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1
设计意图:
在《我找到的危险》活动中,孩子找到了许多危险,观察到幼儿的兴趣很浓,于是我同孩子一起生成了这样一节教学活动。让孩子通过歌曲创编的形式加深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基本掌握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含义;
2、能在理解歌词后在原歌词上进行创编,并乐意创编歌词;
3、知道身边有哪些危险,并学会保护自己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打火机、插座、暖水瓶、药瓶图片各一。一个幼儿被火烧手指、一个幼儿被电到、一幼儿被烫到、一幼儿倒下的图片。
2、图的注释。如:打火机(图片)X、一幼儿被火烧手指(图片)。
3、三只小猴子的图片,音乐、黑板、纸张和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幼儿练声,复习歌曲《三只小猴》,熟悉歌曲旋律。
1、幼儿跟音乐用唱的方式同老师和小朋友问好!练声!12 34 | 5 —| 54 32 |1 —||
教师指导语:“平时我们都在向老师和朋友打招呼,今天我们要换个不同的打招呼的`方法,仔细听。”(教师唱,引导幼儿回答。也可以幼儿同幼儿打招呼)
2、教师出示三只猴子,引导幼儿复习歌曲《三只小猴》;
教师指导语:“瞧,今天我们请了三只小猴子来做客,小朋友还记得他们的歌怎么唱的吗?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
(二)、基本部分:幼儿听教师范唱,幼儿根据图饰来学习教师改编的歌词并跟学和创编。
1、教师范唱改编歌词后的歌曲《三只小猴》,引导幼儿仔细倾听;
教师指导语:“老师觉得《三只小猴》的曲子很好听,于是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仔细听听歌曲里都讲了些什么?”
2、出示图饰,教师第二次范唱,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图片并理解歌词含义。
教师指导语:“刚才朋友们都说道歌曲中唱了些什么,那现在看看黑板上老师的图饰,在听老师根据图唱一次,会唱的朋友可以小声的跟唱。”
3、幼儿分组或分男女跟老师边看图饰边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歌词和歌曲旋律。
4、引出歌曲名字《危险的东西不要碰》,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
教师指导语:“这首歌曲的名字可不在叫《三只小猴》了,名字是《危险的东西不要碰》。那朋友们在想想,生活中除了这些危险,还有哪些?如果不小心保护自己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5、幼儿将找到的危险和不小心会发生的事情记录在纸上,教师此时清唱歌曲;
教师指导语:“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纸和一只笔,请小朋友将你们找到的危险和会发生的事情记录在纸上。”
6、教师小结幼儿的记录,并选择两三个有特色的幼儿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唱自己的所画内容;
教师指导语:“老师选了三个朋友的画,咱们来听听他们是怎样告诉我们危险的东西不要碰的?”
7、幼儿将自己的记录唱给身旁的朋友听同朋友分享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教师指导语:“朋友们都想做安全小卫士,那现在就把你创编的歌曲唱给身旁的好朋友听吧,用你们的歌声告诉他们这些是危险的东西不要碰。”
(三)、结束部分: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歌曲唱给同龄班的幼儿听,教师小结此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的歌曲唱给同龄班幼儿听;
教案我找到的危险:教师指导语:“作为安全小卫士的我们因该有的责任就是要学会保护自己和提醒别人学会自我保护,所以呀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隔壁大班去,希望你们能将自己创编的歌曲唱给他们听,让他们也能知道《危险的东西不要碰》,好吗?”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小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日常声中存在的危险,如火、电、刀等。
2.知道不能随意触碰危险物品,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4.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1.兔娃娃(手上包着绷带)布偶一个,自制安全警示若干。
2.幼儿用书。
3.挂图。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出主题活动。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呀?我们和他打个招呼,好吗?(如:小兔,你好!欢迎你来我们班做客。)。教师(出示小兔受伤的手):小兔的手怎么啦?我们一起来问一问他吧。(如:小兔,你的手怎么啦?为什么要绑着绷带?)另一名教师扮演小兔回答:昨天妈妈不在家,我自己在家里玩菜刀,不小心把手割破了。
教师请幼儿讨论小兔这样做对不对。
教师小结:小兔自己在家玩菜刀太危险了,手割破了,流了很多血,幸好妈妈及时把他送到医院。小朋友,刀是很危险的东西,不能玩。
2.结合幼儿用书《不玩危险物品》,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危险的,不能玩的。
教师小结: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很危险的,如打火机、火柴、电器的插孔、药品等,一不小心就会让我们受伤,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小心,在家不能玩危险的物品。
3.请幼儿说说家里或公园里还有哪些地方是危险的,要特别小心,不能去玩。
活动反思:
孩子年龄小,对任何事物都特别感兴趣,不管是否有危险,都会去摸索。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的发生幼儿划破扎伤身体等。如何让幼儿远离危险且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特进行"不玩危险的物品"的活动,让幼儿躲开危险,远离危险。
这活动我共分五方面来进行教学,首先让幼儿观察、认识安全标记。了解它的特征和意义。因为幼儿本身就有一定的认识基础,而且对这些标志比较感兴趣,所以课堂秩序还是很好的。
在翻开活动用书时,幼儿都能积极的举手告诉我书上图片描述的是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幼儿对于这些危险物品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意识;并对它们造成的.后果也是比较了解的,大多数的幼儿一次就把所有物品的用途都说出来了,但是对于他们的共同之处幼儿的回答就不太完整,虽然知道但是不能用一个较好的词语来进行概括,从这里我发现我班幼儿在语言发展方面,词汇还是不够丰富需要加强。
幼儿对"为什么这些东西是危险物品",不太了解,有的幼儿说"本来就是这样的"有的说"因为它会个给人和事物造成伤害"……因此,在我讲了以后幼儿就有了一种恍然大捂的神情,感到很高兴,还不时和边上的同伴那进行交流。课堂的气氛一下字就活跃了起来。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3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大灰狼卡片一张、故事光盘。有关图片4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看看谁来我们教室做客了啊。"(老师出示大灰狼的图片)"大灰狼""平时小朋友都是听老师讲大灰狼的故事,今天大灰狼要亲自跟小朋友讲一个他自己的故事,我们鼓掌欢迎吧。"
(二)过程:
1、播放动画片《不懂安全的大灰狼-危险的陌生人》吸引小朋友认真观看后提问:
①、大灰狼打开门遇到了谁?
②、陌生人最后把大灰狼骗到了哪里?
③、大灰狼最后怎么样了?我们能不能像大灰狼一样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呢?跟陌生人走呢?我们要怎样做呢?
