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师的教育故事(精选11篇)

发布者:菜鸟五毛 时间:2023-9-7 15:48

音乐教师的教育故事(精选11篇)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教师的教育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音乐教师的教育故事(精选11篇)

音乐教师的教育故事 1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一、规划好学期或学年的总目标,以我的小目标去实现学生的远目标,音乐教师在授课同时,教学目标很容易被限制在每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上,很难清楚地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所以每一节课下来尽管是按着自己的思路去完成,但还是存在着深深的缺憾感。教学实践证明,原因就在于总的发展目标没有建立起来。

总目标,就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比如农村的孩子因为条件和专业音乐教师资源的限制与缺乏,视谱成了学唱歌曲中最大的难题和阻碍。那么作为一个音乐老师,视谱是最根本的能力。

遇此情况,我就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一个长时期的训练目标,从音阶的唱名和音准开始,制定一个学年内让同学们准确熟记、唱准7个音,即使是一个学期掌握一个音我觉得也是可以的。如果从一年级开始为其设下这个目标,时常的带上这个小目标去训练,相信到了小学毕业,同学们就可以唱任何一首自己喜欢的乐曲。又如,低年级孩子喜欢听到音乐并随着自己当时的情绪,按着自己喜欢的速度和节奏去歌唱。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设定个节奏训练的远目标,在平常的歌唱、朗诵歌词等都可以提醒轻轻击打着节拍进行。节奏的训练贯穿于课堂的整个过程,久而久之便成了习惯并植入心里,到年级越高节奏型越复杂的学习时,就会觉得得心应手,享受知识带来的快乐。这样才可以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实际目的。

二、实际教学过程中,追求用心、实效、创新。

1、课前带上探索的心去做充足的准备做为一个老师,我觉得备课是必须的环节。在备课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从而设定一个可行的学习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老师应该先吃透教材内容和要求,抽取、发现和挖掘“我的学生我作主”的三维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法,可以相应的`降低或者提高教学要求,准备出教材中和孩子们生活更贴近的音乐内容,让孩子们相信音乐就在我的身边,是简单的快乐的。

2、课堂时,带上生动、有趣、形象的语言。生动、有趣、形象的语言描绘是进入音乐的主要媒介。对于小学音乐教师,遵守少说的原则的同时,应注意运用较多的儿童语言,尤其是低年级音乐教学。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里,多进行换位思考。在设计教学中的语言时,尽量运用贴近他们生活的语言,语气语调也要符合他们的心里特征,把学习中枯燥的练习变为学生学习的兴趣。

记得有一次我上一节音乐课的内容是《认识七个唱名》。当时我问:同学们,哪一位能把这七个音的唱名唱一唱?全班的学生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望着我。当时我已从他们的眼神中读懂了什么。其中一个胆子特别大的学生举起手站起来对我说“老师,那不就是我们数学上学的阿拉伯数字1、2、3、4、5、6、7嘛!一听这话,我不禁大声笑了笑。这时全班的学生也笑了起来。说实在,我刚接触到音乐时,也何尝不是将这七个音乐符号认成数学符号呢?此时我忍住笑,换用不着游戏的方式让她们来认识七个唱名。首先,我让学生跟电子琴唱一唱(数遍);接着,我先给七个音编上名字,带着学生以“找朋友”的游戏认识了“do、re、mi、fa、sol、la、si”的七个唱名;然后,又带他们模仿我做手势。这时我又想了一个更好更有效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来为音乐王国里的七个小朋友都编上动作,以此让他们自己来熟悉音的高低。于是我就又开始行动了起来,等我话一说出来,就有好几个同学举手争先恐后说:“韩老师,韩老师,能让我来试一试吗?”甚至还有几个同学站起来颇不期待离开座位到讲台上进行表演。于是,我请了一个同学让他做“do、do、do”的动作,这时,我发现有很多同学都举起了小手,来跟着他表演。看着同学们的表演,他们掌握得很快。于是我又叫了好几个同学同样为re、mi、fa、sol、la、si这六个音编动作。看着同学们编的动作再加上我及时的引导,他们对这七个音的唱名很快就掌握了。

所以个音乐教师都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但一提到音乐知识总是会出现两个字:枯燥,最后是跳过这个知识体系。新音乐课标明确指出,音乐知识应运用多种形式和形象生动的方法学习。运用律动体会感受音乐知识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此外,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比较深刻的一点是,对于识谱、音乐符号还可以运用规范美观实用的板书,增强理解和识记音乐知识。教学过程显现着一个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所以我们应该追求认真、实效、创新而充满快乐的音乐课堂。

新的音乐课标给音乐教师提出,音乐教师需要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驾奴课堂的能力,具有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和教育反思能力。我相信音乐源于生活并表现于生活,在思考、探究、学习和实践中更能培养起我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炽热且美的心。只有带着发现和美丽的音乐,才能满足孩子们好奇的心,才能渲染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睛,我的课堂才能更完美。

音乐教师的教育故事 2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一种可激发学生某种兴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感,也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把学生引入到有关的知识中去,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我们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设性地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因而在上音乐课时,我充分利用学生灵巧的形体、自然的嗓音,通过律动、绘画、即兴创作、游戏、表演、节奏乐敲击等相结合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1、故事法

小学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授课前先讲一个有关歌曲内容的故事,然后自然导入新课,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再把这种兴趣迁移到学习歌曲上来,如教小歌舞剧《小放牛》这课时,老师先绘声绘色地说故事。然后问:大家还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具体情节吗?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小放牛”的故事(揭示课题)

