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阅读感想

发布者:上下五千年 时间:2022-11-16 08:43

《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不合理现象。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琵琶行》阅读感想”,以供大家参考!

《琵琶行》阅读感想1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诗人在浔阳江上孑然一身,忽然一阵琵琶声过,秋花残叶瑟瑟作响。诗人虽字乐天,此时却遭贬浔阳,苦于仕途。此时忽听琵琶声,便谱写了一段不朽的《琵琶行》。

琵琶声时而急切,时而舒缓。“低眉信手续续弹”似在回味京城繁华烟云的生活;而“冰泉冷涩凝绝”则诉出了人生低谷的凄凉。诗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而心中早已是波涛汹涌。弦声起落之间唤起了他无限的心事:我,乐天,也曾年少得意,风生水起;而今却沦落到如此地步,可悲!可叹!

突然,琵琶声断,琵琶女出现在了眼前。未等诗人开口,她便描述起了自己的悲惨经历:才华遭妒,家庭破碎!不禁引出诗人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人此语,不仅是对人生的感慨:感慨世事不公,同病相怜;更是对社会的质问——有才之人,真情之人都沦落到这等地步,而欺上瞒下、阴险狡诈之人倒能逍遥自在,为何?为何?

琵琶行本是一场寂寞之行,是道出诗人愤懑之行,却更影射了当时社会——“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所语的是奸佞当道,正义无处伸张的黑暗现实。诗人就如在这黑暗中前进,身处黑暗却心向光明。可他终归一人,无法战胜黑暗,却遇到了他的同道之人。“江州司马青衫湿”,所哭的是自己的悲惨境遇,是琵琶女的人生不幸,更是为朝政的黑暗。

虽是如此,琵琶行更是一场告别之行:诗人被驱逐出了长安——那个万千士人明争暗斗的中心,却开启了自己一段全新的生活;与琵琶女的相遇虽是感慨同病相怜,不更是觅得知音相伴,更是一种慰藉吗?是的,诗人也是这样做的。他没有就此消沉,而是继续发挥自己的才智,用自己的赤子之心,努力着——

六年之后,白居易身任杭州刺史,写下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西子湖畔,政通人和,朝气蓬勃。

乐天还是那个乐天,诗人其实还是曾经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轨迹。

对照诗人的人生,仿佛如一面镜子一般折射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其实我们谁又没有过满腔热血而又跌入深谷的经历呢?记得八年级时,因为自己成绩还算优秀,老师便安排我管理很多的班级事务;刚开始我也满腔热情,觉得自己事事都能俱到。可期末退步的成绩却如冰水浇在了我的头上。起初我也曾感到无力,那感觉就像沉入刺骨寒水,又似置身狂风暴雨中。我能做什么呢?读了这首诗后,我明白了:如果我不能去改变这个世界,但我可以转而求其次,充盈自己的个人生命,在一方小天地做好自己:不能管理好整个班级,但我可以提醒小组内的同学专心学习;与其不满于某些课代表不合理的管理,倒不如及时完成好每一项学习任务叫他人无话可说......其实做好自我,不正是坚持信念的第一步吗?

正是如此,与其在没有光明的宫殿中去斗争,不如在平凡中力展宏图——让希望之花不是在寒冬中死去,而是在潜滋暗长中结出果实。

《琵琶行》,是一场对过往的追忆之行,是悔念叹息之行,更是化悲痛为动力的行动,是在人生路上寻求新的道路,带上理想、信念踏上新的征途。

《琵琶行》阅读感想2

前不久读了关于唐代一位非常伟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琵琶行》。《琵琶行》是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长篇乐府诗,也是很多人非常喜爱的一首诗。甚至有许多人都将这首诗改成了一首歌曲。初读《琵琶行》,能够感受到虽然在被贬时期偶遇琵琶女的故事和感受。通过琵琶女的故事,让作者自己感同身受。其中琵琶女的遭遇和作者是大同小异的,基本上都是比较困难的遭遇。在刚刚学习的时候,我的老师就问我们琵琶的声音该如何去描写?

