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抒情的散文[经典15篇]

发布者:留在记忆中 时间:2024-6-1 20:55

借景抒情的散文[经典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应该都对散文很熟悉吧?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散文要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借景抒情的散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借景抒情的散文[经典15篇]

借景抒情的散文1

万古春归梦不归

邺城风雨连天草

——温庭筠《达摩支曲》

当我站在秦宓的公寓门口时,心里很高兴。虽然和她不是同学,也非玩伴,交往不多,却觉得颇亲密。因为家里认识,我照她们家大排行称她做八姐。在昆明街角上,曾和她有过几次十分投机的谈话,内容是李商隐和济慈。当时她在上大学,我上中学。这次到美国来,行前她的堂姐秦四知道我的计划中有费城,便要我去看看她。我满口答应说,也正想见她呢,好继续街角上的谈话。“她现在很不一样了,——还没有结婚。”秦四姐欲言又止,“见了就知道了。”

时间过了四十年,还有什么能保持“一样”!

门开了。两人跳着笑了一阵之后,坐定了。我发现时间在她身上留的痕迹并不那么惊心触目,像有些多年不见的熟人那样。她的外貌极平常,几乎没有什么特征可描述,一旦落入人海之中,是很难挑得出来的。这时我倒看出一个特点,她年轻时不显得年轻,年老时也不显怎样衰老。大概人就是有一定的活力存在什么地方,早用了,晚不用,早不用,晚用。

两人说了些杂七杂八的事。她忽然问:“你来看我,是受人之托吧?”

“你堂姐呀,才说过的。”

“不只是四姐。还有别人。”她笑吟吟的,似乎等着什么重要喜讯。

“真没有了呀。”我很抱歉,见她期待的热切神色,恨不得编出一个来。

“你要是等什么人的消息,我回去可以打听。”

秦宓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收去了,呆呆地看着我,足有两分钟。然后就低头交叉了双手,陷入了沉思。我不知道是否该告辞,但是说好晚饭后才来车接我,只好也呆坐着。

她的房间不大,却很宜人,说明主人很关心自己的舒适,也能够劳动。她坐在一扇大窗前,厚厚的墨绿色帷幔形成一个沉重的背景。

“拉开窗帘好吗?”我想让他做点事。她抬头想了一下,起身拉开窗帘。我眼前忽然出现了一片花海,一片奔腾汹涌的花海。这是美国的山茱萸花,高及二楼,把大窗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充满生意的画面。

“真好看!”我跳起身,战到窗前。山茱萸一株接着一株,茂盛的花朵一朵挨着一朵,望不到边。

“这不算什么。”秦宓裁判似地说,“记得昆明的木香花吗?那才真好看!”

木香花!当然记得!白的繁复的花朵,有着类似桂花却较清淡的香气。那时昆明到处是木香花:花的.屏障,花的围墙,花的屋顶……“我第一次注意木香花,是和你在一起的。你是我们的证人。”秦宓的眼光有些迷茫。

你们?你们是谁?你和木香花吗?

“那时你是个可爱的小姑娘。他认识你,向你走过来,你说‘这是秦宓秦八姐’。你看见我们在木香花前相识。”

我感觉很荣幸,但实在记不起那值得纪念的场面了。“我没有介绍他吗?”我试探地问。

“他用不着介绍。我知道他,他是你父亲的高足。还会唱歌,抒情男高音,在学校里很有名的。”

我把父亲的高足——我认识的,飞快地想了一遍,还是发现不了哪一位和秦宓有什么关系。不过我已经明白。她等的消息,就是和这位木香花前的高足有关。

“他对我笑了一笑。——一句话也没有说。”她叹了口气,目光有所收拢了,人从木香花的回忆来到山茱萸前。记起了主人的职责。“我们做晚饭吧。端着你的杯子。”她安排我坐在厨房的椅子上,自己动手做饭,拒绝了我助一臂之力的要求。

“你们后来来往多吗?”我禁不住好奇。

“常在校园里遇见,他有时点点头,有时就像没看见似的。你知道吗?”她有些兴奋地说,“有一次新中国剧社到昆明演出话剧《北京人》,我们宿舍有好几张票,我因为要考法文,没有去。后来听说他去了,真后悔,说不定会坐在他身边呢。”她的遗憾还像当年一样新鲜。

“你来美国后他也来了?”

“他先来,我才来的。可我们一直没有见过面。后来他到欧洲去了。后来听说他回去了,消息完全断绝了。”

“你难道不觉得,除了大形势下断绝消息的那些年,他想找你,其实很容易?”

“他一定有很多难处。”她的目光中又是一片迷茫。这目光如同一片云雾散开了,笼罩着她,使她显得有几分神秘。“他一定会来接我。他一定的。我一直等着。”

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他们一句话没有交谈过,她却等着,等了四十年!

房角有一把儿童用的旧高椅,和整个房间很不谐调,我走过去看。

她说:“这个么,我帮别人修理,还没有修好。”

“你做木工?”

“无非是希望自己对别人有点用。”

我要帮着摆餐具,她微笑道:“呀!你不会摆的。”说着她迅速地摆好餐桌,样样都是三份。

“还有客人么?”我不免问。

“就是他呀。”她仍在微笑。“我觉得他随时会来,如果没有他的座位,多不好。”她一面说着,一面仔细地把一张餐纸叠成一朵花,放在当中位置上。我们两个相对而坐,我们的餐纸都没有用心叠过。

等一个不会来的人,有点像等一个鬼魂。天黑了,窗帘拉上了,遮住了山茱萸。我觉得屋里阴森森的。她可能喜欢这样的气氛,渐渐高兴起来。举起杯子对我表示欢迎。说我的到来是好兆头,证人都来了,本人还不来么?我不便表示异议,只好笑笑,呷一口果汁。她提起昆明街角上的话题,兴致很好。

借景抒情的散文2

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小的时候,我是那么馋!刚抽出嫩条还没打花苞的蔷薇枝,把皮一剥,我就能吃下去;刚割下来的蜂蜜,我会连蜂房一起放进嘴巴里;更别说什么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罗。所以,只要我一出门儿,碰上财主家的胖儿子,他就总要跟在我身后,拍着手、跳着脚地叫着:“馋丫头!馋丫头!”盖得我连头也不敢回。

