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读书感悟

发布者:零点巡夜 时间:2022-11-16 08:36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杨修之死》读书感悟”,以供大家参考!

《杨修之死》读书感悟1

这个世上本就没有绝对的对错。当你一味地嘲笑杨修的恃才放旷时,又何曾想过,假若不是在那样混乱的历史中,假若曹操没有掌握生杀大权,假若当这样的事发生在如今的社会,我们也不过是一笑了之罢了。

的确,杨修的才华可遇不可求,如若不是他为人居傲自负,以曹操的野心绝不会屈就他仅是当一个小小的汉主簿,这一点我们不可否认。但是他却不懂掩盖自身的光芒,甚至置曹操的威严于不顾。如此,在我们看来是坦率到可爱。但在曹操眼中,杨修俨然已成为一颗毒瘤,欲除之而后快。因为杨修的存在让曹操产生了危机感。身为臣下,能为主子排忧解难固然是好事。但是事事比主子占尽先机,那就未必是明智之举了。

所以,有人说杨秀最后的惨淡收场,纯属自找,那也不假。但细细又想,曹操就没有一丝过错吗?

还记得那个说出宁我负尽天下人,也不叫天下人负我的曹操,身为上位者,这近乎偏执的思想真的好吗?我们从文中也可以看到,他是一个多疑的人,所以他最后秉着宁可错杀一百,也不放过一个的原则,处死了杨修。这看似已了结的事情,长此以往,比酿成大祸。他的多疑究竟会让他失去多少良才大将?既然为人君,就应宽容大度,这样与之背道而驰,终会吃苦果。

这样的悲剧,它既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但如果,宽容与谦逊相握手,该多好?

《杨修之死》读书感悟2

曾几何时,我看到过这样一个词“过刚易折”,当时我不懂这个词的含义,现在想来,这个词放在杨修身上实在是合适不过了。

杨修思维敏捷,智谋过人,但他恃才放旷,狂妄轻率。在平常生活中不仅屡犯曹操忌讳,更是干涉了曹操选定继承人的内政。所以最后被曹操以“惑乱军心”的罪名斩首,这件事值得后人深思。

其实说到底,杨修的死在于他不懂得收敛锋芒,而越王勾践的性格却与此大不相同。

在越国将要被灭国时,身为越王的勾践有两种不同的选择:一是拼死守国,保全自己身为王的“荣耀”;二是忍辱负重,保全实力伺机复国。勾践选择了第二种,勾践在吴国被吴王当作马夫,受尽了羞辱。但是却一直隐忍不发,最后终于灭了吴国。

相比之下,我十分欣赏勾践的做法。这不仅保全了自己,也为将来越国复国埋下了成功的种子。勾践极具聪明才智,他能复国的原因就在于懂得审时度势,能把握何时含蓄内敛,何时锋芒毕露的时机。

勾践的臣子文种,又是和杨修相似的情况。文种和范蠡是助勾践复国的有功之臣。在越国复国后,范蠡便发现了越王是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的人,便退隐江湖并给文种留下忠告:“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希望他也能激流勇退,免遭杀身之祸,然而文种一意孤行,不愿离去,最终被逼自刎。

杨修、文种两人的死,令人唏嘘不已,也同样令人深思。在当今社会上,审时度势也是一项职场法则,要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太过锋芒毕露便易遭人嫉恨,为人陷害,因此做事审时度势是十分必要的。

《杨修之死》读书感悟3

杨修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的“鸡肋事件”更是妇孺皆知,他的死因连小孩子都耳熟能详。而我认为,杨修之死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他太张狂了。

杨修的张狂是一步步发展下去的,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因此,首先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杨修的毁灭之路。

最初,是最典型、最家喻户晓的例子。话所有一天,塞北送来一盒酥,曹操随意题“一合酥”三字置于案头,随即离开了,回来时却发现杨修已与众人分食了酥饼。杨修不经请示就动领导的东西,这不是当面给领导掴耳光吗?虽然曹操题字的确是“一人一口酥”的意思,但在嫉贤妒能的曹操手下,杨修竟然锋芒毕露,这不是目无领导,过于张狂吗?曹操必然生气了。

这还是生活小事,可接下来杨修却张狂地掺手政治斗争了。从政人士都一定深谙一点:从政如螳螂捕蝉,续稳、准、狠。而“稳”正是一切的前提与基础。然而,杨修却贸然加入曹植与曹丕的王位斗争中,甚至在曹操眼皮底下教曹植作弊,这种张狂,目无法纪的作为令曹操颇为愤怒,还连累了曹植。

最后就是杨修之死的直接导火索————“鸡肋事件”。曹操出师斜谷界口,却被蜀军逼得进退维谷,无奈吟出“鸡肋”二字。夏侯淳却把他当做军令传下去,结果杨修便令军士收拾行装。结果他被曹操抓住把柄,以惑乱军心之罪将杨修斩首。假如杨修只作心知肚明,不将“鸡肋”隐意宣传开来的话,他或许还有救。只可惜他过于张狂,一心想表现自己,不经请示随意命令军队,才惹祸上身,留下千古恨。

经过了杨修之死的警醒,那我们是否便应不“张”不“放”,只求内敛呢?答案非常明确,是否定的。由此我们需要在张狂与内敛间求得一个平均值,掌握一个“度”,那便是张扬了。

