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15篇

发布者:鸡闻起舞 时间:2023-2-14 00:31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15篇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3.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主题图,引出课题。

问:图中是什么动物?在干什么?(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在采松果)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松鼠采松果,板书课题:采松果

2.观察主题图,提问题。

你能看图提出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松鼠妈妈采了25个,小松鼠采了4个。一共采了多少个?

松鼠妈妈采了25个,小松鼠采了4个。松鼠妈妈比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二、解答问题。

1.你能根据“一共采了多少个”“松鼠妈妈比松鼠多采了多少个?”列出算式吗?

学生说,板书:25+4= 25-4=

得多少?怎样想?小组讨论,汇报。

2.操作验证。

(1)摆小棒:左边摆25根,右边摆4根,5根和4根合在一起是9根,20加9等于29,板书:5+4=9 20+9=29

(2)摆小棒:左边摆25根,右边摆4根。5-4=1 20+1=21

3.看算式拨计数器练习。

32 + 4 = 26 + 3 = 54 + 4 =

48 – 5 = 87 – 7 = 66 – 5 =

三、作业。

1.图意提问题。原来有19个草莓,吃了9个,还剩多少个?

列式:19 – 9 = 10(个)

2.第2题:观察算式,有什么规律?

(两位数加一位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计算并照样子写一组算式。

3.根据“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这个问题列式。

25-2 = 23(米)

4.独立完成第3、5题。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内容:

左 右(第3页)

教学要求:

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教学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教学难点:

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计算机课件 笔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小刀

教学过程:

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看看你举起的这只手,是你的右手? 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是你的左手?

师: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或左手)做哪些事? (学生自由发言)

师: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多锻炼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越聪明。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自由回答)

3、小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4、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板书课题:左 右)

师:请小朋友们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 字下边是个口字。

二、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1、摆一摆 师:同桌合作,像电脑上一样的顺序摆放好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用品。 (计算机演示:按顺序摆好:铅笔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小刀五样学具)

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请学生回答,从而完成电脑中的填空题) 从右数橡皮是第--------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个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3

设计说明

本教案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并能熟练地运用这两种算法进行十几减8的计算。基于上述情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1.重视课前的复习铺垫。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复习题,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印象,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自然而然地进行知识的迁移,有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重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掌握。

在上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对“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有所了解。在学习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时,不需要教师再做更多的讲解,而是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用各种方式来表示自己的算法,从而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同时,更深入地理解算法,更牢固地掌握算法,达到对这些算法熟练应用的程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复习题。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2=10+□=8+□15=10+□=8+□

16=10+□=8+□

2.口算。

11-9=14-9=13-9=

15-9=17-9=18-9=

指名填空或说出得数,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口算练习,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巩固以前学过的计算方法,为学习新知、实现知识的迁移做好准备。

⊙探究算法

1.课件出示教材13页例2情境图。

(1)观看课件,说说情境图中提供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12-8。

2.探究12-8的算法。

(1)提问:你能用学过的算法计算12-8吗?

预设

生1:我用“破十法”计算,因为10-8=2,2+2=4,所以12-8=4。

生2:我想到了8+4=12,所以12-8=4。

(2)将自己的算法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预设

生1:我能用小棒摆出自己的算法:先摆出1捆零2根小棒,再从1捆中拿掉8根,把剩下的2根与原来的2根合起来是4根,所以12-8=4。

生2:我能把自己的算法画出来:先在左边画10个圆圈,右边画2个圆圈,表示12,然后从左边的10个圆圈中划掉8个,剩下的2个与右边的2个合起来是4个,即12-8=4。

生3:我会用算式表示自己的算法:10-8=2,2+2=4。

生4:我先画出8个五角星,再接着画出4个就是12个了,所以12-8=4。

(3)引导学生填空: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0-8=2,2+□=4;8+□=12,12-8=□。

3.出示课堂活动卡。

4.回顾算理,总结算法。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你能说说我们是怎样计算十几减8的吗?(板书课题:十几减8)

