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我》读后感(精选10篇)
《了不起的我》读后感(精选10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了不起的我》读后感通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了不起的我》读后感 1
人的一生,从生到死,起点一样,终点也一样,可是展开的过程不太一样。正是这个不一样的过程,成就了千千万万个不一样的“我”。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每一位本书读者都会有自己深刻的感悟,于我而言,本书回答我心中萦绕已久的几个困惑:
如何对待自我:
首先要接纳自我。
作者提出了心理治疗领域“森田疗法”,它的核心理念是一个人不要纠结于自己的问题,只把他当作生存的常态,转而专注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当我们想要改变的时候,首先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我遇到的,是世界的不如意,还是需要改变的问题。比如我们偶尔会失眠,焦虑,会遇到各种挫折,但这是世界运行的常态。人生就是有很多苦难和不如意,不要错把这些不如意当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我们想要改变的努力,有没有打断自然发展的历程。一棵树从种下种子到开花结果,有自然发展的过程。工作需要积累经验,关系需要培养感情,这也是自然发展的过程。如果刚刚参加工作就幻想通过改变迅速成为熟手。这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既没效果还会导致不必要的焦虑。
其次要放下自我。每个人都有个固定的自我的“壳”,当遇到批评的时候,我们会习惯性地把自己保护在“壳”里,不能够客观地对待批评。人需要把自我放下,才能让新的东西进来;太执着于自我,会阻碍我们的进步。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重要,你怎么跟世界互动才重要。
如何处理于他人的关系:
解决人际关系难题,可以运用“课题分离”思路。就是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我只负责把我的课题做好,而你只负责把你的课题做好,大家各自承担负责课题的后果。
比如室友太吵了,我不知道该怎么说。这是因为我们总是依据想象中别人的回应和看法,来决定应不应该表达自己真实的需要。可是,从课题分离角度思考,该不该说是我们课题,至于我说了别人接不接受,那是他们的课题。不能因为我预想别人会拒绝,从而压抑自己的表达。
不知道怎么拒绝别人,用课题分离的思路来理解。别人遇到困难提出请求,那是别人的事。可是接受还是拒绝,那是我们自己的事。不能因为自己拒绝起来有困难,就抱怨别人不该提请求。如果我们选择拒绝,别人怎么评价,那又是别人的事了。它既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也不是我们能剥夺的。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每个人或多或少会遇到不情之请,在你不知道答应或是拒绝的时候,也许可以试着想一想课题分离,倾听内心的呼声。
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害怕失败的背后,很多时候是因为别人的评价。其实把事情做完了,你的课题就已经完成了。
判断你合不合格,那是别人的课题。
如何面对衰老和死亡:
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完成对人生的整合。
整合意味着回顾自己的人生,找出一种意义来源。比如父母有了下一代,知道自己的孩子的生命会延续下去,孩子就是我们的传承,这样对死亡就会变得豁达。比如老师教书育人,他的思想得到了繁衍,学术研究和学生培养就是最大的人生意义。
整合同样意味着把自己纳入更大的人类群体中,把自己看作某种演化进程的一部分。从地球上诞生人类开始,自然以超越自我的方式演化,我们只不过是这个宏大剧目中的一环。
这个剧目在我们出生之前早已开始,在我们离开之后还会继续。就像把一滴水放入大海,可以认为它消失了,也可以认为他获得了另一种形式的生存。
这本书名字叫《了不起的我》,不是想鼓吹盲目自大或者自我中心,而是想提醒深陷自我怀疑或者深处逆境苦苦支撑的我们,不要忘了自己的潜力。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正如作者所说:“选择直面自我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并积极寻求改变,收获岁月和经历凝聚成的智慧,最终成为了不起的自己。”
《了不起的我》读后感 2
初看书名《了不起的我》,误以为是教大家如何自信的书,实际上这本书不是想让大家变得自恋、自大,而是想提醒大家,在逆境中也不要忘记自己的闪光点和潜力。
阅读后,我觉得这是一本在我想改变行为时、想进化思维时、想改善人际关系时、在职业瓶颈期、人生迷茫时都会再次阅读的书。
作者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在这本书中,把诸多心理学理论和咨询经验整合和应用,带我们了解自我发展心理学的世界。不管是行为习惯、心智模型、关键期的选择还是自我发展的方方面面,作者都跟读者一起探讨,每小节后都有自我发展之问,让读者们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思考和分析相关的处境。如果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回答,细细梳理,那么阅读完整本书后也重新认识了自己。
为改变创造条件
“改变的本质,其实就是创造新经验,用新经验代替旧经验。创造新经验需要通过新的行为,获得新的反馈、新的强化,并切身体验到它。”
改变前,我们对熟悉的经验充满掌控感,一旦开始改变,失控感袭来,经历一段无序和混乱,然后我们终将抵达曾在自己掌控之外的世界,遇到不一样的自己。