在音乐课堂上,教材中有很多曲子或歌曲都是有情节的,我们还能运用丰富的联想,续编音乐故事,创造情节,发展思维。如《龟兔赛跑》、《百鸟朝凤》等,在学完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当作曲家、作词家、创编后传,还可以来表演自己编的故事。孩子们的兴致自然被教师激发出来了。

我在教唱歌曲《闪烁的小星》时,首先把这首歌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从形象直观中得到美的感受。我问,什么东西一闪、一闪、亮晶晶,好像千万只小眼睛,挂在天空会放光明。“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孩子们靠自己的生活感受,很快就会齐声回答出来“星星”。我肯定这一回答后,接着就说,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美国儿歌《闪烁的小星》。当唱起这首歌时,孩子们的头脑里就有一个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形象在活动。学生在听故事过程中,很快就学会了歌词。

2、表演法。

学生在学习音乐时,要对音乐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动,这样才能投入到美妙奇异的音乐大世界中。课堂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动,去实践,去玩!在玩中感受音乐,让学生大胆表演。例在音乐课中可以使学生进入角色,让他们亲自用表演来感受歌乐曲,例在《小红帽》这一课中,我让学生课前准备好的道具,分别扮演“小红帽”“外婆”“大灰狼”演这童话故事,学生在表演中犹如身临其境,耳闻其声,目睹其事,从而被陶醉在这童话故事情境之中,兴趣达到最佳状态。

3、游戏法

孩子们天生就爱做游戏,在音乐课上通过游戏可以增加音乐性和趣味性。例,在教音符时值的长短时,我会让学生通过自己行走的步伐“哒哒|哒哒”,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和四二拍子的节奏特点。然后,再进一步通过学生的生活感受“跑比走快”,“走一步可以跑两步”,“跑跑走、跑跑走”,以及小闹钟的走动声“嘀嗒嘀嗒”来认识八分音符的时值。低年级学生对音符长短常常不能理解,在教学时我用小猴子摘苹果的故事来启发学生:二只猴子四个苹果即一只猴子有二个苹果(二分音符),又来了二只猴子变成一人一个苹果(四分音符),后来又来多一半猴子苹果只能分半个了(八分音符),这样讲解,学生就易于认识哪些音符长哪些音符短的道理。

再者,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基本音阶时,对七个音符并不熟悉,于是我把学生分成两个组来做游戏。一组学生拍一下手喊4,另一组学生再跺一下脚唱fa;再拍一下手喊6;另一组就唱la;再拍一下手喊7;另一组学生就唱si经过这样反复多次一问一答式的游戏,不仅训练了学生的音准感,而且培养了注意力,逐渐引起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4、体态律动法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果一堂课让学生坐着不动,他们会坐不住的,而刚刚入学的特点是好动,所以当学生对一首歌基本上能唱之后,我就会选择恰当的动作配合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教唱二年级的《这是什么》这首歌时:“嘀嗒嘀嗒当当当”我就选择简单而又适当的动作,教学生边唱边舞,结合“体态律动”,学生很快就学会了歌曲并背出来。又如:在一年级的欣赏课《星光恰恰恰》,我不用任何语言直接让学生自己跟音乐律动,让他们用身体去感受旋律的活泼、欢快,这样充分调动课堂的气氛。

5、即兴创作法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我们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创造,以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编创中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能力。学生在自编、自演、自唱的实践活动中,既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又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表演能力。例1,在《快乐的音乐会》这一课中,我就以歌曲为范本,告诉学生“开音乐会”还有很多乐器可以一起演奏,小动物也非常多,让学生即兴创作歌词,把“吹拉弹”的乐器(小提琴、口风琴、钢琴)、小羊小猪等动物编进去,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高点,快快乐乐地上了一节音乐课。例2,学生对乐器有着天生的喜爱,我们应启发学生自己动手创造乐器。例在易拉罐里放上沙子作沙锤;或拿几条汤匙作打击乐器,这样,使学生所有的创造热情都显露了出来,制作更多的'乐器来伴奏,有了这样的乐器伴奏,音乐课更活跃了,真正把音乐课变成了学生自主活动课。

6、绘画、看图法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许多启迪思想、开发智力的优秀幻想教材,我以幻想为前提,以绘画为手段,让学生再现音乐美。例我在教小学一年级学生唱《洗手绢》一歌时发现,学生们很爱唱这首歌。但因为他们识字不多,就不能很快地视唱歌词。他们爱画画,也爱认画,我就学习人家所说的“以画代词”。《洗手绢》的第一段歌词是:“红太阳,白云彩,妈妈洗衣,我也来。哎口罗哎口罗哎口罗哎。”于是我将事先画好的一个红太阳,一朵白云彩,一个正在洗衣的妈妈的头像,一个十分可爱的小女孩或小男孩的头像代表“我”挂在黑板上。一年级的小学生看着黑板上的画,开心地笑着,一会儿就把这首歌背唱出来了。而欣赏音乐中,也可用此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如《动物狂欢节》、《玩具兵进行曲》等作品,我采用了绘画法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小学生不但喜欢画画而且还喜欢看画。在上课前先让学生欣赏一幅或几幅图画,使学生对图画产生兴趣再进入歌曲学习。如《小白船》一课,先出示这课的挂图,让学生欣赏画面,再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小船是什么样的?想想什么东西的样子很像它?这位小朋友坐在船上都看见了些什么?歌曲中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这样使学生迫不急待地进入了歌曲意境中学习。

