的“灵”的风韵。从中华民族对于美学的审视,便可推知中华民族的性情与风骨。中华民族是兼具柔情与刚毅的民族,散发出沉淀了五千年的文化气息。“空”与“灵”一直扎根于我们华夏人的内心,从未消逝过。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20
在国庆节长假中,我在《让孩子更有动力的100个激励故事》中,读了《留美学生的志向》这一篇文章,我感受到陶行知强烈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陶行知留学回国,知道了教育的重要性,他放弃了富足的生活,开拓了平民教育的道路。他自己编了一本平民千字课本,开展了平民教育活动,让全国所有百姓都投入到学习中,他母亲六十大寿时,他也没回去和亲友们团聚,只写了一封信。
陶行知回国后,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但他却感到不安,便去农村兴办学校,又开展了平民教育活动,不管是穷人家的孩子,还是富人家的孩子,都让他们来学习,他为什么这样做呢?他是为了提高中国人的整体素质,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陶行知的爱国之心真令人感动。
像他这样的爱国之人还有很多,像武训,他攒下钱来办义学,钱学森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回来参加导弹的研制,为中国的军事力量做出了巨大贡献;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是有了这么多的.爱国人士,我们祖国的发展才会如此迅速,我们的祖国才会如此繁荣昌盛。
我是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将以先辈们为榜样,勤奋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做一个像陶行知一样的爱国人士。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21
每个人都会孤独,大部分人都是立刻找各种娱乐来填满这让人窒息的孤独,因为大部分人认为孤独就是空虚,而现代人是最怕空虚的,最怕两个人坐在一起无聊到无话可说,一个人回到家除看手机想不出要做什么事。作者和大部分的不同仅在于坦然接受内心的这种不舒服的孤独感,然后整本书就是告诉我们你现在的孤独是非常正常的,语言越多越孤独,稍微想要释放一下暴力,想多一分钟思考一下看起来就是答案的结果,希望改变现状的革命,最后,对伦理范围外的欲望都是正常的,虽然都是和别人不一样的,但其实很多人都有这种情况,只不过只有百分之一的人会接受自己的这种想法,然后心平气和的想一想自己为何不同。至于另外的'百分之九十九的其他人会强迫自己不停的向外寻找而懒于向孤独者一样寻求内心。
很高兴读这样一本能让自己从一个不同角度看待自己的孤独,从而打开自己心智的书。十年前我还能感觉到自己的内心,但如今娶妻生子已经慢慢迷失了自己,就像书中最后的那位主妇一样已经太依赖家庭了,太依赖工作了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22
《美学十五讲》是凌继尧先生主编的一本适合美学入门者学习阅读的书。书中多举出各种例子,联系中国古典文化中对美的理解、表述以及西方美学文化的发展,内容广泛丰富而又通俗易懂。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有多少人问过?有几个人解答出来?“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美的理解亦是如此。
我想,美不是客观存在的,“美”是一种知觉,是一种情感、意识的表达,它来自于人的思维运动。人这种奇妙的动物,被莎翁赞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会思考、有意识。能够感知美并能把这种感知表达出来。所谓“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要寻得美,首先要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要有开放的头脑和心灵,才能感知到那些客观存在的有可能称之为美的事物。这“眼睛”、“头脑”和“心灵”又是因人而异的。你是否细腻敏感?你是否喜欢接触新事物?……人不同的个性特征和阅历经验等都影响着这“眼睛”、“头脑”和“心灵”的开放程度。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具备“认知的能力”。“涉猎愈广博,偏见愈减少,趣味亦愈纯正。”
其次,要有一个“出”的过程。找到了美,还需要明白它是怎样一种美,具体美在何处,它的形式如何、性质如何,并把这种获得发挥出来,转化为一种能提升自己甚至能对社会有用的力量。这就要求,“欣赏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越非功利越好,越少刻意越好。
我对这一点体会颇深。初中时读《简爱》、《战争与和平》、《红与黑》等,没有不认识的.字,以为这样就是读懂了。然而之后的半年、一年里,会有意或无意地因为经历的一些事情而联想到书中的内容,会禁不住再读一遍甚至两遍,在这样的过程中,深刻明白一些道理使其内化为成长的力量,提升自己的涵养。“你以为我会无足轻重的留在这里吗……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缈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我现在不是以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准则和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同你的心灵讲话。”初读以为这只是简小姐的话,慢慢成长中,才发现这该是所有女性甚至所有人的认知。它成为我灵魂、精神的组成部分,支撑我的存在,使我勇敢。这岂不是艺术美经读者再创造后的更深层次的美吗?再深层次的美发生于如以下情况:《汤姆叔叔的小屋》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美国黑奴制度的废除,因为它影响了太多人的心灵,促使当时的美国社会的改变和进步。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的事物原型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见或不见念或不念它总在那里,但是有人能发现有人却不能。万事万物形态各异,各有千秋,但只要抛却偏见,心灵纯粹,总能从每件事物中发现美。万物不同,却是大同之美:不同而之于宇宙共生共存,岂不是和谐之美?
