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儿童的力量》的读后感(通用9篇)

发布者:秀shower 时间:2024-6-9 23:12

《发现儿童的力量》的读后感(通用9篇)

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发现儿童的力量》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发现儿童的力量》的读后感(通用9篇)

《发现儿童的力量》的读后感 1

暑期我细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是《发现儿童的力量》。这本书共写了十一个困惑,这十一个困惑分别是:我们能行吗,游戏在哪里,游戏中的自由在哪里,游戏中的学习在哪里,游戏中的老师在哪里,有价值的游戏在哪里,生活环节、集体活动怎么办,“学习故事”怎么写,研究“学习故事”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的价值感在哪里,如何把“学习故事”变成课程孵化器。

书中的这些困惑我在平时教学中也常常遇到,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多大的帮助。这本书不仅解决了老师的困惑,也从各个方面描写出了不同孩子身上的不同闪光点,根据不同幼儿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帮助,做到了因人而异,因事而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纲要》还指出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能解决孩子们的困惑,还能积累教学经验。

阅读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困惑有两个,分别是困惑二:游戏在哪里,以及困惑三:游戏中的自由在哪里。在平常教学中,我遇到了与书中困惑二一样的问题,就是幼儿的游戏时间不够,每次游戏结束,幼儿们的脸上都是表现出还没有尽兴的样子。而阅读了《发现儿童的力量》后,让我明白时间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幼儿的不同,地区的不同来进行更改,因为只有在不停的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改善问题。在改善孩子们的时间后,孩子们的游戏时间多了,玩的乐趣多了,发生的趣事也会更多,而老师们观察到的能记录到的也就更多了。

在看完困惑二后,我发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游戏时间过长,孩子们会不会厌烦?可是当我继续翻阅书本时,又看到了困惑三,从困惑三中我找到了解决困惑二遗留下来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在游戏中寻找“自由”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区域游戏。

在平常的区域游戏中,我们会发现孩子们总是会呆在固定的区域,然后在区域里游戏,时间一长孩子们就会厌烦。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因为老师带来的。每当孩子们完游戏时,老师总是会给孩子们制定规则,例如:玩游戏时不能乱跑区域,游戏过程中要使用固定材料,并且表演区域的游戏需要根据老师提供的语言对白才能进行,餐厅里的'服务员一定要说欢迎光临、谢谢惠顾等词汇等等,这导致孩子们的游戏都是按照老师的步骤来。这些问题困惑三里也都有,在困惑三中老师们调整了安排,让所有的同班级孩子们一起完游戏,这不仅增加了一个区域的人数,使得区域热闹起来,也让孩子们交到了不同的朋友,增加了孩子们玩区域的乐趣。

幼儿在园的生活其实是在游戏中学习,这样孩子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体验快乐,因此《发现儿童的力量》让我看到了问题,也帮助我解决了问题,我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能更好的来教导孩子。

《发现儿童的力量》的读后感 2

儿童到底是什么?这个从两千多年前的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到如今21世纪全球化的世界里,都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了解儿童、认识儿童呢?

翻开《发现儿童的力量》,仿佛打开了我对于幼儿教育的新世界的大门,北京三义里一幼的刘晓颖园长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工作精神引领的情况下,又结合了新西兰“学习故事”,打破原来的教学教育理念,创造了一条新的大路。通过三义里一幼老师们一年多的努力实践、研究,让我们明白孩子需要的是老师退到他们身后,带着欣赏的眼光去赏识与发现他们的力量,停下脚步静心观察,努力成为孩子们的伙伴。

今天我想浅谈第五个困惑——游戏中的'老师在哪里?其实这个问题在这两年的游戏观察记录中,我们已经开始逐步改变观念,可是具体到底怎么做,书里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平时工作中,孩子在我眼里总是弱小的,需要被保护的,看到孩子皱个眉头,我都恨不得上去立马帮他。但是当读到第五困惑中,第一个搭积木案例中的孩子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完美的化解了自己的问题。才发现,我自以为是的担心可能根本就是多余的。在工作中,往往我的心急与插手,反而让孩子失去了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展现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观该如何转变?成人应该在哪里?又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在教育观上,首先我们要读懂孩子:孩子的“不会”恰恰是在告诉老师,他需要学习什么;孩子的“失败”恰恰实在告诉老师,他在努力和敢于尝试;孩子的“错误”方向,其实在正在验证自己的想法;而孩子在成功后的不停诉说,其实是分享、交流、做贡献!所以我们在去观察孩子时,要从接纳和理解的角度去分析和识别幼儿行为,而不是急于用自己的概念和标准去给孩子下定义。视角一变天地宽。