预设

生:我们可以运用“破十法”计算,也可以运用“想加算减法”计算。

师:“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是十分重要而且有效的计算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用到,所以大家一定要把这两种算法掌握好。

设计意图: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有所认识,所以这节课的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种算法。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把自己的算法表示出来,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又能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有利于巩固学生对算法的掌握。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多种数数活动,会数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的意义。

2、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

1、在多样化的数数活动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感受数数的乐趣。

2、会用不同的方法来数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数数培养数感,感受位值。

2、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在表达和交流中的作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感受数数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1、会认100以内的数。

2、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数量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三、教学难点:

数数时,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数是多少。

四、教具、学具准备:

一次性纸杯一个、花生、小棒各100。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数20以内的数。

师:小朋友们,会数数吗?我们一起来数到20,好吗?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课件2)

谁能接着数下去?

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就与数数有关。

2、小朋友们,你家里有几口人?你一天吃几顿饭?每天上几节课?你知道咱们班有多少名同学?你今年几岁了?

师:看来生活中处处都有数,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认识生活中的数。大家认识它吗?(师出示实物花生)你知道老师这个纸杯里装多少花生吗?

生:不知道。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花生。(板书课题:数花生)

(二)探索新知

1、师:想一想,一把花生有多少个呢?请小朋友们先自己估一估,然后抓一把,数一数。

学生活动。

2、师:淘气和笑笑两个小朋友却为了数花生发生了争执,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3)

师:我们怎么帮他们呢?

引导学生说出数出多少后,再比较大小。

讲解二十九后面是三十,九十九后面是一百。(课件4)

淘气有一百颗花生,笑笑也有一百颗,他们俩是一样多的。

3、数一百。

师:你能数出一百颗花生吗?

学生活动数出一百颗花生。同桌相互检查是否是一百颗花生。师巡视其中,对于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

活动后思考:可以怎样数花生?怎样数才能又快又对呢?

4、教学数一百的方法。

(1)一个一个地数

师:让我们一起跟淘气一个一个地数花生,看谁能数到一百?(课件5)

(2)两个两个地数

师:笑笑可不一样,她是两个两个地数的,让我们一起跟她两个两个地数到一百吧。(课件6)

(3)五个五个地数

思考:怎么才能数得更快些?(课件7)

思考后得到五个五个地数,然后师生一起跟随演示五个五个地数到一百。(课件8)

(4)十个十个地数

师:你还能数得更快些吗?(课件9)

生:十个十个地数。

师:你的反应真快!我们可以十个十个地数。

师生一起跟随演示十个十个地数到一百。(课件10)

5、再次数一百。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到一百。

(三)巩固练习

1、按要求数一数。(课件11)

(1)活动一:一个一个地数,数出三十六个花生。

学生自由数花生,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注意听整十数的数法。

(2)五个五个地数,数出八十个花生。

同桌互相数给对方听。

2、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来。(课件12)

数出二十三、五十六、七十七、八十九和九十五后面的五个数。学生先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课件演示。

3、圈一圈,数一数。

出示图片,让学生先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再圈一圈,最后数一数。(课件13、14)

(四)拓展延伸:

出示情境图。(课件15)

两种形状各有多少个,先估一估,然后再想出如何数的办法。

学生活动,师行间巡视,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五)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课件16)

1.在数较多数的时候,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两个两个地数,还可以五个五个地数或十个十个地数。

2.我能数到100了。

六、板书设计:(课件17)

数花生

一个一个地数

两个两个地数

五个五个地数

十个十个地数

七、教学反思:

《数花生》这节课主要结合多种数数活动,教会学生数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数的意义。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已经有了10个一是1个十的.经验,但由于认识的数只是限于20以内,因此还没有建立起以“十”为单位和按“群”计数的概念,所以在数数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遗漏和重复。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我通过让学生自己的亲手操作,使学生自己感知数的组成规律进而对100以内数的数数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其内在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数数,如,有一个一个的数,有两个两个的数,有五个五个的数,有十个十个的数。教学过程是愉快的,在数花生的时候,每位学生都是积极的,高兴的。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2~23页内容。

