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经典的青年励志文章摘抄5篇
人生就是一次充满未知的旅行,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2019经典的青年励志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1:不要总想着逃离生活
01
生活在现代大都市的年轻人,时常会产生一种漂流感,城市太大了,人却很渺小,生活在这样的大城市里,就好像在宽广无边的大海里漂泊。
城市里什么都有。餐厅,医院,书店,转角的咖啡馆,有趣的小酒吧。下班后你有无数选择,可以打发你的闲暇时光。你也可以闭门不出,宅家刷剧玩游戏,或者继续努力学习,生活忙碌而充实。
但是在某些时刻,那种防不胜防的漂泊感又会浮现心头,让你感到近乎心痛的孤独。你知道,城市什么都有可能给你,但有一样东西,努力未必就能得到,那是你内心深处想要的归属感,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东西。
这种城市漂泊感,不仅发生在中国的北上广深,同样也发生在美国的旧金山或者纽约。
《耕种,食物,爱情》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年轻人逃离城市,寻找崭新生活的故事。
02
作者克里斯汀·金博尔,她在成为北郡一座农庄的农妇之前,是一个满世界溜达的旅行作家。
她住在纽约曼哈顿的一所单身公寓里,啊,纽约,伟大的城市,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都要往这里钻。
但是,在金博尔的心里,始终没有找到真正的归属感。她觉得世界上任何事都可能发生,飞机会撞上大楼,工作可能会丢,人们会被赶出公寓。
所以,当她站在马克的农场里,闻到泥土和青草的气味,那种久违的、令人安心的感觉让她热泪盈眶。那是一种古老的安全感,是人类在农耕时代留下的心灵印记。
她开始和这个叫做马克的农夫交往,离开城市,一起经营一座农场,一起创造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
这本书就是金博尔和马克共同经营“爱瑟农场”第一个年头的记录,从冬到春,从夏到秋,他们也最终修成正果,步入婚姻。
03
耕种。食物。爱情。
这些词闪烁着湖水般的光芒,但是金博尔告诉我们,这只是生活的一面。
跟东方式的田园牧歌不同,这本书带着更多理性思辨色彩。金博尔在耕种生涯中,一边辛勤劳作,一边也在不断审视自己的生活。她用坦率真诚的文字,写下她的付出与收获,同时还有她的成长和困惑。
事实上,农场生活平凡,琐碎,艰辛,单调无聊,同样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的事情。你向土地索取,土地也向你索取。它控制你,消耗你的身体和青春,同时它也给予回报。
金博尔从城市知识精英,变成起早贪黑的农妇,一切都措手不及。她吃素十几年,第一天见到马克时,却要帮他杀猪。那是一头叫做布奇的母猪,身上有黑白相间的斑点,金博尔觉得它就像童话故事里的小猪主人公一样。
很快金博尔就见识了生活的真相。我们对真实的生活一无所知,不是吗?我们不知道马铃薯是怎么长出来的,不知道屠宰牲畜有多么残忍,不知道土地硬得像石头,甚至不知道每天喝的牛奶是怎么挤出来的。
金博尔本来对农场期望很高,但很快她就感到失望,她的生活从来没有这么肮脏和混乱过,理想和现实之间有无法弥补的鸿沟。
然而,土地也慷慨温厚的回报你。三月,糖枫树液流淌的季节,他们种上了洋葱,在温暖的春季,有上万棵小小的、绿绿的、刀锋一般的嫩芽在努力生长。到了丰收季节,土地上长出的食物,足够两百个会员吃上一年。
04
世事总是如此:你选择什么,就要承受什么,你得到什么,就会失去什么。