美不自美,欣赏美,人是主体,社会和谐应该作为其最终目的。以“出世”的心态发现美,以“入世”的心态欣赏美。人的心态不同,故美亦“因人而彰”。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23
通过课下阅读《美学四讲》这本书籍,我对“美”以及艺术与美学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清晰的了解。
这本书分为四部分,分别从“美学的对象与范围”、“谈美”、“美感谈”和“艺术杂谈”这四方面探索了美学领域的诸多复杂命题。这里既有对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各家各派的观点的评析,又有作者自己的一家之见。
在《美学四讲》中,我收益最大的是李泽厚先生对美和美感的见解。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的统一,才能产生美。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李泽厚认为美感问题属于心理科学范围,是审美心理学所专门研究的课题。西方美学家认为美是美感所创造出来的,而这个过程有一个中介,就是主观的`审美心理。因此研究美感就需要从审美心理研究。美感首先是悦耳悦目,这里耳目不只是认知而是享受,这享受也不只是生理快感,而是身心愉悦。其次是悦心悦意,最高的形式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悦志悦神,它是道德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它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止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而且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黑格尔认为与崇高有关,是一种崇高感,而在中国则可以理解成“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这本书的内容理解起来有点儿偏理论,在今后继续学习美学课程中,我要将设计和美学理论联系起来,从而更深入地体验美学的所在意义。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24
《美学四讲》是李泽厚全面系统地论述自己美学思想的专着。作者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立足于“人类学本体论,建立宏观理论体系,结构严密,气魄恢宏,不单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以主体的实践和积淀,统一社会与自然,探讨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等问题提出美学与人类命运相关联的前景。
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朱光潜说:“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态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性质。”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即情感思想上的同意,才能产生美。例如椅子只有被人坐,才成为椅子。然而,对象还必须有客观性质,也就审美性质问题。作者在此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同构说”解释客观刚面的条件、因素等是如何成为审美性质的。“一定的形式结构,因为同构感应,引发人们特定的知觉情感,从而具有审美素质。”但它与动物的同构反映不同,因为人打通够反映是在长期生活实践,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形成的`。这里又涉及了美的本质问题。以上三方面是美的三层含义。但是作者认为只有从美的根源,而不是从审美对象或审美性质来规定或探索美的本质,才是“美是什么”作为哲学问题的真正提出。