也许是自身文化素养比较低的原因,并不知道该用如何优美的词句去形容这种声音。所以他看到《琵琶行》中关于对音乐声音的描写,感受非常深。用文字来形容音乐来形容声音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也很考验作者本身的功底。诗人用简洁明了的词句对琵琶声音的描写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但是又能够通俗易懂,非常具有画面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开始的学习只是为了学习任务而已,但是深入了解之后,也逐渐变成了欣赏和学习。在这首诗里面能够给我们学习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说侧面衬托的描写。诗人的侧面描写是贯穿全文的,而且还是有层次,有结构的去侧面描写。整首诗写完之后,给人的构思是一清二楚的。比如说在吃了开始的阶段,就先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交代完故事背景之后,虽然就开始进行记录以及抒发自己的感慨。在作者的创作之中在这首诗里面,我们仿佛看到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和琵琶女这两个没有丝毫关系的人,再相逢的时候,彼此遭遇又是那么的相似。一个是因为怀才不遇遭到贬,壮志没有得到抒发,另外一个是技艺高超,却没有舞台。虽然说他们之前没有相遇过,也彼此不熟悉,但是因为这种相似的境遇,竟然产生了共鸣。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音乐声音的精妙描写,不仅能够让我们感同身受,更让我们森林前进,也让我们充分的感受到了来自作者的真实情感。也充分理解了为什么是里面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诗句能够广泛流传。想必许多身处困境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吧。虽然说我没有遭遇过这样的经历,但是我觉得这首诗里面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欣赏的地方。

《琵琶行》阅读感想3

一千一百九十八年前,即公元(816)年,唐玄宗元和十一年,深秋的一个夜晚。一位失落的诗人,一个沦落的商妇,在浔阳江上神奇的相遇了。而正是这千年难得的相遇,才演绎出了一段动人心弦的凄美故事,一篇穿越千年的优美诗篇《琵琶行》。

因“越职言事”而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送客至浔阳江边时,忽从江上停泊的船里,传出了嘈嘈切切的琵琶声。那乐声悲切凄凉,牵动了诗人的情思。于是,“移船相近邀相见”。听着琵琶女技艺精绝的演奏,闻着琵琶女幽怨悲切的身世诉说。诗人联想到自己的悲惨遭遇。深感自己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人不禁泪湿青衫,感慨万千。炽烈的激情在诗人心中翻涌。于是,他提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绝唱《琵琶行》诗。

当年那个凄情的夜晚,已离我们远去。商女和诗人也早已化为尘土,化为云烟,不知飘落何方。但这一曲幽幽的琵琶声,那憾人心魄,催人泪下的琵琶诗魂,却依依不散地萦绕在我们的心头,回响在历史的天空。

是啊,那一个凄情的秋夜,永远成了人们心中依依流连的千古情结。岁月正如那浔阳江水,在匆匆地流逝着,不知多少个如此相同的秋夜过去了。也不知有多少个春秋更替了。一切的一切,早已成了过往。但人们仍在寻找,寻找一个能使自己的心灵温暖的家,寻找一个能使自己的心灵得以安慰的归宿。来浔阳江边的人走了,走了又来了,来了又走了。江边的一切终归于寂静。但那些白居易的追随着在浔阳江畔的失落与同感。却依然不断的在秋风里轻轻的呜咽。久久的不肯散去,使人听之,不禁泪洒江天啊。

后人为纪念白居易与琵琶女的奇遇和美诗《琵琶行》,在她们相遇的浔阳江头(今九江市北长江一段),修建了琵琶亭。琵琶亭,历经岁月沧桑,几经毁坏,几经修建。一千多年来,上至帝王将相,宫廷王候,才子雅士,下至贫民百姓,潦倒书生,一提到白居易,就会提到《琵琶行》;一提到《琵琶行》就会想到琵琶女。白居易和琵琶女那“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雨夜”里,不知有多少人洒着同情之泪。,琵琶曲和《琵琶行》在这“荻花瑟瑟,魂消明月绕船时。”,不知有多少人叹息失眠。

琵琶女“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琵琶曲,还在琵琶亭边的浔阳江上凄清地响着,可我却要走了,因为我不愿在悲情中再过一天,不用说千年了。