毛遂自荐便是个典型的例子。毛遂是赵平原君门下一个名声戋戋、身份卑微的门客。他平日毫无锋芒,人们都认为他很平庸。有一次,秦国入侵,包围了赵首都邯郸,赵王心急火燎,急忙派平原君去楚求救。平原君想挑出二十个精英门客作为随员,经过精挑细选,却只有十九个满意。正愁之时,只见毛遂主动推荐自己,经过一番讨论,他成功被编入队伍。到达楚国后,平原君与楚王谈判结盟的事,半天未果。毛遂又及时地站出来,以刀剑胁迫加上激烈言辞的劝诫说服了他,并歃血结盟,最终救下了邯郸,毛遂也成了平原君门下的贵客。

这个故事深刻地告诉我们,平日里需要冷静、潜伏,而不是张狂,直到契机出现,我们就可以抓住它,张扬地展示自己,才能获得最好的`结果。

对于我们这些渴望独立,渴望展示自我的特点,我们更需要张扬的个性,y用张扬来展示自我。如果人的美是花粉,张扬就是传播花粉的蝴蝶;如果人的美是千里马,张扬就是千里马的嘶鸣;如果人的美是月亮,张扬就是发射在月球上的日光。但张扬需要有度,否则便会如杨修般的祸从口出,遗恨终身。因此,张扬不张狂,自信不自负,才是我们应掌握的个性。

《杨修之死》读书感悟4

杨修,一个素服才名的文人,恃才放旷目中无人,甚至无视他的“上司”曹操。但有很多人把杨修的死因归结于曹操身上,认为是曹操嫉妒杨修的聪明,从而得出了职场的潜规则,就是下属绝不能比上级优秀,说白了就是你必须比领导傻,尤其是必须要让领导认为他自己比你聪明,只有这样,你才能混下去。

但在我看来,杨修死的关键原因在于他自身,在于自身的狂妄不羁。不仅这样,他还多管闲事,诋毁领导,曹魏集团每天需要处理的事务不少,应该说是够杨修忙的了,可他却非要忙里偷闲对于自己无关的事情瞎掺和,卖弄自己的小聪明,才会走上不归路。

据《三国演义》里杨修得罪曹操的事很多,但我认为,这些并不足以致命,而插手曹植、曹丕兄弟的储君之争和揭露曹操梦中好杀人的真相,才是真正给自己掘坟的原因。

作为曹操的“秘书”,插手别人的家事,明显就是不务正业,揭领导的短,损害领导的形象,更是不把领导放在眼里。面对一个多管闲事,不维护领导尊严的下属,无论谁心胸多么的开阔,估计心里的怨恨都少不了。

威信,是一个成功领导的必要条件,也往往是一个团队能正常运行的的保障,团队的成员都应该知道,每一个人应该把自己份内的是做好,业余时间多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要把关心领导的家事和领导的私生活当作自己的工作重点,不当场合的大放厥词更可能成为他日射向自己的箭,做一个本分的下属,或许一身的亮点没有几个,但永远受人尊敬,做一个飞扬跋扈的下属,或许时常有人夸你有胆量,但一旦栽了个跟头,你就更容易受伤,甚至不得翻身。

让我们从杨修身上吸取教训,在社会上有一个立足之地,切勿耍小聪明。

《杨修之死》读书感悟5

之所以说是演义中的杨修,并非在说史,请史者勿对照。

小时候,总听老师及尊长告诫:可别成了贾宝玉,聪明反比聪明误;再长大一些,又说听说了:收敛一些,不要成了杨修的下场!那时虽不知杨修是谁,却大约猜得出:人很历害,只是爱表现吧;最后很惨的吧。

上初二吧,学了《杨修之死》那篇课文,才终于弄明白杨修的问题了!因大人训诫,我读三国是很晚的,其它倒较早。

以后,从一些史料中得知,杨修竟与我等是“同乡”,应该是死于曹丕和曹植的争储斗争中;是曹操担心杨修所主谋的曹植集团会给既定的曹丕集团带来麻烦以引起生灵涂炭,而下决心除了这一能臣的吧?此论点不在此文讨论之列。

从演义《杨修之死》中观照,用一句现代话说,杨修的个性太过张扬、太能理解、并提前泄露了领导意图,最终获得了彻底被炒。

这一论点应该说与目前做事立世有违。

现在的企业求贤、个人创业,多要求要能伸张个性、尽可能地发挥才干。所谓“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无才有德,培养使用”。那么即使有德有才,如何被知道呢?依我看,可能只有去张扬表现了。

只要说你能借助企业平台创造效益,并与公司提前约定利益分配,那么,你发挥的结果一般来讲,是不会成为杨修的。

因而,在正确理解了“我从小所受之训诫”之后,又应从杨修的所做所为中吸取有益、有效之成份。

师长们之所以不让在小时读三国,是要我以杨修为诫,是担心从小就不务实,去勾心斗角;或象杨修一样只顾表现而不注意言行的负面后果。

这样又看来,三国还是要精读,以助能理解世事的运行原理;杨修也要学些,以便领导能发现提拔。只是要能把握轻重原则。

目前,经济市场、社会运行规则已经进入了一个“销售时代”,人人都在推销自己;包括做管理、做市场、做工作;甚至做官、做文、做人;如果不去主动张扬,怕的是工作没成绩,连生活也解决不了的了。

这个论点说清楚了,大家方明白了目前以些怪异的思潮,原是如何产生的了吧。

原来这杨修是要学的,也万不可学得“过精”了!非要重一个德字的哦,要不然,曹操虽死了,“民心”二字,焉知是不能杀人的?

我先借鉴吧,亦不能说得太明,不然有被“咒杀”之祸!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