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励志成功的故事15篇
名人励志成功的故事15篇
名人励志成功的故事1
拿破仑的父亲是一个很高傲但又穷困潦倒的科西嘉贵族,他把拿破仑送进了一个在布里恩的贵族学校。在这里他必须交往的都是一些在他面前夸耀自己富有而讥讽他贫穷的同学。这种讥讽深深地刺伤了小拿破仑的自尊心,引起了他的强烈愤怒,然而对此他无能为力,只能为这种威势所屈服。后来他实在是受不了,就写信给他的父亲:“为了忍受这些外国孩子的嘲笑,我实在疲于解释我的贫困了,他们唯一高于我的便是金钱,至于说到高尚的思想,他们远在我之下的。难道我应当在这些富有而骄傲的人面前永远谦卑下去吗?”
“我们没有钱,但是你必须在那里把书念完。”这是他父亲的回答。因此,他在那所学校受了整整5年的折磨。但是那里的每一种嘲弄、每一种欺侮、每一种轻视的态度,都使他增加了一种决心,那就是一定要好好地做人,以实际行动让这些愚蠢的富人们看看,他确实要比他们优秀。
那么,他是如何做的呢?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一点也不空口自夸。他只是在自己心里暗暗计划,决定利用这些没有头脑而又傲慢的.人作为桥梁,使自己达到权力、财富、名誉的巅峰。
他在16岁的时候,当上了少尉。但就在这一年,他遭受到了另外一个打击—他父亲去世了。这样,他不得不从他那本来就少得可怜的薪水中,抽出一部分来帮助他的母亲。
他的同伴们在用他们多余的时间追求女人和赌博。他那不受人喜欢的体格,使他没有资格得到前者;而他的贫困,也使他失掉参与后者的资格。于是,他改变了方针,用埋头读书的方法,去努力和他们竞争。读书是和呼吸一样自由和不受限制的事情,而且当时他们享有免费在图书馆借书的权利,这使他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他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读些乱七八糟的书,他也不是专以读书来消遣自己的烦闷,而是为准备自己理想的将来而读书,他下定决心要向世界表明他有些什么才能。因此,在选择书的类别上,他就以这种决心为引导。当时,他住在一个狭小而气闷的房间内,孤寂而闷热。在那里他经常是面如土色,但是,他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努力。
那几年的苦读中,他所做的读书笔记,后来印刷出来,一共有400多页。在那里,他把自己想像成一个总司令,将科西嘉岛的地图描绘出来,并在地图上标明了哪些地方应当布置防范。所有的一切他都用数学方法进行了精确的计算。因此,他的数学才能由此而得到了发展。他的长官看见拿破仑很有学问,便于工作派他去做一些需要极复杂计算的工作。他把这些工作做得漂亮极了,于是他又有了别的机会。在他以及全世界还不知道将来会变成怎样的情形之前,拿破仑已经走在有权势的路上了。
一切的情形都因此而改变了,从前嘲笑他的人,现在都到他的周围来,想分得一点他得到的奖金;从前轻视他的人,现在都希望成为他的朋友;从前揶揄他矮小、无能、死用功的人,现在变得尊重他了。他们都变成了他的忠实拥戴者。
是天才造成的这种奇异的改变呢,还是因为他不懈地艰苦劳作而终究得到了回报呢?他确实很聪明,他也确实肯下功夫。不过,还有一种比知识或艰苦努力更为重要和力量在驱使着他,这便是他想超过这些戏弄他的人的野心。
如果当初他那些同学没有嘲笑他的贫困,如果他的父亲允许他中途退学,如果他没有经受贬低捉弄的痛苦,那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如果说那样的话,世界上就不会有妇孺皆知的拿破仑。他之所以成为这样伟大的人物,完全是由他的一切不幸造就的。从这些不幸中,他深谙了通过克服自己的缺憾而走向胜利的秘诀。
名人励志成功的故事2
崔永元去日本NHK电视台访问,那里正培训传媒学生,崔永元申请进去听一节课。一位日本学生走到前面用中文演讲,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地名:仙台、水户、名古屋。就听见下面日本学生笑了起来。
崔永元不明所以。这时,演讲的学生问崔永元:“崔老师,你知道这三座城市在日本意味着什么吗?”崔永元实在想不出来这意味着什么,就很老实地说不知道。演讲的学生说:“这三座城市是日本出产丑女的城市。”下面的学生乐开了花。
崔永元幽默地问了一句:“咱们班,现在有这三座城市的女学生吗?”
女学生都赶紧摆手,男学生笑得更欢了。演讲的学生说:“这三座城市,我都去过,说实话我不认为她们丑,她们打扮时髦、活泼可爱和东京的女孩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她们的头发总是卷卷的,另类而有特点。”
有学生不同意了,一个日本男孩站起来说:“这三座城市的女孩就是不漂亮,和东京的女孩没法比。”一个女孩站起来,说:“我的家人也这么说。”大家争论起来。
这时,有学生问崔永元:“崔老师,中国哪座城市和日本这三座城市一样出丑女呢?”屋里立刻安静下来。崔永元笑了笑,说:“我们的'国情和日本不一样,你们爱选丑,我们不是,中国人含蓄包容,只选出美女的城市。”
大家先是一愣,然后给了崔永元热烈的掌声。
名人励志成功的故事3
30年前,年轻的戴维·马赫创办了一家小型火柴厂,然而只经营了四年就倒闭了,银行把厂房收了回去,只把一大堆火柴留给了他。
马赫每天晚上都忙着把这些火柴装进盒子,白天拿到街上去卖。然而火柴实在太不值钱,无论他如何努力,卖火柴的收入都难以维持他的正常开支,马赫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马赫心想,如果这些火柴会突然变得更加有价值该多好啊,那样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但这又怎么可能呢?
