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与传播的思考随笔

发布者:名捕铁手 时间:2024-11-21 07:59

文章与传播的思考随笔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没少看到别人写的随笔吧?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章与传播的思考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章与传播的思考随笔

文章与传播的思考随笔 1

我自己认为是文章爱好者,因此对文章和传播很有兴趣。写这篇文章,想探究一下文字与文章写作与传播(出版)的历程,以揣度其发展的趋势。

文章是言语的记录,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人类先是发明了文字,而后才用文字组织文章。文字的产生,经历了由初级到高级,即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的历程。文字的出现虽然算不得艰难,但是组织成文章后的传播(出版),却经历了几度重大创新的历程。

文字本身只是符号。某个符号能被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认可,便是文字。因此世界上有着许多不同的文字。中国象形文字历史最为久远,而且经过历代人们的完善,用起来得心应手。用中国文字组织成的文章,意义完美,能够如实地记录下写作者的心声。

最初人们使用文字只是记事,而记在什么地方颇费了周折。初期记事与“葫芦瓢划账”差不多,用有色东西划在某个载体上,但是,无法长期保存。稍后,人们发现蚌壳、龟板、兽骨做载体比较好,于是,便在这些东西上刻画。那当然是挺费事的,要用力用心。其后,青铜器出现了,人们在青铜器上铭刻需要记录的内容,这样,出现了铭文。“铭,就是‘刻’在器物上的文字。”其难度可想而知。这样只能将铭刻的内容记录下来,无法广泛传播。

当时人们以为,刻上的文字,便可以永远保存了。对于重要的事件,不惜花费许多工本,进行铭刻。这样的铭刻,由于耗费工本巨大,是不能将所需要的内容都详细地刻上的。再后来,人们发现用竹片、木片做载体,用毛笔蘸上墨水,在上面写文字,很方便,可以将要记录的事,写成详细的文章来。于是出现了“竹简”、“木简”,再将它们用绳子连接起来,这就是“册书”,于是世界上便有了“书”的称谓。从此“写”更替了“铭刻”。写比刻容易得多,因此,竹简、木简写成的册书,在我国历史漫长,出现了许多伟大的作品。可是,还没有出版的事,要想传播,只有手抄。

蚕丝、麻棉织品出现后,有钱的人便用这些织品做载体书写文章。但是这些东西都很昂贵,无法普及,因此,帛书在世上存量很少。

到了东汉,蔡伦(?-121年)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明、推广了造纸技术,渐渐地,人们用纸做载体写文章了。纸比竹简、木简既方便又便宜,于是,真正的纸质书问世了。这时候人们想到了快捷的传播方法:用毛笔将文章写在模板上,由专门的匠人雕刻出来,每一页一个模板,一本书有多少页面,就得刻多少模板来;在模板上涂上墨水,像现代“盖大印”一样,“印刷”所需要的书。“印刷、出版”自此诞生,精美的纸质印刷书出现了。但是,雕刻模板,不仅工程巨大,资金耗费也不是普通人可以承受的,因此出版的书籍只能是凤毛麟角。

到了北宋,毕昇(约970年-1051年)将雕版印刷进行改进,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技术。他的技术是将每个字做成一个胶泥字,用人工排版。人工排字既费工夫,也需要相当技术。

毕昇的活字印刷,经过历代改进,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是“万变不离其宗”,出版书籍虽然比雕版容易,但普通人要出版自己的书,也还很难。这种技术一直延续到了电脑广泛应用之时才被淘汰。

蔡伦造纸和毕昇活字印刷,是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两项,在世界发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九百多年后的1975年,北京大学教授王选(1937——2006)在主持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以后的电子出版系统的研究开发时,开创性地研制成功了当代世界最先进的激光照排技术,使印刷技术出现了质的飞跃,印刷品只要编辑好电子版面,“用激光拍照”发送到电子印刷系统,就可以方便地进行印刷了,而且不会出现人工排版的错误,使印刷技术达到了理想的境界。这又是我们中国人对世界近代印刷技术的重大贡献。

由于印刷术的现代化,书籍出版再也不是太难的事了。如今个人想将自己的作品印刷成纸质书籍,印数不大,花费资金不会太多,速度也很快。但是,要想在世界上广泛销售,那概不是个人的事,而是要涉及到出版界和出版物推销商了,则又是一个领域的问题。

网络的普及,让电子版的书籍和文化资讯形成了铺天盖地之势,文章、书籍在网络上运行非常便捷,人们阅读文章,也很容易。现在人们已经处在“阅读资讯”目不暇接的地步,没有功夫阅读纸质印刷品,使纸质出版界和书籍发行商进入了前所没有的困境。出版业是一个悠久的行业,具有专门的在业人员和销售渠道,他们从本身利益出发,把持着出版大权,用“书号”垄断着书籍出版,并且规定,没有书号则不允许销售。因此,普通人要通过出版界销售书籍,还必须多花费一定数额的“书号”资金。

随着现代网络与电子版的文章、文化资讯的普及,个人文章要想“风行天下”将不是很难的事。加上众多读者有着丰富的网络资讯,纸质印刷品要想走出滞销的困境,前途非常迷茫。可以预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优化,销售纸质印刷品的困境,将会越发严重。

