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乡年鉴读书心得700字

发布者:春天来临 时间:2022-11-16 08:35

《沙乡年鉴》问世于1949年,正值战后经济复苏时期,人们都在充满信心地征服和利用自然,生态学的意识和概念对人们来说也还十分陌生,这本书的出版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大影响。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发现了潜藏在富裕生活中的各种危机——征服自然带来的环境破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沙乡年鉴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沙乡年鉴读后感1

奥尔多在伯灵顿、新泽西和耶鲁大学上学的时候,始终保持着对鸟类学和自然科学历史的浓厚兴趣。他在日志中把观察到的东西都记录下来,这竟然是他长达一生的习惯。

1909年7月,他从耶鲁大学毕业获得森林学硕士学位后,就加入了新成立的美国国家森林局,并被派往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工作。在那些日子里,奥尔多很快获得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并得到了提升,1912年成为新墨西哥北部卡森国家森林局的局长。 在那穷乡僻壤的地方,奥尔多经历了一场残酷的暴风雪,并患上了急性肾炎。这场大病几乎夺走了他的生命,同时也结束了他在那里工作的日子。一年多以后,奥尔多在家乡伯灵顿复原了。

奥尔多又回到了新墨西哥和森林局。1915年,他被任命负责管理森林局西南部地区的渔猎活动。在奥尔多管理西南部渔猎活动之前,森林局和州政府之间签订了一份协议,协议规定林警也可以代表州政府的狩猎监督官。奥尔多到那里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一起逮捕事件。他马上起草了一本渔猎手册,规定了管理森林的官员在相应的狩猎工作中的权力和义务,并且在一些地区起好木桩加以保护,成立了狩猎保护小组,严格执行狩猎保护法律,为动物们营造避难家园,使枯竭的水资源和陆地重新获得了生命。

在离开西南管理局到位于麦迪逊的国家林产品实验室工作之前,奥尔多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他建议森林局将无路的地区留出来作为自然保护区,他不希望看到这些地区被开辟为各种娱乐场所,诸如野营地、私人的或商业上的出租地等。1924年,森林局采纳了他的建议,将新墨西哥州的大毒蜥地区开辟为野生自然保护区,这比著名的野生动物保护计划(法案)(the Wilderness Act)要早40年。

奥尔多在林产品实验室呆的时间并不长,他需要一份和保护野生生物相关的工作,在体育军火制造商协会的资助下,他开始在北部几个重要的州进行野生生物调查。这些调查工作以及关于狩猎管理的书的出版使奥尔多成为本国狩猎动物管理的权威之一,被誉为美国野生动植物管理专业之父。为此威斯康星大学邀请他在狩猎管理专业上课,1933年奥尔多成为威斯康星大学的一名教师。奥尔多的课程很受欢迎,他在野生动植物课上教学生们如何观察大自然,并理解他们所看到的,并从理解中得到乐趣。在奥尔多的课上,有一项练习可能会使同学们很迷惑,这项练习需要学生们对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土壤、土地利用和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理解;“……在你今天在校园里看到的动植物中选择一种,并阐述它在威斯康星历史上的作用。”

多年来,作为一项周末活动的消遣,奥尔多一直在麦迪逊附近搜寻着。他在威斯康星河的拐弯处发现一块被丢弃的农田,一块已经盐渍化了的沼泽地,还有一座由流沙堆成的小秃山。其中唯一的一座建筑物是一个鸡棚,而且其中的一部分已陷进泥淖里了。奥尔多把这个地方买了下来,并开始着手恢复它的生态环境。

沙乡年鉴读后感2

我不舍得说它美,那太俗了。看完《沙乡年鉴》,留下了无尽的感慨。真正的自然已经离我们这么远了吗。

美国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是本书的作者,他将毕生奉献给了生态保护工作,他被称为“一个热心的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看完《沙乡年鉴》,我觉得这些称号挂在利奥波德身上一点儿也不为过。他逃离机械化现代化的生活,选择在大自然中度过和家人在一起的周末。他思想缜密语言尖锐。他清新的文笔更令我沉醉,没有华丽和夸张,就像那大自然,舒服、朴实,给人宁静和快乐的感觉。