我感到又羞恼,又冤屈!七八岁的姑娘家,谁愿意落下这么个名声?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饿啊!我真不记得什么时候,那种饥饿的感觉曾经离开过我,就是现在,每当我回忆起那个时候的情景,留在我记忆里最鲜明的感觉,也还是一片饥饿……

吃那些没收进主人家仓房里的东西,‘我还一次也没有被人家抓到过。倒不是因为我的运气格外好,而是人们多半并不想认真地惩罚一个饥饿的孩子。可有一次,我在财主家的地里掰玉米棒子,被他的大管家发现了,他立刻拿着一根又粗又直的木头棒子,毫不留情地紧紧向我追来。我没命地逃着。我想我一定跑得飞快,因为风在我的耳朵旁边呼呼直响。不知是我被吓昏了,还是平时很熟悉的那些田间小路有意捉弄我,为什么面前偏偏横着一条小河?追赶我的人越来越近了。我害怕到了极点,便不顾一切地纵身跳进那条河。

河水并不很深,但是足以没过我那矮小的身子。我一声不响地挣扎着,扑腾着,身子失去了平衡。冰凉的河水呛得我好难受,我几乎背过气去,而河水却依旧在我身边不停地流着,流着……在由于恐怖而变得混乱的意识里,却出奇清晰地反映出岸上那个追赶我的人的残酷笑声。

我简直不知道我是怎么样才爬上对岸的。更使我丧气的是脚上的鞋子不知什么时候掉了一只。我实在没有勇气重新回头去找那只丢失了的鞋子,可我也不敢回家,我怕妈妈知道。不,我并不是怕她打我。我是怕看见她那双被贫困的生活折磨得失去了光彩的、哀愁的眼睛。那双眼睛,会因为我丢失了鞋子而更加暗淡。

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太阳落山了,城用色的晚霞渐渐地从天边退去。远处,庙里的钟声在薄幕中响起来。羊儿咋咋地叫着,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乌鸦也派派地叫着回巢去了。夜色越来越浓了,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我听见妈妈在村口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只是不敢答应。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头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

说过了这些,人们也许会理解我为什么对芥菜有着那么特殊的感情。

经过一个没有什么吃食可以寻觅、因而显得更加饥饿的冬天,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日子重新来临了!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雪蒿、马齿苋、灰灰菜、野葱……最好吃的是养菜。把它下在玉米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真是无上的美味啊!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

称得上是一种享受: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奔去。嫩生生的养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我再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大棒子凶神恶煞似地追赶我,我甚至可以不时地抬头看看天上吱吱喳喳飞过去的小鸟,树上绽开的花儿和蓝天上白色的云朵。那时,我的心里便会不由地升起一个热切的愿望:巴不得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像荠菜一样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解放以后,我进了城。偶然,在大菜场里,也可以看到人工培植的荠菜出售。长得肥肥大大的,总有半尺来长,洗得干干净净,水灵灵的。一小扎,一小扎,码得整整齐齐地摆在菜摊子上,价钱也不贵。可我,总还是怀念那长在野地里的荠菜,就像怀念那些与自己共过患难的老朋友一样。

多少年来,每到春天,我总要挑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上孩子们到郊区的野地里去挖荠菜。我明白,孩子们之所以在我的身旁跳着,跑着,尖声地打着唿哨,多半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和煦的阳光,绿色的田野,就像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似的展现在他们面前,

使他们的身心全都感到愉快。他们长大一些之后,陪同我去挖荠菜,似乎就变成了对我的一种迁就了,正像那些恭顺的年轻人,迁就他们那些因为上了年纪而变得有点怪癖的长辈一样。这时,我深感遗憾:他们多半不能体会我当年挖荠菜的心情!

等到我把一盘用精盐、麻油、味精、白糖精心调配好的荠菜放到餐桌上去的时候(小的时候,我可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我那可爱的荠菜会享受到今天这样的“荣华富贵”),他们也还是带着那种迁就的微笑,漫不经心地用筷子挑上几根荠菜……看着他们那双懒洋洋的筷子,我的心

里就像翻倒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因为我知道,这种赏光似的迁就,并不只是表现在对挖荠菜这一桩事情上,它还表现在对我们这一代人的一些见解和行为上。在他们看来,我们的有些见解和行为,都像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出土文物——离他们的现实生活太远了,不顶用了。自然,我也并不认为我们的见解和行为就完全正确。只要他们不觉得厌烦,我甚至愿意跟他们谈谈我们在探索人生方面曾经走过的弯路,以便他们少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价。我真希望我们之间不要成为隔膜很深的两代人,而是心动相通的朋友。

孩子,让我们多谈谈心吧,让妈妈多讲讲当“馋丫头”时的故事给你们听吧。想想你们妈妈当年挖荠莱的情景,你们就会珍爱荠菜,珍爱生活。你们就会懂得什么是幸福,怎样才会得到幸福。

借景抒情的散文3

【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阅读赏析借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阅读及赏析的方法,阅读赏析与课文相似的文章。

3.以点带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掌握阅读赏析借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阅读及赏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预习准备】

1、复习《春》《济南的冬天》《夏感》

2、回顾这类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及赏析方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归纳阅读与赏析的步骤。

我们在赏析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的时候,一般从以下四点去赏析:写的什么?写的怎么样?为什么这样写?怎样写的?

第一步:写的什么?——写了哪些景物?

阅读借景抒情散文,首先要筛选出文中写了哪些景物,学生在学习可用自己喜欢的标志勾画出此类词语或句子。

第二步:写的怎么样?——景物有什么特点?

这一步,实际上,也就是分析所写景物的特点。在阅读中要勾画出作者的评价词或评价语,或根据作者所写,自己概括,做好批注。

第三步:为什么这样写?——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或感悟?

之所以这样写景,是因为作者的融情入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学生要筛选出文中由景及情的句子,尤其是那些抒情句或议论句。为深入探讨文中情,我们也结合背景介绍,结合作者心境,做到知人论世,总结人和自然的关系,感悟景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第四步:怎样写的?——运用了何种写法或手法?