【教学目标】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会用不同的方法来数数。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在表达和交流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数感。在数数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数100以内的数。难点:引导学生发现一列数的规律,并能加以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帅带来了一样东西(出示装有花生的盒子),知道里面是什么吗?引导学生猜一猜,使学生明确盒子里装的是花生。那么,我们怎么知道盒子里到底有多少个花生呢?(板书课题:数花生)

二、数花生

(1)想一想,一把花生有多少个呢?学生猜测,小组交流。

(2)数一数问:一把花生有多少个呢?指名回答。你是怎么知道的?先抓一把花生,再数一数。刚才你是怎样数的?学生汇报:一个一个的数。

(3)一把花生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出来,那三把花生有多少个?谁能快速的数出来呢?学生尝试数一数。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其它同学呢?组织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几种数法并标上序号。

①两个两个的'数。

②五个五个的数。

③十个十个的数。

……

教师补充:当我们不能确定是否数对的时候,就可以换一种方法数一数。

三、应用拓展

(1)7接龙:老师说一个数,你们说出后面连续的五个数,看谁说的又快又对。

①师生互动。

②生生互动。

(2)接力赛。你们能根据给出的数填写后面三个数吗?34,36,38,(),(),()。45,50,55,(),(),()。

(3)排顺序。学校的运动会快到了,今天老师特地选出了几位运动员,请看——6名学生上台。每人胸前写有一个数,分别是13,11,15,14,16,12。现在请问同学们根据运动员胸前的数将他们排排队,看谁排的又快又好!学生活动。

(4)拓展: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在平时生活中,你在哪儿看到过或听到过呢?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3页“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利用小棒代替花生进行数数,同桌互相交流。

2、完成教材第23页第3题。教师指导:连续数数就是从这个数往后接着数。同桌两人一起完成练习。

【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百,学会了数数,会用不同的方法数数。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和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知识技能目标:

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休的相对位置。

课时安排:

4-5课时。

第1课时前后

教学内容:

前后

教学目标:

1、助“森林运动会”这一有趣情境,让学生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在学习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愉快教学

一、导入

森林王国召开森林运动会,许多运动员纷纷报名参加,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出示挂图。

二、森林运动会教学

1、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请提问题。

3、说一说:

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松鼠跑第几?小白兔跑第几?

4、你还想知道什么?

5、跑步比赛的时候,动物赛车比赛开始了。看看他们比赛进行得怎么样?

6、出示:(小黑板)

在图中,1号车是第_名,5号车在_号车的后面,在_号车的前面。

自动独立完成,报名汇报。

7、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让学生自己观察,说给大家听;交换位置再观察前后变化。

2、看图,明题意。

独立完成,评析。

3、观察图。

自己说说:下一站是__。我去动物园,还有_站。

四、数学故事

1、看两幅图,用前、后编一个故事。

2、指名学生说。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难点是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

教学准备:

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观察课本主题图、讨论并填空。

2、老师出示:课本“做一做”第2题小动物赛跑图

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牛跑第几?你能把上面的问号位置填上吗?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8

生活中的数

1、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

2、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

3、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比较)

4、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加减法 (一)

1、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法计算)

2、采松果---(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

3、青蛙吃害虫---(两位数加整十数。)

4、拔萝卜---(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5、回收废品---(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加与减(二)

1、图书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2、发新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3、小小图书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4、跳绳---(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5、小小运动会---(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购物

1、买文具---(小面额的`人民币)

2、买衣服---(大面额的人民币)

3、小小商店---(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

加与减(三)

1、套圈游戏---(连加运算)

2、乘船---(连减运算)

3、乘车---(加减混合运算)

二、观察与测量

1、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

2、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3、去游乐园---(认识米)