一天傍晚,马赫像往常那样在家门口一边乘凉一边为火柴装盒,隔壁的一个小男孩则站在他的身边陪着他聊天。突然,那个小男孩兴奋地朝他喊:“马赫,你看这堆火柴真像是一张人脸,而且似乎还张大着嘴巴在喊什么呢!”
马赫往地上看去,发现那堆火柴还确实有几分像一张人脸,他淡淡地一笑说:“它只是一堆火柴,能喊什么呢?”
“或许,它是在为你喊加油吧!”那个小男孩说。
马赫听了小男孩的话,心里猛地一怔,他想连这堆几乎毫无价值的火柴都在为我喊加油,我还有什么理由继续难过和沮丧呢?马赫从这堆酷似人脸的火柴上得到了灵感:能不能用火柴加工成工艺品呢?如果可以的话,那这些火柴的价值就会陡然增加了!想到这里,马赫顿时来了兴趣,他立刻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开始琢磨如何制作火柴艺术品。
从此后,马赫再也不出去卖火柴了,而是成天待在家里钻研如何把火柴制作成艺术品。火柴又细又小,要把它们组合成一件艺术品非常困难,马赫尝试着用针缝,用线绕,用胶水粘,但是都失败了。为了捣鼓他的火柴艺术品,马赫没少被周围人笑话,就连他的父母也指责他不务正业,光想些不切实际的事情,但马赫却一直没有放弃。
终于有一天,马赫想到了一个模具成型法,先用橡胶制作一张空心的人脸模具,然后把火柴按照不同需求,涂上各种颜色,之后再粘上胶水,放进模具上固定,等干燥了以后,再把模具拆下来,这样,一件艺术品就诞生了。听起来这似乎挺简单,但事实上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因为无论有没有模具,火柴又细又小都是事实,所以要把火柴在模具里整齐地排列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
马赫所制作的第一件火柴艺术品就足足花了他两个星期和四千根火柴,那是一张歌坛巨匠“猫王”的脸,完工后,马赫把它拿到艺术品市场上去销售,居然卖出了1。8万英镑的好价钱。四千根火柴装进盒子里只有四十盒,而四十盒火柴的价值甚至不到两英镑,但马克把这些火柴做成艺术品后,足足使它们的价值翻了九千倍!
经过此后26年坚持不懈地刻苦钻研和反复实践,现在,马赫不仅能够用火柴制作人脸艺术品,还可以制作各类动物和宗教、政治图标等造型的“雕刻”,这些精美的艺术品使各国收藏家争相购买,每件艺术品的出售价都不会少于5万美元。前不久,已经53岁的马赫在爱丁堡举办了他的个人艺术品成就展,这次展览一共销售出了300万美元的火柴艺术品,仅其中一件高达1。80米的“火柴猩猩”,就卖到了40万美元的天价!
马赫不仅成了一位用双手创造财富的火柴富翁,而且还成了一位了不起的火柴艺术家。在展览会结束后的庆功宴上,马赫感慨地说:“我所有的成就都是因为最初的困境,我知道每个人都不喜欢自己处在困境里,但只要我们有一颗积极之心,困境也会成为我们的朋友,也会为我们喊加油!”
名人励志成功的故事4
约翰逊博士,他的父亲经营一个大旧书摊.有一次,距离不远处有个节目,大家都去赶集,这天正下着雨,他的父亲想要约翰博士分一部份书籍,运到赶集的地方去贩卖.他的父亲接连呼唤他三次,要他去,可是约翰逊博士这时正专心阅读一本又厚又大的书,竟假装听不见,也不理睬,父亲叹了一口气,只得自己亲自去了.这时候,约翰逊博士年十八岁.五十年后,有一天中午十一时,当地人看见这个体态臃肿的老年人,跪在街心,他把帽子夹在腋下,拐杖放在一边,低头跪在太阳下,热泪直流.这时约翰逊博士业已成名,大家都来看他,他对大家说:五十年前的同一天,同一时刻,我不听父亲的`话,现在我跪在这里忏悔!
名人励志成功的故事5
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不过父亲和母亲都是正直善良的人,妈妈是个坚强的女子,她教育儿子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有一天,妈妈拿出了一只又大又花的苹果,说:“家里的草坪需要修剪了,如果谁能修剪得又快又好,这只苹果就属于谁!”
妈妈手里的苹果一定很美味,小艾森豪威尔当然想把它据为己有,要得到苹果只有卖力地工作。那天下午,艾森豪威尔用尽了所有的力量来打理草坪,他的'工作成绩是孩子们当中最出色的!