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即自由的形式)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③它属于一种现代意义的新的客观论,亦即主体性实践哲学的美的客观论。也可以说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但不是个人的本质力量,而是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同时,李泽厚认为:“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④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社会美是美的本质的直接展示。它经历了从动态过程到静态成果,也就是“由于主体实践力量强大并征服自然对象之后的成果。”如大桥、高楼等有气势,就是具有善的形式力量,它们也是为人服务的,这又成了真的内容,两者是统一的。社会美具有历史尺度,历史的沉埋使社会美更深沉的力量。
此外,它还与技术工艺、生活韵律有关。在当今的工艺社会里更需要“天人合一”,它既是自然的人化也是人的自然化。李泽厚从中又延伸出形式美及其一般规律或特征,如对称、节奏等是人来实践力量所历史地造成的抽离。他用沃林格对“抽象”的研究即使形式美的根源,即“‘抽象’表现的是对生命和现实世界的隔离、否定,是为了消灭具体时空以求超越有限,是对永恒的追求,是人与世界关系的紧张、收缩和内化。”⑤所以物质实践的抽离根源自然在缘故的人类劳动操作的生产实践活动之中。
然而“现代科技工艺和工具理性的泛滥化所带来的人性丧失……人做了由自己所发现、掌握、扩大的形式力量和理性结构的奴隶”,这种异化真是自然美要解决的课题。自然美的本质也来自客观的社会生活、实践而不是主观情感意识。李泽厚又用了“自然的人化”解释自然对象为何引起审美愉快。在这里,是一种广阔历史视野上的“自然的人化”,具有历史性。自然美也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人的自然化,个体的感性与大自然是相互交往的。在这个交融过程中,更多的是规律性服从与目的性。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25
人经常感叹人生无常,去日苦多,时间一去不复返,总希望把时间唤醒、逆转和凝练,艺术便能满足人的这种要求。时空从人们现实地把握世界的感性知觉变为体验人生的心理途径,它直接地唤醒、培育、塑造人的自觉意识,丰富人的心灵,去构建这个艺术——心理情感的本体世界,以确认人类的生存和人的存在。
艺术把时空凝冻起来,成为一个永久的现在,这种凝练的时空,它毫不真实,却永不消逝。艺术勾销时间,这种勾销却使心理增长。时空本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感性方式,艺术里的时空却成为人类心理增长的途径。人类和个体都通过时间的体验而成长。
如“康德”所云,只有天才才能创造艺术。他指的天才并不是天资,而是指艺术作为审美理想的表现,有将深刻的人生内容转化为艺术形式的伟大才能,以造成伟大的意识层。这种创作是“无法之法”,它不能教,没有固定的法则方式,纯靠艺术家个人去捕捉从而去表现那既有理性内容、又不能用概念来认识和表达的东西,创造既是典范又是独创的富有人生意味的作品。
人生境界、生命感受和审美能力(包括创作和欣赏)的性格差异,具有本体的意义,即那似乎是被偶然扔入这个世界、本无任何意义的感性个体,要努力去取得自己生命的意义。这种意义不能逻辑地产生出来,而必须由自己通过情感心理来寻索和建立,所以它不只是发现自己、寻觅自己、而是去创造、建立那只能活一次的独一无二的自己。人作为个体生物是如此之偶然、短促和艰辛,而死却是必然和容易,所以人不能是工具、手段,人是目的自身。艺术是人的感性存在的对映物,它就存在于人的日常经验中,这即是心理——情感本体。
当艺术品完全失去社会功用,仅供审美观赏,成为“纯粹美”时,它们即将成为“完美”的装饰而趋向衰亡。艺术品如何从实用、功利的人工制作向所谓的纯艺术的审美过渡,正是有关心理——情感本体的建构关键之一。
生命是一堆印象、材料而已,作为美的艺术,正是通过形式的寻觅和创造而积淀着生命的力量、时代的激情。从而使此形式自身具有生命、力量和激情。这即是生活积淀。原始积淀是审美,艺术积淀是形式,生活积淀是艺术。
在生活中去做非功利的省视,在经验中去进行情感的净化,从而使经验具有新鲜性、客观性、开拓性,使生活本身变为审美意味的领悟和创作,使感知、理解、想象、情欲处在不断变换的组合中。于是艺术作品不再只是供观赏的少数人物的产品,而日益成为每个个体存在的自我完成的天才意识,个体先天的潜力、才能、气质将充分实现,它迎接积淀、组建积淀却又打破积淀,于是积淀常新、艺术常新、审美常新!