要重点赏析作者是如何写的,包括写景的技巧: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的技巧: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在赏析中体会如何更好的运用修辞手法来描绘那异彩纷呈的景物,更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如何运用各种写法,让自己的文章更美。

二、掌握阅读技巧。

1、读懂文题:文题是文章的眼睛,分析它有助于初步感知课文。

如朱自清的《春》,初看这个题目,我们就会想到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万物复苏,一切充满生机。当带着这初步印象学习文章时,我们就进一步知道这篇课文借描绘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再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看了标题我们就知道“济南”说地点,“冬天”说节令,“济南”对“冬天”这个中心词起限制作用,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地点冬天。分析到这里我们就不禁在猜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怀着怎样的感情呢?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借描绘济南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对济南冬天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

2、找出揭示主旨的语句:每篇散文都会有揭示全文主旨的点睛之笔,即中心句。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有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3、找出本文的线索:线索是贯穿于整篇文章的思路、脉络。线索可以是物品、人物、时间、人物的感情变化等等。抓住了文章的线索能有效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作品的主题。

借景抒情的散文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当淡淡的春意开始在大街小巷悄然流淌起来,随心所欲地信手涂抹着新绿的时候,春天的第一场雨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这可爱的人间。淅淅沥沥,宛如断线的珍珠,牵动着我的心弦。

霏霏细雨,丝丝缕缕。独自漫步河边的小径,风儿拂面而来,夹杂着调皮的雨点,吹散我愁乱的思绪。好像出笼的鸟儿,我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爱抚——母亲般的温柔,母亲般的'呵护。我呼吸着大自然的气息,微微湿润的泥土酝酿着花的味道,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

经过春雨的洗礼,河畔不知名的野花竟也有了一种摄人心魄的诱惑力,宛如含泪少女的娇羞,超凡脱俗,亭亭玉立,恐怕连那花中之王牡丹也要逊色三分。

微风迎面,那河边的杨柳都吟出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明的絮,每丝飞絮都是柳的一株分号;满天飞舞的柳絮,被调皮的雨点儿骑在脖子上,飘落在水面上尽情嬉戏……

鱼儿也耐不住寂寞,你追我赶,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畅游。折下一枝柳条,逗逗那快活的鱼儿,鱼儿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东西吓坏了,划起一道美丽的弧线,一条大鱼“扑通”一声跳起又迅速落入水中,把一块明镜打得支离破碎。我忍不住笑了。

看看花,看看树,再看看那可爱的鱼儿、无拘无束的流云,天地间的一切都那么令人心旷神怡。此时的我也宛如天地间的一个精灵,天地间的一切都属于我。

万类春天竞自由!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我也努力地展示真实的自我。我想起李乐薇在《我的空中楼阁》中说的一句话:“大自然是一幅天然的巨画。”的确,大自然的美是无穷无尽的,而每一个人,只不过是这幅巨画上的一点色彩罢了。

既然世界这么美好,那么我们有何理由不去用心感受它呢?繁忙的工作,紧张的节奏,在我们整日为事业拼搏、为生活奔走的忙碌之后,是否也应该多走近大自然,去领略大自然无穷无尽的美呢?

凉凉的雨丝拉回了我的思绪。感谢大自然,感谢它赐予我们如此美景,感谢它给予我们生命的启迪。

想到这,我不再抱怨世事的繁琐,我仿佛看到绚丽的彩虹在向我招手。

站在风中,任凭那温柔的雨儿不断地落下,甜甜的……

借景抒情的散文5

星期五下午,放学了,天阴沉沉的。突然,空中闪过一条条长龙似的白光,随后便是 隆 的一声。不好,要下雨了。我没带雨具,赶紧背起书包向校门跑去。

又是一个闪电,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砸在黑瓦上叭叭作响。我不得不躲进一栋楼的房檐下。雨越下越大,房檐上的水像瀑布似的流下来,天地间就像挂着一幅无比宽大的珠帘,地上的水到处流。

这时,我隐约看见一个人打着伞向我走来。我心想一定是妈妈,兴奋得几乎叫出声。等到那人走近了,我仔细一看,原来是她,我心中不禁的怒气上升。她走到了我身边,笑眯眯的'说: 来,我送你回家,好吗? 听此,我的脸一下子就红了,但是盛情难却,只好说: 好是好,但你的伞也太小了。 她仍笑着说: 没事。 接着,就把一只手搭在我肩膀上另一只拉着我走了。一路上,我们趟着水,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我突然感到很奇怪:这么小的伞没理由不打湿衣服的?于是,我带着疑问向她瞟了一眼,原来她是尽量打住我的,她自己却湿了一大片。我心头一热,泪水不禁涌了出来,遮住了视线。到了我家门口,她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精美的盒子,说: 你拆开看看。 我拆开之后一看,是一本《朱自清散文》,跟我遗失了的那本一样,我兴奋得不禁亲了她一下,她惬意的向我笑了笑,说: 那天我不该那样对你那样的,sorry 。说完就走了。

我手里拿着那本书,望着她远去的身影,心好像被揪了一下,我后悔了,但更加的内疚。

借景抒情的散文6

曾想,如果没有她,我是否还会走下去。

浪子不会回头,我和她一起漂泊,一起流浪。她是孤单的,我也是孤独的。曾经和伙伴一起从北方南下,大家相互帮助,很快就到了大沼泽,在那里栖息了一个晚上。看到她,我的心怦然跳动,一个固执的想法萌生在脑海中:追随她。

她的美,完全迷惑了我。当我们栖息在池沼边的芦苇丛里时,我看到了她,在水中,若隐若现。摇曳的枝头,披着她的衣裳,轻轻的,柔柔的。我还在犹豫,是否留下陪她,还是与同伴南下?

如果留下来,等待着我的,也只有死亡。

次日早晨,在朦胧的水雾中,伙伴们走了,什么也没留下,没有道别,没有不舍。芦苇丛间只剩下了几根棕灰色的羽毛,带满了讽刺与蔑视的羽毛。

秋风萧瑟,苇丛间的苇条不停地相互拍打。沼泽中的鱼已潜游到深水中去了,没有食物。我停驻在泥巴摊上,停驻在穿梭的冷风间,看着那只芦苇向我招手,却是否是死神对我的呼唤?

