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百年孤独》的读后感700字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读《百年孤独》的读后感700字,希望能帮到各位。
读《百年孤独》的读后感700字1
我读完《百年孤独》,掩卷冥思时,浑身涌起一股颤栗感,它并不是我所喜欢看的小说类型,故事中的情节让人仿佛置身在一个发生了不可能事件的现实生活中,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让人恐惧不已.
先说说情节,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会有持续了四年多的雨,一个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会因为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间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的身上.书中有一个很有象征意味的情节,就是不眠症的情节,马孔多镇上的居民随着何塞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夫妇的养女雷贝卡的失眠而相继患上不眠症.患了这种失眠症,最可怕的不是睡不着觉,而是失眠症必然演变成健忘症。
开头会忘掉童年时代的事儿,然后会忘记东西的名称和用途,最后再也认不得别人,甚至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跟往日的一切联系.为了生活,马孔多的居民不得不在物品上贴上标签,如给牲畜、家禽和植物标上名字:“牛”、“山羊”、“猪”……看到这里我不禁想了想,如果哪一天我们连标签上的字的含义都忘记了,那又该怎么办?这些标签上的字的含义,都是我们历经几千年的学习与探索才发明出来的历史,如果我们忘记了历史的存在也许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故事中布恩迪亚家族的让我觉得压抑,并不是因为家族氛围有多么森严,而是这个家族人与人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家族七代人百年的坎坷历程,这百年的蹉跎岁月中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终点回归起点,社会的发展,家族的变迁,都在不断重复圆周轨迹,到最后却什么也没有留下。
马尔克斯用短短几十页勾勒出一个家族的兴衰,这与中国的《红楼梦》迥然不同,我们要用多少章节才能铺垫一幕黛玉葬花.这个家族中的人总是不断重复着名字:阿卡迪奥、奥雷良诺、阿玛兰塔……就像他们不断重复在他们身上的轮回宿命.乱伦在任何一个时候都是一种禁忌,而小说中不止一次描写了这种关系:因恋爱受挫的阿玛兰塔与自己的侄子恋爱、第三代阿卡迪奥疯狂地爱恋母亲以至差点铸成大错、第六代奥雷良诺不知不觉地爱上了姨母发生了关系生下了孩子……这都是因为孤独所犯下的罪行.死亡、乱伦各种各样的阴霾缠绕着他们,让他们痛苦不堪地离开这个世界。
孤独,冷漠,已经是这个家族的人的共性,诚如小说中写道:“布恩地亚家族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种一望可知的特有的孤独神情,长大后,他们都试图以各自的方式突破孤独的怪圈,但激烈的行动总是归于挫败地沮丧,他们又以不同方式,一个个陷入更深沉的孤独之中,对他们来说,孤独仿佛一种神秘的命运难以抗拒.”正是这种孤独才让他们走上悲剧之路。
读《百年孤独》的读后感700字2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 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翻开这本书,仿佛陷入了一幅悠长而宏伟的画卷之中,加西亚.马尔克斯用大师的笔触,天才的智慧,燃烧着现在与魔幻的艺术,谱写了文学史上不朽的传奇巨作。独特的写作手法充满异域风情,给世人予一席文学饕餮,几十年里,全球闻名。
20世纪中期,残酷的内战使哥伦比亚伤痕累累,保守党政府对于游击队与反抗者的镇压,使这片土地充溢着血腥味,数十万人死于非命。残阳如血,赤地千里,无尽的黑暗带给人无尽的绝望。
《百年孤独》在这样的背景下悄然发生了……
这是一片崭新的土地,温暖的晨曦下,熙熙攘攘,时间流逝,马贡多成为了繁荣的小镇。然而繁荣不久,动荡降临,一个又一个人离去,死亡给马贡多以新的人物,却再给不了一次繁华。蚂蚁蚕食着幼小的孩子 ,最后的结局,一阵风吹过,马贡多与他的故事消失了。
合上书,似梦却真,那个幻想中的古老王国,久久印于脑海;人物鲜活的活动于眼前;字里行间的哲理流进心里。
书中说:“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记得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
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活在回忆里,纵然过去有苦有甜有故事,纵然过去有爱有骄傲,生活总是奔流不息向前的,时间不会为你的过去而回首,过去留给你的只是飘渺的记忆,真正拥有的,是现在与未来。
读《百年孤独》总给我一种现实的冷漠与魔幻的恐惧,悲伤荒诞的故事孕育着发人深思的哲理:或许很在乎物质金钱,很在乎爱情,但到头来亦不过是风过云散一片空白,近似于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无奈。
七代人的身世浮沉,一隅小镇的兴衰云涌,现实与幻想的交织,让人如梦如幻……结束了,梦醒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读《百年孤独》,苦涩难懂,大家族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现实魔幻难解难分,可读完后,却给人一种佛家顿悟之感,一切都是却不仅是梦,不再去执意过往。去吧,买下一张永久车票,登上一列永无终点的火车。
就如当下,步入高中,虽然留恋初中的闲适,感慨于高中的压力,忐忑于我的未来,但努力向前,享受当下,创造未来。我相信,未来的景色,只会更美!
