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锦集5篇

发布者:静虚散人 时间:2023-4-16 00:35

【精品】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锦集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品】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锦集5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

3、在老师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教学重点:理解意义,沟通加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五朵花、小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感受

1、出示情境图,读懂图意。

2、模仿做一做,边说边做。

3、指名说一说一共有几支铅笔。

4、集体交流数“一共有几支铅笔的方法”鼓励学生认真倾听、清楚表达。

二、实物操作

1、出示熊猫图,说说图上讲的`是什么故事?

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有2只熊猫在玩球,一共有几只熊猫?

2、用学具代替熊猫摆一摆,数一数。

3、和同桌说一说后集体交流,鼓励孩子认真倾听。

三、符号表达

1、小结:这两个数学故事可以用算式表示出来。出示算式:2+2=5

2、思考: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3、教师介绍加号、等号、算式的读法。

4、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5、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境可以用这个算式表示。

6、写一写算式。

7、摆一摆、算一算。说说加法算式在图中表示的意义。

四、巩固应用

1、一共有多少?

引导学生完整说图意,重点说出“又开来一辆”“又飞来一只”

2、说一说。

(1)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1+4=5来表示?

(2)观察情境图,交流书中呈现的实例。

(3)让学生结合不同情境解释算式的意义。

(4)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算式。

3、小结。这些问题都可以用加法算式来表示。

4、练一练,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全班交流。

五、总结,布置实践作业:在家里说说加法问题,并把算式记下来。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它源于分数,又有别于一般分数。在教学百分数意义时,要从实例出发,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生活中去学习百分数。通过比较得出百分数的概念,即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要特别注意的是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相比的一种联系,不表示一个数值。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量。这就是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所以百分数也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教学中,要注意孕含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思想,可通过让学生分析一些百分数表示谁与谁比,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并抓住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资料,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谈话。

同学们,昨天看新闻了吗?谁能给大家发布一条体育新闻。(生:第十二届亚运会于昨天在日本广岛结束,中国队共获得137枚金牌,名列第一。)对,中国的体育健儿在赛场上顽强拼博,为国赢得了荣誉。(注:上课当天为第十二届亚运会结束的第二天,1994年10月17日。)

亚运会结束后,通常要对各国获得金牌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有的制成统计表,有的绘成统计图,请同学们看这样一张图。

第十二届亚运会金牌分布情况统计图

1994年10月

像这样的图,同学们见过吗?(见过)图中的数叫做百分数,你们见过百分数吗?(见过)在哪里见过?(生:在报纸上看见过;在包装盒上看见过;在爸爸单位的办公室里看见过;在像老师给我们看的这样图上见过)

揭示: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

2、导入:为什么经常要用到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什么叫做百分数呢?今天我们学习百分数。(板书课题)

[针对学生对体育比赛很感兴趣的特点,课上先让学生发布一条体育新闻,立即吸引了学生。再出示第十二届亚运会金牌分布情况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图中的百分数,引导说出在哪里看过百分数,并提出共同探求什么叫做百分数,学生非常乐意,并且兴趣盎然。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地导入新课。]

二、引导探索,揭示特征

(一)教学百分数的意义

1、引导学生自学教科书上第128页的例题。

思考:

(1)例题中为了比较什么,通常用百分数进行比较的?

(2)用百分数比较有什么好处?

(3)什么叫百分数?

让学生自学课本后,同座同学议论思考题。

[唤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百分数的意义。]

2、集体讨论,揭示意义。

(1)例题中为了比较什么,是用百分数进行比较的?(三好学生所占比率的大小)

(2)在这里,比率这两个字怎样理解?(三好学生人数占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3)六年级三好学生人数所占的比率是多少呢?是怎么得到的?五年级呢?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成下表:

年级三好学生人数学生人数

六年级17100

五年级30200=

(4)用百分数表示三好学生所占比率的.大小,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后板书:分母相同,便于比较。)哪个年级三好学生所占的比率大?

