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读后感500字
晏子是春秋时期的着名思想家、政治家、外文家。而今天,我们就学习了一篇有关晏子的课文——《晏子使楚》。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晏子使楚》读后感500字,欢迎借鉴学习!
《晏子使楚》读后感500字1
今天,我了解到了“南橘北枳”的意思:淮南的橘柑,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橘柑一到淮北就成了又小又苦的枳。它的引申寓意是:“当一个在受过优秀教育后又被带到了风气差,教育差的地方,他身上优秀的品质会随之而改变。”我不仅了解了它的意思,还认知了成语的背景故事:《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主要讲了一位叫晏子的齐国人出使楚国,却被楚国的许多人嘲笑讽刺。他并没有失去理智,大声责骂,但也没有忍气吞声,处处避让。而是用机智且充满智慧的语言去反讥对方,使自己从被动到主动,出奇制胜,用自己的出色口才战胜了楚王与大臣们,并赢得了楚国人的尊敬,挽回国家的声誉和尊严!
当面对他人的讥讽或人身攻击时,你不必大动干戈被冲动迷昏头脑,只需抓住对方话语的漏洞,进行反击加上讥讽的口吻,一招组合拳立刻就可以将对方打趴!在任何情况下,自己的尊严必须排在首位。正如文中的晏子,冒着被砍头的危险,敢与楚王针锋相对,唇枪舌剑。他的才华与勇气不仅保住了国家以及自己的尊严,还受到了楚国人的尊敬。他的智慧和深深的爱国心,就是他取胜的法宝。
遭到别人的人身攻击时,你不需要十分恼火,这样正中对方下怀。就如同对方挖了一个陷阱,你不能盲目向前自投罗网,完全可以找路绕开它。就只要机智地利用对方缺陷去反击嘲讽他,这并不需要费太大口舌,还能搞得人家无地自容,这不是最高的斗争境界吗?
《晏子使楚》读后感500字2
《晏子使楚》这篇课文主要记述了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想侮辱他,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针锋相对,反驳了楚王,从而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第一次斗智 楚王抓住晏子身材矮小的特点,关闭城门,挖了五尺来高的洞让晏子入城,来侮辱晏子,进而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晏子不卑不吭,将计就计,一楚王之法反击楚王。他的话很明白,楚王只要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那他就钻狗洞。楚王若说自己的国家不是狗国,就应打开城门。最终,楚王只好打开城门。这一次,晏子未见楚王,就给了楚王一次迎头痛击。
第二次斗智 楚王借口齐国无人,讽刺晏子无能,讽刺齐国无能人。面对楚王有一次对自己和国家的侮辱,晏子大义凛然,再一次回敬楚王:齐国人多得快要装不下了,怎能说齐国无人?然后又一本正经地贬低自己,再贬低楚王及楚国。表面上似乎为自己的无能难为情,实际上正是在这不动声色的装模作样中,回击了楚王,让楚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第三次斗智 楚王讥笑齐国人没出息,而晏子举了一个楚国上下都熟知的现象,再用同样的道理证明,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劳动,一到楚国就就做了盗贼,也是因为两国水土不同。 楚王三次侮辱晏子,前两次针对晏子身材矮小的缺陷,言语中充满挑衅和嘲弄,对齐国的大夫直呼“你”,已是无理之极;后一次直指齐国“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嘲笑之语更是肆无忌惮。面对这样盛气凌人的侮辱,晏子正气凛然,沉着应对,机智反击,结果楚王一败再败,不得不赔礼认罪。
在晏子和楚王的唇枪舌战、争锋相对中,一个是聪明机智、胆略过人、维护国家尊严的使臣;一个是傲慢专横、骄傲自大的君王,谁赢谁输,谁好谁坏,显而易见。
《晏子使楚》读后感500字3
《晏子使楚》是家喻户晓的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但被晏子一一挫败。晏子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战胜了楚王,赢得了楚王对自己的尊重以及齐国的尊严! 晏子是多么勇敢、机智啊!我曾想过如果自己是晏子,面对这样的事,会怎么样?结果我的第一反映竟然是腿软?!晏子在那种情况下竟然能机智对答,我不得不说,晏子面对危险时那种冷静让我佩服! 生活中这种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万里挑一。试问,这些人面对危险时为什么能那么冷静呢?难道他们真的不怕?答案是:不!他们也怕死!既然怕死为什么能那么稳定?因为他们都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那就是自信!正是因为有了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敌人,那种紧张的心情就稳定下来了。拥有自信的人,并不是很少,为什么能够冷静的人这么少呢?答案是,他们的自信心还不够坚定!面对死亡,谁的信心能够存在?可是,为什么有些人的信心,不但不倒塌反而更坚强?这就得换位思考了。如果你是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你是选择顺从还是反抗?在这种时候,选择前者的人,就是软弱、没有勇气的人!这种人不能算是“生活的智者”。选择后者的则为“勇士”。勇士拥有自信、勇气、智慧的能力。但是生活中这样的“勇士”太少太少,这样的晏子太少太少。
要成为生活中的“勇士”,必须要经过许多风风雨雨,勇气、信心、智慧……这些都是经过磨难的!所以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勇敢面对,不能退缩,雨后见彩虹!
