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生物测试题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最离不开的就是试题了,试题是用于考试的题目,要求按照标准回答。什么样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上册生物测试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上册生物测试题 1
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空3分,共60分)。
1.我国明代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药物学巨著是:( )
A、《齐民要术》B、《物种起源》C、《本草纲目》D、《扁鹊内经》
2.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B、细胞群C、组织D、器官
3、细胞体积的增大是由于:( )
A、细胞的分裂B、细胞的生长C、细胞的分化D、细胞的联合
4、植物体内的大量细胞是彼此互相联系的,这种联系是通过:( )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胞间连丝
5、植物体的三种生殖器官是:,( )
A、根、果实、种子B、叶、花、果实C、花、果实、种子D、根、叶、茎
6、植物体组织的形成是:( )
A、细胞分裂的结果B、细胞生长的结果C、细胞分裂生长的结果D、细胞分化的结果
7、下列用于组织的是:( )
A、洋葱的根B、洋葱的表皮C、洋葱的头D、洋葱表皮细胞
8、市场上出售的黄瓜属于:( )
A、营养器官B、营养组织C、生殖器官D、保护组织
9、番茄的果实是由几种不同的什么构成的:( )
A、细胞B、组织C、器官D、物质
10、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光线较暗,则应使用:( )
A、大光圈、平面镜B、大光圈、凹面镜C、小光圈、平面镜D、小光圈、凹面镜
11、若要使位于视野右上角的图象移至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是:( )
A、右上角B、右下角C、左上角D、左下角
12、若不动显微镜的`其它部分,只是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10x转换成45×,视野中的光线将会( )
A、变亮B、变暗C、无变化D、变化无规律
13、绿色开花植物体的构成是由:( )
A、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B、组织→器官→细胞→植物体
C、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D、器官→组织→细胞→植物体
14、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上”字,用低倍镜观察,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
A、上 B、下 C、 D、
15、细胞分化是指:( )
A、一个母细胞分裂为两子细胞的过程B、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体积增大C、新生的子细胞逐渐长大的过程
D、细胞从原来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转变为其它形态、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16、下列物质不属于生物的是:( )
A、病毒B、河水C、蘑菇D、鱼
17、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先进行的是下列哪项:( )
A、细胞核先由一个平分成两个B、细胞质平分成两份C、形成新的细胞壁D、形成新的细胞膜
18、绘生物图时,对图中较暗部分的绘制要求是:( )
A、用直线条涂黑它B、点上细点表示C、用横线条涂黑它D、随意涂黑它
19、下列食物不属于植物营养器官的是:( )
A、番薯B、番茄C、甘蔗D、莲藕
20、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 )
A、污物B、气泡C、细胞D、墨水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21、小陈从市场买回了几个番茄,并认真地进行研究分析:
(1)他切开一个番茄,有许多汁流出。这些汁水是( ),它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
(2)取另一个番茄,用开水烫过后撕下一层薄薄的表皮,这层表皮属于( )组织,表皮以内的部分是 ( )。
2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请分析:
(1)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 )上。
(2)如果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也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 )上。
七年级上册生物测试题 2
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 菜农在大田种韭菜收获的是绿色的韭菜,而在密闭的暗室中种韭菜收获的却是黄色的 韭黄,影响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
A.温度B. 阳光 C. 土壤 D.空气
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
C. 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少
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4. 蚯蚓一般营穴居生活,但夏季雨后蚯蚓在地面上活动,原因是( )
A.土壤中蚯蚓缺乏食物 B. 蚯蚓得不到足够的氧气
C.喜欢雨后晒太阳 D.承受不了土壤的压力
5. 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 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 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
① 营养物质 ② 空气 ③ 阳光 ④ 适宜的温度 ⑤ 一定的生存空间 ⑥ 水
A. ①③②⑤⑥④ B. ⑥①②③④⑤
C. ④⑤③⑥①② D. ③⑥④⑤②①
6. 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改变环境 D. 生物依赖环境
7.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 光 B. 水 C. 温度 D. 湿度
8. 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 )
A. 草→昆虫→青蛙→蛇→鹰B. 昆虫→蛇→鹰
C. 阳光→草→兔→狼D. 草→兔→狼→细菌
9. 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 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C. 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 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
10. 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 )
A. 蛾类夜间活动 B.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 候鸟的迁徙 D. 山顶的旗形树
11. 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的蝗虫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 )
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 B.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非生物
C.除蝗虫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 D.除这只蝗虫外的其他蝗虫、其他生物和非生物
12.探究的一般过程,其正确顺序是( )
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表达交流 ④设计方案 ⑤实施实验⑥得出结论
A. 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⑧
C. ①②④⑧⑤⑥ D.①②④⑤⑧⑥
13.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 坏了生态系统的(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食物链
14.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 )
A.秋末树木纷纷落叶 B.缺氮时植株矮小
C. 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相近D.鹿遇敌害时快速奔跑
15.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栽种植物,防风固沙 B. 森林的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
C. 蚯蚓疏松土壤 D. 池塘中的青蛙是绿色的
16.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其组成都包括(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动物和植物
C. 所有生物D.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17.研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响尾蛇是根据 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这应属于实验研究的哪一个步骤( ) A. 发现并提出问题 B.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C. 作出假设D. 分析实验现象