总之,音乐教育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彻到教学始终,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的、很好的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体现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遨翔,驰骋,真正做到“培养人”的目标,教师应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审美教育,把音乐课真正上成学生主动学习课,搭成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让音乐课真正地“趣”起来。

音乐教师的教育故事 3

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老师有进行教育的义务,在我的概念里,每个学生在学校里、在课堂上,都是一只快乐的小鸟,他们尽情的吸允着、享受着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给予他们的知识和快乐。然而,一节音乐课上的意外发现,使我的概念受到了怀疑。

按照惯例,每学期的期中,我都要对学过的歌曲进行复习、检测。这天,我怀着轻松的心情走进了教室,因为能和孩子们一起渡过一节快乐的复习课我很高兴。宣布了这节课的任务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上教室前演唱着歌曲。有的同学唱得很动听,我们师生掌声鼓励,有的同学或者调错了,或者节奏错了,或者歌词错了,或者声音很小,但我能看出,这样的同学都已经尽力了,我在给他们纠正毛病的同时,还不住的鼓励他们要勇敢,曾强他们的自信心。课堂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时,走上来一个女同学(我对她的`印象很深,班主任曾经和我说她学习不好,不着人喜欢):“我演唱的歌曲是……”“老师,你不用听她唱歌了,我们班老师都不管她了。”很多同学都说。听到了这样的话,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我心里一阵震惊,更多的是难受。可想而知,这样一个可爱的女孩在班级里受到的是怎样的待遇呀。冷落、排斥、鄙视、抛弃……一起涌进我的脑海。如果这个女孩是我,我该怎么办呢?我顿时感到身边的女孩是多么的可怜、孤独、无助呀!于是,我用手势示意大家不要说话,带着鼓励的目光对女孩说:“没关系,老师相信你!”女孩刚才还紧张、暗淡、犹豫的目光一下坚定起来,她开始自信地演唱起来。教室慢慢的安静下来,直到鸦雀无声,唱完,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个音乐老师的一句“没关系,我相信你!”换来了女孩清脆、嘹亮的歌声,那么,班主任加上全班同学的爱能换来什么呢?也许是女孩快乐、充满美好回忆的童年,也许是将来的一位歌唱家、摄影家、企业家……为了祖国的花朵,为了祖国的明天,老师,请不要吝啬你的爱!

音乐教师的教育故事 4

最近,本人有幸参加了从化市教育局开展的第二期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根据培训课程要求,我认真学习了湖南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姚利民先生的《有效教学论》。姚老师这本书,站在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高屋建瓴,详细论述了国内外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对于新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本书在对国内外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述评的基础上,论述有效教学的理论,阐述有效教学的发展,分析中小学有效教学的现状,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有效教学的策略。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在于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在于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注重课堂这个主阵地,它不只是看你备课、上课的认真程度,更关注一个教师对课堂结构的把握,节奏的安排,时间的掌控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等等多方面的考虑。下面我主要谈谈对本人任教学科,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些感悟:

一、要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与专业知识水平。

有效教学要求英语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具有较广博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识;同时,教师须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自如地驾驭教材和课堂教学过程,了解新教材特点,恰当地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以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绝不能闭关自守、满足于现有的成绩而寸步不前,要多接触名师,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并付诸实施。在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对待学生必须循循善诱,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意识,努力创建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

二、要进行有效教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

所谓多信息,指的是课堂教学要增加学生接触外语语言材料和信息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听些生动、有趣、幽默的对话和短文,让学生在愉悦中潜移默化地获得信息,积累素材,丰富知识,激发兴趣。随着教材的加深,逐步提高听和阅读外语语言材料的质和量。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视野拓宽,信息量加大,听、说、读、写的能力大大提高。

三、要进行有效教学,必须巧用智慧。

随着时代的发展,只会埋头苦干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改革的步伐,他们古板的教学方式也会受到现代学生的厌恶,所以他们的教学大部分是无效教学。新时代的教师应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指导下,学会工作,学会学习,并学会有智慧地“偷懒”。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要创造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相关的学习策略。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最后,教师要把着力点放在引导转化上。

在课堂上,由教师主导的课堂应逐渐让学生来替代。教师只负责把当堂课的新授知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把握重点与难点,并发挥优生的作用,让他们当小老师,带动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使他们互帮互学、互相合作。这样,教师“懒”了,课堂活了,学生乐了,学习效果明显了,这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今后,我将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强化有效教学的意识,在学习、自查、反思中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和教学水平。主动反思课堂上哪一个环节启发了学生?那一部分是教学的亮点?什么样的问题学生喜欢答?那一部分教学效率高?下节课如何改进……实实在在的把有效教学策略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小学音乐教师教育叙事随笔5

音乐是怡情悦性的艺术,学生学习音乐,不论是学音乐知识技能、音乐欣赏,还是从事音乐表演和创作,心理活动都很活跃。音乐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应当密切注意,才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兴趣与好奇心是儿童音乐学习的动力

心理学证明,兴趣是儿童主动学习的唯一动机。什么是兴趣呢?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由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在情绪体验上得到满足而产生。音乐兴趣产生的途径有哪些呢?