艺术正是人类这种作为精神生命本体在不断伸延着的物态化的确证。人们在这种物态化的对象中,直观到自己的生存和变化而获得精神上的培养,增添自我生命的力量,因此所谓的生命力就不只是生物性的原始力量,而是积淀了社会历史的情感,这也就是人类的心理本体的情感部分,它是“人是值得活着的”的强有力的确证。艺术的最高价值便不过如此,不可能有比这更高的价值了。无论是科学或道德都没有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有关生命意义的价值,所以,艺术及其意味作为历史性与开放性之同一,不只是回首过去,也不只是现实体验,它同时是指向未来的。它和时间一样,把过去、现在、未来融为一体,是无时间的时间,所以它是永恒的,只要人类永恒的话。
只有抽象的才是具体的.。这里的抽象既不是现实事物变形抽象,也不只是情感表现形态抽象,而是对世界、宇宙、人生的情理交融的领悟的抽象,这种抽象是概念抽象所不可能有的。美感尽管不能脱离形、色、声、体的感知、想象和憎爱、欲望,但其高级形态却完全超越这种感知、想象和情欲,而进入某种对人生、对宇宙的整个体验的精神境界。音乐之所以比其他许多艺术常常更能达到某种哲理的深度,也是因为这最高哲理是诉诸人的感受,情感的人生——宇宙感怀,这也就是艺术作品的“意味层”。“微妙无形,寂寞无听”(阮籍)。
大自然之令人魂消骨蚀,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只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在中国呈现为与大自然相融会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大乐与天地同和”,只有当人与自然完全吻合一致,才能达到所谓“极乐”“至乐”的审美境界和感受,也就在这时空中超越了时空。“至乐无乐”不是宗教,而是审美。它不厌鄙,不抛弃感性,不否定,不抛弃内在的和外在的自然,它是在感性自身中求得永恒。在中国,作为崇高感受的悦志悦神主要表现为一种生命力量的正面昂奋,即所谓“天性健”的阳刚气势,表现为一种“与天地参”的人的自然化。
艺术是人类的一种记忆,是人类的自我意识,艺术不是为审美而出现或创造的。可喻不可喻,可解不可解。理之于诗,如水中盐,有味无痕,性存体匿。即之愈稀,味之无穷。
人作为感性生命的存在,终归是要死亡的,个体的生命都在有限的时空之中,因此,人追求超越这个有限,追求超越这个感性的个体存在,而期待、寻求那永恒的本体或本体的永恒。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26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去年的这个季节,也是在“人间四月芳菲尽”的季节里,我司组织了书法培训,一年下来,从篆隶行走到行草楷,随着对各种碑帖的品读和临摹,对水一样的墨汁配合柔软的毛笔在宣纸上呈现出的力与美无比震撼。年届不惑方知美,方才有了对何为美以及美之为美的初步认识。一年的翰墨学习,方始走向美,走进美的世界。
回想从出生到家庭、学校的教育,似乎我们对什么是“美”,如何“审美”,一直停留在一个简单的认知上,或者说,国内的教育只会告诉你一个最简单的价值判断,至于“为什么”和“怎么做到的”则从来没有。老师们告诉你王羲之如何的遒美健秀,癫张醉素如何的狂放空灵,颜筋柳骨如何的挺拔有力;吴带当风如何对飘逸超拔,曹衣出水如何的刚劲稠叠,八大山人如何的疏旷倔强。至于他们为什么写的好、画的好,好在什么地方,这种美的出现有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为什么会在那个时代出现这种美的表现形式等等,一概不知。为什么好?因为老师说好,老师的老师也是这么跟他说的,没人问,没人学,也没人教。审美教育的缺失,让我们早已不具备对艺术的雅与俗、美与丑的鉴赏辨别能力。造成当今书法之怪现状,“丑书”大行其道。
为了更好的学习书法(写好字),多多少少的通过书法来熏陶和涵养自己的美感和审美情趣,有必要系统的了解中国的美学和美术史,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可以说是不得不读的经典之作。初识李泽厚,是在看易中天先生的《闲话中国人》里提到,当时乍一看到这个名字,脑海中下意识想到的是李嘉诚,以为是李泽楷的兄弟之流(悲催的金融民工暴露无遗)。后来百度方知,李泽厚出生于1930年,比李嘉诚略小2岁,一个出生在湖南,一个出生在广东,一个是著名哲学家,一个是香港首富。两个人虽都在各自的领域成为翘楚,但实在是“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维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美的历程》初版于1981年,内容时间跨度从远古图腾和原始歌舞开端,历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盛唐之音、宋元山水意境到明清文艺思潮。