妈妈把红苹果交到艾森豪威尔手里,她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一个苹果虽然不值几个钱,但是要你们用工作来换得,世界上没有平白无故得来的东西,所以,你们虽然生在贫困的家庭,只要积极努力地生活,还是一样能争取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名人励志成功的故事6
1955年出生于柏林的蒙蒂·唐(MontyDon),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麦格达伦学院,随后到了伦敦经济学院读研究生。意气风发的他,28岁时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和他一样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的妻子莎拉(Sarah)。莎拉出生于一个经商珠宝的世家,蒙蒂·唐和她的结合简直是太美妙了。很快,凭着学经济的头脑,蒙蒂·唐将珠宝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金融危机爆发。蒙蒂·唐投资到珠宝生意中的巨额资金几乎一夜之间付之东流。被迫破产的蒙蒂·唐,还背上了巨额债务。谁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重压之下,整日灰头土脸的蒙蒂·唐患上了抑郁症。
不幸的事还在发生,蒙蒂·唐的母亲又离他而去。此时的他,已身无分文,唯一依仗的就是母亲遗留下来的一点财产。为了躲避债务,蒙蒂·唐不得不用母亲遗留下来的那点财产,在远离闹市的赫里福德郡乡下,买了一处建于14世纪至15世纪的颓败房屋。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杂草丛生,一片荒凉,连讨米要饭的流浪汉也不愿来这里,和他为邻的都是些老人。倒霉透顶的蒙蒂·唐打算就这样荒度余生。
要知道,蒙蒂·唐还是一个抑郁症患者。而抑郁症绝对不是“想开点、开心点”就可以痊愈的,它跟感冒发烧一样,有生理上的痛苦、身体机能的失调,而非仅仅是精神上的困扰。在这个孤僻而又荒凉的地方,又没有药物治疗,蒙蒂·唐的抑郁症能痊愈吗?这让妻子莎拉十分担忧。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为了让蒙蒂·唐有个好心情,莎拉就动起手来,在请人修复旧房屋的`同时,还清理了院落里的建筑垃圾和杂草。她的“稍微稍微收拾”,让庭院的面貌焕然一新,也让蒙蒂·唐“眼前一亮”:与其这样逃避躲闪,还不如给自己创建一个美丽的家园!
英国人的骨子里,园艺基因似乎与生俱来。一有了好想法,蒙蒂·唐干起园艺修复的工作,就变得一发而不可收。几个月后,整个院落变得欣欣向荣、草木浓郁了。为感谢妻子的陪伴,联想到之前妻子从事的珠宝事业,蒙蒂·唐为这座庭院取名为“珠宝花园”。
除了修枝剪叶,整理庭院,蒙蒂·唐还利用空余时间,将自己在园艺方面的心得编成好几本图书。随着“珠宝花园”的百花竞艳,命运的花朵也开始向他绽放——他所著的园艺图书在圈内销售一空,还被聘为BBC知名的园丁世界(Gardeners'World)节目主持人。也就在这个时候,蒙蒂·唐的抑郁症不治而愈了。
也因此,蒙蒂·唐的“珠宝花园”迎来了许多游客。就这样,加之出书收入,很快他就还清了所有债务。
工作之余,蒙蒂·唐都在自己的花园里度过。在这里,他跟大自然零距离接触,跟自己养的金毛猎犬品尝苹果的芳香。作为一个有着高学历的园丁,蒙蒂·唐的造诣没有止于园艺方面的精益求精,他提倡有机饮食,致力于将园艺、食物、艺术融入生活。
就连他的生日也别具一格。48岁生日那天,贴心的妻子买来6只小鸭子作为礼物送给蒙蒂·唐。因为,只有妻子知道,现在的蒙蒂·唐不再是一个追求物质的人,他已经把自己完全融入进了这个草与花、小动物相伴的大自然中。
而今,60岁的蒙蒂·唐已辞去电视台的工作。在他离开的那一刻,BBC《园丁世界》节目组为他录制了一个专题——《他用一朵花开,治好了自己的抑郁症》。节目播出后,许多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节目的结尾有这么几句打动人心的话:几十年前自己对人生绝望至极的那段经历,原来都是为更好的生活作铺垫。就像鲜花的种子,在经历地下的黑暗和无望之后,终会有破土而出的那一天,迎来光明,芬芳整个世界。来时路上的所有坎坷,终将止于鲜花盛开的美丽人生。
而蒙蒂·唐却说:走出生命阴霾实现逆袭的路上,感谢一路有妻子最重要的陪伴。
名人励志成功的故事7
曼德拉在担任总统期间,曾有人批评他在处理南非艾滋病的问题上,重视不够,既没有提供急需的药物,也没有提供治疗金补助,导致了很多人的无谓死亡。面对民众的批评,他没有遮遮掩掩,而是很坦率地向公众道歉说:“我那时的确只关心国家建设,而没有注意到其他的事情。”
又有一次,曼德拉乘坐一架小型螺旋桨飞机去纳塔耳演讲。当飞机快降落时,有一个发动机坏了。当时,飞机上的很多人都惊恐不安,只有曼德拉在静静地看着报纸,气定神闲,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飞机最终安全着陆后,当曼德拉和同行的《时代》杂志编辑斯坦格尔回到车上时,斯坦格尔问他:“你当时真的不害怕吗?”曼德拉马上坦率地回答说:“天哪,我刚刚害怕极了!但是作为一个领袖,我不能让人们知道这点,为此,我当时不得不装一下门面。”
一直以来,在南非民众的心目中,曼德拉是一个神一般的.人物,是一个圣人,是不会犯错误的。面对民众对他的顶礼膜拜,素有自知之明的曼德拉,多次公开坦率地提醒他们说:“我不是一个圣人,我也会犯错误,而且犯过很多错误,但我来到人们当中,又总是不得不装成圣人的样子,这实在是无奈之举。我希望你们在评判我时,不要看我站得有多高,而要看我多少次跌倒了,又重新站起来。”