那幼儿在学习、游戏时,老师到底该在哪里?又该起到什么作用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仔细阅读了学习故事“海盗船”,这个历时几个月才逐渐形成的故事,真的很让人吃惊与佩服,孩子们在三个月的时间里,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付出,将自己的梦想变成事实,真正意义上的掌握了时间、空间、材料、规则,让我们看到了孩子身上巨大力量的爆发!

这个案例,也让我又一次的感受到新西兰“学习故事”理念的强大:相信孩子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也让我反思自己,为什么不相信孩子呢?他们是如此的优秀,以后要抛开陈旧观念,陪伴他们,带着爱和欣赏与他们一起游戏,让他们真正地玩起来!

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感觉自己的教育观和儿童观都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与改变。我相信自己会带着这些新的教育理念,投身到这一新的学期工作中,给自己一个改变的机会,更是给孩子们一个机会,让他们真正意义上的玩儿,成为游戏真正的主人!

《发现儿童的力量》的读后感 3

《发现儿童的力量》是北京市西城区三义里第一幼儿园接受以及探究新西兰早期教育儿童评价体系“学习故事”的过程。

“学习故事”是套叙事性儿童学习评价体系把儿童视为“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提倡从相信和接纳儿童的视角观察、解读和促进儿童的学习。

在看到“学习故事”我也产生了疑问:中国的幼儿教育现状和新西兰的不太一样,班里孩子多,老师工作多,教研抓的紧,上级管得严,家长期待高等等问题。“学习故事”能在中国幼儿园落地生根吗?

刘园长首先提出“要让孩子和老师体会到教育是一件幸福的事”,可是我们每天就像设定了程序的机器人,认真遵守着各项规则要求,努力应付着各种检查评比、朝七晚五、身心疲意,常常为了开放展示而突击环境创设;为了评比检查而加班加点制作。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打着以“以幼儿发展为本”和“以儿重为主体”的旗号,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行为之实。闲下来我也问自己“我们这样不停忙碌,前进的方向和工作的意义又在哪里?

在一日生活中我也发现可以供孩子选择、支配的时间很少,而被老师组织安排的时间占据高比例。时间都没有那我们所提倡孩子自主、自由的游戏又从何谈起呢?时间对于老师也同样是很宝贵的,如果老师对于幼几的观察、发现、记录的时间少了,老师又怎么能深入了解和解读幼儿呢?而我们老师每天都在忙着走一日生活中的'常规”流程“,无暇顾及观察儿重。倾听儿童的心声。这样真的能够让孩子的游戏自由、自主的发震吗?对于幼儿对于老师,教育的幸福感真的存在吗?

我在我们班的美工区里投放了很多”人“形的白纸,并引导幼儿对其进行装饰。当大家都要装饰完的时候突然有个宝宝大声的说”我想让纸人站起来!“很多宝宝都不服输的表示”我也能让纸人站起来。“

于是,孩子们开始兴致勃勃的讨论”怎样让纸人站起来?“可是我扭头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必须停止区角游戏,准备做早操。只好告诉孩子我们下午接着来讨论。可当下午展开讨论时,孩子们并没有早上那么高的兴趣。我突然有些内疚,我又将孩子的创作的萌芽”拒杀“在了摇篮里为什么说”又“?因为类以这样的事件在我们班里出现好几次。每次都很秋心,如果按作息流程走必然会拒杀孩子的积极性和创作性。于是我在想”怎样才能给与孩子们足够的时间探究学习?“