在生活的真相面前,我们渴望归属感,又本能的想要逃离。
金博尔坦言,她是一个习惯了逃离的人。她对旅行的依恋,来自她想要逃离的愿望。
在纽约的时候,她想要逃离城市。在北郡的农场,她想逃离耕种。在马克的身边时,她想逃离爱情。“永远这个词让我觉得恐惧”。
婚姻也是一件令人恐惧的事情。它让你放弃很大一部分以前的你,对于某件事、某个人的选择,就意味着要放弃很多东西,而这是一种沉重且悲伤的告别。
金博尔确实有逃离的理由,也有逃离的机会。
结婚一个月,她就接了杂志社的活儿,到夏威夷的毛伊岛去旅行采风。她知道自己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她大可以告别农妇生涯,重新做回一个城市自由人,继续在世界各地流浪,寻找下一个爱人。
但是,她发现自己再也过不了那种浮于表面的旅行生活。她想念农场,想念马克,令人意外的是,她最想念的是农活儿。
原来,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逃离这一说,“只不过是用一些困难交换另一些困难”。每个人想要逃离的,都是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所以金博尔回到了爱瑟农场,回到了那个令人恼怒又让人崇拜的农夫身边。
马克经常说,现实永远不是你想的那样,不是你希望的那样完美,也不像你担心的那样恐惧。
不要总想着逃离你面前的生活,远方也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也许每个农夫天生就是哲学家。
励志文章2:人生那么长,请晚点投降
最近的天气,实在太热,夏天愈发漫长,像人生中那些灰暗的时光一样,似乎永远都没有尽头,走不脱,想要找个出口。
在一个公众号上看到一封读者来信,写信的是一位刚毕业不久的硕士生,自身条件优秀,爱好广泛,正处于找工作-碰壁-再找-再碰-迷茫ing,这样一个常规剧情中。身边有一个喜欢自己的姑娘,是校友,姑娘自身条件一般(信里特别说此女颜值远远低于自己前两任女友),所以男主对这姑娘不来电,但是,姑娘家里有钱且对自己很好。于是,男主在内心里陷入了左右互搏之中。
他在信末署名为“一个纠结的大龄男青年”,回信人在给他的回信里说,这个称谓不是特别准确,改成“一个自私自利傻逼直男癌”可能更准确。
作为一个曾经保持了五年单身记录,有着资深单身经验的人,这个回复让我大呼过瘾,因为我也曾经这样傻逼过,所以,深知作为一个大龄单身青年,内心的困惑和焦虑。
除了自己确实需要一个伴侣,以获得一种身心健康的成年人生活外,更多的焦虑来自于外界的压力。
首先,一个到了适婚年龄的人,如果没有结婚,没有对象,别人就会觉得你肯定有问题。
你是不是心理有问题啊,要不然怎么没有对象?你是不是人际关系有问题啊,要不然你怎么没有对象啊?你是不是能力有问题啊,要不然你怎么没有对象啊?你是不是生理有问题啊,要不然你怎么没有对象啊?……啊?
其次,你会成为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怀的人。不管你愿不愿意,总是有人在电话里或者当着你的面开导你教育你,赶紧找个对象啦,早点生孩子有好处,等你岁数大了的时候你就知道好处了,你不能太挑了,什么样的才叫合适啊……找对象的话题,会成为任何人与你展开对话的开场白,或者说,好好的聊天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匪夷所思地跳到你单身的话题上。
作为资深人士,那五年里我表面一副无所谓,其实内心里早就抓狂了,最后甚至疯了一般,只要是个女的,只要人家没意见,就成,成天这么来来回回的,真他妈累啊。于是,试着跟自己完全不喜欢的姑娘处,也尝试过跟拿自己当备胎的姑娘努力在一起,后来,很幸运,都失败了。
当发热的头脑冷却下来的时候,就会给有些问题找到答案。