2、出示图片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活动延伸:
"小朋友真棒,如果遇到下面这样的情况,我们怎么办呢?"(通过情境表演,加深小朋友的认知。)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集体讨论:①你认识她吗?②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③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五、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我们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不能随便吃他们的食物,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特别是我们到外边玩的时候不要离开爸爸妈妈或家人的身边。
活动小结:
在活动的开始部分通过观看《不懂安全的大灰狼-危险的陌生人》动画片,引发幼儿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谈谈对"陌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见陌生人应注意些什么。再通过结合图片直观的学习,帮助所有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如何应变可能遇到的危险。我认为仅仅告诉幼儿"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然后指导孩子如何去做。所以我在活动中设置了一些与幼儿实际生活非常贴近的情境,引起小朋友的兴趣。帮助小朋友认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共同分析判断,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要跟陌生人走。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4
活动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危险,如:火、电、刀等。
2.知道不能随意触碰危险物品,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PPT课件:不玩危险物品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危险,如:火、电、刀等。
活动难点:知道不能随意触碰危险物品,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图3,通过谈话引出主题活动。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阿姨的手怎么了?
·教师:阿姨为什么要绑着绷带?
·教师:阿姨在家,用菜刀时,不小心把手割破了。
·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在家不能玩菜刀,刀是很危险的东西。
2.观看课件图4,引导幼儿说说身边有哪些东西是危险的,不能玩的。
·教师小结: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危险的,如:打火机、火柴、电器的插孔、药品等,不一定小心就会让我们受伤,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小心,在家不能玩危险的物品。
3.观看课件图5-图11,让幼儿议一议图中小朋友的做法对不对?
4.观看课件图12,请幼儿说说哪些地方是危险的,要特别小心,不能去玩。
5.观看课件13,让幼儿认识匪警:110 火警:119 急救:120
6.初步认识常见的安全标记,欣赏儿歌《火灾来》、交通安全歌》和《地震自救歌》。
活动反思:
孩子年龄小,对任何事物都特别感兴趣,不管是否有危险,都会去摸索。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的发生幼儿划破扎伤身体等。如何让幼儿远离危险且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特进行"不玩危险的物品"的活动,让幼儿躲开危险,远离危险。
这活动我共分五方面来进行教学,首先让幼儿观察、认识安全标记。了解它的特征和意义。因为幼儿本身就有一定的认识基础,而且对这些标志比较感兴趣,所以课堂秩序还是很好的。
在翻开活动用书时,幼儿都能积极的举手告诉我书上图片描述的是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幼儿对于这些危险物品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意识;并对它们造成的后果也是比较了解的,大多数的幼儿一次就把所有物品的用途都说出来了,但是对于他们的.共同之处幼儿的回答就不太完整,虽然知道但是不能用一个较好的词语来进行概括,从这里我发现我班幼儿在语言发展方面,词汇还是不够丰富需要加强。
幼儿对"为什么这些东西是危险物品",不太了解,有的幼儿说"本来就是这样的"有的说"因为它会个给人和事物造成伤害"……因此,在我讲了以后幼儿就有了一种恍然大捂的神情,感到很高兴,还不时和边上的同伴那进行交流。课堂的气氛一下字就活跃了起来。
在第四个环节中主要让幼儿自己分辨哪些东西是危险的物品,不能吃也不能玩的。幼儿都积极的举手发言回答,总体来说幼儿的知识经验还是较丰富的,有些我也没有马上想到,但是幼儿一下子就联想到了,还对我说了很多发生在他们自己或者周围人身上的一些有关于这些危险物品造成的伤害,从中不难看出现在的幼儿知识面还是比较广的,他们都能对这些事情做出自己的评价,并进行分析,了危险物品对人的伤害
最后一个环节,幼儿积极讨论其他孩子的回答是否正确。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样的谈话方式,课堂的气氛非常热烈。当中有的幼儿说的不够准确,或语言表达不清楚的,其他幼儿还会进行指正,从这里可以看出幼儿已经基本掌握了对危险物品的认识和造成的严重性,活动的目标基本达到了!
最后我进行了一个简短的小结,把幼儿的讲述的内容进行了汇总,然后让幼儿欣赏儿歌《火灾来》、交通安全歌》和《地震自救歌》,进步一步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哪些地方危险不能去,哪些事情危险不能做。
2、知道简单的自我保护常识。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画有池塘、水井、马路、大树、操场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入课题:星期天宝宝想出去玩,妈妈说:出去玩可以,但我要考考你,做得到才能出去玩。
2、出示图片1,提问:这上面哪些地方能玩,哪里不能去玩?为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哪里能玩,哪里不能玩,为什么?
4、小结:池塘和水井边不能去玩,不小心掉下去会淹死的`;马路边不能玩,来往车辆很多容易出事故。操场上、院子里可以玩。
5、“你知道还有哪些地方也是很危险的,不能去玩?”让幼儿知道当地其他一些危险地方。
6、启发幼儿懂得,上街或到商场、公园去玩,应和大人一起去。
教学反思:
1. 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活动内容已被幼儿理解、尊重、接纳。有适度的自由空间,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都得到自主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师幼配合情况良好,教师能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2.对活动效果的评析。
本次活动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能充分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能很好的意识在安全的地方玩耍。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哪些地方危险不能去,哪些事情危险不能做。
2、知道简单的自我保护常识。
3、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画有池塘、水井、马路、大树、操场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入课题:星期天宝宝想出去玩,妈妈说:出去玩可以,但我要考考你,做得到才能出去玩。
2、出示图片1,提问:这上面哪些地方能玩,哪里不能去玩?为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哪里能玩,哪里不能玩,为什么?
4、小结:池塘和水井边不能去玩,不小心掉下去会淹死的;马路边不能玩,来往车辆很多容易出事故。操场上、院子里可以玩。
5、“你知道还有哪些地方也是很危险的,不能去玩?”让幼儿知道当地其他一些危险地方。
6、启发幼儿懂得,上街或到商场、公园去玩,应和大人一起去。
教学反思:
1. 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活动内容已被幼儿理解、尊重、接纳。有适度的自由空间,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都得到自主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师幼配合情况良好,教师能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2.对活动效果的评析。
本次活动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能充分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能很好的意识在安全的地方玩耍。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7
活动目标:
1、知道把珠子、扣子、硬币等小物品,赛道耳朵、鼻子、嘴巴里会有危险。
2、自己或者同伴有异物塞进口、鼻子、等处时,知道及时告诉大人。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资源《危险的小圆珠》。
2、各种小圆珠实物。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 游戏《指五官》。
教师说:鼻子、鼻子、嘴巴(或眼睛、耳朵、鼻子)。
请幼儿依次指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
(2) 教师带领幼儿分别闭上眼睛走一走,捂着耳朵听老师唱歌,轻轻捏住鼻孔、闭着嘴巴呼吸,具体感知一下五官的作用。
二、 讲述故事《危险的小圆珠》,引导幼儿感知异物入鼻的'危险。
(1) 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危险的小圆珠》。
提问:明明睡觉的时候偷偷地玩什么?他把小圆珠放到哪里了?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 小结:把小圆珠放在鼻子里,会堵住鼻孔不能呼吸。小圆珠如果进入鼻子深处,会很危险。
三、 引导幼儿说一说:怎样才能让五官避免伤害。
(1) 哪些东西不能放在耳朵、鼻子或嘴巴里,为什么?