18.草原中存在着“牧草→兔→狐→狼”的食物链,如果牧草受到DDT污染,那么下列
生物中DDT含量最多的是 ( )
A.牧草B.兔 C.狐 D. 狼
19.在—个由“草→田鼠→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苦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田鼠的数
量会 ( )
A.直线上升 B.直线下降 C.保持不变 D.先上升后下降
20.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是指( )
A. 所有的环境因素 B.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C.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D.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一切因素
21.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片草原 B.一条河流C.一块农田D.森林中的所有动植物
2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从生物学角度理解,螳螂、蝉、黄雀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 生态系统 B.食物链 C.食物网D.生物圈
23.“叶落归根”,落叶最终将在下列哪项的作用下回归土壤 ( )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 阳光、水分
24.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中,开始的生物通常是指( )
A. 各种动物 B.绿色植物 C. 细菌 D.真菌
25.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草盛豆苗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二、填空题。(共13 分,每空1分)
26.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 。
27.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 。
28.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它分为两类,一类是 、 、 、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29. 请举出一个生物适宜环境的例子 , 举出一个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
30.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
31.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 的大部和 的表面。
3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叫 做食物链。其起始环节是。
三、简答题。(共17分,每空1分)
33. 右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植物的作用是。
(2)图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 。
(3)图中消费者是和 。
(4)如果人们大量捕杀鸟,使鸟的的数量减少,则虫
的数量会 。
(5)植物、鸟、虫三者中,数目最多的是 。
如果植物被喷过农药,则三者中,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是 。
(6)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是 。
(7)在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与非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是 的关系。
34. 数千年的黄土高原,曾经生态优越、气候宜人。草原上鼠欢兔跳、狐走蛇行、鹰击长 空……一派盎然生机,但后来由于砍伐树木、植被破坏,现在正成为一片秃山秃岭, 不毛之地。每年雨季到来,大量泥沙冲进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罕见的“悬河”。 请你分析:
(1)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除了已提到的生物外,还应包括 。
(2)写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
(3)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是 。
(4)看了上述黄土高原遭到破坏的事实,你认为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些什 么? 。
四、探究题。(20分)
35. 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在一塑料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 璃板。
b.将10只鼠妇放人实验装置的中央,静置2分钟。
c.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
(1) 该实验方案中设计了对照实验吗? 。
(2) 该实验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是。
(3) 如果该生物小组作出的假设是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 生活,那么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并指出哪种结果与假设相符。
36. 2008年我国政府的“限塑令”实施后不久,就有厂家声称,他们生产的新型材料购 物袋符合环保要求,能够代替现行塑料袋。请分析回答:
(1)政府“限塑”是因为:现行塑料袋进入土壤后不能被 分解,会造成 环境污染。
(2)请你帮助环保部门完成下列实验设计,以鉴别该厂家说法的真实性。
实验步骤:
①取同一块肥沃菜地的适量土壤,混合均匀后 ,分别加入大小相等的甲、 乙两个水槽中。
②取同样大小、同样重量的现行塑料袋和各2个分别放入甲、乙两 个水槽中,用其中的土壤充分掩埋后,在同一地点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定时喷洒等 量的蒸馏水,使土壤保持湿润。
③每隔一个星期,分别检查甲、乙两个水槽中实验材料的分解情况,并作好记录。 实验结果和结论:
如果一段时间后,掩埋在土壤中的该厂家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已经分解或部分分 解,而现行塑料袋没有分解,则证明; 如果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二者都没有分解,则 。
七年级上册生物测试题 3
1.眼球里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
A.角膜B.巩膜C.脉络膜D.视网膜
2.近视眼的根本原因是( )
A.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B.角膜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
C.玻璃体变凸不能恢复原状D.视网膜变凸不能恢复原状
3.正常人能够看清楚较近或较远的物体,是因为( )
A.视网膜可以前后调节B.玻璃体的大小可以调节
C.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D.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4.人眼有黑色、蓝色等,与人的眼色有关的结构是( )
A.角膜B.瞳孔C.虹膜D.巩膜
5、下列各种反应中,与其他反应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马戏团的猩猩、猴子等动物会打篮球B.狗看见手持木棒的人就吓得赶紧跑开
C.幼袋鼠出生后会爬进母兽的育儿袋内D.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出来索食
6.如果你用手掌托在耳廓后边,就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得更大了,这说明耳廓能够( )
A.传递声波B.感受外界刺激C.收集声波D.产生神经冲动
7.在寒冷的环境里,人体内的`产热量会明显增加,与此关系最密切的调节因素是( )
A.胰岛素增多B.生长激素增多C.性激素增多D.甲状腺激素增多
8.人体的听觉感受器位于( )
A.半规管B.前庭C.耳蜗D.鼓室
9.将鼓膜的振动传递到内耳的结构是( )
A.咽鼓管B.半规管C.耳蜗D.听小骨
10.会使人的听力完全丧失的是( )
A.鼓膜破损B.听小骨受损C.半规管受损D.听神经受损
11.下列功能不属于脊髓的是( )
A.反射B.脑与躯干之间的联系通路
C.脑与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D.躯干与内脏之间的营养通路
12.一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 )
A.只与一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B.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
C.与所有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D.与自己的短突起相连接
13.人体能够完成特定的动作是因为( )
A.神经系统的调节B.神经系统的收缩C.肌肉的自然收缩D.骨骼的自由运动
14.下列属于复杂反射的是( )
A.缩手反射B.排尿反射C.望而生畏D.喝水止渴
15.成年人常吃海带等含碘丰富的食物可预防( )
A.侏儒症B.呆小症C.巨人症D.地方性甲状腺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