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读后感高中800字
《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巨著,是中国几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是我们的文化瑰宝。读《三国志》,像穿越了时空,来到了那个群雄逐鹿、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三国志读后感高中800字,希望能帮到各位。
三国志读后感高中800字1
在《三国志》里,记载诸葛亮是一个聪明的人,但在赤壁大战中,诸葛亮错用关羽,而关羽还当年过五关斩六将时曹操不杀之恩,结果放虎归山,曹操得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后在驻守荆州的人选上,他又错选关羽,结果荆州失守,关羽被杀。
在这两次事件中,其源都出自于两次错用关羽,且皆显示出了诸葛亮的错用人。从这说来,诸葛亮并非聪明的人,而一些古人虽都被记载为聪明的人,但其实并不一定聪明。
与诸葛亮同时期的周瑜聪资过人,帮孙权打的胜仗也不少,也同时被史书记载为聪明人,打他却因妒忌诸葛亮的才能而打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尔后含憾而死。这妒忌之心乃兵家之忌,周瑜犯了忌而死,还能说周瑜是个聪明人吗?
答案是不能。越是聪明的人就越容易陷入泥潭,正是因为他们的智慧多了,负担也就重了,也比一般人要易陷、深陷。聪明的人自然就思维活跃,想的自然也就多了,想的多了自然也就越容易犯忌、犯错。而普通人想法不想他们那么复杂,看事情更简单些,有些忌讳、错误也就比聪明人更易避免。
而聪明人不聪明往往是他们不能善观,善用和善弃他们的聪明。
善观,即善于观察当前事件和局势,诸葛亮两次错用关羽的做法就是个实例。他明知曹操对关羽有恩,而关羽怀有还恩之心,却依然让关羽在华容道上把关。如果当时诸葛亮大观局势,观察到了这点,让关、张或关、赵二人位置互换,便可使得关羽还恩,又捉住了曹操,岂不两全其美?遗憾的是聪明的诸葛亮没有聪明地做到。
善用,即善于使用自己的聪明,在这点上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就是个例子。
福特研制出了第一部属于自己的汽车引擎,后来又推广了汽车,成功发展了自己的汽车事实,身家亿万。福特也因此被冲昏头脑,变得骄傲自大,不汲取别人的意见,最终使得公司惨败。
如果福特能够善用聪明使头脑冷静思考,善用聪明不犯骄傲自大的忌讳、不犯错,事情也许就会从另个方向发展了。周瑜亦是如此,如其善用才智使之第一时间意识到忌与错,便可避免犯忌、犯错以至死亡了。而这聪明的二人也都没能聪明地做到。
善弃,即善于放弃他们的聪明。当聪明过多时便是负担,就像聪明的思维虑事一样。而这时懂得去放弃些聪明把感情和思想放空,以空白的角度,客观全面的去观大局,切小意,才是最理智的。的确,在事情发生的过程中,经历的人多少会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但这不正是更考验他们的善弃吗?
只有善弃了再加上善观和善用,才是真正的聪明,才会却得理智的成功。只是令人叹息的是他们都没聪明地做到,只得让人感叹:聪明人也不聪明啊!
三国志读后感高中800字2
在我先前的印象里,曹操一直算是一个残暴的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杀了很多反对他的人。但那都是他长大以后干的事。青年时代的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曹操很有军事才能。军事才能不是几天就能练成的,他的军事才能之所以那么强,是因为他从小爱读兵书。曹操读各种各样的兵书,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如果只学一种兵法是很片面的,学得多的话就可以相互对照,练习更好的一种。曹操不止读兵书,他还注解兵书。读是学别人的,但注解是需要自己思考的。
有人说曹操在青年时期不干正事,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青年人的正事就是读书。曹操他不是不读书,他是不死读书。他只学自己感兴趣的——关于军事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学得很好,长大以后这些知识都派上了用场。这还叫不干正事?
曹操一开始当官,做了洛阳北部尉,相当于京城公安局分局的一个头。当时他制定了一条规则是人们夜里不得出行,违者会被衙役用五色大棒打死。
一天,蹇硕的叔父在夜里出行,结果曹操命人将他处死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违反这条规则了。蹇硕可是当时权高位重的大太监,是皇帝很喜欢的人,曹操把他叔父杀了自己可能会被杀头。曹操不笨,他当然知道得罪蹇硕的下场,但他还是要杀蹇硕的叔父,因为规则不能破坏。如果大人物犯规了就不用杀头,那还能叫作规则吗?