如果不是她,我也不会落至这番境地。为了她,我无怨无悔。

一整天,沼泽都被氤氲的水汽笼罩,不见日出,不见云彩。我没有任何的恐惧,虚弱地趴在泥地上,等待着夜幕降临,等待着雾气散开,等待着她的出现。

我有时也在迷茫,自己是不是真的太傻,为了遥不可及的'她而在这个沼泽中苦苦支撑?为了这个无缘的爱情或许我会牺牲自己的生命?

可是可是……

雾气散了,晚霞动人,照着我视线模糊的双眼,我无心享受这美丽,唯一的想法就是期待着她出现。她终于出现了,出现在了枝头,出现在了水面,出现在了这唯美的夜空中。

朦胧中,我在想——

如果不是她,我还会走下去吗?如果我没有死,我能和她在一起吗?

但不管怎样,我还是愿意像这般,在心爱的她的怀抱中永远地甜甜地睡去……

借景抒情的散文7

故乡遥如山河。

想起我的村庄,竟然如梦里一样不真切,恍恍惚惚一团白色的迷雾,看不清村庄的一草一木。

我在这个村庄里生活了二十年,而后远游他乡。村庄对于我,仿佛还是屋顶上长满的野草,冬天的时候,它们就枯黄着身子在风里瑟缩。仿佛还是对面的灰扑扑的小山上,偶尔一只灰色的鹧鸪,扑楞着翅膀孤独的飞过沟壑。

沾满了太多的时间灰烬,它像一不小心落入了历史的尘埃中,不知道从何处拂开它,也不知道从何处记忆。

离开太久,它和记忆中的差别太多,饱经了太多风霜,又沾染了时代的光辉,显出一种不伦不类的气息,再也不是我心中的村庄了。

记忆中的村庄,冬天是最美的景色。三晋大地过了十月就开始冷了,开始是呼呼的小风,沿着西口豁开的山崖,裹挟着一些枯草茎挂到了村庄。

村庄是寂静的。凛冽的白杨树,长得很高,躯干泛着冷冽的白光,站在寒风中仿佛一个一丝不苟的士兵,不问世事。我坐在家里,窗户玻璃被母亲擦得光可鉴人,有一种冷清清的干净。

冬天的日光似乎格外明亮,不似夏日的灼灼,也不像春天的融融,它冷静的散发着银白色金属的光,给人一种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姿态。

日光穿过窗户照在家里,忽然就觉得心里暖乎乎的。十七八岁的时候,懂得了读书的重要性。寒假的时候,不用父母管束,便自动的开始温习各类功课。

低着头,坐在日光里。家里没有暖气,早上爬出被窝的时候,缩手缩脚,懂得哆哆嗦嗦,等到洗漱、吃饭、收拾完的'时候,家里也渐渐暖起来,但还是渗着一种冷清气息。

渐向正午,低头温书的时候,觉得暖融融的,仿佛要在柔和的日光里化成一滩水,然后流向某个春暖花开的大海。书还没有温习完,人便昏昏欲睡,支撑未久,就浑然倒在一边,书也覆盖在脸上,竟快速的沉入梦想,做起了黄粱美梦。

等到迷迷糊糊醒来时,日照中午,显得更加热烈,仿佛一团火在家中燃烧,父母在家中忙碌做饭,偶尔拌几句嘴,弟弟则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视屏幕,不时的乐呵着,瞅了一眼,似乎是某个笨拙的动画。而妹妹正低头弄着梳妆,不停的照镜子,还不停拉着旁边的弟弟问,姐姐好看吗?弟弟不耐烦的回应,好看,像个鬼。两人便笑闹着打在了一起。

午饭吃完后,收拾完一切,父母都休息去了,弟妹也都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自己的书也温习了大半,随手拿起一本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读起来,仿佛自己的村庄就是书中描述的南城。

借景抒情的散文8

阳光淡淡的午后,总有一些时光会变得美好,总有一些记忆会让这美好深刻而久远。

时光中总有这样的记忆,从睡梦中醒来,发现雨已经停了,窗外变得很安静,雨后的阳光静静淡淡地洒在房间的一角,录音机里放着喜欢的音乐,枕边放着喜欢的书刊,我就这么看着这阳光,感受着微风在掀动垂帘,远山散发着清新,这样的时光,没有喧闹,没有浮躁,这一刻,寂寞和忧伤被阳光融化了,生命变得很纯粹,世界温暖而恬静。

很多年了,没有如此的静下来听一段音乐,为了听一段音乐而听音乐;很多年了,没有很悠闲的看一本书,为了看一本书而看一本书;很多年了,没有安静的享受片刻的阳光,阳光或许经常都在午后光临我的住所,但是,这样的时候,我经常不可能呆在家里,更多的时候,生活的`忙碌掩盖了这样的温暖和恬静。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心灵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就会忙里偷闲,当阳光从窗外倾泻进来,我会安安静静的端坐在沙发上,为自己放一段音乐,为自己泡一杯铁观音,为自己打开一本书,让自己在阳光中,享受着沙发的宽厚,音乐的美妙,香茗的淡淡兰花香,还有文字的平和与深刻。

当然,最美好的,就是可以在这个阳光淡淡的午后,和心爱的人一起,把平淡的日子,平凡的人生,变得更加的温暖、从容。

借景抒情的散文9

细雨纷纷,湿透斑驳的城墙,岁月如雨敲打着岩石,惊扰了谁沉默的旧梦。独自撑伞走过这条老街,一切似乎从未改变,只是一场雨,让这里多了一份冷清,昔日热闹的街头,也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似乎,每一年的冬天都是这样,当你还迷恋着秋天温暖的怀抱,时光已经用一场持续几天的雨,将整座城市拖进阴冷、灰暗、死气沉沉的冬天。天空永远是灰蒙蒙的,无数冰冷的雨点不断地坠落,淋湿了寂静的道路,淋湿了离别的港口,淋湿了伞下的温柔。