新经验不断代替旧经验,这也是行为改变的过程,新的体会、知识技能、认识的人都会随之加入,如果我们能尽力完成可控之事,接纳不可控之事,专注手头的和眼前的每一小步,还能偶尔体验到正强化,那将会有更多的动力朝好的方向改变。
改变离不开具体的场合和环境创建。之前我想提高专注力,在家里划出一个专门学习的区域,不一定非得是书房,只要是自己喜欢的环境就行。先摆上齐全的文具:书写流畅的各种水笔,做笔记标重点的荧光笔、提醒时间的小闹钟、分类好的文件夹、小打孔机、写字板和阅读架……然后在固定的空间和时间看书学习,一到这个点,一来到这个空间,我就把其他事先放一边,在这样简单的仪式感下,慢慢培养稳定的学习行为和习惯。
在改变时,我们对待自己,要用爱和期待代替自责和讨厌。每过一段紧锣密鼓的日子过后,我都想好好放松一下,结果躺在沙发上无意义地刷信息和短视频,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只留下浪费时间的空虚感和负罪感。与其说“我不喜欢这样颓然的自己,我讨厌这样茫然的状态”,还不如说“我接受偶尔孩子气的'自己,我期待用更好的方式放松自己”。再次遇到同样的情景,我会带着一份肯定和期待,用运动、玩耍、收纳、逛街等方式代替沉迷网络。
书中提到,“接纳自我”不是不改变,也不是追求获得什么,不能被当成获得幸福、平静、快乐的手段,而是舍弃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和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接纳自我”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改变。
实现思维的升级
“所谓心智模式,就是我们头脑中惯有的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心智模式的第一个作用是塑造我们的经验,影响我们的情绪。心智模式还有第二个作用,引发行动。”
如果我们拥有积极的成长型心智模式,那么我们会更加关注探索和变化,执着于目标,把暂时的困境当作有趣的挑战,努力去克服困难。另外,我们会有拥有相对稳定的情绪,不会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处理情绪引发的一系列琐事,而会集中精力专注于更重要的事。
在学习技能时,把自己先放下,才会有新的东西进来,把别人的评价当作对技能的反馈,而不是对自我的评价。我们在练习写作时,会收到别人的评论,看到充满善意的赞美话语会备受鼓励,其实,看到提出不足的真诚建议时也应坦然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把这样的评价看成对自己本身的评头论足。先承认技能还有很大上升空间,保持虚怀若谷,才能走出舒适区和不断提高。
书中提到如果我们想要找到持续行动的张力,就需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就是以目标思考现实,先想我要什么,再想现实是怎样的,环境能提供什么,想办法弥补目标和现实之间的鸿沟。无论是专注努力后的顺其自然,还是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都是聚焦于过程中具体事情,而不是只看结果和抽象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回答世界抛给的问题时,也要主动给自己更多问题,逼迫自己去探索、体验、发现新东西。打破原有的认知体系,重塑自己的过程很痛苦,但在跟世界互动中我们以更开放的心态拥抱多元的人生故事,心智逐渐成熟而深刻。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
“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当中。在不同的关系中,自我是不同的。决定我们行为的是我们所处的关系,不是我们的个性。”
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扮演着很多种角色,不能把自己限定在单一的角色里,因为时间久了,我们会被束缚在狭小的空间里,忘记去探索未知的自己和无限的可能,无法体验不一样的风景。
直面我们的人际关系时发现了丰富的自我:在朋友面前,是活泼开朗的;在父母眼中,是调皮可爱的;与同事相处,是沉着稳重的;在同学群里,是幽默风趣的。每个人在不同的角色里展现的个性不同,但是这些部分构成了完整的自我。
但也不用为了迎合别人的期待去创造一个美好的人设,还是要表达真实的情感和自己,关注自己的感受,做力所能及之事,承担自己的责任。否则,为了维护我们内心完美的自我形象,一味讨好别人的感受,忽略自己的情绪,这样一直压抑着,总有一天会崩塌的。
所以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承认和尊重生命的独立性,保持分寸感和界限感。让彼此的课题分离,对彼此的期待恰当,独立时也愿意给彼此的爱和善意。即使我经常跟父母联系,每次都聊很久,每隔一段时间也会聚聚,我还是会因为不能一直陪在他们身边感到内疚,总质问自己到底有没有扮演好女儿这一角色,可是现在才知道这就是独立的代价。毕竟,我们有各自的路途要奔赴。在行走中我们依然表达对彼此的关心,有这份爱意就足够了。
这本书还探讨了如何走出人生的瓶颈和绘制人生的地图,每一部分都值得回味和思索。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行为改变、思维升级和人际关系对实现自我发展的影响。我相信每个人阅读后都会有独属的感触深刻的地方。
愿了不起的每个人,自我发展不是梦,创造属于自己的了不起。
《了不起的我》读后感 3
去年在某平台购买《了不起的我》,刚开始翻几页以为是那种灌鸡汤的书籍,就直接放回了书架上。本周利用清晨宁静的时间拿出来重新阅读,发现这本书非常硬核,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我们在自我发现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什么是真正了不起的人,樊登老师在一次分享中提到,真正了不起的人是“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太锋利的东西保持不了太长的时间,但是如果能够圆润光滑,和光同尘,走到哪别人都看不出来,那就是真正了不起的人。所以要成为了不起的人,其实是一场人生的修为。