曹操很清楚规则是什么,而且他也不害怕承担杀了蹇硕叔父的后果,可以说曹操是一个军令严明,不畏强权的人。由此可见,曹操也不是从小就是一个奸雄,他青年时还是想走能臣路线的。
曹操不喜欢他的叔父,因为他的叔父喜欢管他。于是曹操装成中风的样子,他叔父见了就告诉了曹操的老爸曹嵩。曹嵩问曹操有没有中风,曹操说自己啥事也没有。从此以后,曹嵩再也不相信曹操的叔父了。曹操的奸诈手段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来。怪不得他以后会成为一个奸雄,原来从小就有“潜质”啊!
曹操有一次潜入张让家想行刺张让,不料被张让发现了。但曹操凭着高超的武艺,逃出了张让家。不得不说曹操的胆子是真大。张让是当时的重臣,如果曹操被张让抓住的话,他就别想见到第二天的太阳了。曹操这种连生命都可以不顾的勇敢可以说是真的勇敢。
我觉得青年的曹操是不想当一个奸雄的,他的梦想应该是当一个能臣。奸雄带了点“奸”,也带点“雄”,而曹操的性格就是如此,有奸诈的一面,也有勇敢无畏的一面。正好他又生于乱世,就成了人们口中的“乱世之奸雄”吧。
三国志读后感高中800字3
说到风起云涌的三国,人们都会想起那本著名的《三国演义》,但是,真正的三国历史其实是被人们所忽视的。翻开《三国志》,那份书香伴着历史厚重感直入心脾。
《三国志》是以人物传记为体裁的书,每个人的故事串联在一起就是整个三国历史。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三国中各自的领导者。刘备建立蜀汉,他为领土内的百姓做了很多。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刚建立政权时还曾做过裁兵的举动。他对孟获等少数民族也采取一样的政策,甚至更好,目的就是为了民族团结!因此,在西晋攻下巴蜀地区时,曾有人孤身反抗,而西晋采取了相同的措施,继续使得人们过着安逸的日子,刘备的民族团结令人敬佩。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全国多少人为民族团结而感到兴奋,他们赞扬这是举世创举,殊不知,在中国人的热血中,民族团结永远在涌动,在这份中国梦的动力下,中华民族永远和谐,永远统一着,那些破坏民族团结的人不为自己是华夏儿女而感到自惭形秽吗?
孙权自建立吴以来,更注重他的海上交流,他派人去过台湾,还为台湾取名为夷洲,还去过很多地方,不仅到国外促进文化交流,还加强台湾的管理,实现统一等目标。他的做法到现在看来都是明智之举。如今的中国,西方元素无处不在。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国家的不断发展与繁荣,更带来了外国的文化,这些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给人们带来更加饱满的文化盛宴。由此可见,孙权也做了一件完美的创举。中国人,中国梦,文化的梦,这未尝不是一件文化统一之举!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表现的奸诈多疑,真实历史其实不然。他攻下半壁江山,在领土内减轻服役,为民着想;在军队中善于任用贤才干将,多计多谋,他的梦想是完成祖国的统一!直到病死,他依旧嘱托儿子去好好管理领土,完成霸业。曹操对于祖国统一的愿望一直埋藏在心里,那是真正的统一!时至今日,香港澳门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已经投入了祖国的`怀抱,,现在唯一的遗憾就是我们的宝岛台湾。我们的心里流淌着与他们一样的热血,那份祖国统一的中国梦必会在有朝一日实现,宝岛台湾有朝一日必会在中国梦的推动下与大陆手拉手成为一家人。
刘备、孙权和曹操,他们的梦无不是古人的一种中国梦,他们的梦是统一,是文化上的统一,是民族的统一,是领土的统一!这些梦也正是现代人的中国梦,这些梦是美好的蓝图,是我们前进的方向,从古至今,永不停息……
可是在如今,我们的中国梦是否超越了他们,他们在追梦的道路上不断拼搏,我们也在追梦之路上不断拼搏了吗?实现中国梦,不仅要在心中树立一个目标,更要我们像古人一样在道路上不断拼搏!