4、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有趣的图形

1、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动手做(一)

3、动手做(二)

4、动手做(三)

四、 统计与概率

1、组织比赛---(认识简单的纵向条形统计图)

2、买气球---(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五、实践活动

我和小树一起成长

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与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小小运动会

利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对图形的认识。

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今天我当家

利用100以内加与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成绩!希望提供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9

1教学目标

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使学生感知“面来自于体”。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根据特征辨别这几种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重点

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感知“面来自于体”。

3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会辨认这五种图形。

4教学准备

师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三棱柱、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活动平行四边形、纸张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认识图形

一、由立体图形导出平面图形

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城堡)谁住在城堡里面呢(出示王子公主,学生回答)你们想住在城堡里面吗(想)

瞧,小精灵飞来了,他来帮大家实现愿望了,为大家搭建了一座城堡,你们喜欢吗(喜欢)

其实这座城堡就是由一些简单的图形组成的,你们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字吗(先齐说,然后根据回答情况指名说)

注意咦,这是什么图形呢你们在哪里见过这种图形呢(出示图片)你们看,我们的屋顶像这种图形吗(像)这样的图形叫做三棱柱。

这些图形都叫做立体图形。但在图形城堡中,除了立体图形,还有平面图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平面图形。(板书课题平面图形)

二、新授

(一)正方形

1、出示正方体

现在每个小组都有四种立体图形,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叠卡片,这些图形都在美美的睡着觉,你们可不要随便乱动,打扰它们休息哦!

请同学们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找出正方体,找到了吗

2、动手操作

这个正方体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有个面是红色的)

我们来把正方体这个红色的面给撕下来,注意要慢慢的撕,撕下来了吗

3、引出正方形

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正方形)

回答得真准确!你们真了不起!真行!真棒!真是好样的!

和老师一起叫醒正方形吧!(齐读正方形,出示动画)正方形醒了吗(醒了,它在摇身体呢!)

4、找正方形,摸一摸

你能在这一叠卡片中找出正方形吗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正方形,正方形有几条边呢(四条)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出示手势1条,2条,3条,4条)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呢(每条边都相等)

5、认识各种正方形

我们的正方形小朋友可调皮了,总喜欢滚来滚去,它还是正方形吗(是,只是转了几圈)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正方形呢(出示图片,生说过年的时候,墙上贴的福字)

6、你们能在教室里找一找正方形的物体呢

(二)长方形

1、出示长方体

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正方形,在立体图形中找出长方体,你找对了吗

动手操作

这个长方体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有一个面是红色的)

请小朋友把红色的这一面撕下来,这又是什么图形呢(长方形)

长方形也在睡觉,我们来叫叫它吧!(齐读长方形,出示动画)它醒了吗(醒了,它在伸懒腰呢!)

找长方形,摸一摸

你能在你手中的卡片中找出长方形吗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长方形,它有几条边呢(四条)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出示手势1条,2条,3条,4条)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呢(相对的两条边相等,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上面的边和左面的边不相等)

4、你们能在教室里找一找长方形的物体吗

(三)圆

1、由圆柱学习圆

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图形呢(圆柱)请同学们找出圆柱。

这个圆柱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有个面是黄色的)我们把黄色的这个面轻轻地揭下来,看看是什么图形(圆形)我们来和圆形打个招呼吧!(出示动画)圆形听到了吗(听到了,它可高兴啦!变来变去的!)