自我发展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大家都会逐步从后浪变成前浪,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种种困难,比如说生活方面,工作方面,家庭方面等,很多问题都是来自于自己的意识层面。我着重从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1、行为的`改变
如何走出我们的心理舒适区,如何通过打破自己的内心假设来进行自我改变。首先要找到自己内心的隐含假设,并且打破隐藏假设后,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蜕变。比如说你想减肥,那很多人心理预设就是,我就是肥胖型的,无论如何就减不下来,如果说有这种根深蒂固的意识,就真的很难去减肥成功,但是如果打破这种意识,就可以接受科学的办法去减肥,那最后有机会能够实现自我改变。所以说,当我们要实现自我改变的时候,一定要找到自己内心的那个隐含假设,并且打破他。
2、关系的发展
书中重点从人际关系方面切入,来剖析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并给出建议。我们在职场或生活中,很多关系是纠缠不清的,大家总会觉得我为你付出了很多,那你却没有理解或没有付出,大家都很不开心。我曾经就吃过这样的亏,因为不好意思拒绝,硬着头皮去承受不应该自己承受的责任。本书有一个经典的方法论,叫“课题分离”。人和人之间应该有边界,你完成你的课题,我完成我的课题。比如说别人在请求帮忙的时候,请求帮忙是别人的行为,拒绝或者是接受是我的行为,所以在考虑这件事情的时候,就需要从自身的能力出发,能做我们就接受,不能做我们就拒绝。所以边界是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
3、走出人生瓶颈期
书中阐述的人生瓶颈期是从人生转折期所面临的问题展开,比如说中年危机,当遇到危机的时候,我们应该从繁衍的角度去思考。工作中的繁衍,到我们到中年的时候,经验和能力都积累到一定程度,我们可以通过创造性的工作为他人赋能来输出我们的价值,实现价值的扩大化,既可以实现工作的价值,得到自己的成就感之外,同时给社会带去更多的价值。
最后,我们需要把人生看作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把我们心里钟爱的理念变成现实的过程,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让爱去驱动改变,只有爱,才能让大象心甘情愿为你上路。
天天和自己说一句:“我可以的。”然后,会发现,我真的可以!
《了不起的我》读后感 4
文章最难写的是第一句话。胸中虽有千言,笔下却无一语,此景此情,人何以堪?
很多年前上小学时,我就写过读后感。初中高中大学也都写过,但大学之后就少了。书继续读,读小说,读散文,读哲学,读心理,读传记,读原著,但精力有限,杂事繁多,特别是要接受科研训练,以便日后加入心理学工作者的阵营,就没怎么正儿八经写读后感了。写博客九年微博七年,字里行间不时会提到某个人某本书,也都是信手拈来,聊有所思罢了。
不料多年以后,我又开始写读后感了。陈君海贤,网名动机在杭州,曾在浙大任职,为心理中心老师,写过广受欢迎的《幸福课》一书,后辞职,作自由职业者。但主业为心理咨询,从业凡十三年。两个月前,他赠我一本《了不起的我》,说是新作。当时事情太多,教旧课、备新课,更有咨询、督导、讲座,紧张忙碌,没法细读。但我也忙里偷闲,把整本书浏览了一遍。现在,学期结束,稍有闲暇,我想说一说这本书了。
这本书不是自传,不谈自恋,谈的是自我发展。书写得很好,很耐读。我读完一遍之后,又在抽空研读了。我跟陈老师不太熟悉,见过一面。有时候我会想,假如这本书不是陈老师所写,我也不认识这个人,还会写读后感吗?答案是肯定的。一句话,书写得好,我也有感,有感而发,如是而已。
有人问,你觉得这本书好在什么地方呢?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一大特点是有思想。现在有知识的书很多,但有思想的书不多。作者围绕自我发展的主题,第一章谈行为,第二章谈思维,第三章谈关系,第四章谈转折,第五章谈阶段。思想意味着打通知识之间的隔阂,把知识的碎片整合起来。
读这本书,你会发现,作者试图整合多个领域的知识,包括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认知疗法、积极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同时结合自身的咨询经验和典型案例,从而创立一种新体系。这明显跟一般的科普书不同:后者知识性有余而思想性不足。换句话说,别人的发现,别人的理论,别人的实验,多,但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整合,少。
回到陈老师的书上,该书的两个关键词是自我和发展。自我是个多面体,有行为面,有思维面,有关系面,而发展则包括了转折和阶段。自我是发展的自我,发展是自我的发展。如何更好的'发展,如何发展更好的自我?这实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事实上,我在这方面也有过思考,因为我也关心这些话题。现在有了这本书作参考,对我来说可谓善莫大焉。年后有个讲座,负责联络的老师问我题目,我想了想告诉她,就用“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吧。这其实也是我研读本书的一大原因,因为要讲给别人听,必须首先吸收了作者的思想,然后酝酿出自己的东西来。
读书的一大目的,不就是要在别人思想的启发下,生长出自己的思想吗?就此而言,我获益匪浅。比如作者谈改变,认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甚至说自己没有选择的人也有选择。我同意,也认为说自己没有选择的人其实是选择了认为自己没有选择,就像说自己没信仰的人其实也是有信仰,只不过他信仰的是无神论而已,但他又不认为无神论是信仰。又如作者谈到改变有重重阻力,有心理舒适区的阻拦,有心理免疫的妨碍,还有理智与情感的背离。我也认同。
