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术概论》读后感
《清代学术概论》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代学术概论》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代学术概论》读后感 1
最近拜读了梁启超先生的《清代学术概论》,感慨颇多。此书原为梁启超为蒋方震所著的《欧洲文艺复兴史》所写的序言,由于梁启超下笔不能自休,短短几天,竟成数万字之文,于是独立成书,可以说这本书是梁启超先生无心插柳的著作。通观全书,不仅可以视之为一部论述清代“思想界之蜕变”的学术论著,也可言之为梁启超个人的学术回忆录。全书以梁启超回忆的形式写成,书中虽然有些偏颇之处,但此书涉及了考古学、地理学、金石学、哲学、经学、史学、文献学、诗歌、历法、数学、佛学、美术、水利等学术领域,而贯之以时代思潮兴衰转承的主线,可以说气势磅礴,思路明晰,一气呵成,可称之为“近代学术史上的一件珍品”。此书使我受益最深的是梁启超所提出的研究学问所应具有的精神——善疑、求真、创获。我仅从这六个字浅谈一下我的感想。
一、善疑
梁启超在书中写道“可以知学问之价值,在善疑、在求真、在创获。所谓研究精神,归著于此点。”梁启超将“善疑”视为研究学问的首要精神。他在书中高度评价了“善疑”的阎若璩和胡渭。梁启超认为阎若璩攻《伪古文尚书》,渐开学者善疑之风。胡渭的《易图明辨》,也触及宋学主要根基,使宋学受到致命伤。由此可见,梁启超极为赞赏这种“善疑”的精神。
梁启超本人也是一个善疑的人。他不仅对古人的权威定论敢于提出质疑,而且对待自己的恩师也是如此。如梁启超质疑其师康有为的治学方法,认为他过于重视主观,而轻视客观事实,而且不能摆脱依傍别人的风气。在向西方学习的浪潮中,他更是反对其师的故步自封、僵化保守,而认为应当因时而变,最终导致师徒论见不合,分道扬镳。
朱熹有言曰:“学贵在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我们应该做到真正的善疑,能够在常人不疑之处,提出深刻而正确的疑问。这对于治学者来说是一桩严格的考验。它不仅需要严谨的学风,还要有较为深厚的知识积淀和高尚的学术道德。因此,这对初步踏入学术殿堂的人来说确实困难重重。但是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不断的设疑、存疑、破疑,从而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二、求真
梁启超在总结清代正统派学风特点的时候提出“凡立一义,必凭证据”“孤证不为定说”“隐匿证据或曲解证据,皆认为不德”“凡采用旧说,必明引之,剿说认为大不德”,这几点都是在讲“求真”的精神。他认为清代学者中,“求真”精神最好的践行者就是戴震,“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是戴震践行“求真”的最好说明。梁启超认为,这种“求真”精神为我国古代书籍的辑佚、辨伪、整理、校勘等方面取得了对后世极为有用的成果,他高度赞扬了这种事实求是的治学精神。
古人治学如此,当今亦然。在当代,求真的治学精神仍然是每个学人都要遵守的准则,治学者只有求真、求实,其学术成果在本学术领域内才能经得起考验和推敲,从而具有真正的学术价值。“求真”甚至被多所高校作为校训中的一词,然而颇有些讽刺意味的是当今高校中学术造假现象却屡禁不止。学术上的造假如同假冒伪劣的商品,虽然不至于危害人的身体,但有悖于学术研究的求真精神,更重要的是从这种行为我们可以看到此类人学术道德的沦丧。
当代社会很浮躁,这种浮躁同时也渗透到了学术领域,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甚至扭曲了真正的学术精神,但我们应当清楚,不論社会如何浮躁,“求真”的治学精神仍然需要我们每个人去支持和传承,只有这种精神得到延续,学术才会得到真正的发展。
三、创获
对于“创获”,我想从两方面来理解。
首先是“创”,即创造。对于清代学术启蒙时期的代表人物顾炎武,梁启超很是推崇。他认为顾炎武在学术史上最大的贡献在于“建设研究之方”。梁启超总结其方法,列举有三,而首先就是“贵创”,即抱有实事求是的客观精神,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拘泥于成见,提出自己的学术思想。
其次是“获”,即收获,有所得。这里的'“获”也许不仅仅单是自己有所得,也指令后人能有所得。这一点我们能从梁启超提倡的经世致用观点中看到。在书中梁启超对于顾炎武等人重视“致用”的学术的态度给予了积极的赞扬。
经世致用的思想可谓影响深远。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实也是经世致用的体现。但是不能否认,过于重视致用会有很多问题,梁启超在书中就涉及了这个问题,他看到了学子之求学者,不以学问为目的而以为手段,其十之八 九,动机已不纯洁,用为敲门砖,过时则抛之而已。
创获精神对于当代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创造性距很多学生还是比较遥远,纵然是标明素质教育的当代,考分仍然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更好教育的重要标准,而分数高低则取决于与标准答案的相符程度,但是有些学科尤其是人文学科的答案并不具有唯一性,而标准答案却是唯一的,这就在无形之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因为那些考题不要求学生提出任何疑问,完全是一种灌输性的、记忆性的知识,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就会有一定的困难,当我们的邻国日本都频频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当中国的教育面对“钱学森之问”时,不管是教育管理者,还是从事基层教育的工作者,在面对这种尴尬的同时,是否能引起反思?