(2) 进餐和吃水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 入园时不能带什么?午休时不能玩什么?
(4) 阅读幼儿用书第42-43页:简单了解有异物进入口、鼻、耳怎么办?
(5) 小结:笔帽、扣子、棋子、发卡、图钉、硬币等一些小的物品不能往耳朵、嘴巴、鼻子里塞;进餐吃水果的时候不能大声说笑,不然小饭粒就容易进入气管;早上入园不带小物品;午休时不咬拽衣服扣子、拉链,不玩被角、线头、棉花等,有异物进入口、鼻等处时要及时告诉老师;看到同伴不小心把小物品放入口、鼻等处时,要及时告诉老师。
活动反思:
通过这类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对物品作用的熟悉,也能够让幼儿在看图和听老师讲解的途中学习到危险的概念,懂得什么东西能够玩什么东西不能玩。在幼儿安全教育中必不可少。但是在此类教学活动中,并不能把所有的危险和有危险的物品都让孩子们掌握,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思想上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8
设计意图
孩子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什么事都想尝试一下,服装上美丽、新异的纽扣常常会吸引他们。有时衣服上的纽扣会松脱,由于纽扣的“小”与“巧”,特别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幼儿往往不自觉地会把小纽扣看一看、咬一咬,甚至无意中吞下,其焉险性是显而易见的。利用日常生活让幼儿学习正确的处理方法,有初步的`积极自我保护意识正是本次活动的主旨所在。
活动目标
1、知道吞吃小纽扣等异物是十分危险的。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录像:小纽扣旅行记。
2、预先约见“吞吃过异物”的小朋友。
3、联系医生到园。
活动过程
1、看录像,思考讨论:
(1)看录像:珊珊有一条新裙子,裙子上的扣子可美了,像甜甜的糖,珊珊总是喜欢低头看,用手摸。可是有一天:镜头一:珊珊发现纽扣掉在地上了。镜头二:珊珊把纽扣放在嘴里了,想尝一尝。镜头三:唉呀,纽扣吞下去了,珊珊难受极了。镜头四:珊珊看医生,医生说要等纽扣随大便拉出来。
提问:珊珊难受吗?为什么?
(2)师生共同小结:纽扣不能吞吃,既不卫生,又会危害身体健康。
2、交谈与访问:纽扣不能吃。
(1)与“吞吃过异物”的幼儿交谈其经历,引起幼儿注意。
(2)提问:“除了纽扣以外,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吃?”孩子找找周围“小”、“巧”易误会的物品,如小木珠、小棋子等。
3、讨论:纽扣是我的好朋友。
(1)提问:你的纽扣在哪里?有几颗?它们有什么用途?
(2)讨论:纽扣掉了怎么办?(告诉大人,先收起来,及时钉上。)
延伸提示
1、设立小盒子:发现异物及时收捡。
2、手工角放置针、线,及时为孩子钉补纽扣。
3、建议家长经常检查孩子的服装,特别是纽扣是否松脱。
教学反思:
小班的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好奇心强烈,喜欢接触新鲜的事物,往往忽略危险的存在,很容易发生意外和事故。本节活动课幼儿的活动氛围很好,大部分的幼儿知道不能把纽扣放在嘴里,并能指出班级有哪些小朋友把小东西放在嘴里玩,还能说出行为有哪些危害,相信宝宝们以后更能知道哪些行为、东西是危险的。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9
活动目标:
1、知道把珠子、扣子、硬币等小物品,赛道耳朵、鼻子、嘴巴里会有危险。
2、自己或者同伴有异物塞进口、鼻子、等处时,知道及时告诉大人。
3、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资源《危险的小圆珠》
2、幼儿用书第40-43页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 游戏《指五官》。
教师说:鼻子、鼻子、嘴巴(或眼睛、耳朵、鼻子)。
请幼儿依次指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
(2) 教师带领幼儿分别闭上眼睛走一走,捂着耳朵听老师唱歌,轻轻捏住鼻孔、闭着嘴巴呼吸,具体感知一下五官的作用。
二、 讲述故事《危险的小圆珠》,引导幼儿感知异物入鼻的'危险。
(1) 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危险的小圆珠》。
提问:明明睡觉的时候偷偷地玩什么?他把小圆珠放到哪里了?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 小结:把小圆珠放在鼻子里,会堵住鼻孔不能呼吸。小圆珠如果进入鼻子深处,会很危险。
三、 引导幼儿说一说:怎样才能让五官避免伤害。
(1) 哪些东西不能放在耳朵、鼻子或嘴巴里,为什么?
(2) 进餐和吃水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 入园时不能带什么?午休时不能玩什么?
(4) 阅读幼儿用书第42-43页:简单了解有异物进入口、鼻、耳怎么办?
