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师读书随笔
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依赖记忆。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治教师读书随笔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政治教师读书随笔1
郑杰这个名字,早就耳熟能详。他曾因深刻的思想和特立独行的品质而被誉为“另类”校长。在他的带领下,薄弱的北郊中学发展成为了一所品牌学校,而他却急流勇退,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开始了新的跋涉。
近日,拜读了他的新著《边走边叹》。这本书以给女儿写信的形式,记录了郑杰辗转于各个城市作各种报告的行踪,记录了他对教育问题的观察与思考,深刻,犀利;记录了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追问和审视,真诚,坦率。譬如关于幸福,前人的论述已数不胜数,但郑杰的理解不同于他人。在开篇《幸福是有良好理由的痛苦》一文中,郑杰说:“真正幸福的人是那些为自己的苦难找到良好理由的人”“只要活着,就没有人能让你逃避苦难,我们无法逃脱那些必来的苦难,唯有勇敢地承担,那就只有自己给自己寻找承担的理由了”“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活下去的理由,而爸爸似乎找到了,怎么能不幸福呢?”
生活就是一个人不断突围的过程,现实世界,人生处处有围城,有来自外界的,有来自自身的。向左走,向右走,在既定的条件下,我们能自己决定自己生活的时候不多,幸福何处可寻?但如郑杰所言,幸福或不幸福的关键,在于是否为自己找到了承担苦难的良好理由。我想,当我们以这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学会承担,并为之找到“良好的理由”,又何患教育的幸福、生活的幸福难寻呢?
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它注定要走过一段曲折而漫长的路,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放于首位是时代所需。那么,什么是发展?教师应向着什么方向发展呢?在《杭州富阳——北京大兴》中,郑杰再次语出惊人:“发展就是拓展自由的过程”。他说:“告诉教师们,要有能力拓展自己的自由,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拓展他们的自由。”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值得怀疑,但细想其中真意,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对于每个热爱生命的人来说,拓展自由,实在是值得用一生去努力追寻的。同时,这样定义发展,我们对于拓展专业发展的空间也许会有新的思考。
郑杰在信中对女儿说:“如果将来你要为爸爸骄傲的话,千万别为爸爸的名气骄傲,名气也许是对正常人有害的东西,我希望你对爸爸的勇气而骄傲,即是爸爸什么也没有,只要勇气在,便是真正地活过了。”试想,一个没有足够勇气的人,又怎能说出此话呢?有多少人,包括我自己,当到了垂垂暮年回忆往昔时,是否可以这样微笑地对自己说:“我真正地活过了?”
一个人若不能确定自己奋斗的方向,注定是行而不远的。成为教育思想家,则是郑杰努力的一个方向。在《能成为满天星辰中的一颗》一文中,他说:“那些能真正被称为‘家’的人,之所以伟大,在于他们不为谋世俗功利而生产,他们不会去媚俗,不会听命于大众或权势人物,这使他们格外专注,因耐得寂寞或偏爱寂寞而显几分傻气,甚至因另类得过分而招人嫌……”
事实上,也唯有这样的‘家’才是可敬的。
没有多少人能经得住岁月的打磨。犹如青春敌不过岁月,我们的棱角也会生活被一天天磨掉,个性被一点点蚕食,直到有一天连自己也不能认出自己的模样,直到对此安之若素。然而,总有一些人会成为这个时代中的不一样的人,发出不一样的声音,思想始终保持着站立的姿态。他们拒绝被灌输,被同化,尽管经常撞的头破血流,伤痕累累,也绝不放弃对自由和真理的追求。郑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对女儿说:“在世俗化程度日盛的今天,铮铮铁骨尤显珍贵。”“爸爸一定在哪里摔倒过了,可是,伤痕永远是一个有尊严的人最珍贵的纪念物,尤其是膝盖上那些带血的痕迹,代表着这个人从来不会做出下跪的姿势……”
读《边走边叹》,时时让我感慨,警醒,让我体会到一个教育者思想的力量,更让我鼓起前行的勇气。它鼓励我,鞭策我,要充满前进的力量,要让生命停止叹息,要学会独立思考,做有思想的教育者,要在天地之间,留一个永不弯曲的身影。
政治教师读书随笔2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穆著
这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分别讲述了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比较突出的五个重要朝代的政治制度史。这本书的条理十分清晰,每个朝代分别从政府的组织,考试和选举,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役制度四个方面来分析制度优劣。本书比较重于对于政治体制的变迁与优劣的分析,而且重于细节方面的研究。
钱穆先生的渊博学识当然不可否认,但个人觉得钱穆先生的意见中个人的对于民族自尊的主观好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观成分过多。对于细节方面的评述还显客观,但对于中国古代关联政治制度总体的评述和把握就显得过于主观,带有个人的情绪。例如书中有这样的话,“由历史事实平心客观地看,中国政治,实在一向是偏重于法治的,即制度化的,而西方近代政治,则比较偏重在人治,在事实化。”这在现在看来近乎是可笑的。这可能与这本书原来是演讲稿有关,必须要有引发听众共鸣的东西,也可能与当时的学风与历史条件有关,但放在今天就不能不用略带批判的眼光来读这本书。