这就是曼德拉,虽然贵为总统,又是世界级的偶像,但对于自己的失误和缺点,他都能坦率地面对,毫不掩饰。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坦率地面对自己的不足,这样,你反而会赢得别人更多的尊重和支持。
作为南非的领袖人物,曼德拉勇敢地面对民众的批评,并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歉意,这样的做法不仅没有降低自身形象,反而因为内心坦荡增强了公众对他的信任,这或许就是曼德拉的过人之处吧。
现代真实名人的励志故事:潘石屹:多问自己为什么,生活才会有意义
在我们公司聘请的设计师中,有一位韩国的设计师叫承孝相,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设计师。《SOHO小报》上曾刊登过他写的一篇文章,叫《你知道为什么作诗》,其中他写了两个诗人的对话。一个诗人说:“我知道如何作诗。”另一个诗人说:“你会作诗,但我知道为什么作诗。”
这篇文章引发了我好多的思考,由此我们可以一连串地想下去:你会盖房子,我知道为什么盖房子;你会写文章,我知道为什么写文章;你会吃饭,我知道为什么吃饭;你知道活着,我知道为什么活着;你知道的更多的是技术的、科学的、工艺的,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我知道的“为什么”就是哲学的、宗教的层面才能回答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追寻“意义”。
我们需要时不时地从生活中抬起头来,问问为什么,这样生活才不会失去方向。问过了,得到解答之后,我看还得继续埋头苦干,进入工作中的乐趣中去。
万事万物背后都有一个“为什么”,它是事物意义之所在。生活中我们或许能够熟练地掌握某种技艺,算得上是合格的工作者。但倘若我们能知晓工作劳碌中的“为什么”,那么我们离优秀就更近了。多用“为什么”来考问自己吧,因为爱思考才会让我们的人生更为深刻。
名人励志成功的故事8
明代大学士徐溥储豆律
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读书刻苦。
少年时代的徐溥性格沉稳,举止老成,他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一次塾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由此对他十分赞赏。徐溥还效仿古人,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渐渐显得微不足道。直到他后来为官,一直都还保留着这一习惯。
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地修炼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来终于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徐溥对自己行为的高标准约束显示了他强烈的`自律意识,即使是在个人独处时,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它能让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时候仍然能够不被外物所左右,而是丝毫不放松自我监督的力度,谨慎自觉地按照一贯的道德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一如既往地保持道德自觉。
名人励志成功的故事9
从孩提时代起,本格·兰德就喜爱拳击运动,23岁时,他参加全国拳击大赛,并且赢得亚军。第二年再试一次,仍然是相同的名次。本格·兰德沮丧不已,几乎想要放弃,他去咨询一位资深教练。
那位教练问他:“你在拳王领奖台站过多少次?”本格·兰德说:“我一次也没站过。”
“我指的不是现实上而是想象中。”
“可能有十几次吧。”
“太少了,问题就出在这里,你应该至少在拳王领奖台站上1000次。”
“想象能有这么大的作用吗?”
“有。世上的每件事情,都是被想象复制出来的。它能够引爆神秘的灵魂的力量,既能启动灾难,也能召引成功。想象中,你在拳王领奖台上站了1000次之后,定有一人在现实中应邀站在你身边。有了他,你绝不会输。”
“这人是谁?”
“命运。”
本格·兰德于是观看了上百卷拳击比赛录影带和颁奖录影带,包括国内的、国际的.等等。在脑海里,他无数次被裁判在决赛后举起手臂,无数次抚摸拳王金腰带,无数次站上领奖台接受如潮的掌声与喝彩。在频频展现的辉煌画面中,他修改了失败记忆,将自己描绘成豪情万丈的英雄。起初,是这一画面进入他的脑中,后来,是他进入这一画面。
当他觉得自己已是当之无愧的拳王时,果然就在全国拳击大赛中成了拳王。
对手们说:“本格·兰德的眼神里有种令人生畏的意志,和他对垒中总有一种抑制不住的绝望。
裁判说:“他的每个出击都果断有力,每个抵抗都胸有成竹,像电脑程序准确流畅。他看金腰带的眼神就跟看自己身上的腰带一样。”
一位记者问本格·兰德,当他走上颁奖台,向台下和电视机前数以百万计的观众挥手致意时,会不会紧张?本格·兰德回答:“不会,我一点都不紧张。因为,这是我第1001次站在这个冠军领奖台了。”
名人励志成功的故事10
她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就与众不同。
十四五岁,当别的孩子还在上初中的时候,她已经是央视少儿频道的主持人了,主演过电影,在影视圈里小有名气。
所有的人都以为,她会继续在影视方面发展。也许,她能成为下一个影后!