(5) 小结:笔帽、扣子、棋子、发卡、图钉、硬币等一些小的物品不能往耳朵、嘴巴、鼻子里塞;进餐吃水果的时候不能大声说笑,不然小饭粒就容易进入气管;早上入园不带小物品;午休时不咬拽衣服扣子、拉链,不玩被角、线头、棉花等,有异物进入口、鼻等处时要及时告诉老师;看到同伴不小心把小物品放入口、鼻等处时,要及时告诉老师。
活动反思:
通过这类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对物品作用的熟悉,也能够让幼儿在看图和听老师讲解的途中学习到危险的概念,懂得什么东西能够玩什么东西不能玩。在幼儿安全教育中必不可少。但是在此类教学活动中,并不能把所有的危险和有危险的物品都让孩子们掌握,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思想上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10
设计意图:
在《我找到的危险》活动中,孩子找到了许多危险,观察到幼儿的兴趣很浓,于是我同孩子一起生成了这样一节教学活动。让孩子通过歌曲创编的形式加深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基本掌握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含义;
2、能在理解歌词后在原歌词上进行创编,并乐意创编歌词;
3、知道身边有哪些危险,并学会保护自己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打火机、插座、暖水瓶、药瓶图片各一。一个幼儿被火烧手指、一个幼儿被电到、一幼儿被烫到、一幼儿倒下的图片。
2、图的注释。如:打火机(图片)X、一幼儿被火烧手指(图片)。
3、三只小猴子的图片,音乐、黑板、纸张和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幼儿练声,复习歌曲《三只小猴》,熟悉歌曲旋律。
1、幼儿跟音乐用唱的方式同老师和小朋友问好!练声!12 34 | 5 —| 54 32 |1 —||
教师指导语:“平时我们都在向老师和朋友打招呼,今天我们要换个不同的打招呼的方法,仔细听。”(教师唱,引导幼儿回答。也可以幼儿同幼儿打招呼)
2、教师出示三只猴子,引导幼儿复习歌曲《三只小猴》;
教师指导语:“瞧,今天我们请了三只小猴子来做客,小朋友还记得他们的歌怎么唱的吗?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
(二)、基本部分:幼儿听教师范唱,幼儿根据图饰来学习教师改编的歌词并跟学和创编。
1、教师范唱改编歌词后的歌曲《三只小猴》,引导幼儿仔细倾听;
教师指导语:“老师觉得《三只小猴》的曲子很好听,于是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仔细听听歌曲里都讲了些什么?”
2、出示图饰,教师第二次范唱,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图片并理解歌词含义。
教师指导语:“刚才朋友们都说道歌曲中唱了些什么,那现在看看黑板上老师的'图饰,在听老师根据图唱一次,会唱的朋友可以小声的跟唱。”
3、幼儿分组或分男女跟老师边看图饰边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歌词和歌曲旋律。
4、引出歌曲名字《危险的东西不要碰》,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
教师指导语:“这首歌曲的名字可不在叫《三只小猴》了,名字是《危险的东西不要碰》。那朋友们在想想,生活中除了这些危险,还有哪些?如果不小心保护自己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5、幼儿将找到的危险和不小心会发生的事情记录在纸上,教师此时清唱歌曲;
教师指导语:“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纸和一只笔,请小朋友将你们找到的危险和会发生的事情记录在纸上。”
6、教师小结幼儿的记录,并选择两三个有特色的幼儿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唱自己的所画内容;
教师指导语:“老师选了三个朋友的画,咱们来听听他们是怎样告诉我们危险的东西不要碰的?”
7、幼儿将自己的记录唱给身旁的朋友听同朋友分享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教师指导语:“朋友们都想做安全小卫士,那现在就把你创编的歌曲唱给身旁的好朋友听吧,用你们的歌声告诉他们这些是危险的东西不要碰。”
(三)、结束部分: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歌曲唱给同龄班的幼儿听,教师小结此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的歌曲唱给同龄班幼儿听;
教案我找到的危险:教师指导语:“作为安全小卫士的我们因该有的责任就是要学会保护自己和提醒别人学会自我保护,所以呀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隔壁大班去,希望你们能将自己创编的歌曲唱给他们听,让他们也能知道《危险的东西不要碰》,好吗?”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小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1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哪些地方危险不能去,哪些事情危险不能做。
2、知道简单的自我保护常识。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画有池塘、水井、马路、大树、操场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入课题:星期天宝宝想出去玩,妈妈说:出去玩可以,但我要考考你,做得到才能出去玩。
2、出示图片1,提问:这上面哪些地方能玩,哪里不能去玩?为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哪里能玩,哪里不能玩,为什么?
4、小结:池塘和水井边不能去玩,不小心掉下去会淹死的;马路边不能玩,来往车辆很多容易出事故。操场上、院子里可以玩。
5、“你知道还有哪些地方也是很危险的,不能去玩?”让幼儿知道当地其他一些危险地方。
6、启发幼儿懂得,上街或到商场、公园去玩,应和大人一起去。
教学反思:
1. 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活动内容已被幼儿理解、尊重、接纳。有适度的自由空间,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都得到自主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师幼配合情况良好,教师能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2.对活动效果的评析。
本次活动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能充分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能很好的意识在安全的地方玩耍。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12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3.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活动准备
1.大灰狼卡片一张、故事光盘,有关图片4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看看谁来我们教室做客了啊。”(老师出示大灰狼的图片)
幼:“大灰狼”
师:“平时小朋友都是听老师讲大灰狼的故事,今天大灰狼要亲自跟小朋友讲一个他自己的故事,我们鼓掌欢迎吧。”
(二)过程
1.播放动画片《不懂安全的大灰狼—危险的陌生人》吸引小朋友认真观看后提问:
①大灰狼在门口玩的时候遇到了谁?
②陌生人最后把大灰狼骗到了哪里?
③大灰狼最后怎么样了?我们能不能像大灰狼一样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呢?跟陌生人走呢?我们要怎样做呢?
2.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三)结束
“小朋友们我们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不能随便吃他们的食物,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特别是我们到外边玩的时候不要离开爸爸妈妈或家人的身边。
活动延伸:
“小朋友真棒,如果遇到下面这样的情况,我们怎么办呢?”(通过情境表演,加深小朋友的认知。)
情境一:一个陌生的阿姨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集体讨论:①你认识她吗?②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③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活动反思:
在活动的开始部分通过观看《不懂安全的大灰狼—危险的陌生人》动画片,引发幼儿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谈谈对“陌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见陌生人应注意些什么。再通过结合图片直观的学习,帮助所有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如何应变可能遇到的危险。我认为仅仅告诉幼儿“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然后指导孩子如何去做。所以我在活动延伸中设置了一些与幼儿实际生活非常贴近的情境,引起小朋友的兴趣。帮助小朋友认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共同分析判断,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要跟陌生人走。学会自我保护,增强小朋友的自我保护意识。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1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基本掌握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含义。
2、能在理解歌词后在原歌词上进行创编,并乐意创编歌词。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1、打火机、插座、暖水瓶、药瓶图片各一。一个幼儿被火烧手指、一个幼儿被电到、一幼儿被烫到、一幼儿倒下的图片。
2、图的注释。如:打火机(图片)X、一幼儿被火烧手指(图片)。
3、三只小猴子的图片,音乐、黑板、纸张和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幼儿练声,复习歌曲《三只小猴》,熟悉歌曲旋律。
1、幼儿跟音乐用唱的方式同老师和小朋友问好!练声!1234|5—|5432|1—||
教师指导语:“平时我们都在向老师和朋友打招呼,今天我们要换个不同的打招呼的方法,仔细听。”(教师唱,引导幼儿回答。也可以幼儿同幼儿打招呼)
2、教师出示三只猴子,引导幼儿复习歌曲《三只小猴》;
教师指导语:“瞧,今天我们请了三只小猴子来做客,小朋友还记得他们的歌怎么唱的吗?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
(二)、基本部分:幼儿听教师范唱,幼儿根据图饰来学习教师改编的歌词并跟学和创编。
1、教师范唱改编歌词后的歌曲《三只小猴》,引导幼儿仔细倾听;
教师指导语:“老师觉得《三只小猴》的曲子很好听,于是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仔细听听歌曲里都讲了些什么?”