这里的冬天下着雨,冬天的冷风夹杂着细雨,吹散了曾经。

你还记得吗?曾经一起走过的小路,一起去过的小店,都还在那里,只是所有的一切都躲不过岁月的洗礼,时光为它们披上一层泛黄的衣裳。它们在这场时光的大雨中慢慢变得陈旧,变得深沉。它们像是年老的长辈,见证着我们的相遇,我们的离别。

街尾常去的那家咖啡厅,每一次推门进去,总是会觉得它那巨大的玻璃门,隔绝了街道的喧闹,只有那一股浓浓的咖啡香弥漫着整个咖啡厅。我还记得,你总喜欢坐在靠门边的座位上,看着玻璃门外形形色色的路人,谈论着他们的长相,他们的穿着。而我总喜欢看着你发呆,在那每一个晴天,阳光透过玻璃门把你的长发染成好看的金黄色。最后,回忆的画面定格成你好看的侧脸。

咖啡厅的'老板偶尔会向我问起你,我只能说也许我把你弄丢了,弄丢在那段美好的、遥远的时光里。

岁月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过,却轻易改变了一切,回忆慢慢冷却,故事也慢慢陈旧,我却开始怀念那段远去的旧时光,那段有你的旧时光。记得有人说过,一个人经历得越多,就越容易怀旧,或许是不满于现状,又或者是回忆太多,太美,让人不愿意割舍,就像是一瓶上了年份的葡萄酒,经过越久的时间,就越能沉淀出浓浓的酒香。我想,是那段有你的时光太美,才让曾经变得那么难忘。

在这样阴冷、灰暗的雨天里,总是会特别怀念夏天温暖的阳光。我还记得,与你相遇的那年夏天,阳光轻轻洒落在你的纱裙上,而你不经意的一次转身,却是我荒芜流年中过目不忘的风景。若人生只如初见,也许就不会有离别时的痛彻心扉。我还记得,那年的冬天,也是像现在下着雨,寂静的港口在大雨的冲刷下显得更加冷清,更加伤感。最后,回忆的画面是你离去的背影,慢慢地,像是电影中灰色的镜头,你的背影消失在大雨的尽头。

偶尔,还是会一个人走遍这座小镇的大街小巷,寻找你留下来的痕迹。

偶尔,还是会一个人在寂静的雨夜里,戴上耳机,听着你曾经喜欢的歌曲。

只是,我很清楚,时间就像是一场磅礴大雨,无情地侵蚀着所有的一切,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无论是曾经还是现在,总有一天会被时间所吞噬。时间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永远的、唯一的统治者。

夜色如墨,将窗外的一切染得漆黑,冬夜的冷风摇晃着窗台的风铃,摇晃着那段远去的旧时光。耳机里那段熟悉的旋律,定格所有往事的画面,我想用一纸文字,将你写进回忆里。

这里的冬天下着雨,风卷着落叶,吹痛了离别,吹冷了回忆。

借景抒情的散文10

趁着夜色,走出村子。这个叫盐坡尾的村落一下子仿佛隐入虚无。其实也并非虚无,是一片糊涂的背景把自己挪到身后了。

走着走着,便上了山坡。脚下软软的,是夜色中依然精神的草。它们是牛们、猪们、鹅们的灶房。

这时回头望望盐坡尾,这个村子却反而清晰起来了。

高高柔弱的竹子,一株连着一株,不知多少株连在一起,它们摆成一个椭圆的阵势,把一间间的房子圈在里面。房是砖瓦房,砖是青砖,瓦是黄瓦,清清爽爽的三三再现两两结伴而坐。房子旁或黄麻,或竹子,或丝瓜,甚至一垄葱、几株生菜,都清清楚楚。

是月儿上来了。像过年时节孩子的脸,因兴奋和无以言表而红并光亮着。它四处瞧望,好奇地到达每一个角落。

月的`目光就是此时我的目光。水银泄地一般禁不住抵向四周。然而,什么具体的物事也没看到。村子,房子,远处的起伏,仿佛画里的事件,理所应当地那么真实和遥远。

突然我想自己变了。此时竟想到了村子及包围村子的月光在自己心里形成的所谓“美”。不自觉的望去觉得村子有点悠远,有点古意,而泛起丝丝依恋和缕缕甜甜的味道。

于是惆怅了:自己不再是这个村子里的人了。

村子里的人是不会惆怅的。祖祖辈辈,如野草,一枯一荣,如流水,在世上的拐角处打一个转,然后远去。谁也不会也不能在这里多呆一会。风花雪月,阴晴圆缺,白日苍狗,世事如风。村里的祖辈和孙辈达观、大度,谁为此而惆怅?或者说我看不出他们为什么而惆怅。或者是他们把惆怅都深埋心底,像保护传世珍宝,成为人人遵循的自觉传统。

也许是吧。于是他们成为这个村子的主人,成为这方水土的一部分。是的,我分不清村里的人、狗、山坡、树、草儿……谁是谁的主人。如果没有了其中某些部分,某些情节,即使少了今天这样的夜晚,村子还是这样的村子?草儿还是这样的草儿?

如果没有了这样的村子,那还有像我这样的人?背叛了脚下的泥土,却又一辈子摆脱不了乡野的气息及村落、山坡甚至狗啊、草啊的吸引啊!泥土滋长着枯荣,大概也滋长着远不止惆怅这么简单的情绪吧。

月还在斜斜的远处好奇地瞪眼张望。草儿、花儿、高高矮矮的树,纤纤缕缕,清晰可见。宁静、寂寥。

凉意不知不觉隐隐而来了。禁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没有风,是下露水了。风没来,隐隐约约听见风在村子的背后轻轻说话。

一个人坐在离村子不远的山坡上,我听到了风在说话。平静的语言,让身边的草儿哭了。

借景抒情的散文11

借景抒情散文是考场作文中比较少见的一种样式。为什么会“少见”?主要是教师平时指导得少。因此,学会写这种抒情散文,在考场上非常容易脱颖而出。借景抒情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所写之“景”可以是风景,也可是场景;可以是自然之景,也可是人工之景。但从考试的角度看,更多是寻常之景致,更多是有人物活动的场景。借景抒情散文也有多种样式,本文着重讨论“今昔双场景式”借景抒情散文写作方案。

◆借景抒情散文与一般写景散文有什么区别?

