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现如今,我们最少不了的就是试题了,试题是考核某种技能水平的标准。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1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5题)
一、语言技能考查(15分)
1、选出下列词语拼音全对的一组(3分)
A.山巅shān diān 澎湃péng bài 祈祷 qí dǎo
B.哺育 pǔ yù 阻抑 zhǔ yì 秽wū huì
C.可汗 kè hán 炽痛 chì tng 田垄 tián lǒng
D.哽咽 gěn yè _鸣háo míng 怪诞guài dàn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句(3分)
A.对于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他心中满是懊悔。
B.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C.无独有偶,玲玲买了两个洋娃娃,她送了一个给她最好的朋友。
D.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3分)
A.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B.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王保财怒气逐渐平息。
C.对于能不能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D.清晨,雄鸡报晓三更时分,我就起床出发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_____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____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②少读如果彻底。③多读而不求甚解。④少读而不求甚解。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5.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3分)
A.《黄河颂》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著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谈》等。
B.《最后一课》作者都德,法国小说家。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汉乐府中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同被誉为“乐府双璧”。
D.小说有六要素,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6-19题)
二、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22分)
(一)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10分)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选自《木兰诗》)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2分)
(1)木兰当户织
(2)旦辞爷娘去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8.回忆全文,思考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你还知道古代有哪些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
(二)诗文默写(10分)
9.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1)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3)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4)___________________,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5)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韦应物《滁州西涧》)
(6)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7)___________________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8)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9)雄兔脚扑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25分)
(一)课内阅读能力考查(10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0.第1段中的“钟声”意味什么?(2分)
11.韩麦尔老师“脸色惨白”“哽住了”“说不下去”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2分)
12.这几段文字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韩麦尔,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3分)
13.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为什么对韩麦尔和小弗郎士来说热爱法语就是热爱祖国的同义语?(3分)
(二)阅读能力考查(15分)
永远的感动
铃 兰
①距离5月12日已经过去了整整11天,然而脑子里还依然是地震时的混乱与触动。
②那个母亲节的第二天的下午,才上班半个小时不到,我突然感到自己后脑勺一阵发怵,很晕的感觉,然后看到整个办公室晃晃悠悠,我想自己肯定病了,赶紧停止手中复印的资料,手扶着桌子,桌子却抖得更厉害了,我还在莫名其妙,对面财务室的同事喊了一声:好像地震了!我才恍然大悟。急忙冲出办公室,却看见长长的走廊也在剧烈的晃动,还有“咯吱咯吱”的声音发出,同时从地下发出可怕的轰鸣声,我的腿不听使唤了,下不了楼了。我抱着头,靠着门站着,对面的同事又喊道:快钻到桌子底下。我还在犹豫,似乎听到楼下有人在拼命喊我的名字,我却呆呆站着恁是不答应。不知过了多久,我的脑子里忽地闪过了孩子的面容。我急忙再次冲出办公室,顺便叫着同事:快下楼吧!我疯了一般冲下了楼,可电动门却打不开了,可能是停电的缘故,我使劲掰开电动门,疯了一般跑出来,却发现大楼外的空地上已站满了全厂的员工。我不顾一切朝大门外奔去,有人在大声喊我。然后公司的司机开过来车子让我上车,他知道我要去幼儿园接孩子。
③车刚驶出厂门,我就惊呆了:路上的水泥砖块抛洒了一地,国营大厂的围墙塌了有一半。我的心揪紧了!快到幼儿园门口时我才稍微镇定了许多。幼儿园的楼依然耸立着,老师们已经把孩子带下了楼。孩子们听话地排好长队站在操场里,老师们还用长长的胳臂护着几个胆小的幼儿。我的眼眶湿润了。老师镇定地说着:孩子们都没事!可我同时也看到了她眼里惊恐未定的神情。接出孩子,我紧紧地搂着他,心里很难受,有想哭的感觉。
④晚上快10点时来了电,打开电脑,每个网页上都醒目地标着:四川汶川7.8级大地震,成都108人遇难!然后是视频短片,有几个成都大学生用手机拍出了当时的地震画面:宿舍里桌子晃得失去了平衡,水杯等东西噼里啪啦掉了一地,学生们由于住的楼层太高,只能躲在桌子下避难。当晚我睡得相当晚,看到CCTV的直播节目,竟然毫无睡意。温总理已经亲临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⑤接下来的五六天,不停地被救援现场的场景一次次感动,不记得到底流下了多少次感动的眼泪,只知道看到一个画面:瓦砾堆里一块鲜红的“学”字的水泥块映入眼帘时我竟哭出了声,教学楼的倒塌是这次地震里受灾最严重的。温总理摸黑从瓦砾堆中拎起一个孩子的书包和一只鞋子时,我分明看到他老人家眼里泪花四溢啊!