有趣的是,作者谈及情理分离现象,提到了象与骑象人的隐喻。这个隐喻是社会心理学家海特提出的,一开始是用来解释道德判断的。海特接受了英国哲学家休谟的观点,认为理智是情感的仆人,从而提出在我们判断是非对错之时,通常也是情感先行,提出结论,理智后设,寻找证据。换句话说,我们总是基于情感的好恶在直觉上判断一个人是好是坏,一件事是对是错,然后才在理智上寻找证据,组织逻辑,以便论证人与事的好坏对错。情感,按照海特的说法,就像大象一样,它力量强大,充满了欲望和冲动,有时显得盲目。而理智呢就像骑象人一样,它深思熟虑,有自己的设想和目标,但本身缺少力量,只能借助于大象的配合才能实现自身的目的。
作者说,“对于改变而言,理智提供方向,情感提供动力”。这是一种理解,也有一定道理。但我有自己的看法。在我身上,很多人生中的重大决定,都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往往受情感的主宰。我也问过不少人,他们有同样的体会。把情感与理智对立起来,认为情感中无理智,理智中无情感,我难以苟同。即便按照海特的观点,情感设定了结论,理智寻找支持结论的线索。无论是往东往西还是往南往北,方向本质上就是结论,就是决定。这一决定更多受个人好恶的影响,通常跟逻辑和推理无关。只有在事后被人问起来,一个人才会找理由,说我为什么往东,为什么往西。他当时难道真是因此而往东而往西吗?没有谁知道,包括他自己。
在海特的模型中,真正对立的不是情感与理智,而是直觉与推理。直觉中显然有情感,但也有理智。我们靠直觉生活,很难说我们过着一种无理智的生活。百姓日用而不知,他们靠的也是直觉。人类关心的是生活,只有哲学家才关心为什么生活。在进化的意义上,一个动物能很好的生存和繁殖就够了,至于是不是善于思考,喜欢钻研,热爱科学,著作等身,一点儿也不重要。人是动物,自然也受这种生物定律的约束。这种定律彰显了本能和直觉的作用何其强大。有没有一种可能,改变不意味着理智战胜情感,而意味着一种情感取代了另一种情感,一种直觉取代了另一种直觉?
假如情感只是理智的仆人,那么只有一个新主人才能战胜旧主人。难道不是吗?
我必须打住了。这是写读后感,不是写论说文。一本好书,在我看来,并不意味着作者的每一句话你都同意,也不意味着他的每一个观点你都认可。太相同,你是学不到任何东西的,因为这些东西你不看这本书也知道,也拥有。既然看与不看没区别,那么这本书对你也就没价值了。
有价值的书对你一定有启发。有启发代表什么呢?代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代表作者的思想跟你不同,但同样有价值,同样很重要。有启发代表你不得不思考自己的观点,选择自己的立场,在面对别人成为别人的情形时,让自己更好地成为自己。
说到这里,我得感谢陈老师,感谢他的这本书。感谢他分享自己的经验,阐述自己的观点,感谢他让我把目光再次聚焦于自我和改变。
文章最难写的是第一句话,没想到我已经写了这么多。这也是一种改变吧。
了不起的我,不,了不起的你同样能完成这样的改变,还有比这更重大的改变。
《了不起的我》读后感 5
想早睡,结果熬到眼睛都睁不开了才放下手机,狠狠批评自己,但却屡教不改。
《了不起的我》里面有一章就能很好地解释这种现象。作者借用了《象与骑象人》人里的那个比喻来作解释(大象代表感性,骑象人代表理性,骑象人是无法控制大象的)。大象的改变需要情感的触动。自责是我们在用焦虑、恐惧触动,但这种情感却不会让我们发生改变。因为熬夜是应对焦虑和压力产生的。自责会增加更多的焦虑和压力,大象只能急得团团转,破罐子破摔,于是陷入了一个“放纵——自责——更严重放纵”的恶性循环。
那什么情绪能促进大象改变呢?爱和期待。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他的心理咨询老师非常严厉,第一年的时候,他学习的士气很低落,看到学习材料就犯怵,有一天老师说我不停地批评你们,是希望你们能突破自己。从那天开始,压力变成了动力,他有了一种“我能做得更好”的自我期许。
对于这点,我自己也深有体会。做的事情不好,或者是让别人不开心了,我会把错误原因归咎于自己,经常会陷入到低落情绪中。一低落就更加自责,觉得都是自作自受,活该,感觉好像心里住了一个教导主任,一旦独处,就不停地批评我,因此一旦不开心就会沉寂很长时间。
特别明显的例子是,我暴食很严重,家里有多少东西,我会吃多少东西,吃完会觉得自己连食欲都控制不了,真是太失败了,但是这种自责没有让我控制住饮食。
学心理学的朋友告诉我,我低落情绪的一个原因是自我认同比较低,不能肯定自己的.价值。她告诉我,一旦有批评的声音,就要让那个声音“shutup”。同时要去寻找自己的优点。刚开始的时候,那个声音很强烈,“我”唯唯诺诺,于是我借用那个朋友的那个“shutup”来回应声音的批评声。随着这个练习越来越多,“我”的力量也慢慢变得强大。暴食,熬夜的习惯也慢慢缓解了。这个练习我也会一直做下去,批评和自责无济于事,对自己的爱和期待才会给予自己力量,让自己有勇气做出改变。
如果下次想要改变一个不好的习惯,记得不要批评自己,给自己多一点爱和期待吧。
《了不起的我》读后感 6
这本书是前段时间参加心理B证课程结业时,龙岗区进修学校肖红春校长推荐给我们学员阅读。
作者陈海贤是一位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知名心理咨询师,阿里巴巴商学院特聘教授。拥有13年心理咨询经验,接待过6000多位来访者。知乎高人气“新知青年”、“得到”多个专栏主理人。他的课程收听人次超过500万。
作者在一个机遇下和“得到”策划人罗振宇讨论到关于“中国有这么多上进心、有自我发展动力的人缺乏好的心理学产品的`指导”的问题,决定接受挑战,着力思考并提供工具和方法帮助人实现有效转变。
运用行为科学、认知疗法、家庭治疗、积极心理学、精神分析和成人发展的诸多心理学理论,并整合自身13年心理咨询经验和思考。成本书的全新理论——自我发展心理学。
《了不起的我》读后感 7
自己才是那个推动自己变得更好的力量,没有学会为自己鼓掌,就不能为自己的进步寻找空间,就不能接收那个不一样的自己。---致敬自己。
从头至尾阅读了陈海贤老师的精品之作《了不起的我》,加上复盘和审视自我的时间一共大约三周吧。
想购买这本书的冲动是因为“得到”的一句推文:每个人都可以了不起,你差的也许只是这本书。
确实啊,谁不想了不起呢,谁不想与众不同,谁不想当堂入室,谁不想登峰造极?可是我们面对的困境是什么呢?