许多人对借景抒情散文与一般写景散文不加区分。其实,二者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的。一般写景散文“景多情少”“景半情淡”;借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景疏情浓”。一般人可能认为“借景抒情”的“景”就是“风景”,其实大错。一般写景散文主要写风景,它也涉及抒情,但是,写景散文的抒情可能更多的是“因景生情”——因风景太美好/不美好(有个性)而生发喜爱/伤感之类的感情,它的感情更多的是“现生性”(现场、临时产生的)。“借景抒情”的“景”更多的是“场景”,是与“我”过去的生活、感觉中的生活有密切关联的“场景”。“场景”是有人生活、活动的现场画面,其中包括人、物(动物、植物以及静物)。“借景抒情”的“风景”是曾经的“场景”发生地,因失去了当初的人、物而留存为“风景”。

那么,我们如何来写好一篇合乎标准的借景抒情散文呢?

我们将构思过程分为四个环节:描摹风景——呈现场景——展开联想——回归风景,

(1)描摹风景。文章一开头就呈现所“借”之风景,以简约之笔描写抒情所要凭借的核心风景。这里的风景是与“我”生活有关的寻常的风景,不必是名山大川。

(2)呈现场景。仅有纯粹的风景是不行的,风景之中,必须有人物活动的场景,否则无法生情。由风景而场景才能催生感情,因此,有人、物活动的场景,有生活烟火气息的场景呈现是借景抒情散文的重要因素。

(3)展开联想。这是文章的核心部位,由眼前场景联想到此处过去的生活场景,从而寄予“我”的浓郁感情。所谓“借景抒情”,就是由眼前之景触发联想过去之景,由这“虚实”二景触发情感的抒发。

(4)回归风景。散文之抒情追求一定的含蓄,以景作结也可以使文章显得掩映多姿,所以,文章的最后要回归开头的风景。

当然,其中(2)(3)也可对调,甚至在(1)(2)之间再增添一个(3)的“联想(想象)”部分,这样文章会更丰富。

方案导图

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下面我们将以图表的方式展示一事贯穿式借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方案。

本方案成功运用的关键在处理好三个“关系”:

(1)处理好“风景”与“场景”之间的关系。借景抒情散文以“风景”开头,以“风景”收尾,首尾的“风景”是一致的,但描写不要重复。开头的“风景”为了引出场景,因此要简约,不要为写景而写景。接下来的“场景”是开头的“风景”中之一个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是“现在”,为了和下文“过去”的场景相对、

(2)处理好“实”的场景与“虚”的场景的关系。借景抒情散文重点是“场景”,“今昔双场景式”借景抒情散文特色在“双场景”,就是先是一个现实的场景,再是一个过去的场景,两个场景相互对照,从而催生浓烈感情。因此,处理好今之“实”场景和昔之“虚”场景就成为这种文体写作的关键。“虚实”二场景有什么关系?二者是“荣”与“枯”的关系:或者“今荣昔枯”,或者“今枯昔荣”。前者主题积极昂扬,但浓度难上来;后者主题幽怨,分寸难把握。一般情况下,多选后者,调整之法在抒情议论部分“转”——看到现在的优势或未来的希望。

(3)处理好“写景”与“抒情”的关系。从根本上说,借景抒情核心是“抒情”,“情“应该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写作技巧 )因此,对所写之景便有了“情”的要求:①以“情”的需要为中心选材,②写“景”为抒情蓄势,在“景”的“势”“蓄”满后喷发。从结构比重上说,文章前三分之一是“风景”与“场景”,中间三分之一是由实到虚的两个“场景”,后三分之一是虚的“场景”和“抒情”。

回到原点

文/广东一考生

①头顶灰白的天空,穿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口r以停下脚步,伫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能回到我人生的“原点”——那条打从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②踏着青石板路,我缓缓步入老巷的深处。映人眼帘的是久违的西关老屋。深红的趟栊门前是三级浅平的石阶,某户人家的猫正慵懒地躺在石阶上,享受正午到来前温和的阳光。偶有微风拂过,猫用前爪轻轻拨弄脸上的胡子,发出“喵”的一声后,打了个滚又沉沉睡去。我知道,这是喧嚣大城市的深处才有的悠闲与宁静。而我人生的起点就始于这一片祥和中。

③趟栊门后,原本掩着的木门已敞开。借着屋内微弱的光线,我看见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躺在摇椅上看报纸。忽然,一个小皮球“嘭”的一声打在了摇椅上,紧接着一个年纪大约只有两岁的孩子屁颠屁颠地走到摇椅旁,揪着爷爷的衣角:“爷爷,球球!”老人摘下眼镜,笑着起身,把孩子揽入怀抱,细声细语地说着:“哦,球球去哪儿啦!在这里吗?不是!啊……在这儿!”只听一阵铜铃般的笑声传人我耳中,我仿佛看见早已过世的爷爷也曾这么抱着我。是的,在我人生刚开启的那几年,这条老巷承载着来自亲人的无数关怀,那是西关人特有的温情。

④满洲窗,青瓦砖,古榕树,越来越多的景致冲击着我的视网膜,也敲打着我心。可是,忽然,一个红得早已褪色却又刺眼的“拆”字赫然出现在我老屋的墙壁上。这一“拆”字与周遭的景物与平和的氛围是何等的不相符。这时,我方惊醒:早在十一年前,这条老巷便已被列入拆迁范围,也就是说:我人生的“原点”将要被抹去:

⑤眼泪不争气地涌出我的眼眶,我多想呐喊:这条巷子拆不得,拆不得啊!它不仅仅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培育我温和性格的地方,更是让我感受人间温暖的最初的开始。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是岭南文化形成的开始。将这里拆掉,就是毁了我的根,就是毁了上百广州老街坊的根!可是,这样的呐喊谁会听见呢?人生的原点、文化的原点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与拔地而起的大厦相比,似乎已经变得渺小了。