书本不厚,由三部分组成,利奥波德在序中就写好了三部分的概括。第一部分写了他的家人在威斯康洲的所见所闻,每一章的题目都是月份,让我感到一丝新颖和清新;第二部分写了利奥波德四十年间在北美大陆各州的生活片段;第三部分则是作者对于生态的观点和对现代人们已经失去对土地的尊重和热爱的事实进行分析与批判。整本书,我都能读到利奥波德对自然的热爱,唤醒人们心中失去的土地。

层次分明的三部分中,令我记忆犹新的是第一部分。它描述了威斯康洲十二个月份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和各种动植物。一月的融雪,二月的年轮,三月的归雁,四月的春洪……我心中感触最深的便是二月。作者用一种新式的写法,以一种倒叙的方式,把我们带入了过去的时光——“锯口”与“年轮”。锯口锯开了栎木,我们看到了一圈一圈的年轮。看着时间倒流,一件件人们破坏自然的事件,感到心惊胆战。人们快节奏地扩张,已经让全世界都踩上了人类的脚印。但是随着各种资源消耗殆尽,自然已经伤痕累累,也引发了不少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损……人类应该消停会儿了。

科技的不断发展,带领人类走入一个信息化时代,以后恐怕连花花草草都没有,只有冷冰冰的机械。而作者不甘心如此,他认为“人必须顺应自然”。“必须”二字看出来作者的决心,我也觉得事态严重。人从诞生以来,就没有离开过自然的滋润,但是科技的提升,人类开始自负骄傲。人类产生了一种“没有地球,但我们有科技,大不了去其他星球。”的想法。但我觉得这种想法是令人担忧的。广阔宇宙中,我们无法确认有比人类更胜一筹的高等文明。到了其他星球格格不入,很快就会消亡,。我们有地球作为领土,也地球的一部分,如果地球受到伤害,人类也是无法避免受到波及的。保护地球才是我们的第一选择,过于与自然产生隔阂,带给我们的将是毁灭。

作者用《沙乡年鉴》唤醒人们,请重视自然!

沙乡年鉴读后感3

现在,浮木后面暖和了,因为风儿已经跟着大雁走远了。我也想跟着大雁飞走,要是我也能变成风儿该多好。苏醒在春天,自由、快乐、漂泊。

我带动云彩飞舞,像是在空中伴着小野丽莎的歌儿跳了支舞。云彩里飞出一群大鸟,拍打着翅膀飞翔,姿势之优雅,在云彩里忽隐忽现,像一面旗帜,忽上忽下,一切都吸引着我。我与他们嬉戏玩耍,朝远方飞行,最后一声大雁的鸣叫消失时,夏天的影子就不见了。秋天的脾气总不大好,夹着灰尘呼啸而过,或在森林里拍打树叶发出沙沙响声,最后像山一样静下来思考生命。

十一月是树木倒下的季节,远远地,我就听到了松树的呻吟,他是大自然进化几千年的物种,是古老的生命。 我不由自主地想要帮助他,我一鼓作气,钻进伐木工的脖子,冬天的我是冷冰冰的,他已经在松树的主干上划下了一道深深的疤痕,触目惊心。我带动枝叶摇摆,制造更大的风浪,终于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伐木工懊恼地离去,放弃了今天的作业。一天天如此,我的能力却在一点点减弱,守护了一个冬天的松树林终于等来了春天,而我却要永远沉睡在这里,等下一缕风来唤醒。

如果我是风,我不后悔。不后悔对自然的爱,对绿色的向往。

小时候,我的故乡还是个小山城,四面环山,山是青黑偏绿的,江南也是一片荒草地,晚上有繁星,江水碧绿。我常去探访山林,与溪水游戏,享受这闲来之乐,山川之美。我拂过柳芽儿,溅起水波澜,轻巧地唱出美妙的音韵。渐渐地,工业愈加发达,人们走上了社会发展新道路,大荒地被改建成高楼,隐约有难以触及的威严,我无心再歌唱舞蹈。飘荡了很久,我也从清纯的晚风变成了污浊的臭气,我不再去树林游戏,我会抹黑了溪水,我会给绿树带去烟尘,一切都变了。