可能是以下这几条吧:我总想改变,可我不知道从何改起;我想做的事,它似乎离我很远;走了几步,发现很累,总想退回去;等等。我们甚至能举出很多很多种理由告诉自己,我想改变可是改不成。
我自己何尝不是这样的,稳定但不忙碌的工作,不多但是够生活的工资,甜美但是不出彩的爱情,慵懒但是不甘心的人生。
1.放弃那些焦虑式焦虑
自从听了那个“时间的朋友”的跨年演讲,我也学会了一个词叫“焦虑”,焦虑什么呢?焦虑的是别人都在拼命的工作赚钱,而我还在不紧不慢的上班;焦虑的是别人都是精英和专家,而我还是单位里的那只咸鱼;焦虑的是别人都住上了豪华的别墅,而我还蜗居在那个小房间里。
焦虑让我难受,焦虑让我心烦,焦虑让我不舒服,焦虑让我很焦虑。可是这些焦虑是我们发自内心的焦虑,还是别人灌输给我的焦虑呢。
后来我发现,那些用几句话就能让你焦虑的焦虑根本不是生活给你的焦虑,而是自己给自己的焦虑。
真正把我们陷入困境的是我们自己,而真正能让我们脱离苦海的也是自己。
所以我希望先给自己鼓鼓掌,你做的很好了,虽然还有那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但是你不需要焦虑,因为你已经在通往未来的路上,一刻都没有停歇。
2.我们认识自己吗?
《了不起的我》一书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人改变的过程,或者说发展的过程。从行为的改变到思维的进化,到关系的转化,到跨越人生的瓶颈,最后绘制人生的地图。
用这个如此短小的篇幅去解释清楚那些完全转变的过程,不只是办不到,而且是不负责任,那些用几分钟给你讲清楚的道理,你也很快会忘记,因为书和书里内容最根本的目的不是去死记硬背,背下了那么多生活准则一样不会生活的我们其实都忘记了,书是为了给我们启发而出现的。所以我只想谈谈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在我理解,那些声称能让你用10几分钟就听懂一本书的做法无异于密集的知识轰炸,最后给你留下的只有只言片语和那些高深莫测、晦涩难懂的“高级”词汇。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改变?首先,认清楚自己,我们是真的不了解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期盼出现那么一个职业测试,或者那样一个人生导师,告诉我们人生的路应该怎么选择,是坚守现在的岗位,还是换一份工作;是继续着这份感情,还是寻找其他的慰藉;是坚守自己的底线,还是为了生活打破原则。但是,真的没有这个人,即便是有,也真的很难遇到。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那该怎么办?自己当自己的伯乐。
尝试从自己的生活去客观分析,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尝试从自己做过的那些事里找到,那些我们做着会觉得很踏实的事情;尝试自己去寻找,这样的感情是否值得我们珍惜。那些生活的感受是自己的,那些生活的体会是自己的,只有你自己能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也只有自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认识自己不是单纯去看今天高兴还是不高兴,而是品味在那些关键节点之后的感受,你是因为发言后悔,还是因为沉默而伤悲;你是想要表现自己却任然闭口不言;你是本来想和他相守一生,但是却说了那么多话语伤害了他?如果你每次都后悔,每次都难过,那你应该开始尝试改变自己,尝试去做那个和平常不一样的自己,在又一次出现了这个关键节点的时候,果敢发言试一试,别说那些伤人的话试一试,你要做一些改变。做了这些改变之后,你再去体会,自己是觉得后悔,还是不后悔,前后的反差会更让你明白什么是真正让你喜悦的事情。从这样一件一件的小事去尝试改变,积跬步为千里。但是我还是想再强调一遍,不论你的结论是什么,还是要接受自己,接受自己才是一切的开始。
3.放弃那些所谓的捷径
我们也总想找到一些生活的捷径,找到那些快速上升的通道,找到那些快速赚钱的渠道,找到那些快速积累的资源。可是捷径真的存在吗?存在,但是那些捷径不是能让我们快速到达的道路,而是那些能让我们开心通过的道路。我们不仅能收获那个目标,还能收获沿途的风景。
随着我们的.尝试,我们会发现生活不止眼前的氤氲,还有那么明媚的阳光;生活不止焦虑,还有那么多让我们心动的时刻;生活不止困境,还有那些破局而出的勇气。
忘记那些捷径吧,走上“捷径"的路会一再让我们陷入这样或那样的泥淖。做出的那一点点改变,也许就是走向未来的你的捷径,找到的那一点点欢愉,就是你在路上能看到的风景。
4.有些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一定要经历的
我们总想让那些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经历尽快过去,可是在那些改变过程中该经历的痛苦和煎熬是一定要经历的。
无论是你准备换工作,还是准备做副业;是准备结束一段感情,开始一段新的感情。那些在这个过程里需要经历的经济不稳定、情绪不稳定、感情不稳定,都是这个过程里必须经历的事情。人的本能反应是让我们回到原来的那个状态,回到那个一直习惯的状态,可是即便你现在的退出,回去的那个过去状态,也不是过去的那个过去了。