但是,她就是她,她就是与众不同的她,她选择了东渡日本留学。
交完学费,她的衣袋就空了。她原本可以向家里伸手要钱,但是,她相信自己可以赚钱上学。
是的,命运很眷顾这个幸运的小女生,她很快就找到了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
这个小女孩的工作是打扫卫生,地点是1~18楼的女厕所。10月的'日本,闷热潮湿。她必须在弥漫着臊臭的狭小空间里,用手把纸篓里的污秽物一个一个地掏出来扔掉,然后用抹布把便器上的粪尿擦干净。这样的工作,她一干就是5个小时。稍不注意,就会招来日本“女监工”的唾骂……
有一次,她不小心碰翻了水桶,一位穿着体面的日本女人踉跄着就要滑到。一紧张,她一下跪倒在脏水里,抱住了妇人。妇人摇摆几下总算站稳了。
没有感谢的话语。看见妇人裙摆上的两个脏手印,“女监工”不由分说,戴着那双刚掏过厕所的手套,摁着她的头,让她像捣蒜一样鞠躬道歉。
眼泪很快就滑落脸颊,17岁的年纪,曾经光鲜的她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只有看不完的脸色,洗不完的厕所,背不完的日语单词。她不相信眼泪,她不相信失败,她不相信有做不成的事情,她必须坚持,她必须考上日本的大学!
累得晕倒在电车上时,她忍着;得了血管瘤一个人躺在医院里的时候,她忍着;打工时托盘压得她伤口撕裂,血水、脓水和纱布粘连在一起的时候,她忍着……
能忍的她忍了,不能忍的,她也忍了。于是,命运开始垂青这个“能忍”的中国姑娘。
1993年,她走进了日本NHK,做了一名中国语讲座主持人。
1996年,她走进了日本民间放送电视台。
1997年,她走进了朝日电视台。
在这个对礼数要求极严的圈子里,她作为一个“外国人”,以阳光的笑容、优秀的综合素质征服了亿万观众。她是日本多家电视台里有固定节目的唯一的中国籍主持人。
对于我们来说,她的面孔并不陌生。她的名字和《快乐中国》、《正大综艺》、春晚等中国名字连在一起。她就是——朱迅。
名人励志成功的故事11
只要给女性们以机会、鼓励和荣誉,她们就能展翅高飞。小时候,母亲告诉她:“你能行”,而现在,她要告诉全世界女性:“你能行!”
6岁的时候,玫琳凯就责无旁贷地担起了生活的重担,因为母亲每天必须在一个餐厅里工作14小时,所以弱小的她不得不学着照顾不幸患了肺结核卧病在床的父亲。
有一天,因为母亲急着赶去上班,忘了烧好足够的开水,玫琳凯把空壶放到高高的灶台上后,再一勺一勺地加水烧开。但好强的她在试图一口气提下来的时候,因为力气不够,一壶开水打翻了,还烫到了她的脚。等母亲回来时,在父亲的帮助下脚上已胡乱缠了些纱布的她,马上就委屈地扑到母亲怀里哇哇大哭。母亲知道了原委后,忍着心疼,面带让人温暖的微笑鼓励她说:“没事的,宝贝,这次只是你不小心,下次一定会做得很好的,不信你再试试?”
在母亲的鼓励下,玫琳凯马上擦干了眼泪,思考成功的.办法。她在灶台前的地面用阶梯式的方式,铺了两级砖阶,便于提水时能站到足够的高度。烧完水后再用勺子一勺一勺地舀出来,这样就不用费那么大的力气去提整个壶了。母亲看着她做完这一切后,把她抱在怀里,欣慰地说:“我就知道你能行的!”