⑥遇难者的人数在直线上升着,举国上下一片唏嘘哀叹声。我们感动那个被消防队员从废墟里救出行少先队礼的儿童;我们感动那些在废墟下坚持了100多个小时的生命的奇迹;我们感动那些为了救自己的学生遇难的英勇的老师;我们感动那个为了保护自己的婴儿屈膝拱身在废墟下的年轻母亲;我们感动那个在废墟下给自己妻子通电话的告别话语:我这辈子就只想和你平平淡淡过一辈子,而后在救出后悄悄离去的那个丈夫;我们感动那个在痛失母亲和女儿的同时拼命在一线工作直至昏倒的年轻女民警;我们感动那个不会抱婴儿的年轻武警战士把小孩救出后和小孩对望时的那灿烂的笑容;我们感动那些不分昼夜在一线拼命掘挖的武警 官兵和消防战士;我们感动那些可爱的白衣天使们对受灾群众的辛勤呵护……我们感动所有的感动的瞬间。
⑦汶川大地震,我们永远的感动!
14.第①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分)
16.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是否矛盾,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4分)
老师镇定地说着:孩子们都没事!可我同时也看到了她眼里惊恐未定的神情。
17.汶川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文中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子表现了什么样的形象?(3分)
18.你是怎样理解标题中的“永远”二字?除作者所表述的感动外,你还有哪些感动?(4分)
四、作文能力考查(40分)
当你遇到烦恼的事情不再用哭闹解决问题;当你渐渐喜欢远离喧闹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当你上网时只是偶尔点击游戏和娱乐新闻的窗口;当你再次被问到亲情与友情的比重时,首先想到的是妈妈……那么,此时,成长已慢慢向你走来,她将理性与深沉带给了你。
当你的日记本上有一页页深蓝浅蓝的泪痕;当你抱怨时间老人一点点剥夺了你的童真与欢乐;当你被分数名次羁绊,在夜晚一次次直视黑暗;当你躲避父母期盼的眼神,在心里一遍遍地责备自己……那么,此时,成长正与你同行,她也将困惑与忧郁带给了你。
有人说,成长是一首激昂的歌,歌中有广阔的天空、可爱的笑脸、美丽的梦想……
有人说,成长是一首忧伤的歌,歌中有远去的童年、消逝的欢乐、遥远的彼岸……、
你的成长又有怎样的旋律呢?