随便找个人结婚,确实能够解决掉单身的烦恼,但是随之打在脸上的就是新问题——这样草草结婚的两个人该怎么过活?这是要比一个人单身复杂得多的问题。就像是从一个坑跳出来,却跳进一个更大的坑,再想爬出来,不掉两层皮是甭想了。
与本文开头那哥们儿有相似经历的,我再说一个身边朋友的故事。
也是刚参加工作不久,名校毕业的他,被安排了与县化肥厂(化肥厂在当地,略等于阿里巴巴与杭州的关系)厂长女儿的相亲,厂长对小伙子很满意,许诺如果这事成了如何如何。当时朋友父母刚刚经历生意上的失败,这事给了他们希望,很想要通过儿子的这桩婚姻能快速从坑里爬出来。但是,厂长女儿除了一个当厂长的爸爸外,其他都极其普通,身上看不到一丝光亮,与他心中的灵魂伴侣差距太过遥远。面对诱惑和压力,他也纠结过,但始终说服不了自己,最终他拒绝了与化肥厂的联姻。
每次提起当初的决定,他都难掩内心的激动。因为两种不同的选择,意味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如果当初他选择了化肥厂,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呢?他不会知道了,只知道那是一条与理想生活背道而驰的路。
不仅是婚姻,人的一生会经过很多岔路口,选择向左走,或者向右走,会把我们丢进完全不同的世界里。虽然生活有时候是有点难,我自认为一切才开始呢,不应该那么早就选择放弃自己所热爱的人和事,放弃那热气腾腾的生活。
人生还那么长,不妨再抵抗一下,晚一点再选择投降,人生就有可能就会是另外一个模样,那是更接近理想的模样。
励志文章3:努力的意义,不过是想过得比现在好一些
01
“努力”这个词,如今已经被当作一个双面词汇。既有原本的积极向上之意,又多了几分“鸡汤”的意味。
任何关乎此类的词汇,都渐渐被人们厌倦起来。努力说多了,仿佛是花拳绣腿,没了意义。
那么,在你听到过众多关于努力的定义和看过诸多努力的文章后,你知道努力到底是什么呢?
很多人会说:“努力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行动。”
也许还会有人说:“努力是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有选择权。”
这些都没错,但对于一些人来说,甚至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努力的意义很简单:那就是让自己过得比现在好一些,就够了。
他们没有远大的梦想,也没有多深厚的抱负。有的是默默的咬牙坚持,活得普通,要的简单。
这些努力远比一些看不见的梦想来的更真实,更具象,更让人动容。
02
在最新一期的《极限挑战》中,男人帮化身为各行各业的打工者,散落在上海这座霓虹璀璨的都市中,成为城市中的一位夜归人。
他们分别成为“外卖小哥”、“便利店销售员”、“KTV服务生”、“出租车司机”、“小区保安”等等。这些看似普通又不起眼的职业,却在为这座城市的夜晚默默奉献着。
在孙红雷担任的小区保安职责下,他要寻找一位晚上独自一人不回家的对象,作为目标任务。
在经历了一夜的寻找后,他在一家火锅店的拐角看到一位自己吃火锅的女孩。
仔细询问后得知,这位女孩是来自广西的打工者,凌晨一点才下班,肚子饿了,就一个人吃点火锅。
聊天的过程中,孙红雷问了姑娘一个问题:“有没有很难受的时候。”
姑娘捂住嘴巴,有些哽咽地回答:“有过吧,但还好,忍一忍就过去了。有时候特别想回家,但想在多坚持几年,让父母过得好一些。”
说到这,姑娘说不下去了。面对镜头,她怕自己哭出来,那种抑制不住的难受,她不想被播出去,让认识的人看见。
哭泣并不丢人,而是想守住最后一点点的坚强,再多的苦,独自面对就好。
这样的姑娘,在那期的节目中,出现了很多位。
有上了六年晚班的便利店职员;有通宵达旦做在线教育的互联网工作者;也有在风中雨中送着外卖的小哥们......