从那以后,不管是在做功课还是用课余时间卖小零食赚钱,母亲总是用“你能行”这句话来鼓励她。
17岁的时候,玫琳凯结婚了。为了让家庭的生活条件更好些,她开始做儿童心理书籍的销售工作,并且做得非常出色。不久,她又到直销家用器皿和清洁剂的斯坦利家用产品公司做销售,作为常胜销售冠军的她很快就被提升为经理。但因为公司一直是男人的天下,她所有费尽心血想出来的意见和建议只能换来嘲笑。就在她为此苦恼的时候,服完兵役的丈夫回来后又坚持要和她离婚,双重的打击使她几乎垮了。
离婚后,年仅20岁的玫琳凯独自带着三个孩子生活,日子异常艰难,可她用超乎常人的毅力完成了大学学业。为了生活,她找了一份家庭日用品销售的工作,还把每周要销售的肥皂数量目标写在卫生间的镜子上,每天一起床就能看到,以此不断激励自己。
就是在这样的刻苦努力之下,11年后,具有丰富的销售经验的她在一个名叫“礼物世界”的直销公司的主任委员会里占了一席之地,凭着她的勤奋,把销售区域扩展到了43个州。但尽管她如此努力,也不能改变身为女性的弱势地位。那次,公司为她聘请了一位助手,年薪居然还比她高出一倍,只是因为助手是男性。想到不管怎么努力,都得不到别人真正的尊重和承认,玫琳凯再也不愿意委屈自己了,她马上递上辞呈回家了。这一年,她已经45岁。
为了尊严提前退休在家的玫琳凯,就想到要写一本指导女性如何在男性统治的商界生存的书。开始写之前,她先列出了两个主要提纲:一是她在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公司里看到的好的东西,另一个是她认为应当改进的东西。
然而就在玫琳凯默读完这两条提纲时,她的心中突然一动:既然自己拥有这么多的经验和想法,为什么不能由自己来实现这种平等?为什么不自己开一家这种理想中的新型公司呢?而且这样的公司将会是无数女性实现自身价值的载体。
于是,玫琳凯在儿子理查德的帮助下,于1963年9月13日成立了玫琳凯化妆品公司。公司创立第一年,销售收入就达到20万美元。
1976年,玫琳凯公司成为第一个由女性拥有的上市公司。现在的玫琳凯公司拥有85万余名美容顾问,在五大洲的37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每年的零售额超过24亿美元,在过去的9年中,8次位居全美面部护肤品和彩妆销售第一名。
但玫琳凯想做的并不仅仅是制造和销售产品,她提出公司应以“丰富女性人生”为己任。在事业不断扩大,最终走出美国后,她又提出创建“全球女性共享的事业”。她的企业结构激励了千千万万的女性成为小型企业的经营者。有杂志曾惊叹:玫琳凯所解放的女性,比美国女权运动领袖格劳瑞娅·史戴能解放的还要多。而玫琳凯也以不断地鼓励及物质报酬来提升女性的自尊和自信为荣,她说,在她事业中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到许多女性成功。
现在,玫琳凯的努力早已得到公认,在一向由男性主宰的管理世界里取得杰出成就的她,被视为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女企业家。她说,只要给女性们以机会、鼓励和荣誉,她们就能展翅高飞。小时候,母亲告诉她:“你能行”,而现在,她要告诉全世界女性:“你能行!”
名人励志成功的故事12
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3 5
供你半生受用。"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老先生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密,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这是经验的提炼,智慧的浓缩。
名人励志成功的故事13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趁老师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门去玩。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到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并被称为"诗仙"。
名人励志成功的故事14
1988年,高中毕业后,他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家里穷得叮当响,还拉了不少饥荒,父亲让他跟着村里的瓦匠学点手艺,不然将来找媳妇都是大难题。
瓦匠算个技术活,想学艺,必须先从小工干起。那时候农村修房盖屋,都是乡亲们互相帮忙,没工钱,只管饭。为了能早点摸到瓦刀,三里五乡无论谁家盖房子都能看到他卖力的身影。搬砖、和泥、运沙石,什么活累他就挑什么活干。
过了两年,带队的叔叔感觉他是个踏实勤快的孩子,就开始让他学瓦工。瓦工左手拿砖,右手挥刀,砍砖、抹灰、砌墙,左右开弓看起来很潇洒,但他一动手才知道,这个活儿比搬砖和泥都累,不但耗体力更考眼力,一天要把几千块砖、上千斤水泥均匀地抹好,还要沿着铅坠垒起来不能有丝毫偏差。
在师傅熟练的手下,那些砖头仿佛听话的士兵,队列笔直,而他垒的砖却参差不齐。为什么自己没别人垒得好呢?功夫还不到家。
傍晚收工后人们都回家休息了,他自己掏钱买来1000块砖,在家门口继续练习砌墙。墙体砌好了,进行测量,记下偏差,推倒了再砌,每天两三次。邻居们吃过晚饭没事都凑过来看热闹,刚开始还夸他有恒心,可他天天如此,就成了人们的笑柄。瓦工就那么点技术含量,这么较真,真是一根筋。
冷言冷语他全当耳旁风,每天收工后依然专心致志地练习,砌墙、推倒、再砌,周而复始。春去秋来,那面墙被推倒了5000多次,坚硬的红砖最后都磨成了圆角的,他的双手也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最终,他总结出了一个经验:人依墙斜站,左脚在前,离墙约15厘米,右脚在后,距墙约30到40厘米,这个姿势省力,而且高效。
上世纪90年代初,他开始和村里的乡亲到济南打工,在无数个建筑工地上,他像一粒灰尘,微不足道,每天重复机械的砌墙工作。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即使没有监理巡视也做得一丝不苟,他砌墙的水平日臻完美。渐渐地,他出众的技术折服了所有的工友,包工头把他砌的墙当做样板墙,自然,他的工资也比其他瓦工的要高一些。他并不满足这点成绩,他不想只做一个干活麻利的工人,没读过大学的他,很仰慕那些能“看图纸”的技术员。
每天收工后,工友们都在帐篷里打扑克或出去逛街消遣,他则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别人叫他一起玩,他也无动于衷。他阅读的是《砌筑工艺》《建筑分项施工工艺标准手册》等枯燥的专业书籍,工友们都不理解,咱们这些泥腿子把墙砌好多赚钱就行了,看书有啥用?干瓦工还有啥大出息?他微微一笑,只管窝在自己的铺位上看书做笔记。在工地上一年到头,只要有活,工人就得干到天黑,想学习太难了,但10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坚持看书。通过学习,他看懂了设计图,有时技术员还要向他请教。
平时,爱动脑筋的他看到墙角下散落着很多掉下来的水泥浆,很是浪费,就琢磨在每块砖上如何抹水泥才能减少浪费。于是,他发明了“提刀灰与自然挤浆结合工艺法”,既节省材料,又提高了砖块之间的灰浆饱满度,在工地上被广泛应用。尽管如此,他还是茫茫民工中毫不起眼的一个,在大学生遍地走的时代,一个农民工能有什么机会呢?