看完这本书让我震撼的是刘晓颖园长在接受新的思想并坚持改变的决心以及行动力。回想看看我们大部分老师在新的教育思想引入时都会毫不吝啬的赞叹它的美,可真正又有几人在努力结合自身情况接受、探究新的思想。

之前我无意间在网上看过一段视频,视频是关于一个幼儿园的介绍。这个幼儿园是一个两层的因形建筑,顶楼是一个因形的天台。围着中间操场的上空有个像蜘蛛网一样的素。孩子们可以在上画自由玩要,幼儿园里有一棵大树,孩子们可以自由的爬树探素自然地奥秘,不会有老师前来训斥他们谓皮捣蛋,每间教室都会有一位老师在上课,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这段视频在网上很火,评价也很好。

我想我们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改变,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自由做选择。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于是,我继续在美工区和小朋友一起探究”让纸人站起来“,孩子们在刚刚进入的时候有些茫然。突然有个宝宝说:”我把纸人的手住后折一下,它就站起来了。“另一个宝宝说:”是坐不是站。“孩子们都在静静的思考。

我问:”人为什么能站起来啊?“一个宝宝回答:”人有骨头。“于是美工区的宝宝们都在满教室寻找什么东西可以充当纸人的骨头?我没有上前阻止他们不能跑到其它区角里,也没有催他们快点结束。而是给予他们足够自由的选择,空间上的自由、时间上的自由他们有找吸管、玩具、积木、筷子,看着他们高高兴兴的归来准备给纸人做骨头。看到这儿又让我惊讶又让我喜悦孩子们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愿望和创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让孩子们对探素世界更加有了自信心。探素的成功也让孩子增添了幸福感。当然,看到孩子脸上的洋溢着成功的喜悦、童真的笑容。我们老师也是幸福快乐的。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吗?

常常是幼儿刚刚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或是刚刚进入投入状态,活动时间就到了,老师和孩子们像机器人一样严格遵循”程序“设定的时间开始和结束。如果我们梢微灵活一些,给老师一个机会、也给孩子一个机会去尝试这样的”学习故事“。希望有一天我们所有老师都会由衷的说一句”教育是一件幸福的事“。

《发现儿童的力量》的读后感 4

暑假了,我利用空闲的时间,再次仔细阅读了《发现儿童的力量》这本书。整本书看下来,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除了里面许许多多,案例的学习故事,更多的让我感觉到,书里面的幼儿园的困惑,然后重新认识自己,勇敢的改变自己,困惑中,游戏的自由,游戏的学习,老师的定位,还有有价值的游戏,生活环节,集体活动游戏,学习故事到底怎么写等等。整本书中,跟着老师的这些种种的困惑。一起倾听,一起跟着书上的教研内容,一起回忆观察孩子,一起了解里面的学习故事,是如何的进行注意,识别,回应。从而让我细细地感觉到,学习故事,写下来,也不简单,要做一个有心的老师,从而也让我看到了书上的老师,坚强的意志力,还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周菁老师说,学习故事这套叙述性儿童学习怎么学习评价体系,把儿童视为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提倡从相信和接纳,儿童的视角观察,解读和促进儿童的学习,培养儿童,有助于学习的心之倾向,并支持儿童建构和发展,关于自己,他人以及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理论。正式,温蒂老师带来这些学习故事,背后的理念,引起了书上老师们的共鸣,在温迪老师分享的一个个学习故事中,老师们看到了新西兰老师,是如何利用理念,引领着教育教学实践的,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故事的理念引领下,教育教学实践中儿童自主自信的游戏和学习状态,让老师们非常期待。同时,他们也看到,应用学习故事的。注意,识别,回应。思维和行为模式,可能会让自己期待中的游戏和学习状态变成现实。就这样,学习故事,这一套理念和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这本书中,书里面的老师们,真实地再现着他们,边看,边实践,边反思的探究,旅程中,所遇到的十几个主要困惑。以及他们主动寻求答案的过程。这段探究之路并不平坦。不确定性,困惑和挑战似乎并没有因为不断的深入学习,和教研减少,反应探究,也有新的疑问产生,越有新的想法出现,越需要,继续学习,教研,改变和实践。是的,和儿童学习一样,我们老师的学习也是复杂的,多元的,也是充满无限的机会和可能性的。幼儿园的教研和改变,也需要在不断地注意识别回应,教师学习的过程中,及时的应对和调整,进而不断的推进而前行。正如书上刘晓颖园长说到教育可以是一件幸福的事。而幸福,就是你的双向所说,和所做的和谐统一。