他们很普通,即便通过这样一期节目,登上了电视,但对于他们的人生来说,只有奋斗,才是最大的安全感。
毕竟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没有人愿意离开亲人,来到这样的一座很难融入的城市中,去工作,去适应。
甚至,他们都不会想象将来自己能够在这里立足,不过是想在这样一片寸土寸金的地方多挣一些钱,多积累一些经验,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比现在好一些。
他们不过是上海这座城市的一个缩影,还有更多的“漂泊者”,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努力着,为了那些小小的,甚至不能称之为梦想的未来打拼着。
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些人出生在罗马,而有些人一生的奋斗都不一定能挤进罗马,但他们依然在走着,前进的每一步都是进步。
03
在这条努力的路上,有些人走得快些,有些人慢些,但无论怎样,所有的前行者都是不易的。
在我做过的一期人物专访中,对方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作家、记者。在他的身上,已经有了很多光环和标签。
似乎他无需太努力,也可以过得很好了。
但很显然,往往越优秀的人,越懂得勤能补拙的道理。
在他的书中,他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我见过凌晨四点的上海,洗头房正关门,送奶工正上班。而我,一个颇感怀才不遇的年轻人,在回家的路上埋头看《犯罪心理》,借以抵消无处掩藏的睡意。
这样的夜晚,在他的记忆中,持续了很久。特殊的行业,注定他也成为了夜归人。即便没有背井离乡,但他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想让自己过得更好些,不再熬夜,不再这么劳累,去看看更大的世界。
我们总是听到太多宏大的理想,那些关于未来的事情,其实都是我们脚下走过的每一步积淀起来的,
不排除那些原本家境便殷实,做任何事情都有后路的人。他们是幸运的,但更多的人,依旧要靠着自己的双手去打拼一番天下。
更何况很多人,只能实现一些小小的心愿,连让自己和家人过得好一些,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他们也不知道结局是怎样,但莫问前程,只剩下默默前行的身影。
04
也许你是农村的孩子,上大学是你改变现状的唯一途径;也许你是年轻的父母,异地打工的日子,想让孩子去更好的地方读书,让父母少做一些农活;也许你是家境普通的人,通宵达旦,是不想在老家过着一眼望到头的生活,想试一试自己到底有多出色。
在这个有些残酷的社会中,在这个讲究人脉的关系里,你们经历了什么我不可而知,但我知道,你们都是自己小小世界中的勇士。
这就够了,因为你们再渺小的梦想,也是了不起的。
加油吧,我能做的很少很少,那就在遥远的安徽,双手合十,为远方的你,祈福吧。
励志文章4:做你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个个体称之为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或者某种区分于别人的特性,这叫做自我,我们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物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这就是你,独一无二的你。
随着我们不断地成长,我们就会独自去面临社会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上的困难,生活上的多变,每个人都无一例外,都会经历这些,在这个时候,不同的人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他们可能会在人际关系上选择了淡化,在工作上选择了踏实认真,在生活选择了简单。
目前我所在的公司其中一个人就是这种处事态度,公司最近组建了新的团队,为了团队的集体主义,上级在前天的时候组织了一次团建活动,先是聚餐,公司里的每个人都去了,在餐桌上,上级叫我们每个人都喝酒。
因为我们刚刚毕业涉世不深,我们就表达了我们以前没喝过的,不能喝的想法,但是想着在社会上这些都是不得不经历的,我们还是举起了酒杯,可是我却注意到了我们聚餐中的一个人无论上级怎么说服她喝酒或者是我们怎么喝,她始终都是以水代酒,她始终坚定她自己的内心。
聚餐完之后,上级提议去唱歌,我们都表示了同意,她却告诉上级说自己不去先回家了,周围的人都在劝说她还这么早,可以去放松一下,唱一两首再走也不迟,她还是没有被说服,果断选择和上级说了自己的想法,上级也表示理解,同意她的想法。
她准备离开的时候,我走近告诉她,我知道你是不喜欢参加聚会的人,没关系的,做你自己就好, 她告诉我,以前的自己连聚餐吃饭也不会去的。
写到这里,你可能会说,她可真不合群啊,基本的聚会都不愿意去配合,真没意思。可是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群体,生命在不同阶段所求不同,她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没有被这些外界的诱惑所屈服,在这个世界上是难能可贵的。