2、出示图饰,教师第二次范唱,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图片并理解歌词含义。
教师指导语:“刚才朋友们都说道歌曲中唱了些什么,那现在看看黑板上老师的图饰,在听老师根据图唱一次,会唱的朋友可以小声的跟唱。”
3、幼儿分组或分男女跟老师边看图饰边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歌词和歌曲旋律。
4、引出歌曲名字《危险的东西不要碰》,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
教师指导语:“这首歌曲的名字可不在叫《三只小猴》了,名字是《危险的东西不要碰》。那朋友们在想想,生活中除了这些危险,还有哪些?如果不小心保护自己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5、幼儿将找到的危险和不小心会发生的事情记录在纸上,教师此时清唱歌曲;
教师指导语:“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纸和一只笔,请小朋友将你们找到的危险和会发生的事情记录在纸上。”
6、教师小结幼儿的`记录,并选择两三个有特色的幼儿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唱自己的所画内容;
教师指导语:“老师选了三个朋友的画,咱们来听听他们是怎样告诉我们危险的东西不要碰的?”
7、幼儿将自己的记录唱给身旁的朋友听同朋友分享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教师指导语:“朋友们都想做安全小卫士,那现在就把你创编的歌曲唱给身旁的好朋友听吧,用你们的歌声告诉他们这些是危险的东西不要碰。”
(三)、结束部分: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歌曲唱给同龄班的幼儿听,教师小结此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的歌曲唱给同龄班幼儿听;
教师指导语:“作为安全小卫士的我们因该有的责任就是要学会保护自己和提醒别人学会自我保护,所以呀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隔壁大班去,希望你们能将自己创编的歌曲唱给他们听,让他们也能知道《危险的东西不要碰》,好吗?”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不仅体验到歌曲创编的快乐,同时也增强了孩子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意识。在活动中幼儿积极思考和踊跃回答问题这个现象,让我感受到了欣慰,这个欣慰在于幼儿这短短三个星期的安全教育没有徒劳,孩子在活动中逐渐的在成熟和成长。此类活动可以继续延伸下去,如大带小活动,幼儿的宣传安全小卫士活动,相信这样更能让孩子在活动中成长起来!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14
活动目标
1.了解在水边玩耍的危险。
2.知道在没有成人陪伴的时候不靠近水深的地方,不到危险的地方玩水。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资源:(1)有水的地方:湖边、河边、海边、游泳池等场景一组;(2)故事《小猫咪咪落水记》。
2.相关多媒体教学资源,幼儿学习资源《水中游玩要当心》。
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喜欢玩水吗?
幼: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玩水,你们有没有去过这些地方?
教师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水的地方(湖边、河边、海边、游泳池等)。
师:谁陪你们去的?你们是怎么玩的?(幼儿回答)
基本部分
1.师:小猫咪咪也很喜欢去这些地方玩耍。(教师出示小猫咪咪的图片)但是呢,小猫咪咪在水边发生了一件事,让小猫咪咪再也不敢独自去水边玩水了,是什么事呢?请听故事。
教师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2):故事《小猫咪咪落水记》。
提问:小猫咪咪是怎么跑出家门的?它都在水边干什么了?它为什么落水?如果没有鸭大婶,小猫咪咪会怎么样呢?
小结:水边虽然很好玩,但是水边又湿又滑,很容易发生危险。没有大人在身边,小朋友不能独自到水边玩耍。
2.互动讨论:他们的做法对不对。
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或阅读故事《水中游玩要当心》。提问:他们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1)在公园的中心湖:爸爸妈妈带淘淘划船,淘淘趴在船舷上,使劲够湖里的水草,船都被他压歪了。
(2)小河边:当当一个人挽着裤腿在捉鱼,晴晴站在窄窄的河沿上两手伸开在玩走平衡木的游戏。
(3)大海中:兵兵不顾妈妈呼喊,自己去追赶被海浪卷走的皮球;莉莉在爸爸妈妈的保护下跳海浪。
(4) 游泳池里:婷婷在妈妈的帮助下,带着游泳圈玩水;丁丁站在游泳池边模仿运动员跳水。
小结:在水中玩耍,一定不能远离大人,要避免做危险的动作。
结束部分:
完成幼儿学习资源的操作练习。
活动延伸
请家长与幼儿一起阅读幼儿学习资源,带领孩子到水边玩耍时及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15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玩、不靠近危险物品。
3、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挂图3幅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分别出示3幅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讲述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的对吗?
二、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险的?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后,总结出:尖锐的器具、火、电、煤气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危险的。
三、寻找危险的物品
将幼儿分成5人一组,分别到洗手间、各个区角及角落、睡眠室、院子里等地方寻找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危险的物品或玩具等,找到后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危险的预见能力。
渗透方式:
在一日活动中随时发现危险物品或事情,及时提醒幼儿注意。
活动反思:
通过这类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对物品作用的熟悉,也能够让幼儿在看图和听老师讲解的途中学习到危险的概念,懂得什么东西能够玩什么东西不能玩。在幼儿安全教育中必不可少。但是在此类教学活动中,并不能把所有的.危险和有危险的物品都让孩子们掌握,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思想上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16
设计意图:
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安全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幼儿午睡的时候,喜欢尝试把小手小脚放进小床的圆形支架里,或者在床缝中间扣来扣去。各媒体上也经常有幼儿把手伸进窟窿缝隙中拿不出来等报道。托班幼儿的安全意识非常弱,甚至有的根本没有(家庭保护),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了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在诙谐幽默的故事情节中,了解把手伸进“洞洞”中的危险,掌握安全常识和求救方式。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把手随便伸进小洞里。
2、了解手能做很多事情,要保护好它。
3、遇到危险向大人求助。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各种带有小洞的物品,纸板做成的.小手、手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呜呜……”播放哭声,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提高活动兴趣。
师:宝贝们,听是谁在哭?他为什么哭?发生了什么事情?