(5)用百分数进行比较,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后,能约分的要不要约分?(揭示:百分数是分母是100的分数。)

(6)表格中,两个百分数的下面一格应填写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三好学生人数占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7)什么叫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例题中应把什么人数看成一个数,什么人数看成另一个数?谁能说一说表格中的百分之十七和百分之十五表示的意义?

(8)百分数的概念中提到了几个数?(两个数)百分数表示它们之间的一种什么联系?(倍数联系)

3、举例辨析,揭示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出示:(1)鸡的只数是鸭的;

(2)绳长是铁丝长的;

(3)一堆煤重吨。

师生讨论:

(1)这三句话中的三个分数,哪个是百分数?为什么?

(2)吨为什么不是百分数?

(3)这三个数都是分数,而前两个才是百分数。谁能说出百分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回答后出示下表:

分数百分数

意义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联系,也可以表示某个具体数量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联系

从而得出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联系,百分数后面通常不带单位名称。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师生讨论,初步建立概念后,再通过分数和百分数的辨析比较,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认识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联系,帮助学生理清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教学百分数的写法和读法

1.为了区别于分数和便于书写,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采用百分号%来表示。教师示范百分号的写法后,让学生板演,进行书写练习,并让学生比较哪一个写得最好看。

2.教师示范书写百分数,引导学生写黑板上和上例中的百分数。

3.教学读法。指出百分数只读作百分之几,而不读成一百分之几,齐读百分数。

(三)揭示百分数的特征

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它特殊在哪里呢?引导学生说出百分数的特征:

1、分母相同,便于比较;

2、只表示倍数联系;

3、采用百分号%表示。

三、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读出百分数,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先让学生自由地读练习三十第1题中的百分数。读后提问:

(1)1%是最小的百分数吗?这组百分数中还有比1%小的百分数吗?(0.5%)

(2)百分数的分子有的是小数,有的是整数,有的大于分母,有的小于分母,这是为什么呢?(指出:百分数固定分母是100,也就是把比较的标准平均分成了100份,相比较的量就可能是这样0.5份、1份、121.7份、300份等)

2、教师投影出示下图,

(1)用百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教师先用红色画上8格,让学生用百分数表示出来,并说出8%的含义。然后用蓝色画出32格,让学生用百分数表示后提问:你还能看出一个百分数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40%;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60%)

(2)用阴影表示百分数。

借用上图,让学生用阴影部分表示出65%和100%。然后让学生独立练习练习三十的第3题。

[学生根据老师画出阴影部分的大小,写出百分数后,并没有因而而满足,而是启发学生说出8%和32%的具体含义,启发学生紧扣百分数意义说出含义,将百分数概念变得形象具体。启发学生回答:在图中,还能看出一个百分数吗?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也渗透了百分数相加减的思想方法,为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提供感性材料。]

3、口答。

先让学生写出10个百分号,学生动笔书写的过程中,教师突然叫停笔。然后要求学生用带有百分数的句子回答已经写好的个数。(如一学生写好3个百分号,则回答:已经写好的个数占要写个数的30%,或完成任务的30%。)

4、选择练习。

出示一组百分数。

6%3.9%120%98%100%

(1)提问;这一组百分数中,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哪两个最接近?

(2)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1)今天的课上,由于学生们认真听讲,学会同学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00%)

(2)大同小学学生每月的零花钱占学校买图书钱数的50%。开展节约活动后,只占()。(3.9%或6%)

(3)小汽车的速度是卡车速度的()。(120%)

(4)由于全班同学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这个单元考试的及格率必定能达到()。(100%)

5、读出下面的句子,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1)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5%。

(2)我国的人口约占世界的20%。

(3)人脑的重量约是人体重量的2%-3%。

(4)一本书已看了40%。

(5)自行车厂上半年完成生产计划的60%。

提问:

(1)第一、二句话中的百分数表示谁与谁比?把这两句话联系起来看,我国用只占世界5%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0%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小事。如果我国人口有所控制,如我国的人口只占世界的15%,甚至更少,那么,人民的生死水平将会怎样?(提高)我国的经济建立的速度将会怎样?(更快)

(2)一本书已看了40%,说明还剩百分之几没有看?(60%)已看了40%,是不是必定看了40页?如果是看了40页,这本书有多少页?如果这本书有200页,已看了多少页?如果有300页呢?如果有1000页呢?