第一,对音乐的兴趣就产生在追求音乐美的过程中。美的事物不仅使人获得美感,而且是产生兴趣的源泉。比如当你聆听美妙的歌曲时,你是否会跟着轻声哼唱,想去学习它,自己也能演唱呢?这是音乐本身就具有的美,它是激起学生强烈兴趣的重要因素。

第二,兴趣就在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兴趣和创造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因素,比如儿童在对各种物体的敲敲打打中就会产生兴趣。儿童对音乐的兴趣也是从对不同的声音探索开始。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从探索生活中的声音开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声音的感知,正符合儿童的这种音乐接受心理的特点。

第三,音乐的兴趣就在愿望和获取成功的过程中。兴趣首先是从求知的愿望中产生,比如,我在教三年级的学生吹竖笛时,孩子们刚认识竖笛,别提兴趣多高涨了,虽然吹的不成调,但这就是学习的愿望。当他们经过学习能够演奏一首小曲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巩固了兴趣。根据儿童的心理,他们很容易得到满足,满足的同时又进一步产生了兴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丧失兴趣,要让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喜悦,在音乐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兴趣。

另外在儿童时期,儿童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有限,不可能对某一事物作出理性的判断,不能像成人那样为了某种需要去做。他们只能凭自己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还是不持久的,很容易发生变化。对音乐的兴趣也是如此,因此要深入对音乐的学习就必须始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根据儿童音乐学习心理特点改进音乐教学方法

1、组织学生体验、感受音乐

在音乐学习中,坚持体验性,是音乐审美教育始终具有独特的感情色彩,便成为音乐学习的重要特点。音乐课的学习首先要通过聆听、体验和感受音乐来完成。如何把学生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对音乐的初次体验变成可监控的状态,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初听之前设计一些简单的提问,如“请同学们根据乐曲的情绪或内容为乐曲命名。”“你在这首乐曲中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听着歌曲好像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等等。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听,听的目的明确了,在听的过程中就会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认真听辨,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努力从音乐中找到答案,最后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这样的思考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在学习中,活动是知行协调的过程,它是学生身心协调地成长、发展各种能力、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最重要、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在音乐学习中,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主要还是来自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如小小竖笛使学生们找到了演奏家的感觉,每个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分别演奏难度不同的曲子,“课堂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孩子”,在演奏竖笛的实践活动中已不是一句空话。歌舞表演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了,学生们在这一项实践活动中充分释放情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我在这项活动中,经常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如有的学生肢体协调能力确实不够好,但是他能唱,于是他就可以选择边拍手边唱歌,不一定要求他必须学会表演。通过积极参与一些音乐实践活动,学生在体验着音乐美带给它们的快乐,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同时音乐是一种具有丰富情感的艺术,在培养儿童情感方面是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例如,独奏(唱)或合奏(唱)对儿童的个性形成很有意义,独奏(唱)使儿童充满自信,合奏(唱)使儿童学会了与他人合作等等。

3、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虽然有利于知识的传授,但不利于学生生动、主动、独立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就是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用先学后教法。这种方法是对先教后学或是只教不练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先让学生自学,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并为学生解决难点。这种方法的一般模式为:提出问题──教师引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探索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结论评价。其中探索讨论是中心环节,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例如在教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牧童》这一课的时候,我就采用了先教后学法。在听了大约三遍歌曲后,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有了初步的印象,我就让学生拿出竖笛,自己练习吹奏歌曲。(当然这些四年级的学生是我从三年级带上来的,已经学习了一年的竖笛,已经掌握了一些音乐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竖笛演奏技能技巧。)学生大约吹奏了十五分钟,程度好一些的学生已经能够完整的吹奏出来了。不过如我料想的一样,在曲谱中有几处大附点,学生吹奏的时值都不够准确。于是我就把大附点单独提出,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吹奏不准确的原因以及采取的改进措施。由此收到的效果不错,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而且印象深刻。

以上是我在阅读《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这本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为贯彻新的音乐教育理念,我们必须根据儿童的音乐学习心理改革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丰富有趣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师的教育故事 5

《中学音乐课中节奏教学方法初探》这篇文章中笔者主要阐述了一下几点教学理念:一、何为节奏?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是音乐的骨架,是掌握旋律的基础,任何音乐都离不开节奏。二、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节奏是构成音乐时间的实质,是音乐的核心和骨骼。不同的音乐形象需要特定的`节奏形态来完成。三、通过教学案例分析来阐述中学音乐课中一些实用的节奏教学方法。

结合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重要性,准确的把握好节奏是中学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音乐教学中有针对性进行节奏训练,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他们互相倾听、协作合奏的能力,还可以很好地调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培养学生独立的识谱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表现等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是音乐教学基础内容之一。

因此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节拍感、节奏感,是学生学习音乐所应具备的技能,是进入音乐艺术殿堂的第一步。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学习节奏、学习音乐的兴趣,老师可以在律动中让学生感知节奏,巧妙设计节奏教学;也可以在音乐游戏中渗透节奏训练,巧妙设计节奏教学;其次可以在歌唱欣赏活动中贯穿节奏,巧妙设计节奏教学以及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中,巧妙设计节奏教学。

