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学数学教案集锦5篇

发布者:我是70后 时间:2023-4-9 00:30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集锦5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书写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和要求。

2、结合具体操作,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能对除法竖式作出合理的解释。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竖式中各个部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用小棒摆正方形,今天我们继续摆一摆,请同学们拿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看看结果怎样?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1)能分几组,有剩余吗?(能分3组,剩1根)

(2)怎样列式表示?13÷4=3(组)……1(根)

(3)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加法、减法和乘法的时候,除了列横式之外,还可以怎么列式?(竖式)

没错,除法和它们一样,也可以写成竖式的,那么,怎么写除法的竖式呢?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出示除法竖式。

1、这道除法算式可以写成这样的'竖式。(结合教材图片)像汉字“厂”的符号表示除号,除号里面的是被除数,一撇的左边写除数,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数下面写除数和商的积,横线表示相减,最后是余数。

也就是:4……商

除数……413……被除数

12……43的积

1……余数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竖式,你知道竖式中的每个数的含义吗?

预设:

(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分成几根,3表示13根小棒,每份分4根最终分成的份数。

(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乘积,1表示余下的一根小棒。

师生总结:除法竖式的一般写法分为三步:一除二乘三减。

2、指导学生练习书写竖式,师巡视订正。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的除法竖式,大家会写了吗,我们是怎样写除法竖式的?我们回顾一下。(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写竖式的步骤以及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3、师: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学生动手分小棒,然后集体讨论,反馈信息。

预设:

(1)16根小棒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2)可以写算式16÷4=4(组)

(3)它的竖式可以仿照前面的方法来写,被除数换成16,除数不变,商是4,除数和商的积是16,这里没有余数,相当于余数是0,表示没有余数。

4

416

16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2题。

指导学生分别拿出11、12根小棒,每3根一组分一分,根据分得的结果,确定商和余数,然后书写除法横式和相应的除法竖式,先写在书本上,然后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用小棒代替棒棒糖,分一分,写一写竖式,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然后指名说说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竖式

4……商

除数……413……被除数

12……43的积

1……余数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单元内容:教材第2-8页的内容。

单元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2、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单元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第一课时时、分、秒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

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①课件出示。

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③课件出示。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

③1分钟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长呢?

出示钟表滴答声,学生闭眼感受。

⑤1秒钟能做哪些事?

学生畅谈,课件出示。

一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

一秒钟,蜂鸟振翅55次;

1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千米,从太阳接收486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9个星体发生爆炸结束其“生命”。

⑥感受几秒

师吟诵《明日歌》。猜一猜,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

计时验证。

师吟诵《长歌行》。估一估,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估的?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第6页第2题。

2.课本第6页第1题。

3.课本第6页第3题。

4.课本第7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1.课件播放《长歌行》,说说你从中知道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掌握24时计时的方法及其与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学会推算经过时间.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的方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时间与时刻,并能计算一日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线1台的儿童动画片晚上几点开播吗?(晚上6时)

晚上6时又可以说是几时?(18时)

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计时法?(电视中、报纸上、商店营业牌上……)

像18时这样的计时方法,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

二、探索新知.

教学24时计时法.

(1)教师讲解: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教师: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我们看钟表.(给学生演示教具)

教师: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之一.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钟声在什么时间敲响?(夜间十二点)

教师:把时针调到12时.对,夜间12点,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把这一时刻称为0时.

教师提问: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针是怎样走的.(给学生演示教具)同学们,除夕之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到第12下时,新的一年开始了.此时此刻,钟面上 的时针和分钟都指向数字12——夜里12时.就是0时,24时计时法也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接下去是凌晨1时、凌晨2时……(老师边拨边讲)上午8时、9时……直到中午12时.(再接着拨)下午1时、2时……晚上8时、9时……直到午夜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刚才我们从中午12时拨到夜里12时,时针又走了一圈,又是12小时.

教师提问:你们想一想刚才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一共是几小时?(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

启发学生:举例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采用了24时计时法.

(2)让学生拿出“24时钟表盘”,自己拨拨.

分组讨论: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明确:24时计时法中,时针走第一圈时,钟面上的时数与普通计时法相同;而时针走第二圈时,就等于用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也就是比普通计时法的下午时刻多12小时.这样,下午1时就是13时,下午2时就是14时……最后到夜里12时,就是24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

(3)口答.