钱穆先生在书中对于汉代的政治制度十分推崇,而对于清朝则迎头痛批其“‘部族政权’之下的‘法术’和‘私心’”,我觉得这样说是不全面的。首先汉代与清代的条件相隔两千年,社会各个方面差距很大,汉代“官级较少”,“经济生活简单”(王昆吾: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所以统治难度要大大低于清朝。然而也可以这样看,汉代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制度是合格的,而清代的制度对于它所处的时代来看则十分腐朽。但是这也是制度的表面现象,
深层的经济文化因素还未考虑,并不仅仅是制度的问题。所以对于钱穆先生中国政治制度是逐步倒退的,“后不如前”,这个也是有问题的。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张鸣著
作为一个对历史了解十分有限和片面的理科学生,我觉得读一下这种导论类的书还是有必要的,不了解古代政治制度的大体原貌是无法去读更深一些的书的,所以就在严老师的书目外选了这本书。总的来说这本书与老师课上的内容互有联系与印证,又各有所长。这本书按照朝代划分,讲述了从先秦到晚清各朝政治制度的大体状况,对于构建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体系很有帮助。书中的史料讲解方面很全面,基本还原了各朝各代的政治面貌。对于政治体系的研究主要从政治中枢变迁,中央行政机构,地方行政机构,科举学校制度,人事制度,政治文化和军事制度等方面做概述式的讲解,因而对于各个政治、历史事件抱有比较客观中立的态度,可以对基本知识做出一定的解析。这本书还有分析了制度变迁的内在原因,虽然并不十分深入,但对于像我这样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启迪作用的。
这本书细节方面较为全面,对于各种制度的联系发展和变迁原因也有详尽全面的论述。对于制度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方法都有所介绍。缺点是没有对于经济的过分关注,对于财政制度、司法制度之类的,即使有所涉及,也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这本书浅显易懂,故而比较好读。也不乏幽默之处,据说人大的张鸣教授的课也是不错的。
政治教师读书随笔3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本书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首次以其“大历史观”分析明代政治制度的症结,并探究现代中国之来路。主要分为七章,从几个很有代表性的主要人物:万历,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展开探究全面的政治制度问题。虽然取名《万历十五年》,但在时间和空间上并不局限,并称为“大历史观”,对于政治、历史、社会都有较深入的分析。在这本书中,也能看出一些英文翻译的痕迹,也可以看做一本外国人对于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看法的书。
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这些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在各自的领域积极探索,致力于改革和创新。但是,他们最终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时的制度已经山穷水尽,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文官为主的官僚政治体制却依然阻碍该改革的进行。所以政治制度是
这是一本影响比较大的书,写法在上个世纪80年代是十分新颖的,并且于史学研究方法和思路上也有所突破,不仅对于学术有重要影响,对于其他方面也有很深的影响,很多人都读过这本书。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出版之后面向大众的历史写作层出不穷,比如易中天等人,与这本书开创的写作方法不无关系。
《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 邓小南
本书学术性较强,所及史料非常详实,论述范围也十分专门。但宋朝是一个在人事和科举制度比较有特点的朝代,研究其制度的成因与利弊,总结经验教训,对当今社会也十分有意义。我只大体上阐述一下自己对于宋代官制的看法,并不详究书中繁杂的各种“叠床架屋”似的官制。
书中主要围绕宋代文官选任制度中的各种问题的矛盾冲突与折衷论述。“宋代的官职特点在于官、职、差遣分离。对寄禄官秩的磨勘叙迁、对差遣职任的委派除授,构成宋代铨选的主要任务。”宋代科举最盛,这是统治者拉拢士人阶层的一种手段,并有较成熟的荐举制作为补充,这样的官僚系统是有经验的,但是我认为宋代的官僚机构的繁复是一大弊端,冗员的现象便体现在官、职、差遣的分离,也体现在“员”与“阙”的矛盾之中,这与当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两分相似,很多大学生好似候“阙”的“员”,这应当让我们思考制度问题。
宋代官制与当今相似的另一个问题是“官场文化问题”。磨勘法固有它存在的积极原因,比如书中所述“防止攀援朋比”,“加强集权的政治”,(p117)但是不可否认的产生了人浮于事,“不求奋励事功,但务墨守成规以保无过”的消极官场文化。这与当今时代的有些现象十分相似,官员但求无事,不求上进,这是有历史因素的,也有政治制度因素。当今对于基层的官吏的“考课”竟与古代惊人的相似,首先是税收,其次是稳定发展,即“无事”,当然今天的监察制度可能更加严格,但依然没有改变官员文化中消极的一面。中国就缺乏一种忙碌于政事的官场氛围,官的文化需要改进,但中国来自人民的压力不像西方那样大,缺乏改变的动力。所以我认为当今对于官员选任仍缺乏沙汰机制。