人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两次,我们要接受,就像接受自己一样,接受这个过程里的风险和未知。虽然我们困苦,但是这不就是那片我们一直想斩破的荆棘吗,我们当初拼尽全力的想改变,这些就是我们改变途中的那块垫脚石,只有经过了它,你才能看到那个未来的自己。
对我而言,接受自己,就是最重要的那件事。接受自己,你才能看清自己;接受自己,你才能找到那些让你真正觉得踏实觉得幸福的事;接收自己,才能忘记那些捷径;接收自己,才能经历那些你曾经不想的经历。
接受自己,爱自己,致敬自己,成为那个期待的自己,愿你一切遂心如愿。
《了不起的我》读后感 8
《了不起的我》这本书更像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延伸。其中关于改变自己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课题分离的观点是一致的,但在改变这一点的基础上,又补充了改变的四个步骤和改变的四大原则,让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更贴合实际、更具可操作性。与《被讨厌的勇气》青年和哲人对话的形式阐述道理不同,《了不起的我》作者陈海贤老师结合了13年的工作经验与6000多来访者的案例实践,将真实的故事穿插其中,更加巩固了理论的专业性,也增长了读者对其方法的信心。与容易被人诟病的盲目的勇气不同,了不起的我更倾向于发现自我内在的潜在能量,用更加理性科学的方式完成自我蜕变。
开启改变的4个步骤
一、改变,每个人都有选择(不找借口)
二、改变的本质是创造新的经验(切身体会)
三、重新认识心理舒适区(跳出舒适圈)
四、看清自己内心的恐惧(不逃避)
总听人说,我只能这样,我没有别的选择。我们真的没有别的选择吗?很显然这种直接否定式的答案往往是没有说服力的。如果思维被限制住了确实是难以改变的。开启改变这一部分的论点在书中是很出彩的部分,用了很多案例的例证,非常建议看原书这一阶段中的内容。会让你有全新的感受。
实现改变的4大原则
一、检验人生假设。“对比真实情况,针对性的设计一些新行为,测试基本假设。对比真实情况,看和原先设想的有什么不同。”书中的'假设是,如果在会议中提出不同的意见,就会被别人排斥。然后尝试表达意见,看是否和假设一致。这样就会产生新的经验,让之前的假设崩塌,让改变拥有可能。
二、小步子原理。迈出第一步很重要。这并不是一个会让我们获得最终成功的策略,而是一个让我们有所行动的策略。这也是常说的先定个小目标,很好理解了。
三、培养环境场。外部环境给人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给自己的改变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一定是更好的选择。
四、情感触动。不同于以往的焦虑和恐惧激发潜能。《了不起的我》的观点是,改变的关键在于爱和期待。焦虑和恐惧可能会让内心更加烦躁,内疚和自责也容易让人破罐子破摔。能够懂得把别人的严厉和批评,自化为对方的爱与期待,也是能够驱动改变的重要动力。这一点也与阿德勒心理学的人际关系共同体感觉的目标不谋而合。
发展成长型心智的3种方法
一、培养以目标为导向的创造性思维(弥补现实和目标间的鸿沟)
二、控制两分法把目标转化为行动的动力(专注精进,顺其自然)
三、掌握直面现实的近的思维(正念思维)
其实这一部分也有别的书更加详细的阐述。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中就将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推荐感兴趣的人进一步接触。因为思维模式并不是固定的,没有哪个人是绝对的固定型思维的人或成长型思维的人,只是在遇到不同的问题时,人们的认识方式和应对方式的不同,也体现出思维模式的差异。我们可以在日常事务中有意识的减少固定型思维的干扰,努力尝试更多的成长型思指导的行为,这也是一个漫长磨合渐进的过程。
关于转折期
目标感和人际关系的意义感缺失,会容易让人陷入迷茫的状态。迷茫的典型心理反应有:试图回到过去,想要尽快结束迷茫达到未来,和敏感。
迷茫期的敏感不是简单的矫情或抑郁,是因为在新旧交替阶段,人们获得了一种空间,这种空间让他们可以和更广阔的的精神领域建立联系,能让他们从更本质的视角来审视生活。迷茫期虽然焦虑痛苦,但也能清理掉旧的意义,让新的意义慢慢成长出来,看似痛苦,但也不断积蓄着重生的力量。重建全新的自我伴随着一定的偶然和意外,也意味着另起炉灶。重生就是要让生命中那些原本已经腐朽的东西在变动中成功脱离,把最有活力的部分保留下来。剩下的就是重新出发,直到下一次转变的到来。
其实很怕上面大段大段的说理吓跑一堆人。书中的描写手法其实非常接地气,适合全年龄段的人看,老少皆宜。这是一本我曾经想作为婚宴伴手礼送给所有来宾的书。碍于时间紧迫最终没有实现。(其实也担心会被当做是毒鸡汤,被丢在杂物堆,或吃泡面时顺手当成碗垫子……)自己也是在很多次的选择和改变之前犹豫不决,往往最终作罢。每一个疑虑的瞬间,去抛开你那些个该死的畏畏缩缩的犹疑,回过头,每一个小小的骄傲都值得计入你的成功日记,让你骄傲的看到那个了不起的自己。
《了不起的我》读后感 9
曾经还在生病的时候,有一次状况非常差,朋友张春来看我,我万念俱灰躺在床上只是流泪,她坐在床边陪伴我很久,然后问我:其实,具体来说,你需要我怎么帮助你?这个问题问倒了我,是啊,具体来说,我需要什么帮助呢?我只知道自己非常痛苦,只知道自己需要友谊,但具体起来,是什么呢?
