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面试试题类型
公选面试试题类型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都离不开试题,试题可以帮助参考者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算得上好试题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公选面试试题类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背景性问题
背景性问题一般用于面试的开始和结束阶段。在开始阶段作为导入性的题目,一方面是营造良好的沟通气氛,缓和面试考生的紧张情绪,另一方面是帮助考官对考生有基本的认识和大致的了解,为双方之间的进一步交流和沟通收集有价值的话题。这类问题是往往安排在引导性阐述之后,由面试考官提出的一些有关应试者背景的问题,主要是个人基本情况,比如考生以前受教育和工作的情况,来参加面试的原因等等,主要是为了形成考官与应试者之间融洽交流的气氛,还可为深入面试做好铺垫,搜集话题。
智能性问题
这类问题和背景性问题不同,主要考察应试者的综合分析、言语表达,逻辑思维能力等。通过提出一些值得思考而且富有争论性的现实问题和社会问题,让应试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一类问题没有明确的正确答案,因此考察的重点不是应试者的答案是否正确,而是在于应试者的逻辑思维、推理、分析、表达能力和知识面,在于考生能否抓住看似复杂问题的实质和症结所在,有逻辑、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展开论述,也在于考生的思维是否活跃且具有创造性。
对于这一类问题,由于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所以考生可以充分发挥。但是考官在评分的时候必须有一定的标准。一般来说,得分比较高的答案是考生能够针对自己的选择,配合自己或社会的实际作论证;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考虑问题有深度,且有独到的见解,言之成理;而中等答案是对于自己的观点,论证、说理基本能自圆其说。而那些差的答案是对于自己的观点,论证、说理不充分,考虑问题没有深度,泛泛而谈,言之无物。
意愿性问题
意愿性问题多用于考察考生的价值取向、报考动机、与职位要求的匹配性以及生活态度等个性倾向性。对于这类问题的提问有时侯是直接询问考生的动机和个人志趣,但大部分时间是通过投射和迫选两项技术来实现。所谓投射就是通过询问其他看起来不相关的问题来进行提问,这类问题提问策略也就是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让应试者在选择时表现出自己真实的目的。而迫选则是通过两项具有相等价值的问题,迫使考生必须从中选择其一。这样做的好处答案是限定的,考生只能在这个范围中回答,这样就避免了考生按照社会期望的价值取向来回答,对考生的评价更为真实。但是迫选提问的问题必须具有典型性,考虑好全面,避免出现考生在两个答案中无从选择,或者都不选的情况出现。
这类试题也不强调有标准答案,只是需要考虑考生的回答是否与所应聘的岗位相匹配。如果一个岗位是需要高成就动机,敢于冒险的人,而应聘者的回答却表明了他是一个低成就动机,喜欢稳定工作的人。那么最后的评定就需仔细考虑。
情景性问题
这一类问题又被称为假设性问题,主要是设计未来的一种情景,这个情景是针对相关能力、与工作相关的假定情景,把考生放在这样的情景中问他将会怎么做。这类问题可以根据需要解决问题的不同,以及需要测试考生各种能力的不同而设计出许多不同的情景。它的主要使用范围是用来测试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等等。情景性问题与评价中心技术的情景模拟问题的区别在于,情景性问题仅仅局限于问题,也就是说仅仅是一种语言的模拟,前提是假定考生的回答与反应基本上反映了他在将来这种可能的情景中可能的想法与做法。
行为性问题
这是提高结构化面试预测有效性的核心技术。通过让考生确认在过去某种情景、任务或背景中他们实际做了什么,从而取得考生过去行为中与一种或数种能力要素相关的信息。目的是通过关注考生过去的行为,而预测考生将来的表现。在国外测评技术中,由于行为性问题是结构化面试的主要试题类型,因此结构化面试有时也被称为行为性面试。
行为性问题与情景性问题虽然都是反映考生在一个具体情景中的表现,但是情景性问题使用的是一个虚构的情景,而行为性问题是让考生描述一个已经发生的真实情景。行为事件的主要框架是,考生过去都做过哪些事情,事情的背景环境是怎样的,任务是什么,怎样解决的,结果如何,考生从中担任什么角色,起什么作用,有哪些经验和教训等,这些都需要考生清楚客观地描述出来。由于工作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工作结果也会发生改变,因此,不能单纯用过去的行为完全预测将来的行为。但是,人的能力发展是有连续性的,况且这里所指的预测,只是一个人的过去行为表现会成为他在将来的行为表现的一个预测指标。作为预测指标,行为性问题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在行为性问题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所有已经发生的事件都是有考生进行描述,而作为考官对考生过去的行为的真实情况了解比较困难,考生就可能对以往的工作成果夸大其辞。因此,在使用行为性问题进行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提问的技巧,需要对以往的工作细节进行追问,以便了解特定情况下应试者的行为,表现出来的能力以及所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