政治教师读书随笔4
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青少年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总书记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认真的学习,我们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任务是如何将荣辱观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有正确荣辱观的学生。
作为一名德育课程教师,我认为要通过加强德育课程的建设来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下谈自己的四点认识:
一、要旗帜鲜明地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当前,因为高考应试的需要,一些地区和学校形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学校德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德育课程担负着培养“三观”的重要任务,学习了总书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后,我们应该认识到当前德育课程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应当加强,应该在不同年级旗帜鲜明地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尤其是高中毕业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度在提升,但是往往会出现认识上偏差;他们面临着新的选择与考验,但是往往会遇到许多的困惑,因此,他们更需要用正确的“三观”进行引导。
另一方面,当前,中小学都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师们尝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关于荣辱观的教育,我认为,政治课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八荣八耻”荣辱观,并将它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和“行”表现出来,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正确舆-论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和活动,不能让课堂形成所谓的“探究”、“辩论”的氛围,形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
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将专题教育活动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三观”教育既要有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主题鲜明的专题教育课程,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做到“润物细无声”。
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中有许多是体现“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如“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各种迷信活动”、“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内容。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结合社会的实际、学生的实际进行荣辱观的专题教育活动。只要教育具有针对性、生动性,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是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许多中学生在遇到一些重大事件时能够表现出一定的爱国热情,但是他们的热情通常只是表现在一种情绪上,而对“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既在认识上有很大的误区,又很少落实到行动中。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荣辱观的教育就现得尤为重要,教学案例的选择、对具体事件客观公正的分析、对学生言行的正确评价等教育的渗透会让思想认识更深刻,对行动的落实会起到积极地作用。
三、坚持“三贴近”原则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
如何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德育课程上得到落实呢?举一个小例子:一位初一年级的学生曾经问我:“您让我们爱国,可是国家为我们做了什么呢?”,我利用教材“国家职能”的相关内容,选择了大量的有一定时效性的材料,说明国家如何对人民负责,并引导学生列举他们所知道的、感受到的事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因此,德育课程落实荣辱观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只要以正确的荣辱观为指导,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贴近学生的认知方式,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就能突显出来。