2、找圆形

请同学们从卡片中找出圆形来

3、说说生活中的圆

这个图形我们应该很熟悉,平时你见过像这样圆圆的图形吗(饼干,o,嘴巴)

3、出示生活中的圆

来看看老师找到哪些圆圆的图形呢

(四)棱形

1、出示三棱柱

有谁还记得它叫什么名字吗它像什么(屋顶)像这样的图形叫做三棱柱。

小朋友们快快拿出你手中的三棱柱,你们手中的三棱柱像什么(面包)

2动手操作

这个三棱柱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有个面是蓝色的)

我们来把三棱柱蓝色的这个面揭下来看看,它又是什么图形呢(三角形)

3、找三角形,摸一摸

请同学们在你手中的卡片中找出三角形,摸一摸三角形,它有几条边呢(三条)和老师一起来数一数吧!(出示手势1条,2条,3条)

3、各种三角形

小朋友的火眼金睛在哪里它是三角形吗……为什么(三条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4、说说生活中的三角形

生活中有哪些三角形的物体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出示图片)

(五)平行四边形

1、出示长方形活动教具,由长方形引出平行四边形

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呢(长方形)

现在老师也要当一回魔术师,老师想要把长方形变成其他的图形,你们相信吗帮老师来念魔法咒语(一二三,变变变)老师成功了吗有谁想来变变魔术呢

这还是长方形吗那它是什么图形呢(平行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问声好吧!

2、比较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

同学们,你们能找到平行四边形吗然后找出长方形,把它们一起拿在手中,请认真地观察,你们能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吗(颜色、大小)出示幻灯片,引导教学,它们的边有什么不同呢(出示手势,长方形这里直直的,平行四边形这里不是直直的,而是尖尖的)

3、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平常我们很少看到平行四边形,现在我们一起来找找在生活中有哪些平行四边形呢

三、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摸一摸

请同学们摸一摸你手中的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它们和立体图形是不一样的,平平的,薄薄的,这些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五种平面图形,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敢接招吗

四、巩固练习

1、说一说

这些交通标志的表面是什么形状的

这是什么图形这是谁的脚印

2、猜一猜

小动物后面藏的是哪个图形朋友(齐说,点人说)

3、数一数

你能数一数下面的的平面图形分别有哪些吗(学生先数,然后和老师一起数)

4、玩一玩

老师说,学生拿

(平面图形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圆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老师拿,学生说

老师说,学生尝试做动作(单独做,合作做)

5、画一画

请同学们拿出笔和纸,你能在纸上画出你喜欢的平面图形吗(老师看了一下,大家都画得不错)

你们能用这些图形画出一幅画吗我们可以画一辆自行车,一辆客车,一条鱼

评价××画的真不错!

没有画完的小朋友,课余时间接着画!

小朋友们,下课!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10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在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中,学生能正确的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2、能够正确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挂图、小棒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观察情景图

1、同学们也让我们踏上神秘的南极大陆进行实地考察,好吗?

2、你在南极大陆上都看到了什么?看谁能把话说完整。

3、先让我们估计一下,天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企鹅?

学生试着估计一下,并说说是根据什么估计出来的?

二、提出问题

看样子南极的朋友还真不少,就让我们用数字把朋友的数量记录下来好吗?

三、解决问题

1、想一想,这些数字你想怎样记?

2、把你的好办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让他们帮你听听怎么样。

3、你能把这些数字记录下来吗?试一试。

4、相信你会把这些数字读得非常正确。

5、小组同学交流想法,并用计数器演示。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计数器帮助演示数的写法,并让学生说说每一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加深数位意义的理解。

6、小组内一个同学用计数器演示,其余同学读数并把数字记录下来

7、:通过读数和写数,你都有什么发现?

揭示:读书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四、应用拓展

1、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我们的周围什么地方用到数字?(全班学生的总数、男同学的人数、女同学的人数等等)。先让学生用该数字说一句话,再让其余同学把数字记录下来。

2、“自主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独自做题,把自己写的数读给小组同学听,在小组内交流写法。

3、“自主练习”第2题,先让学生整体观察这张表,有什么发现?再让学生独立填写各空格里的数。填完后,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有什么发现?

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

五、课堂: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上节课我们在南极考察时看到了天上有47贼鸥,冰上有32只贼鸥,看到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2、学生自由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如果出现“一共有多少只贼鸥?”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数出贼鸥的总数,如果有学生会计算的话,可以计算出来,但对学生不作统一要求。如果学生不能提问出“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问。

二、解决问题

1、“怎样才能知道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有什么办法?”让学生知道问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其实就是比较47与32的大小,“怎么比较47与32的大小呢?”