(1)请你以“成长的旋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参考答案
一、语言技能考查(15分)
1~5 15 1. C 2. C 3. B 4. A 5. D (每小题3分)
二 、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20分)
(一)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10分)
6、 (1)对着(1分)
(2)早晨(1分)
7、(1)到东市买了好马,到西市买了马鞍和鞍垫,到南市买了嚼子和缰绳,到北市买了一条长鞭(2分)
(2)将士们经历了上百次的战斗,有不少人都牺牲了,木兰征战多年,胜利归来(2分)
8、 勤劳勇敢,坚强质朴,不贪功名,热爱家乡等(答对一个给1分。);
穆桂英等
(二)古诗文默写(12分)(每空错、漏、多一字,整空不给分)
9、(1)闲敲棋子落灯花(1分)
(2)江山代有才人出(1分)
(3)明月来相照(1分)
(4)山际见来烟(1分)
(5)野渡无人舟自横(1分)
(6)谁人不起故园情(1分)
(7)正是江南好风景(1分)
(8)壮士十年归(1分)
(9)雌兔眼迷离(1分)双兔傍地走(1分)
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23分)
(一)阅读能力考查(10分)
10、最后一课的结束(2分)
11、 内心极度悲痛的感情(2分)
12、 语言,动作,神态(答对两个即给全分)(2分); 爱国志士(答到爱国既给分)(1分)
13、因为德国侵略者强行剥夺了阿尔萨斯人民学习自己语言的权利和自由,激起了人民的爱国热情,他们把法语视为同义语,爱法语就是爱法国。(意思相同即可,3分)
(二)文学作品阅读能力考查(13分)
14、 交代了写作时间(1分),引出下文(1分)。
15、 作者回顾自己地震发生时自己亲历的场景和内心的触动。(2分,“场景”1分,“触动”1分,意思相同即可)
16、 不矛盾(1分),老师在紧急情况下,为了稳定孩子和家长的情绪需要表现出冷静和从容,但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作为常人,有着震惊,后怕的心理和难以平静的心情。(3分)(意思相同即可)
17、 答案要点:不辞劳苦、不顾个人安危、亲民爱民(3分,答对一个要点计1分,意思相同即可)
18、“永远”一词表现了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无穷无尽的智慧与力量(1分),表达了人类社会“大灾有大爱”的美德,是值得永远感动的(1分)。 示例:我们感动那些新闻工作者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亲临现场进行采访报道;我们感动那些志愿者不辞劳苦赶赴灾区抗震救灾;我们感动那些爱心人士慷慨解囊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写出一个计1分,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计2分)。(4分)
四、作文能力考查(40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2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屏障(zhànɡ)澎湃(pài)哺育(fǔ)狂澜(lán)
B.嗥鸣(háo) 怪诞(dàn) 默契(qì) 蚱蜢(zhà)
C.祈祷(qí) 哽住(ɡěnɡ) 崎岖(qū) 金柝(tuò)
D.山巅(diān) 亘古(ɡèn) 老叟(sǒu) 污秽(huì)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懊诲字帖回环曲折B.斑谰戎尺九曲连环
C.田笼镐头扑朔迷离D.摩损体魄一泻万丈
3.下列句中加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他们二人配合默契,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
B.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C.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美德更深层的思考。
D.虽然这个特大传销集团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传销团伙一网打尽。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将“努力”与“随时”调换位置。
B.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删掉“具体”。
C.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
将“传统”改为“作用”。
D.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删掉“使”。
5.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B.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C.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
D.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___。
A.黄皮肤人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人的群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黄皮肤人的群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人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7.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了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了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与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眷恋深情。
C.《木兰诗》中,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D.《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8.名句默写。(6分)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4)《木兰诗》中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8分)