20xx年,他正在济南的一处工地上忙得满头大汗,工地负责人告诉他队里推荐他去参加市里举办的技能大赛。由于经验不足,这次比赛他获得了第二名。在随后的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他砌筑的2米高的墙体,垂直平整度误差不超过3毫米,获全省第一名。
尽管在业内有了小小的名气,但他自知理论知识匮乏,便更加孜孜以求。收工后乱哄哄的工地上,他依然全神贯注,把啃天书般的专业理论作为乐趣,直到把厚厚的建筑技术手册背得滚瓜烂熟。
20xx年,建设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联合举办了一场全国规模的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理论和技能测试同时举行。他作为代表山东参赛的选手之一,与从全国100多万名建筑工人中选拔出来的几十名顶尖高手同台竞技。工友们都不担心他的动手能力,大家最担心的是他的.理论测试,毕竟他不是科班出身,又没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而对手中不乏技术院校的讲师,结果,他的理论成绩排名第一。
20xx年,他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成为山东省建筑行业200多万一线建筑工人中唯一享有这项殊荣的人,他就是出生在汶上县的农民工吴林。
如今的吴林,拥有“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首席技师”、“齐鲁第一刀”等诸多荣誉。他也从农民工转变成了技术、管理人员,带出了83个达到技师水平的徒弟。同时,凭借自己在业内竖起的牌子,拉起了一支上百人的施工队伍,拥有了自己的一片红火事业。
24年里,吴林不断给自己竖起一面面墙,又不断推倒,向自我挑战,他用勤奋与不懈的努力,跨越了人生中一道道围墙,站在了人生的新高度。英雄不问出处,只要你有把一面墙推倒5000次重新再来的决心与勇气,终有一天也会筑起自己事业的殿堂。
名人励志成功的故事15
兔年春节前夕,中国体坛“一姐”李娜轰动了世界网坛。20xx年1月29日,在阳光明媚的澳大利亚墨尔本,这位来自湖北的个性女子一路过关斩将,历史性地获得澳网女单亚军,成为首次闯入四大国际网球赛事决赛的亚洲人,书写了中国网球新的传奇 ……
少年成名却突然退役
29年前,李娜出生在武汉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因为父亲早年的“羽毛球运动员情结”,李娜5岁时开始参加羽毛球训练,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结缘网球。凭借过人的天赋和超乎常人的付出,李娜15岁就跨进了国家队大门。
20xx年,年仅18岁的李娜获得了WTA(国际女子职业网球联赛)第134位的年终排名,成为国家网球队的新星。20xx年的九运会上,她一举拿到女单、女双和女团3个冠军,以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单、女双和混双3枚金牌。然而,就在外界坚信李娜将有一个美好前程、将为中国网球赢得国际地位的时候,她却在20xx年底韩国釜山亚运会前,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宣布退役,去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和同为网球运动员的男友姜山一起读书。
当时,在韩国釜山,曾有教练说:“这个湖北丫头是不是疯了,说退就退,也太不负责任了!” 然而,了解李娜的朋友则感慨地说:“李娜就是这样的人,太有个性了。敢想敢做,说得出做得到!”至于那次退役的原因,有人猜测是因为“刺头”李娜当时与国家队有矛盾;也有人猜测是因为与姜山“早恋”遭到国家队反对,李娜为了坚持爱情才退役。无论何种原因,以李娜的个性,她宁愿不打球,也不能唯唯诺诺、委曲求全。
在离开球场整整两年后,20xx年3月,湖北队邀请李娜出山。在老公姜山的鼓励下,李娜重返网坛。同年10月的广州公开赛,李娜连胜8场,成为第一个赢得WTA巡回赛单打冠军的中国球员。20xx年,李娜打入了温网八强,又一次创造了中国网坛的“第一”。
“单飞”成就“国际娜”
复出之后的李娜,虽然已经晋升至国内网坛“一姐”的行列,但她一直对国家队训练比赛僵化的体制感到不满。另外,国内网球比赛的现状也让她感到失望,网球这种国际化和职业化的比赛项目,在中国却变成了“国内死磕,国外练兵”。所以尽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排名,李娜却越来越向往自由地、职业化地参加国际比赛,尤其是以大满贯为尊的四大网球赛事。