①下午 3时是几时?(15时)

②早上7时是几时?(7时)

③中午1时是几时?(13时)

④晚上8时是几时?(20时)

请你在钟面上拨出16时、22时30分.(动手操作,集体订正.)

(4)学习24时计时法

教师讲解:用24时计时法,就是把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的时刻(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

师生互动:教师拨第二圈,下午1时、2时……学生依次回答:13时、14时、……23时、24时或0时.

教师说明:为了区分某一时刻,一般用“凌晨”、“早晨”、“上午”等来描述一天从0时起到中午12时止这段时间里的时刻;用“下午”、“晚上”、“夜里”等来描述一天从中午12时起到晚上12时止这一段时间里的时刻.

(5)学生分组对练.

A.一组把下午和晚上的时刻报出来,另一组用24时计时法说出相应的时刻.(如下午4时 答:16时)

B.一组把24时计时法的时刻报出来,另一组用普通计时法说出相应的时刻.(如:20时 答:晚上8时)

2.教学例1.

出示例1:一列客车18时20分从北京开车,22时40分到达石家庄.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教师提问:谁能说说18时20分是时间还是时刻?(时刻)22时40分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例:

教师提问:从图中看到列车从18时20分到22时40分中间所经过的这一段表示的是什么呢?

教师补充说明:表示的是这列客车在路上行驶的时间,一般用“几小时几分”表示.

分组讨论: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学生汇报: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教师总结概括:可以将18时20分到22时40分分成两段,看上图:

从18时20分到22时20分,中间相差4小时.

从22时20分到22时40分,中间相差20分.

两段合起来说是4小时20分.

反馈练习:从上午8时到11时50分经过( )小时.

出示例2:一个商店门口挂着这样的牌子(如下图).这表示全天营业多少时间?

出示图片“24时计时法(例2图1)”

观察并思考:右图牌子上用的什么计时法?

同桌讨论:怎样来计算今天的营业时间?

(教师可提示:分上午、下午各多少小时,合起来就是全天的营业时间)

教师订正:从上午8时到中午12时是4小时.下午时间从中午12时到下午7时是7小时,全天营业时间是4+7等于11小时.

(教师板书)上午营业时间:12-8=4(时)

下午营业时间:7时

全天营业时间:4+7=11(时)答:全天营业时间是11小时.

分组讨论:为什么算式中单位名称是“时”,而答题中是“小时”呢?(教师讲解)

教师提问:谁能给这个商店换块新牌子表示的营业时间不变,但更简洁吗?

教师出示图片“24时计时法(例2图2)”

学生思考:这块新牌子是什么计时法?该怎样计算开业的时间?

(全班同学动笔列式,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板演.)

板书:营业时间:19-8=11(时)

集体评价新牌子和旧牌子,请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使学生明确:换牌子后营业时间没有变,还是11时;但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更简明方便.

三、巩固练习.

(1)口答.

①17时是下午几时?23时是晚上几时?

②从早上6时到下午4时,有几个小时?

③小华每天早上7时半到校,11时50分放学.他上午在校多长时间?

④北京开往某地的火车,早上5时54分开车,19时55分到达.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订正:

①17时是下午 5时,23时是晚上 11时.

②有10个小时.

③他上午在校4小时20分.

④路上共用了14小时1分.

(2)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在括号里画“×”.

①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早晨8时10分上课,上一节课后应该在8时50分下课.( )

②15时就是下午5时.( )

③计算上午8时到下午5时是多长时间,可以用8—5+12来计算,对吗?( )

订正:①(√) ②(×) ③(×)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下面的时刻.

下午3时 上午10时 晚上9时

下午6时 晚上10时 下午2时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6时 12时 5时30分 24时 16时 18时45分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难点】

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三、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课件、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以小精灵明明带我们去动物乐园,看见一群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还有一道算式,这个情景引出: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复习连加连减的计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第47页例1: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观察画面,收集信息

2.分析信息,提出问题(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方法二:综合算式,53-24+38=67(人)。

4.反馈解法,初步感知(全班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教师板书)

5.比较归纳,总结算法:(全班交流讨论)

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6.深化概念,运用计算

(1)讲解脱式计算53-24+38的`书写格式,教师示范板书,边讲解边说明计算方法,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2)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汇报交流,列综合算式:53+38-24,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改错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

3.书中练习题:先学生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课后继续提出能用今天的算法解决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假如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 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 与规范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3)展示交流。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