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青年读后感
告青年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告青年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这个暑假,我们学校又给我们买了很多好书,其中吴非老师《致青年教师》一书,我是翻了又翻,读了又读。这本书给我的收获很多,反思也很多。我认为这是一本实实在在的好书。书中85篇文章篇篇让我受益匪浅。
我知道了“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是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的职责,更应当是我们教师自身的追求。我知道了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思想者”“学习者”“实践者”“写作者”。
我知道了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我还知道了教师的心中没有阳光,学生的心灵上就有可能添上一分阴暗。
回顾《做个有胸襟的老师》这篇文章,我更加深信: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远。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他的学生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心灵,建造精神家园。人生中能遇上胸襟辽阔的教师,学生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为了让学生胸襟开阔,我要先做个有胸襟的教师。
回顾《不能让学生认为我们不认真》这篇文章,我一直深深反思我自己: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有没有出现过不认真?吴非老师的一句话“我宁可让学生认为我的教学水平差,也不愿意他们认为我不认真”说到了我的心里,我更加明白了我以后的工作该怎么做。
《不能疏忽的教育细节》这篇文章中说道“因为工作繁重,事务庞杂,许多教师的案头总是堆满了各种东西。如果摆放有序,关系不大。如果既杂且乱,学生看到了,他对自己的杂乱无章也会变得无所谓。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教师常常是榜样。看到一些青年教师注意办公桌的整洁,簿本摆放整齐,私人物品和办公用品位置安排恰当,学生对他们的教学自然会多一分信任感。”我想到了我自己,有很多时候也会因为各种原因,我忽视了教育中的细节问题,真是倍感羞愧。校园里有些事,在教育圈外的人看来,似乎微不足道,也很少有人去关注,但对教育者来说,如果不关注细节的作用,很难为人师表。在和老校友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们能记住当年学习生活中许多有意思的细节,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过他们,如影随形半个世纪,还会通过他们传到更远的年代。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让学生追求诗意的人生》这篇文章,我很赞同吴非老师的思想。语文教育除了教学生能正确使用母语,还应当有更重要的目标,那就是在创造性地使用母语和发展母语文化的过程中,懂得爱,懂得美。如果没有这样的追求,语文学科也就不成其为基础学科。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我们思考问题不应当脱离实际,我们应当考虑学生的实际利益,这是不需要争论的。
语文学科的教育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学生长远的甚至终生的利益和精神追求,这一点也不应当有什么分歧。遗憾的是,极度功利的教学观往往在左右评价。当今之世,一名语文教师,如果他的教学富有诗意,未必会受到敬重,经常受到的却是批评或嘲笑。有一次在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课,课间和几位教师闲聊,随意说到普希金,有位教师疑惑地问:“这个不可能考的吧?”一时便不知说什么是好。
学生在青少年时代读什么书,思考什么样的问题,将决定一生的精神高度。语文教育要让学生追求诗意的人生,不但需要诗,还应当有琴声,有树,有虹,有梦。
回顾吴非老师《致青年教师》中的85篇文章,篇篇都触动我的心,其实篇篇都充满着爱。
让我们始终记住:我们是教师,可是和所有的人一样,我们在成长中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那这些像梦一样的诗,像诗一样的梦永远不再回来了,可是它还留在孩子们的眼睛里,孩子们就坐在你的面前……
爱所有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