读《百年孤独》的读后感700字3
该怎么去看布恩蒂亚家族呢?家族的第一人被绑在树上,家族的最后一人被蚂蚁吃掉。
漫长的百年,几代人的智慧,有的聪明机智,有的求知若渴,勇敢坚强……他们虽孤僻,却有着自己坚毅的眼光,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吸引着美丽、个性的女性。其实谁也说不清这个命运多舛的家族到底有什么致命的弱点,但事实就是仅经过百余年,随着风雨袭来,这个家族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但你若是仔细品味,你又会发现好像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叹息的地方。
但是又如同题目《百年孤独》一样,"孤独"成为了所有人物的一种基调。整个家族的人,都笼罩着一种孤独,他们都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沉默寡言,却又可能为了一个目标疯狂的去努力,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渐渐的布恩蒂亚家族变的与世隔绝,疯狂至死。整个家族的第一位女性——乌苏娜为了改变家族孤独的局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可是最终,她失败了。每一个孩子都一步步重蹈覆辙,迈向了孤独的深渊。
深层次的说,布恩蒂亚家族百年来的兴衰荣辱,其实映照的是拉美历史的变迁。整个家族由于内战和外敌,命运急转直下对应的正是拉丁美洲的内战和殖民者的入侵。而家族内部的落后:成员之间的乱伦更是与拉美整体文化程度低下相关联。总是这个家族的孤独与苦难正是拉丁美洲人民的痛苦与血泪。科技的发展,城市文化的推进,殖民者的入侵,拉美人民从一开始的奋起反抗到最后的安于命运的安排,这既有着孤独的基调,又让人仿佛置身于情境之中。
其实在生活之中又何止书中的百年孤独,每个人都有孤独,每个人都会孤独,这与开朗活泼的外表无关。在现代化的都市之中,夜晚华灯初上,灯红酒绿,可无论外面多么喧嚣,总有人在某一时刻感到孤独,难以抗拒。你或者想着逃避,或者想着抵抗,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是《百年孤独》里的疯狂,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挣扎,无论何种方式,都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否我们在这重复的方式里失去了方式,丢失了真实的自我?