终于,随着国家队的改革计划,李娜在20xx年底得以“单飞”,自己聘请教练、组织团队,“自负盈亏”闯荡国际赛场,由此开启了自己的国际之路。李娜此后的成绩证明,这条路走对了。
单飞之后,对李娜来说,最重要的是团队组织和建设。瑞典著名教练托马斯作为外教加入了李娜的团队。李娜原来的弱项发球技术,在托马斯的重点训练下,突飞猛进,足以傲视众多世界巨星。托马斯还积极“教唆”李娜要走上职业化的道路,成为她在“单飞”后的引路人。
为避免在比赛中无谓的受伤,李娜还请来了德国人阿莱克斯作为体能教练。自从有了他,李娜之前的腿伤也很少在比赛中出问题。
不过,在幕后团队中,最最重要的还是李娜的丈夫兼教练姜山。由于长时间在生活和球场上的合作,了解与默契让他们配合得格外顺利。李娜说:“很多人觉得我的想法与众不同,但姜山总能明白我在想什么。我们心灵相通,这是最大的优势。”
同在湖北网球队的李娜和姜山早在1995年就相识,当时李娜才13岁,姜山已是网球国青队的主力。那时,李娜将谈吐不凡的姜山视为偶像,并展开了追求,之后他们就顺利地“早恋”了。20xx年单飞后,姜山成为李娜的私人教练。
李娜从不掩饰对丈夫的依赖,“有姜山在,我容易得多”,“他就像我的父亲和兄长,不时为我梳理情绪上的变化。只有他在我身边,我才能发挥出全部水平”。李娜表示,姜山给自己最大的帮助就是让自己心里踏实。如今,李娜在国内外打比赛,姜山几乎“全程陪同”。赛场上,李娜一有不顺,就会习惯性地将目光投向姜山。
虽然在比赛现场,经常会看到脾气急躁的李娜对姜山不加掩饰的怒吼,但在李娜内心深处,她对姜山是心存感激的。“不管你是胖还是瘦,是帅还是丑,我都会永远跟随你,永远爱你。”这是李娜在今年澳网决赛后的一段真情告白,通过电视转播,感动了无数人。
有了三大金刚护法,“单飞”后的李娜成绩插翅高飞。20xx年年初,李娜闯入了澳网4强,又在伯明翰草地赛中折桂,WTA排名也逐渐稳定在TOP15以内。
20xx年1月29日,李娜获得了澳网亚军,成为首次闯入四大网球赛事决赛的亚洲人,成功地帮助中国军团率先达到了亚洲网坛的制高点。李娜也因此有了一个新的外号——“国际娜”,成为中国体育界继姚明和刘翔之后又一个“国家形象”。
一个“非典型”的中国明星
“她不是个典型的中国女人。”有媒体曾这样评价李娜。李娜显然不是西方媒体心目中的中国明星的样子,不仅因为她胸前的刺青玫瑰,还有她的`直率脾气,以及不常见的幽默感。
在中国体坛普遍缺乏个性的时代,李娜早早就以特立独行作为自己的标签。甚至在李娜小时候,这种“个性”就已初现端倪。因为李娜的父母都姓李,就有邻居故意逗她:“你是跟爸爸姓还是跟妈妈姓?”不想,年少的李娜却回答道:“他们都随我姓。”
熟悉李娜的人,也或多或少知道李娜的几个叛逆故事。在中国网球界,李娜是第一个公开批评体制的队员。在20xx年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李娜将矛头直指国家队,“我在国家队没有任何进步,国家队的教练对我也没有任何帮助。”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李娜还曾在比赛时,戴着看上去有些沉重的耳饰,让教练感到愤怒。对于自己叛逆张扬的性格,李娜感到骄傲,她觉得这是自己的真性情,没必要去掩饰。
在球场上,李娜是第一个甚至是唯一一个刺了文身的国内球员。“我十几岁那年就文了这个玫瑰文身。”李娜谈起自己胸口的那朵玫瑰,很是得意。那一年李娜刚刚开始和大她4岁的姜山配对打混双,就毫不避讳地用刺青的方式向姜山示爱。一开始,文身还被藏着,后来不在乎那么多了,因为“它见证着我的爱情”。
李娜干过的出格的事远不止于此。在比赛中,她会对姜山大叫大嚷,会对着卖力为自己加油的中国球迷怒吼“闭嘴”;在采访中,会让媒体记者尴尬——问:“20xx年你想要什么?”答:“我想要钱。”问:“这能写进文章里吗?”李娜瞪大了眼睛答:“谁不想要钱啊,这是事实啊!”
赛场外的李娜却有着柔软的另一面,她会默默进行慈善工作。去年一年,她给青海玉树和武汉孤儿院送去善款共计近百万元。
真正让世界媒体注意到的,是李娜直率幽默的性格,尤其在她讲英语的时候。在澳网第三轮,她当着数万观众直率承认,自己打球的动力是老公兜里的信用卡。在半决赛取胜后,当被问及“面对这样的局面是否紧张”时,李娜又拿自己的老公开起了玩笑:“我昨晚并没睡好,我丈夫睡觉时总是打呼噜,我大概每个小时都会醒一次。”用老公的呼噜将激动的泪水轻轻带过,相信所有人在这一刻都会被娜姐的举重若轻“秒杀”。
从当年初涉巡回赛时不敢和对手打招呼的青涩,到现在一口流利的英语、时不时吐露的幽默,李娜面对国际媒体开始驾轻就熟,有了偶像的范儿。这样的李娜处处迥异于体制下培养出来的“金牌杀手”,改写了中国人不自信的“典型形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体育界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