材料1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材料2人家欲兴,必由家规严整始。人家欲败,必由家规颓废始。
材料3中国人历来重视门楣家风的教育和传承,讲求耕读为本,诗礼传家,传统文化思想紧紧地凝固和塑造了中国民众的固有家风,形成了明礼、孝亲、忠厚、诚信、勤俭等“中国式”家风。传统家风对人的塑造和培养,促进了人们的价值共识和道德形成,深刻地影响和培育着一个文明大国应有的“国风”。
材料4“家训”不仅是每个家族的财富,也是社会的财富。“家教”不仅关乎每个家族的子弟,也关乎社会整体。良好的“家风”非常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材料5
材料6家住莆田市城厢区龙桥街道的陈汝煌照顾体弱多病的父亲的事迹,在全市被传为佳话。父亲多年身患高血压、冠心病,陈汝煌每天清晨五点钟就起床陪父亲聊天、散步,一下班就回家陪护,经常为父亲收拾排泄物,擦洗身子。父亲住院37天,他每天都尽心照料,一天最多睡三个小时,父亲行动不便,无法上街理发,他就自学理发。在陈汝煌的影响下,全家人悉心照顾老人。
(1)阅读材料1到材料4,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家庭和睦,国家自然就安定。
B.是否建设优良家风事关一个家庭的兴衰成败。
C.“家风”能够影响“国风”,但影响不大。
D.构建和谐社会、培养高尚人格需要良好的“家风”。
(2)材料5是校刊中的一幅插图,请根据这幅图拟写一则公益广告语。(3分)
(3)请根据材料6,为孝亲模范陈汝煌写一段颁奖词。(50字左右)(3分)
二、阅读探究(35分)
(一)(10分)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2分)
(1)木兰当户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旦辞爷娘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2.回忆全文,思考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还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4分)
(二)(7分)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13.诗歌的第二节,怎样写出了中国人民的美丽?(3分)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一句表明了作者由三峡的神女峰联想到帮助大禹治水的神女传说,这既写出了祖国山川之美,又自然地暗示出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古老。
B.作者恰当地用“微风下的湖水”和“一泻千里”的“长江”这两个喻体,概括了中国人民敦厚、顽强勇敢的性格。
C.诗人以“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象征着中国人民饱经历史沧桑,走向幸福。
D.这首诗主要赞颂了“中国的土地”的神奇,地大物博,风景如画。
三、作文(50分)
15.家是一只船,载满成长的故事;国是浩瀚的海,托起点点的帆。家,展露了国的文明与荣耀;国,汇集了家的幸福与期盼。
请以“家与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围绕话题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不少于500字。
答案: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A点拨:A项中“哺”应读bǔ。
2.B点拨:A项中“懊诲”应为“懊悔”;B项中“斑谰”应为“斑斓”,“戎尺”应为“戒尺”;C项中“田笼”应为“田垄”;D项中“摩损”应为“磨损”。
3.C点拨:“重蹈覆辙”指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A点拨: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我们要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
5.C点拨:C项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其他三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6.D
7.B点拨:都德是法国作家。
8.(1)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
(2)散入春风满洛城
(3)深林人不知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9.(1)C点拨:材料3已说明“家风”对“国风”有着深刻的影响。
(2)示例:百善孝为先,忠厚传家久。
(3)示例:“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他是龙桥山水孕育出的普通人,也是道德长空中让人敬仰的平民英雄。他默默无闻,用寸草之心、绵薄之力,悉心照料身患重症的父亲,让父亲心有所依。他就是家住龙桥的普通市民——陈汝煌。
二、(一)10.(1)对着。
(2)早晨。
11.(1)(木兰)跑遍东西南北的集市去购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
(2)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12.勤劳勇敢、坚强质朴、淡泊名利、热爱家乡。穆桂英、梁红玉等。
(二)13.先写外貌之美,再写性格之美,最后写思想之美,并且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来表现。
14.D点拨:这首诗作者不仅赞颂了“‘中国的土地’的神奇,地大物博,风景如画”,还抒发了对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复兴与繁荣的热切呼唤。
三、15.思路点拨:“家与国”是关系型话题作文,具有明显的思辨色彩,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同时贴近时事热点。首先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与家密不可分,水乳交融。据此可以写由家见证国的变迁,可以写由国引领家的发展……只要围绕二者之间的关系,写出真情实感即可。
①选材:家的幸福与国的安康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讲述着家庭中的琐事,不仅仅代表着家庭的美满,还展现着国家的安康。立意:家的幸福展现国的安康。
②选材: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制度的发展完善,我们对待垃圾的态度也随之转变,从原来的随手丢弃垃圾到垃圾分类丢弃到指定地点,反映出国人素质的提升。立意:小垃圾,大文明。小家反映大家——国家的变化。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