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和认知,以通俗而又玲珑剔透到语言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如今新版配了近百幅精美的插图,具体地呈现出中国这段波澜壮阔的美的历程。文字是美的注解,插图是美的具象,感性认知与理性分析相得益彰,让读者在阅读中实现文字与图像的印证,读来十分的亲切。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对《美的历程》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是部大书(应该说是几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
美是一个极大的问题。从老子的众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到说文解字对美的解释,《说文》: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注》:羊大则美,故从大。从这里可以看到,“美”,从味觉上是甘甜的,从视觉上是旷大的,从语言上是温善的。“美”是好看、好听、好味的意思,自古及今都是如此。因此,“美”不同于一般的“漂亮”之意。“美”字出现的时候,往往用来形容眼耳鼻舌身意在色声香味触法全方面都得到愉悦的时候。《美的历程》就是这样一部能让读者身心都得到愉悦的书。
《美的历程》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李泽厚先生对中国从远古时代到明清近代的各种美的展示。远古图腾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的狞厉的美,先秦理论精神的儒道互补,楚汉的'浪漫主义,魏晋风度的主题与文的自觉,佛陀世界的壁画、雕塑,盛唐下的青春、音乐性的美,中唐的韵外之致,以及宋元的山水意境和明清的文艺思潮,都被作者以令人赏心悦目的文字一一道来,阅读这部书,也就变成了内容与形式的双重的美的享受。
读完《美的历程》,方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美学内涵的一脉相承。美学精神在历史的长河里淘砂剩金,在时代更迭的战火中浴火重生,在文明的交融与冲突中凝冻积淀。随着岁月流逝,这种美的传承和流变感染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情感、意志和精神。面对如此恢宏的美的流变,情不自禁一唱三叹,流连不已。跟随李泽厚先生的笔触和讲述,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与哲学和宗教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是指导人从生存到生活,是人之所以区别动物的根本问题。面对如此人生根本问题,如何从这本经典中,如何在短短的月度读书任务中,吸收更多的营养,领会更深刻的美,提升丁点的审美层次,才不枉先生巨大而重要的美学研究成果。但这又是何其困难啊。话又说回来,美学的涵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应该是一生的追求,岂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思虑及此,更应抱着一份闲情逸致来读。正如李泽厚先生在这本书的开篇和结语所说的话一样,在读完这本书后,的确有一种“匆匆巡礼”的感觉,他把自己对中国远古到明清的美学认识以最为代表性的事件、最直接的风格和手法向我们呈现出来。于我而言,李泽厚先生的这部美学著作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我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在其启发和指引下进入美学的探究和学习。
艺术和美是精神与心灵的外化、表现和寄托。“美的历程”也是中国民族精神的历程,民族的艺术史也就是民族心灵的历史,随着民族精神的演进而不断变化发展。因此,在本书中,谈艺术的发展必先谈社会、思想的变化和演进,以期理解艺术和美发展的内在因素和相互作用。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27
美从何处寻?美,究竟存在于人的心里,还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同样的事物,有的人会惊叹于她的美丽,而有的人却无动于衷。诗人华兹沃斯从说过:“一朵微笑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的深思。”似乎,不是所有人都会对于一朵小花产生如此深的思想。美,或许是由人的主观感受所产生的。