后来我想到了一个很具体的问题:我不吃饭,有时候一天吃一顿,有时候三天吃一顿,有时候吃了就吐了。我就问她可不可以一日三餐提醒我吃饭,她答应了,许诺我只要记得就一定会提醒我。我舒了口气。有相信的朋友会提醒我吃饭,那怎么样我都会吃一点的,而且她的许诺也没有让我感到有压力——我并不想自己成为她的负担。那之后,她几乎每日都会提醒我三遍,没有一次的语气让我感到这个对她来讲是个重担,好像打电话提醒我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偶尔忘记了也会打电话过来,平平常常的说:啊!我忘记提醒你了,你吃饭了没?——我何其有幸拥有这样的友谊。那之后,我不仅是好好的吃了饭,这一次次的提醒还给了我莫大的安全感。后来我愿意换医生,重新做全部的检查,好好吃药,并心甘情愿的康复,现在想来,她的那个问题和后来的帮助才是转折点。
并且,从那之后我晓得了一件事,就是一切问题都得具体起来。当我不舒服,很痛苦,就去找具体的原因,是没吃饱,没睡好,是哪次聊天给了我压力,还是屋子不够清爽,是想做的工作没有完成,还是今天天气不够好。抑郁是一种症状,但日子是一天一天过的。后来我又在她的帮助下爱上了整理,并帮别人做整理,断药开始康复,健身到减重20斤,那个时候天天在床上躺着干瞪眼痛恨自己全身刺痛不吃饭不睡觉也不清洁屋子的我,怎么会想到还有今天。
而直到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这就是把思维方式从远的思维,变成近的思维,从关注想象的、抽象的事情,到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由此从一个个的小步子,到撼动心中阻碍改变的巨石。此时想来,这本书也是张春送给我的,她真是一位值得交往一生的好友。
奇葩说曾经说到过一个辩题:“美术馆失火,救画还是救猫?”辩手们就远方的哭声和近处的哭声来展开这个辩题,一度引发网络大讨论,究竟远方的哭声更重要,还是近处的哭声更紧迫。把这个辩题的外延改一改,面对焦虑,究竟是远方的焦虑还是近处的焦虑更值得关注,我想,近处的焦虑才是应当首要解决的,毕竟远方的焦虑也有可能是我们自己固化思维的判断。
作者说,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都是远的思维。他用了一个“聪明”孩子的例子,其实也可以换成别的。以我为例,在我过去不肯好起来的.日子里,僵固型思维就是:我是一个得了抑郁症的人,我很痛苦很抑郁;应该思维是:我应该是一个很自律很整洁学习能力很强的人(在我对过去生活记忆中我是这样),但生病中的我不是,于是更抑郁;绝对化思维则是:我尝试过了,我回不到过去自己很自律很整洁学习能力很强的时候,我已经是一个废物了,无法做到。
然而真实和具体的情况是,以前我也做不到记忆中的那么完美。这个春节在家里隔离了那么久,家人有了更多时间叙旧,从姐姐口里得知,我从中学刚升市重点的高中,因为跟同班同学差距太大,曾经哑了半年的嗓子并哭着跟母亲说我想放弃重点转去读普通高中。而我的记忆里只记得哑了半年嗓子和后来每日只睡四个小时从班上倒数考到市里前二十的情形——这是一个很刻苦很勤奋也很坚毅的形象啊,但原来并没有,我不是那么坚毅,我也哭着想要放弃过,但我主动把这段“不够高大”的记忆屏蔽掉了。不知道当时深陷泥沼中的我如果知道了这个真相会如何面对,或者会转向另一种应该思维,就是我应该从以前就是一个会放弃的人,于是更不想好起来——我活该放弃。
现在的我听完,感觉那个时候我压力真的很大啊,大哭几场又把自己嗓子搞哑有些丢脸,但后面也制定计划逐步完成赶上了自己的欲望,做的不错啊少女。那个时候的自己解决了那个时候的问题,现在的我来面对我现在的问题,大家各顾各,都不怎么完美,挺好,而制定计划逐步完成这个旧经验不错,我可以试试看向过去的自己取经,来应对眼前的焦虑。作者说接纳自我意味着舍弃对完美自我的控制,那就往这个方向努力一下。
把一切问题具体起来,关注眼前能做的事,用一个个现在来搭建过程,原来我是这样好起来的,那些模糊的过程清晰起来了,目前的我从书中得到了这些收获。至于如何应对职业、他人、亲密关系,我想人生还长,不着急。作者也说,过程的意义,是让一切发生。
《了不起的我》读后感 10
《了不起的我》是今年我看完的第一本书。它是一本自我发展的心理学书籍。几乎每个人都会对现状感觉不满,想要改变,也许这本书里面说的方法和观点会对你有点帮助。
我们都知道,要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往往是很难的。有心理学家就打过一个比方。人的情感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就像一个骑象人。骑象人虽然骑在大象身上指挥大象,但其实他的力量是远远不够和大象比的。它们一旦发生冲突——骑象人想往左,而大象想往右,那骑象人是管不住大象的。所以,在改变之前要意识到,理智只提供方向,情感却提供了动力。我们若要改变,需要了解“大象”的脾气和秉性,利用大象的特点,才能事半功倍。人性里天然有嫉妒,懒惰等有时候阻碍我们发展的因素,我们不能说努力克服它们——因为我们归根究底是克服不了它们的,我们真的要战胜它们,最好先接受它们,然后再寻求方法改变。