音乐教师的教育故事 6

《音乐新课程标准》纲要曾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同时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并提倡在实践中学习。”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本,改变过去在音乐教学中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主体的方式,取而代之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和需要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学习天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这一基本理念,课堂教学总体设计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自然。密切围绕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教学方法,去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第二单元《春天来了》一课。如果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尽情地描绘春天的美景,那会是多么单调,多么枯燥,更谈不上美的体验。于是,将学生领到了教室外面的操场上,这里,美丽的迎春花、桃花映入眼帘,它们竞相开放着,鲜艳的色彩激活了孩子们的内心情感,他们高兴的跳着、叫着,还有翠绿的小草,飞舞的小鸟都在陪伴着他们……一切一切。孩子们融合在了大自然中,而这种体验是多么的深刻,多么的美好,他们再唱《小雨沙沙沙》,再次聆听《春天交响曲》更加激发了孩子们内心对音乐深刻的感受。

所以,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给他们最直接、最强烈的'感官刺激,会使他们充满了对大自然、对生活更深的情感,同时在音乐这种潜移默化的渲染中,陶冶了性情,增长了知识。

音乐是培养儿童高尚情操,开启智慧的重要途径。自古以来的教育就离不开音乐,也许它的作用并不太明显,但是它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为孩子们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把孩子置于“小皇帝”的今天,人人都在为他们创造条件,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思想,导致他们养成了以我为尊,目中无人的不良情感。所以,在教授歌曲《小胖胖》时,尤其注重思想教育及情感渗透。

首先在学生倾听歌曲、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感受小胖胖的前后行为变化,并且通过讨论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小胖胖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从而自然地加入情感渗透。这一环节,克服了以往单纯说教的方式,采用学生归纳总结,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意识,这样更容易被学生吸收、消化、理解,而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为了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了一个表演环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分别到台前扮演奶奶、叔叔和小胖胖三个不同角色,之后按照歌词内容自由创编故事情境及动作进行表演。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课堂的学习气氛达到了高潮,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不仅有助于歌曲的深度理解与掌握,对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创编能力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又使他们的思想更进一步,使得那些有不良习气的学生明白了应该学习小胖胖哪些行为,通过小胖胖寻找自身的不足,从而加以改正与克服。

所以说音乐在孩子的成长阶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教师的教育故事 7

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小学基础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生动的音乐艺术形象最容易被少年儿童所接受,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才能,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依说过:“好的音乐教师要比歌剧院的指挥重要的多,一个蹩脚的指挥,不过是失败一次,而蹩角的教师连续失败三十年,则扼杀三十批儿童的音乐天才。”小学音乐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它的内容包括歌唱、音乐知识、技能技巧、欣赏四部分,如何搞好音乐教学,调动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通过17年来在小学音乐教学道路上的摸索、探讨,我认为要上好音乐课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首先要有一个具备较高音乐素质的音乐教师,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次是教师如何运用各种技能、采取什么方法将音乐教学中的音乐知识、技能技巧、欣赏等几方面灵活、巧妙地让学生弄懂、学会,在加深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将一些枯燥、抽象、难记、易忘的理论形象化。

一、好的“范唱”是提高学生对歌曲产生兴趣的关键

音乐教师的范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能充分激发学生对唱歌学习的积极性。不管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种地步,音响器材如何先进,这些电声手段都不能代替教师在学生面前的正确范唱。因为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其中又有互相感情交流的因素,在小学生心目中老师的演唱他们最爱听,通过范唱,师生间的感情就更接近,更容易取得共鸣。

要完成好的“范唱”,音乐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能够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风格、调式、歌曲的结构、感情与速度的关系。要表现好这首歌曲,应用什么情绪、速度,这些都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有充分准备。

2、要有一定的演唱水平。能运用正确感人的声乐技巧,要具有弹跳、强弱、渐强、渐弱,音色变换演唱方法。

3、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乐感。感情表达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这既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修养,它发挥的好,可以弥补演唱技巧的不足,技巧稍差但唱的很有乐感,学生也会听得津津有味。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多听多实践,欣赏多类艺术品种的表演,扩大艺术视野,丰富艺术感情,绘声绘色地完成范唱这一环节,达到启发学生学习唱歌的兴趣。

二、让学生在趣味中学到音乐知识

音乐知识是一种枯燥、难记、易忘的知识,在小学阶段更为突出。所以我们教师必须根据小学生文化知识比较单一,好奇心强,善于模仿,求知欲强烈,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趣的年龄特点,在加深感情认识的基础上,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第一步:将枯燥、抽象、难记、易忘的理论知识形象化,根据各种音乐知识的不同特点,编制一系列的小故事、顺口流,这样,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在讲四分音符(5)时:在奇妙的音乐王国里,一个名字叫四分音符的小姑娘唱歌最好听,大家都夸她,于是她骄傲了,也瞧不起小伙伴,后来大家因为她的骄傲都不理她了,于是她一个人一拍一拍的唱着单调的音。小伙伴给她编了一段顺口流:“四分音符太骄傲,伙伴朋友全不要,光杆司令一个音,唱完一拍哈哈笑。”这样学生通过故事和顺口流能容易的记住四分音符的形状是光杆司令,时值是一拍。

再如:顿音记号可编顺口流:“头戴三角帽,活泼又灵巧,唱得快而轻,短促又跳跃。”学生就可以记住顿音记号是在一个音符头上顶着一个三角,演唱时短而又跳跃。

渐强:渐强像只小喇叭,嘴巴越张口越大。

渐弱:渐弱喇叭倒着拿,声音越来越小了。

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讲述,加上老师在黑板上简单的勾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引入准确的音乐术语,学生便理解得快,掌握得牢,从而加强了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