(3)自行车厂上半年完成生产计划的60%,如果下半年也完成计划的60%,这样,全年的计划完成了吗?是正好完成,还是超额完成?超额了百分之几?(20%)你是怎么算出来的?(60%+60%-100%=20%)

[学生读出含有百分数的句子后,教师提出一组问题,引导思考,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意义,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做好孕伏]

6、再出示第十二届亚运会金牌分布情况统计图,让学生读出图中的百分数,并说出表示的意义。

[亚运金牌统计图的再次出现,让学生说图中百分数的意义,巩固深化了新知识的学习,在一节课中,由设疑到答疑,前后呼应,便于学生领悟其所以然,做到结构完整。]

四、课堂作业

教科书练习三十第4、5题。

五、课堂小结

六、游戏

请这节课学会的同学举手,(全班56人都举起了手)谁能用百分数说一句话,说明现在同学们举手的情况。(这节课学会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00%)现在四个组的人数同样多,如果其中一组同学举手,举手的人数可用什么百分数表示?(25%)它表示的意义是什么?两组同学举手呢?三组呢?

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大大的百分数:25%,说:这个百分数表示第一次离场的同学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第一次可以走多少人?(一个组同学的人数14人)老师让第一组同学先离场。接着,又板书一个25%,提问:这个百分数表示第二次离场的同学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又可以走多少人?又让第二组同学离场。还剩下两组同学,提问:老师再写一个什么百分数,大家都可以离场?(50%)这个50%表示谁是谁的50%?学生回答后,一起离场。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根据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比例尺;会根据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

2、理解比例尺的应用,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方程求实际距离

教具准备:中国、浙江地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你们会画长方形吗?

现在请大家在本子上画一个长20米,宽8米的长方形你能吗?怎么办?

我们在绘制地图和其它平面图形的时候,要把实际距离缩小(或扩大)一定的倍数后再画到纸上,这时就要涉及到一种新的知识比例尺。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1。一条步行街,长240米,在平面图上用12厘米的`线段来表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1)根据题意,写出比。

(2)单位不同,要化成相同单位以后,再化简比。

12厘米:240米

=12厘米:24000厘米

=12:24000

=1:20xx(或)

2、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1)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比例尺

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上题中的比例尺可以写为:

由上面关系式,已知其中两个条件,能否求出第三个关系式?(请学生说出其它两个关系式)

3、教学例2。

在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上海到北京的距离是3.5厘米,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1)思考:怎样根据比例尺的数量关系求出实际距离。

(2)请学生试一试,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做后对照书本。)

(3)如不用方程解可怎么做?

4、试一试。P55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1、2、3、4题

四、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划出书中概念。

3、熟记三个数量关系。

五、《作业本》第24页。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重点:认识倒数并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与整数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口算:

上面各式有什么特点?

还有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请你任意举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

(板书:乘积是1,两个数)

二、引入新课

刚才我们所举出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

(板书:倒数)

三、新课教学

1、乘积是1的两个数存在着怎样的倒数关系呢?

请看:,那么我们就说是的倒数,反过来(引导学生说)

是的倒数,也就是说和互为倒数。

和存在怎样的倒数关系呢?2和呢?

2.深化理解

提问:①什么是互为倒数?