2、学生独立思考。

3、小组交流想法。

4、全班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三、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独立做,做完后小组交流想法。

2、“自主练习”第5题。

(1)同学们先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摆的。注意让学生把图中的条件和问题表述清楚。

(2)在理解图意后列式计算。

(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想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4)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法做第5题。

3、“自主练习”第7题。

(1)、先让学生明白题意。

(2)、学生独立去做,在交流自己选择的结果和想法。

(3)鼓励学生说己的想法。

四、课堂: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11

课程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数学好玩”,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课程内容

本册教材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活动”三大内容,力求加强小学数学的核心概念和思想,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突出所学内容的数学本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有机会领略数学的全貌。

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9课时

2、第二单元观察物体3课时

3、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8课时

4、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5课时

5、整理与复习3课时

6、第五单元加与减(二)10课时

7、数学好玩3课时

8、第六单元加与减(三)10课时

9、总复习4课时

课程实施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或语文是否完整,老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老师要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老师不要急于求成,对学生过早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实践活动“数学好玩”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童话故事,在讲故事的进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还可以结合学校的运动会,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三、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四、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课程评价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应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克服困难的精神,认真听讲、完成作业。教师还应重视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水平,注重考察学生是否愿意独立思考,思考过程是否有条理,是否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可以采用建立成长记录的方式,以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历程,增加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在成长记录袋中收录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最满意的作业、最喜爱的小制作、印象深刻的问题和解决过程、整理与复习的体会,等等。

二、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低年级学生往往需要借助具体事物或实物模型来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要重视结合具体材

料和实际操作的过程评价他们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评价学生是否会数百以内的数时,可以让学生实际去数一堆物体。在数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数数的方法,观察他们是否能熟练地数数。

对于“生活中的数”的评价,可以结合具体问题和活动进行,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熟练地数、读、写、认百以内的数,能够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对于加减法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能正确计算百以内加减运算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对“观察物体”的评价,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考查他们是否能辨认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对“有趣的图形”的评价,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物体和操作活动,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否在钉子板上围出相应的图形,能否将图形进行分割和组合,能否利用七巧板拼图并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可以考查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尝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12

教学内容十几减6、5、4、3、2

教学要求

1、进一步感知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

2、在观察操作中经历学习过程,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

3、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实现数学的价值,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

重点难点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同时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集体备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引导:在美丽的森林里,住着聪明机灵的小老鼠杰瑞和可爱的小兔子杰比,他们是一对好朋友。

有一天,太阳真好,小老鼠杰瑞跑去和杰比玩,看见小兔子杰比正在采蘑菇呢!

提问:仔细看图,你从图上知道了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1)一共有多少个蘑菇?6+5=11

(2)一共有11个蘑菇,其中花蘑菇有6个,蓝蘑菇有几个?11-6=5

(3)一共有11个蘑菇,其中兰蘑菇有5个,花蘑菇有几个?11-5=6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合作探究

(1)11-5,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小组讨论交流。

方法一:5+6=1111-5=6

方法二:10-5=55+1=6

方法三:11-1=1010-4=6

从11开始往前数。

(2)优化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最容易?

2、尝试运用。

计算11-612-313-4

(1)提问:你是怎么算的?能用最容易的那种算法来算吗?

(2)交流算法。

三、活动体验,建构知识。

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交流时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2、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观察每组题目,比一比相同与不同的地方,再算一算。

3、想想做做第3题。算算比比,感受退位减与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区别。

4、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看题,说说题目的意思,然后独立完成在书上。

5、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说说用什么方法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四、回顾。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怎样计算十几减6、5、4、3、2吗?