三、在游戏中加强学生的技能技巧训练

技能技巧的训练包括:唱歌技巧、视听技巧、视唱练耳、节奏训练。这要求教师把这相互联系的几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独立的识谱能力,发展听觉能力和增强节奏感及记忆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

1、唱歌技巧包括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呼吸,自然圆润的发声和清晰的咬字、吐字。唱歌技巧应贯穿于整个唱歌教学过程之中,发声练习也要有机结合,并且做到有目的地进行。

2、视唱听音。在音乐教材中一般都比较系统地编写了一部分,在每节课上教师应根据各班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多练常做,这是训练学生音准、识谱能力的基础。

3、节奏训练。节奏是一首歌曲或乐曲的支干,如果节奏掌握不好,那将无法组成优美的旋律,表达不出作者想要表现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学低年级简单的节奏训练入手,由浅入深地进行训练。

如:“走与跑”的对比,。当学生学会了四分音符的节奏和八分音符的节奏,即可通过游戏来巩固这两种节奏。当教师弹出四分音符的节奏时(x),学生摆动双臂原地踏步,当教师弹出八分音符的节奏(xx)时,学生原地跑步,教师时常交换节奏,学生在走和跑的游戏中愉快的学到了知识。

四、提高学生对欣赏课的兴趣

优美动听的'音乐,会令人产生美感和愉悦感。然而,对于尚未完全具备听辨音律能力的小学生来说,安静地坐着欣赏没有歌词的器乐曲,是很难办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多方面的诱导启发,使他们逐渐对音乐欣赏产生浓厚的兴趣,小学生求知欲高,只教师教法得当,就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欣赏《彼得与狼》这首管乐曲时,我采取做游戏的方式,先让学生分析记住少先队员彼得、老爷爷、小鸟、鸭子、猫和凶恶的狼的音乐主题,他们各自用什么乐器表现的音色特点,然后老师把故事的概况讲讲,再分别找出他们的表演者,并告诉学生听到自己扮演音乐时才能表演,这样让他们随着音乐情绪变化来发挥,来尽情地表演。学生在浓郁的音乐气氛中既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表演能力,又能提高他们对欣赏课的兴趣。

音乐课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教师在掌握好唱歌、音乐知识、技能技巧、欣赏四方面教学技能后,并不等于就能上好一节音乐课,还需要教师做到:一要掌握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心理状况;二要深入钻研教材,做到有的放矢;三要对愉悦感形成客观机制(如时间、地点、场合等)掌握恰当;四要注意愉悦形成的其它因素,如教法的灵活性,教具的新颖性,教态的亲切感,语音的诱发力等等。

音乐教师的教育故事 8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气氛,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客观全面审视学生

在职业教育已提升到国家议事日程的今天,本地的职业教育仍受到人们意识观念的制约,所以,选择职校就读的学生一般都是人们印象中的“三流”学生:即中考落榜、学习纪律观念淡薄、家庭经济条件差。

这些孩子之所以选择幼师专业,并非因为她们具备美术、音乐等方面的根底或特长,而是因为她们大多有着音乐、美术方面的兴趣爱好,怀着幼师班可以学弹琴、唱歌、跳舞、画画,不用学复杂的数理化的简单想法,通过她们从宣传资料,外表看到的专业介绍和她们对幼师专业浅显的理解,而聚拢到了幼师这个班她们并不知道新形式下的幼师专业不仅要学习各项专业技能,还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等的真正内涵。

二、正确理解、深入分析教材

《音乐》是幼师专业班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在新生班的教学中,问起她们对音乐课的理解时,她们的答案几乎一致是“学唱歌”。这种情况、这种答案的出现并非偶然,因为之前她们所接受的教育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没有系统专业地学习过《音乐》,所以她们就把音乐课概括为单一的唱歌教学,作为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就应该正确理解、深入分析教材,引导学生正确学习。

目前,我校的教材以声乐教学为主线,将乐理、视唱练耳、声乐、观赏等教学科目有机地编排在一起,全书各单元依据教学科目的教学内容设计、编排。乐理局部的`难度相对较低,包含了幼儿乐理及训练;视唱练耳局部的难度也不大,重点训练高、低音谱表二升二降的视唱曲目;声乐局部不仅有时代气息较强的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教学歌曲,还选编了幼儿园的歌曲;观赏局部以“音乐之旅”板块呈现教学内容,以中外儿童音乐观赏为主,同时还有中外经典音乐作品观赏。

通过教师正确的分析,让学生清晰地知道中职幼师专业的音乐课程不象她们想象中的那么单一,它包括:乐理、简谱视唱、五线谱视唱、声乐、练耳、音乐观赏等;音乐课在整个专业课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给键盘乐器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障,给舞蹈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节奏根底,给今后的幼儿园活动教程创设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三、反“循序渐进”传统教学常规、反教材顺序而行之

中国古代儒家提倡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指的是教学既要按照内容的深浅程度由易到难,又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由浅入深;当代的教育学同样提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因为循序渐进中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6序、学生认识能力开展的顺序和认识的顺序,是三种顺序的有机结合;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开展严密的思维能力由此看来,“循序渐进”这一教学规律是古今中外都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之一。

但在我看来,在高科技时代,瓜果蔬菜可以改变其生长规律反季节生长,为什么教学就不能一反常规进行呢?所以在我的幼师班音乐课教学中,我常常反“循序渐进”其道而行之。先“收获”后努力,让学生先体会成功的喜悦:常言道“没有付出何来收获”。我却常常让学生在还没有付出汗水前便让她们先体会到“收获”的喜悦,以增强她们学习的信心和激发她们学习的兴趣。

