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关于高二下册历史教学教案范文
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高二下册历史教学教案范文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中高二下册历史教学教案范一:亚洲国家经济的发展
一、教材分析:《亚洲国家经济的发展》反映的是二战以后亚洲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亚洲民族国家经济的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是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与教材的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联系密切。亚洲民族国家经济的发展虽然起步较迟,但进入60、7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十分迅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启示又成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借鉴。因此,本节教材的教学成为本章教材的重要内容。二、教学目标
高二历史说课稿亚洲国家经济的发展1、主要掌握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以及西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理解“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均衡增长”战略、石油输出国组织等概念。结合区域,掌握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2、发展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使学生善于从典型的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原因中比较其异同。并分析亚洲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3、使学生在解读历史中感悟历史,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去审视亚洲历史发展的作用,并从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典型史实中总结经验。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阅读法、比较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布置预习提纲,要求学生根据学习提纲的要求自己进行预习。2、出示《亚洲的经济发展形势》图,让学生熟悉亚洲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3、提出问题:“亚洲民族国家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引导学生从国际政治和经济、亚洲国家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入手分析。有利因素:世界政局相对稳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民族独立;劳动力和资源丰富;
不利因素: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亚洲国家生产力落后。
4、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简况表
地区
气候类型
主要国家
发展概况
经济类型
存在问题
备注
东亚
东南亚
南亚
西亚5、比较韩国和新加坡经济发展原因的异同。6、归纳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发展速度快;发展不平衡;类型多样。
7、讨论: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启示。启示: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且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也要更加国际条件,适时调整政策;同时反对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仍然是亚洲各发展中国家必不可少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8、强化训练:(1)二战后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发展具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亚洲新兴国家经济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面临哪些主要问题?(2)战后,北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各呈现怎样的经济发展形势?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看,应如何认识?
高中高二下册历史教学教案范二:新文化运动
一、说教学目标(本节课共有三个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
1、掌握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时间、及发展概况。
3、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4、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第二、德育目标
1、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的中国人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主张民主和科学。反映了他们为振兴中华,向西方学习的新探索。
2、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鲁迅想西方学习,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三、能力目标
高二历史新文化运动说课稿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前后时期的变化,正确认识其性质和影响,使学生正确认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提高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运用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陈独秀等重要历史人物,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说教材分析
全节共三大史实: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影响。本节贯穿一个主题:新文化运动。本节重点是突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概况。难点是如何挖掘出新文化运动背后深刻而有价值的东西。因此:
三、说怎样突破难点、重点
根据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概况。
2、教学难点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及其影响。
3、教学方法:我采用讲述法、比较法、分析评价法、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做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4、突破重点:(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只有通过其内容的教学,才能深刻理解其实质,才能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当时的斗争精神和贡献。这一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把握本节内容的关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2)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是重点。它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构成新文化运动前、后期一个整体。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不断加深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认识,继而突破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这个重点。
5、突破难点:(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是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背景,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对辛亥革命前后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难以理解。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共同分析——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后,尽管成立了中华民国,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并没有改变,仍然处在封建军阀统治下,在思想领域中,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在辛亥革命前就不彻底,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继续用封建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思想上是黑暗时期。在经济上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袁世凯上台后,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为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所不能容忍,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2)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难点。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共同分析其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的认识。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向,让学生分析对东西文化的正确认识是什么。.在对新文化运动进行评价时,找准切入点,帮助学生既看到新文化运动巨大的历史功绩,又看到它的局限性和不足。教师应强调它的积极性是主要的,占主导地位。在此处可帮组学生整理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采用联系讲解法,引导学生回顾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四、说学生情况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基础差,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人教版的历史教材叙述简明、史实可靠、解释准确、知识性强,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针对性。
五、说活动与探究
这节课要抓住“向西方学习”这一主题,突出强调“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教学中要强调历史与现实结合,例如:在评价“_家店”这个口号时,要提倡用新文明方式看待祖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发现学生的亮点,充分运用“师—生—师”互动模式,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1、新课的导入:介绍近代前期先进的仁人志士学习西方的情况及辛亥革命后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向西方学习的潮流,即新文化运动,然后对新文化运动做一个总括性的介绍。