美,就是美感所感受的具体对象。它是通过美感来摄取的美,而不是美感的主观的心理活动的本身。就像物质的内部结构和规律是抽象思维所摄取的,但自身却不是抽象的思维而是具体的事物。对于美的摄取,是需要通过对美感的培训。美感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经验。罗素说:“世界上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这就肯定了美是客观存在的,而对美的发现则取决于我们的美感。
距离产生美。这句话,我第一次是在《家有儿女》中的一集听到的,人与人的关系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深以为然。因为每个人都有不被他人所喜爱的地方,也可能是每个人都有不愿被打扰的地方。这里讲的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这种和谐就是美的。回到普遍的情况,美有时候是需要脱离于其中才能感受到。“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楼上看你。”这里的“你”,是不知自己为美的,但当从楼上看风景的人的眼中,你也是这风景中的一部分,也是美的。正如宗白华大师所举的女子郭六芳的诗句:“侬家家在两湖中,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自己住在现实生活里,没有能够把握它的美的形象。等到自己对自己日常生活有相当的距离,从远处来看,才发现家在画图中,溶在自然的一片美的'形象里。所以,当你不断地以更大更远的视角去看,美会更容易被发现,也更震撼。这也是电影艺术里为什么常常会出现一些不断推拉由近及远的镜头。《北京遇上西雅图》中结尾那从帝国大厦渐渐远去的镜头,给我以震撼、美的感受。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法国普列维尔的《公园里》中:“在冬日朦胧的清晨,清晨在蒙苏里公园,公园在巴黎,巴黎是地球上的一座城,地球是天上的一颗星。”在这渐行渐远的的镜头里赋予爱情永恒的含义。
我曾在3月某一天的午后,在前往邮局的路上,当炽烈的阳光被层层云朵盖住,只是柔和地照亮了大地,伴随着少许春寒,我第一次发现了广财校园的美。它也许不如许多大学,但在自然的关照下,校园的建筑和和自然还是和谐的。二教前那片稀疏的桃花林,也有蜜蜂的来访。《美从何处寻》天时,地利,人和,我发现了广财春天的美。
改造我们的感情,使它能够发现美。这是“移我情”。改变着客观世界的现象,使它能够成为美的对象。这是“移世界”。正是那天的阳光,改造了世界,让我发现了美;也正是那天悠闲的心情,让我一改往日的浮躁,能够停下来发现美。
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现和体验做准备的。对于美的感受,是需要经验的积累。前面那位说过一朵花都能引起他极深的思考的诗人华兹沃斯,必是经历过人生的许多,才会有此感受。试问一个稚童会对一朵微小的野花产生难以用眼泪描述的深思吗?他也会认为花朵是美丽的,但他却不会对花产生如此深的感情。诗人将自己的情感经历与这一微小的花联系在一起,从花的美丽中延伸到其他带给他同样美丽的感受的经历,从而震撼。
美不但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反过来,它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提供生活的境界和意趣。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28
《美学漫步》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在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阐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叫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叫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在这部作品中,所有的文章都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因此,阅读这本书的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展艺术欣赏,书名叫做《美学漫步》,就是带着我们在艺术的园林里漫步,看看作者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艺术世界。艺术的欣赏就是岁美的事物的发现与感悟。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漫步》正像书名所暗示的那样,书中所选文章是宗白华先生在不同时期对美学问题的探究,虽然章与章之间有所联络,但每篇都可以独立成章。但那并不意味着这本书就毫无章法可言,相反的是,这本书犹如散文般形散而神不散,宗白华先生紧紧抓住诗、书、画、舞、乐、建筑等相关艺术门类所表达的共同特征,广泛联络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在一个广阔的舞台中讨论美学的根本规律,介绍着自己的透彻之悟与艺术之思。