请幼儿猜想,回答。
师:我的宝贝猜到了很多答案,现在我们来看看是谁在哭,他为什么哭?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播放多媒体课件:
小宝宝在家里玩,发现了一个有很多小洞洞的椅子,他觉得很好玩,把手伸进了小洞洞里,结果拿不出来了。
师提问(回放课件图片),通过回答,引导幼儿了解故事里的内容。
出示带小洞洞的物品,将纸板做成的手指伸进带洞洞的椅子里,小手放进大一点洞洞的杯子里,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手指、手拿不出来了。如果强行拿出来,手指、手会受伤。引导幼儿体验到洞洞的危险。
三、师:手伸进洞洞里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需要大人来帮助宝宝们,故事里的小宝宝手伸进洞洞里拿不出来,他怎么了?如果遇到危险,我们应该大声的喊大人来帮忙,警察叔叔告诉我们,遇到危险应该喊:救命!我们一起来帮助故事里的小宝宝喊“救命”,看看能不能找人来帮助他。引导幼儿掌握遇到危险大声喊救命这一安全常识。
播放救援图片。师:宝宝们真棒,帮助小宝宝喊来了警察叔叔,为自己鼓鼓掌吧!
四、延伸:了解手能做很多事情,要保护好小手。课件图片:弹钢琴、画画、玩玩具、吃饭……师:宝宝们看,我们可以用小手来做什么呢?小手的用途可真多呀,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小手呀。
活动反思:
通过幼儿爱听故事的年龄特点,把他们需要掌握的安全常识融入到故事中,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幼儿的安全常识不是一日一课就能掌握的,教师需要将其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帮助幼儿逐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1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培养幼儿远离危险的意识。
2、鼓励幼儿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大声讲话。
3、引导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图片、红色圆形粘贴纸。
活动过程:
1、教师出师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小朋友都做了什么事情?对不对?为什么?
2、教师鼓励幼儿在教师里找一找危险的东西都有什么?(插座 、电源开关、饮水机、桌子缝等。)
3、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能躲开危险。如:不从高处往下跳;不拿小剪刀;跑时系上鞋带;不将手伸插座;不把小扣子放在嘴里、耳朵里、鼻子里等
4、教师引导 幼儿将小红圆点贴在幼儿园户外、活动室内有危险的地方。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小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18
设计意图:
在《我找到的危险》活动中,孩子找到了许多危险,观察到幼儿的兴趣很浓,于是我同孩子一起生成了这样一节教学活动。让孩子通过歌曲创编的形式加深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基本掌握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含义。
2、能在理解歌词后在原歌词上进行创编,并乐意创编歌词。
3、知道身边有哪些危险,并学会保护自己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6、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7、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
1、打火机、插座、暖水瓶、药瓶图片各一。一个幼儿被火烧手指、一个幼儿被电到、一幼儿被烫到、一幼儿倒下的图片。
2、图的注释。如:打火机(图片)X、一幼儿被火烧手指(图片)。
3、三只小猴子的图片,音乐、黑板、纸张和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幼儿练声,复习歌曲《三只小猴》,熟悉歌曲旋律。
1、幼儿跟音乐用唱的方式同老师和小朋友问好!练声!12 34 | 5 —| 54 32 |1 —||
教师指导语:“平时我们都在向老师和朋友打招呼,今天我们要换个不同的打招呼的方法,仔细听。”(教师唱,引导幼儿回答。也可以幼儿同幼儿打招呼)
2、教师出示三只猴子,引导幼儿复习歌曲《三只小猴》;
教师指导语:“瞧,今天我们请了三只小猴子来做客,小朋友还记得他们的歌怎么唱的吗?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
(二)、基本部分:幼儿听教师范唱,幼儿根据图饰来学习教师改编的歌词并跟学和创编。
1、教师范唱改编歌词后的歌曲《三只小猴》,引导幼儿仔细倾听;
教师指导语:“老师觉得《三只小猴》的曲子很好听,于是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仔细听听歌曲里都讲了些什么?”
2、出示图饰,教师第二次范唱,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图片并理解歌词含义。
教师指导语:“刚才朋友们都说道歌曲中唱了些什么,那现在看看黑板上老师的图饰,在听老师根据图唱一次,会唱的朋友可以小声的跟唱。”
3、幼儿分组或分男女跟老师边看图饰边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歌词和歌曲旋律。
4、引出歌曲名字《危险的东西不要碰》,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
教师指导语:“这首歌曲的名字可不在叫《三只小猴》了,名字是《危险的东西不要碰》。那朋友们在想想,生活中除了这些危险,还有哪些?如果不小心保护自己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5、幼儿将找到的危险和不小心会发生的事情记录在纸上,教师此时清唱歌曲;
教师指导语:“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纸和一只笔,请小朋友将你们找到的危险和会发生的`事情记录在纸上。”
6、教师小结幼儿的记录,并选择两三个有特色的幼儿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唱自己的所画内容;
教师指导语:“老师选了三个朋友的画,咱们来听听他们是怎样告诉我们危险的东西不要碰的?”
7、幼儿将自己的记录唱给身旁的朋友听同朋友分享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教师指导语:“朋友们都想做安全小卫士,那现在就把你创编的歌曲唱给身旁的好朋友听吧,用你们的歌声告诉他们这些是危险的东西不要碰。”
(三)、结束部分: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歌曲唱给同龄班的幼儿听,教师小结此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的歌曲唱给同龄班幼儿听;
教案我找到的危险:教师指导语:“作为安全小卫士的我们因该有的责任就是要学会保护自己和提醒别人学会自我保护,所以呀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隔壁大班去,希望你们能将自己创编的歌曲唱给他们听,让他们也能知道《危险的东西不要碰》,好吗?”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小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19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大灰狼卡片一张、故事光盘。有关图片4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看看谁来我们教室做客了啊。"(老师出示大灰狼的图片)"大灰狼""平时小朋友都是听老师讲大灰狼的故事,今天大灰狼要亲自跟小朋友讲一个他自己的故事,我们鼓掌欢迎吧。"
(二)过程:
1、播放动画片《不懂安全的大灰狼-危险的`陌生人》吸引小朋友认真观看后提问:
①、大灰狼打开门遇到了谁?
②、陌生人最后把大灰狼骗到了哪里?
③、大灰狼最后怎么样了?我们能不能像大灰狼一样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呢?跟陌生人走呢?我们要怎样做呢?