⑥这夜,我又梦见了久违的老巷——不同的是,这次当我回到人生的“原点”时,红红的“拆”字竟然不见了踪影。思路与结构

本文是一篇成功运用本模板的考场佳作。全文四个要素处理得非常好,四者之间的关系也作了精巧的设计。

(1)描摹风景。文章一开头就呈现“古巷”这一所“借”之风景,指出古巷是“我”的出身地,是“我”人生的“原点”。

(2)呈现场景。继“天空”“马路”“西关老屋”之后,作者推出两幅场景,其一是“某户人家的猫正慵懒地躺在石阶上”,其二是“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躺在摇椅上看报纸”。第二幅场景是重点描写点,所以作者设计了一个小朋友玩耍的细节在其中,大大地增添了生活气息。

(3)展开联想。联想的运用体现在两处,其一是,作者借小朋友玩耍的细节展开联想,引起了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其二是,一个“拆”字引发对“原点”将不再的担心。在“留恋”和“担心”双重情感的濡染下,作者推出了浓烈的抒情:“这条巷子拆不得,拆不得啊!”以下抒情水到渠成,深深赢得了读者的共鸣。

(4)回归风景。最后借一个“梦境”,“拆”字“不见了踪影”,表达美好的期盼,婉转而富有艺术效果。

提升训练

人们对时间的流逝常常有一种无助感,于是便会挖掘时间背后的意义,提出“一瞬与永恒”的话题。

试根据自己的经历、感悟与思考,以“花开一瞬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1)描摹风景。描摹古老庭院中的一棵桂花树。

(2)展开想象。想象当年唐荆川光彩生活状态。

(3)呈现场景。桂花盛开,故物满尘埃。

(4)展开想象。想象唐荆川面对现状的心态,升华主题。

(4)回归风景。桂花尽情开放,爬山虎努力生长。

花开一瞬间

文/邹镓豪

累了,我就静静地靠树坐下。

这八株六百年的桂花,似乎还在守护着庭院,诉说着过去。

这里过去是唐荆川的宅第,几百年间,已数易其名花虽未开,香已飘散,我闭上眼,用力嗅了一下。眼前,洁白的桂花开满枝头,飘散在光滑的罗砖地上,年少的唐家小姐穿着绣花鞋,踮着脚从罗砖地上走过,揽一揽遮住了眼睛的头发。头发上有淡淡的挂花香。

当年的唐宅该是多么的繁盛,唐公骑着高头大马,唢呐声声,旌旗蔽天,宫灯通亮。封火墙越发高大,红木雕越发鲜亮,下马石越发庄严,建起多年的会元坊也在庆贺着主人抗击倭寇得胜回家。而院中唐公手植的桂树,正冉冉开放。

我缓缓地睁开眼,倏忽之间,桂花慢慢张开花瓣,金黄的花蕊瞬间湿露了出来。我兴奋异常,没想到无意间的休息竟遇上了桂花绽放的瞬间!然而,当日光撞到那布满灰尘的红木雕时,我的心砰的被撞击了一下,这红木雕,是不是当年物呢?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花开只是一瞬,繁华只是暂时。

一瞬间。

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当年的唐公不曾想到他死后的几年便家道中落,宅第改了他姓;当年的红木雕不曾想到昨日的光泽还没有褪去,已没有了人来擦拭;当年的下马石不曾想到昨日主人还站在它身上慷慨激昂,今日它已躺倒在地上,无人问津……唐家的繁华,似乎只是一瞬。

雕栏犹安在

昔人鬓容不复来

唯有梁燕有情年年心不改

仿佛听到有人在低声吟唱,在这低低的吟唱声中,人们一波一波地拥进来,又一波一波地喧哗而去。最后只留下这个空荡荡的院落和这八株桂花。

然而真的只是一瞬吗?当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时,常州的热血儿女哪个不高呼着唐公的名字,保家卫国,奋勇杀敌;当我们徜徉在青果巷时,还会记得当年唐公的威武,唐家小姐的风姿,还会吟着“青果巷唐家半条街”的古语……唐家给我们所带来的,绝不止那一时的繁盛,更是数百年来常州人英勇不屈、能文能武的风范,这种馨香,定会持续千年,永不消散。

再回眼看那几株桂花,它们静静地站在这里,看着莺归燕去,人来人往,年复一年地盛开。即使它们深知花开终会花落,但花开的那一瞬却依然尽情绽放。花虽已谢,香飘万里。

视线从花间穿过,幽绿的爬山虎正奋力地向墙外爬去。

借景抒情的散文12

京华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曾记得满山如火如荼的壮观,在太阳下,那红色似乎在跳动,像火焰一样。二三友人,骑着小驴笑语与得得蹄声相和,循着弯曲小道,在山里穿行。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向每个毛孔渗进来。后来驴没有了,路平坦得多了,可以痛快地一直走到半山。如果走的是双清这一边,一段山路后,上几个陡台阶,眼前会出现大片金黄,那是几棵大树,现在想来,也是银杏罢。满树茂密的叶子都黄透了,从树梢披散到地,黄得那样滋润,好像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里了。让人觉得,这才是秋天的基调。

今年秋到香山,人也到香山。满路车辆与行人,如同电影散场,或要举行大规模代表会。只好改道万安山,去寻秋意。山麓有一片黄栌,不甚茂密。法海寺废墟前石阶两旁,有两片暗红,也很寥落。废墟上有顺治年间的残碑,镌有不得砍伐,不得放牧的字样。乱草丛中,断石横卧,枯树枝壮举,露出灰蓝的天和不甚明亮的太阳。这似乎很有秋天的萧索气象了。然而,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

有人说,该到圆明园去,西洋楼西北的一片树林,这时大概正染着红、黄两种富丽的.颜色。可对我来说,不断地寻秋是太奢侈了,不能支出这时间,且待来年罢。家人说:来年人更多,你骑车的本领更差,也还是无由寻找到的。那就待来生罢,我说,大家一笑。

其实,我是注意今世的。清晨照例地散步,便是为了寻健康,没有什么浪漫色彩。这一天,秋已深了,披着斜风细雨,照例走到临湖轩下小湖旁,忽然觉得景色这般奇妙,似乎我从未来到过这里。