网络电子版文章,明显是文章出版历程中又一次革新,将会取代绝大部分纸质出版物。

然而,人的思想是随着环境变化的;环境是根据社会生产技术进步的。常常是,在新的技术形成初期,普通人的意识总是落后一步。纸质读物历史悠久,在人们的生活意识里具有“统治地位”,留恋的人仍然不少,所以目前还有一定的市场。纸质读物是以物卖钱,因此能给作者以报酬;而网络文章阅读容易,作者难以得到相应的报酬,于是,文章作者还是把能在纸质读物上发表的文章,当做幸事。

文章出版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播。网络传播其实比纸质印刷传播更加优越更加方便。这是时代进步强健的步伐,将是无法阻挡的。也就是说,网络文章将是大势所趋。但是,任何事物都必须要有经济作为基础,网络文章的作者报酬难以落实,是新生事物发展中的具体问题。随着这项新技术的成熟,这一问题应该能够得到恰当的解决。

当然,纸质读物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因为,它是实体,网络和电子版的读物是无法代替的。而就读物性质而论,电子版传输快,保真性能好,阅读方便,存储不需要实体空间,查找比纸质读物容易,因此,它的实应性比纸质读物更具优势,前景将胜过纸质读物。

如今文章写作大体上已经从纸质、笔写,进入到了电脑输入;文章传播也正在由纸质出版进入到了网络传播。我针对文字从颜色图画到铭刻、到书写、到印刷、再到现在的键盘输入,激光拍照的进步历程,觉得每进一步,都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这些飞跃,改变了文章书写与传导方式。我们适逢文章书写与传播更新的时代,会对现代文章的输入与传播,由肤浅的认识适应到娴熟的运用。我们适逢文字输入与文章传播技术再次飞跃的时代,电子版文章网络传输和纸质印刷文章的发行,将并驾齐驱,作者和读者会得到新技术更美好的福利。

文章与传播的思考随笔 2

走在大街上,琳琅满目的广告充斥着大街小巷。金融危机下,企业的公关传播之战愈演愈烈,在公关传播之中,一个独特新颖、让受众产生强烈认同感的口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企业家感悟:三年企业靠产品,五年企业靠领导,七年企业靠管理,20年企业靠文化,百年企业靠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文化牵引着企业搏风击雨、跨越时空、历久而弥新。而最能体现现代企业文化则是企业的口号。

从诺基亚的“科技以人为本”的口号中,一个处处为消费者着想,使消费者充分享受人性化科技所带来的种种乐趣与方便的的国际大企业形象呼之欲出,从诺基亚的口号中消费者体验到的是无与伦比的尊重。运动服装界领跑品牌耐克的崛起及风靡世界,其宣传口号“Just do it”可谓功不可没,耐克在充分把握消费群体性格的基础上,以体育运动内在潜伏的精神力量来鼓舞和激励人们,与消费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直击消费者的情感脉搏,成为运动品牌爱好着心中的'挚爱。快餐业老大麦当劳在面对禽流感、过期果酱、汉堡的存放时间等问题时,勇敢变更旧口号“更多欢笑,更多麦当劳”为“I‘M LOVIN’IT”(我就喜欢)。“世界变了,我们的顾客变了,我们也必须变化!”,作为快餐业老大的麦当劳,还是有底气喊出这样的口号:“我就喜欢!” 。此口号一出张扬个性,把握年轻消费者心理,迅速风靡全球。

可见企业的口号并不是一成不变,变与不变之间要及时把握消费者心理,传承企业品牌精髓。惟有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和口号才能永葆企业青春。

中国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走过风雨飘摇的几十年,曾经有一些经典的企业口号,触动我们的心灵,并将它们所代表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品牌长久地镌刻于我们的记忆之中。今天,你是否还记得长虹“扛起民族工业的大旗”的振聋发聩的呼声?你是否能想起“海尔,真诚到永远”的温暖承诺?还有动感地带“我的地盘我做主”的青春张扬?

从口号中我们便能看出这些企业长存的源泉和动力。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众多企业崛起,经济市场进一步多元化,更多的企业为了吸引大众眼球而盲目推出一些哗众取宠的口号,虽然短时间内通过强烈的广告攻势引起轰动,但是由于没有整合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精髓,盲目为了增加曝光率而融入一些时尚和暧昧元素,最终缺乏持久动力,在资本市场上昙花一现。脑白金便是一个典型案例,想当年“今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就送脑白金”的口号通过强大的广告宣传见缝插针,几乎无孔不入。但是由于其口号缺乏品牌理念以及企业文化内涵精髓,虽然在短时间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大战打响了知名度,同时也让消费者产生了极其严重的抵触情绪,没过两年其产品就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了。

一个企业、一个产品想要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有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是必不可少的,而企业口号就直观体现其企业文化,所以面对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都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不能为口号而口号,要准确定位企业文化从而挖掘深层次的品牌精髓结合受众心理来设计企业口号。这样的口号我们相信定能经得起风雨的考验。

然而今天中国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有几个能意识到在企业发展中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诸多企业的口号设计只是敷衍了事。外国品牌的涌入以及国内大品牌的初步成型,给了聪明的中国人无穷的灵感那就是模仿。深圳海王在CCTV宣传“健康成就未来”的口号,一些国内化妆品企业打出“美丽成就梦想”旗号;一个做汽车的企业要说“激情超越梦想”,一个做电器的企业则必讲“科技成就梦想”。对于品牌口号的抄袭现象,在中国屡见不鲜。企业的模仿之路终归不是长远之计,企业想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重视企业文化,制定出让人耳目一新且切合企业精髓的口号。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