三国志读后感高中800字4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所著,详细描写黄巾起义(184年)到晋吞吴(280年)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是一本后人评价极高的名人纪传体史书。我这几天研读后深有感触。
第一点,自然是《三国志》也就是史书和那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所记载的大不相同。说到底也就是史书和小说文学性的不同。史书尊重历史,就算是像陈寿这样“大文豪”似的人物,也是在历史准确才添加一些文学性的语言。而小说则会融入作者诸如“尊刘贬曹”这类个人的情感,加入历史上不存在的“连环计”,“苦肉计”来吸引读者。当然,我个人不是对小说或《三国演义》有偏见,毕竟完全照搬历史的古装电视剧很难获得高的收视率,只是希望读者在享受《三国演义》激动人心的故事时考虑一下它的真实性,而不是错误的理解“《三国演义》=三国历史”。
写史书的目的是方便后人看史,而后人看史如果不像唐太宗那样“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就毫无意义。最让我触动的仍是武侯诸葛亮,没有“火烧博望坡”没有“火烧新野”,没有“舌战群儒”,没有“草船借箭”,没有“借东风”,没有“空城计”,没有那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奇门遁甲无一不晓的诸葛亮。但他仍是那个在刘备床前拒绝“取而代之”的诸葛亮,但他仍是那个《出师表》前“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的诸葛亮,但他认识那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蜀汉写下104112个字的《诸葛氏集》二十四章的诸葛亮。失去光环,无比平凡,但正因平凡而无比伟大,日落黄昏的蜀汉,被一位老人苦苦支撑,这是何等的坚定与执着是他相信统一全国的一天终会到来。所以说我们这些远远没有面对真正的考验的青少年,在困难面前不应低头,而是要去坚决面对远方的挑战,相信希望的存在。
除此之外,曹丕对礼仪的重视,曹睿一千兵马退回孙权精良水师的智慧,诸葛瞻为民造福的仁慈,马良舌战孙权时的勇气,一个一个《三国演义》上没有的故事,让我感触良多。
三国离现在有1700多年,即使是《三国志》也不敢说记载完全属实,但只要我能在书中有所体味有所感悟,那才是高尔基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含义把。
三国志读后感高中800字5
中华民族是一个源远流长的的民族,她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作为四史之一的《三国志》,是中国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
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三国志》,仿佛借着那一篇篇传记亲历了那个风云变幻,英杰辈出时代,那五千多年中最让人心驰神往的精彩一幕。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蜀汉征战四方,成就一番霸业;孙吴据江东而虎视天下;曹操一统北方,但兵败于赤壁。自此三国鼎立,互相争斗,互有胜负。最终,三国同归于晋。
大家有时候会说,刘备是伪君子,而驱使他的是却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天下大义。《三国志》中,我最为敬佩的,是同样秉持着对汉室的忠贞的人物,曹操帐下的谋士荀彧,荀文若。
荀彧这个人物,如果没读过《三国志》,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他。
颍川荀彧,王佐才也。司马懿也曾言:“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或许有人说荀彧没出过什么奇谋妙计。但荀彧,他谋的不是一场小战斗的胜负,而是放眼天下为曹操出谋划策。“君之相为匡弼,君之相为举人,君之相为建计,君之相为密谋”这是制定大的战略。如果说出谋划策的谋士是棋子的话,荀彧便是助曹操下棋的人。
若只是有王佐之才,荀彧尚不足以为人传颂至今。真正令人敬服的,是他“积德累行,少长无悔,遭世纷扰,怀忠念治。”的高尚人格。
向来忠于汉室的他,辅佐曹操是为了借其力以匡扶汉室。建安十七年,曹操欲请加九锡,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而此时曹操权势滔天,荀彧却敢于冒其不韪,进言“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他对匡扶汉室的信念,或许会被称为愚忠,但我认为这更体现了他对于志向与理想的坚定,并甘心为此付出生命。
有匪君子,不可谖忘。荀彧,堪称三国乱世中一位真正的君子。
乱世之中,英雄辈出,但更为动人的,是在这乱世之中仍秉持己志的人,是他们的勇气与坚定。让我们炎黄子孙把这种品格铭记于心,永世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