如果用别人的标准来规劝自己,放下自我,做自己并不喜欢也不擅长的事来融入“标准化”阵营,不管最后收获了什么,都会离幸福越来越远。
就像以前有个朋友跟我说过,她参加超过七个人的聚会,就会浑身不自在;一群半生不熟的人相处,只能做到彼此尊重,就事论事;也不愿意去关注办公室的是是非非。
世界上有太多的诱惑和利益,我们很多时候都很难在这个关系时代坚持本心,做好自己,我们可能会被迫于生活的压力而磨灭了自己的棱角,我们也可能在竞争中忘了自己的初心,但是我在社会上还看到了一个在做自己,没有被同化的独立个体真的幸运。
所以我才会写下这篇文章,告诉你们也告诉自己,坚持做自己并没有错,可能会很难,在这个过程中会得罪一些人,也会伤害到自己的利益,但是你做了自己,做了自己喜欢的自己,那就是更好的自己,我相信这个感觉一定很爽,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做自己最洒脱自在的事情了。
愿多年以后,你还是那个你喜欢的自己。
励志文章5:愿你守住初心,不辜负不放弃
01
前年机缘巧合下得到一份杭州的工作,我也是在那里的两个月,认识了小苏。
当时她在杭州上大学,周末到我工作的地方兼职,我和她年纪差不多很聊得来,后来我辞职回家了,微信还有联系着。
前几天她发的一条朋友圈说“人生在世,就是不辜负每一次选择”,下面附着某外贸公司录取结果通知。
我点进去看到了小苏的名字。
小苏大学选的专业是商务英语,毕业后得到了一份外贸公司的工作。别人可能并不知道她背后付出的努力,兼职期间一有空闲就刷单词,还随身带着作业。
为了不辜负自己的选择,不让大学三年的时间精力白费,她从一开始就认准自己的目标,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除了兼职就是学习。
她非常清楚,既然已经选好了大学和专业,就已经没有什么后路可退了,因为走好现在的,才能得到最好的。
02
我一直都认为选择很重要,但选择以后的坚持才是你成功最重要的部分啊。
做出选择,只是给你目前的境遇开了一扇窗子,你真正难以跨越的,是夜以继日看不到头的努力,在每一个你想要偷懒放弃的时候,你是不是可以硬着头皮坚持下去?
小时候不管任何事情,问家长就可以做出选择得到答案,渐渐长大后,我们排斥别人替我们做选择,撞南墙的气势谁也无法阻止。
可我们也该问问自己,当一切归于平静,反对的声音消失,是否能坚持如一,不辜负自己的选择。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说过一句话: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03
想起小学时候,隔壁班的老师开设了毛笔字兴趣班,只需要每周六去练一下午,学费不贵,报名的时候兴致勃勃,真正到了一周一次枯燥乏味的练习时,我开始嫌弃教室墨水难闻,刚学了基本的笔画后,就经常逃课溜出去玩。
直到今天,我的毛笔字水平还是停留在小学生阶段,而当时和我一起报名的同学,认真上课勤奋练习。不久后参加软笔大赛,获得了名次,看着别人拿着奖品炫耀的时候,心里特别难受,明明我也学了毛笔,为什么得奖的却不是我?
现在我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
如果当初我像他一样勤加练字,得奖的也会是我。小时候贪玩无知,对待自己的选择更是随心所欲,喜欢就继续,不喜欢就放弃,辜负了家长的期望以及老师的辛苦辅导。
那些在我眼里很厉害的人,不仅仅得到了好的工作,好的比赛结果,还得到提升自己重塑自己的机会,他们验证了对一件事情努力付出就会有回报,用以之后的人生,用来鼓励自己坚持每一件事、每一个选择。
04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这个社会上大部分人的真实写照。很多人半途而废放弃一个又一个改变自己的机会,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变好变优秀,其实他们没什么旁门左道,不过是咬着牙撑到了最后。
看到过这样一条朋友圈说:向上的路,并不拥挤,拥挤是因为大部分人选择了安逸。(以下是配图)
发朋友圈的是一位二胎宝妈,家庭幸福,老公办厂,自己还要跑去开童装店,兼顾微信卖衣服,全部自己一个人。
即使喊苦喊累依然坚持着,看她偶尔发牢骚,可也能看出来每一次辛苦付出的背后都是对自己满满的自豪感,她现在完全可以不靠老公养活自己和两个小孩。
你看,别人有了好的另一半好的家庭,都从未想过随便糊弄生活,而是勤勤恳恳正能量地去迎接挑战,不辜负自己的选择,她坚信自己会赚钱,也从未退缩。
哈维尔说过,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
有人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没有听从父母的意见坚持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也有人放弃了高薪工作,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一切背道而驰的选择,都会让你承受很多的压力,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不忘初心,破除一个又一个障碍,不辜负自己的选择。
以此证明,你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