2、出示图片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活动延伸:
"小朋友真棒,如果遇到下面这样的情况,我们怎么办呢?"(通过情境表演,加深小朋友的认知。)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集体讨论:①你认识她吗?②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③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五、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我们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不能随便吃他们的食物,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特别是我们到外边玩的时候不要离开爸爸妈妈或家人的身边。
活动小结:
在活动的开始部分通过观看《不懂安全的大灰狼-危险的陌生人》动画片,引发幼儿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谈谈对"陌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见陌生人应注意些什么。再通过结合图片直观的学习,帮助所有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如何应变可能遇到的危险。我认为仅仅告诉幼儿"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然后指导孩子如何去做。所以我在活动中设置了一些与幼儿实际生活非常贴近的情境,引起小朋友的兴趣。帮助小朋友认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共同分析判断,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要跟陌生人走。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20
活动目标:
1、知道把珠子、扣子、硬币等小物品,赛道耳朵、鼻子、嘴巴里会有危险。
2、自己或者同伴有异物塞进口、鼻子、等处时,知道及时告诉大人。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资源《危险的小圆珠》
2、幼儿用书第40-43页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 游戏《指五官》。
教师说:鼻子、鼻子、嘴巴(或眼睛、耳朵、鼻子)。
请幼儿依次指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
(2) 教师带领幼儿分别闭上眼睛走一走,捂着耳朵听老师唱歌,轻轻捏住鼻孔、闭着嘴巴呼吸,具体感知一下五官的作用。
二、 讲述故事《危险的小圆珠》,引导幼儿感知异物入鼻的危险。
(1) 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危险的小圆珠》。
提问:明明睡觉的时候偷偷地玩什么?他把小圆珠放到哪里了?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 小结:把小圆珠放在鼻子里,会堵住鼻孔不能呼吸。小圆珠如果进入鼻子深处,会很危险。
三、 引导幼儿说一说:怎样才能让五官避免伤害。
(1) 哪些东西不能放在耳朵、鼻子或嘴巴里,为什么?
(2) 进餐和吃水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 入园时不能带什么?午休时不能玩什么?
(4) 阅读幼儿用书第42-43页:简单了解有异物进入口、鼻、耳怎么办?
(5) 小结:笔帽、扣子、棋子、发卡、图钉、硬币等一些小的物品不能往耳朵、嘴巴、鼻子里塞;进餐吃水果的.时候不能大声说笑,不然小饭粒就容易进入气管;早上入园不带小物品;午休时不咬拽衣服扣子、拉链,不玩被角、线头、棉花等,有异物进入口、鼻等处时要及时告诉老师;看到同伴不小心把小物品放入口、鼻等处时,要及时告诉老师。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小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21
设计意图:
在《我找到的危险》活动中,孩子找到了许多危险,观察到幼儿的兴趣很浓,于是我同孩子一起生成了这样一节教学活动。让孩子通过歌曲创编的形式加深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基本掌握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含义。
2、能在理解歌词后在原歌词上进行创编,并乐意创编歌词。
3、知道身边有哪些危险,并学会保护自己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打火机、插座、暖水瓶、药瓶图片各一。一个幼儿被火烧手指、一个幼儿被电到、一幼儿被烫到、一幼儿倒下的图片。
2、图的注释。如:打火机(图片)X、一幼儿被火烧手指(图片)。
3、三只小猴子的图片,音乐、黑板、纸张和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幼儿练声,复习歌曲《三只小猴》,熟悉歌曲旋律。
1、幼儿跟音乐用唱的方式同老师和小朋友问好!练声!12 34 | 5 —| 54 32 |1 —||
教师指导语:“平时我们都在向老师和朋友打招呼,今天我们要换个不同的打招呼的方法,仔细听。”(教师唱,引导幼儿回答。也可以幼儿同幼儿打招呼)
2、教师出示三只猴子,引导幼儿复习歌曲《三只小猴》;
教师指导语:“瞧,今天我们请了三只小猴子来做客,小朋友还记得他们的歌怎么唱的吗?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
(二)、基本部分:幼儿听教师范唱,幼儿根据图饰来学习教师改编的'歌词并跟学和创编。
1、教师范唱改编歌词后的歌曲《三只小猴》,引导幼儿仔细倾听;
教师指导语:“老师觉得《三只小猴》的曲子很好听,于是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仔细听听歌曲里都讲了些什么?”
2、出示图饰,教师第二次范唱,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图片并理解歌词含义。
教师指导语:“刚才朋友们都说道歌曲中唱了些什么,那现在看看黑板上老师的图饰,在听老师根据图唱一次,会唱的朋友可以小声的跟唱。”
3、幼儿分组或分男女跟老师边看图饰边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歌词和歌曲旋律。
4、引出歌曲名字《危险的东西不要碰》,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
教师指导语:“这首歌曲的名字可不在叫《三只小猴》了,名字是《危险的东西不要碰》。那朋友们在想想,生活中除了这些危险,还有哪些?如果不小心保护自己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5、幼儿将找到的危险和不小心会发生的事情记录在纸上,教师此时清唱歌曲;
教师指导语:“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纸和一只笔,请小朋友将你们找到的危险和会发生的事情记录在纸上。”
6、教师小结幼儿的记录,并选择两三个有特色的幼儿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唱自己的所画内容;
教师指导语:“老师选了三个朋友的画,咱们来听听他们是怎样告诉我们危险的东西不要碰的?”
7、幼儿将自己的记录唱给身旁的朋友听同朋友分享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教师指导语:“朋友们都想做安全小卫士,那现在就把你创编的歌曲唱给身旁的好朋友听吧,用你们的歌声告诉他们这些是危险的东西不要碰。”
(三)、结束部分: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歌曲唱给同龄班的幼儿听,教师小结此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的歌曲唱给同龄班幼儿听;
教案我找到的危险:教师指导语:“作为安全小卫士的我们因该有的责任就是要学会保护自己和提醒别人学会自我保护,所以呀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隔壁大班去,希望你们能将自己创编的歌曲唱给他们听,让他们也能知道《危险的东西不要碰》,好吗?”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小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22
活动目标
1.了解日常声中存在的危险,如火、电、刀等。
2.知道不能随意触碰危险物品,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1.兔娃娃(手上包着绷带)布偶一个,自制安全警示若干。
2.幼儿用书。
3.挂图。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出主题活动。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呀?我们和他打个招呼,好吗?(如:小兔,你好!欢迎你来我们班做客。)教师(出示小兔受伤的手):小兔的手怎么啦?我们一起来问一问他吧。(如:小兔,你的手怎么啦?为什么要绑着绷带?)另一名教师扮演小兔回答:昨天妈妈不在家,我自己在家里玩菜刀,不小心把手割破了。
教师请幼儿讨论小兔这样做对不对。
教师小结:小兔自己在家玩菜刀太危险了,手割破了,流了很多血,幸好妈妈及时把他送到医院。小朋友,刀是很危险的东西,不能玩。
2.结合幼儿用书《不玩危险物品》,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危险的,不能玩的。
教师小结: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很危险的,如打火机、火柴、电器的插孔、药品等,一不小心就会让我们受伤,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小心,在家不能玩危险的物品。
3.请幼儿说说家里或公园里还有哪些地方是危险的,要特别小心,不能去玩。
活动反思:
孩子年龄小,对任何事物都特别感兴趣,不管是否有危险,都会去摸索。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的发生幼儿划破扎伤身体等。如何让幼儿远离危险且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特进行"不玩危险的物品"的活动,让幼儿躲开危险,远离危险。
这活动我共分五方面来进行教学,首先让幼儿观察、认识安全标记。了解它的特征和意义。因为幼儿本身就有一定的认识基础,而且对这些标志比较感兴趣,所以课堂秩序还是很好的。
在翻开活动用书时,幼儿都能积极的举手告诉我书上图片描述的是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幼儿对于这些危险物品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意识;并对它们造成的后果也是比较了解的,大多数的幼儿一次就把所有物品的`用途都说出来了,但是对于他们的共同之处幼儿的回答就不太完整,虽然知道但是不能用一个较好的词语来进行概括,从这里我发现我班幼儿在语言发展方面,词汇还是不够丰富需要加强。
幼儿对"为什么这些东西是危险物品",不太了解,有的幼儿说"本来就是这样的"有的说"因为它会个给人和事物造成伤害"……因此,在我讲了以后幼儿就有了一种恍然大捂的神情,感到很高兴,还不时和边上的同伴那进行交流。课堂的气氛一下字就活跃了起来。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23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玩、不靠近危险物品。
3、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初步懂得做事要小心,遇到意外不慌张,并设法解决。
活动准备:
挂图3幅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分别出示3幅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讲述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的对吗?
