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节是什么意思介绍大全
我国的节日有很多,有的是传统节日,有的是宗教节日,有的是纪念节日,每个节日的故事都不一样,那么2022年下元节是什么节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下元节是什么意思介绍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元节,是中国传统祭祀祖先的节日之一。
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祭祀祖先。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在十月十五,下元节,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
下元节的含义
按道家的说法,天官于正月十五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称天官赐福;地官于七月十五来人间释放幽冥业满之灵,称地官赦罪;水官于十月十五来人间为人消灾减厄、解救危难,称水官解厄。下元节,就是水官来人间解厄的日子。
唐朝时,朝廷就规定下元日禁屠,死罪的囚犯也须延缓执行的日期。宋朝的《梦粱录》记载:“(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民国时期的《中华风俗志》中也有“十月望(十五日)为下元节,俗传水官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之说。
民间对三官的信仰由来已久,尤其是明代以后,各地都修建了许多三官殿、三官堂、三官庙、三元庵之类的庙宇。每逢三元节,人们都要去庙宇祭拜三官,忏悔罪过,祈福免灾;信仰三官的人还要禁荤食素,称为“三官素”。下元节时,道观内必定会修斋设醮,举行消灾祈福的宗教仪式;民间也会备好丰盛菜肴,祭祀祖先亡灵,并祈求水官排忧解难;许多地方还会举行祭祀神灵、祈禳灾邪、祈求丰收的农祀活动。
在苏州一带,对三官的信仰曾经十分兴盛。人们不仅去三官行宫祭拜,还将写着“三官大帝”字样的灯笼请回家中,为全家解厄消灾。
吴江各镇以及乡间,旧时都建有三官庙宇,仅盛泽一地就有五座,可见当时吴江的三官信仰是何等的兴盛。每到十月十五,各处三官堂都有修斋设醮的活动,信徒们纷纷聚集于庙宇内斋祭祷告,祈求水官为民消灾解厄。此外,民间的工匠在下元节这一天还有祭祀炉神太上老君的习俗。
下元节时,正是农村收获的季节,届时家家户户都会用新谷磨糯米粉,做成小团子,斋祭水官。
下元节的习俗大多与祭祀有关,迷信色彩较多,随着时代的演变,各地的祭祀活动逐渐淡化,到了民国以后,下元节的许多祭祀习俗已经渐渐被人遗忘。
下元节的文化内涵
上元节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元节就是七月十五民间所谓的“鬼节”,而下元节被人们遗忘的比较久了,相关的民间风俗基本已经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道教中所说的“官”,其含义并非“官员”的“官”,而有“宇宙构成元素”这样的意思。道教认为:三元之气生成人伦,并滋养万物。有分析认为,中国道教主要产生在中国农业文明发达地区,所以,中国道教一向认为天玄地和地玄天,地生万物,水为生物之本,且地含水。这就是说,由于中国农业文明注重地水两元素对人类万物的重要作用,故而在中国道教文化理念中一直蕴涵着以地为中心去观察世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及其“方法论”。
按照道教这种世界观,道教习惯将一年的“天官”(上半年)的正月的十五称之为“上元节”;下半年的地官节段的七月十五,则叫做“中元节”;由于地含水,水作用地,所以,地官下半年中段的十月十五则是“下元节”。这上、中、下三元,则组构出了道教对世界的三元一体系统认识。人生在世,难免遭遇苦厄,而信仰道教的那些古代人民,或者说,虽不信仰却对其文化内涵有一定程度认同的老百姓,都很看重水官大帝“除困解厄”的神通。在这一天,人们祭祀祖先、迎接水官大帝,以求得困厄的舒解与人生的安详。下元节与上元节和中元节一起,构成了先民对人生感受、祈福、赎罪、解困等完整的生命体验,节日的范式不过是这种生命哲学的文化表达而已。
下元节有一个很宝贵的东西,基于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对生命历程中持久的困境与苦厄的消除、化解。
下元节的民俗故事
道教的下元节
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三官的生日分别为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严格来说下元节是道教节日,但它早已远超宗教节日范畴,成为中国人的“解厄日”“祈福日”。
文成公主的生日
在西藏地区,下元节被视为文成公主的生日。吐蕃有两个节日与文成公主有关:藏历4月15日(文成公主到达拉萨的日子);10月15日(文成公主的`生日)有记载“十月十五日,为唐文成公主诞辰,士女盛装参贺,家家饮酒。”
豆馅包子
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食俗,以北京为例,过下元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红小豆做的“豆沙馅儿”,也就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这种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沙包子”,在几百年前的明代,早已是孟冬十月的节令食品了。现今吃豆沙包已经是家家常见饮食,只是不和下元节相关联。
禹王庙会
江苏淮安人,在下元节这一天,要登禹王台祭禹王(水官大帝),赶禹王宫庙会,届时庙中人山人海,有各种各样小零食卖。现今禹王庙会没有往日盛况。
迎神赛会
山东(邹县)、陕西(凤翔)、湖南(宁远)的一些地方除了祭祀祖先,还会举行迎神赛会,报答土功,祭祀山神。只是现在几乎不得见。
下元时俗
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以前道教徒在这一日还在家门外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旗上写着“天地水府”、“国泰民安”、“消灾降福”等字样。在民间下元这一天,人们在家中做糍粑、麻腐包子等赠送亲友,同时可以吃到很多祭祀之后称为“福余”食品。
下元节的“归宿”
传承民俗文化,并不需要大张旗鼓地过节。下元节来自道教,其实对当今的国人来说,这一天倒是近距离感受道教文化的契机。
下元节是一个很宝贵的节日,是表达美好的愿望,摒除厄运的祈福日。若能被塑造为中国人的“祈福日”,并在其中加入纪念先人、关怀他人的人文意识。那么它是不是望得到复兴。
汉族称中元节,也叫鬼节。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祭祀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