四、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多元的评价标准
德育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需要有合理的评价标准。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评价都不应该只是试卷的考试分数。不同的学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采用多元的标准来评价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让德育课程得到良性的发展。
最后,给家长提一点希望:荣辱观的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曾经一位教师对我说,一位学生对教育他的老师说:你明年还想签合同吗?不想干了你就说话。也许这个案例太典型,但它却折射出我们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反映出我们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家长对德育课程表现出不屑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影响到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事实证明,家长的这种做法只能对孩子的健康发展起到消极的作用。希望家长在为孩子创造更好物质条件的同时,要加强对孩子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政治教师读书随笔5
在读一本书时,我很喜欢对这本书成书的背景进行研究,并且对作者写作时的因源和学术背景、以至于个人感情和身世也倍感兴趣,我觉得这对于书可以产生更加设身处地的理解,也颇有自己写作的意淫感觉。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成书于1948年10月,作者将刊于《时与文》杂志的17篇专论汇集成书,由上海时代文化出版社刊行。,王亚南是一位财经学者,因为李约瑟的关系,“误入”官僚政治的研究之中,作者最大的特色就是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加于阐述,同时也比较分析了西方从领主经济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对与官僚制的需求,从作者引述资料可以发现——作者总体上还是一个社会经济史的专家,在分析西欧的官僚制度的发展中——作者着重强调了商业流通经济的需要必然迫使打开政治上相互割据的局面,类似于德国统一前一条通往法国的铁路在德意志境内就要换好些次货币和付好多次关税,经济的独立就要求各官员是“各事其主”。但是国家统一的建立就要求,中央集权的发展,各种官职是服从一种统一的规制。
书中作者竭力克制着情绪,不希望他对官僚主义的痛恨影响到客观的写作,可无意中流露的言语深感作者的切肤之痛。王亚南对马克思思想的认识深度,超过了中国很多官方学者,可以和王亚南相提并论的马克思思想的学者,应该还有彭迪先和沈志远,可惜他们在1949年后,官方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时代,并没有可称道的著述,反倒是的1949年前,有着惊人深刻的论述。我在阅读此书时率先看了后面的《王亚南先生学术年表》和胡培兆先生的《铲除官僚政治的理论利器》,我看出了一些问题,作者从1927年担任政治教员,当时所谓的政治教员中有70%时共产党员,这在我同时阅读的美国·陶涵先生《蒋介石与现代中国》中有详细的介绍,此后大革命失败,作者逃亡日本,后接触《资本论》,此后20年的时间用于翻译《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济专著,显然在当时中国环境中,难免对于国民政府时期的官僚政治存在很深的芥蒂。
中国的官僚主义论述,以及官僚主义赖以生存的地主经济的基础,即使现在还是如此。制度上名义的公有,却没有公有的可能,成为一种空制度。本质还是官僚权利的范畴,因此,土地所有权是官僚政府一直不放弃的生存基础,房地产,宅基地,工商业用地,都是使用权。
王亚南还有一些根据矛盾分析得出的预言,这些预言正在被检验其真理性。
在中国很早就建立了察举、征辟等为主的人事录用制度,其实一开始就像韦伯所说的一样德国的科层制的建立与德国普鲁士的军事制度分不开的,中国秦汉时期的官僚制度的发展也与大一统的战争离不开,这时候个人的出身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是能够为了统治者带来福利。
中国后期的发展,离不开两税制与科举制,一个方面保证了封建经济的一统和统治者收入的来源,一方面确立统治者网罗人才的独立性和农民与官僚之间的互通性。同时,中国官僚非常独特地与儒家思想、礼仪乡土联系在一起,使得官僚本身能够获取极大的社会资源。
在中国战争事情,官僚制度开始变形,官僚资本开始控制国民经济,官僚利用手中的权力迫使纸币贬值聚敛老百姓的钱财,这与西方的战争时期军火商人的发展不一样,如果是这样的话,国家实力反而会上升,但是各种官僚和军队势力很难瓦解中国几千年的自然经济的深厚根基,只要做得还是收刮民脂民膏的勾当。
其中有较大的缺陷就是,作者的文章学术并不是很强,对概念的逻辑和立论、证明的分析力度不够,文章一开始是发表在《时与文》杂志上,所以写得比较笼统和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