在这本书中,始终有几个词如“实虚”、“空灵”、“意境”等贯穿其中。由此可生紧紧抓住诗、书、画、舞、乐、建筑等相关艺术门类所表达的共同特征,广泛联络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在一个广阔的舞台中讨论美学的根本规律,介绍着自己的透彻之悟与艺术之思。在这本书中,始终有几个词如“实虚”、“空灵”、“意境”等贯穿其中。由此可说明,宗白华先生尤其重视对空间意识的阐述。我认为以上这些词极其类似,虽然不能将其完全等同,但在宗白华先生的文章里却貌似都指向一样的事物,而那一样的事物在我看来应该是他反复提到的美学思想。
但还有一种介乎于二者之间的“艺术境界”。在对艺术的阐发中,宗白华先生特别注重对艺术涵蕴的人生情怀的体验和提醒。这是在对艺术富有同情和生命意义的理解根底上,宗先生创造性地建构着著名的“艺境”,一方面强调艺境要超脱空灵,另一方面又强调艺境要充实深情,之处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的深情,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的灵气。一往情深才能深化万物的核心,是的艺术具有丰厚的生命内质;超旷空灵才能使艺术获得如镜中花、水中月般的生命灵气。
在这部书里,宗白华先生用他的抒情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中国和西方那些伟大艺术家的心灵,去体味那些风流潇洒的金人的心灵,待到我们“漫步”归来,会觉察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与升华。假设我们渴望艺术的美的熏陶,只要进入白宗华的《美学漫步》就一定可以让自己置身于美的殿堂。
";美";这一个词真的很有魅力,追溯上下五千年,无论古今中外,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革命者,亦或是普通人,哪一个不为她神魂颠倒?人们就像是身处于《蒹葭》中,不断追寻,却追而不得。她是梦吗?还是心中的执念呢?更有可能的`,是与身具来的一种本能吧。
大多数人都认为,美应该是静的。是那种处于烟雾缭绕的梦境中,是那云烟袅袅的高山上的雪松,有坚硬的硬朗,有神秘的幻象。四周应该是静谧的,幽然的。但为什么静呢?心理学上说,在安静的时候,特别是在夜晚,人们对于四周的感知力与想象力都会得到提升,那满足了许多人对于神秘、不可知的事物的好奇与遐想。于是,有许多人前赴后继的去山林间,返璞归真,追寻那种自然的美。而另外一些人,我们称之为";真正的高人";,那么是";大隐隐于市";的。他们于人群中洁身自好,保持自我。众人崇敬仰慕他们,却无法效仿他们。这一类人确实可以说是活在喧嚣中了吧。但他们摈弃了许多人性,与群众的间隔更加遥远了。
对于美,在我看来,是更加纯粹的东西。我们不必刻意摈弃那些世俗,去捏造一个完美的自己;不必隐藏自己,将自己置身于人世之外,去做那些仙姑道婆;当然也不是去迎合那些俗媚之人,同流合污。更加值得去追寻的,是从喧嚣的声音中找到与自己更为贴切的,到达灵魂的共鸣,追寻其本质,不断磨练自己,学会坐看云卷云舒的淡然,不去愤世嫉俗,也不伤风秋月。
任何疯狂的背后总有着镇定与庄严的存在。就像海的深处永远停留在静寂里,不管它的外表多么狂涛汹涌;就像希腊雕塑的造像里那表情展示着一个伟大的沉静的灵魂,不管它的表情多么激情狂怒。有的人讨厌舞会、晚宴,因为那是一切虚伪的假象的聚集,但那有什么错呢?人本生就是美的追寻者,将一切美集中、进步、精粹化是一种与身俱来的才能。就如那极具争议的拉奥孔雕像,他不像在史诗里那样痛极大吼,是因为雕刻物质的表现条件在直接观照里显得不美,这并不存在道德上的考虑不是吗?
在生活中,人人都是艺术家,并不是内心的冷漠让人在面临创痛时保持面容的平静。说是面具也罢,那也许是在众人喧闹的哭喊中对于美的一种特别的追求,无关道德。这个世界无论再污秽不堪,我们也忍不住睁大眼睛看个终究。就如轰叔所说";我们在寻找共性,可能是曾经的污点,如今的忍受,将来的苦难。"但我们定要依恋这个世界,虽然有些黑暗,但我们——天生的美学大师,注定会在这个无比喧闹的世界,坚决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