1,在一般人看来,假如没有一定的理论根底就开始学习键盘乐器是无从下手的,更何况幼师专业的《音乐》、《键盘》教材都是针对有音乐根底的学生编写的。可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我知道我们学校幼师班的学生大多都来自乡镇,她们的家庭经济情况承受不起让她们从小就系统地学习音乐、键盘乐器。刚进校的她们在音乐方面就象是一张白纸,而教师就是一支画笔,画笔在白纸上画出什么白纸上就留下什么。所以在给每届幼师新生上第一节课时我便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她们会、她们懂的地方入手。一般我都会问学生:“从幼儿园到现在,你印象最深的歌曲是哪首歌?”随着学生的答复我便在键盘乐器上把她们所答复7的歌曲弹奏出来,然后还让学生合着老师的伴奏集体拍手齐唱歌词;我还结合当前流行的通俗歌曲把学生喜爱唱的歌曲合着她们的歌声,她们唱一句我弹奏一句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便高度集中到了教学当中,因为她们的“老师,这些歌你是怎么弹出来的呀?”“老师,钢琴中哪里是do呀?”“老师,你的手是怎么知道该按哪个地方的?”等等足以说明她们正在因为感兴趣而认真听讲、因为不懂而问。

我从来不认为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学生的无知,相反,我觉得这恰恰是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我从不轻易放过她们的任何一个问题,我会围绕她们的问题通过一段时间来帮她们解决,这里所指的“帮”不是教师全权代理,而是指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她们自己的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2,比方她们所提到的“这是怎么弹的”,我会通过一首她们都很熟悉、很简单的幼儿歌曲(《两之老虎》、《数星星》、《上学歌》、《粉刷匠》《小红帽》等)先让她们唱词(反常规一:教学不先结合教材,唱歌先唱词。因为这是每个学生都会唱的,她们会唱得很整齐)、唱简谱(反常规二:没有先认识音符就先唱谱。因为她们已经熟悉歌词的旋律、音高、音准、音值,这时唱谱她们不会觉得有难度)的顺序告诉她们:弹琴之前要先知道这首歌的旋律是8由哪些音符组成的;之后便教给她们认识简谱记谱法中的音符、休止符、小节、小节线、终止线、连音线(反常规三:教学没有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等相关的乐理知识。如此一来,她们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并且通过她们的认真劲我知道她们正沉醉在成功、收获的喜悦中。

在职校幼师班的教学中,我还运用了“先应用后探究、先社会实践后课堂学习”等与通常教学规律相反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调查及教学效果显示,假如一开始就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让这些只知道1、2、3、4、5、6、7(do、re、mi、fa、sol、la、si)、只会唱一些流行歌曲的新生马上学习五线谱、半音与全音等的知识,她们肯定会被这些“小豆芽”“小蝌蚪”弄得晕头转向;假如在她们刚接触键盘乐器时就指着键盘告诉她们音的分组,结果可能会让她们患上“恐琴症”、“厌琴症”反季节的瓜果蔬菜在农民悉心的种植下能让人们享受另一番丰收的喜悦,反常规的教学方法在园丁的潜心研究下同样也能培育出别样红的满园桃李。

音乐教师的教育故事 9

《中学音乐课中节奏教学方法初探》这篇文章中笔者主要阐述了一下几点教学理念:一、何为节奏?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是音乐的骨架,是掌握旋律的基础,任何音乐都离不开节奏。二、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节奏是构成音乐时间的实质,是音乐的核心和骨骼。不同的音乐形象需要特定的节奏形态来完成。三、通过教学案例分析来阐述中学音乐课中一些实用的节奏教学方法。

结合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重要性,准确的.把握好节奏是中学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音乐教学中有针对性进行节奏训练,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他们互相倾听、协作合奏的能力,还可以很好地调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培养学生独立的识谱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表现等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是音乐教学基础内容之一。

因此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节拍感、节奏感,是学生学习音乐所应具备的技能,是进入音乐艺术殿堂的第一步。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学习节奏、学习音乐的兴趣,老师可以在律动中让学生感知节奏,巧妙设计节奏教学;也可以在音乐游戏中渗透节奏训练,巧妙设计节奏教学;其次可以在歌唱欣赏活动中贯穿节奏,巧妙设计节奏教学以及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中,巧妙设计节奏教学。

音乐教师的教育故事 10

要想教好课,做个好老师,“得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你”。学生喜欢的老师,对上课感兴趣,认真听你讲的每一句话,他信任你,甚至成为你的粉丝。学生不喜欢你这位老师,即使你满腹经纶,准备了五车的知识,他们也不爱听,还在课堂上我行我素,扰乱他人。让十五、六岁的孩子喜欢你,可不是容易事,他们进入了“逆反”阶段,也不在乎你的严格教诲。我的实践是:同学们,我是你们的大朋友,与你们一同成长。

大朋友喜欢同你们聊天。朋友之间的交流可以增加信任,建立感情。上课前,有的.同学已经坐在教室,问问他们,“学校这周学习忙吗?这周有没有考试?”课间和他们聊聊,“你是不是又有新的游戏!”凡是学生有兴趣的话题,天南地北的聊会儿,日积月累感情就近了。下课时间,学生会过来找我聊天。