怎样理解这句话?(举例说明)

(的倒数是,的倒数是,......不能说是倒数,要说它是谁的倒数。)

②0有倒数吗?为什么?1有倒数吗?什么?(0虽然可以看作几分之0,如,,......但是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分母为0,不成立,所以0没有倒数,另外0和任何数相乘却为0。1可以写作,1与相乘还是1,符合倒数的'意义,所以1的倒数是1)。

3.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师设疑: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呢?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

①出示例题

例:写出、的倒数

学生试做讨论后,教师将过程板书如下:

所以的倒数是,的倒数是。

(能不能写成,为什么?)

总结: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②深化

你会求小数的倒数吗?(学生试做)

四、训练、深化

1.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出示课件一下载)

2.求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出示课件二下载)

3.判断

①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

②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③0没有倒数。()

4.提高

会填了吗?

如果末尾加上=1怎么填?

如果末尾加上=0怎么填?

如果末尾加上=2怎么填?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倒数的哪些新知识?什么叫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六、课后作业

练习六2、3

七、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一、 从生活中感知

1、 欣赏建筑中的对称美

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建筑物吗?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著名建筑物的照片,咱们来欣赏一下,好吗?(播放照片)

你觉得这些建筑物怎么样?

这些建筑物之所以看起来这样赏心悦目,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一种对称美。

2、 欣赏生活中其他具有对称性的物体

除了有些建筑具有对称的特点,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也是对称的。你能来说一说吗?

是啊,对称的物体的确很多。大家看,边解说:许多动物的外形是对称的。有些艺术品是对称的。飞机的外形也是对称的,如果飞机不对称的话,会怎么样?看来对称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有时也是必须的。

二、 在操作中研究

1、 在操作中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现在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可以得到一些平面图形,(出示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咱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会研究!现在就请轻轻打开1号信封取出图形,开始!(学生活动)

交流:研究之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指名4个学生回答一下,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师指导他举起图形展示,同时将他研究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把没有讨论的图形贴上黑板,

那其余的图形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呢?

是啊,我们发现这些图形都能对折,(板书:对折)(课件演示)

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大小一样、形状一样,(课件演示)能够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

中间的折痕呢,就像一条轴,这种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完成板书)

2、试一试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2号信封里的这些图形(出示信封)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教师收掉黑板上的六个图形。

交流:

在我们研究的这六个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你是怎么发现的,你能很快地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方法吗?

(三角形:这种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梯形:这种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五边形:这种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还有谁和他折得不一样?

长方形除了竖着折两边能完全重合,横着折也可以。(教师演示)

正方形:正方形也有几种折法可以使两边完全重合

那有没有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呢?你怎么会认为它不是呢?

4、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那你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呢?在动手之前,我们先来开个小小讨论会,每个小组讨论这三个问题:

(1) 做什么图形?

(2) 选什么工具?

(3) 怎么分工?

好,开始!

学生讨论。

你们讨论出一个方案了吗?

那就请大家各显神通吧,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品最有创意。

教师巡视,要是他们时间够的话可以请他们多做一个。要是发现做两个的,请他们展示做的好的那个。

交流:你们做的是什么图形?是怎么做的?

三、 识别轴对称图形

1、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找到它。

现在就请同学们在纸上的这些图形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谁上台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紫荆花:它为什么不是呢?教师拿教鞭在屏幕上 一指,因为它里面的图案对折后两边不能完全重合。

C:为什么是呢?/谁有不同意见。这就说明并不一定要左右对称才行,换个方向对折也可以,一次折不出,就多试几次。

2、 画一画。

请同学们看第二张纸,

图上都只画出了每个图形的一半,你能画出它们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我们先来画第一个。

请你说说你是怎么画的?还有其他画法吗?

第二种画法更容易。

先观察给出的一半图形,确定另一半图形的各个顶点,再连点成线比较容易。

再来画一下第二个。

请一个学生来展示一下。

你和他一样吗?

四、 全课小结

好,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请同学们看这,教师表演剪纸。谁来说说我刚刚剪纸时运用了什么知识?课后请同学们到生活中去寻找一下,看看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你还能想到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作用吗?

机动:连一连

你是怎么判断的?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