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鸡兔同笼日记400字精选
“数学日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述自己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写数学日记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鸡兔同笼日记400字,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初中数学鸡兔同笼日记400字1
约在一千五百年前,大数学家孙子在《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的一道题:“今有雏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雏兔各几何?”这四句的意思就是:有若干只鸡和兔在同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三十五个头;从下面数,有九十四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我想了半天 ,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便看了看下面的故事:
原来孙子提出了大胆的设想。他假设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脚鸡”,而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独脚鸡”和“双脚兔”的脚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而每只“鸡”的头数与脚数之比变为1:1,每只“兔”的头数与脚数之比变为1:2。由此可知,有一只“双脚兔”,脚的数量就会比头的数量多1。所以,“独脚鸡”和“双脚兔”的脚的数量与他它们的头的数量之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鸡的数量就是:35-12=23(只)。
当然,这道题还可以用方程来解答。我们可以先设兔的只数(也就是头数)是x,因为“鸡头+兔头=35”,所以“鸡头=35-x”。由此可知,有x只兔,应该有4x只兔脚,而鸡的只数是(35-x),所以应该有2×(35-x)只鸡脚。现在已知鸡兔的脚总共是94只,因此,我们可以列出下面的关系式:
4x+2×(35-x)=94
x=12
于是可以算出鸡的只数是35-12=23只。
你说,我算的对吗?你还有别的算法吗?
初中数学鸡兔同笼日记400字2
你以前听说过“鸡兔同笼”问题吗?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知道《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初中数学鸡兔同笼日记400字3
双休日,我做完作业在家中闲得无聊,随手拿了本数学书,一翻,一道有趣的数学题映入我的眼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有几何?”一瞧见这道题目,我一下就对它有了兴趣,提起精神,打算好好研究它。
我苦思了好久,就是没有一点头绪,怎么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但一旁的妈妈却看得津津有味。她看我愁眉苦脸的,就给我指明了思考的方向:“你可以用假设法来解决,可以假设笼子里全部都是鸡,之后的方法你就自己思考吧!”噢,原来是这样啊,多亏妈妈提醒,接着的思考就容易多了。假设笼子里全部是鸡,那么脚就有35×2=70(只),这样就比实际少了94-70=24(只)脚。因为把一只兔看成一只鸡,减少了(4-2)只脚,所以少了24只脚,就说明有24÷2=12(只)兔。那么“35头”就代表一共35只,35-12=23(只)就能算出鸡的只数。妈妈在一旁说道:“嗯,想得真不错。这个就是‘鸡兔同笼’问题,它出自于我国古代的一部算书《孙子算经》,它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不过,许多数学问题往往不止一种解决方法,你仔细想想还有别的吗?”我思索了一会儿,恍然大悟的对妈妈说:“可以假设全是兔,先算出鸡的只数。”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我说:“鸡兔同笼”问题是运用了假设的方法,其实好多题目都可以用这一方法来解答。”
假设方法就像妈妈所说,运用范围十分广泛,我还根据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方法写出了两个数量关系式呢:兔子只数=(实际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总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鸡的只数=(每只兔子脚数×鸡兔总数—实际脚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
在数学王国中,有许许多多像“鸡兔同笼”这样有趣的数学问题,只有我们去发现,去探索才能得到答案,享受数学带给我们的喜悦!
初中数学鸡兔同笼日记400字4
在阳光明媚的一天,我跟着妈妈来到表哥家。表哥正在做数学作业,其中有一条题目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这道题目是这样的:有若干只鸡和兔子,它们共有88个头,24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我看到后心想:这个题目好奇怪啊,我一定要把它解开。
之后我想了很多种办法都没有解开,例如:看书,问爸妈等还是不行。看来只好找表哥了。表哥听后耐心细致的讲给我听,还给我举例子……
我知道后就问:“还有别的方式能把它解开吗?”
表哥笑着说:“你自己上百度找找呗。”
说干就干,我打开百度,输入题目一看,哦,原来是这么做呀。首先假设每只鸡都是“金鸡独立”一只脚站着,而每只兔子都用两只脚站着。现在,地面出现脚的总脚数的一半。244除以2等于122(只)现在鸡的头数求了一次,兔的头数求了两次。122减去88等于34(只)兔子的只数是34只,88减去34等于54(只)鸡的只数当然就是54只了。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许多的奥妙之处在等着我们去发现、探索、解决。
初中数学鸡兔同笼日记400字5
今天,我在暑假作业上碰到了这样一道题:一个笼子里有许多鸡和兔,共100个头,320只脚。鸡有多少只?兔有多少只?我疑惑不解,想:只告诉我们头和脚的数量,怎么算呢?我带着这个不解的问题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这叫“鸡兔同笼”问题或者“假设法解题”。
那什么叫“鸡兔同笼”?妈妈分析说:“鸡有1个头,2只脚。兔子有1个头,4只脚。如果有5个鸡头,那么就有10只鸡脚,如果有5个兔头,那么就有20只兔脚。在解题过程中,我们要用到假设法,当我们碰到说鸡兔共35个头,94只脚这样的题目,就可以把鸡兔35个头,改成兔35个头,那么就有140只脚,可这里却说是94只脚,为什么会多出46只脚呢?原来我们还没算鸡呢,每只兔子比每只鸡多2只脚,这样一共多了46只脚,就有46÷2=23(只)。这是鸡,兔子就是12只。”妈妈又说:“这道题出现在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里:‘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再来看暑假作业上的题目,对于学会的我来说,已是小菜一碟,我用了不过5分钟就轻松搞定。我是这样答题的:鸡(100×4—320)÷(4—2)
=(400—320)÷2
=80÷2
=40(只)
兔:100—40=60(只)
今天我很高兴,因为我学会了“鸡兔同笼”这类数学难题。
初中数学鸡兔同笼日记400字6
许多同学怕上奥数课,因为一道道难缠的奥数题会搞得人头昏脑胀。而我对它却“情有独钟”,觉得“风景这边独好”。平时的课堂老师单调重复得比较多,让人乏味。每次奥赛课却给我带来新鲜感,让我学到许多课内无法学到的知识,许多平时难以解决的思考题,在这里都能迎刃而解。
今天的一堂课,又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老师教我们用“鸡兔同笼”法解题,其中一道题是这样写的:
3头牛和8只羊共吃青草42。5千克;8头牛和23只羊一天吃共青草117。5千克,如果一头牛一天吃草的千克数是一只羊的3倍,那一只羊一天吃草多少千克?
老师问:“这道题谁会解答?”我举手了,但老师没发现,自己讲解了:“其实这道题蛮简单的。我们由3头牛和8只羊一天共吃草42。5千克,可知3×3头牛和8×3只羊一天可吃……”老师的解答步骤共有4步,而我想的才用了3步。老师讲完后,我说:“老师,我只要用3步就能解决问题。”老师说:“那你说一说你的解法。”我说:“条件里说一头牛一天吃的草是羊一天吃草数的3倍,我把牛转化成羊来算后,3头羊就转化成3×3只羊,一共有9+8=17只羊,用3头牛和8只羊一天吃草的总量42。5÷17=2。5千克,求出每只羊每天吃草2。5千克了。”老师笑着说:“对,安婷的解题方法叫作替代法,用在这道题上使解答很简便,大家以后要向她学习这种不断求新的学习态度,不要只满足于一种解法。”夸得我心里美滋滋的。
我学习,我快乐,这里的“风景”真奇特,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