所以,心怀美好的教育理想,并朝着这个理想不断的前行。在以后的学习故事中,一起积极面对困惑和挑战,坚持不懈的探究,是最大的动力。

《发现儿童的力量》的读后感 5

“俘虏放下男孩,走到人群中那个发号施令的人跟前。”

“听我说,”他说,“你们要打死我,不论怎样都行,也不论在什么地方,但就是不要当着他的面。”他指指男孩,“你们放开我两分钟,抓住我的一支手,我就对 他说,我跟您一起去溜达溜达,您是我的朋友,这样他就会走了。到那时……到那时您们要怎么打死我,就随您们。”

“在所有这些一时变得残酷,对人充满仇恨的人身上,同一个神灵觉醒了。”

这里展示的是父亲对孩子的爱,他不愿自己的孩子伤心,尽量在减少孩子的伤痛,这是一个临死的父亲所能做的全部了。

而杀手们认识到父爱,被其感染,人性本善,不忍对拥有这样的伟大父爱的人下毒手;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想到战争对无辜孩童的残酷。另外就是关键:我们不忍心破坏完美的世界,有时候面对孩子天真的'眼神,单纯的思想,我们明知是欺骗,却总是不忍心破坏这样一种境界!

这就是孩子的力量,一种无形的力量,我们生命的支柱!

《发现儿童的力量》的读后感 6

读了《发现儿童的力量》这本书,我感触颇深。特别是华爱华教授提出:游戏反映发展,因为游戏是儿童已有经验的表现活动;游戏巩固发展,因为游戏中有大量的自发练习性行为;游戏促进发展,因为游戏中有大量的自主探索性行为。

“儿童是已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身份成长的,身心健康,有安全感、归属感,知道他们能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这句话对我的感触很深,在这本书中三义里一幼的老师用他们真实再现了他们在边看、边实践和边反思的探究旅程中所遇到的11个主要困惑,以及他们主动需求答案的过程,而在这探究的过程中不断的新的疑问产生,越有新的想法出现,越需要继续学习、教研、改变和实践。

在本书中,三义里一幼的老师们真实再现了他们在边看、边实践和边反思的'研究旅程中所遇到的主要困惑,以及他们主动寻求答案的过程。本文中共写了11个困惑分别是:我们能行吗?游戏在哪里;游戏中的自由在哪里;游戏中学习在哪里;游戏中的老师在哪里;有价值的游戏在哪里;生活环节、集体活动怎么办;学习故事怎么写;研究学习故事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的价值感在哪里;如何把学习故事变成课程乳化器。

幼教工作是一项科学而艺术的工作,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从不同角度去发现每一位孩子的优点、亮点,从而为每一位孩子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指引。

《发现儿童的力量》的读后感 7

用了两周的时间,终于读完了这本书。

读完这本书,我这叛逆的性格直线飙升。我有种预感,《发现儿童的力量》一书,马上就要在幼教界掀起一阵浪潮,会引发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效仿。在这本书里我看到刘晓颖园长雷厉风行,不拖泥带水的办事效率。想要改变的心,有很多话都说到了大家的心理。把一切都还给孩子,老师请后退,做孩子的支持者,而不是一切都以老师为主,让孩子跟着老师转,老师不应该是掌控者,应该是幼儿的伙伴,陪伴支持她们就好了。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刘晓颖园长的决心,在决定做:“学习故事”的时候,刘晓颖园长能够摒弃不合适宜的教育理念,敢于创新,勇于打破常规的作息时间,打破不合适的`集体教学活动,生活活动,能够从多种角度支持老师的想法,在发现问题的时候能够通过教研给予老师支持,教研之后接下来的反思,观察,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给老师一个轻松的环境,让老师能够有时间去观察孩子,和孩子去沟通去玩,这些都是刘晓颖园长给予的支持。