《琵琶行》阅读感想4

“琵琶行”写的是唐代诗人,美元和多年的诗。白居易字母词的东西,违反强大,被贬为江州司马,今年秋天上著名的旬阳河,感伤不已,所以诗的琵琶演奏的人。

作者创建了一个高度侮辱,演奏琵琶的女人的典型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同一个世界的人见面,为什么熟人”的意向。染料铺叙事层,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生动细致的语言描述,以了解清洁,婉转流畅。

这首诗是分为五个部分。书面江边游客从第一款,指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一个典型的环境和气氛渲染描述,出现以下字符和展开,进行必要的的艺术安排。其次介绍了琵琶女高超的艺术境界的创造。热情赞扬诗人的琵琶女精湛的技艺和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效果,人们的生活经验,铺平了道路做准备。琵琶女的生活经验写的自述第三段,在音乐的愤怒和遗憾的是美国的字符来表达他们的不幸和同情她的琵琶女诗人。撰写第四段和不幸的女人琵琶同情他的不幸被放逐的抑郁和愤怒,揭示楚诗歌的主题。第五段审查作家琵琶,悲伤已经泣下沾衣。

诗歌开始看到访问者江头,告别悲伤难过和萩秋花瑟瑟,“场景描述的丰富功能,勾勒出一个典型的环境,气氛充满悲剧。抑郁降级,悲伤的别离,荒凉的环境,景观荒凉,所有这些使环境,构成了诗歌的基调,但也为字符播放,情节的发展做了准备,然后先闻其声,后见其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细腻的笔触,在缓慢运动的犹豫,女人弹琵琶,在人们面前的一个端庄,矜持,充满了剧烈的疼痛琵琶艺术家形象的描述性质。

这首诗的深刻揭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是聪明的,诗人的人表示深切的同情和诗的战斗精神的现实的强烈批评,表示愤怒和悲伤的情绪,不仅是个人,它具有很强的社会,具有普遍意义的,是诗与对人民高度的亲和力。

《琵琶行》阅读感想5

曾记紫薇郎,默对紫薇芳。紫薇郎不再,紫薇仍馨香。旧时红尘女,门前紫陌忙。岁月卷红尘,只余情凄伤。偶识寒江头,月映水苍茫。酒愁相杂糅,余音悲绕梁。

花开花落,光阴荏苒。不朽的被永远传唱,随势的经不起时间涤荡。又读《琵琶行》,又有所思所想。

乐天是幸运的,是勇敢的,敢于说不,也只落了个远谪的`下场。他何故悲?在高堂坐久,难以适应江湖的苦难吧?

他是个“无能为力”的人,见农夫苦辛,也只有“念此私自愧”了,做不了什么,也不知是不是不愿做,现在来到这江湖之中,是否感到了高堂的“自愧”呢?他辛苦为了他的理想,结果是悲凉,又有谁同情他?

忽然,远处的琵琶诉说着一段不忍提起的往事,乐天仿佛感受到了什么,倾听,落泪,赋诗,千古。

这段往事现今谁知晓?那琵琶?那江水?那月?只有诗,这诗,经千年咀嚼,早已成为固式,成为了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浮华褪尽,只留下苍白的无奈与无用的悲伤,远去的华舆卷起红尘滚滚,又有谁来听我倾尽悲肠?月影凉,心彷徨,物寒人伤,只有手中的琵琶还残存自己的体温,于是怆然一曲,引来千古传唱。

千年之后,香魂重游,物是人非,讶然许久。重回故地,寻我的琵琶,却发现这是已枉然。但那诗句,却仍在,万古流芳,我嗔怒,为何曲我之意却可传?为何我之真情却不见?官官宦宦之迁升浊事,怎与我生而残凄之事相提并论!香魂不平,乐天仍在感受所谓“同病”。

完全不同的境遇,却被曲解为“同是天涯沦落人”。对乐天,是斗争之败,会有重来之时;对琵琶女,是命运之悲,但远离繁靡之地岂不是解脱?虽是无奈,但谁又能说那商贾就一定“重利轻别离”呢?或许在远方的他也在思念妻子,可是谁又知道呢?说他的不是,可能是那女子的牢骚,或许是乐天的揣度吧。

紫陌红尘扬紫薇,本是无情却有缘。谁知偶得《琵琶行》,引来千古误感叹!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