如果孤独不能避免,那就尝试去享受它吧。不去像布恩蒂亚家族一样抵抗孤独,最终只会体力不支,被孤独吞噬。谁也不想这样,到不如换一种方式,以骄傲的姿态俯视它,独自承受一切,承担自己的责任,毕竟总有一个人的时候,若是学会了适应孤独就再也不会害怕了。
去体验人生,勇于面对一个人时候的挫败。孤独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自我,孤独是一场自我对话,可以听清自己的心。
读《百年孤独》的读后感700字4
不知道是中午吃的大闸蟹,还是这两天看的《百年孤独》,总觉得胃里实在太撑难以消化,心里更是无法释怀。总想写点什么。跑到图书馆装模作样地写起来,以消耗一点积食和精力。
《百年孤独》这本书,很早就听说了,晦涩难懂而且魔幻。在大学时从图书馆里借过,还没几天就还回去了,果然难懂,就凭里面无穷无尽的奥雷里亚诺和阿尔卡迪奥就迷失了。从此便对外国子女继承长辈名字这个习俗更添不解(后来学习了西班牙语之后才明白),更何况开篇就出现的升天、飞毯,永生,让人摸不着套脑。就此认定此书胡言乱语,不着边际。
这次,因再次看了《霍乱时期的爱情》,对加西亚·马尔克斯很感兴趣,想多读下他的作品,便趁着国庆节假日的空闲发愿要啃下此本书。本以为要花上十天半个月的,没想到两天就读完,可见此书有多么神奇。
刚开始就想着一定要把书中人物名字记清楚,以免后面阅读产生混淆,结果不知道这十年间自己虚长了记忆还是时候到了,人物关系突然不再混乱,能轻而易举的理解族谱,知道谁是谁的后代。此难题一解决,此书读起来就不再生涩。里面魔幻的内容不再惊奇,可能21世纪的现实更魔幻吧。
两天以后,面对一房子的学习看书的人,我将会回想起那晚跳舞回家后,拿起书架上的这本《百年孤独》,愉快地读着它经典的开头。
在不被打扰地状态下看自己喜欢的书真的很惬意。看完这本描写拉美土地上的文字,不免心生疑问:在我们这片神奇而独特的土地上,是否也有此类宏大的著作?仔细想了想,好像近代的国内文学大多是描写在大时代里被裹挟的人类的命运,更多的是无奈被动得接收时代和命运的考验。《百年孤独》里也有大时代的冲击和影响,但马孔多小镇更像是一座孤岛,野蛮生长,自生自灭,最后被一阵风刮走,多么美妙。
读《百年孤独》的读后感700字5
单从读《百年孤独》的直观感觉来说,是非常的微妙且有意思的。与以往容易入书入戏的我不同,百年孤独里的悲欢离合、跌宕起伏、生离死别似乎和我之间隔了一层下雨中的玻璃墙。每当我似乎身临其境的时候,总有一层新雨将玻璃重新淋得模糊。也许是因为作者总以戏谑的口吻描述类似神话的种.种场景,也许是因为书中人物狂野的孤独离世俗的自己太过遥远。
整本书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从家族第一个霍赛阿卡迪奥,到最后一个具有家族明显特征的奥雷良诺。从高傲果敢轰轰烈烈的奥雷良诺上将到精力充沛平凡而伟大的乌苏拉老妈妈,从纯洁如天使的俏姑娘雷梅苔丝到喜欢热闹以至于娶了两个老婆的双胞胎之一。
一部繁杂庞大的百年家族史,一部脉络清晰的地方兴衰史。在时间的洪流中,个人在大背景的起伏中显得那样无力。羸弱娇小的被夺去生命,孤独执着着的留下悲伤的痕迹。无端去世的雷梅苔丝的萝莉像被作为祖母的形象保存,到最后仍然在咬手指的雷贝卡执着的不肯死去。经历夺走3000人生命骚乱的阿卡迪奥得不到任何人的相信。他们都是人群的异子,孤独的极端。
对于我,则早已习惯了与孤独为伴,未必开心,但也未必悲哀。孤独是一个陪伴人一生的伙伴是一个既定事实,与其否认,与其抗争,与其无谓的逃避,不如接受它,拥挤的人群里让它保护你回家,周六的上午让它陪你吃早餐,整理阳光,周日的下午让它陪你晒晒太阳,晒晒俱疲的身体与心灵。
如果你和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周期性的抑郁,不妨看看这本书,让书中孤独人的鲁莽激起你无畏抗争的勇气。也许,我们可以活得更牛逼哄哄,至少在别人眼中。奥雷良诺上将死去的时候,我心中一阵痛楚,就是这么想的。
我相信,这本书能给我的,远远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