《晏子使楚》读后感500字4
读了《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我认为晏子是位机智勇敢,能言善辩的人,因为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晏子,显示楚国的威风,于是命人把城门关上,开个洞让晏子进来,谁知晏子将计就计说只有访问”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去。楚王见自己不能得逞,便取笑晏子是下等人,晏子便顺水推舟来反击楚王是下等国家,最后,楚王说齐国人没出息,晏子又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说出楚王的水土不好,而齐国的水土很肥沃取笑楚王,最后楚王再也不敢取笑晏子了。
这让我联想到了一次难忘的事。这天,正好在下雨,我没有带伞,就在商店门口避雨,看见一位乞丐和一位小孩在乞讨,我心里没有怜悯他们,反而还对他们不理不睬,当他们不存在似的,可却有一位小男孩,大概五,六岁,胖嘟嘟的,买了一块小蛋糕给了乞丐,乞丐给身边的小孩子,这一举一动都被我看得清清楚楚,我比这小男孩大好几岁,却没有去理会路边忍饥挨饿的乞丐,小男孩知识虽然不如我的丰富,但是却让我懂得了人生的道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学习《晏子使楚》这篇课文后,我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没有地位和卑微之分,要尊重别人,这是我一生忘不了的道理!
《晏子使楚》读后感500字5
今年寒假,我读了《晏子使楚》这个故事,感受颇深。
晏子是齐国的一名大夫,有一次,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开小洞,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而晏子说这是狗洞,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楚王只好吩咐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楚王见来者“不善”,便轻蔑地笑道:“难道楚国没有人了吗?”“楚王怎么能这样说。齐国的一部分人甩一把汗就能下一场雨;举一下袖子就能连成一片云呢!”晏子面不改色的回答。楚王又取笑他说:“那齐国为何打发你这般面容丑陋的人来?”晏子听得出话中有话,便说:“我们国家有个规定,访问上等国,就派上等人,访问下等国,就派下等人,我最没用无能,就派到这儿来。”说完晏子还故意笑了笑。
楚王还是不停地讥笑晏子,但都被晏子拿话驳回去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对晏子这个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在别人的嘲笑中能够随机应变,对答如流,能言善辩,在楚王面前,也能从容地回答,真是妙语连珠,要是换了我,我在楚王开小洞时,就会生气地回齐国。
《晏子使楚》读后感500字6
我今天读了《晏子使楚》。
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晏子出使楚国,第一次楚王挖五尺高的`洞,叫侍卫让他从门洞进入。晏子对侍卫说:“我访问的不是狗国,只有狗国才有这样的洞。”楚王只得让他从大门进入。第二次楚王一见晏子便嘲笑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说:“我们国家有规定,上等人访问上等国,下等人访问下等国。我最不中用,所以派的这儿来了。”还故意笑了笑。第三次楚王嘲笑齐国的人做贼没出息,结果也被晏子化险为夷了。读完这篇课文,我体会到晏子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使楚王不得不尊重他。晏子表现出来的机智和才干不得不令人佩服。
这是我想起了自己:一天科学课,老师让我们组装科学工具,我前面的张大为说:“哈哈,拼东西我最拿手了!”我不屑地“切!”了一声。过了一会儿,他拼好了第一个“枰”,开始拼第二个,他竟然说:“这个咋拼啊?”我又不屑地说:“不能了吧,你不是说‘拼东西最拿手了’?”他说:“你不知道了吧,第一个是我的拿手好戏,那第二个和第一个不一样,所以就第二个就不会了。”这句话不就照应这篇课文的第5段吗?
这篇课文使我对晏子这个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在别人的嘲笑中能够随机应变,对答如流,在楚王面前,也能从容地回答,真是妙语连珠,要是换了我。在别人的嘲笑中早就羞愧地回自己国家去了,更别谈什么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