所有的改变失败,其实都源于我们心里有害怕改变的原因,我们不敢走出那个舒适区。
书中有一个方法,可以让你检视自己为什么做不出改变或改变失败。这个方法就是“心理免疫的X光片”。举个例子。比如我害怕当众发言。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画X光片:
1.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能够在大家面前勇敢自信的表达。
2.与目标相反的`行为:除非迫不得已才发言,在众人面前说话结巴,声音小,面红耳赤。
3.潜在的好处:我不上去发言或少发言,别人就不会对我有什么看法,我也不会因为说不好话而出丑。
4.内心重大假设:如果我上去发言可能会因为说的不好而受到嘲笑,甚至带来冲突。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就知道自己为什么难以改变了。
行动是由思维来指导的。我们要警惕一些不正确的思维方式导致我们难以做出改变。
1.缰固型思维。比如我们夸小孩子聪明不如夸他努力。为什么?因为你若夸他聪明的话,当他遇到一个很难的数学题不会解的时候,他就会觉得是自己不够聪明才不会那道题,这样他容易自暴自弃;而你夸他努力,当他面对难题的时候,他考虑的就是我应该更努力的把这道题解决。总之,缰固型思维阻止我们更近一步。
2.应该思维。应该思维的本质是模仿。比如我应该努力。所以我要看很多书,我要办健身卡,我要让大家都喜欢我,毕竟成功人士好像就是这样的。但其实却从来不问一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毕竟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我们并不是生来就“应该”的。
3.绝对化思维。因为一次考试失败,就觉得自己是笨的,因为一次失恋,就认为世间没有真正的爱情,……这同样阻碍我们改变。
以上是阻碍改变的思维。那我们要想改变要有哪些思维呢?
1.创造性思维。改变的过程充满艰辛,我们要有创造性思维,比如这个环境不利于我改变,那我就努力创造一个好环境帮助我改变。
2.控制的两分法。就是知道有些事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控制,有些事是我们无能为力的,就顺其自然。这个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我们常常把两者混淆。
3.近的思维。有些时候我们往往会想的较远,这就会给我们带来无形的压力。不如专注于眼前,做好自己现在能做好的事。
当我们明确自己要改变的是什么,那接下来我们就要迈出第一步,第一步,也就是刚开始,我们不要急于求成,毕竟我们是接受了人性后去做的改变,急于求成就是要求我们战胜人性,可能吗?我们只能“循循善诱”。这就是“小步子原理”,我突然想起小学课本上的一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慢慢来,我们终究会达成目标的。
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培养“环境场”。我认为这个太重要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的环境让我们的改变更加容易。举个例子。我们往往觉得寝室是学不了习的,因为我们的潜意识本来就告诉我们这个地方是用来享受的。所以我们可以去自习室。但不想去自习室怎么办?那我们可以戴上耳塞或去别的安静的爱学习的同学的宿舍,这就是在培养一个场。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到我们开头提到的,要有情感触动。情感提供动力,是最大的力量。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改变,从体验开始。如果在你要改变的事上你找到了意义,你发现了其中的美好,你不再努力克制做出改变,而是去享受它了,那就是你“体验到了”,这应该是你当了一段时间的“苦行僧”之后,突然在一瞬间就会有的感觉。有一个人举了一个例子。他在高中的时候数学成绩很差,但在一次考试中,可能也因为一些运气因素,他的数学成绩居然名列前茅,老师狠狠的夸了他,父母为他骄傲,同学投来羡慕的眼光,……那一刻,他觉得自己非常幸福,从此以后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好。真正的学霸不会感觉学习有多枯燥,因为他们在里面找到了刺激和乐趣,就像我们在游戏里找到了美好一样。
鲍勃迪伦说: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被称之为人。而我觉得使自己变得更好的过程本来就是英雄之旅。愿你我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