如果我还是风,我也不后悔,看到绿色犹在,山川犹美,自然犹存,这就是我的精魂。

沙乡年鉴读后感4

《沙乡年鉴》是一本奥尔多·利奥波德所作的书籍,写了作者在常人世俗简单想当然的想法外对大自然的记录,他是一位美国著名的理论学家,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环保先驱人物,保护野生生物之父,“美国野生生物管理之父”,被称为“美国的先知”,被称为“一个热心的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

看完这本书感觉说要写读后感是比较困难的,不知道怎么写,也许是因为我看的不够认真,感觉零零散散的貌似的确没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我却想起了一个上次在阅读理解还是哪里遇到的,也许是课时上的,名字叫《给泥土洗澡》,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讲的是英国建设体育场还是什么东西,要占很大土地,但这块地上的土壤并不干净,照“常理”来讲是挖去别处再把那里的净土运来,但这次英国人没有这个打算,他们花费了巨款给泥土筛选过滤,而后再清洗,排除有毒物,诸如电池神马的。这点我想是做的很对的,至于为什么会想到这个,因为百度上面复制说到了他是一个环保主义者,还有著名的土地伦。里面我看见了,最可怕的想法就是——认为粮食从杂货店出来,热量从火炉里出来。这一切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土地,没有良好的土地也就没有粮食也没有树木也没有木炭也没有热量,所以土地是一切生命的起源,也是生命的保障,最近学过土壤的形成,者往往需要几百年来能形成一厘米厚的土,种.种土壤危机和环境的破坏都把矛头指向了人类,英国人的做法看似很愚蠢,花钱不讨好,不仅费钱还费时,事实上并非如此,不要等到你出门一跤栽在沙坑中才知道土壤的重要性,才意识到要保护环境,所以把,和很多地方一样,保护环境材质当前的头等大事!

所以我想《沙乡年鉴》被称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书”也就不足为奇了。

沙乡年鉴读后感5

《沙乡年鉴》是一本描绘土地和人关系的书,与《瓦尔登湖》相媲美,被誉为自然文学的典范,美国环保界的《圣经》。这本书由四个部分构成——沙乡年鉴,地质特征,乡野的秘密和土地伦理。

其中,“沙乡年鉴”讲述了作者与家人在远离大都市的“世外桃园”里的所见所闻和周末事务。作者一家在一个被遗弃的贫瘠的沙乡农村里,尝试使它恢复生机,寻找那些已经失去的却又是上帝赐予的最重要的东西。“地质特征”讲述了生活给作者的各种智慧,一些痛苦和难过的经历,失去朋友的插曲。作者花费四十年时间,走遍美洲大陆,记录事件的清晰样本。“乡野的秘密”主要讲述作者对乡野及野生动物的看法,讨论一些最基本的生态保护观点。“土地伦理”以推理的方式阐述作者对土地的观点,并提出科学理论,属于总结。

《沙乡年鉴》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们在不拥有一个农场的情况下,会有两种精神上的危险,一个是因为早饭来自杂货铺,另一个则认为热量来自火炉。”我们毫无疑问已经深陷在危险中。食物来自饭店,热能来自暖器和空调。我们沉迷在工业带来的舒适生活中,却忘记了是什么在供给工业。

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动植物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少。从17世纪到20世纪末的300年里,可以说是世界从近代逐步走向现代的时期。在这300年里,人类的文明飞速地发展,时代在进步,地球正在一点点地为我们所改变。同时,在这300年里,地球上也有300多种美丽的动物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海雀、毫无防御能力的史德拉海牛、地球上最大的狮子、世界最南端的狼、唯一生活在非洲的熊、亚洲西部唯一的老虎、世界上仅有的纯白的狼.....其中有的是因为失去了栖身之地,有的是因为人们的大肆捕杀。

真心希望人们能发现错误并能改正它!

沙乡年鉴读书心得700字相关文章:

★ 贝多芬传读书心得700字5篇范文

★ 将才读书心得700字5篇

★ 劝学读书心得700字5篇

★ 《活着》读书心得700字5篇

★ 儒林外史读后感700字

★ 圣经读书心得700字5篇

★ 霍金读书心得700字5篇

★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心得700字5篇范文

★ 朝花夕拾读后感读书心得700字五篇

★ 我们仨读书心得700字5篇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