梁启超在百年前提出的科学研究精神确实值得当代人去学习和思考,我们在折服于大师高超的学术水准之余,更应该深入的领会一代学术大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良好的治学方法,只有这样,才无愧于作为一个真正的史学后继者。
《清代学术概论》读后感 2
《清代学术概论》是近现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撰写的一部学术史著作,它不仅是一部关于清代学术发展脉络的概述,也是理解中国近代思想变迁的重要参考。阅读此书,可以深刻感受到梁启超先生深厚的学识底蕴和敏锐的时代洞察力,对我个人而言,读后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术发展的宏观视野:梁启超以广阔的学术视角,将清代学术置于历史长河中考察,从明末清初的学风转变,到乾嘉考据学的兴盛,再到晚清今文经学与西学东渐的影响,系统地展现了清代学术的演变轨迹。这种跨越时空的叙述方式,让我对清代学术的整体面貌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学术与时代背景的互动:书中特别强调了学术发展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例如,乾嘉时期的考据学兴起,部分原因是对清初文字狱的避讳反应;而晚清时期,面对西方列强的压力和内部危机,学术界开始积极寻求变革,引入西学。这种将学术置于具体历史情境中的分析,让我意识到学术不仅仅是知识的累积,更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学者个性与学术创新:梁启超在书中不仅关注学术流派的更迭,还生动描绘了诸多学者的个性特征及其对学术创新的贡献。如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戴震的考证严谨、康有为的今文经学改革等,这些学者的个体差异和创新精神,为清代学术增添了丰富多样的色彩,也启示了我在学习研究中应保持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重要性。
反思与启发:通过阅读《清代学术概论》,我深刻体会到学术研究应当具备历史意识和问题意识,不仅要追溯学术源流,更要关注其背后的社会动因和时代意义。同时,书中对中西文化交流的探讨,也促使我思考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开放包容地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清代学术概论》读后感 3
《清代学术概论》是近现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撰写的一部学术史著作,它不仅是一部关于清代学术发展脉络的概述,也是理解中国近代思想变迁的重要参考。阅读此书,可以深刻感受到梁启超先生广博的学识与深邃的思想,以及他对清代学术研究的独到见解。以下是对该书的一些读后感想:
学术转型的宏观视角:梁启超在书中将清代学术的发展划分为启蒙期、全盛期、蜕分期和衰落期,这一划分不仅揭示了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也反映了社会历史变迁对学术的影响。通过这种宏观的视角,读者能够更好地把握清代学术的整体趋势和各个阶段的特点。
经世致用的学术导向:书中特别强调了清代学术“经世致用”的特点,即学术研究紧密联系实际,服务于国家治理和社会需要。这种导向不仅体现在考据学、理学等传统学问中,也促进了实学、西学的兴起,为后来的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社会变革提供了思想基础。
中西文化交流的反思:梁启超在书中对中西文化交融的探讨,显示了他作为近代知识分子的开阔视野。他既肯定了西学东渐对清代学术的冲击与促进作用,也反思了盲目排斥或全盘西化的偏颇,提倡一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融合之道,这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意义。
学术大师的人格魅力:书中对顾炎武、黄宗羲、戴震、阮元等清代学术巨擘的介绍,不仅展现了他们的学术成就,更突显了他们的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这些学者的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精神,对于今天的学术研究依然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激励作用。
历史的连续性与断裂:《清代学术概论》还让我们思考学术发展的连续性与断裂问题。梁启超指出,清代学术是在批判继承明代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鸦片战争后,西学的传入又导致了学术传统的重大变革,体现了学术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