板书设计:

十几减6、5、4、3、2

13-5=8

情景图11-6=512-3=913-4=9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已有的知识与做法解决新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探索,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主动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理解每一步的算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你一定去过游乐场吧,你都玩过哪些项目?今天淘气和笑笑他们高兴地来到了游乐场,咱们一起走进游乐场,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吧。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我们先来计算5人做太空船,需要多少无。

引导学生审题列出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仔细思考,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能解决这道题吗?

3、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方法带到小组交流中。

(4)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尽可能让每一名学生都说一说,并把方法进行归纲整合。

(5)小组汇报中。

请学生到黑板前板演竖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结,无论是12X5还是5X12,用竖式计算时,通常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较大数作为第一个乘数。计算时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5先与2相乘,二五一十,满十要向十位上进1,在个位上写0,注意要把进位的1写在十位的下面,要写得小一些。

2、13个人要坐电动火车,需要多少元呢?

(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6X13

(2)拿出练习本试着来独立尝试笔算,算好了吗?

(3)要是有14人,15人,16人坐电动火车要花多少钱呢?

请你在练习本上列一个算式,自己算一算吧。

汇报时还是让学生说一说算法,老师问算理,这次你算对了吗?同桌之间把自己的算法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算一算,完成书55页第1题。

学生完成后要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完成书55页每2题竖式计算,一边做一边在心里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做完后教师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展示出来,提醒学生注意,这样更有针对性。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请大家一起来总结。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练习能说明和归纳相应的口算过程,逐步形成口算技巧,提高口算能力。

3、在正确口算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中,初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熟练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巩固

1、算一算,比一比,说一说。(练习七第1题)

认真观察这几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2、先估算,再计算。

出示课本练习七的第2题,请学生先说出得数是几十多,再算出得数。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然后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小结;估计时既要看清要加的数是整十数还是一位数,还要看清两位数的十位、个位上的数各是多少。

3、不计算,比大小。

出示课本练习七的第3题,

小朋友们,不计算你能比出两边的大小吗?47+2与47+20,怎么比呢?同样是47,要加上的数大和就大,要加上的'数小和就小。47+2得四十几,47+20得六十几。

二、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课本练习七的第4题,指名读题,全班齐读。怎样列式呢?要求学生独立列式填空。交流结果

2、练习七第5题,集体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列式,完成交流思考过程和结果。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在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上有了哪些进步?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几个一则是在个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能正确地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和顺序。能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

教学教具:

计数器、数位表、课件、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这是什么?你知道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吗?

学生汇报:黄色纽扣有四十粒,蓝色纽扣有二十七粒,粉色纽扣有三十三粒。

教师:你知道这些数该怎样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块知识(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教学例3 用学具摆40根小棒。

教师: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4捆小棒(即40根)应该摆放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呢?

学生:试着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0,边拨边说:4个十在十位上,拨4颗珠子。

教师:你能对照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吗?说说你是怎么写的?

学生汇报:十位上有4个珠子,对着十位写“4”,个位上没有珠子,就对着个位“0”.

教师:大家一起来读出这个数。 学生齐读。(读作:四十)

教师说明:读数时先读十位上的数,再读个位上的数。

教师:27和33又该怎样摆小棒?在计数器上如何拨珠?写法与读法该怎样做呢?在小组内试一试。 学生小组尝试探究,完成学习活动。

教师讲解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33中的两个“3”意思一样吗?

学生交流汇报:不一样。左边的“3”在十位上,表示的是3个十;右边的“3”在个位上,表示的是3个一。

教师小结: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教师: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是多少粒呢?(100粒)100用小棒怎样摆?

学生汇报:摆10捆小棒。 教师出示图片。 10个十在计数器上该怎样拨珠呢?

学生个别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请学生对着数位表,同桌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分别是什么数位?

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写数和读数是从哪边(左边和右边)开始的?

引导学生概括小精灵的话: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三、 巩固拓展

1、完成课本第37页做一做的第1、2题。 第1题,教师出示数位表,任意在数位表上写数字,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数是多少。 第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教师请个别学生读数。

2、完成课本第38页练习八的第5-8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