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在大海中永生》教案优秀

发布者:鸡闻起舞 时间:2023-3-24 00:32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在大海中永生》教案优秀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在大海中永生》教案优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在大海中永生》教案优秀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在大海中永生》教案优秀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呜咽”“痛悼”“永生”在文中的意思

2、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体会人民为失去了小平爷爷这一伟人而悲痛的感情,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缅怀小平爷爷超越时代与国界的影响,这是重点部分,也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教法:

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品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品读,体悟人民和小平爷爷的血肉亲情,缅怀小平爷爷伟大的功绩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教学思路: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我构建、学习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因而,为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我将此课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清脉络,学习课文第一段。给足时间使学生读、思、划、批,自读之后有个人的感受、体验和见解。第二课时:深入研读课文体会感情。通过抓关键词、多种形式的读,多媒体等手段,引导学生悟清传情,内化迁移。

板书设计:

在大海中永生

也许……也许……

撒向大海丰功伟绩

也许……也许……

告别大海怀念

教学活动设计:

一、激情导课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缅怀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继续在浩渺的大海中追忆、怀念这位伟人。 1997年2月19日,敬爱的邓小平爷爷因病在北京逝世,他的离去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全都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位历史伟人骨灰撒大海的情景吧。

2、师: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一代伟人从此告别人世,课文会怎么描写这感人的一幕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3、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呜咽”“痛悼”“永生”在文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

(3)体会人民为失去了小平爷爷这一伟人而悲痛的感情,缅怀他的丰功伟绩

二、民主导学

1、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2---4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三节讲了什么?

生答,师板书:撒向大海

(2)师:在骨灰撒入大海的那一刻,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指名读第2自然段

(3)师:“呜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大海在呜咽?“痛悼”是什么意思?

(4)师:人们痛悼伟人,悲痛不已,所以听到寒风卷着浪花,便感到大海在低声哭泣,这是用了什么手法?(拟人)借大海来表达人们什么样的心情?(悲痛)痛悼伟人的离去。正如杜甫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指名读,师评价:你的朗读流露出一种既悲痛又不舍的感情。

再指名读

江河动情,天地同悲。男生齐读。

大海呜咽,寒风痛悼,这是我们心情的真实写照。女生齐读。

(5)师:奔腾不息的浪花将把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往哪里呢?生默读第3自然段,用“-------”划出来。

生交流

师:这四个地方用四个什么连在了一起?(也许)这就构成了(排比句),还用了什么修辞?(拟人)从哪儿看出来的?(送)

指名读

(6)师:让我们与奔腾不息的浪花一起去缅怀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吧!

指名感情朗读课文

师:你读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为什么?(邓爷爷的影响越来越大)

指名读

(7)师:当奔腾不息的浪花把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时,祖国人民会说些什么?当浪花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时,港澳同胞会怎么说?当骨灰送往三大洋的时候,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民众又有什么话对邓爷爷说呢?

生发挥想象,说一说

(8)师:邓小平的伟大思想在中国历史、世界历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的形象永远留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中,他人生的征程,最终汇入浩瀚的大海,同时昭示着一个真理:敢向时代潮头立,沧海一粟也永恒!

生齐读排比句并试着背诵

(9)师:从那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人民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

出示第6自然段,齐读

师:邓爷爷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他的影响超越了时代,超越了国界

课件理解“超越时代”,“超越了国界”

出示第3自然段,读给同桌听并说说理由

朗读交流

(10)师: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

连读2---4自然段,在朗读声中铭记邓爷爷的丰功伟绩和光辉形象

2、学习第三段

(1)师:专机盘旋,水天一色,波浪翻滚,骨灰、鲜花和海水化为一体,伟人和大海融为一体,此时此刻,我们仿佛又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

出示第6自然段,指名读

(2)师:小平爷爷深情地爱着祖国和人民,他鞠躬尽瘁,日理万机,把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生前留下遗嘱,捐献角膜给失明的人,解剖遗体供医学研究,这是他留给党和人民的一份最为珍贵的遗产。

齐读邓爷爷的话

(3)师: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们同在,与蓝天同在,与长城同在

出示:邓爷爷与﹍﹍同在

(4)师:言为心声,此情此景,人们由衷地发出:我们衷心爱戴的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师:“永生”是什么意思?指具体的生命么?(不是,是指他的丰功伟绩。师板书:丰功伟绩)

三、检测导结

1、师:邓爷爷与世长辞了,我们告别大海,但他的音容笑貌永远浮现在我们眼前,他震撼人心的话语永远回响在我们耳边,同学们,你有什么话想对九泉之下的邓爷爷说呢?

指名说

2、师:万千话语,万千情思,都说不尽邓爷爷的丰功伟绩,他为祖国和人民贡献了他的毕生精力,其中影响的是他提出的“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他的丰功伟绩将在大海中永生。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对邓爷爷的怀念之情吧!(板书:怀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在大海中永生》教案优秀2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情感主线,紧扣“情”字,以读代讲,在读中理解体验,读中感悟。感悟伟人的丰功伟绩,感悟伟人的高尚情怀,让学生在心灵上受到震憾,在情感上得到熏陶,思想上受到启迪。

2、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立足文本,抓住学科特点,以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语文素养形成为目标,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3、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老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体现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心灵对话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情感主线,紧扣“情”字,以读代讲,在读中理解体验,读中感悟。感悟伟人的丰功伟绩,感悟伟人的高尚情怀,让学生在心灵上受到震憾,在情感上得到熏陶,思想上受到启迪。

教学方法:

1、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语,读中悟情,以情促读,读中深化认识,陶冶情操。

2、创设情境,引领体验,合作对话,自主构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音乐导入,提示课题

1、课前首先让我们一起重温一首熟悉的歌曲,注意用心灵去倾听、去感触。(播放《春天的故事》)

2、以前听过这首歌吗?知道它歌颂了谁吗?(邓小平)

3、出示邓小平画面,简介邓小平生平。

4、揭题、读题。然而,1997年2月19日,这位历史伟人却悄然闭上了眼睛,离我们而去了。他的离去是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今天,让我们再一起来缅怀这位历史伟人,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板书课题:在大海中永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顺序

1、请同学们放声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笔把你认为读不准的字画上横线。(师巡视,指导)

2、通过刚才的初读,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交流)

同学们说的很好,让我感觉到你们是用心用情去读课文了。那么,请你来看看这些生字,都认识他们吗?

(1)指读,齐读。

(2)、老师这里有一个字在课文中读-------ye,词语是---呜咽,那么你还知道它还有一种读音吗?yan,谁能给它组个词?

3、生字都认识了,请你仔细来读读这些词语。(出示词语)

(1)、指读,齐读。

4、我们已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你们有信心读好课文吗?(出示课文内容)

三、跟读课文,渲染感情。

1、同学们初读课文的任务完成的不错,现在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读,用心好好感受,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播放课文录音)

2、反馈: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能根据教师提示补充小标题吗?

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

3、同学们,刚才听课文朗读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想说些什么?

4、再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还有哪些地方时你不理解的?

质疑、师归纳总结学生未解决的问题

(未解的问题:1、为什么说邓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怎样理解?

3、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3、这么多的问题我们通过读课文一定能够解决,让我们下节课继续去探索吧!

六、布置作业,巩固拓展:

1、按笔顺规则,在书上描红

2、抄写生字词,将自己喜欢的句子摘录到“采蜜集”里。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