二、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险的?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后,总结出:尖锐的器具、火、电、煤气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危险的。
三、寻找危险的物品
将幼儿分成5人一组,分别到洗手间、各个区角及角落、睡眠室、院子里等地方寻找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危险的物品或玩具等,找到后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危险的预见能力。
渗透方式:
在一日活动中随时发现危险物品或事情,及时提醒幼儿注意。
活动反思:
通过这类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对物品作用的熟悉,也能够让幼儿在看图和听老师讲解的途中学习到危险的`概念,懂得什么东西能够玩什么东西不能玩。在幼儿安全教育中必不可少。但是在此类教学活动中,并不能把所有的危险和有危险的物品都让孩子们掌握,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思想上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24
活动目标:
1.知道吞吃小纽扣等异物是十分危险的。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录像:小纽扣旅行记
活动过程:
1.看录像,思考讨论:
(1)看录像:珊珊有一条新裙子,裙子上的扣子可美了,像甜甜的糖,珊珊总是喜欢低头看,用手摸。可是有一天:镜头一:珊珊发现纽扣掉在地上了。镜头二:珊珊把纽扣放在嘴里了,想尝一尝。镜头三:唉呀,纽扣吞下去了,珊珊难受极了。镜头四:珊珊看医生,医生说要等纽扣随大便拉出来。
提问:珊珊难受吗?为什么?
(2)师生共同小结:纽扣不能吞吃,既不卫生,又会危害身体健康。
2.交谈与访问:纽扣不能吃。
(1)与"吞吃过异物"的幼儿交谈其经历,引起幼儿注意
(2)提问:"除了纽扣以外,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吃?"孩子找找周围"小"、"巧"易误会的物品,如小木珠、小棋子等。
3.讨论:纽扣是我的好朋友。
(1)提问:你的纽扣在哪里?有几颗?它们有什么用途?
(2)讨论:纽扣掉了怎么办?(告诉大人,先收起来,及时钉上。)
延伸活动:
1.设立小盒子:发现异物及时收捡。
2.建议家长经常检查孩子的服装,特别是纽扣是否松脱。
教学反思:
小班的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好奇心强烈,喜欢接触新鲜的事物,往往忽略危险的.存在,很容易发生意外和事故。本节活动课幼儿的活动氛围很好,大部分的幼儿知道不能把纽扣放在嘴里,并能指出班级有哪些小朋友把小东西放在嘴里玩,还能说出行为有哪些危害,相信宝宝们以后更能知道哪些行为、东西是危险的。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25
活动名称:
危险地方不能玩
活动目标:
让幼儿知道,哪些地方是不安全的,易发生危险;教育幼儿远离危险的地方;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绘画纸和笔;搜集一些安全教育事例。
活动过程:
1、向幼儿介绍一些有关幼儿到不安全的地方游玩,发生伤害的事例,引起幼儿对安全问题的关心。
2、组织幼儿互相交流,共同讨论,总结出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危险。
3、教师将结果画出来,贴在本班活动室内,或装订成册,放在图书角供幼儿随时观看。
4、寻找本班或本园存在危险的'地方,贴上标签,提醒大家注意。
5、建议:宣传不宜过分,不要使幼儿感到任何地方都是不安全的。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小班安全不靠近危险物品教案26
一、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
1、大灰狼卡片一张、故事光盘。有关图片4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看看谁来我们教室做客了啊。"(老师出示大灰狼的图片)"大灰狼""平时小朋友都是听老师讲大灰狼的故事,今天大灰狼要亲自跟小朋友讲一个他自己的故事,我们鼓掌欢迎吧。"
(二)过程:
1、播放动画片《不懂安全的大灰狼-危险的陌生人》吸引小朋友认真观看后提问:
①、大灰狼打开门遇到了谁?
②、陌生人最后把大灰狼骗到了哪里?
③、大灰狼最后怎么样了?我们能不能像大灰狼一样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呢?跟陌生人走呢?我们要怎样做呢?
2、出示图片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四、活动延伸:
"小朋友真棒,如果遇到下面这样的情况,我们怎么办呢?"(通过情境表演,加深小朋友的认知。)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集体讨论:①你认识她吗?②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③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五、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我们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不能随便吃他们的食物,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特别是我们到外边玩的时候不要离开爸爸妈妈或家人的身边。
六、活动小结:
在活动的开始部分通过观看《不懂安全的大灰狼-危险的陌生人》动画片,引发幼儿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谈谈对"陌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见陌生人应注意些什么。再通过结合图片直观的学习,帮助所有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如何应变可能遇到的危险。我认为仅仅告诉幼儿"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然后指导孩子如何去做。所以我在活动中设置了一些与幼儿实际生活非常贴近的情境,引起小朋友的兴趣。帮助小朋友认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共同分析判断,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要跟陌生人走。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孩子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跟陌生人走后会有危险。所以我们通过模拟的形式先让幼儿在晨间活动中有所“体验”,结果的确有孩子跟陌生人走了,通过这一情境的模拟,把它拍成了视频,事后让幼儿自己去看,让幼儿明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容易被陌生人骗走,怎么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