小湖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与湖之间是一排高大的银杏树。几天不见,竟变成一座金黄屏障,遮住了山,映进了水。扇形叶子落了一地,铺满了绕湖的小径。似乎这金黄屏障向四周渗透,无限地扩大了。循路走去,湖东侧一片鲜红跳进眼帘。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叶,枫叶的红较深。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一层红毡。在小片鲜红和高大的金屏障之间,还有深浅不同的绿,深浅不同的褐、棕等丰富的颜色环抱着澄明的秋水。冷冷的几滴秋雨,更给整个景色添了几分朦胧,似乎除了眼前一切,还有别的蕴藏。

这是我要寻的秋的韵致了么?秋天是有成绩的人生,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充满了大彻大悟的味道。

秋去冬来之时,意外收到一份讣告,是父亲的一位哲学友人故去了。讣告上除生卒年月外,只有一首遗诗。译出来是这等模样:

不要推却友爱,

不要延迟欢乐,

现在不悟,

便永迷惑,

在这里,

一切都有了着落。

我要寻找的秋韵,原来便在现在,在这里,在心头。

借景抒情的散文13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mi)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han)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fan)婀玲(夏注:这里是音译violin小提琴的意思。)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夏注:谐音“怜子”,爱你之意。)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借景抒情的散文14

记得小时候,早春时节,父亲会带我们姐弟去野外春游。踏着窄窄的田间小路,两旁是一垅一垅的开垦地,种着一畦畦的农作物。攀着竹架子生长的是荷兰豆,卧在地上圆嘟嘟的是椰菜,黄灿灿的是油菜花,微风过处,风里弥漫着青蒜和芫茜浓郁的香气。

田埂边,蓄水渠里的水缓缓地流淌着,探下头看时,会发现水里有小小的蝌蚪在欢快地游弋。我和弟弟忍不住用手捧起一掬水,运气好时,一掬水就能捞到两三条蝌蚪,我们兴奋得哇哇大叫,比赛谁捉的蝌蚪多。虽然捉的蝌蚪最后都会放回水里去,可我和弟弟仍然百玩不厌,直到在一旁看着的父亲再三催促,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田埂上,不知名的小草正在争先恐后地冒出新绿,人走在上面,脚下软绵绵的,一股青草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人走过后,被踩踏的'小草依然抬起头来,笑对春风。

走过一片片田垅,眼前出现了一座山,山脚到山腰栽满了桃花,花儿开得正欢正艳,放眼望去,那半个山坡的粉红哟,让人忍不住联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派如梦似幻的仙境。桃花馥郁的香气,惹来了辛勤的蜜蜂和美丽的蝴蝶,蜂飞蝶舞的景象,为春天增添了蓬勃的生机。

南方的春天,总是伴着霏霏的细雨,或轻如鹅毛,或飘若柳絮。这时的村庄,隐没在一片濛濛烟雨中,“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这是细雨中乡村的写照。“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景象,已成为我小时候的记忆了,现代特色的雨具,早已走进农村寻常百姓家。前段时间在镇的博物馆里,欣喜地看到旧旧的箬笠和蓑衣,一股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第一场春雨过后,萧杀的冬天渐行渐远,万物开始复苏,“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当蛙声四起时,乡村的日子重又热闹起来了。

如今,我和弟弟早已走出乡村,置身于节奏匆忙的大都市,有时把父亲接来城里住,可不到几天,父亲就归乡迫切,不愿久留。在他心里,那个美丽安宁的乡村,是他永远的根。

借景抒情的散文15

季节的节拍,奏响春天的色彩,万物复苏,耕耘播种,是大地母亲舒展的情怀,踩着春天的韵脚,踏着岁月的行板,用无比的热情,去迎娶桃花朵朵的情窦初开。

————题记

三月的风,吹醒了枝头的新绿,回归的燕,锐利如剪的薄翅,为柳丝裁出轻盈的嫁衣,采一叶芬芳,挽一缕暖意,将乍暖还寒的气息装满禅意。阳光如约的日子,我走不出去,远远的将五彩缤纷的美丽,收入心底。

走过了冬季,褪去了洁白的外衣,一场心事悄然堆砌,迷茫与恐惧,凌乱了足迹,一个人将密不透风的心事藏起,可是仍有一小撮,时常在寂静的空气里喘息,我深知那是淡淡的忧伤,搅动出的愁绪,沮丧又无措的叹息,人,在接受病痛与折磨时,脆弱到不能呼吸,再多的慰藉,也抚慰不了慌乱的情绪,不敢轻易的去触碰与回忆,怕瞬间爆满的过程,一经裂开,便无法再合拢收起。

寻着一丝丝的信息,将春意渐浓的影像映入脑海里打印,慢慢的触摸,浅浅的.临模,姹紫嫣红的花期,玉兰花展露着最妖娆的风韵,窗外一抹抹葱绿,迎着风起,伸展着情意,万千明媚的花儿,绽放着朵朵诗意,温柔的光线,停留在掌心里,情深几许。

依着春的风情,走出去,用力去感受油菜花染成片片金黄的期许,约一两个知已,或跑或笑,随性又惬意,暗香盈袖的花海里,有我们亮丽的身影在穿行,生活,多一份畅想,少一份杂草丛生的思想,将一颗简单的心,悉数交给这一片春暖花开的天地,看花开花落轮回演绎,看远处袅袅炊烟升起。

许光阴一个回眸,无论走过多少风雨,再多的坎坷,只要我们执着的在一起,用一颗感恩的心,边走边收获温暖的风景,静静的在岁月的流淌中缠绵出一段段暖心暖意的插曲,人生起起落落,花开无声,花谢无语,都是一种升华与延续,精彩的时候,懂得丰盈心绪,落寞的时候,淡看炎凉舍弃。

轻轻的拾起岁月的宁静,一窗花絮,温情的溢出心底,将心事婉成一枚素香的心语,韵染成思念遥寄,枕着月光想你,想起你的温柔细语,仿佛绵软的唇,轻吻我发间的呼吸,刻满了多情的回忆,多想与你一起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轻唤我的名字,听,风的吟唱,赏,花的旖旎,风过生香,月下听雨,浅绘一幅生命流动的炙热与欣喜。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