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传读后感
长江传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江传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江传读后感1
也曾见过秦淮河的妩媚,也曾见过苏州河的秀丽,也曾见过珠江的柔美,也曾见过漓江的旖旎。但最难忘的还是长江的浩瀚和壮阔!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尼罗河与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
长江不仅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第一大河。一般称它全长6,300公里(3,915英里);流域从西到东约3,219公里(2,000英里),由北至南966公里(600英里)余。发源于中国西部,完全或部分流经包括西藏自治区在内的12省区。长江流域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最密集之地在华中和华东毗连长江两岸及其支流的平原,流域西部高原地区人口最为稀少。3/4以上的流程穿越山区。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沱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黄浦江等重要支流。
长江是与黄河一起称为“母亲河”,第一次去长江,我是用游泳的方式接触她的。长江的水看上去是脏的,其实长江的水是可以清澈见底的,但是长江石壁上长了很多青苔,所以水才会变成深绿色。长江流域得到比较良好的灌溉;年平均降雨量达约1100毫米(43英寸)。雨多半由季风带来,主要在夏季月份降落。在流域山区部分,多半降水以雪的.形式出现。流域中下游季风雨造成的洪水通常始于3?;4月间,持续约8个月。5月水位多少有些下降,但随后又急剧增高,一直持续上升到8月,达到最高水位。此后水位逐渐回落到季风到来前水平,水位降低在秋、冬季的多数时间持续进行,一直延续到2月,此时达到1年中的最低水平。
在我眼里,长江是中国上最美、最壮丽的河,也是世界上最美、最壮丽的河。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一定要保护、爱护她,让她永远造福于我们的子子孙孙!
长江传读后感2
白居易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感叹长江美丽的景色。范仲淹用“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来赞美长江丰富的物产。长江时而激昂澎湃,时而静谧温和,她滋养了一代代苏州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爱这“母亲河”呢?
说起苏州,人们自然会想到“水乡”二字,然而即使处处是水,随处见河,长江仍是我心中最出类拔萃的。站在长江之畔,眺望江面,你就会发现,任何语言都会黯然失色。
但是,由于学业繁忙,渐渐长大的我极少有时间到长江边玩耍了。到今年暑假,考试一考完,我终于可以出去玩了。虽然天气炎热,但游客还是很多。我和爸爸妈妈走在拥挤的`人群间,突然,一个送行的身影映入眼帘,显得那么与众不同。他穿着一身橘色的环卫服,头发花白,脊背弯得跟个拱桥是的,布满皱纹的手抓着一个大大的垃圾袋,两只眼睛在江畔寻觅着,就像探照灯一般,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他一边尽力收拾游客丢弃的包装袋、饮料瓶,一边擦着如珠子般滑落的汗水。我心想:这么大年纪的老爷爷,多辛苦啊!我应该帮帮他。想到这里我快步走上前,弯下腰,默默捡起地上的垃圾,再丢到他的垃圾袋里。渐渐地,我与老爷爷攀谈起来,老爷爷打开了话匣子:“我在江边生活了一辈子,看着江水由清变浊,我心里难受呀!退休了,能为长江做点事儿,就尽点力!”
听着老爷爷的话,看着干净整洁的江滩,我渐渐明白,对长江的真正的爱,不是对它的赞,也是不期盼已久的游玩,而是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以实际行动,保护长江,让它川流不息。
长江传读后感3
乘“江津”号自重庆顺流而下。穿过三峡的沿途见闻与感受。在作者笔下,江轮在前进,景色在变幻,思潮在翻腾。
船出夔门,夜色降临,天空江上一片云雾,电光闪闪,水天、风雾浑然一体。在这雄伟长江的夜航之中,作者感到整个宇宙,都展现在胸前,好像不是一只船,而是自己正在和江流搏斗而前,仿佛我们所经历的大时代突然一下子集中地体现在这奔腾的长江之上。“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一种庄严而美丽的思想由然而生。当船过瞿塘,天晴日朗,但见,两岸巨岩,倒影如墨;中间江面,碎光荡漾;近处山峦,绿如翡翠;远处群峰,如红宝石闪光,又是一幅色彩缤纷,万千气象的画面。而当江轮在那江流特别凶恶的西陵峡,越过旋涡万千,巨礁耸立的泄滩,江面陡降,波涛汹涌的青滩,看到一只木船逆流而上的情景时,便顿然悟到这样一个深刻的哲理:不管航道多么复杂艰难,只要人们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一条前进途径,就会战胜大自然了。
长江三日的第三天,船出西陵峡,江面顿然开阔,这时:碧波雪浪,海鸥翩飞,水天柔和,江船宁静,可是,作家的心潮,却在剧烈地翻涌,他又被卢森的《狱中书简》,带到那艰苦而悲壮的斗争年代:风雨雷电中,响着夜莺银铃般的啼叫声;灰深深的`天空上,一块玫瑰色的云彩涌现在东方——“不论我到那儿,只要我活着,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就会跟我同在。”这是一位革命战士对光明的强烈向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在作者笔下,长江三峡气象万千的壮丽景色,同作家胸中汹涌澎湃的战斗激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使作品充满着一种时代精神,战斗激情和英雄光彩。
刘白羽散文的风格,刚健、雄浑、鲜明、飘逸,气势磅礴如万马奔腾。读刘白羽的作品,好象听到嘹亮的军号、催人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