2、在讲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长期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的论战”、“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思考辛亥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袁世凯复辟帝制?从中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3、在讲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时,出示有关人物的投影片,帮助学生整理相关知识,对于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人物的生平可以采用讲述法。
4、在讲本节的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时,沿着两条线展开,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对于运动的主要内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其和意义,使之充实化、具体形象化,即与教材内容和补充资料对照,联系起来分析、认识。对于运动前后期内容的变化,教师应适当强调。分析它的影响,明确积极方面占主导地位。
六、说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一)说设计思路
本节充分运用“师—生—师”的互动模式,进行历史课开放式课堂教学,其主要目标是:探索历史学科的规律、特点,按照国家关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总要求,探索在高科技飞速发展形势下的历史教育、教学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培养新时代人才的人文综合素质。
(二)说现代教学手段
为了学生便于掌握、记忆,通过课件出示图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指导思想、代表人物、活动阵地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新发展及其影响。使纷繁复杂的知识点一目了然。
七、说上课心德
通过上课、说课活动的心得是要上好一堂适应教改的优质课。教师不但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能力、文化素养,还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同时要依靠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制作多谋体历史课件。如果不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将会不适应现代教学。另外,对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普通话不是很标准。
通过上课、说课活动使我清醒认识到: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才会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果,以适应时代、教改的需要;同时,也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历史教学只有为现实服务才具有生命力。
高中高二下册历史教学教案范三:神圣抗战的开始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内容是初中《中国历史》第四册的重点课文,是前面学习的“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西安事变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发展的结果。从这节课开始至第12课,学生将学习中国抗日战争史。因此,本课在整册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材结构:
----------------------------------------------------------------------------------------------------------------------------------------------------------------
--------------------------------------------------------------------------------
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正面战场的抗战 日军的侵华罪行(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有:卢沟桥事变的爆发和历史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经过;正面战场的抗战;国民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及其对抗战的危害;南京大屠杀(时间、经过、被杀人数)。 2、通过本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从思想上明确以下几点:(1)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2)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共倡导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基础,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的抗战。(3)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比较努力地进行了对日作战。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来的妄想,但由于国民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使中国丢失了华北、 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4)从南京大屠杀,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分析国民政府要抗战初期的功过,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点看问题的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四)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南京大屠杀。难点是:对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功与过的评价。二、教学教法:
高二历史说课稿神圣抗战的开始运用多媒体课件,提供有关历史资料(如纪录片片断、照片等),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加深学生对各知识点的印象。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学生思考来突破课文难点。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简要地回顾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对我东北、华北、华东的侵略活动,说明卢沟桥事变的爆发并非偶然。
(二)讲授新课:
一、以图说文,介绍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战的爆发。 在本目的讲解中,注意使用课本中的《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来说明卢沟桥在军事上重要地位。并结合课件,简要讲述事变的经过和二十九军将士英勇抵抗的情况,以加深学生对这一事件的了解。
二、联系旧知识,认识团结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的经过。 在讲述本目之前 ,应提醒学生注意标题中的“正式建立”这四个字,并引导学生回忆西安事变以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初步形成的情况,然后分四步(即中共发表抗日通电;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新四军;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结合课件讲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经过,最后讲明其重大历史意义。
三、讲、读、观察相结合,了解正面战场��国民政府组织的抗战。
在讲述本目之前,应向学生说明抗战一开始就存在两个战场,即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而本目讲的是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将在以后讲述。接着讲述日本在占领平津之后,制定了三个月的狂妄战略计划,以使学生对日本的全面进攻有一个总的了解。面对日本的全面进攻,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比较努力地进行了抵抗,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战役。结合课件,重点讲述淞沪会战、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 在讲述淞沪会战中,课文中的小字部份宝山县城姚子青营守城殉国和谢晋元团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的事迹,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材料,应让学生认真阅读。注意:在讲述淞沪会战结束,南京失守后,将教材放在最后面的“南京大屠杀”
一目作为一个小点提前讲述,以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在时间概念上的连续性。
在讲述南京大屠杀的过程中,利用课件并结合让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小字部份,要求学生记忆南京大屠杀的时间和被杀人数,从而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的残酷性和野蛮性,以使学生牢记这一深仇大恨。 在讲述平型关大捷时,要求学生记忆时间、我方参战部队、歼敌人数和在抗战的地位(即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通过演示课件中的画面,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八路军英勇作战的情况。同时提醒学生学生注意:尽管平型关战役取得胜利,但整个太原会战是失败了(为以后的教学内容埋下伏笔)。 在讲述台儿庄战役时,要求学生记忆时间、中国军队指挥官、歼敌人数及在抗战的地位(即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
通过演示课件让学生感受到当时作战的激烈和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同时了解尽管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但整个徐州会战以失败而告终。 在讲述完武汉会战之后,引用_话:“从一九三七七卢沟桥事变到一九三八年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那些在正面战场上进行了英勇斗争的军队和在战争中牺牲的官兵,都应受到崇敬和纪念。”对中国军队在抗战初期的作战情况作一个小结。
接下来,启发学生思考: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的军队一度英勇抵抗,并取得了一些战役的胜利,但却不断丧师失地,这是为什么?
让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因为国民党从抗战一开始就执行片面抗战路线。
具体分析:片面抗战路线即不发动群众,单独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因为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从根本上讲和人民是对立的。它害怕人民力量在抗战中发展壮大,因此不敢发动人民战争。最后指出片面抗战路线的严重危害:使中国丢掉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
(三)小结,布置作业:
通过小结及布置作业,进一步巩固本课时教学内容
高中关于高二下册历史教学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1.高中高一历史教学教案范例范文大全
2.高二历史上册教学计划范文5篇
3.启蒙运动历史备课教案优秀范文
4.高中历史百家争鸣教案优秀范文
5.教案范文分享
6.人教版高中政治体味文化教案范文
7.高二主题班会教案精选范文
8.高中主题班会教案五篇范文
9.高二英语教案范文五篇分享
10.祖国统一大业历史精选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