大朋友了解你们每个人的想法。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外向,喜欢表现自己,有的内向,不爱说话。要将他们区别对待,因人施教。

“你要相信,我会变成童话里的天使,伸开翅膀保护你”。

这也就是我的心愿,作为你们的大朋友,我想变成童话里的天使,帮助你们,鼓励你们,教会你们在中国文化的辽阔天空中自由飞翔。

音乐教师的教育故事 11

打击乐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控制能力、集体意识及多方面的协调能力。我认为,打击乐的重点应该突出节奏的特点、乐器的特点及乐器与音乐之间的关联。

首先,要选择适合的乐曲。

刚开始练习打击乐时最好选择节奏鲜明的乐曲,因为节奏特点明显的乐曲易敲击出效果。等幼儿有了一定的累积之后再选择一些节奏较复杂的乐曲。小、中班可以2|4、3|4拍乐曲为主,大班幼儿在此基础上可选择4|4拍的乐曲。另外,许多民族风格的乐曲节奏都比较明显,易于幼儿理解把握,同时也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情。教师可注意观察和发现孩子们平时爱唱的歌曲,从中选择适合打击乐的乐曲。因为关注幼儿的兴趣,更能引发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打击乐的积极性。

其次,要认真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

教师在组织打击乐活动之前要熟悉乐曲并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比如:选择的音乐作品是什么风格特点,是进行曲、抒情曲还是圆舞曲;选取的音乐节奏是几拍子的,因为拍子不同节奏特点会有所不同,2|4拍的节奏特点是强、弱,3|4拍的节奏特点是强、弱、弱,4|4拍的节奏是强、弱、次强、弱;在次基础上确定音乐作品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第三,根据音乐作品的特点合理配器。

打击乐器通常分位数三种:金属乐器、木质乐器、散响乐器。金属乐器属于高音乐器,声音高亢、明亮;木质乐器属于中音乐器,声音清脆;散响乐器特点是音量小、声音散,可持续奏长音。

打击乐器没有固定的配器模式,由于它是听觉艺术,以好听为前提,由教师根据音乐本身的性质来确定如何配器。另外,所用乐器的多少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及乐曲的需求来确定,而不是越多越好。同时,不是所有乐器同时敲击同一种节奏,要根据音乐的性质充分发挥出各种乐器的特点才会使打击乐好听。

第四,巧妙引导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

由于打击乐的特殊性,持乐器的方法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打击乐的效果。乐器不同,所持的方法也不同。还有,不是敲击的声音越大就越好听。所有,要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持乐器方法,正确的敲击方法来表现。

这里,特别强调以下几种乐器的敲击方法:

双响筒应该是纯五度的关系即1~5由低到高,所以在进行打击乐之前教师最好事先敲一敲,在低音处作上标记,这样,幼儿能后统一先敲低音再敲高音,不然有高有低,效果比较混乱。

沙锤是需要抖动手腕,把双手放在胸部靠下或是在身体两侧,这样抖动出来的声音集中。不能使劲甩,越使劲甩声音反而越小。

三角铁左手提在绳子上,不能用手抓握,这样敲击出来的声音才会有颤音。

铃鼓要用左手拿鼓,右手的手指敲击鼓面,而不是用整个巴掌敲打,这样出来的声音柔和、清脆而且好听。

在组织中,乐器位置的安排也很重要。一般来讲金属乐器在一起,木质乐器在一起,散响乐器在一起。由于同一种乐器在一起敲击的节奏相同,这样声音也会集中,便于指挥。打击乐的队形是金属乐器在左边、木质乐器在右边,散响乐器在中间,锣、打鼓、镲在后边。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打击乐要循序渐进,首先让幼儿熟悉乐曲,了解乐曲的`特点以及节奏型,然后先用手练习拍节奏,在练习用乐器敲击节奏,接着教师用钢琴伴奏让幼儿敲击节奏(这样便于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最后听音乐进行打击乐伴奏。最后,还要让幼儿学会看指挥。

第五,要牢牢把握节奏乐的关键经验。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节奏乐的关键经验、核心目标:

1、喜欢参加节奏乐活动,体验集体演奏的快乐。

2、知道常见的打击乐器(如串铃、响板、撞钟、三角铁、铃锤、沙锤、木鱼、双响筒、锣、鼓、自制打击乐器等)的名称、演奏方法、发现其音色的不同。

3、演奏的声音和谐好听,有初步你的协调配合的能力,能集中注意看指挥,反应敏捷,愿意尝试当指挥。

4、尝试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节奏的特点进行配器,创编节奏型,参与制定演奏方案。

5、培养正确使用乐器、爱护乐器的良好习惯。

音乐领域的教育目标是需要通过这些关键经验落实的、了解这些关键经验并能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使幼儿掌握这些关键经验,对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和发展是很重要的。

第六,重视延伸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发挥幼儿主体性不仅要体现在教学活动,而且要注意引导延伸到各种游戏活动中。如区域活动及时地提供音乐,启迪幼儿自发的组成“某某乐队”;幼儿可根据学习经验和自己的意愿来商量角色可分配。同伴间的协调配合和改编、创编演奏方式。教师可以抓住时机鼓励幼儿互相学习,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与表现欲,当发现幼儿由新的探索、新的合作效果时,教师应积极帮助推广肯定。强化幼儿的探索行为,以促进全体幼儿的主动发展。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