幼儿教育发展到今天是个漫长的里程碑,过去的几十年里,有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她们的共同点都是支持孩子,以孩子为主,老师只是孩子的追随者,一切的环境,集体教学,生活环节都应该交由孩子来自己去发现去创造。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总结学前教育的发展:“目前的学前教育就像是在更新换代的电脑,每一次的发明,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体验,历经几代几十代的失败与淘汰终能休成一代Iphone,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如果我们中国的教育不更换代,不大改革一下的话,也会被淘汰。多学习其他各国优秀的教育理念,来完善我们中国幼儿教育的不足。

《发现儿童的力量》的读后感 8

近段时间我园上上下下都在学习如何撰写学习故事,由于自己是第一次接触,还是有些措手不及。

第一篇学习故事同事阅读后对我提了一些改进的方案,自己对撰写学习故事还是摸不着头脑。同事建议我看看《发现儿童的力量》一书,这本书是刘晓颖老师主编“学习故事”在中国幼儿园的实践。

我利用课余时间仔细地阅读了此书。书上说:“学习故事”这套叙事性儿童学习评价体系把儿童视为“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提倡从相信和接纳儿童的视角观察、解读和促进儿童的学习,培养儿童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并支持儿童建构和发展关于自己、他人以及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理论。在温迪老师分享的一个个学习故事中,我看到新西兰老师是如何运用理念引领教育实践的。

在本书中,三义里一幼的老师们真实再现了他们在边看、边实践和边反思的研究旅程中所遇到的主要困惑,以及他们主动寻求答案的过程。

本文中共写了11个困惑分别是:我们能行吗?;游戏在哪里;游戏中的自由在哪里;游戏中学习在哪里;游戏中的老师在哪里;有价值的游戏在哪里;生活环节、集体活动怎么办;学习故事怎么写;研究学习故事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的价值感在哪里;如何把学习故事变成课程乳化器。

这11个困惑也是我的困惑,看了此书我视乎有些懵懂了,让我知道为什么要撰写学习故事,不仅仅是写一篇故事,而是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从不同角度去发现每一位孩子的优点、亮点,从而为每一位孩子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指引。

《发现儿童的力量》的读后感 9

《发现儿童的力量》这本书中,在温迪老师分享的一个个学习故事里,我看到了新西兰老师是如何运用这些理念引领教育教学实践的。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故事”理念引领下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儿童自主、自信的游戏和学习状态让老师们憧憬和期待。

“学习故事”是活生生的课程,里面记录了幼儿园课程在每个孩子身上的落实情况。教师从观察开始,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对他们的学习过程进行解读,进而支持、推进、鼓励孩子们根据兴趣去克服困难学习。解读的出发点也是以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为新的'学习起点,是为了读懂每个孩子,赋予每个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力量,给未来的学习指明新的、可能的方向,在计划调整、材料提供、环境创设、活动组织、家园共育等方面提供多种机会和可能性。现在,教师想搞清一件事到底怎么回事,就一定要贴近孩子,进入孩子的情境,体味孩子的心情,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并能专业解读孩子的言行。这样的思维习惯渐渐形成,老师能专业有及时地回应孩子的兴趣和需要,能力怎么会不提高呢?

当老师改变了衡量所有孩子的标准后,孩子个体的需要、兴趣、权利才会被尊重与支持。孩子的内需驱动力也就产生了,强大的动机会让孩子生成兴趣,而浓厚的兴趣会激发出情感强烈的情感不断升华会形成坚强的意志,这是一个形成性格的过程,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而在积极、坚强的性格保障下,注意是积极的主动的,那么记忆力就会发展,当记忆的东西越来越多,大脑的存储就会自然分类、归纳,科学的观察力就会成熟,而观察得更加丰富和缜密,想象力就产生了。再往后,创造力必然迸发。如此,大脑、思维才会良性循环、积极运作起来。

“儿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老师们在游戏中观察、记录、分析、辨识,在行动中跟随、支持儿童的兴趣、需要,越来越感受到来自儿童和自身的力量。随着工作不断推进,我们发现“学习故事”里到处都是宝藏!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